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志国摄影基础讲座共58页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11.43 MB
- 文档页数:58
摄像基础讲义第一章绪论(2学时)教学目标掌握摄像师应有的基本素质掌握数字化的概念了解摄像在应是制作中的地位了解电视的三大制式理解高清晰度电视(HDTV)的概念教学内容摄像师的素质电视的三大制式高清晰度电视电视节目的数字化教学重难点电视节目的数字化高清晰度电视教学过程摄像,作为“摄编存播显”的第一环节,它决定了影像“有没有”或者“好不好”,是整体制作过程中最基本也是最关键的一环。
摄像器材进入数字化高清时代,人们对视频影像的要求越来越高,摄像也显得越来越重要。
本章通过影视制作历史、电视制作分类、摄像涉及的领域、摄像师的素质以及电视三大制式、信号的数字化等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对摄像有一个基本的认识,为今后的深入学习打下基础。
一、影视史话1.摄影术1839.8.19日,“达盖尔摄影术”。
2.电影诞生1895.12.28日,“活动电影机”,法国卢米埃尔兄弟。
3.电视的发明1936.11.2日,英国广播公司在伦敦市郊的亚历山大宫向公众播出了有史以来第一个电视节目(这个电视节目的名称、内容需要再检索),正式宣告了电视的诞生。
4.录像技术20世纪40年代至50年代,电视一直采用“直播”的形式。
50年代中后期,磁带录像机问世,70年代,基本实现录播及重播的方式。
5数字化90年代,家用领域的miniDV实现了数字化,实现了录像技术翻天覆地的变革。
摄录技术逐渐成熟并向专业领域发展应用,从此摄录器材开始由模拟时代进入数字时代。
此处,要增加数字摄像机的图片、功能、优势等内容。
6.高清化此处的内容主要学习高清晰度电视的定义、规格(像素、宽高比等)。
可以增加我国高清电视的发展规划等内容。
二、电视制作分类1.摄制类型(图片见教材p7)(1).电子新闻采集方式(ENG)(2).电子现场制作方式(EFP)(3).电子演播室摄制方式(ESP)2.节目类型(1)纪实类摄像与艺术类摄像(2)演播室类摄像和外景类摄像三、摄像涉及领域1.摄像与文学摄像画面就是文学形象的视觉化。
摄影基础知识讲座(二)摄影基础知识讲座(二)第三篇摄影曝光﹙准确测光与正确曝光﹚一光线概念摄影离不开光源。
光源可以是太阳直射光、天空散射光、或者是人功灯光等。
1.光源的强弱决定被摄体被照亮的程度不同,在摄影中用“ 照度” 概念来描述。
2.被摄体本身是不发光的,我们所看到深浅不同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光源所发出的光线,反射能力强的是白色、浅色物体;反射能力弱的是黑色、深色物体。
在摄影中用“ 亮度” 概念来描述。
二曝光照相机把景物的亮度记录在 CCD 上。
它是通过光圈和快门调节照射到 CCD 上光线的强度和光线照射的时间,使 CCD 感光,这个瞬间称作“ 曝光” 。
﹙一﹚曝光与光源、景物、光圈、快门、感光度有关,在这些因素中,无论哪一个环节配合不到位都会造成曝光失误。
正确曝光的重要性。
1.曝光正确:照片层次丰富,暗部和高部都有细节可见,色彩还原鲜艳,通透。
2.曝光过度:照片高光部份失去层次甚至死白,暗部层次丰富但可能缺少黑度,色彩饱和度低发白。
3.曝光不足:照片暗部失去层次,发黑,高光部份层次丰富,色彩饱和度低发灰、偏色。
4.同时存在曝光过度和不足现象,高光比景物,因景物光比很大,超过感光的宽容度,常常不能兼顾二头,在一张底片上可同时存在曝光过度和不足。
﹙二﹚曝光情况的判断一方面可根据照片来直观,更为正确的是通过直方图来确定。
1.曝光正确:直方图基本居中,暗部亮部的山峰不超过横线和顶部。
曝光正确的底片,电脑后期调整有很大的余地。
2.曝光过度:直方图偏右甚至超出横线。
曝光过度照片高光部份的损失很大,一旦形成死白,电脑调整将不能恢复。
3.曝光不足:直方图偏左甚至超出横线。
曝光不足照片暗部层次的损失,电脑后期调整尚能恢复。
三测光的工作原理1.测光目前由独立测光表和照相机内测光来完成,二者测光的原理是相同的。
2.测光是测量光线和物体反射光的明暗,可分为测量入射光﹙亮度﹚和反射光﹙照度﹚二种。
3.独立的测光表可测量光线亮度和照度的数据。
摄影基础知识讲座提纲一、画面构成,也称作景别。
摄影,说来说去就是与画面打交道,看不懂画面的人是不会拍摄出好作品来的。
一般来说,画面大致分为五种场景。
即: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
作为一名摄影人,都必须熟知这五种景别,否则你就没办法和业内人士进行画面交流。
下面我就逐一简单介绍一下。
(1)远景:远景是各类画面中表现空间范围最大的一种景别。
是用来交待大景、场面、渲染特定艺术气氛的。
如:地理环境、自然风貌、高山大川、河流走向、蓝天白云、大型群众集会、开工典礼、田园风光,还有我们的桥群等就要用远景来表现,近了表现不出气势来,也体现不出景物所处的背景。
远景一般的不适应于照人像,而适用于照风景。
(2)全景:全景画面表现的是某一个被拍摄对象的全貌画面。
如果以成年人为尺度的话,人物身体全部都处在画面之中,同时周围保留着一定范围的环境。
表现一个相对完整的画面也叫做全景。
如:开会会场全貌,重大活动时一个主席台;一座正在施工的桥墩;一个隧道洞门等,都是用全景手段来表现。
(3)中景:中景是表现人物膝盖以上部分或场景局部的画面。
中景与全景相比范围缩小啦,表现的意思更加活跃了,有利于交代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关系。
比如:领导人之间握手、上级领导人到工地接见职工等都采用中景画面表现手法。
中景在我们工作中用的比较多的场景之一。
(4)近景:近景表现的是人物胸部以上部分或物体局部的画面,简单说,就是加重渲染体现。
近景比中景的画面范围更加缩小,表现内容更加单一,空间进一步缩小,主题更加突出,是表现局部神态常用的表现手法。
比如:我们在施工中,要表现一个工人搬石头、拧螺丝的表情,通过镜头就能看到工人汗流浃背、面部的表情,要用远景和中景就达不到这种效果。
(5)特写:特写画面表现的范围更加突出,画框范围进一步接近被摄物体,将被摄对象的某一局部进一步放大,常用来从细微之处解释被摄对象的内部特征及本质内容。
如果用来表现人局部表情的话,就是体现在肩部以上的头像。
摄影基础知识讲稿郝国英一、摄影创作的基本要素(一)构图是评判摄影作品良莠的一个重要因素。
怎样构图,怎样构好图,以下的原则可以作为参考。
1、三分法构图“三分法构图”主张主体不要放在画面中央,因为画面中央不是令人舒服的视点,如此构图容易流于呆板,缺乏生动。
根据这项法则,可以在相机的观景窗内虚拟一个九宫格(“井”字线),当你通过观景窗取景时,应该把主体尽量放在其中的某个交叉点上(比如我们常说的黄金分割点上)。
美丽的天空要凸显天空的美丽高远,可将地平线放在画面下部,也就是虚拟的九宫格下面那条水平线附近。
如果天空景致乏善可陈,地面的信息丰富多彩,可将地平线放在上面的那条虚拟水平线上大面积主体例如人物特写,可将主体身上最重要的部位,如传神的眼睛,放在画面中的某个交叉点,而且应该放在位于上面的两个交叉点之一,避免主体上面有太多留白。
移动的主体在移动的主体前方留些空白,让主体有“前进”的空间,如果主体是有生命的,如人或动物,一般情况下,应让其视线迎向镜头,并给他或她或它留出凝视的空间。
2、建立一个前景拍摄风景和建筑时,应该注意建立一个前景,这样不仅突出物象的对比,更重要的是强调了景深,让欣赏者有一个三维的空间体味。
前景位置要恰当,选择时首先要考虑与创作主体的关系,不能喧宾夺主。
因此,在构图时需要认真选择和比较,找出最佳的前景角度和拍摄位置。
3、“S”形构图”当前、中、远景中所要表现的主题内容恰巧处在一条曲线的时候(如道路、河流、舞蹈等),用字母“S”相联接,形成蜿蜒曲折的组合,产生一种曲线美,一种韵律和节奏。
4、对角线构图将作品所表现的主体走向安排在画面对角线的位置上,让人感到一种稳定,一项创作意图的延伸,或产生一个意犹未尽的联想。
5、框架式构图用框架式的物体作为前景,烘托框架内所表现的创作主体,是一种形式感强、主次虚实分明的构图方式。
摄影构图的形式和方法还有许多,比如“对称式构图”、“正方形构图”、“长矩形构图”、“L形构图”、“俯拍构图仰拍构图”等等,只要用得恰当,都会产生令人难忘的视觉效果。
摄影入门讲座摄影导论讲座摄影就是用相机记录我们身边的事和事,记录人们的生活,记录那些存在和垂死的状态,记录普通人的喜怒哀乐。
以下是摄影入门讲座的内容。
欢迎阅读!对摄影的最初理解什么是摄影?摄影就是用相机记录我们身边的事和事,记录人们的生活,记录那些存在和垂死的状态,记录普通人的喜怒哀乐。
这些都来自社会,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
我们记录了我们亲眼所见的世界。
这是摄影的根本目的,摄影就是记录。
相机只是一个工具,就像一支笔,它可以写字或画画。
相机记录了我们想要表达的东西(图像)。
相机记录了我们想要保留的视觉图像。
我们用的是艺术手法和思想,当然也可以成为艺术作品,你不用太追求形式,而是当时的感受和想法。
在没有图像的时代,我们对过去的理解往往是从传说、文字和绘画中获得的。
直到摄影,人们才能够从图像中了解社会发展的动态,并通过图像的记录,展示了各个历史时期人们的生活、劳动、服饰和习俗。
摄影记录历史和* *,没有什么比照片更能勾起人们的回忆。
这是其他艺术无法替代的。
* *你拍的照片,明天会成为历史,后天可能会成为文学。
摄影也是一种“扣人心弦的快感”和“开心果”,让人快乐健康。
其实摄影的结果往往并不重要,但摄影的过程往往是人们记忆中难以忘怀的。
因为每张照片背后都有一个故事要讲。
如何玩摄影,*重要的是拍摄过程的愉悦,而不是结果是否重要。
摄影和建筑一样,是理性与艺术的结合。
创意摄影:摄影只是作为获取素材的手段,创意构思和繁复的制作成为这种创作方法的主体。
简单来说,创意为主,拍摄为辅。
数字技术为我们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数字创意成为摄影创作的一个分支,受到广泛关注,并积极投入到现实残疾中。
三个好作品应该具备:1。
有主题,讲故事,交流思想,表达感情。
2玩得开心* *。
3简洁明了。
我们告别了电影时代,进入了数字时代。
这是一个飞跃。
我们必须努力学习以与时俱进。
它发展得如此之快,以至于我们会觉得跟不上它。
数码相机在发展,概念在发展,图像处理软件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