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选择题知识点总结归纳
- 格式:docx
- 大小:37.37 KB
- 文档页数:3
高考物理题型知识点归纳总结大全物理是高中阶段的一门重要科目,也是高考中的一项必考科目。
在高考物理考试中,各种不同类型的题目都可能出现。
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本文将对高考物理题型的知识点进行全面归纳总结,以便考生能够更好地掌握各个题型的解题技巧和注意事项。
一、选择题选择题是高考物理考试中常见的题型之一,主要测试考生对基本物理概念和常识的掌握情况。
下面是高考物理选择题的主要知识点归纳总结:1. 力学知识点:1.1 牛顿运动定律:包括一、二、三定律的内容和应用。
1.2 动能和功:对动能和功的概念理解,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1.3 机械能守恒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的表述和应用。
1.4 质点系的平衡:质点系平衡的条件和相关问题的解决思路。
2. 热学知识点:2.1 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表述和应用。
2.2 热传导和传热:关于热传导和传热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3. 光学知识点:3.1 光的折射和反射:光的折射和反射规律的应用,特别是空气和介质之间的折射问题。
3.2 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的基本概念和相互转化关系。
二、计算题计算题是高考物理考试中的重点和难点,需要考生对所学的物理理论进行深入理解,并能够熟练运用相关公式进行计算。
下面是高考物理计算题的主要知识点归纳总结:1. 力学计算题:1.1 牛顿定律:对质点所受合力进行分析,运用牛顿定律进行计算。
1.2 动能、功和机械能守恒:利用动能和功的关系以及机械能守恒定律进行计算。
1.3 重力和弹力:关于重力和弹力的计算问题。
2. 热学计算题:2.1 热力学第一定律:对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应用进行计算。
2.2 热传导和传热:关于热传导和传热的计算问题。
3. 光学计算题:3.1 光的折射和反射:对光的折射和反射问题进行计算。
3.2 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对光的波动性和粒子性的计算问题。
三、解答题解答题是高考物理考试中的较为综合性和应用性的题型,主要测试考生对物理知识的深入理解和能力的综合运用。
高考题型知识点总结归纳一、选择题选择题是高考中常见的题型之一,涉及各科的知识点与技巧。
在解答选择题时,考生需要具备良好的逻辑思维与判断能力。
1. 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是最基础的选择题形式。
解答这类题目时,考生需要仔细阅读题干,理解选项内容,并运用相关知识点进行筛选。
2. 完形填空题完形填空题要求考生在一篇短文中填写合适的词语或短语,使其完整、连贯、通顺。
解答这类题目时,考生应通过理解上下文语境,推断出正确答案。
3. 阅读理解题阅读理解题是考查考生综合阅读能力的题目。
考生需阅读文章,理解文中的观点、事实和细节,并按照题目要求选择正确答案、判断真假或作出推断。
二、填空题填空题要求考生根据提供的语境,填写对应的单词或短语,使句子或段落完整与准确。
在解答填空题时,考生需要理解句子的语法结构、上下文关系以及常见的固定搭配。
1. 单词填空题单词填空题是考查考生词汇掌握程度和语境运用的题型。
考生需根据句子上下文和给出的提示词,填写适当的单词。
2. 短语填空题短语填空题要求考生填写合适的短语,使句子内涵完整、意思连贯。
考生应通过上下文理解,结合常见短语用法进行填写。
3. 句子填空题句子填空题需要考生根据提供的语境,在空白处填写适当的句子,使文章连贯完整。
解答这类题目时,考生应考虑语法结构、逻辑关系和上下文要求。
三、简答题简答题是要求考生对某个问题给出简明扼要的回答,通常需要在限定的字数内作答。
1. 简单叙述题简单叙述题要求考生对某个知识点进行简要描述。
考生应准确理解题目要求,简明扼要地回答问题,不需要提供具体例子。
2. 分析解释题分析解释题要求考生对某个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解释。
考生应清晰表达自己的观点,通过逻辑论证和举例说明问题的原因、结果或影响。
3. 概念辨析题概念辨析题要求考生对某个概念进行准确辨析和说明。
考生应理解每个概念的内涵与特点,并通过对比或举例,说明它们的区别与联系。
四、计算题计算题是对某个具体问题进行数学运算,要求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巧,得出正确结果。
高考理综选择题第九题元素推断知识点总结一、重要元素的基本性质1.氢:原子半径最小,同位素没有中子,密度最小的气体;2.碳:形成化合物最多的元素,金刚石、石墨、富勒烯;3.氮: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78%),化合时价态很多,化肥中的重要元素;4.氧: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空气中含量第二多的气体(21%)。
生物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有两种气态的同素异形体;5.氟:除H外原子半径最小,无正价,氧化性最强的单质;6.钠:短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焰色反应为黄色;7.镁:烟火、照明弹中的成分,植物叶绿素中的元素;8.铝:地壳中含量第三多的元素、含量最多的金属,两性的单质(既能与酸又能与碱反应),常温下遇强酸会钝化;9.硅:地壳中含量第二多的元素,半导体工业的支柱;10.磷:有两种常见的同素异形体(白磷、红磷),制造火柴的原料(红磷)、化肥中的重要元素;11.硫:单质为淡黄色固体,能在火山口发现,制造黑火药的原料;12.氯:单质为黄绿色气体,海水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氯碱工业的产物之一;13.钾:焰色反应呈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化肥中的重要元素;14.钙: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矿质元素,骨骼和牙齿中的主要矿质元素;二、与元素的原子结构相关知识归纳1.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的元素是Be;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有C;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3倍的元素有O;2.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有Li、Si;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4倍的元素有Mg。
3.内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有Li、P;电子总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有Be。
原子核内无中子的元素是11H;三、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相关知识归纳1.主族序数与周期序数相同的元素有H、Be、Al;主族序数是周期序数2倍的元素有C、S;主族序数是周期序数3倍的元素有O。
2.周期序数是主族序数2倍的元素有Li、Ca;周期序数是主族序数3倍的元素有Na。
高考数学万能解题模板总结(高考必备)1、选择填空题1)易错点归纳九大模块易混淆难记忆考点分析,如概率和频率概念混淆、数列求和公式记忆错误等,强化基础知识点记忆,避开因为知识点失误造成的客观性解题错误。
针对审题、解题思路不严谨如集合题型未考虑空集情况、函数问题未考虑定义域等主观性因素造成的失误进行专项训练。
2)答题方法选择题十大速解方法:排除法、增加条件法、以小见大法、极限法、关键点法、对称法、小结论法、归纳法、感觉法、分析选项法。
填空题四大速解方法:直接法、特殊化法、数形结合法、等价转化法。
2、解答题答题技巧与模板1)三角变换与三角函数的性质问题一、解题路线图①不同角化同角①降幂扩角①化f(x)=Asin(ωx+φ)+h①结合性质求解。
二、构建答题模板①化简:三角函数式的化简,一般化成y=Asin(ωx+φ)+h的形式,即化为“一角、一次、一函数”的形式。
①整体代换:将ωx+φ看作一个整体,利用y=sinx,y=cosx的性质确定条件。
①求解:利用ωx+φ的范围求条件解得函数y=Asin(ωx+φ)+h的性质,写出结果。
①反思:反思回顾,查看关键点,易错点,对结果进行估算,检查规范性。
2)解三角形问题一、解题路线图①化简变形;①用余弦定理转化为边的关系;①变形证明。
①用余弦定理表示角;①用基本不等式求范围;①确定角的取值范围。
二、构建答题模板①定条件:即确定三角形中的已知和所求,在图形中标注出来,然后确定转化的方向。
①定工具:即根据条件和所求,合理选择转化的工具,实施边角之间的互化。
①求结果。
①再反思:在实施边角互化的时候应注意转化的方向,一般有两种思路:一是全部转化为边之间的关系;二是全部转化为角之间的关系,然后进行恒等变形。
3)数列的通项、求和问题一、解题路线图①先求某一项,或者找到数列的关系式。
①求通项公式。
①求数列和通式。
二、构建答题模板①找递推:根据已知条件确定数列相邻两项之间的关系,即找数列的递推公式。
高考化学选择题知识点归纳高考化学选择题必备知识点归纳在化学高考试题中,选择题是非常重要的,做好选择题其实也不难,但是要很细心。
复习的时候也需要将会出现在选择题的知识点记熟。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高考化学重点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用! 高考化学选择题知识1、掌握一图(原子结构示意图)、五式(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电子式、最简式)、六方程(化学方程式、电离方程式、水解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电极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的正确书写。
2、最简式相同的有机物:①CH:C2H2和C6H6②CH2:烯烃和环烷烃③CH2O:甲醛、乙酸、甲酸甲酯④CnH2nO:饱和一元醛(或饱和一元酮)与二倍于其碳原子数和饱和一元羧酸或酯;举一例:乙醛(C2H4O)与丁酸及其异构体(C4H8O2)3、一般原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但氕原子(1H)中无中子。
4、元素周期表中的每个周期不一定从金属元素开始,如第一周期是从氢元素开始。
5、ⅢB所含的元素种类最多。
碳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种类最多,且ⅣA族中元素组成的晶体常常属于原子晶体,如金刚石、晶体硅、二氧化硅、碳化硅等。
6、质量数相同的原子,不一定属于同种元素的原子,如18O与18F、40K与40Ca7、ⅣA~ⅦA族中只有ⅦA族元素没有同素异形体,且其单质不能与氧气直接化合。
8、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一般形成离子化合物,但AlCl3却是共价化合物(熔沸点很低,易升华,为双聚分子,所有原子都达到了最外层为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
9、一般元素性质越活泼,其单质的性质也活泼,但N和P相反,因为N2形成叁键。
10、非金属元素之间一般形成共价化合物,但NH4Cl、NH4NO3等铵盐却是离子化合物。
11、离子化合物在一般条件下不存在单个分子,但在气态时却是以单个分子存在。
如NaCl。
12、含有非极性键的化合物不一定都是共价化合物,如Na2O2、FeS2、CaC2等是离子化合物。
13、单质分子不一定是非极性分子,如O3是极性分子。
高考数学选择必考知识点在高考备考过程中,数学是每个考生必须重点复习和掌握的科目之一。
数学的高考内容非常广泛,但有些知识点是考生必须掌握的,也是高考选择题中经常出现的内容。
本文将针对高考数学中的选择必考知识点进行讨论。
第一大类:函数与方程函数与方程是数学中一个基础而重要的概念。
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函数与方程的知识点占据了很大的比重。
在高考选择题中,往往会涉及到函数的性质、方程的解等内容。
考生需要透彻理解函数的概念与分类,能够灵活运用函数的性质解决问题。
同时,对于方程的解的求法,如一元一次方程的求解、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二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的联系等,也是必须要掌握的知识点。
第二大类:几何与向量几何与向量是高中数学中的另一个重要内容,也是高考数学选择题中经常出现的知识点。
在几何与向量的学习中,考生需要掌握平面与空间中的图形性质、向量的定义与运算方法等。
在高考选择题中,可能会涉及到直线、平面的方程、空间几何中的投影、角平分线、共线与共面等概念与应用。
第三大类:数列与数学归纳法数列是高中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高考选择题中也是一个常见的考点。
考生需要掌握数列的概念、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性质与求和公式等,并能够应用数列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另外,数学归纳法也是高考数学选择题中经常考察的内容。
考生需要了解数学归纳法的基本思想与方法,并能够成功运用数学归纳法解决一些相关问题。
第四大类:概率与统计概率与统计是高中数学中的另一个重要内容,也是高考数学选择题中的考点之一。
考生需要掌握概率与统计的基本概念与方法,如事件的概率、条件概率、排列组合、抽样调查等。
在高考选择题中,可能会涉及到概率与统计的应用、问题求解等。
除了以上几个主要的知识分类,高考数学选择题中还可能涉及到其他一些主题,如三角函数、解析几何、导数与微分、积分等。
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应该对这些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熟悉概念与公式,并能够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高三语文选择题知识点高三语文选择题是高中语文课程中的重要部分,对于提升语文水平及应对高考非常关键。
本文将为大家总结高三语文选择题的知识点,帮助大家更好地应对考试。
一、阅读理解题知识点阅读理解题是高三语文选择题中常见的一种类型。
解答这类题目需要运用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
以下是解答阅读理解题的几个重要知识点:1.关键词识别:在阅读题目和文章时,要注意关键词的识别。
关键词一般是与问题相关的名词、动词或形容词,通过识别关键词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找到答案。
2.上下文推断:当遇到不懂的生词或词组时,可以通过上下文的推断来理解其含义。
上下文推断是解答阅读理解题的重要方法之一,在答题过程中应该多加练习。
3.细节理解:解答阅读理解题时,要具体到文章的细节。
细心地阅读文章,理解其中的细节信息,可以帮助我们选择正确的答案。
二、古诗文阅读题知识点古诗文阅读题是高三语文选择题中另一种常见类型。
解答这类题目需要对经典古诗文进行深入理解。
以下是解答古诗文阅读题的几个重要知识点:1.诗意把握:解答古诗文阅读题时,要把握古人创作诗文的意图和情感表达。
通过理解作者的情感和意境,可以更好地选择正确的答案。
2.句子理解:古诗文阅读题经常涉及到句子的理解。
对于难懂的句子,可以通过分析词语的搭配、修饰关系等方式,逐步理解其含义。
3.文化背景:解答古诗文阅读题时,要注意了解作者和作品所处的历史背景和文化背景。
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答相关问题。
三、名句填空题知识点名句填空题是高三语文选择题中的一种经典题型。
解答这类题目需要对名句的理解和记忆。
以下是解答名句填空题的几个重要知识点:1.熟记名句:要积极记忆、背诵和熟记经典的名句。
对于常见的名句,掌握其出处和含义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填写答案。
2.诗词鉴赏:解答名句填空题时,要具备对古代诗词的鉴赏能力。
通过对名句的鉴赏,能够更好地理解其蕴含的思想和情感。
3.上下文连贯:解答名句填空题时,要注意上下文的连贯性。
高三化学复习N A选择题考查学问点热点归纳练习(推断)(一)依据质量求微粒数:关键是摩尔质量及微粒类型1、48 g O3气体含有6.02×1023个O3分子()2、14 g乙烯和丙烯的混合物中总原子数为3N A个()3、7 g C n H2n中含有的氢原子数目为N A()4、120g由NaHSO4和KHSO3组成的混合物中含有硫原子N A个()5、18g冰水混合物中有3N A个原子和10N A个电子()6、常温常压下,3g甲醛气体含有的原子数是0.4N A()7、250C时,1.01×105Pa时,4g氦气所含原子数为N A()8、常温常压下,32 g氧气和臭氧混合气体中含有2 N A个原子()9、62 g白磷中含有2 N A个白磷分子()10、106 gNa2CO3固体中含有N A个CO32-()(二)依据体积求微粒数:用到22.4L·mol-1必需留意物质的状态及是否是标准状况11、标准状况下,33.6 L H2O含有9.03×1023个H2O分子()12、2.24 L CO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0.3×6.02×1023()13、常温下11.2 L的甲烷气体含有甲烷分子数为0.5N A个()14、标准状况下,22.4 L CHCl3中含有的氯原子数目为3N A()15、常温常压下28 g CO与22.4 L O2所含分子数相等()16、标准状况下,11.2L SO3所含的分子数为0.5N A()17、标准状况下,22.4 L氦气与22.4 L氟气所含原子数均为2 N A()18、标准状况下,以随意比混和的氢气和一氧化碳气体共8.96L,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时消耗氧气的分子数为0.2N A()19、在标准状况下,11.2L氖气含有N A个氖原子()20、常温常压下,11.2L氧气含有的分子数为0.5 N A()21、标准状况下,密度为dg/L的某气体纯净物一个分子的质量为22.4d/N A g()22、标准状况下,含6.02×1023个氩原子的氩气的体积精确值为22.4L()23、00C,1.01×106Pa时,11.2L氧气所含的氧原子数为N A()24、标准状况下,80gSO3所占的体积约为22.4L()25、25 ℃,1.013×105 Pa下,11.2 L氯气所含原子数为N A个()26、标准状况下,22.4 L氦气中所含原子数为N A个()27、标准状况下,1L辛烷完全燃烧后所生成气态产物的分子数为8N A /22.4 ()28、标准状况下,0.5N A个HCHO分子所占体积约为11.2 L()(三)依据浓度求微粒数:留意弱电解质的电离和盐类的水解29、0.5 mol·L-1 CuCl2溶液中含有3.01×1023个Cu2+()30、0.1 L 3 mol·L-1的NH4NO3溶液中含有的NH4+数目为0.3×6.02×1023()31、0.1 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含钠离子数为0.1N A个()32、1 L 0.5 mol/L Na2CO3溶液中含有的CO32-数目为0.5N A()33、100 mL 2.0 mol/L的盐酸与醋酸溶液中氢离子均为0.2N A()34、1L1mol/LCuCl2溶液中含有的Cu2+的个数为N A()35、25℃时,1L纯水中含有10-7N A个阴阳离子()36、1L0.1mol/L的硫化钠溶液中硫离子数目为0.1N A()37、100mL1mol/L的Na3PO4溶液中含有离子数多于0.4N A()38、0.1mol/L的100mLH2SO3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数约为0.03 N A()39、浓度分别为1 mol/L和0.5 mol/L的CH3COOH和CH3COONa混合溶液共1 L,含CH3COOH和CH3COO-共1.5 mol()40、1 mol冰醋酸中含有N A个CH3COO-()41、1 L0.2 mol/L Ba (NO3 )2溶液中含有0.2N A个NO3-()二、物质结构的考查(一)“基”,“根”的区分42、等物质的量的甲基(—CH3)和羟基(—OH)所含电子数相等()43、17g羟基中所含电子数为10N A()44、在1mol的CH5+中所含的电子数为10N A()45、常温常压下,1mol碳烯(:CH2)所含的电子数为8N A()46(二)胶体中的胶粒数47、1 mol FeCl3跟水反应完全转化成氢氧化铁胶体后,生成胶体粒子的数目为N A()(三)特别物质中的原子、离子48、在标准状况下,2g氖气含有N A个氖原子()49、62 g白磷中含有2 N A个磷原子()50、1molNa2O2含有阴阳离子总数为4N A()51、1mol固体NaHSO4含有阴阳离子总数为2N A()52、1molMgCl2中含有的离子数为2N A()(四)同位素原子的差异53、18 g D2O中含有的质子数目为10N A()54、9gD2O中含有的电子数为5N A()55、20 g重水(D2O)中含有的电子数为10N A()56、由2H和18O所组成的水11g,其中所含的中子数为N A()57、标准状况下,1.12LDT所含的中子数为0.15N A()58、2g重氢所含的中子数目为N A()59、3g氘变为氘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目为N A()(五)物质的空间结构和化学键的数目60、在石英晶体中,N A个硅原子与2N A个氧原子形成共价键()61、4.5 g SiO2晶体中含有的硅氧键数目为0.3×6.02×1023()62、6 g金刚石晶体中含有的碳碳键数目为6.02×1023()63、12 g石墨晶体中含有的碳碳键数目为3×6.02×1023()64、31g白磷分子中,含有的共价单键数目是N A个()65、60gSiO2和12g金刚石中各含有4N A个Si-O键和C-C键()66、1molCH4分子中共价键总数为4N A()67、1molC10H22中含共价键的数目为30N A()三、计算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失电子数目68、2.4 g镁变为镁离子失去电子数为0.1N A()69、标准状况下,将m1克锌加入到m2克20%的盐酸中共放出nLH2,则转移电子数为n N A /11.270、电解饱和食盐水时,每得到1molNaOH,在阳极上反应的离子就得到1 mol电子()71、1 molNa2O2与足量水蒸气反应转移电子数为2N A()72、标准状况下,用MnO2和浓盐酸反应制取Cl2,当有4 molHCl被氧化时,生成44.8 LCl273、32 gCu与S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N A()74、5.6 g铁粉与硝酸反应失去的电子数肯定为0.3×6.02×1023()75、5.6 g铁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失去电子数为0.3N A个()76、1 mol Cl2作为氧化剂得到的电子数为N A()77、7.1g C12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 A()78、1mol氯气参与氧化还原反应,转移的电子数肯定为2N A()79、3N A个NO2分子跟水分子充分作用,转移(偏移)的电子数为2N A()80、用惰性电极电解500mL饱和食盐水时,若溶液的pH值变为14时,则电极上转移的电子数目为N A()81、1mol硫原子同足量的铜粉充分反应时,铜失去的电子数为2 N A()82、电解CuCl2溶液时,若有N A个电子通过,则阴极增重64g()83、16gCuO被CO完全还原,转移电子数为0.1N A()四、关于阿伏加德罗定律84、N A个氧分子与N A个氢分子的质量比等于16 :1()85、相同条件下,N2和O3混合气与等体积的N2所含原子数相等()86、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单质所含的原子数目相同()87、同温同压同体积的卤素单质所含原子个数相等()88、同温同压同体积的CO2和SO2所含氧原子数均为2N A()五、关于化学平衡89、常温常压下,4.6 g NO2气体含有1.81×1023个NO2分子()90、46g NO2和N2O4的混合物所含的分子数为1N A()91、肯定条件下,1molN2与足量H2反应,可生成2N A个NH3分子()92、在密闭容器中建立了N2+3H22NH3的平衡,每有17gNH3生成,必有0.5N A个NH3分子分解()六、涉及化学反应的发生及反应进行状况的计算93、标准状况下,11.2 LNH3和11.2 LHCl混合后分子总数为N A()94、含n molHCl的浓盐酸与足量MnO2反应可生成n N A /4 个氯分子()95、含2molH2SO4的浓硫酸与足量的铜片在加热条件下完全反应,可产生N A个SO2气体分子()高三化学复习N A选择题考查学问点热点归纳练习(推断)答案1——5:√√√√√6——10:√√√√√11——15:×××××16——20:××√××21——25:√××××26——30:√×√××31——35:×××××36——40:×√×√×41——45:√√×√√46——50:×××√×51——55:√×××√56——60:×√√√×61——65:√√×××66——70:√××√×71——75:×√×××76——80:×××√×81——85:×××√×86——90:×××××91——95×××××。
高考选择题归纳总结高考是每个学生求学生涯中的一次重要考试,选择题是高考中最常见的题型之一。
通过总结归纳高考选择题的特点和解题技巧,可以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和应对这一题型。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高考选择题进行总结归纳。
一、选择题的分类选择题在高考中分为单项选择和多项选择两种形式。
单项选择题要求考生从给定的选项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而多项选择题则要求考生从给定的选项中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正确答案。
具体到考试科目,高考中的选择题主要分为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等科目的选择题。
二、选择题的解题技巧1. 仔细审题:选择题题干中往往隐藏有一些关键信息,考生需要仔细阅读并理解题意。
尤其是对于一些带有否定意义的词语或者细节描述,要特别注意。
2. 排除法:当不确定答案时,可以通过排除明显错误的选项来提高正确选取的概率。
这就需要考生对每个选项进行仔细分析和比较。
3. 注意细节:选择题中有时会出现一些细节问题,需要考生仔细观察并选择正确的答案。
这一点尤其在科学类的选择题中表现得更为明显。
4. 多角度思考:对于一些抽象概念或者复杂问题,考生可以通过从多个角度思考,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推理和比较,从而选择出正确的答案。
5. 利用选项:有时候,选项中会给出一些提示性的信息,或者与其他选项进行对比,考生可以通过仔细观察选项的信息,来判断正确答案的可能性。
三、高考选择题的特点1. 知识面广:高考选择题涉及的知识点十分广泛,往往需要掌握多个单元的知识。
因此,考生需要全面复习各个单元,并将知识点进行系统整理。
2. 解答时间短:选择题在高考中往往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迅速解答。
因此,考生需要具备较快的思维反应能力和答题速度。
平时训练时,可以进行模拟考试,提高解答速度。
3. 选项干扰性强:高考选择题的选项往往有一定的干扰性,很容易让考生误选。
因此,考生要善于辨别选项之间的差异,结合题干的要求,做出正确的判断。
四、总结归纳针对以上的特点和解题技巧,考生需要进行系统的总结归纳,并在备考中进行针对性的训练。
高考数学单选题和选择题题型总结2019年高考已经进入第二轮的复习,查字典数学网的编辑为大家总结了高考数学单选题和选择题题型总结,各位考生可以参考。
高考数学单选题和选择题题型总结
1、集合题:考查集合的基本运算
2、三角函数:考查诱导公式、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最小正周期(2)
3、不等式:考查解不等式(一般是含有绝对值和根号的式子)和利用均值不等式求最值
4、离心率或斜率:考查直线和圆锥曲线(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的关系(2)
5、反函数:求原函数的反函数(包括求反函数的定义域)
6、排列组合:考查分类计算原理、分步计数原理、组合等问题
7、二项式:考查二项展开式通项及参数值
8、数列题:考查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的基本性质(2)
9、立体几何:考查正方体或长方体中异面直线的夹角
10、球:考查球截面圆的性质、表面积、体积以及球面距离
11、向量:考查向量的基本性质
12、函数图像:考查基本初等函数和三角函数的图像问题(2)
13、直线和圆:考查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包括求斜率和圆的
半径等问题
14、对数和指数:考查对数和指数的基本运算(比较大小)
15、概率:考查相互独立事件和对立事件的概率
16、空间立体图形:考查空间立体图形的体积及相关计算
17、导数:考查导数的相关知识(一般用来求斜率)
18、线性规划:考查最值问题。
考生们只要加油努力,就一定会有一片蓝天在等着大家。
以上就是查字典数学网的编辑为大家准备的高考数学单选题和选择题题型总结。
高考物理题型和知识点总结一、选择题选择题是高考物理考试中最常见的题型之一。
它往往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能力。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选择题题型和对应的知识点:1. 理论基础题这类题目主要考察学生对物理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
例如:什么是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的表达式是什么?如何理解功和能量的关系等。
这类题目需要学生掌握物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公式。
2. 计算题计算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和相关公式进行计算。
例如:一辆汽车以10m/s的速度行驶了100m,求其行驶时间是多少?一个物体从2m的高度自由落下,求其下落的时间是多少?这类题目考察学生对物理公式的熟练运用和计算能力。
3. 图表题图表题常常以实验数据或图表的形式出现,要求学生根据给定的数据或图表进行分析和推理。
这类题目考察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和科学推理能力。
例如:根据实验数据画出质点的速度-时间图像,并根据图像给出相关结论。
4. 应用题应用题是将所学的物理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的题目。
这类题目往往需要学生分析问题背景,运用相关的物理知识解决问题。
例如:某物体以一定速度沿一条弧线运动,求其对应的向心加速度大小。
这类题目考察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应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解答题解答题是高考物理考试中难度较大的题型,需要学生对理论知识和实际问题有较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解答题题型和对应的知识点:1. 推导题推导题要求学生根据已知的物理原理和公式,推导出一个新的物理公式或者解决一个实际问题。
例如: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推导弹丸的射程公式。
这类题目考察学生对物理原理的理解和推导能力。
2. 计算题计算题要求学生根据已知条件进行计算,并得出结果。
这类题目往往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学生熟练掌握相关的公式和计算方法。
例如:计算两个带电粒子之间的电势能。
这类题目考察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对物理公式的熟练运用。
3. 分析题分析题要求学生对给定的物理现象或者问题进行分析,并给出合理的解释和结论。
高考化学选择题常考知识点归纳大全高考化学选择题常考知识点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
3.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
4.天然存在最硬的物质是金刚石。
5. 最简单的有机物是甲烷。
6.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活动性最强的金属是钾。
7.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是水。
8.相同条件下密度最小的气体是氢气。
9.导电性最强的金属是银。
10.相对原子质量最小的原子是氢。
11、熔点最小的金属是汞。
12、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
13、组成化合物种类最多的元素是碳。
14、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铁。
填空1、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是分子、原子、离子。
2、还原氧化铜常用的三种还原剂氢气、一氧化碳、碳。
3、氢气作为燃料有三大优点:资源丰富、发热量高、燃烧后的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
4、构成原子一般有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
5、黑色金属只有三种:铁、锰、铬。
6、构成物质的元素可分为三类即(1)金属元素、(2)非金属元素、(3)稀有气体元素。
7,铁的氧化物有三种,其化学式为(1)FeO、(2)Fe2O3、(3) Fe3O4。
8、溶液的特征有三个(1)均一性;(2)稳定性;(3)混合物。
9、化学方程式有三个意义:(1)表示什么物质参加反应,结果生成什么物质;(2)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问的分子或原子的微粒数比;(3)表示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
化学方程式有两个原则:以客观事实为依据;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10、生铁一般分为三种:白口铁、灰口铁、球墨铸铁。
11、碳素钢可分为三种:高碳钢、中碳钢、低碳钢。
12、常用于炼铁的铁矿石有三种:(1)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3);(2)磁铁矿(Fe3O4);(3)菱铁矿(FeCO3)。
13、炼钢的主要设备有三种:转炉、电炉、平炉。
14、常与温度有关的三个反应条件是点燃、加热、高温。
15、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溶液有两种方法:(1)升温、(2)加溶剂;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液有三种方法:降温、加溶质、恒温蒸发溶剂。
高考数学选择题的解题技巧归纳高考数学选择题蒙题技巧数量原则理想状态:15道题,每题5个选项,A、B、C、D、E平均每个选项共出现3次。
答案排列:3、3、3、3、3实际状态:每个选项在2——4的范围内。
选项排列:3、3、3、2、4(此种状态略多呈现)或3、2、4、2、4。
即某一个选项为2个,某一个选项为4个三不相同原则即连续三个问题不会连续出现相同答案答案排列不会出现ABCDE的英文字母排列顺序中庸之道即数值优先选择“中间量”选项,选项优先考虑BCD。
在同一道题中优先考虑数值的“中间量”后考虑选项BCD。
(如E选项对应数值为中间量时,优先从数值入手考虑)出现诸如“以上结果都不对”的选项不予考虑由提干给定信息入手,通过选项特征排除错误选项选项基本特征如下:单值与多值(例如提干出现“偶次方、绝对值、对称性”等结果出现多值) 正值与负值(考前冲刺P12/25题根据提干排除负值)有零与无零区间的开与闭(看极端情况能否取等号)正无穷与负无穷(通过极限考虑)整数与小数(分数)质数与合数大于与小于整除与不能整除带符号与不带符号(例如根号、平方号等等)少数服从多数原则即看选项特征,具有同一特征多的选项优先考虑。
复杂表达式化简题一般情况下选项出现1、2、0、-1、-2的情况比较多前后无定位,连续几道题均不会都需猜蒙答案的情况观察已做完的选项情况,哪个选项少就将这几道题全写成这个选项。
答案往往出现在互为相反数、互为倒数、相加为一(概率题)的几个选项。
高考数学选择题解题技巧高考数学选择题解题技巧一、排除法所谓排除法,就是经过判断推理,将四个备选答案中的三个迷惑答案一一排除,剩下一个正确答案.排除法也叫筛选法.例1 若a b,且c为实数,则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A.ac bcB.acbc2 D.ac2≥bc2解析:由于c为实数,所以c可能大于0、小于0、也可能等于0.当c=0时,显然A、B、C均不成立,故应排除A、B、C.对于D来说,当c 0,c 0,c=0时,ac2≥bc2都成立,故应选D.例2 在Rt△ABC中,∠C=90°,AC=15,BC=8,则sinA+sinB+sinC=( ). A. B. C. D.解析:由∠C=90°可得 sinC=1. 又因为∠A、∠B均为锐角,所以sinA、sinB均为正数,从而 sinA+sinB+sinC 1.而A、B、C三个选项中的值均小于1,于是排除A、B、C ,故选 D.高考数学选择题解题技巧二、特殊值法当某些题目比较抽象,难以对其作出判断时,我们可以在符合题目条件的`范围内,用某些特殊值代替题目中的字母,然后作出判断.我们将这种解题的方法称为特殊值法.例3 若二次方程x2+2px+2q=0有实数根,其中p,q为奇数,那么它的根一定为( ).A.奇数B.偶数C.分数D.无理数解析:此题关于x的方程的系数为字母p、q,虽然知道p、q为奇数,但仍比较抽象,我们可以根据题设条件赋予未知字母特定的值,然后再去解这个一元二次方程,它的根的情况便一目了然了.不妨设p=3,q=1,则原方程变为x2+6x+2=0解得x=± -3,显然这是一个无理数,故应选择D.例4 若a、b、c都不为零,但a+b+c=0,则 + + 的值( ).A.正数B.零C.负数D.不能确定解析:此题若按传统方法进行通分将非常麻烦且不易求解,若采用特殊值法,则能化繁为简.令a=1、b=1、c=-2,代入原式得 + + = + - =0,故选B. 高考数学选择题解题技巧三、代入检验法当某些问题(如方程、函数等)解起来比较麻烦时,可以换一个角度进行分析判断,即把给出的根、给出的点或给出的值代入方程或函数式中进行验证,从而使问题得以简化.这类处理问题的方法被称为代入法,又叫验证法.例5 若最简根式和是同类根式,则a、b的值为( ).A.a=1 b=1B.a=1 b=-1C.a=-1 b=-1D.a=-1 b=1解析:由同类根式的定义可知根指数相同,被开方数也相同,这样便可列出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再解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用求出的解去检验给出的a、b的值,显然比较麻烦,如采用将给出的a、b的值分别代入最简根式中,再作出判断便容易多了.当把a=1、b=1代入根式后分别得出和,显然它们为同类根式,故应选A. 例6 若△ABC的三边长分别为整数,周长为11,且一边长为4,则这个三角形的最大边长为( ).A.7B.6C.5D.4解析:(1)若最大边为7,7+4=11,两边长就等于周长显然不行;(2)若最大边为6,则另一边只能为1,1、4、6无法构成三角形;(3)若最大边为5,且一边长为4.则第三边为2,因此5为最大边,无需再考虑4的情况.故选C.高考数学选择题解题技巧四、估算法估算法是一种粗略的计算方法,实质上是一种快速的近似计算方法,即对题目所给条件或信息作适当的变形与整理,从而对结果确定出一个范围或作出一个估计.例7 已知地球的表面积约等于5.1亿平方千米,其中水面面积约等于陆地面积的倍,则陆地面积约等于( )亿平方千米(精确到0.1).数学高考选择答题技巧一、按部就班的解题方法。
高考数学题型归纳:选择题1.选择题不择手段题型特点:(1)概念性强:数学中的每个术语、符号,乃至适应用语,往往都有明确具体的含义,那个特点反映到选择题中,表现出来的确实是试题的概念性强,试题的陈述和信息的传递,差不多上以数学的学科规定与适应为依据,决不标新立异。
(2)量化突出:数量关系的研究是数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数学考试中一项要紧的内容,在高考的数学选择题中,定量型的试题所占的比重专门大,而且许多从形式上看为运算定量型选择题,事实上不是简单或机械的运算问题,其中往往包蕴了对概念、原理、性质和法则的考查,把这种考查与定量运算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量化突出的试题特点。
(3)充满思辨性:那个特点源于数学的高度抽象性、系统性和逻辑性。
作为数学选择题,专门是用于选择性考试的高考数学试题,只凭简单运算或直观感知便能正确作答的试题不多,几乎能够说并不存在,绝大多数的选择题,为了正确作答,高中物理,或多或少总是要求考生具备一定的观看、分析和逻辑推断能力。
思辨性的要求充满题目的字里行间。
(4)形数兼备:数学的研究对象不仅是数,还有图形,而且对数和图形的讨论与研究,不是孤立开来分割进行,而是有分有合,将它们辩证统一起来。
那个特色在高中数学中差不多得到充分的显露。
因此,在高考的数学选择题中,便反映出形数兼备这一特点,其表现是几何选择题中常常隐藏着代数问题,而代数选择题中往往又寓有几何图形的问题。
因此,数形结合与形数分离的解题方法是高考数学选择题的一种重要且有效的思想方法与解题方法。
(5)解法多样化:以其他学科比较,一题多解的现象在数学中表现突出,专门是数学选择题由于它有备选项,给试题的解答提供了丰富的有用信息,有相当大的提示性,为解题活动展现了宽敞的天地,大大地增加了解答的途径和方法。
常常潜藏着极其巧妙的解法,有利于对考生思维深度的考查。
解题策略:(1)注意审题。
把题目多读几遍,弄清那个题目求什么,已知什么,求、知之间有什么关系,把题目搞清晰了再动手答题。
2019高考数学选择题答题技巧总结选择题从难度上讲是比其他类型题目降低了,但学问覆盖面广,要求解题娴熟、精确、敏捷、快速。
选择题的解题思想,渊源于选择题与常规题的联系和区分。
它在肯定程度上还保留着常规题的某些痕迹。
而另一方面,选择题在结构上具有自己的特点,即至少有一个答案(若一元选择题则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或合适的。
因此可充分利用题目供应的信息,解除迷惑支的干扰,正确、合理、快速地从选择支中选出正确支。
选择题中的错误支具有两重性,既有干扰的一面,也有可利用的一面,只有通过仔细的视察、分析和思索才能揭露其潜在的示意作用,从而从反面供应信息,快速作出推断。
由于我多年从事高考试题的探讨,尤其对选择题我有自己的一套考试技术,我知道无论是什么科目的选择题,都有它固有的漏洞和详细的解决方法,我把它总结为:6大漏洞、8大法则。
“6大漏洞”是指:有且只有一个正确答案;不问过程只问结果;题目有示意;答案有示意;错误答案有严格标准;正确答案有严格标准;“8大原则”是指:选项唯一原则;范围最大原则;定量转定性原则;选项对比原则;题目示意原则;选择项示意原则;客观接受原则;语言的精确度原则。
经过我的培训,许多的学生的选择题甚至1分都不丢。
下面是一些实例:1.特值检验法:对于具有一般性的数学问题,我们在解题过程中,可以将问题特别化,利用问题在某一特别状况下不真,则它在一般状况下不真这一原理,达到去伪存真的目的。
2.极端性原则:将所要探讨的问题向极端状态进行分析,使因果关系变得更加明显,从而达到快速解决问题的目的。
极端性多数应用在求极值、取值范围、解析几何上面,许多计算步骤繁琐、计算量大的题,一但采纳极端性去分析,那么就能瞬间解决问题。
3.剔除法:利用已知条件和选择支所供应的信息,从四个选项中剔除掉三个错误的答案,从而达到正确选择的目的。
这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尤其是答案为定值,或者有数值范围时,取特别点代入验证即可解除。
4.数形结合法:由题目条件,作出符合题意的图形或图象,借助图形或图象的直观性,经过简洁的推理或计算,从而得出答案的方法。
高考题型知识点总结归纳高考是每个学生都非常重要的一次考试,它不仅关系到学生的升学、职业发展,还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进行了全面的考查。
因此,熟悉并掌握高考题型的知识点非常重要。
本文将对高考常见的题型进行总结归纳,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考。
一、选择题选择题是高考中常见的一种题型,也是最能考察学生对知识点掌握程度的题型。
选择题主要分为单项选择和多项选择两种。
1. 单项选择单项选择题要求从给出的选项中选择一个答案。
在解答单项选择题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理解题意:认真阅读题目,确定题目所要求的具体内容。
(2)排除干扰项:去除明显错误的选项,再仔细分析剩余选项,确定最佳答案。
(3)反复斟酌:如果对某个问题有疑问,可以反复斟酌答案,并判断与其他选项的区别。
(4)要点在前:对于存在关联性的选项,通常应选择靠前的选项。
2. 多项选择多项选择题要求从给出的选项中选择一个或多个答案。
在解答多项选择题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仔细分析每个选项:对每个选项进行分析,排除明显错误的选项。
(2)对比各选项:对各选项进行对比,确定是否符合题目要求。
(3)审题准确:确认题目要求选择一个或多个正确答案,避免盲选。
二、填空题填空题是高考中常见的一种题型,主要考察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
在解答填空题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通读全文:先通读全文,了解整体语境,掌握文章大意。
2. 确定关键词:识别出问题中的关键词,并确定所缺词与关键词的词性和语法搭配。
3. 上下文连贯:填写完整的句子时,要确保填入的词语与上下文的语境相符,确保语义的连贯性。
4. 逻辑关联:填写完整的句子时,要注意句子的逻辑关系,确保填入的词语与句子的逻辑关联性。
三、阅读理解阅读理解是高考中较为复杂的一种题型,通常包含多篇文章和多个问题。
在解答阅读理解题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快速阅读:先快速浏览全文,了解文章的主题和大致内容。
2. 精读细解:仔细阅读文章,理解每个句子的意思,并对文章进行归纳总结。
高考选择题知识点总结在高中阶段的学习中,高考是每个学生追求的目标。
而高考中的选择题是其中一个重要的考试形式。
掌握了高考选择题的相关知识点,对于提高学生的得分能力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不同学科的角度,总结高考选择题的知识点,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备战高考。
语文篇1. 阅读理解一般来说,阅读理解是高考语文选择题中分值较高且较难攻克的部分。
在阅读理解中,应注意理解文章的主旨,并能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理、分析和判断。
关注文章的标题、首尾句,找出关键词,判断文章的层次和结构,灵活运用排除法等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解答阅读理解题。
2. 词语理解词语理解是高考语文选择题中的常见考点。
在词语理解中,需要掌握词义辨析、词语搭配、词语引申等知识点。
平时要多积累词汇,注意理解上下文的含义,通过阅读对各类词汇的正确运用进行积累,提高词语理解的能力。
数学篇1. 几何题几何题是高考数学选择题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几何题中常见的知识点包括相似三角形、勾股定理、平行四边形性质等。
在解答几何题时,需要通过分析图形的性质,使用几何定理和推理,运用几何知识解决问题。
2. 函数题函数题在高考数学选择题中也很常见。
学生要掌握函数的基本性质、函数的图像变换、函数的导数等概念。
要能够分析函数的性质,掌握函数的变化规律,灵活运用函数的性质进行解题。
英语篇1. 语法题在高考英语选择题中,语法题是常见的考点。
语法题主要考察学生对英语语法规则的掌握程度。
学生需要掌握英语的时态、语态、语气、句子结构、固定搭配等基本语法知识。
平时要重点关注英语语法的学习,通过练习巩固掌握。
2. 阅读理解英语阅读理解题也是高考英语选择题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学生需要通过阅读短文,理解文章的主旨和细节信息,并能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理和判断。
平时多进行英语阅读训练,积累词汇和理解技巧,提高阅读理解的能力。
理科篇1. 物理题物理题在高考理科选择题中占有一定比重。
物理题主要考察学生对物理基本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高考选择题知识点总结归纳高考,作为中国学生所面临的最重要的考试之一,对于学生来说无疑是一场强大的挑战。
而其中最常见,也是最为关键的考题形式之一就是选择题。
选择题的出现能够较好地考察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程度。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备战高考,本文将对高考选择题常见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
一、数学知识点
1. 四则运算:加减乘除和其混合运算,要注意运算顺序以及小数和分数的转换。
2. 代数与函数:包括整式的加减乘除、平方差公式、因式分解、方程与不等式的求解等内容。
3. 几何与三角:主要涉及到图形的性质、平面几何、空间几何和三角函数的应用等内容。
4. 概率与统计:包括基本概率、排列组合、样本调查和统计分析等内容。
二、物理知识点
1. 运动学:包括匀速直线运动、加速直线运动等。
2. 力学:主要包括力和运动、牛顿三定律、功和能等内容。
3. 热学:主要涉及热力学基本定律、热传导、热膨胀等内容。
4. 光学:包括光的反射、折射、光的波动性等知识点。
三、化学知识点
1. 元素与化合物:主要包括元素周期表、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等。
2. 化学反应:涉及化学方程式、氧化还原反应等。
3. 酸碱与盐:包括酸碱中和反应、盐的命名等。
4. 物质的性质:主要是化学物质的性质分类、物质的状态转化等。
四、生物知识点
1. 细胞生物学:包括细胞的结构、组成、代谢等。
2. 遗传学:主要是基因的结构与功能、遗传的分子基础等内容。
3. 生物进化:涉及生物进化的基本原理、进化的证据等。
4. 生态学:主要涉及生态系统的组成与结构、物种与种群等。
五、政治知识点
1. 国家与政权:主要是国家的定义、国家政权的历史发展等。
2. 政治体制:包括我国政治体制、宪法等。
3. 政治运动:如五四运动、新民主主义革命等。
4. 经济体制:主要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等。
六、历史知识点
1. 古代中国:包括秦汉文化、魏晋南北朝等。
2. 近现代中国:主要是辛亥革命、中国共产党的成立等。
3. 世界史:包括世界的早期人类文明、中世纪的封建制度等。
以上仅为高考选择题常见的知识点总结和归纳,希望能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在备战高考过程中,考生需结合自身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并注重对真题的分析和总结,相信一定能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祝愿同学们取得理想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