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钢和炼铁的区别
- 格式:docx
- 大小:15.05 KB
- 文档页数:1
钢铁厂生产和主要工艺流程钢铁生产工艺主要包括:炼铁、炼钢、铸钢、轧钢等流程。
1. 炼铁铁矿石的品种分为磁铁矿Fe3O4、赤铁矿Fe2O3、褐铁矿2Fe2O3.3H2O、菱铁矿FeCO3。
铁矿石中除铁的化合物外,还含有硅、锰、磷、硫等的化合物(统称为脉石)。
铁矿石刚开采出来时无法直接用于冶炼,必须经过粉碎、选矿、洗矿等工序处理,变成铁精矿、粉矿,才能作为冶炼生铁的主要原料。
将铁精矿、粉矿,配加焦炭、熔剂,烧结后,放在100米高的高炉中,吹入1200摄氏度的热风。
焦炭燃烧释放热量,6个小时后温度达到1500度,将铁矿融化成铁水,不完全燃烧产生的CO将氧从铁水(氧化铁)中分离出来,换句话说CO作为还原剂将铁从铁水(氧化铁)中还原出来。
熔剂,包括石灰石CaCO3、荧石CaF2,其作用是与铁矿石中的脉石结合形成低熔点、密度小、流动性好的熔渣,使之与铁液分离,以便获得较纯净的铁水。
铁水即生铁液,然后被送往炼钢厂作为炼钢的原料。
宝钢炼铁车间由两座4063立米大型高炉组成,预留有第三座高炉的建设场地。
全车间年产生铁600万吨(最终产量可达650万吨)。
向炼钢车间热送576.6万吨铁水,钢锭模铸造车间热送6.78万吨,其余16.62万吨铁水送铸铁机铸块。
全车间分两期建设,1号高炉计划1982年4季度投产,2号高炉计划1984年投产。
全车间约占地572,000平米,采用半岛式布置,1、2高炉中心距370米,原料、燃料均用胶带运输机分别由原料场,烧结车间,炼焦车间送入矿槽、焦槽。
筛下粉矿、碎焦亦由胶带运输机运出,转送烧结车间。
铁水输送采用320吨鱼雷式混铁车。
高炉煤气灰、垃圾、废铁的…2. 炼钢炼钢就是把原料(铁水)里过多的碳及硫、磷等杂质去掉并加入适量的合金成分。
最早的炼钢方法出现在1740 年,将生铁装入坩锅中,用火焰加热溶化炉料,之后将溶化的炉料浇铸成钢锭。
1856 年,英国人亨利-贝塞麦发明了酸性空气底吹转炉炼钢法,第一次解决了铁水直接冶炼钢水的难题,从而使钢的质量得到提高,但此法不能脱硫,目前己被淘汰。
第一部分碳素钢一.钢和铁的区别:铁的合金首先应该知道铁和钢的区别在于它们含碳量的不同(分别为2%-4.3%和0.03%-2%),然后还要了解铁和钢各自的分类情况,重点放在各种物质的俗名和实际用途上,如铸造生铁俗名灰口铁,常用于制造各种铸件等。
炼铁铁的矿石有很多种:磁铁矿、赤铁矿等,对于这些矿石所对应的主要成分大家应该知道,否则在出现类似“写出用一氧化碳还原磁铁矿的反应方程式”的题目时,就会不知所措的。
接下来要对炼铁的主要反映原理加以了解,即利用还原剂将铁还原出来,要注意对试验的现象的表述——“红棕色的粉末变成黑色”。
由此及彼,高炉中炼铁的原理也大致如此。
对于实际生产中的一些知识,首先应该了解高炉的基本结构“五炉、两进口、三出口”,及各部分发生的化学反应、炉渣的生成反应等,需要注意的是:高炉煤气的成分为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氮气等的混合气体,需经过净化才能排出,它是很好的气体燃料。
炼钢炼钢和炼铁都是利用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但是两者在反应对象上有很大的区别:炼铁是将铁还原出来,而炼钢则是将生铁中的过量碳和其他杂质除去,所以两者在实际操作中有联系也有区别。
炼钢的方法主要有三种:转炉、电炉和平炉。
其中转炉炼钢法运用比较普遍。
我们不需要记忆其具体的操作过程(只需导致了解),但对于其中发生的反应,如:氧化铁单质、除去杂志和脱氧等要加以注意。
在炼钢过程中还会出现大量的棕色蒸气,它的成分是氧化铁尘粒和高浓度的一氧化碳,必须加以净化。
二.定义及分类主要指力学性能取决于钢中的碳含量,而一般不添加大量的合金元素的钢,有时也称为普碳钢或碳素钢。
碳钢也叫碳素钢,含炭量WC小于2%的铁碳合金。
碳钢除含碳外一般还含有少量的硅、锰、硫、磷按用途可以把碳钢分为碳素结构钢、碳素工具钢和易切削结构钢三类。
碳素结构钢又分为建筑结构钢和机器制造结构钢两种按含碳量可以把碳钢分为低碳钢(WC ≤ 0.25%),中碳钢(WC0.25%——0.6%)和高碳钢(WC>0。
高炉炼铁中,什么是上渣,下渣在出铁口上面是因为渣的密度为2.3左右,而铁的密度在7左右,液态渣是浮在铁水上面的。
在铁口对面是由于炉体结构需要。
现在一般都不用出渣口,直接从出铁口放渣铁,用撇渣器进行渣铁分离。
按照《中国钢铁百科》的解释:高炉炉前操作过程中从渣口放出的渣称上渣,从铁口与铁水一起放出的渣称下渣。
现代大型高炉,一般都不设渣口,全部炉渣都由铁口放出,由此也就没有上渣与下渣之分了。
高炉炼铁过程中,肉眼如何估测铁水中的硅、硫含量,渣的酸碱度炉温高,火花大而少,流动性好,不粘沟;试样断口为白色。
炉温低,火花矮而多,流动性变差,粘沟,断口由白变灰。
含硫高,铁水表面"油皮"多,凝固时表面颤动,裂纹大,形成凸起,并有一层黑皮。
铁样断口为白色,质脆易断。
含硫低,铁水表面"油皮"减少,凝固时裂纹变小,形状下凹,铁样断口白色减少,铁质坚硬。
渣碱度高,呈短渣特性,无法拉成长丝,渣样断口呈石头状。
渣碱度低,呈长渣特性,易拉长丝,断口近似玻璃状。
在工业上炼铁的整个过程是怎样的?先装炉料,炉料是这样的,一层焦炭,一曾石灰石,一层铁矿石。
焦炭的作用是燃料和还原剂,石灰石的作用是造渣。
然后利用高炉炉壁上的热风管吹入热风,加热炉料,在高温下炉料开始融化,焦炭中的碳使铁矿石中的氧化铁还原成单质铁,生成一氧化碳。
铁的比重大,集中在高炉的底部,而剩余的物质形成炉渣漂浮在上层,经过成分的控制以后就可以出铁了,出铁口在高炉的底部,当铁水出完后再出炉渣,整个炼铁过程就结束了。
这时的铁水可以直接浇铸成铁锭,或送往炼钢炉炼钢。
在水泥工业、玻璃工业、炼铁工业上都用得到的原料是?肯定是碳酸钙啦!我详细帮你分析:制水泥原料:石灰石、粘土主要设备:水泥回转窑主要成分:硅酸二钙、硅酸三钙、铝酸三钙制玻璃原料:石灰石、纯碱、石英主要设备:玻璃熔炉反应原理:SiO2+Na2CO3高温Na2SiO3+CO2↑CaCO3+SiO2高温CaSiO3+CO2↑主要成分:Na2SiO3CaSiO3SiO2或写成NaO2•CaO•6SiO2工业炼铁是加入CACO3的原因是为了制得CO2在炼铁时加入C粉制得COCO是很理想的还原剂而且生成的CO2又可以跟C反应生成CO达到循环利用节约能源工业上炼铁时采用原料_、_、_、_。
炼钢和炼铁的区别
(1)原料不同。
炼铁原料为铁矿石、焦炭等,炼钢原料为生铁和废钢。
(2)设备不同。
通常炼铁用的设备是高炉,炼钢用的是转炉、电炉等。
(3)工艺不同。
炼铁是钢铁生产的上游工艺,炼铁得到的生铁是炼钢工艺的原料,即炼铁在前,炼钢在后。
(4)产品不同。
炼铁的产品是生铁(铁水)或铸铁,炼钢的产品是钢(注:生铁经过脱碳等处理后即成为钢,钢铁的区别在于含量不同)。
炼钢就是杂质氧化的过程。
炼铁就是还原的过程。
炼钢是将铁里面的碳置换出来,降低铁的含碳量;炼铁是将三氧化二铁里面的氧置换出来,形成单质铁。
炼铁是用还原剂将铁从矿石中还原出来:
Fe2O3+3CO=2Fe+3CO2
炼钢是用氧化剂将生铁中多余的碳氧化掉:C+O2=CO2。
钢铁冶金学(炼钢部分)第一部分炼钢的基本任务1、钢和生铁的区别?答:C < 2.11%的Fe-C合金为钢;C > 1.2%的钢很少实用;还含Si、Mn等合金元素及杂质。
生铁硬而脆,冷热加工性能差,必须经再次冶炼才能得到良好的金属特性;钢的韧性、塑性均优于生铁,硬度小于生铁。
2、炼钢的基本任务?答:钢铁冶金的任务是由生产过程碳、氧位变化决定的。
炼钢的基本任务分为脱碳,脱磷,脱硫,脱氧,脱氮、氢等,去除非金属夹杂物,合金化,升温(1200°C→1700°C),凝固成型,废钢、炉渣返回利用,回收煤气、蒸汽等。
3、钢中合金元素的作用?答:C:控制钢材强度、硬度的重要元素,每1%[C]可增加抗拉强度约980MPa;Si:增大强度、硬度的元素,每1%[Si]可增加抗拉强度约98MPa;Mn:增加淬透性,提高韧性,降低S的危害等;Al:细化钢材组织,控制冷轧钢板退火织构;Nb:细化钢材组织,增加强度、韧性等;V:细化钢材组织,增加强度、韧性等;Cr:增加强度、硬度、耐腐蚀性能。
4、钢中非金属夹杂物来源?答:5、主要炼钢工艺流程?答:炒钢→坩埚熔炼等→平炉炼钢→电弧炉炼钢→氧气顶吹转炉炼钢→氧气底吹转炉和顶底复吹炼钢。
主要生产工艺为转炉炼钢工艺和电炉炼钢工艺。
与电炉相比,氧气顶吹转炉炼钢生产率高,对铁水成分适应性强,废钢使用量高,可生产低S、低P、低N的杂质钢,可生产几乎所有主要钢品种。
顶底复吹工艺过氧化程度低,熔池搅拌好,金属-渣反应快,控制灵活,成渣快。
现代炼钢流程:炼铁,炼钢(铁水预处理、炼钢、炉外精炼),连铸,轧钢,主要产品。
第二部分炼钢的基本反应1、铁的氧化和熔池的基本传氧方式?答:火点区:氧流穿入熔池某一深度并构成火焰状作用区(火点区)。
吹氧炼钢的特点:熔池在氧流作用下形成的强烈运动和高度弥散的气体-熔渣-金属乳化相,是吹氧炼钢的特点。
乳化可以极大地增加渣-铁间接触面积,因而可以加快渣-铁间反应。
炼钢工艺步骤和流程
炼钢是一种重要的冶金工艺,用于将铁矿石加工成钢材。
炼钢的过程可以分为
几个关键步骤,每个步骤都至关重要,影响着最终钢材的质量和性能。
铁矿石选矿
首先,原材料的选择非常关键。
通常,铁矿石是从矿山中开采出来的,经过选
矿和粉碎等过程,得到符合要求的原料。
选矿的关键在于分离出含铁的矿石,去除其中的杂质,以确保后续工艺的顺利进行。
炼铁
炼钢的第一步是炼铁。
炼铁过程主要是将铁矿石还原成高纯度的铁。
通过高温
熔炼,将铁矿石中的铁氧化物还原成金属铁,同时碳等元素也参与到炼铁的过程中,形成熔融的铁水。
炼钢
炼钢是将炼铁得到的生铁进一步加工,调整其成分,得到符合要求的钢材的过程。
在炼钢过程中,通过控制熔炼温度、加入合适的合金元素和熔炼剂,调整钢水的成分和性质,以满足钢材对强度、韧性、硬度等性能的要求。
钢水处理
钢水处理是对熔炼后的钢水进行精炼和调整,以提高钢水的纯度和均匀度。
在
钢水处理过程中,会添加脱氧剂、除氧剂等制剂,去除钢水中的气体和杂质,同时控制铁水的温度和成分,确保钢水质量达标。
连铸
最后一个步骤是连铸,将高温的钢水直接连续浇铸成坯料,然后经过冷却、固
化和切割等工艺,得到成型的钢材。
连铸是一种高效、节能的工艺,可以大大提高钢材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在整个炼钢工艺中,每个环节都至关重要。
只有每个步骤都严格控制和执行,
才能最终获得高质量的钢材产品。
通过优化工艺流程和技术手段,生产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各类钢材,满足不同行业的应用需求,推动工业向前发展。
关于钢铁知识点总结
1. 钢铁的主要成分
钢铁主要由铁和碳组成,其碳含量在0.2%~2.14%之间。
根据碳含量的不同,钢铁可以分
为低碳钢、中碳钢和高碳钢。
此外,钢铁中还含有一些其他元素,如锰、硅、磷、硫、铬、镍等,它们会影响钢铁的性能和用途。
2. 钢铁的生产过程
钢铁的生产主要分为炼铁和钢铁冶炼两个过程。
炼铁是将铁矿石还原为铁的过程,主要包
括矿石的选矿、炼铁炉的熔炼和铁水的出铁。
而钢铁冶炼是在炼铁产出的生铁中加入合适
的元素,调节其化学成分,使之成为钢的过程。
钢铁冶炼的方法包括转炉法、电弧炉法、
氧气转炉法等。
3. 钢铁的性能特点
钢铁具有许多良好的性能特点,如强度高、塑性好、韧性好、热处理性能好等。
这些性能
特点使得钢铁成为一种理想的结构材料,可以满足不同工程的需求。
同时,钢铁还具有良
好的可焊性,可以方便地进行加工和连接。
4. 钢铁的应用领域
钢铁在工业生产中应用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建筑结构领域,包括钢结构建筑和
桥梁工程;机械制造领域,包括各种机械设备的零部件和机械构件;汽车制造领域,包括
车身、发动机、底盘等部件;航空航天领域,包括飞机、火箭等航空器件的制造;其他领域,如船舶制造、压力容器制造等。
总的来说,钢铁作为一种重要的金属材料,在工业生产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通过了
解其基本知识点,可以更好地应用和利用钢铁,满足不同工程的需求。
希望本文对读者有
所帮助。
炼钢厂的工艺流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炼钢厂是将生铁或废钢通过高温熔炼、除杂质、合金和成型等工艺过程,生产出各种钢材产品的厂家。
炼钢厂的工艺流程包括原料准备、炼钢、连铸、轧钢等多个环节,下面就来详细介绍一下炼钢厂的工艺流程。
一、原料准备炼钢厂的原料主要包括铁矿石、煤炭、废钢和废铁等。
在炼钢的过程中,铁矿石是最主要的原料,其含铁量高低直接影响到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煤炭在高炉燃烧时提供热量,促使铁矿石还原为生铁。
而废钢和废铁则是通过熔融再生钢材的重要原料,对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起着重要作用。
二、炼钢炼钢是指将生铁或废钢加热至熔化状态,并通过除渣、除氧化物、合金和调节成分等工艺过程,生产出符合标准的钢材产品。
在炼钢过程中,生铁首先通过高炉冶炼得到熔融铁水,然后经过转炉、电炉或其他炼钢设备进行炼钢操作。
转炉炼钢是较常用的工艺,通过转炉炼钢可有效去除生铁中的杂质,调节成分,得到合格的钢材产品。
三、连铸连铸是将炼钢得到的熔钢直接注入到结晶器中,通过凝固成形,制成长方坯或圆坯等半成品,在后续的轧钢工艺中进行进一步加工。
连铸工艺具有生产效率高、能耗低的特点,对提高钢铁生产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具有重要意义。
四、轧钢轧钢是将半成品坯料通过热轧、冷轧等工艺进行成形,生产出各种规格的钢材产品。
热轧是利用高温将坯料连续轧制,消除残余应力,得到粗毛坯的工艺;而冷轧是在室温下对热轧坯料进行轧制,得到较为平整光滑的表面,提高产品的表面质量。
炼钢厂的工艺流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种设备、技术和人才协同作业,才能保证生产出高质量的钢材产品。
炼钢厂在生产过程中要注意环保、安全、节能等方面的要求,促进炼钢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希望通过对炼钢厂工艺流程的介绍,让更多人了解炼钢产业的重要性和复杂性,支持和关注炼钢生产的发展。
第二篇示例:炼钢厂是生产钢材的重要工业设施,其工艺流程复杂且关键,涉及多个生产环节和工艺参数的控制。
本文将详细介绍炼钢厂的工艺流程,希望能够为读者提供更深入的了解。
炼铁产品分类炼铁产品按其生产方法、用途及类型分,可分为生铁、直接还原铁、熔融还原铁、炼铁副产品、球墨铸铁和铸铁管等几大类。
生铁生铁是高炉冶炼生产的一种产品。
高炉冶炼生产的产品不仅仅有生铁,还有锰铁等铁合金产品。
生铁不包括这些铁合金产品,也不包括化铁炉重熔铁。
生铁主要化学成分是铁、硅、锰、磷、硫、碳及其它元素。
其中含碳量达到饱和程度,是生铁与钢在化学成分的根本区别。
根据生铁中各化学成分含量与用途的不同,在统计上通常将生铁划分为以下几种:(一)炼钢生铁。
化学成分的主要特点是含硅量较铸造生铁低,含硅量一般小于1.2%,是炼钢的主要原料。
(二)铸造生铁。
含硅量较炼钢生铁高,一般含硅量大于1.2%,有多种牌号,主要用于铸造生产。
铸造生铁可分为球墨铸铁用生铁和普通铸造用生铁(其它铸造用生铁)。
球墨铸铁用生铁中锰、硫、磷的含量要求更低一些,各项性能优于普通铸造用生铁,主要用于铸造球墨化铁铸件(在铸造时还要加入金属镁或稀土铁合金)。
球墨铸铁用生铁不包括用生铁冶炼的球墨铸铁。
(三)含钒生铁。
是指用含钒钛铁矿石冶炼的含钒钛的生铁。
冶炼时大量钛金属富集到高炉渣里、钒留在生铁里。
含钒生铁在提钒后还可以炼钢。
含钒生铁属高耐磨生铁,因此还可用于铸造,用其铸出的铸件,耐磨性特别好。
直接还原铁直接还原铁是指用直接还原法在低温固态下从铁矿石中还原出的金属铁。
按生产方法可分为气基直接还原铁和煤基直接还原铁;按用途可分为炼钢用直接还原铁和其它用直接还原铁;按产品形式可分为海绵铁(DRI)和压块铁(HBI)。
熔融还原铁熔融还原铁是指用熔融还原法从铁矿石中还原出的液态金属铁。
按生产方法可分为一步法产熔融还原铁和二步法产熔融还原铁;按用途可分为炼钢用熔融还原铁和其它用熔融还原铁。
炼铁副产品炼铁副产品包括出格生铁、炼铁水渣、矿渣棉和高炉煤气等。
球墨铸铁球墨铸铁分高炉生铁产球墨铸铁和其它球墨铸铁。
铸铁管铸铁管分铸铁直管和异形管及管件。
铸铁直管中按其生产方式可分为连续式生产、离心式生产和其它方式生产。
炼钢和炼铁的区别
原料不同。
炼铁原料为铁矿石、焦炭等,炼钢原料为生铁和废钢。
设备不同。
通常炼铁用的设备是高炉,炼钢用的是转炉、电炉等。
工艺不同。
炼铁是钢铁生产的上游工艺,炼铁得到的生铁是炼钢工艺的原料,即炼铁在前,炼钢在后。
产品不同。
炼铁的产品是生铁(铁水)或铸铁,炼钢的产品是钢(注:生铁经过脱碳等处理后即成为钢,钢铁的区别在于含量不同)。
炼钢就是杂质氧化的过程。
炼铁就是还原的过程。
炼钢是将铁里面的碳置换出来,降低铁的含碳量;炼铁是将三氧化二铁里面的氧置换出来,形成单质铁。
炼铁是用还原剂将铁从矿石中还原出来:Fe2O3+3CO=2Fe+3CO2
炼钢是用氧化剂将生铁中多余的碳氧化掉:C+O2=C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