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最大的书
- 格式:ppt
- 大小:4.03 MB
- 文档页数:33
二年级下册语文第19课最大的书教案1500字教案:二年级下册语文第19课《最大的书》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课文中生词和重点句子的意思;了解和掌握课文的大意;能熟读课文并正确朗读。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正确阅读理解的能力;能够理解文中的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感受;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情感目标:通过课文的学习,培养学生对书籍的热爱,激发他们对阅读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抓住课文的中心思想;正确掌握课文中生词和重点句子的意思。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从课文中获取信息,发表自己的见解和感受。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0分钟)教师会与学生进行互动问答,让学生提出对书籍的认识和看法。
导入话题之后,教师可以介绍《最大的书》这篇课文的内容,引发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阅读欲望。
2. 阅读理解(20分钟)教师播放《最大的书》的录音,学生跟读课文。
然后,学生分小组进行朗读,每个小组领读一段,其他小组要跟读。
接下来,教师提问学生课文的重点,例如: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故事?主人公是谁?他为什么喜欢看书?等等。
通过问答,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3. 探究生词(10分钟)教师板书生词,并解释生词的意思。
然后,教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课文中的生词梳理。
4. 互动交流(15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讨论,让学生发表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学生可以谈论自己对书籍的看法,或者讲述自己读过的一本书的故事。
教师在讨论的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发表个人意见,扩展学生的思维。
5. 拓展延伸(15分钟)在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适当拓展课文内容。
例如,通过询问学生一些相关的问题,让他们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写一写自己设想中的最大的书。
然后,学生可以互相分享和交流。
4. 总结和回顾(5分钟)教师向学生再次强调课文的重点和难点,进行简要回顾,并布置相关的练习作业。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最大的"书"》课文原文一天,爸爸带川川去爬山,他们看见一位地质勘探队员,正趴在一块大石头上看着什么。
川川走过去,奇怪地问:“叔叔,您在看什么?”“我在看‘书’呢!”“哪里有书啊?”“岩石就是书啊!你看,这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川川认真地说:“这上面有字吗?”“有。
你来看,这是雨点留下的脚印,叫雨痕;这是波纹的足迹,叫波痕;还有这写闪光的、透明的,是矿物。
它们都是字呀”川川又问:“这上面有图画吗?”叔叔说:“有。
你看,这儿有树叶,有贝壳,那儿还有一条鱼哩!”“这能说明什么呢?”“它告诉我们,在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是一片长满树木的陆地。
后来,陆地沉下去,就变成了大海。
又过了很多很多万年,海底慢慢上升,这里又变成了高山,就是我们脚下的这座山。
”“读了这本岩石书有什么用呢?”川川总爱刨跟问底。
叔叔说:“用处可大哩!它能告诉我们,那里埋着煤炭,那里埋着铁矿......把着本‘书’读懂,就能为祖国找到更多的宝藏!”“太好了!太好了!”川川高兴地说,“等我长大了,也要读懂这本最大的‘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最大的"书"》教学建议一、识字写字课堂是学生的,就该让学生把所思、所想、所知道的说出来。
创设“伙伴合作学习”的情境,可以使学生自然地抒发。
1、初读预习:初读课文,勾画生字、喜欢的词语、不懂的字词。
2、互相交流:⑴和同伴说说你已经认识了哪个字,是怎样认识的?可以怎样记住其他的字?如:“岩”,高山上的石壁就是“岩”;我去过重庆的红岩村,我还知道有部小说叫《红岩》。
“册”,教科书封面上写有“二年级下册”。
⑵把自己喜欢的生词读给同伴听,并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这样引导有利于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了解学生的内心感受,促使学生对事物有正确的情感态度。
如,地质勘探队员──我喜欢书中的地质勘探队员叔叔,因为他懂的东西多。
⑶向同桌请教不懂的字词。
如,宝藏、矿物。
二年级语文下册19最大的书二年级语文下册课文《最大的“书”》以地质勘探队员叔叔和川川的对话为主线,向小读者们展示了岩石这本"书"的无穷魅力。
店铺在此整理了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最大的"书"》,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最大的"书"》课文原文一天,爸爸带川川去爬山,他们看见一位地质勘探队员,正趴在一块大石头上看着什么。
川川走过去,奇怪地问:“叔叔,您在看什么?”“我在看‘书’呢!”“哪里有书啊?”“岩石就是书啊!你看,这一层一层的,不就像一册厚厚的书吗?”川川认真地说:“这上面有字吗?”“有。
你来看,这是雨点留下的脚印,叫雨痕;这是波纹的足迹,叫波痕;还有这写闪光的、透明的,是矿物。
它们都是字呀”川川又问:“这上面有图画吗?”叔叔说:“有。
你看,这儿有树叶,有贝壳,那儿还有一条鱼哩!”“这能说明什么呢?”“它告诉我们,在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是一片长满树木的陆地。
后来,陆地沉下去,就变成了大海。
又过了很多很多万年,海底慢慢上升,这里又变成了高山,就是我们脚下的这座山。
”“读了这本岩石书有什么用呢?”川川总爱刨跟问底。
叔叔说:“用处可大哩!它能告诉我们,那里埋着煤炭,那里埋着铁矿......把着本‘书’读懂,就能为祖国找到更多的宝藏!”“太好了!太好了!”川川高兴地说,“等我长大了,也要读懂这本最大的‘书’!”二年级语文下册第19课《最大的"书"》课后习题一、选出正确的读音脚印(yìn yìng) 痕(hén héng)迹针(zhēn zhēng)线二、按课文内容填空1.最大的“书”指的是( )。
“书”上的字指的是( )、( )、( );图画指的是埋藏在岩石中的( )、( )、( )。
2.读了这本书我们知道在( )以前,这里是一片( )的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