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最大的书》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6.21 MB
- 文档页数:64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19课《最大的书》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联系上下文、图片、串词等方法学习“地质勘探队员”、“刨根问底”等12个生字,会写“岩”“刨”“底”这些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人物的对话,明白岩石是最大的书。
3.激发学生探究自然知识的兴趣,产生研究、探索的愿望。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
准确把握人物心理,读好人物对话。
【教学难点】了解“书”中的内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准备】学生课前预习课文教师做好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一)板书课题。
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去读一本最大的书。
看老师写课题,我们来读读课题。
(二)读课题,你有什么发现?【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发现课题中书的引号,以书为什么加引号,最大的书指的是什么书这一阅读期待,引领学生初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自由读课文,读准生字字音,读通课文,思考:书为什么加引号?学生个别读课文,其他同学带着问题倾听、思考。
(二)交流:最大的书指的是什么书?学习岩石,会写“岩”。
(三)学习字词:藏着铁矿宝藏地质勘探队员刨根问底1.出示句子:它能告诉我们,哪里埋着煤炭,哪里藏着铁矿……把这本“书”读懂,就能为祖国找到更多的宝藏。
点红“藏着铁矿”“宝藏”,大家看,这是一组多音字,谁会读?这两个词跑到句子里面,谁还会读?2.那为我们祖国寻找这些宝藏的人,我们叫他(出示地质勘探队员)(这个词儿特别长,要读好他,我们先读好“地质”,“勘探”,再读“地质勘探队员”。
)3.刨根问底什么是刨根问底?4.齐读这4个词。
课文写谁刨根问底?他问了哪些问题?请小朋友自己再读读1-12小节,用横线划出川川问的问题。
【设计意图识字学词是低段语文的重点,将这四个词串起学习,即落实了音的难点,又无痕地理解了词义,同时穿起了下个环节的学习。
】三、再读课文,读好川川的问题。
(一)请小朋友们自己读读1-12小节,用波浪线划出川川问的问题。
《19最大的书》教案1.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1. 掌握《19最大的书》的主要内容及作者背景;2.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理解书中所传达的主题和思想;3. 增强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培养阅读兴趣。
2. 教学重点1. 《19最大的书》的主要内容和作者背景;2. 主要人物形象描写和主题思想的理解。
3. 教学难点1. 梳理主要情节,把握主题和作者意图;2. 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思想观念,进行深入的思辨。
4.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教师用引人入胜的方式介绍《19最大的书》的故事背景,激发学生对这本书的兴趣。
第二步:讲解1. 教师讲解书中主要人物的形象描写和主题思想,引导学生深入理解;2. 教师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和心路历程,解析书中的隐喻和象征。
第三步:阅读学生分组阅读《19最大的书》,每组讨论并总结出关键信息,准备展示给全班。
第四步:讨论全班展示各组总结的要点,进行讨论和分享,互相学习交流。
第五步:总结教师总结全文,强调主要内容和精神内涵,激励学生对文学作品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欣赏。
5.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写读后感或提出观点,展示对《19最大的书》的理解和评价,加深对书中思想的领悟。
6. 教学反馈对学生作业进行评阅和点评,鼓励学生对文学作品有更多的思考和交流,提高阅读水平和文学素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相信学生们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19最大的书》中蕴含的丰富内涵,拓展思维,提高审美情操,培养全面发展的个性。
愿学生在这本书的世界里畅游自在,感受智慧的力量,激发内心的共鸣,不断完善自我,成为才情出众的未来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