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CM标准实施方法论指南
- 格式:pptx
- 大小:1.93 MB
- 文档页数:25
HCM最新指南更新要点目录更新要点临床表现基本概念321什么是肥厚型心肌病?——基本概念肥厚型心肌病(h y p e r t r o p h i c cardiomyopathy,HCM),是由于编码肌小节相关蛋白基因致病性变异所致的、或病因不明的以心肌肥厚为特征的心肌病,左心室壁受累常见,需排除其他的心血管疾病或全身性、代谢性疾病引起的心室壁增厚。
(一)超声心动图或者磁共振检查左心室舒张末期任意部位室壁厚度≥15mm可确诊。
(二)致病基因检测阳性者或者遗传受累家系成员检查发现左心室壁厚度≥13mm也可确诊。
Ø 随着临床和分子遗传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尤其是家族谱系筛查的推广以及更敏感的心脏影像学诊断的实施,HCM的患病率据估计至少为1/200。
Ø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单中心研究发现,HCM从2016年起成为该院门诊和住院患者最常见的心肌病类型,占比45%,并且呈持续上升态势。
患者有什么不舒服?——临床表现(一)症状:HCM临床症状差异性大,有些患者可长期无症状,而有些患者首发症状就是猝死。
儿童或青少年时期确诊的HCM患者症状较多,预后可能更差。
1. 呼吸困难:是最常见的症状(劳力性呼吸困难)。
2. 胸痛:大约40%的HCM患者有胸痛不适的症状。
3. 头晕:劳力、valsalva动作、药物(利尿剂、硝酸甘油、血管扩张性药物)、低灌注等。
4. 心悸: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
5. 晕厥:15%-25%的HCM患者至少发生过一次晕厥,多见于活动时。
6. SCD(猝死):HCM是青少年和运动员发生SCD最常见的病因。
(二)体征:典型体征与左心室流出道梗阻有关,无或梗阻较轻的患者可无明显的阳性体征。
最新指南有什么不同?——更新要点(一)更新了HCM的定义,拟表型疾病不再包括在HCM之中,减少临床混淆。
拟表型疾病主要包括:心肌淀粉样变、法布雷病、糖原贮积症等。
1. 心肌淀粉样变:由遗传、变性和感染等因素引起蛋白前体形成不可溶性淀粉样纤维并沉积于器官或组织细胞外,导致其结构和功能障碍的一组疾病,其中心脏是淀粉样变常累及的器官,表现为心肌肥厚和舒张功能受损。
FDA发布数据完整性和CGMP合规指南草案2016-04-22 GMP行业新闻4月14日美国FDA 发布《数据完整性和CGMP合规行业指南》草案,帮助制药企业确保数据完全、一致和准确。
指南草案包括关于数据完整性的18个问答,以及涉及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CGMP)有关数据的术语定义。
FDA认为数据完整性问题是21 CFR 211规定的基本GMP问题,而不是新问题。
ALCOA原则所有重要元素都在21 CFR 211中有其监管依据。
在指南中FDA对于每一条问答中的具体要求都给出了CGMP条款参考。
/ucm/groups/fdagov-public/@fdagov-drugs-gen/docume nts/document/ucm495891.pdf指南草案指出“FDA期待数据准确可靠。
CGMP法规和指南允许使用灵活和基于风险的策略预防和检测数据完整性问题。
企业应基于工艺理解以及技术和商业模式的知识管理采取有意义的和有效的策略管理数据完整性风险。
”指南中,FDA定义“数据完整性是指数据的完全性、一致性和准确性。
完全、一致和准确的数据应当具有可归属性(attributable)、清晰可辨性(legible)、即时性(contemporaneously)被记录、原始性(original)或真实有效副本,和准确性(accurate)(ALCOA)”。
根据指南“为满足CGMP要求产生的电子数据应包括相关元数据”,这是之前许多FDA警告信的重点之一。
元数据的定义为“理解数据所需的上下文信息。
”指南指出“如果要从放行标准决策制定过程中排除数据,必须有一个有效的、存档的、科学上的排除理由。
”同时,明确对记录的保存和审查要求不取决于数据格式;纸质和电子数据记录保存系统具有相同的要求。
FDA给出了对于如何解决在检查中、警告信中或其它监管行动中发现的数据完整性问题的建议:“FDA鼓励企业证明已经通过以下方法有效地纠正问题:聘请第三方审计机构,确定问题范围,实施(全球)整改行动计划,开除所有级别对来自CGMP层面的问题负有责任的个人。
(交通运输)道路通行能力手册HCM第章交通流参数(交通运输)道路通行能力手册HCM第章交通流参数第7章交通流参数目录7.1 引言27.2 连续流27.2.1 交通量和流率27.2.2 速度47.2.3 密度77.2.4 车头时距和车头间距87.2.5 基本参数之间的关系97.3 间断流117.3.1 信号控制127.3.2 停车或让路控制交叉口147.3.3 速度157.3.4 延误167.3.5 饱和流率和损失时间167.3.6 排队187.4 参考文献22图表目录图表7-1时间平均速度和区间平均速度之间的典型关系图6 图表7-2连续流设施上速度、密度和流率之间的壹般关系10图表7-3信号交叉口引道车道中交通间断情况13 图表7-4饱和流率和损失时间概念图14图表7-5信号交叉口排队图207.1引言交通量或流率、速度和密度这三个基本变量可描述各种道路上的交通流。
本手册中,交通量或交通流量是连续流和间断流俩类交通设施共用的参数,而速度和密度主要用于连续流。
壹些和流率相关的参数,如车头间距和车头时距,也都适用于俩种类型的交通设施;其他参数,如饱和流量或间隙,只用于间断流。
7.2连续流7.2.1交通量和流率交通量和流率是量化给定时间间隔内,通过壹条车道或道路上某壹点车辆数的俩个指标,其定义如下:交通量——在给定时间间隔内,通过壹条车道或道路某壹点或某壹断面的车辆总数。
交通量能够按年、日、小时或不足1小时的时间间隔来计量。
流率——在给定的不足1小时的时间间隔内,通常为15min,车辆通过壹条车道或道路某壹点或某壹断面的当量小时流率。
交通量和流率是量化交通需求的变量,也就是在指定的时间段内,希望使用已知交通设施的车主或司机的数量,通常以车辆数表示。
由于交通阻塞能够影响交通需求,有时观测到的交通量反映的是通行能力的限制,而不是实际的交通需求。
交通量和流率之间的区别很重要。
交通量是在某壹时间间隔内,观测或预计通过某壹点的车辆数。
标准实施评估工作指南Standard Implementation Evaluation Work Guidelines标准实施评估工作指南As an essential tool in quality management, the implementation evaluation work guidelines play a crucial role in ensuring that organizations adhere to the set standards and procedures. These guidelines provide a structured framework for evaluat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standards within an organization, thus helping to identify areas of non-compliance and opportunities for improvement. 作为质量管理中的重要工具,实施评估工作指南在确保组织遵守设定的标准和程序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些指南为评估组织内标准实施提供了一个结构化框架,从而帮助确定不符合标准的领域和改进的机会。
One of the key perspectives to consider when discussing the importance of the implementation evaluation work guidelines is the impact they have on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and efficiency. By providing a systematic approach to evaluat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standards, these guidelines enable organizations to identify and address any deviations or inefficiencies in their processes, therebyimproving overall performance. 当讨论实施评估工作指南的重要性时,一个关键的观点是它们对组织绩效和效率的影响。
HCM搭建人力资源服务平台作者:暂无来源:《计算机世界》 2013年第18期中国石化信息系统管理部应用管理处处长马永林HCM(Human Captial Management,人力资本管理)是近年来在人力资源领域流行的词汇,是一种集先进管理思想和前沿的信息技术于一体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本文分析了HCM 应用为企业带来的价值,同时结合中国企业现状,分析在集团企业搭建人力资源服务平台时面临的困难及实施过程中需重点关注的问题,以及如何规避系统实施风险,确保系统适应企业的发展需要。
国内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经过近20 年的发展与探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仍然面临很多问题。
由于人力资源信息系统在早年建设之初主要定位于“业务结果记录、信息查询分析”功能,只用于事后的记录和统计,难以保证一些单位数据维护的及时性,同时在业务管控、集成性、可扩展性等方面不能满足集团企业进一步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现实需要;另外,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成为信息孤岛的情况也很普遍。
搭建人力资源服务平台人力资源服务平台的搭建是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的重要基础。
SAP HCM 是SAP推出的一个人力资源服务平台,可提供全面的人力资本管理解决方案,它从劳动力战略计划出发,应对企业业务的需求,展开所有与员工相关的管理流程,如:员工事务作业管理、员工职业生命周期管理、员工关系管理。
最终通过对劳动力的战略分析来确保计划得到执行,人力资本管理的各项活动都为企业贡献价值。
实践证明,集团企业的信息化建设需要在总体规划下分步实施,这样可以避免风险,提高成功机会。
先逐步建立起多层体系结构的人力资源信息基础平台,并在此平台基础上实现人力资源各项业务管理模块,形成新的体系结构模型、数据模型、功能模型和业务模型,为决策层、行政管理层、业务管理层和所有员工提供信息支持和服务;满足集团总部和下属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需求。
因此,在人力资源服务平台功能上先实施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基础业务流程,如组织、招聘、人事管理和考勤、薪酬管理。
2022中国肥厚型心肌病指南(最全版)一、前言肥厚型心肌病(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HCM)是一种最常见的遗传性心脏病。
对HCM的现代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经过70年的发展,如今对于HCM的病因、诊断、治疗和管理等方面均取得了巨大进展。
2017年,由中国医师协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组织国内HCM相关领域的专家撰写并发表了《中国肥厚型心肌病管理指南2017》(简称2017年指南),促进了我国HCM的规范化诊治和管理。
近5年来,在HCM 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又有了一些新的进展。
为在国内推广关于HCM的最新诊疗成果,进一步提高我国HCM的诊疗水平,由中国医师协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联合中华心力衰竭和心肌病杂志编辑委员会,组织国内从事HCM相关领域研究的专家,通过分析总结目前国内外最新研究证据,撰写了《中国肥厚型心肌病管理指南2022》。
本指南采用国际通用方式对诊疗措施标明相应的推荐类别(表1)和证据水平(表2)。
表1 推荐类别分类、定义及相关术语二、定义与流行病学(一)定义HCM是一种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原发性心肌病。
主要由编码心肌肌小节相关蛋白的基因致病性变异引起,临床表现以心室壁增厚为突出特征。
需除外其他可引起心室壁增厚的生理因素、心脏疾病、系统性疾病或代谢性疾病。
(二)流行病学HCM是一种全球性的疾病,早期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普通成人HCM患病率为0.16%~0.23%,平均为0.20%(1/500)。
之后研究发现,普通人群携带致病性肌小节基因变异的发生率高于既往预期;基因检测技术的进步,发现了更多携带致病性肌小节基因变异但临床无左心室肥厚(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LVH)表现的患者,称为“基因型阳性表型阴性”个体;心脏磁共振(cardiac magnetic resonance,CMR)检查等现代心脏影像学技术的发展,有助于识别更多既往超声心动图检查不能识别或容易漏诊的HCM表型。
hcm标准诊疗流程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升和医疗制度的逐步完善,医疗服务质量逐渐得到保障。
然而,医疗标准化仍然面临许多挑战。
为此,制定HCM 标准诊疗流程已成为当前医疗服务领域的重要任务之一。
HCM标准诊疗流程,是以患者为中心的诊疗流程改革,是以患者核心需求为导向,以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的方式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
其主要流程如下:1.挂号患者到医院挂号时,医生会根据病情情况给出预约时间,并告知患者需要注意什么事项;同时,医院会向患者提供一些基本资料,如患者姓名、身份证号、联系方式等。
患者完成挂号后,系统会自动分配一个挂号号码,患者拿到卡片等待叫号。
2.医生问诊当患者叫号后,医生会根据病情进行问诊,听取患者的病情描述以及病史等信息,同时进行身体检查。
这样有助于医生初步了解病情,并为后续的治疗提供重要信息。
3.检验检查根据患者的病情情况,医生会根据需要申请各种检验和检查。
这些检查包括肝功能、血常规、心电图等,医生会根据检查结果进一步了解病情,制定合理的诊疗方案。
4.诊断当医生收集到足够的病情资料和检验结果后,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身体状况,做出诊断和治疗建议。
医生会向患者详细解释病情及治疗方案,同时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5.康复在诊断和治疗后,患者还需要进行康复。
医生会根据患者病情,给出相应的康复建议、药物及物理治疗等。
同时,医生会定期进行回访,关注患者康复情况,帮助患者纠正不良行为并开展一系列康复工作。
总之,HCM标准诊疗流程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的诊疗流程,具有框架清晰、流程规范、科学严谨等特点。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医院的推广,HCM标准诊疗流程的应用将得到更加普及,对于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满足患者需求、保障健康生活等方面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二章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目录2.1 概述 (2)2.2 通行能力 (3)2.3 交通需求 (5)2.4 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 (5)2.4.1服务流率 (5)2.4.2性能指标 (6)2.4.3服务指标 (6)2.5 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的影响因素 (7)2.5.1理想条件 (7)2.5.2道路条件 (8)2.5.3交通条件 (9)2.5.4车辆类型 (9)2.5.5方向分布和车道分布 (10)2.5.6管制条件 (10)2.5.7技术 (11)2.1 概述本手册阐述了大量交通设施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分析方法,可分析城市道路、公路、公共汽车和街道上的轻轨公交以及人行道和自行车道。
这些交通设施按照交通流类型分为两种:连续流设施和间断流设施。
连续流交通设施中不存在来自交通流外部,可能中断交通流的,固定的影响因素,如交通信号。
交通流状况取决于交通流内车辆相互作用以及车辆和道路几何线形、环境特性之间相互作用。
间断流交通设施中存在着中断交通流的设有控制或没设控制的出入口,这些出入口,通常设有交通信号、停车标志、让车标志以及其他与交通数量无关的,周期性中断交通(或者显著降低车速)的控制设施。
连续流和间断流描述的是交通设施的类型,而不是交通流在特定时间的特性。
比如,已经非常拥挤的高速公路仍然是连续流交通设施,因为导致交通拥堵的原因来自交通流内部。
高速公路及其组成部分是在最纯粹的连续流方式下运行。
高速公路上不仅没有固定中断交通流的交通设施,而且在匝道处控制车辆进入。
在固定的中断交通点之间的长路段上,多车道公路和双车道公路也是在连续流方式下运行。
在多车道公路和双车道公路上,通常有必要考查固定的中断点,确定连续流路段。
分析间断流交通设施必须考虑固定中断交通设施的影响。
如交通信号灯限制了交叉口中不同流向交通流的通行时间,信号交叉口的通行能力不仅受到物理空间的限制,还受到不同流向通行时间的限制。
公共交通、行人和自行车流通常作为间断流考虑。
hcm系统培训学习计划归档一、引言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发展,人力资源管理系统(HCM)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HCM系统是帮助企业实现人性化管理、提高企业绩效与效益的重要工具之一。
而HCM系统的使用对企业员工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影响深远。
因此,一套完善的HCM系统培训学习计划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套完整的HCM系统培训学习计划,帮助企业进行员工培训,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
二、培训需求分析1. 员工状况分析通过对企业员工的情况进行分析,了解员工的年龄、学历、工作经验等情况,制定针对不同员工群体的培训内容和方式。
2. HCM系统使用情况分析分析企业员工对HCM系统的使用情况,了解员工对HCM系统的熟悉程度和使用难点,为后续培训内容的确定提供依据。
3. 培训目标明确培训的目标,确定培训内容和方式。
例如提高员工对HCM系统的熟悉程度、提高员工的人力资源管理水平等。
三、培训内容确定1. HCM系统介绍培训内容包括HCM系统的定义、功能模块、使用流程、系统架构等,让员工了解HCM系统的基本情况。
2. HCM系统操作培训培训内容涵盖HCM系统的具体操作,包括系统登录、信息输入、数据查询与分析等,让员工学会如何在实际工作中使用HCM系统。
3. 人力资源管理知识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员工招聘、薪酬福利管理、绩效考核等人力资源管理知识,帮助员工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
4. 实际操作演练通过模拟实际操作场景,让员工进行HCM系统的实际操作演练,巩固培训内容。
四、培训方式及时间安排1. 培训方式HCM系统培训可以通过线下培训、在线视频教学、培训手册等多种方式进行,以满足员工的学习需求。
2. 培训时间安排根据员工的实际工作情况,合理安排培训时间,可以选择在工作日内短暂停课、或者在周末组织集中培训。
五、培训效果评估1. 培训前后对员工进行测试,看HCM系统的知识掌握程度以及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有所提升。
2. 通过员工的实际操作情况,观察员工对HCM系统的运用情况,判断培训的效果。
标准实施方法指南(S t a n d a r d I m p l e m e n t a t i o n G u i d e)版本: V1.0时间: March 23, 2022文档发布信息文档修改记录目录1.前言 (5)1.1使用说明 (5)1.2核心思想 (5)2.实施方法详解 (7)2.1概述 (7)2.2适用范围 (8)2.3项目实施策略 (8)2.4实施指导原则 (9)3.路线图总览 (10)4.内容详解 (11)4.1项目规划阶段 (11)4.1.1阶段目标 (11)4.1.2阶段任务 (11)4.1.3操作攻略 (12)4.1.4交付物清单 (14)4.2蓝图设计阶段 (15)4.2.1阶段目标 (15)4.2.2阶段任务 (15)4.2.3操作攻略 (16)4.2.4交付物清单 (19)4.3系统建设阶段 (21)4.3.1阶段目标 (21)4.3.2阶段任务 (21)4.3.3操作攻略 (22)4.3.4交付物清单 (23)4.4上线切换阶段 (24)4.4.1阶段目标 (24)4.4.2阶段任务 (24)4.4.3操作攻略 (25)4.4.4交付物清单 (27)4.5持续支持阶段 (28)4.5.1阶段目标 (28)4.5.2阶段任务 (28)4.5.3操作攻略 (28)4.5.4交付物清单 (29)1.前言随着实施产品推出,为了保障ERP管理改善和ERP成功上线,在实施方法论7.0整体框架下,针对标准实施服务产品的交付,需要制定一套实施方法,明确的服务内容,预期的服务质量、清晰的衡量标准、规范的交付路线/任务和职责、成果明确的咨询实施成果和服务价值。
通过咨询实施服务产品的成功交付让客户更好的应用软件,充分享受软件信息化所带来的企业管理效益。
为了适应新的形势的发展要求,规范标准实施产品交付程序,做到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在认真分析、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对项目实施各阶段、各项任务的工作内容、策略、角色和责任、交付成果、使用文档、潜在风险逐一进行了梳理,并整理了一套工具、模板,力求流程清晰、简练实用,形成实施方法论V7.0-标准实施交付方法。
ERO Enterprise CMEP Practice Guide Determinations of Provision of Operating Plans from Transmission Operators and Balancing Authorities to Reliability Coordinators for TOP-002-4 R6 and R7July 14, 2020BackgroundIn support of successful implementation of and compliance with the North American Electric Reliability Corporation (NERC) Reliability Standards, the Electric Reliability Organization (ERO) Enterprise1 adopted the Compliance Guidance Policy.2 The Compliance Guidance Policy outlines the purpose, development, use, and maintenance of guidance for implementing Reliability Standards. According to the Compliance Guidance Policy, Compliance Guidance includes two types of guidance – Implementation Guidance and Compliance Monitoring and Enforcement Program (CMEP) Practice Guides.3PurposeCMEP Practice Guides are developed solely by the ERO Enterprise to reflect the independent, objective professional judgment of ERO Enterprise CMEP staff (CMEP staff), and, at times, may be initiated following policy discussions with industry stakeholders. Following development, they are posted for transparency on the NERC website. It is to be noted, especially to registered entities using this guide as a reference, that while some aspects of this guide may assist CMEP staff directly in determining compliance, some parts of the guide are to assist CMEP staff in understanding how an entity mitigates risk in order to inform risk-based compliance monitoring. This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trols to mitigate risk can affect monitoring activities, including requests for information and adjustments to an entity’s compliance oversight plan.The purpose of this CMEP Practice Guide is to address how CMEP staff will assess provision of Operating Plans from Transmission Operators and Balancing Authorities to Reliability Coordinators when determining compliance with TOP-002-4 R6 and R7.Transmission Operator Operating PlansWhile specific facts and circumstances ultimately shape compliance monitoring, CMEP staff will consider and apply the principles identified below.1The ERO Enterprise consists of NERC and the Regional Entities.2The ERO Enterprise Compliance Guidance Policy is located on the NERC website at:/pa/comp/Resources/ResourcesDL/Compliance_Guidance_Policy_FINAL_Board_Accepted_Nov_5_2015.pdf.3Implementation Guidance provides a means for registered entities to develop examples or approaches to illustrate how registered entities could comply with a Standard that are vetted by industry and endorsed by the ERO Enterprise. CMEP Practice Guides differ from Implementation Guidance in that they address how ERO Enterprise CMEP staff executes compliance monitoring and enforcement activities, rather than examples of how to implement the Standard.If CMEP staff review of the Operational Planning Analysis performed in TOP-002-4 R1 affirms no SOL exceedances, then CMEP Staff do not need to assess whether the TOP developed an Operating Plan under R2 or submitted an Operating Plan to the RC under R6. However, CMEP Staff should review the TOP’s next-day operating plans per R1 or other confirmation that no SOL exceedances were identified so, when determining compliance with R6, CMEP staff shall understand how the following is achieved: •The Reliability Coordinator is aware that the work was performed and there was not a communications failure.•The Reliability Coordinator can determine if a discrepancy exists between its own analysis and the Transmission Operator's plan.•The documentation of the requirement provides a full record of the daily Operational Planning Analysis and the effort made by the entity to meet compliance.When CMEP staff encounters situations where a TOP submits an Operating Plan for an identified period of time (such as the weekend, or until further notice) to the RC, CMEP staff shall seek to understand: •Whether there is a daily assessment of possible changes that have occurred to the assumptions about operating conditions (e.g., outages, system topology/system configuration, weather and/or load, etc.) that result in the need to submit an updated Operating Plan; and •Whether the TOP has documentation that the Reliability Coordinator has agreed to the interval or the entity is following the Reliability Coordinator’s established practices that would require anupdated Operating Plan.Balancing Authority Operating PlansWhile specific facts and circumstances ultimately shape compliance monitoring, CMEP staff will consider and apply the principles identified below.When determining compliance with TOP-002-4 R7, CMEP staff shall seek to understand whether a Balancing Authority has submitted its Operating Plans for next-day operations to the RC. The CMEP staff, shall review either sampled specific plan documents, or whether all parts R4 (4.1 through 4.4) of TOP-002-4 are being provided to the Reliability Coordinator through alternate means (e.g., electronically, ICCP, etc.).When CMEP staff encounters situations where an entity submits an Operating Plan for an identified period of time (such as the weekend, or until further notice) to the RC, CMEP staff shall seek to understand:•Whether there is a daily assessment of possible changes that have occurred to the assumptions about daily operating conditions (e.g., weather, outages and/or load, etc.) that result in the need to submit an updated Operating Plan; and•Whether the BA has documentation that the Reliability Coordinator has agreed to the interval or the entity is following the Reliability Coordinator’s established practices that would require an updated Operating Plan.。
前言:系统社保核算原则社保档案添加原则各业务单元添加社保档案时,以本公司实际缴纳社保人员及人员参保险种进行添加。
业务场景复现:若我是A公司社保负责人,负责在NC系统进行本公司社保核算,那么针对以下几个场景,怎样确认具体人员是否需要加入到本公司社保档案中:员工张三,是A公司任职的人员,实际社保由B公司代为缴交--不添加至A公司社保档案员工李四,是C公司任职的人员,实际社保由A公司进行缴交-添加至A公司社保档案 员工王五,是A公司任职的人员,五险由B公司代为缴交,公积金由A公司进行缴交--此类情况,A公司添加王五公积金社保档案1、系统常用术语说明险种:险种是指社会保险福利的种类,系统预置五险一金,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住房公积金。
险种项目:一个险种下包含的所有项目。
典型的险种缴交项目有:个人缴纳比例、个人缴交额、单位缴纳比例、单位缴交额等。
缴交地:缴交地指企业中员工社会保险、公积金的缴纳地点,一般是指各城市地区名称,如北京、上海等。
每个缴交地具有不同的社保缴纳政策。
社保档案:社保档案是指参保人员的与社会保险、公积金缴纳相关的档案性字段属性,在一段时间内一般比较固定。
例如社保账号、缴交地、账户状态等。
社保缴交:参保人员每个月的社保计算、审核等日常操作。
可查看到每个参保人员的社保、公积金明细数据,归属期间等。
备注:手册所用截图为系统最大权限所有功能节点。
为保证系统使用、查看效果,各公司社保负责人在正式系统中(除总部负责人)不需要使用节点已经从功能菜单隐藏。
2、业务操作流程概述2.1 初始化配置各公司社保负责人第一次使用用友NC系统进行社保福利核算时,所需要进行操作。
为一次性配置,若社保福利结构没有大的调整,每月进行社保福利核算时可延续使用。
2.1.1 初始化配置内容险种项目配置常规包含:基数、比例、缴交额、补缴额、固定值,若预置不足,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加险种配置常规为五险一金,若公司有商业保险,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加社保期间社保核算期间,通过基准年度,可以设置与薪资模块的取数逻辑缴交地规则根据公司人员实际缴交地情况,进行分类,如:山东-青岛、山东-胶州等险种项目核算规则设置设置各险种具体核算规则,如:个人缴交额=基数*个人缴交比例+个人补缴2.1.2 初始化配置流程备注:本处简单进行系统使用流程建议,具体操作方式见下文2.2 日常操作初始化配置完成后,就可以在系统中进行日常社保业务核算,若社保政策或个性化险种项目没有调整,每月日常操作基本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