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腹腔穿刺(液体)
- 格式:ppt
- 大小:4.54 MB
- 文档页数:33
胸腔穿刺【适应证】为明确胸腔积液的性质,需做胸腔穿刺抽液检查以助诊断;对有大量积液或积气而产生肺压迫症状者,以及脓胸患者须抽液进行治疗时;必须向胸腔内注射药物等。
【禁忌证】(1)穿刺部位有炎症、肿瘤、外伤。
(2)有严重出血倾向、自发性气胸、大喀血、严重肺结核,肺气肿等。
【胸腔穿刺的注意事项】(1)凝血缺陷、出血性疾病和服用抗凝药物治疗者,应做相应处理后再行此术。
(2)胸穿部位的麻醉要充分,以防胸膜休克的发生。
(3)穿刺应紧贴肋骨上缘进针,以免刺伤肋间血管和神经。
并应使针、乳胶管或三通开关、针筒等保持密闭,以免空气进入胸内造成气胸。
(4)穿刺要细心,手法应熟练,消毒应严格,以免引起新的感染、气胸、血胸或误伤血管、心脏、肝脏和脾脏。
(5)在穿刺过程中应避免咳嗽。
并应随时观察患者的变化。
如有脸色苍白、出汗、头晕、心慌、脉搏变弱,应立即停止穿刺。
并让患者平卧,必要时给氧气吸入,皮下注射肾上腺素或苯甲酸钠咖啡因等。
另根据病情做相应处理。
(6)抽液必须缓慢,如因治疗须大量抽液,则应在穿刺针后接三通开关,治疗放液不宜过多。
必要时可分次抽吸,第一次抽液量不超过600ml,以后每次抽液量一般在1000ml左右。
(7)如抽出血性液体,应立即停止抽液。
(8)须向胸腔内注射药物时,抽液后接上备好的盛有药液的注射器,抽胸液少许与药液混合,再行注入,以确保注入胸腔内【如何选择胸腔穿刺定位点】(1)胸腔穿刺抽液:先进行胸部叩诊,选择实音明显的部位进行穿刺,可结合X 线及B超定位。
穿刺点可用甲紫在皮肤上作标记,常选择:肩胛下角线7~9肋间;腋后线7~8肋间;腋中线6~7肋间;腋前线5~6肋问。
(2)包裹性胸膜积液:可结合X线及超声波定位进行穿刺。
(3)气胸抽气减压:一般选取患侧锁骨中线第2肋间或腋中线4~5肋间。
因为肋间神经及动静脉沿肋骨下缘走行,故应经肋骨上缘穿刺以避免损伤神经和血管。
【胸腔穿刺的全过程】1.嘱患者取坐位面向椅背,两前臂置于椅背上,前额伏于前臂上。
胸膜腔穿刺术一、目的(一)明确胸膜腔积液的性质,协助病因诊断。
(二)抽出胸膜腔内的积气和积液,减轻其对肺组织的压迫,使肺组织复张,缓解患者呼吸困难等压迫症状。
(三)胸膜腔内注入治疗性药物。
(四)抽吸胸膜腔的脓液,进行胸膜腔冲洗,治疗脓胸。
二、适应证、禁忌证(一)适应证。
1、诊断性穿刺。
对于原因未明的胸腔积液,可作诊断性穿刺,作胸水涂片、培养、细胞学和生物化学检查以明确病因。
2、治疗性穿刺。
(1)通过抽液和抽气,减轻胸腔内压迫及呼吸困难等症状。
(2)胸腔内注入药物治疗脓胸、胸膜炎及恶性胸水等。
(3)人工气胸治疗。
(二)禁忌症。
1、体质衰弱、病情危重难以耐受穿刺术者。
2、凝血功能障碍,严重出血倾向的患者在未纠正前不宜穿刺3、穿刺部位皮肤或附近有感染。
4、肺包虫病患者,穿刺可引起感染扩散,不宜穿刺。
5、有精神疾病或不合作者(相对禁忌症)三、注意事项(一)操作前、后测量患者生命体征,操作前嘱患者平静呼吸,尽量避免咳嗽。
操作后嘱患者卧位休息30分钟。
(二)严格无菌操作,抽气、抽液时防止空气进入胸膜腔。
(三)穿刺术中应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如出现头晕、心悸、面色苍白、出汗、胸部压迫感或剧痛、晕厥等胸膜过敏反应,立即停止操作,取平卧位,注意保暖,观察脉搏、血压、神志的变化。
症状轻者,经休息或心理疏导能自行缓解。
对于出汗明显、血压偏低的患者,给予吸氧及补液,必要时皮下注射1:1000肾上腺素0.3-0.5ml。
(四)穿刺时应经肋骨上缘以免损伤肋下血管和神经。
避免在第9肋间以下穿刺,以免穿透膈肌或损伤腹腔脏器。
(五)一次抽液不应过多、过快。
诊断性抽液,50-100ml即可。
减压抽液,首次不超过600ml,以后每次不超过1000ml。
如为脓胸,每次尽量抽尽。
(六)疑有化脓性感染时,用无菌试管留取标本,行革兰氏染色镜检、细菌培养及药敏实验。
如检查肿瘤细胞,至少需要100ml,并应立即送检,以免细胞自溶。
四、胸膜腔穿刺的并发症及处理要点(一)气胸:为最多见的并发症。
腹腔穿刺术注意事项及处理
腹腔穿刺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操作,用于采取胸水、腹水、腔隙液等液体样本或进行治疗性抽液。
以下是腹腔穿刺术注意事项及处理:
1. 预先确定是否安全进行穿刺:需要评估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时间、纤维蛋白原含量等指标,以判断患者是否适合进行穿刺。
2. 切口消毒:在穿刺前需要对切口进行消毒,使用消毒剂擦拭皮肤,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3. 小心操作:需要在呼气时进行穿刺,以避免伤及肝、脾、胰腺等器官。
4. 确保准确穿刺:使用超声或CT等影像学技术辅助穿刺,以确保穿刺准确。
5. 注意观察并处理并发症:穿刺后需要注意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包括出血、感染、气胸等并发症,及时采取处理措施。
6. 术后护理:穿刺后需要保持患者卧床休息,并严密观察患者的情况,以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总之,腹腔穿刺属于介入性手术,需要认真进行操作和护理,以确保患者安全和手术效果。
胸膜腔穿刺术【适应证】1.诊断性穿刺,以确定积液的性质。
2.穿刺抽液或抽气以减轻对肺的压迫或抽吸脓液治疗脓胸。
3.胸腔内注射药物或人工气胸治疗。
【禁忌证】出血性疾病及体质衰弱、病情危重,难于耐受操作者应慎用。
【准备工作】1.术前患者应进行胸部X线和超声波检查,确定胸腔内有无积液或积气,了解液体或气体所在部位及量的多少,并标记。
2.术前向患者及其家属讲明穿刺的目的、必要性以及穿刺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由患者或其家属签署治疗同意书。
如果抽液需送检,应开出相应的化验单,如胸水常规、胸水生化及胸水细胞学等。
3.有药物过敏史者,需要行利多卡因皮肤试验。
4.器械准备:治疗车的上层放治疗盘、穿刺包;下层放废物桶。
(1)常规治疗盘灭菌手套2双、2%利多卡因、龙胆紫、75%酒精、2%碘酒或碘伏、消毒棉签、胶布、2ml和50ml注射器各1支、无菌的标本杯数个、抢救药品等,如需胸腔内注射,应备好所需药品。
(2)灭菌胸腔穿刺包清洁盘、接有橡皮管的穿刺针、血管钳2把、玻璃接头、橡皮管、镊子、洞巾、纱布数块等。
5.核对患者的姓名、住院号后帮助病人消除顾虑及精神紧张;对于精神紧张者,可于术前半小时给地西泮(安定)10mg或可待因0.03g以镇静止痛。
术中避免咳嗽、大声讲话,注意保暖。
6.观察患者一般情况,检查生命体征。
【操作方法与步骤】1.衣帽整洁,洗手,戴口罩。
2.患者体位嘱患者取坐位面向椅背,两前臂置于椅背上,前额伏于前臂上。
不能起床者可取半卧位,患侧前臂上举抱于枕部。
3.胸部叩诊胸腔积液的患者患侧胸部叩诊呈浊音甚至为实音;气胸的患者患侧胸部叩诊呈鼓音。
4.穿刺点定位穿刺抽液应根据胸部叩诊选择实音最明显部位进行,胸液多时一般选择肩胛线或腋后线第7-8肋间;必要时也可选腋中线第6-7肋间或腋前线第5肋间;气胸的患者穿刺部位一般选取患侧锁骨中线第2肋间或腋中线第4-5肋间。
穿刺前应结合X线或超声波检查定位,沿下一肋骨的上缘,用龙胆紫作标记。
腹腔穿刺向家属交代穿刺相关风险,家属签字同意后行腹腔穿刺。
嘱患者排尿后,去半卧位,取反麦氏点为穿刺点。
常规消毒铺无菌洞巾,2%利多卡因局麻,持穿刺针进入腹膜腔,接50ml无菌注射器,抽出淡黄色腹水共400ml,并送检常规、生化、ADA、CEA、找抗酸杆菌、找脱落细胞、培养。
术中术后患者无不适主诉。
嘱患者卧床休息,伤口注意勿进水。
骨髓穿刺患者取平卧位,取左侧髂前上棘我穿刺点,以2%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后以骨穿针沿麻醉点进针,约2cm骨穿针相当固定后,连接20ml注射器,抽出0.2ml骨髓涂片。
患者术中及术后无不良反应,嘱手术区近3天避免污染。
深静脉穿刺患者今日取仰卧位,右下肢外展,于右腹股沟处中点下一横指定位股静脉,常规消毒铺巾,利多卡因局部麻醉后,以穿刺针穿刺股静脉成功后,回抽畅,予以置深静脉双腔管,穿刺过程顺利,患者术中无特殊不适,术后无胸闷、气急,无局部血肿及皮疹,补液通路畅。
胸穿抽液向家属交代穿刺风险,并签字后行胸穿。
患者端坐位,取B超定位点为穿刺点。
常规消毒铺无菌洞巾,2%利多卡因局麻,持穿刺针进入胸膜腔,接50ml无菌注射器,抽出黄色胸水600ml,并送检常规、生化、ADA、CEA、找抗酸杆菌、找脱落细胞、培养。
术中术后患者无不适主诉。
嘱术后平卧半小时。
胸穿置管向家属交代穿刺风险,并签字后行胸穿。
患者端坐位,取B超定位点为穿刺点。
常规消毒铺无菌洞巾,2%利多卡因局麻,持穿刺针进入胸膜腔,接导丝退出穿刺针,扩皮后,经导丝送入引流管,拔出导丝,接三腔管及引流袋,引流出黄色液体600ml,并送检常规、生化、ADA、CEA、找抗酸杆菌、找脱落细胞。
术中术后患者无不适主诉。
嘱注意胸闷、气急症状。
穿刺点勿接触水。
胸穿抽气+闭式引流患者取半卧位,根据胸片及查体,取左锁骨中线与左侧第二肋间隙交点为穿刺点,常规消毒铺无菌洞巾,2%利多卡因局麻后。
持穿刺针,进入胸膜腔,拔出针心,放入引流管,拔出套管,引流管接闭式引流瓶,可见气泡。
(一)胸腔穿刺术【适应证】1.诊断性穿刺,以确定积液的性质。
2.穿刺抽液或抽气以减轻对肺脏的压迫或抽吸脓液治疗脓胸。
3.胸腔内注射药物或行人工气胸治疗。
【禁忌证】出血性疾病及体质衰弱者和病情危重难于耐受操作者应慎用。
(一)操作规程1.操作前准备(1)明确需要胸腔穿刺的临床情况(适应证):①诊断性穿刺,以确定积液的性质。
②穿刺抽液或抽气以减轻对肺的压迫,或抽吸脓液治疗脓胸。
③胸腔内注射药物或人工气操作胸治疗。
(2)判断患者是否可以进行胸腔穿刺:①相对禁忌证,出血性疾病及体质衰弱、病情危重,难于耐受操作者应慎用。
②绝对禁忌证,胸腔穿刺术原则上无绝对禁忌证。
(3)不同胸腔穿刺的适用情况(判断要进行何种胸腔穿刺):①诊断性胸腔穿刺,胸腔积液量少,仅为明确胸腔积液性质,无需放液减压时可选择。
②胸腔穿刺抽液,中至大量胸腔积液,为明确胸腔积液性质及放液减压,解除患者呼吸困难症状时可行胸腔穿刺抽液。
③胸腔穿刺抽气:大于30%且小于50%压缩体积的闭合性气胸,或气胸急诊状态时可行胸腔穿刺抽气。
④胸腔内给药:结核性滲出性胸膜炎或肺癌胸膜转移的患者可以根据病情选择胸腔内给药。
(4)与患者和家属沟通,签署穿刺同意书。
告知患者可能的并发症:气胸、出血、感染、损伤周围组织,血管、神经、胸膜反应,药物过敏、手术不成功、麻醉意外、心脑血管意外、其他不可预料的意外。
(5)准备用物:穿刺包、手套、消毒液、消毒器械、5ml注射器、50ml注射器、2%利多卡因注射液、可待因片、胶带、多余胸腔积液容器、弯盘等。
2.操作步骤(1)与患者沟通:介绍自己,核对姓名、性别、床号等,询问有无药物(特别是局部麻醉药)过敏史,同时嘱咐患者操作前注意事项(是否排尿等)。
(2)再次确认患者的病情、体征:测量脉搏和血压、再次胸部重点查体,查看X线片和检查报告(B超),确认需要的操作无误。
(3)选择合适的体位,确定穿刺点:①患者体位:患者取坐位,面向椅背,双手前臂平放于椅背上,前额伏于前臂上。
〖HT11.,11.H][JZ]腹腔穿刺术及穿刺液检查[ML]〖HT11.,11.SS]【原理】本检查是利用穿刺针在腹部经皮肤刺入腹膜腔,抽取积液的方法。
多用于取样做常规、生化、细菌学或细胞学检查等,以确定积液性质、帮助疾病诊断;也用于腹腔内给药或放液治疗的目的。
【临床意义】一般将腹水分为漏出液和渗出液两种;漏出液多由心、肝、肾疾病或低蛋白血症引起。
渗出液系炎症引起,多为细菌感染所致,特别是结核杆菌最为多见,也可由于化学性因素所致,肿瘤腹膜转移是也出现类似改变。
胸导管或淋巴管梗阻性疾病时,可出现乳糜性腹水,当乳糜腹水难以确认时,可行乙醚提取试验,即可除外因细菌数过多或腹水中含细胞坏死物过多时形成的类似乳糜样腹水的假象;除此,还可酌情行淀粉酶、乳酸脱氢酶、碱性磷酸酶、细胞染色体、细胞病理学和微生物学等方面检查。
【适应症】用于各种不论多少而性质未明的腹腔积液的诊断和各种经腹腔给药的治疗,以及放液治疗。
【禁忌症】 1、严重心肺功能不全者。
2、不能配合者。
3、肝昏迷者;包虫病、卵巢肿瘤患者。
在确诊为粘连性结核性腹膜炎者,应在B超定位下小心抽取腹水,此为相对禁忌证。
【方法】一、体位:依患者状况和腹水多少,可酌情取平卧位、侧卧位或半卧位,多取左侧卧位。
二、用物准备:常规消毒治疗盘1套;腹腔穿刺包内有弯盘、治疗碗、小药杯、止血钳、组织镊、5ml注射器、6号及7号针头、腹腔穿刺针、洞巾、纱布、棉球、持针器、缝线等;其他用物:无菌手套、50ml注射器、盛腹水容器、利多卡因等。
三、穿刺部位:多取脐与左髂前上棘连线的中外1/3处;或两髂前上棘的左外1/3处。
此穿刺部位不易伤及内脏和血管,也便于取液。
个别因非游离性腹水可在超声波帮助定位后在所指示部位穿刺。
四、操作方法:首先向患者说明穿刺的目的和注意事项,以解除患者的顾虑,取得其合作,并嘱排空尿液,以免穿刺误伤膀胱。
准备穿刺包和碘酒、酒精、麻醉药及无菌手套。
术者先戴手套、穿刺部位消毒,然后铺洞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