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非现场监管指引

非现场监管指引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非现场监管指引(试行)

银监发[2006]52号

二OO六年六月二十三日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非现场监管指引(试行)

一、总则

(一)为配合“1104工程”的实施,规范非现场监管的程序、内容和方法,明确非现场监管人员的职责和报告路径,提高非现场监管的工作质量和效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引。

(二)本指引适用于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对银行业金融机构进行的非现场监管。

(三)本指引所指的非现场监管是非现场监管人员按照风险为本的监管理念,全面、持续地收集、监测和分析被监管机构的风险信息,针对被监管机构的主要风险隐患制定监管计划,并结合被监管机构风险水平的高低和对金融体系稳定的影响程度,合理配臵监管资源,实施一系列分类监管措施的周而复始的过程。

(四)一套完整的非现场监管程序包括制定监管计划、监管信息收集、日常监管分析、风险评估、现场检查立项、监管评级和后续监管七个阶段(如图一非现场监管流程图所示)。

(五)结合监管资源的现实情况,非现场监管人员可以根据被监管机构风险实际状况、规模、业务复杂程度,相应调整或简化上述非现场监管程序。

(六)为贯彻落实风险为本的监管理念,非现场监管人员要关注

被监管机构的风险管理、内部控制政策的完善和有效执行,并结合现场检查情况对上述方面进行质量评估和监管评级,督促被监管机构从制度上提高风险管控能力。

(七)非现场监管对被监管机构承担持续性监管的主要责任。非现场监管与现场检查在专业分工、适当分离的基础上,要加强信息共享、相互配合,形成有机衔接的监管合力,提高监管专业化的水平和监管效力。

(八)银监会各监管部门、各银监局可以依照本指引制定有关非现场监管的实施细则。

图一:

收集监管信息 监管评级

后续监管

日常监管分析 风险评估 现场检查立项

制定监管计划

二、非现场监管人员职责

(一)本指引所指的非现场监管人员是非现场监管工作的责任主体,包括非现场监管负责人、主监管员、非现场监管员和非现场监管协调员,上述人员共同承担法人或属地被监管机构持续性监管的主要责任,其中主监管员承担日常持续性监管的主要责任。

(二)非现场监管负责人是指在银监会各监管部门、各银监局(分局),分管非现场监管并负领导责任的人员,以及上述单位内设的非现场监管部门的负责人。其主要职责包括:

1.组织领导本单位或本部门的非现场监管工作,统筹和协调非现场监管部门与现场检查部门的合作,组织起草和修订相关非现场监管规章制度。

2.合理配臵非现场监管资源,为主监管员、非现场监管协调员履行职责提供必要的、稳定的监管资源支持。监管资源包括:经批准使用的人员、信息等。

3.审核主监管员提交的监管报表和监管报告,并视工作需要,报送上一级领导(或部门)。

(三)主监管员是指在非现场监管负责人领导下,对法人机构(或主报告行)日常持续性监管负主要责任的人员。

(主监管员职责见后页《主监管员职责一览表》)。

1.主监管员一般设立在法人机构(或主报告行)所在地,确保法人属地监管责任的落实。由银监会直接监管的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主监管员设在银监会各监管部门内设的非现场监管部门。

2.承担主监管员职责的非现场监管人员,应当具备一定时期的同类型被监管机构的监管经验、熟悉监管政策法规、熟练掌握非现场监管的分析技术、具有较强的管理协调能力和良好的职业操守。

(四)非现场监管员是指在非现场监管负责人领导下或非现场监管协调员指导下,根据主监管员设立的不同情况,支持和协助主监管员从事非现场监管工作的人员。

1.主监管员设立在银监会各监管部门的,被监管机构的分支机构的非现场监管员,在本单位非现场监管负责人领导下,承担属地分支机构的非现场监管的主要责任,并支持和协助银监会主监管员的工作。

2.主监管员设立在本单位的,根据本单位非现场监管负责人指派,非现场监管员协助主监管员履行非现场监管的日常工作,可以根据主监管员的授权,履行主监管员的部分职责并对主监管员负责。

3.主监管员设立在其他银监局的,被监管机构分支机构(或非主报告行)的非现场监管员,在上级非现场监管协调员的指导和本单位非现场监管负责人领导下,承担属地分支机构(或非主报告行)的非现场监管的主要责任,并支持和协助其他银监局主

监管员的工作。

(五)非现场监管协调员是指银监会各监管部门负责指导和协调有关银监局跨地区监管事务的人员,或各银监局负责指导和协调辖区内有关银监分局跨地区监管事务的人员。其主要职责包括:研究和制定有关跨地区监管协调的规章制度,负责指导和协调有关银监局(或银监分局)对被监管机构进行跨地区的监管合作,发挥上下联动、左右沟通的桥梁作用,促进监管信息共享,定期对各银监局(或银监分局)的监管协调工作提出评价考核意见,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

(六)非现场监管人员应当定期轮岗。银监会各级机构均应建立非现场监管人员的定期轮岗制度。根据工作需要和人才培养的要求,定期轮岗包括非现场监管人员之间的定期轮岗,以及非现场监管人员与现场检查人员之间的定期轮岗。轮岗频率可视工作需要制定,同一岗位最长不宜超过4年。

(七)非现场监管人员应当定期进行专业培训。银监会各级机构应建立非现场监管人员的定期培训制度。应当结合本单位监管人员的知识结构、非现场监管的主要任务制定培训计划,要加强被监管机构主要业务及其风险管理的培训,以非现场监管报表指标体系为核心的非现场监管业务培训,非现场监管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培训等,持续提高非现场监管人员整体素质。

三、制定监管计划

(一)主监管员应当在充分了解被监管机构的基础上,在每一个监管周期之初,征求其他非现场监管人员的意见后,制定行之有效的监管计划,以提高非现场监管的计划性和针对性,提前合理配臵监管资源,实施分类监管。

监管计划的内容至少包括:被监管机构的本监管周期的时间长度,重点关注风险领域,本监管周期内风险评估、现场检查、监管评级等各项主要监管任务计划实施的时间等。

(二)一个监管周期是一个完整的非现场监管的循环,涵盖了制定监管计划、监管信息收集、日常监管分析、风险评估、现场检查立项、监管评级和后续监管等七个阶段。

监管周期的时间长度可以参考被监管机构的风险水平和对金融体系稳定的影响程度来确定,监管评级越好,资产规模越小,监管周期越长,应体现被监管机构的风险越小,配臵的有效监管资源越少的分类监管原则。

(三)制定监管计划时,主监管员要结合被监管机构的现状和监管资源的实际,从提高监管效率出发,合理安排各项监管任务。

(四)制定监管计划的具体步骤。

1.搜集充分信息。主要包括相关报表、最新版《机构概览》、上期风险评估报告、上期监管评级情况、上期现场检查报告及机构检查后整改情况、业务发展战略和重大事项报告、新产品和新

业务情况、内外部审计报告、审慎会谈、三方会谈等形成的会议纪要等。

2.主监管员确定监管周期长度。被监管机构的风险水平越高或对金融体系稳定的影响程度越大,监管强度应越高,监管周期应越短。主监管员确定监管周期时长后,应尽快通知非现场监管员。

3.主监管员提出被监管机构《监管计划书》(见附件1)草案。通过重点分析风险评估矩阵、监管评级和现场检查情况,结合掌握的其他信息,找出被监管机构的风险薄弱点和风险疑点,确定需加强监管的业务种类、风险类别和重点区域,提出拟采取的监管策略和措施。主监管员完成草案后,应尽快下发给非现场监管员。

4. 被监管机构如有分支机构,从事被监管机构的分支机构属地监管的非现场监管员,收到主监管员下发的《监管计划书》草案后,结合本周期被监管机构的监管重点,根据主监管员确定的法人机构监管周期,与同级现场检查人员、准入人员协商,研究制定属地分支机构的《监管计划书(分支机构)》草案,经同级非现场监管负责人审核后报送主监管员。

5.主监管员拟定被监管机构《监管计划书》并报审。主监管员汇总分析被监管机构各分支机构的《监管计划书》,与同级现场检查人员和准入人员协商,修改补充该机构《监管计划书》草案,将拟定的《监管计划书》呈非现场监管负责人审核。

6.银监会各监管部门、各银监局的非现场监管负责人审核《监管计划书》时,应综合考虑同质同类或本地区的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监管任务的时间、地域安排,合理安排和平衡监管资源,加强协调,避免冲突。如有必要,可由非现场监管负责人将《监管计划书》呈报上级领导审定。

7.《监管计划书》审定通过后,主监管员应及时发送同级现场检查部门和市场准入部门及下级派出机构执行,统一指导同一法人全辖的非现场监管。

8.主监管员根据被监管机构的《监管计划书》,全面掌握和控制监管计划的执行进程,并根据被监管法人机构经营管理情况和风险状况的重大变化,及时修订监管计划和更新执行记录,指导、协调各级监管员履行相应监管职责。

四、监管信息收集——编制机构概览

(一)监管信息收集概述。监管信息收集是非现场监管人员从银行业金融机构、银监会内部相关职能部门和社会公众媒体收集被监管机构经营状况和风险信息的持续过程,是进行日常监管风险分析、风险评估、监管评级和后续监管的基础,贯穿于非现场监管工作的各个环节。通过全面、持续的信息收集,保证非现场监管人员清晰连续地了解和掌握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经营情况及风险状况,进而采取有效监管措施,合理配臵监管资源,提高监管工作有效性。

非现场监管人员负责组织、管理和实施监管信息收集工作。在建立规范和高效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信息报送机制的基础上,非现场监管人员应加强与市场准入部门、现场检查部门、统计部门和创新业务监管部门的信息共享和信息沟通,并通过增强对社会媒介和社会公众信息的关注,形成全面、规范和及时的非现场监管信息采集体系。

主监管员收集各类监管信息,并按要求归纳为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机构概览》。《机构概览》是银行业金融机构业务情况和风险状况的集中展现,是对被监管机构进行风险判断的重要基础。《机构概览》在监管流程中,随着监管信息的持续收集而不断更新。

(二)监管信息收集的内容。

1.按照信息来源分,非现场监管人员收集的信息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向被监管机构收集的非现场监管报表和其他信息资料;二是与银监会内部有关部门共享得到的业务准入、现场检查等信息;三是社会公众媒体以及第三方机构信息。

2.非现场监管人员向被监管机构收集信息。

(1)非现场监管人员应按银监会统一要求,依托非现场监管信息系统定期收集银行业金融机构的非现场监管报表,并按要求进行加工处理。

(2)除非现场监管报表外,非现场监管人员可根据工作需要,向银行业金融机构定期或不定期收集相关业务经营和风险状

况信息资料,内容一般包括:风险管理制度和程序、风险评估方法、风险管理报告、财务报告、业务结构和利润分析报告、产品发展策略和风险评估报告、内部审计报告、外部审计报告、案件报告、信息系统发展报告、现场检查整改情况报告、上市公司的公开披露信息等内容。

(3)非现场监管报表的内容和要求应按照银监会有关文件规定统一执行。向被监管机构收集的其他信息资料的内容和要求也应统一规范。

3.非现场监管人员从银监会内部共享的信息主要包括从现场检查部门、市场准入部门、统计部门和创新业务监管部门等银监会内部相关职能部门得到的信息。内容一般包括:(1)从现场检查部门共享得到的信息,如现场检查报告、现场检查意见、行政处罚决定等。

(2)从市场准入部门共享得到的信息,如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组织结构情况、高管人员情况、业务申请及批准报告等。

(3)从统计部门共享得到的信息,如全国(区域)的银行业运行、货币信贷、金融市场、宏观经济等情况的信息资料。

(4)从创新业务监管部门得到的信息,如银行业金融机构创新业务的设计规划、业务发展、风险管理等情况的信息资料。

4.非现场监管人员从社会公众媒体以及第三方机构取得的信息主要包括社会公众媒体的新闻报道和评价,评级公司的评级结果,专业分析人员的分析报告等。

5.除上述信息以外,非现场监管人员可以进行针对性的实地走访,以深入掌握被监管机构风险状况,或要求被监管机构报送已报送信息的补充报告和情况说明。

(三)信息收集流程。

1.信息收集流程包括信息采集、质量审核、情况记录和信息变更四个主要环节。

2.信息采集是信息收集流程的起点,信息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是信息采集工作的重要标准。

非现场监管人员应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按非现场监管报表的内容、频度和时间要求报送各项非现场监管报表和相关信息资料,对未按时间要求报送数据的情况应及时进行催报。

银监会内部应明确部门间共享信息的信息规范、交流方式和时间要求,建立良好有效的信息交流制度。

非现场监管人员应积极主动从社会公众媒体和第三方机构取得信息。

银监会、银监局和银监分局间应建立非现场监管信息纵向报告机制和横向管理协调机制,保证和支持主监管员对被监管机构的监管信息的有效汇总和集中。

3.质量审核是信息收集流程的核心环节,是信息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的重要保证。银行业金融机构有关高管人员和业务人员应对报送报表数据和信息的准确性负责,同时非现场监管人员应按照要求对数据和信息的质量进行审核。质量审核的主要内

容和方法一般包括:

(1)报表完整性审核。非现场监管人员应当对银行业金融机构报送非现场监管报表和其他信息的数量完整性和内容完整性进行检查。如果发现银行业金融机构报送的非现场监管报表和其他信息在数量和内容上存在缺失,应当及时通知该机构补报。 (2)逻辑关系审核。非现场监管人员应在信息系统的支持下,对银行业金融机构报送的非现场监管报表表内及不同报表之间有关项目指标的平衡关系进行检验,以保证数据逻辑关系的准确。发现关系错误,应及时通知该机构重报。

(3)异常变动审核。非现场监管人员应通过趋势比较和同质同类比较等方法,发现银行业金融机构非现场监管报表数据的异常变化。非现场监管人员应对异常变化进行跟踪了解,以掌握异常变化的原因和影响。对于因银行业金融机构报送质量问题而出现的异常变化,应要求该机构重报。

(4)实地走访或现场检查。非现场监管报表和其他信息出现重大变化或可疑情况时,非现场监管人员可通过实地走访的方式与被监管机构有关部门进行交流沟通,了解实际情况。

质量审核的具体方法和要求参见附件2.1至2.4。除报表外,非现场监管人员应通过各种手段对其他信息的质量进行审核和控制。

4.情况记录。非现场监管人员在完成信息的质量控制工作后,应对收集的信息及时进行整理,并按监管流程进行信息传递

或报告,作为其后监管工作的基础。同时,非现场监管人员应对信息收集过程中的信息报送情况、异常分析情况等及时记录,并对相关情况进行汇总、整理和归档。

5.信息变更。在非现场监管报表和其他信息报送截止日期期后,如果被监管机构发现数据存在问题,应以正式文件形式提出信息变更申请。主监管员应在对被监管机构报告进行审查基础上,及时通知和协商统计及信息部门,根据重要性原则审慎处臵有关的信息变更要求,并将处臵方案报送主管领导审批。如属于实质性调整,即信息变更将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风险判断产生重大的实质性影响,则应重新进行信息收集和审核,并对全部有关监管结论和报告意见进行调整;如不属于实质性调整,可不进行调整。

(四)编制《机构概览》。

1.《机构概览》是对被监管机构核心信息和其他情况的高度概括,是以风险为本持续监管各环节监管成果的综合体现。非现场监管人员通过编制、更新《机构概览》,概要、动态地掌握被监管机构的有效信息,并结合风险分析、评估和监管评级,形成对被监管机构的基本判断。

2.主监管员在非现场监管员协助下编制《机构概览》,在《机构概览》中概括地描述和总结被监管机构的战略、管理、业务、风险状况以及其他必要的监管信息。

《机构概览》的基本内容应包括:公司治理;组织结构;发展

战略;业务概况;管理状况;业务发展趋势;财务状况及趋势;风险评估结论;监管评级结论;监管措施和意见;其他信息。(具体内容和格式详见附件2.5)

3.非现场监管人员应对《机构概览》进行动态、持续更新,确保《机构概览》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为监管周期中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效信息基础。

五、日常监管分析

(一)日常监管分析概述。非现场监管人员通过定期或不定期收集非现场监管信息,运用多种分析方法进行日常监管分析,可以识别、度量、分析、判断被监管机构经营情况和风险状况,及时进行风险提示,提出防范、化解风险的措施与建议,为风险评估和监管评级奠定基础。

(二)日常监管分析方法。非现场监管人员根据定期收集的非现场监管报表,并结合其他相关信息,可以运用异常变动分析、合规分析、比例分析、结构分析、趋势分析、同质同类分析和压力测试分析等多种方法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财务状况、风险情况和风险抵御能力等进行分析。

(三)日常监管分析主要内容。日常监管分析的主要内容包括基本财务状况分析、信用风险分析、流动性风险分析、市场风险分析、资本充足率分析和合规性分析等方面。日常监管分析的具体方法和要点参见附件3.1。

(四)日常监管分析程序。

1.收集掌握信息。非现场监管人员应按照本指引第四部分“监管信息收集”的要求,收集有关信息,了解被监管机构的风险环境、业务领域和各种管理制度,掌握被监管机构业务活动和风险状况相关信息。

2.实施监管分析

(1)非现场监管人员参考日常监管分析要点,对被监管机构有关情况进行分析,得出被监管机构基本财务状况、主要风险概况、异常变动情况、潜在风险或问题的初步评价结论。

(2)监管分支机构的非现场监管员可参考日常监管分析要点对分支机构基本财务状况、信用风险报表及其他相关信息进行分析、判断。

3.撰写监管分析报告。非现场监管人员应按月撰写《日常监管分析报告》(附件3.2)。按照频度,监管分析报告包括“月度报告”、“季度报告”和“年度报告”。按照内容,监管分析报告包括“专题分析报告”和“综合分析报告”。按照机构,监管分析报告包括“法人机构分析报告”、“分支机构分析报告”和“汇总类机构分析报告”。

《日常监管分析报告》文字应尽量精简,突出主要风险及问题,着重就异常变动、不符合审慎监管要求的指标和重大风险情况进行说明,不求面面俱到。一般情况下,月度报告比季度报告更简要,季度报告比年度报告更简要。

4.提出工作建议。根据日常监管分析结果,非现场监管人员应提出工作建议,并做出下一步工作安排。内容一般包括以下几方面:

(1)对需要进一步调查、核实的主要风险点或有关事项,采取现场走访等形式,到被监管机构作实地调查和了解。

(2)对监管指标和主要项目异常变动幅度大、频率高,且可能存在或产生风险隐患的被监管机构,可采取风险提示和约见高级管理人员等措施。

(3)对违反审慎监管要求,存在严重风险和问题的被监管机构,可采取特别监管措施。

(4)其他工作建议和安排。

(五)报告路线。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的非现场监管人员在日常监管分析时,要建立快速、有效的监管联动工作机制,加强信息沟通、交流和反馈。

1.法人机构分析报告。非现场监管人员应全面、准确、及时地将日常监管分析情况向主监管员报告;主监管员在完成《日常监管分析报告》后,应附《非现场监管汇总结果表》,按要求定期将报告和有关材料报非现场监管负责人和(或)上级部门非现场监管人员。

2.分支机构分析报告。监管法人分支机构的非现场监管员应按期向本部门非现场监管负责人和上级监管部门非现场监管人员(或主监管员)上报《日常监管分析报告》及其他分析材料。

3.汇总类机构分析报告。非现场监管协调员或指定的非现场监管人员应定期向非现场监管负责人和(或)上级监管部门非现场监管人员(或主监管员)上报按法人机构类别汇总的《日常监管分析报告》。

六、风险评估

(一)风险评估概述。风险评估是通过对风险种类、风险程度和风险发展趋势进行分析识别,对主要业务的风险状况、风险管理的充分性以及外部风险因素的影响做出判断,并在此基础上对机构的整体风险水平作出评估。

除外资银行外,对法人分支机构一般不需要进行整体风险评估,只需要针对特定业务或特定风险进行专项风险评估。对法人机构需要定期进行专项风险评估和整体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完成后,监管人员需要填写《风险评估矩阵表》(附件4.3)、《风险评估矩阵摘要表》(附件4.4),撰写《风险评估报告》(附件4.5)。

(二)风险评估目的。

1.风险评估旨在通过评估被监管机构主要业务的内在风险水平、相应的风险管理能力和风险未来发展变动方向,对一家机构的整体风险状况进行评估。

2.风险评估结果能够表明被监管机构的问题和风险所在,为进一步完善监管工作计划、确定现场检查范围和实施现场检查提

中资银行专营机构监管指引

中国银监会文件 银监发[2012]59号 中国银监会关于印发 中资商业银行专营机构监管指引的通知 各银监局,各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 为顺应商业银行内部组织架构调整与业务流程改革的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专营机构的监管,促进商业银行专营业务的稳健发展,银监会制定了《中资商业银行专营机构监管指引》(以下简称《指引》)。现将《指引》印发给你们,并提出如下要求,请一并遵照执行。 一、深刻领会《指引》内涵 《指引》进一步厘清了商业银行设立专营机构的类型,从法理层面做了必要的制度和监管安排,与相关法律法规进行了衔接,这对促进商业银行专营业务稳健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各银监局、各商业银行要提高认识,切实按照《指引》要求加强风险管控,规范专营机构设立及其经营行为。 二、从实际出发,审慎推进专营业务发展和专营机构建设 商业银行应当根据本行发展战略和内控管理水平,积极探索并不断完善本行专营业务发展和组织体系的最佳模式。若现有分支机构管理体系基本适应专营业务发展的需求,不应单独设立领取金融许可证

的专营机构,防止机构膨胀在本行内部形成过度竞争态势。同时,商业银行应当加强与监管部门的沟通,主动、及时报告本行专营业务的发展与风险状况,自觉接受监管。 三、坚守风险底线,加强对专营机构的管理 各商业银行应根据《指引》要求,对专营机构的业务范围实行有限牌照和授权制度。同时,应定期对专营业务发展与风险状况进行评估,采取有效措施解决目前部分商业银行专营机构及其分支机构存在的定位不明、职责边界不清等问题,防止机构游离于总行与当地分支地之外、业务和从业人员缺乏内部约束和外部监管等形成风险隐患。当发生风险事件或客户投诉时,专营机构及其分支机构与本行当地分支行应遵循“首诉负责制”,以首次接到投诉或报告的单位为第一责任人,协调配合,妥善处理,不得相互推诿,影响本行的社会声誉。 四、明确职责,强化对专营机构的监管 各银监局应遵循“属地监管”的原则,落实监管责任,明确监管路径,形成有效合力,加强对辖内专营机构及其分支机构的监管,防止出现监管空白。 请各银监局将本通知转发至辖内银监分局和中资商业银行专营机构及相关城市商业银行,并按照《指引》的要求,在《指引》发布一年内对商业银行已经设立但未申领金融许可证的专营机构及其分支机构进行规范。

信托公司监管评级与分类监管指引

信托公司监管评级与分类监管指引 第一章总则 为健全和完善信托公司的风险监管体系,进一步规范信托公司监管评级工作,实现对信托公司的持续监管、分类监管和风险预警,依据我国现行的信托监管法律、法规,借鉴国际上关于信托公司监管评级的良好做法,并充分结合我国的具体实践,制定本指引。 一、功能 (一)有利于监管机构全面掌握信托公司的风险状况。本指引建立对信托公司进行监管评级的分析框架,旨在帮助监管机构及时识别、判断信托公司的风险状况与严重程度。 (二)有利于监管机构合理配置监管资源,提高监管效率。监管评级通过对信托公司主要风险要素的评价,系统分析、识别信托公司存在的风险和问题,据此确定对信托公司的监管重点,包括非现场监管、现场检查的频率和范围。 (三)有利于监管机构实施分类监管,针对性地采取监管措施,提高监管有效性。监管评级结果将作为监管机构实施分类监管和依法采取监管措施的主要依据。 二、适用范围 本指引适用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信托公司。 第二章评级要素 (一)评级要素包括公司治理、内部控制、合规管理、资产管理和盈利能力等五个方面。(二)公司治理要素主要评价信托公司股东诚信状况、治理结构以及公司的决策、执行、监督、激励约束机制等方面,旨在引导信托公司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架构,实现受益人利益最大化。 (三)内部控制要素主要评价信托公司内控体系的适当性和有效性,包括内部控制环境、风险识别与评估、内部控制措施、信息交流与反馈以及监督评价与纠正等方面,旨在引导信托公司强化内部约束机制,牢固树立风险管理理念。 (四)合规管理要素主要评价信托公司合规管理体系的建设,对相关法律法规、公司制度和受托文件遵守的基本情况,以及案件治理和配合监管情况等方面,旨在引导信托公司履行诚实、信用、谨慎管理的义务,维护受益人利益。 (五)资产管理要素主要评价信托公司的净资本、团队与系统建设、信托业务管理能力以及固有业务管理能力等方面,旨在引导信托公司加强团队建设和风险管理,提高资产管理能力和风险控制水平。 (六)盈利能力要素主要评价信托公司的综合经营能力、信托业务盈利能力、固有业务盈利能力以及盈利模式和盈利的可持续性,旨在引导信托公司建立以信托业务为主的发展模式。(七)对信托公司的监管评级采用在对上述各要素单独评级的基础上再进行综合评级的方式,最终确定评级结果。

2.信托公司监管评级与分类监管指引(2014修订)

2.信托公司监管评级与分类监管指引(2014修订)

信托公司监管评级与分类监管指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健全和完善信托公司的风险监管体系,合理配置监管资源,实现对信托公司的持续监管、分类监管和风险预警,依据《信托法》、《信托公司管理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信托公司监管评级由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及其派出机构组织实施。 第三条信托公司监管评级工作应当坚持依法合规、客观公正的原则。参与信托公司监管评级工作的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专业素质、业务能力和监管经验,在工作中恪尽职守、廉洁奉公、勤勉尽责。 第四条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根据审慎监管原则,在综合市场发展情况的基础上,将适时调整信托公司监管评级的评价要素与标准。

第二章评级要素 第五条评级要素包括风险管理、资产管理和合规管理三个方面。 第六条风险管理要素主要评价信托公司治理结构的合理性、内控机制和风险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资本管理情况以及信托业务的风险管理情况等方面,旨在引导信托公司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实现风险可评估、可控制、可化解。 第七条资产管理要素主要评价信托公司的综合经营能力、信托业务经营和盈利能力、研发与创新能力、营销能力及公司声誉管理能力等方面,旨在引导信托公司提高主动管理能力和盈利水平,加强研究创新投入,提高直销能力,有效应对舆情管理,维护公司及行业形象和声誉,以确保公司及行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 第八条合规管理要素主要评价信托公司合规管理体系的建设,对相关法律法规、公司制度

第十一条非现场监管部门负责完成信托公司基础信息的收集和整理,现场检查和市场准入部门须向非现场监管部门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持。非现场监管部门负责收集的基础信息包括非现场监管信息、现场检查报告、市场准入信息、信托公司的内外部审计报告、年度经营计划等。 非现场监管部门还可以通过与现场检查和市场准入部门进行会谈,以及走访信托公司等途径,进一步收集信息。 第十二条信托公司评级的周期原则上为一年,银监会可根据监管周期、信托公司的风险状况及监管资源的配置情况适当调整。 第十三条银监会各级机构对信托公司的年度监管评级应于次年5月底前完成。银监分局的评级结果必须于评级工作结束后的5个工作日内报银监局(一式两份),银监局须在评级工作结束后的15个工作日内将本局和辖属分局的评级

贷款风险分类指引

贷款风险分类指引 第一条为促进商业银行完善信贷管理,科学评估信贷资产? 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 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规,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本指引所指的贷款分类,是指商业银行按照风险程? 度将贷款划分为不同档次的过程,其实质是判断债务人及时足额? 偿还贷款本息的可能性。? 第三条通过贷款分类应达到以下目标:? (一)揭示贷款的实际价值和风险程度,真实、全面、动态? 地反映贷款质量。? (二)及时发现信贷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加强贷款管理? (三)为判断贷款损失准备金是否充足提供依据。? 第四条贷款分类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真实性原则。分类应真实客观地反映贷款的风险状况? (二)及时性原则。应及时、动态地根据借款人经营管理等? 状况的变化调整分类结果。? (三)重要性原则。对影响贷款分类的诸多因素,要根据本? 指引第五条的核心定义确定关键因素进行评估和分类。 ? (四)审慎性原则。对难以准确判断借款人还款能力的贷款? ,应适度下调其分类等级。? 第五条商业银行应按照本指引,至少将贷款划分为正常、? 关注、次级、可疑和损失五类,后三类合称为不良贷款。?

正常:借款人能够履行合同,没有足够理由怀疑贷款本息不能按时足额偿还。? 关注:尽管借款人目前有能力偿还贷款本息,但存在一些可? 能对偿还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 次级: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出现明显问题,完全依靠其正常营业收入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担保,也可能会造成一? 定损失。? 可疑:借款人无法足额偿还贷款本息,即使执行担保,也肯定要造成较大损失。? 损失:在采取所有可能的措施或一切必要的法律程序之后,本息仍然无法收回,或只能收回极少部分。 ? 第六条商业银行对贷款进行分类,应注意考虑以下因素:? (一)借款人的还款能力。? (二)借款人的还款记录。? (三)借款人的还款意愿。? (四)贷款项目的盈利能力。? (五)贷款的担保。? (六)贷款偿还的法律责任。? (七)银行的信贷管理状况。? 第七条对贷款进行分类时,要以评估借款人的还款能力为核心,把借款人的正常营业收入作为贷款的主要还款来源,贷款的担保作为次要还款来源。? 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包括借款人现金流量、财务状况、影响还款能力的非财务因素等。? 不能用客户的信用评级代替对贷款的分类,信用评级只能作为贷款分类的参考因素。 ? 第八条对零售贷款如自然人和小企业贷款主要采取脱期法,依据贷款逾期可同时结合信用等级、担保情况等进行风险分类。? 第九条同一笔贷款不得进行拆分分类。?

银行业监督管理委 员会统计现场检查细则(供检查参考)—— 非现场监管报表部分

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统计现场检查细则(供检查参 考)——非现场监管报表部分 本次统计现场检查非现场监管的报表范围有:银监会非现场监管所有基础报表、统计部所设计的特色报表、国别风险报表、QIS测算报表和GSIFI报表等。 本部分检查主要是对非现场监管报表指标的数据来源、加工方法、操作流程以及技术、组织保障情况,其中重点对部分填报难度大、涉及面广、风险反映集中的报表进行检查。历年非现场监管检查查的比较多的报表主要是资本充足率报表、资产质量五级分类情况表、授信集中情况表等。 第一部分总体说明 一、检查内容 (一)非现场监管报表管理工作—从2011年这部分可以归入《良好标准》中制度建设、系统保障以及日常监控部分来进行评估 1.非现场监管报表涉及部门的职责分工及组织保障情况; 2.数据来源及技术保障情况; 3.数据加工方法及报表操作流程; 4.非现场监管工作的内部控制及数据质量保障情况。 (二)制度执行情况---部分内容可以由制度建设来评估 1.非现场监管报表统计方法和统计项目归属关系的准确性、

完整性; 2.非现场监管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 二、资料调阅清单 (一)进场前资料 1.非现场监管报表统计制度实施细则; 2.非现场监管统计工作管理制度及部门职责分工要求; 3.非现场监管报表统计项目与数据源数据(会计数据等)间的归属关系; 4.当期(报表时点与期数要求应根据检查目的进行调整)会计决算报表(并表及未并表):业务状况变动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 5.上年年报; 6.会计制度及会计核算说明; 7.其他检查进场前需准备和分析的资料。 (二)进场后资料 包括准备金计提标准,准备金及计提准备对应的资产明细表等。 三、检查要点和注意事项 (一)检查前的准备工作 1.熟练掌握银监会《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报送2004年有关统计报表的通知》(银监发〔2004〕2号)、《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资本充足率统计制度的通知》(银监发〔2004〕18号)、《银监会统计信息披露暂行办法》(银监

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业人员行为管理指引

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业人员行为管理指引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法律依据)为加强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其从业人员行为管理的监管,促进银行业安全、稳健运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指引所称银行业金融机构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商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社等吸收公众存款的金融机构及政策性银行。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设立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信托公司、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以及经国务院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批准设立的其他金融机构适用本指引。 第三条(从业人员定义)本指引所称银行业金融机构从业人员(以下简称从业人员)是指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与银行业金融机构签订劳动合同的在岗人员;银行业金融机构董(理)事会成员、监事会成员及高级管理人员;以及银行业金融机构聘用或与劳务代理机构签订协议直接从事金融业务的其他人员。 第四条(总体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对本机构从业人员行为管

理承担主体责任。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加强对从业人员行为的管理,使其保持良好的职业操守、诚实守信、勤勉尽责,坚持依法经营、合规操作,遵守工作纪律和保密原则,严格执行廉洁从业的各项规定。 第二章从业人员行为管理的治理架构 第五条(组织架构)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在党组织领导下,建立全面覆盖、授权明晰、相互制衡的从业人员行为管理体系,并明确董事会、监事会、高级管理层和相关职能部门在从业人员行为管理中的职责分工。 第六条(董事会职责)银行业金融机构董事会对从业人员的行为管理承担最终责任,并履行以下职责: (一)建立依法合规、诚实守信的从业人员行为管理文化; (二)审批本机构制定的行为守则及其细则; (三)监督高级管理层实施从业人员行为管理。 董事会可授权下设相关委员会履行其部分职责。 第七条(监事会职责)监事会负责对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在从业人员行为管理中的履职情况进行监督评价。 第八条(高管层职责)高级管理层承担从业人员行为管理的实施责任,执行董事会决议,履行以下职责: (一)建立覆盖全面的从业人员行为管理体系,明确相关行为管理部门的职责范围;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指引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 管理指引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指引 中国人民银行 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本指引所称表外业务是指商业银行所从事的,按照现行的会计准则不记入资产负债表内,不形成现实资产负债,但能改变损益的业务。具体包括担保类、承诺类和金融衍生交易类三种类型的业务。 第三条担保类业务是指商业银行接受客户的委托对第三方承担责任的业务,包括担保(保函)、备用信用证、跟单信用证、承兑等。 第四条承诺类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在未来某一日期按照事先约定的条件向客户提供约定的信用业务,包括贷款承诺等。 第五条金融衍生交易类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为满足客户保值或自身头寸管理等需要而进行的货币和利率的远期、掉期、期权等衍生交易业务。 风险控制 第六条商业银行董事会或高级管理层应评估、审查表外业务的重大风险管理政策和程序,掌握表外业务经营状况,对表外业务的风险承担最终责任。 第七条商业银行应完善以企业信用评估为基础的授信方法,将表外业务纳入授信额度,实行统一授信管理。 第八条商业银行应有专门的组织机构负责对表外业务风险的综合分析与管理,并建立审慎的授权管理制度;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经营表外业务应当获得上级银行的授权。

第九条商业银行应当对每项表外业务制定书面的内控制度和操作程序,并定期对风险管理程序进行评估,保证程序的合理性和完善性。 第十条商业银行应建立计量、监控、报告各类表外业务风险的信息管理系统,全面准确反映单个和总体业务风险及其变动情况。 第十一条商业银行经营担保和承诺类业务可采用收取保证金等方式降低风险。 第十二条商业银行经营担保和承诺类业务应当有真实交易的背景,真实交易是指真实的贸易、借贷和履约及投标等行为。 第十三条商业银行经营衍生金融交易类业务应设计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市场风险评估模型,有效控制市场风险。 第十四条商业银行经营金融衍生交易类业务应设定所能承担的整体风险限额和每一种业务的风险限额,并根据不同业务明确各部门和各级交易人员的交易敞口头寸、期限及止损等权限。 第十五条商业银行经营金融衍生交易类业务应当前台(交易)与后台(会计结算与交收)分开,业务资料保存完整,以备查验。 第十六条商业银行应根据表外业务的规模、客户信誉和用款频率等情况,结合表内业务进行头寸管理,规避流动性风险。 第十七条商业银行经营表外业务形成的垫款应当纳入表内相关业务科目核算和管理。 第十八条商业银行经营表外业务应当有完整、准确的会计记录,并按照有关规定进行会计核算和信息披露。 第十九条商业银行应建立表外业务内部审计制度,定期或不定期审计风险管理程序和内部控制,对风险的计量、限额和报告等情况进行再评估;在商业银行聘请外部审计师进行的年度审计中应包括对表外业务风险情况的审查和评估。 风险监管

非现场监管试题汇总-有答案

非现场监管知识考核试题库 一.单选题 1、银行( D )对本行监管统计数据的真实性负责 《银行监管统计数据质量管理良好标准》 A、合规部领导 B、合规部员工 C、财务部主管 D、法定代表人 2、业务及管理基础系统具有良好的( D ),满足新业务、新产品和监管新要求的需要,并为监管统计管理系统预留能够灵活加载的数据接口。 《银行监管统计数据质量管理良好标准》 A、稳定性 B、统一性 C、安全性 D、可拓展性 3、银行按照规定加强对监管统计资料的存储管理,保证监管统计数据信息的( A )《银行监管统计数据质量管理良好标准》 A、安全性和连续性 B、安全性和统一性 C、持续性和稳定性 D、持续性和准备性 4、“1104工程”的启动时间是( C )《1104非现场监管培训知识》 A、2001年11月4日 B、2002年11月4日 C、2003年11月4日 D、2004年11月4日 5、以下不属于流动性风险报表的有(D )《1104非现场监管培训知识》 A、流动性期限缺口统计表 B、流动性比例检测表

D、客户大额授信统计表 6、《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是在第( C )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监管管理法》 A、八 B、九 C、十 D、十一 7、银行业金融机构不按照规定提供报表、报告等文件、资料的,由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责令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 C )罚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监管管理法》 A、五万以上十万以下 B、十万以上二十万以下 C、十万以上三十万以下 D、三十万以上五十万以下 8、银行业金融机构提供虚假的或者隐瞒重要事实的报表、报告等文件、资料的,由银行业监督管理机构责令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处( A )罚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监管管理法》 A、二十万以上五十万以下 B、二十万以上六十万以下 C、三十万以上五十万以下 D、三十万以上六十万以下 9.G01《资产负债项目统计表》的报送频度为( A ) 《1104报表实务》 A、月报(境内分支机构)、季报(境内外分支机构)、半年报和年报(境内外分支机构和附属公司)。 B、月报(境内外分支机构)、季报(境内分支机构)、半年报和年报(境内外分支机构和附属公司)。 C、月报(境内外分支机构和附属公司)、季报(境内外分支机构)、半年报和年报(境内分支机构)。 D、月报(境内分支机构)、季报(境内外分支机构和附属公司)、半年报和年报(境内外分

中国银监会关于印发2011年非现场监管报表的通知-银监发[2010]112号

中国银监会关于印发2011年非现场监管报表的通知 正文: ---------------------------------------------------------------------------------------------------------------------------------------------------- 中国银监会关于印发2011年非现场监管报表的通知 (银监发〔2010〕112号) 各银监局,各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邮政储蓄银行,各省级农村信用联社,银监会直接监管的信托公司、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金融租赁公司:为全面反映国际监管新规则对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影响,更好地满足监管工作需要,银监会对非现场监管报表进行了修订,拟于2011年实施。现将有关要求通知如下,请遵照执行。一、基础报表内容调整2011年非现场监管报表新增了杠杆率、流动性覆盖率和净稳定融资比例等内容,细化了对存贷款月日均情况、贷款行业投向分类的监测,完善了对授信集中度的计算方法。 (一)月报内容调整 新增《G01附注第IX部分存贷款月日均情况表 》 (二)季报内容调整 1.增加《G11第Ⅲ部分按行业大类分类的贷款(按贷款投向)》; 2.修改《G14授信集中情况表》; 3.增加《G25流动性覆盖率和净稳定融资比例情况表》; 4.增加《G44杠杆率情况表》 以上新增和调整报表的具体内容见附件4。

(三)填报说明及校验关系调整 此次修订中还对部分报表(《G13最大十家关注类/次级类/可疑类/损失类贷款情况表》、《G41资本充足率汇总表》等)的填报说明及校验关系进行了完善。请各金融机构登录银监会数据采集系统,在“资源下载”页面中下载相关修订内容。银监会机关及派出机构人员在银监会内网的“统计信息网”中下载。 二、特色报表内容调整 (一)非银行金融机构报表调整 1.信托公司:修改《S32信托投资公司管理信托财产状况统计表》,增加《S3k信托公司净资本计算表》和《S3m信托公司风险资本计算表》; 2.金融租赁公司:增加《S3n金融租赁公司净利差情况表》、《S3o金融租赁公司现金偿付情况表》、修改《S39租赁业务资产负债项目统计表》、《S3e金融租赁公司租赁业务情况统计表》、《S3g租赁资产质量及风险缓释情况表》和《S3h金融租赁公司流动性缺口统计表》; 3.汽车金融公司:修改《S3a汽车金融公司贷款质量五级分类情况表》; 4.消费金融公司:增加《S3j消费金融公司贷款明细分类及有关情况表》。 (二)合作金融机构报表调整 修改《S42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补充数据报表》、《S45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支农服务情况统计表》(仅报表名称变动)和《S47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经营情况统计表》。 (三)其他报表调整 增加《S62贷款按“三个办法、一个指引”执行情况表》,具体表样及填报说明详见附件4。 关于特色报表的相关新增及修订内容,请各金融机构登录银监会数据采集系统,在“资源下载”页面中下载。银监会机关及派出机构人员在银监会内网的“统计信息网”中下载。三、分支机构报表内容调整为了保持与法人非现场监管报表的一致性,分支机构非现场监管报表也进行了调整,具体包括:(一)新增报表 1.《GF01附注IX部分存贷款月日均情况表》; 2.《GF11第Ⅲ部分按行业大类分类的贷款(按贷款投向)》。 3.《SF62贷款按“三个办法、一个指引”执行情况表 》 (二)修改报表 《GF14授信集中度报表》中的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相应内容进行修订。 关于分支机构的相关新增及修订内容,请各金融机构登录银监会数据采集系统,在“资源下载”页面中下载。银监会机关及派出机构人员在银监会内网的“统计信息网”中下载。

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印发《城市商业银行非现场监管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

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印发《城市商业银行非现场监 管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已撤销) •【公布日期】2009.07.16 •【文号】银监办发[2009]253号 •【施行日期】2009.07.16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失效 •【主题分类】银行业监督管理 正文 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印发《城市商业银行非现场监管工作 指导意见》的通知 (银监办发〔2009〕253号) 各银监局(海南、西藏除外): 现将《城市商业银行非现场监管工作指导意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落实。实施中如有问题,请及时报告银监会。 二○○九年七月十六日 城市商业银行非现场监管工作指导意见 第一章总则 第二章职责分工与工作机制 第三章工作项目与程序 第四章附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完善城市商业银行(以下简称城商行)非现场监管工作,提高非现场监管的有效性,根据《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非现场监管指引(试行)》(以下简称《指引》)及有关监管工作制度,特就城商行非现场监管工作提出指导意见。 第二条本指导意见所称的城商行各级监管部门是指银行监管二部(以下简称银行二部)、银监局以及并表局、报告局。并表局是指城商行法人机构所在地银监局或银监分局。报告局是指城商行分支机构所在地银监局或银监分局。 第三条城商行非现场监管工作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一)以法人监管为主导。重点突出并表局在城商行属地法人机构监管中的主导性。 (二)以分类监管为主线。在监管评级的基础上,实现“一行一策,分类监管”,增强城商行非现场监管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以主监管员为核心。充分发挥主监管员在信息汇集、风险监测、政策制定、监管行动、组织协调等方面的主导作用。 (四)以风险监管为重点。全面、客观、准确地反映城商行真实风险状况,采取有力措施促进城商行不断提高经营管理和风险防控水平。 (五)以提高监管有效性为目标。各级监管部门应根据机构的风险程度合理配置监管资源,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努力提高非现场监管的有效性。 第二章职责分工与工作机制 第四条职责分工。银行二部负责全国城商行非现场监管的政策制定和汇总分析,指导评价银监局的非现场监管工作,并承担联动监管的协调职责。银监局负责辖内城商行法人机构和分支机构非现场监管信息的汇总分析,指导评价辖内并表局和报告局的非现场监管工作,并承担监管协调职责。并表局负责属地城商行法人机构的日常持续监管,并指导评价报告局的非现场监管工作。报告局负责城商行分

2023年【商业银行监管评级内部指引(完整版)】银行监管评级

2023年【商业银行监管评级内部指引(完整 版)】银行监管评级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商业银行监管评级内部指引(试行)》的通知 -银监发〔2023〕88号 2023年12月30日各银监局: 现将《商业银行监管评级内部指引(试行)》(以下简称《内部指引》)。印发给你们,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内部指引》于2023年1月1日起试行,对于各类商业银行2023年度的评级,仍旧沿用原来的风险评级方法。 二、试行阶段,须要对定量指标的选择、权重系数的设定、标准值和分值区间的设置进行更加充分的数据测试,必要时对有关定量指标和定性因素及其标准进行修订和完善,以保证各项评价标准在“打分”体系中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因此,请各银监局仔细执行,并将执行过程中发觉的问题和建议刚好报告银监会。 三、《内部指引》采纳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评价方法,其中定性因素的评价是难点,对于评级人员要求较高,评级人员须具备良好的监管业务素养和丰富的监管工作阅历,并且充分了解和熟识监管评级的全部要素以及评级原理

和方法,能够依据定性评价因素及其细化的评价标准对银行做出客观、精确的分析预料和推断评价。监管人员的专业素养、工作阅历、收集评级信息的状况、对监管评级的理解和相识等方面的差异,很简单造成评级尺度不一,严峻影响评级结果的精确性和可比性。因此,请各银监局有安排、有步骤地支配相关培训工作,确保《内部指引》的顺当实施。 四、监管评级有效的推行和运用,还有赖于规范的评级程序和工作制度。因此,《内部指引》规定了严密规范的评级操作规程和清楚明确的职责分工,请各银监局结合银监会监管业务流程再造和监管资源整合等工作,严格根据监管评级的流程和职责分工做好评级工作,以确保评级工作质量。 五、根据“1104工程”监管信息系统建设工作的规划,《内部指引》试行后,银监会将据此开发“商业银行监管评级子系统”,实现定量指标评价的自动化,定性因素评价的规范化,并通过该系统对评级工作进行质量限制,提高评级工作的效率。 六、各级监管机构及其参加评级工作的监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有关保密规定,防止监管评级结果的误用和滥用。 商业银行监管评级内部指引(试行) 第一章总则 为健全和完善商业银行的风险监管体系,实现对商业银行的持续监管、分类监管和风险预警;为推行同质同类银行

保险公司非现场监管暂行办法-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令〔2022〕3号

保险公司非现场监管暂行办法 正文: ---------------------------------------------------------------------------------------------------------------------------------------------------- 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令 〔2022〕3号 保险公司非现场监管暂行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建立健全保险公司非现场监管体系,明确非现场监管职责分工,规范非现场监管工作流程,提高非现场监管工作效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保险公司管理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保险公司非现场监管是指监管机构通过收集保险公司和保险行业的公司治理、偿付能力、经营管理以及业务、财务数据等各类信息,持续监测分析保险公司业务运营、提供风险保障和服务实体经济情况,对保险公司和保险行业的整体风险状况进行评估,并采取针对性监管措施的持续性监管过程。 非现场监管是保险监管的重要手段,监管机构要充分发挥其在提升监管效能方面的核心作用。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监管机构是指银保监会及其派出机构。 本办法所称保险公司包括保险公司法人机构及其分支机构。其中保险公司法人机构是指经国务院保险监督管理机构批准设立,并依法登记注册的商业保险公司。保险公司分支机构是指保险公司法人机构依法设立的省级(含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分公司和地市级中心支公司,不包括支公司、营业部、营销服务部和各类专属机构。

第四条监管机构对保险公司开展非现场监管,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全面风险监管原则。开展非现场监管应以风险为核心,全面识别、监测和评估保险公司的风险状况,及时进行风险预警,并采取相应的监管措施,推动保险公司持续健康发展。 (二)协调监管原则。机构监管部门和其他相关监管部门应当建立非现场监管联动工作机制,加强信息共享和工作协调,充分整合监管力量。 (三)分类监管原则。开展非现场监管应根据保险公司的业务类型、经营模式、风险状况、系统重要性程度等因素,合理配置监管资源,分类施策,及时审慎采取监管措施。 (四)监管标准统一原则。开展非现场监管应设定统一的非现场监管目标,建立统一的工作流程和工作标准,指导监管人员有序高效地履行非现场监管职责。 第二章职责分工和工作要求 第五条机构监管部门负责研究制定非现场监管的制度规定、工作流程和工作标准;对直接监管的保险公司法人机构和保险行业的系统性风险开展非现场监管,并指导派出机构开展非现场监管。 第六条其他相关监管部门要加强与机构监管部门的协调配合,为构建完善非现场监管制度体系,开展非现场监管提供数据资料、政策解读等相关支持。 第七条派出机构负责对属地保险公司法人机构、辖内保险公司分支机构以及保险行业的区域性风险开展非现场监管。 第八条机构监管部门和其他相关监管部门与派出机构之间应当建立非现场监管联动工作机制,加强横向和纵向的监管联动,积极推动实现监管信息的有效共享。 第九条非现场监管应当与行政审批、现场检查等监管手段形成有效衔接,与公司治理、偿付能力、资金运用和消费者权益保护等重点监管领域实现合作互补,共同构建高效、稳健的保险监管体系,为监管政策的制定实施提供有力支持。 第十条非现场监管的工作流程分为信息收集和整理、日常监测和监管评估、评估结果运用、信息归档等四个阶段。 第十一条监管机构应当根据监管人员配置情况和履职回避要求,明确专人负责单家保险公司的非现场监管工作,确保非现场监管分工到位、职责到人,定期对非现场监管人员进行培训、轮岗。 第三章信息收集和整理 第十二条监管机构应根据非现场监管的需要,从监管机构、保险公司、行业组织、行业信息基础设施等方面收集反映保险公司经营管理情况和风险状况的各类信息。 第十三条监管机构应充分利用各类保险监管信息系统采集的报表和报告,整理形成可用于非现场监管的信息。

1104非现场监管报表制度发文公文正文

为准确反映银行业金融机构业务发展变化和实际风险状况,进一步优化监管统计报表,银监会对现有非现场监管报表进行了修订,制定了2017年非现场监管报表(详见附件),从2017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现将填报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报表内容调整 (一)新增报表(基础类、业务类、支持发展类) 1.新增《G34信贷资产转让业务情况表》。反映银行业金融机构通过直接转让、信贷资产证券化、信贷资产收益权转让等方式进行信贷资产转让的情况。 2.新增《G51国别风险敞口及拨备统计表》。按照《银行业金融机构国别风险管理指引》要求,反映银行业国别风险债权、债务敞口及相关拨备情况。 3.新增《S70科技金融和投贷联动统计监测表》。该表由两个部分组成:表一反映银行业金融机构服务科技型企业的情况;表二反映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投贷联动和外部投贷联动业务情况。 (二)修改报表(基础类、业务类、支持发展类)

1.修订《G06理财业务情况表》。与“全国银行业理财信息登记系统”月度统计表进行整合,统一两张报表的样式和填报说明。同时,修订产品端的销售渠道类型和资产负债端的资金投向项目。 2.修订《G31投资业务情况表》。行项目中,增设“资产支持证券”项目,并进一步明确基金等部分项目含义。列项目中,修改最终投向类型,缩小最终投向行业归属的填报范围,并增设产业投资基金、市场化债转股等附注项目。 3.修订《G21流动性期限缺口统计表》。将项和项的名称分别修改为“投资债券和同业存单”和“发行债券和同业存单”。 4.修订《G11_Ⅰ资产质量五级分类情况表第Ⅰ部分:按行业分类的贷款(按贷款投向)》。增设“买断其他票据类资产”项目,反映除买断式转贴现以外其他票据类资产的转让情况;按照《商业银行并购贷款风险管理指引》要求,增设并购贷款相关统计项目。对应的分支机构报表GF11_I仅增设“买断其他票据类资产”项目。 5.修订《G01_Ⅶ贷款投向分行业情况表》、《G11_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非现场监管指引(试行)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非现场监管指引(试行) 二OO六年六月二十三日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非现场监管指引(试行) 一、总则 (一)为配合“1104工程”的实施,规范非现场监管的程序、内容和方法,明确非现场监管人员的职责和报告路径,提高非现场监管的工作质量和效率,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引。 (二)本指引适用于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银监会)及其派出机构对银行业金融机构进行的非现场监管。 (三)本指引所指的非现场监管是非现场监管人员按照风险为本的监管理念,全面、持续地收集、监测和分析被监管机构的风险信息,针对被监管机构的主要风险隐患制定监管计划,并结合被监管机构风险水平的高低和对金融体系稳定的影响程度,合理配置监管资源,实施一系列分类监管措施的周而复始的过程。 (四)一套完整的非现场监管程序包括制定监管计划、监管信息收集、日常监管分析、风险评估、现场检查立项、监管评级和后续监管七个阶段(如图一非现场监管流程图所示)。 (五)结合监管资源的现实情况,非现场监管人员可以根据被监管机构风险实际状况、规模、业务复杂程度,相应调整或简化上述非现场监管程序。

(六)为贯彻落实风险为本的监管理念,非现场监管人员要关注被监管机构的风险管理、内部控制政策的完善和有效执行,并结合现场检查情况对上述方面进行质量评估和监管评级,督促被监管机构从制度上提高风险管控能力。 (七)非现场监管对被监管机构承担持续性监管的主要责任。非现场监管与现场检查在专业分工、适当分离的基础上,要加强信息共享、相互配合,形成有机衔接的监管合力,提高监管专业化的水平和监管效力。 (八)银监会各监管部门、各银监局可以依照本指引制定有关非现场监管的实施细则。 图一:

江苏省融资性担保公司监管工作指引

江苏省融资性担保公司监管工作指引

江苏省融资性担保公司监管工作指引(试行) 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全我省融资性担保公司监管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及其配套文件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本指引所称融资性担保公司(以下简称“担保公司”),是指在江苏省境内设立并取得融资性担保机构经营许可证的担保公司及分支机构。 第三条从事融资性担保公司监管工作的人员,应当为熟练掌握融资性担保行业法规和政策,具备融资性担保行业监管资格的监管部门的正式工作人员。 第四条全省各级监管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担保公司进行监管,适用本指引。 担保公司经营规范 第五条担保公司须严格执行《融资性担保公司管理暂行办法》中业务范围、经营规则和风险控制等有关规定。 第六条在经营存续期间,担保公司不得抽逃挪用注册资本。 担保公司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办理工商注册登记手续,未通过许可证年检的担保公司不得擅自办理工商年检手续。 第七条担保公司应当以融资性担保业务为核心主业,严格按照许可证核准的业务范围开展经营活动,不得从事吸收存款、发放贷款、

受托发放贷款、委托投资及省经信委规定不得从事的其他活动。担保公司不得从事任何形式的非法集资活动。 第八条融资性担保公司不得为其母公司或子公司提供融资性担保。母公司是指担保公司的控股股东或第一大股东,及其实际控制的企业;子公司是指担保公司为控股股东或第一大股东的企业。 第九条担保公司应在确保经营安全性、流动性的前提下使用自有资金。不低于净资产50%的资金用于存出保证金、银行存款,以及投资国债、金融债券及大型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等信用等级较高的固定收益类金融产品,其中年度监管计分90分以上的担保公司可以投资不高于净资产30%的信用等级AA以上的信托产品。以银行存款形态存放的自有资金可以根据需要以定期存款、协议存款等方式存放,不得以定期存单形式存放,不得设置质权。 在满足上述要求的情况下,担保公司可以开展不存在利益冲突且总额不高于净资产30%的委托贷款,以及不存在利益冲突且总额不高于净资产20%的其他投资。不得委托贷款给担保公司的股东,单个客户的委托贷款余额不得超过净资产的10%。 第十条除应收代偿款外,担保公司的各类应收帐款总额不得高于净资产的10%。 第十一条担保公司应设置独立的准备金账户,对提取的未到期责任准备金、担保赔偿准备金实行专户管理,仅限于投资国债、金融债券及大型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等信用等级较高的固定收益类金融产品。

中国银监会关于印发《村镇银行监管评级内部指引》的通知

中国银监会关于印发《村镇银行监管评级内部指引》 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已撤销) •【公布日期】2012.01.10 •【文号】银监发[2012]1号 •【施行日期】2012.01.10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失效 •【主题分类】银行业监督管理 正文 中国银监会关于印发《村镇银行监管评级内部指引》的通知 (银监发[2012]1号) 各银监局: 现将《村镇银行监管评级内部指引》(以下简称《村镇银行评级指引》)印发给你们,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村镇银行评级指引》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评价方法。定性因素的评价主要依靠评级人员的专业素质、工作经验以及对监管评级要素、评级原理、评级方法的理解和掌握,人为因素较多,为使评级标准掌握基本一致和增强评级结果的可比性,请各银监局加强对村镇银行监管评级工作的全程跟踪指导,做好上岗培训,规范报表填制,统一分数进阶标准,减少评级差异。 二、《村镇银行评级指引》规定了严密规范的评级操作规程和清晰明确的职责分工,各级监管机构要严格按照监管评级的流程和职责分工,认真组织、合理安排、规范操作、审慎打分,高质量完成监管评级工作。 三、各级监管机构要根据村镇银行监管评级反映的情况和问题,采取差异化

的监管政策,集中有限的监管资源,提高对管理不规范、监管指标不符合要求村镇银行的风险监测和现场检查频度,对问题及时采取监管措施,对风险要果断处置;对主要监管指标不符合审慎监管要求的,要限期整改。 四、各级监管机构及其参与评级工作的监管人员要严格遵守有关保密规定,防止监管评级结果的误用和滥用。 请各银监局将执行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建议及时报告银监会。 二〇一二年一月十日 村镇银行监管评级内部指引 第一章总则 为建立和完善村镇银行的风险监管体系,实现对村镇银行的持续、分类监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等有关法律、法规,借鉴商业银行内部监管评级的基本原则、方法和国际通用的骆驼评级体系,并充分考虑村镇银行支持“三农”和小企业发展的市场定位以及“低门槛、严监管”的要求,制定本指引。 一、评级原则 监管评级是监管机构在日常非现场监管和现场检查基础上,依据所掌握的信息,从定量和定性两个方面对村镇银行的主要经营管理要素进行评价,系统地分析、识别村镇银行存在的风险和问题,并据此确定对村镇银行的监管重点,包括非现场监管、现场检查的频率和范围的一种监管方法。 在监管评级过程中要坚持以下原则: (一)坚持定量因素和定性因素相结合,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相结合,总量分析和结构分析相结合的原则; (二)坚持定性指标分值原则上不应高于定量指标分值的原则; (三)坚持“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对定量指标不真实的,要按照真实指标

中国银监会关于印发商业银行监管评级内部指引的通知

中国银监会关于印发商业银行监管评级内部指引的通 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已撤销) •【公布日期】2014.06.19 •【文号】银监发〔2014〕32号 •【施行日期】2014.06.19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失效 •【主题分类】银行业监督管理 正文 中国银监会关于印发商业银行监管评级内部指引的通知 银监发〔2014〕32号各银监局: 现将《商业银行监管评级内部指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2014年6月19日 商业银行监管评级内部指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商业银行风险监管,完善商业银行同质同类比较和差别监管模式,合理分配监管资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本指引所称商业银行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中资商业银行、外商独资银行和中外合资银行。 本指引适用于对上述商业银行法人机构的监管评级,但不适用于当年新设立的

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除外)的监管评级。监管机构可以依据本指引对当年新设立的商业银行进行试评级。 政策性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以及经银监会批准成立的其他金融机构的监管评级参照本指引执行。 第三条商业银行监管评级体系由监管评级要素体系、评级方法体系、评级操作规程体系和评级结果运用体系构成。 第二章评级要素及评级方法 第四条商业银行监管评级要素共7项,分别为资本充足(C)、资产质量(A)、管理质量(M)、盈利状况(E)、流动性风险(L)、市场风险(S)和信息科技风险(I)。 第五条商业银行监管评级要素由定量和定性两类评级指标组成。各监管评级要素的评价结果通过对评级指标的定量、定性评估,结合监管人员的专业判断综合得出。 第六条评级方法主要包含以下核心内容: (一)评级要素权重设置。7项评级要素的标准权重分配如下:资本充足(15%)、资产质量(15%)、管理质量(20%)、盈利状况(10%)、流动性风险(20%)、市场风险(10%)和信息科技风险(10%)。银监会各机构监管部门可根据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的风险特征和监管重点,将单个评级要素权重上下浮动5个百分点,以灵活调整每个评级要素的权重,总权重仍为100%,并于每年开展监管评级工作前确定当年评级要素权重、制定相关评级流程。 (二)评级指标得分。对各评级指标设定分值及若干评价要点。评级指标得分由监管人员按照评分依据及评分原则评估后,结合专业判断确定。 (三)评级要素得分。评级要素得分为各评级指标得分加总。 (四)评级得分。评级得分由各评级要素得分按照要素权重加权汇总后获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