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公园绿地系统规划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133.24 KB
- 文档页数:2
城市绿地规划与设计研究I. 前言城市绿地规划与设计是当前城市化进程中越来越重要的一环。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城市绿地规划与设计日益受到重视。
城市绿地不仅是城市重要的生态系统组成部分,更是人们休闲、娱乐和健身的重要场所。
因此,本文将从城市绿地规划与设计的角度出发,探讨城市绿地规划与设计的相关问题。
II. 城市绿地规划1. 城市绿地规划的概念城市绿地规划是指对城市内的公共绿地、公园、广场、绿化带、防护绿地等区域进行科学合理规划的过程。
城市绿地规划应当有计划、有层次、有重点,以满足人们对绿色环境的需求和对城市环境品质的要求,保障城市生态环境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2. 城市绿地规划的原则在城市绿地规划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1)生态环保原则。
城市绿地规划应以生态保护和环保为前提。
(2)多功能原则。
城市绿地规划应具有多种功能,如休闲、娱乐、观赏、体育、文化等。
(3)公共性原则。
城市绿地规划应以公共需求为导向。
(4)城乡结合原则。
城市绿地规划应与城市绿化和乡村绿化相结合。
(5)景观原则。
城市绿地规划应注重美学价值和景观效果。
III. 城市绿地设计1. 城市绿地设计的概念城市绿地设计是指在城市绿地规划的基础上进行的具体设计工作,包括场地、道路、建筑、绿植等元素的选择、布局和表现,以及场地材料、灯光效果等设计。
2. 城市绿地设计的原则在城市绿地设计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1)生态环保原则。
城市绿地设计应以生态保护和环保为前提。
(2)适用性原则。
城市绿地设计应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文化环境和社会需求。
(3)多元化原则。
城市绿地设计应满足人们多方面的需求,具备多种功能。
(4)易维护性原则。
城市绿地设计应考虑绿地的养护和维护成本。
(5)美学原则。
城市绿地设计应注重美学价值和景观效果。
IV. 城市绿地规划与设计案例分析1. 南京市中山陵景区绿地规划案例中山陵景区位于南京市玄武区,占地面积552.45公顷。
南京市绿地系统规划第一章基本情况和存在问题一、概况与自然条件1、南京市概况南京市位于江苏省西南部,处于北纬31°54′~32°16′,东经118°32′~119°24′之间;东邻仪征、句容、溧阳3县,北与安徽天长县交界,南接安徽郎溪、宣城二县,西面自北向南与安徽来安县、滁县、全椒县、和县、马鞍山市和当涂县相邻。
南京市是著名古都、江苏省省会,长江下游主要的中心城市。
南京建城于公元前472年,历经东吴、东晋、宋、齐、梁、陈、五代南唐、明、太平天国、中华民国十朝定都,史称“十代故都”。
南京市现辖10个区、五个县,面积6516平方公里,其中10区是玄武、白下、秦淮、建邺、鼓楼、下关、雨花台、栖霞、浦口、大厂区;5个县是江宁、江浦、六合、溧水和高淳县。
长江由西南到东北流贯南京市中部,分全市为江南、江北两个部分。
江南有8个区和江宁、溧水、高淳3县,江北有浦口、大厂2区和江浦、六合2县。
2.自然条件:(1)地形地貌:南京市平面位置南北长、东西窄,成正南北向;南北直线距离150公里,中部东西宽50~70公里,南北两端东西宽约30公里。
南面是低山、岗地、河谷平原、滨湖平原和沿江河地等地形单元构成的地貌综合体。
地貌区域为宁、镇、扬山地的一部分,低山山陵占全市总面积的64.52%。
长江南京段长度约95KM;江南有秦淮河,江北有滁河,为南京市境内两条主要的长江支流,其河谷平原为重要农业区。
水面占全市总面积11.4%,平原、洼地占24.08%。
南京山脉主要由3个背斜组成,地貌上形成宁镇山脉西段的3个分支:北支沿长江南岸向西延续,包括栖霞山——乌龙山——幕府山——狮子山,海拔130~286米;中支至南京东边城墙,脉延伸入市区,包括钟山——富贵山——九华山——北极阁——鼓楼岗——五台山——清凉山,海拔32~486米;南支绕城东南、南部,包括青龙山——方山——牛首山——三山——云台山,海拔95~382米。
`市绿地系统规划第一章基本情况和存在问题一、概况与自然条件1、市概况市位于省西南部,处于北纬31°54′~32°16′,东经118°32′~119°24′之间;东邻仪征、句容、3县,北与天长县交界,南接郎溪、二县,西面自北向南与来安县、滁县、全椒县、和县、马市和当涂县相邻。
市是著名古都、省省会,长江下游主要的中心城市。
建城于公元前472年,历经东吴、东晋、宋、齐、梁、、五代南唐、明、太平天国、中华民国十朝定都,史称“十代故都”。
市现辖10个区、五个县,面积6516平方公里,其中10区是玄武、白下、淮、建邺、鼓楼、下关、雨花台、栖霞、浦口、大厂区;5个县是江宁、江浦、六合、溧水和高淳县。
长江由西南到东北流贯市中部,分全市为江南、江北两个部分。
江南有8个区和江宁、溧水、高淳3县,江北有浦口、大厂2区和江浦、六合2县。
2.自然条件:(1)地形地貌:市平面位置南北长、东西窄,成正南北向;南北直线距离150公里,中部东西宽50~70公里,南北两端东西宽约30公里。
南面是低山、岗地、河谷平原、滨湖平原和沿江河地等地形单元构成的地貌综合体。
地貌区域为宁、镇、扬山地的一部分,低山山陵占全市总面积的64.52%。
长江段长度约95KM;江南有淮河,江北有滁河,为市境两条主要的长江支流,其河谷平原为重要农业区。
水面占全市总面积11.4%,平原、洼地占24.08%。
山脉主要由3个背斜组成,地貌上形成宁镇山脉西段的3个分支:北支沿长江南岸向西延续,包括栖霞山——乌龙山——幕府山——狮子山,海拔130~286米;中支至东边城墙,脉延伸入市区,包括钟山——富贵山——九华山——北极阁——鼓楼岗——五台山——清凉山,海拔32~486米;南支绕城东南、南部,包括青龙山——方山——牛首山——三山——云台山,海拔95~382米。
江北部分,西南为老山山地,海拔442米;南部是滁河河谷平原,北部为大片岗地和零星分布的丘陵。
中图分类号 TU9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739X (2019)07-0074-04 收稿日期 2018-04-04摘 要 以南京市主城区公园绿地为研究对象,基于GIS软件,提取公园绿地、街道行政区划、人口分布等数据,定量探讨了公园绿地和街道空间分布特征,进而应用聚类分析方法,把具有不同特征的街道分为了七大类型,以期为公园绿地的空间布局优化提供借鉴。
关键词 GIS 街道区划 公园绿地 空间布局 南京市主城区Abstract Taking garden green space of Nanjing main city for instance, based on GIS software, garden green space data, street division data and population division data, we quantitatively analyze the distribution characters of garden green space and street. And then using cluster analysis, we divide streets with different characters into seven types,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optimization of garden green space distribution.Keywords GIS, Street division, Garden green space, Distribution, Nanjing main city马 琳 | Ma Lin 刘 兵 | Liu Bing 邵大伟 | Shao Dawei基于GIS和街道区划的南京市主城区公园绿地空间布局分析Analysis of Garden Green Space Distribution of Nanjing Main City Based on GIS and Street Division公园绿地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维持碳氧平衡、吸收毒害气体、杀菌、调节小气候等生态功能,是城市居民日常休憩活动的重要场所,为居民提供游憩娱乐、文化教育、减灾避难等多种功能[1]。
南京市公园绿地系统规划研究潘良;冯佳;王欢【摘要】以《城市园林绿化评价标准》中有关城市公园绿地建设评价指标体系为基础,对南京市公园绿地系统规划内容进行了自评估,并总结了规划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规划调整建议,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期刊名称】《山西建筑》【年(卷),期】2014(040)032【总页数】2页(P207-208)【关键词】评价标准;系统规划;公园绿地【作者】潘良;冯佳;王欢【作者单位】金陵科技学院后勤管理处,江苏南京210038;南京林业大学工程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0037;金陵科技学院园艺学院,江苏南京21003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85.124《南京市绿地系统规划》(2007~2020)由南京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于2007年完成编制工作,在编制的过程中《城市园林绿化评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尚未颁布实施。
而该《标准》是中国第一部对城市园林绿化进行综合性评价的推荐性国家标准,对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
本文以《标准》中城市公园绿地建设评价体系为基础,对南京市绿地系统规划中有关内容进行自评估,找出目前规划与《标准》的差距,从而在公园绿地系统规划方面提出对规划修编的一些建议。
1.1 评估说明此评价是从规划角度进行的自评估,假设规划能够实现为前提,以《标准》中规定采用的评价方法和南京市绿地系统规划中相关内容进行公园绿地系统规划评价。
1.2 评估结果总结从表1可知,南京市公园绿地系统规划基本达到城市园林绿化Ⅰ级标准。
从以上自评估可以看出,规划贯彻了国家园林城市、生态市建设规划、绿色南京等规划理念,在公园绿地建设方面基本实现了城市园林绿化Ⅰ级目标,但也存在一些问题:1)数据资料统计口径不一致。
规划对于综合公园的分类与统计中,将部分设施配套比较完善,但面积不足10 hm2的公园绿地也纳入综合公园范畴,对照《标准》条文说明,该部分不应计入综合公园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