平面静定桁架
- 格式:pptx
- 大小:1.47 MB
- 文档页数:46
静定平面桁架一、概述1.桁架的组成和特点所谓桁架是指各个杆件的两端按一定方式互相联结组成的一种结构,如钢筋混凝土屋架、施工中用的脚手架等。
当组成桁架的各杆的轴线和外力都在同一个平面时,称为平面桁架。
当平面桁架的支座反力与杆件的内力仅仅凭借平衡方程就能全部解出来,称为静定平面桁架。
如图所示,在桁架中,杆件相互联结的地方称为结点。
桁架的杆件,由于所在位置不同,可分为弦杆和腹杆。
弦杆又分为上弦杆和下弦杆,腹杆又分为竖杆和斜杆。
弦杆上两相邻的结点的区间称为节间,其距离d 称为节间长度,两支座之间的距离l 称为桁架的跨度,两支座的连线到桁架最高点之间的垂直距离H 称为桁高。
上弦杆图11.10图工程中实际的桁架,如钢筋混凝土桁架和钢桁架,各结点做成后,一般具有刚性,而且各杆轴线也不一定都交于一点,所以按照实际的桁架进行内力分析计算比较困难。
但从桁架的实际工作情况、计算分析和模型实际的结果来看,各杆件主要承受轴力,而弯 矩和剪力则很小,可以忽略不计。
因此,为了简化计算,通常采用如下假定: (1)各结点都是光滑的铰结点。
(2)各杆轴都是直线,并都在同一平面内且通过铰的中心。
(3)荷载和支座反力,都作用在结点上,并位于桁架的平面内。
通常把符合上述假定的桁架称为理想平面桁架。
桁架多用钢材、木材或钢筋混凝土制作,在桥梁、房建和水工等结构中广泛应用。
实际的桁架一般并不完全符合上述理想桁架的假定(如图)。
例如,结点具有一定的刚性,有些杆件在结点处可能是连续的,并没有断开;各杆轴线无法绝对平直,结点上各杆的轴线也不一定完全交于一点;荷载不一定都作用在结点上,等等。
因此,实际桁架在荷载作用下,杆件将产生弯曲应力,并不像理想条件下只产生均匀分布的轴向应力。
但科学实验和工程实践表明,结点刚性等因素对桁架内力的影响一般说来是次要的。
因此,可以将图(a )简化为如图(b )所示的计算简图。
按照这种计算简图所求得的内力称为桁架的主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