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12教育学习资料】八年级历史上册4.21历史的回响“抗日救亡歌曲联唱”学习与探究之四歌曲素材北师
- 格式:doc
- 大小:11.51 KB
- 文档页数:2
抗日歌曲介绍1931年,“九一八事变”激起了全国人民的强烈愤慨,抗日救亡运动迅速兴起。
中国共产党向全国人民发出了团结抗战的号召,举起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
与此相适应,在全国范围之内,党领导的左翼音乐团体及音乐人以空前的热情投入了以抗日救亡为中心的音乐工作之中。
在上海,田汉组织并领导了“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音乐小组”,开展了救亡歌曲的创作活动。
聂耳、任光、安娥、张曙、吕骥、孙师毅等一批歌曲作家创作了大量的抗日救亡歌曲,这些专业的音乐家创作的革命歌曲,其代表作有《大路歌》(影片《大路》主题歌,孙瑜词,聂耳曲)、《毕业歌》(影片《桃李劫》主题歌,田汉词,聂耳曲)、《义勇军进行曲》(影片《风云儿女》主题曲,田汉词,聂耳曲)等。
1936年初,在中共中央“八一宣言”的鼓舞下,一大批歌曲作家先后成立了词曲作者联谊会和歌曲研究会等进步组织,创作出了一批鼓舞人心的抗日救亡歌曲。
其中的代表作有《救亡进行曲》(周钢鸣词,孙慎曲)、《五月的鲜花》(光未然词,阎述诗曲)、《牺牲已到最后关头》(麦新词,孟波曲)、《打回老家去》(前发词,任光曲)、《救国军歌》(塞克词,冼星海曲)、《松花江上》(张寒晖词曲)等。
1937年“七七事变”激起了中国人民同仇敌忾的抗战热情,抗日救亡歌咏运动掀起了新的高潮,涌现出一大批富有艺术感染力的抗战歌曲。
代表作有《大刀进行曲》(麦新词曲)、《长城谣》(潘孑农词,刘雪庵曲)、《游击队歌》(贺绿汀词曲)、《在太行山上》(桂涛声词,冼星海曲)、《到敌人后方去》(赵启海词,冼星海曲)、《露营之歌》(古曲,李兆麟、陈雷等填词)。
在党直接领导下的延安,抗日救亡歌曲创作活跃、演唱活动频繁,《抗日军政大学校歌》、《延安颂》、《八路军大合唱》等传唱一时。
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人民音乐家冼星海。
冼星海1938年11月3日抵达他心中的革命圣地延安后,两年间创作了《生产大合唱》(塞克词)、《九一八大合唱》(天兰词)、《黄河大合唱》(光未然词)、《牺盟大合唱》(傅秉岱词)以及其他歌曲。
第21课历史的回响——“抗日救亡歌曲联唱”——学习与探究之四《抗敌歌》中华锦绣江山谁是主人翁,我们四万万同胞!强虏入寇逞凶暴,快一致永久抗敌将仇报!家可破,国需保,身可杀,志不挠!一心一力团结牢,努力杀敌誓不饶,努力杀敌誓不饶!中华锦绣江山谁是主人翁,我们四万万同胞!文化疆土被焚焦,须奋起大众合力将国保!血正沸,气正豪,仇不报,恨不消!群策群力团结牢,拼将头颅为国抛,拼将头颅为国抛!《毕业歌》同学们,大家起来,担负起天下的兴亡!听吧,满耳是大众的嗟伤!看吧,一年年国土的沦丧!我们是要选择"战"还是"降"?我们要做主人去拼死在疆场,我们不愿做奴隶而青云直上!我们今天是桃李芬芳,明天是社会的栋梁;我们今天是弦歌在一堂,明天要掀起民族自救的巨浪!巨浪,巨浪,不断地增涨!同学们!同学们!快拿出力量,担负起天下的兴亡!《义勇军进行曲》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五月的鲜花》五月的鲜花,开遍了原野,鲜花掩遮盖着志士的鲜血。
为了挽救这垂危的民族,他们正顽强地抗战不歇。
如今的东北已沦亡了四年,我们天天在痛苦中熬煎。
失掉自由更失掉了饭碗,屈辱地忍受那无情的皮鞭。
敌人的铁蹄已越过了长城,中原大地依然歌舞升平。
‘亲善睦邻’呵卑污的投降,忘掉了国家更忘掉了我们。
再也忍不住这满腔的愤怒我们期待着这一声怒吼怒吼惊起这不幸的一群被压迫者一起挥动拳头《救亡进行曲》工农兵学商,一齐来救亡。
拿起我们的铁锤刀枪,走出工厂田庄课堂,到前线去吧,走上民族解放的战场!脚步合着脚步,臂膀扣着臂膀,我们的队伍是广大强壮,全世界被压迫兄弟底斗争,是朝着一个方向。
千万人的声音高呼着反抗,千万人的歌声为革命斗争而歌唱。
我们要建设大众的国防,大家起来武装,打倒汉奸走狗,枪口朝外响!要收复失地,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把旧世界的强盗杀光!《救国军歌》枪口对外,齐步前进!不伤老百姓,不打自己人!我们是铁的队伍,我们是铁的心,维护中华民族,永做自由人。
第21课抗日歌曲大联唱【学习目标】1.学唱抗日歌曲,重温历史,加深对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解放战争的理解。
2.在学唱抗日歌曲的过程中,真切的体会抗日战争时期以万民众的爱国情感和万众一心、同仇敌忾的高昂斗志。
3.知道历史歌曲蕴含的丰富历史信息,提高从艺术作品的角度来感受历史和感知历史的能力;增强民族情感,学会合作。
【学习重点】从抗日救亡歌曲的词曲内容、创作背景中获取丰富的历史信息,提高从艺术作品的角度来了解历史和感知历史的能力。
【学习难点】在学唱抗日救亡歌曲的过程中,真切体会抗日战争时期亿万民众奔赴战场、捍卫中华民族的爱国情感和万众一心、同仇敌忾的高昂斗志。
【学法提示】小组合作收集资料、布置场景、合唱救亡歌曲一、导入示标:抗日救亡歌曲的词曲内容、创作背景中获取丰富的历史信息,能从中感受到那个时代的脉搏。
二、自学知疑:(一)预习检测:(每格1分,共10分)1.这首歌是一部影片的主题曲,该片描写“九一八”事变后,中国青年学生坎坷的生活道路。
歌曲号召青年学生“要掀起民族自救的巨浪”、“担负起天下的兴亡!”,唱出了当时青年学生的共同愿望和心声,在青年学生中产生强烈的共鸣,逐渐成为青年学生毕业时所必唱的一首歌曲。
歌名及词曲作者,,。
2.这首歌是电影《英雄儿女》的主题曲,它号召中华民族用自己的血肉筑起新的长城,曾长时间激励中国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的斗志,建国时被定为国歌。
歌名及词曲作者,,。
3.“我的家……,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梁。
”歌名及词曲作者,。
4.这首歌作于1937年7月,它真实生动地反映了七七事变后,中国军民不畏强暴,誓与日本侵略者血战到底的决心和必胜信念。
其中最为脍炙人口的歌词是“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歌名及词曲作者,。
(二)质疑问难:三、探究交流:步骤一:歌曲联唱:每组起唱一首歌的开始一二句,由下一组接唱至少三句以上;接唱组再起唱另外一首,再由第三组接唱,如此循环,唱不出组被淘汰,由下一组接唱,直至剩下最后一组为止。
第21课历史的回响——“抗日救亡歌曲联唱”教学目标通过学唱抗日救亡歌曲,重温历史,加深对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解放战争的明白得。
从抗日救亡歌曲的词曲内容、创作背景中获取丰硕的历史信息,拓宽知识面,提高从艺术作品的角度来了解历史和感知历史的能力。
学习通过量种途径查找相关资料,学唱抗日救亡歌曲,和交流学唱后的感受,培育主动获取历史知识的能力,激发学习历史的爱好。
通过小组合作搜集资料、布置场景、制作课件,培育相互帮忙、集体协作的精神。
在学唱抗日救亡歌曲的进程中,真切体会抗日战争时期亿万民众奔赴战场、捍卫中华民族的爱国情感和万众一心、同仇敌忾的昂贵斗志,提高主动参与社会的意识。
活动预备全班按平日的分组情形分为四个小组,每组有负责本组事宜的小组长,组内成员分工协作。
教师说明本次活动的主题、目的,给学生提供相关参考书目、网址。
各组或查阅书面、影像资料,或借助互联网技术,或采访相关人士(经历过抗日战争的老同志)搜集以下资料:①有关抗日救亡歌曲作者、词曲内容等方面的资料;②有关抗日救亡音乐作品的影像资料或伴唱带等;③与抗日救亡运动相关的历史图片、口号等。
每组依照自身特点或优势设计出本组的活动方案,在此基础上教师和各组长研究出最正确联唱方式。
然后学生在教师配合下制作课件。
教师课前将每组选出的最喜爱的歌曲打印成歌片,分发给学生,让学生学唱,每组至少学会两首。
各组选出一名学生组成裁判组,裁判组制定竞赛规那么及评分表,课堂中随时作记录,课前预备好纪念奖品。
没有网络设备的学校能够用录音机播放,也能够由教师或学生演唱。
导入新课咱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喜爱的歌。
你可曾明白,在民族存亡的关头,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一首首抗日救亡的歌曲,带给人们的是何等庞大的精神力量!1931年“九一八事变”,东北三万万同胞沦陷在日寇的铁蹄之下,不久华北又告急,民族危机日趋严峻。
1937年日本又发动了蓄谋已久的全面侵华战争,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
全国各界群众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抗日救亡歌咏运动,一首首唤醒民众抗日救亡的歌曲响彻五湖四海、长城内外,融进了人们的血脉,成为抗日战争年代的号角。
第21课历史的回响——“抗日救亡歌曲联唱”——学习与探究之四聂耳聂耳,原名聂守信,字子义。
生于云南,自幼喜爱民间音乐,会演奏多种民间乐器。
聂耳18岁到上海,第二年考进了“明月歌舞团”学习作曲。
后来他来到北平发起并组织了中国新兴音乐研究会。
聂耳从1933年开始作曲,他创作了很多脍炙人口的歌曲。
《卖报歌》就是那时创作的。
1934年他创作了《大路歌》《毕业歌》《码头工人歌》《前进歌》等歌曲以及《金蛇狂舞》《翠湖春晓》等民族器乐曲。
1935年初,他写下了《梅娘曲》《塞外村女》《铁蹄下的歌女》。
同年2月,聂耳为电影《风云儿女》撰写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
新中国成立后,《义勇军进行曲》被定为国歌,可以说,这是人民对聂耳音乐作品的最高评价。
1935年聂耳到日本,不幸在游泳时溺死于藤泽市鹄沼海中。
聂耳的作品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和时代精神,他的歌曲都是为中国劳苦大众所做的,聂耳是我国当之无愧的革命音乐的开路先锋,被誉为人民音乐家。
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广东番禺人。
幼时家境贫寒,靠母亲做工维持生活。
中学毕业后,考入岭南大学半工半读,他热爱音乐。
大学毕业后,他当过打字员、音乐教师。
1926年在北京大学音乐专习所学习,1927年在上海进入国立音乐学院学习。
1929年又到法国巴黎音乐学院半工半读。
在失业和饥饿的极端困难条件下,他刻苦学习,创作出《风》的优秀作品,并考入巴黎音乐学院高级作曲班。
1935年回国积极投身到抗日救亡运动当中。
他以歌曲为武器,宣传我党的抗战路线和主张。
创作了《保卫武汉》《到敌人后方去》《工人抗敌歌》及《在太行山上》等著名歌曲。
他还在武汉主持抗战音乐运动,组织“星海歌咏队”,向人民传播革命歌曲。
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这期间他创作近百首歌曲,其中有著名的《生产大合唱》《黄河大合唱》《九一八大合唱》以及《民族解放交响乐》等,对全国军民的抗日救亡运动起了很大鼓舞与教育作用。
毛泽东赞誉他为“人民的音乐家”。
1940年5月去苏联工作,1945年10月病逝于莫斯科。
大刀进行曲“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这首威武雄壮、慷慨激昂的《大刀进行曲》(麦新词、曲),是抗日歌曲中唱着最过瘾、最解恨的一首歌曲。
尤其是最后一声“杀!”集中表现了中国军民对日寇的无比愤怒和刻骨仇恨!这首歌曲原是为二十九军大刀队创作的,它的原歌词是:“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二十九军的弟兄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抗战的一天来到了!前面有东北的义勇军,后面有全国的老百姓,咱们二十九军不是孤军。
看准那敌人,把它消灭!把它消灭!冲啊!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杀!”二十九军原属冯玉祥将军领导的西北军。
1930年冯玉祥、阎锡山反蒋战争失败,西北军解体,张学良将其中的2.2万兵员改编成二十九军,宋哲元任军长。
西北军素有训练刻苦的传统,鉴于武器装备低劣,军长宋哲元提出了建立大刀队的设想。
负责训练的副军长佟麟阁将军,亲临北平聘请具有爱国思想的武术名家李尧臣为教练。
李尧臣结合自己拿手的六合刀、追魂剑等,为二十九军编了一套“无极刀法”。
此种刀法可作刀劈,又可当剑刺。
套路简单易学,实战性强。
1933年春,东北军在热河战败,为顶住长城各关口防线,二十九军奉命防守喜峰口。
从此拉开了长城抗战的序幕。
3月9日,汤玉麟部弃喜峰口而逃,二十九军提前仓促投入战斗,趁黑夜夺回两侧阵地。
10日晨,鬼子大举反扑,二十九军用手榴弹和大刀冲杀,杀得鬼子尸横遍野。
11日夜,二十九军发挥近战、夜战的优势,迂回夜袭,两个团从两侧插入敌后,拂晓前摸到敌特种兵营地,正在做着美梦的鬼子,多数死于大刀队的利刃下,一个炮兵大佐的脑袋也未幸免。
这场战斗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增强了中国军民抗日的信心。
1937年7月7日夜,日寇制造借口,向北平西南的卢沟桥附近驻军发动进攻。
二十九军奋起抵抗,仍以大刀显神威。
据当年7月12日《世界日报》报道:“日军二百余名……被宋部大刀队迎头痛击……被斩首者占三分之一。
”?? “二十九军大刀队急向日军冲锋,相与肉搏,白刃下处,日军头颅落地,遂获大胜。
第21课历史的回响——“抗日救亡歌曲联唱”
《团结接是力量》
团结就是力量
团结就是力量
这力量是铁
这力量是钢
比铁还硬,比钢还强
向着法西斯蒂开火
让一切不民主的制度死亡!
向着太阳,向着自由
向着新中国发出万丈光芒!
团结就是力量
团结就是力量
这力量是铁
这力量是钢
比铁还硬,比钢还强
向着法西斯蒂开火
让一切不民主的制度死亡!
向着太阳,向着自由
向着新中国发出万丈光芒!
《新四军军歌》
光荣北伐武昌城下,
血染着我们的姓名;
孤军奋斗罗霄山上,
继承了先烈的殊勋.
千百次抗争,风雪饥寒;
千万里转战,穷山野营.
获得丰富的战争经验,
锻炼艰苦的牺牲精神,
为了社会幸福,
为了民族生存,
一贯坚持我们的斗争!
八省靳汇成一道抗日的铁流,
八省靳汇成一道抗日的铁流.
东进,东进!我们是铁的新四军!
东进,东进!我们是铁的新四军!
扬子江头淮河之滨,
任我们纵横的驰骋;
深入敌后百战百胜,
汹涌着杀敌的呼声.
要英勇冲锋,歼灭敌寇;
要大声呐喊,唤起人民.
发挥革命的优良传统,
创造现代的革命新军,
为了社会幸福,
为了民族生存,
巩固团结坚决的斗争!
抗战建国高举独立自由的旗帜, 抗战建国高举独立自由的旗帜. 前进,前进!我们是铁的新四军! 前进,前进!我们是铁的新四军。
第21课历史的回响――“抗日救亡歌曲联唱”――学习与探究之四〖学情分析〗学生已具备通过多种途径查阅资料的能力和学习习惯。
大部分学生会制做powerpoint 课件。
个别同学有演唱专长,可充分发挥。
学生特别喜欢唱歌,但他们所喜欢和接触的多是流行歌曲,对三四十年代的革命歌曲了解甚少,大概除了《义勇军进行曲》,其他很少甚至根本没听过。
这一单元正好刚刚学完抗战历史,让他们用歌声来体会当时的时代心声和风貌,既可以重温历史,又可以感受到革命歌曲所具有的鼓舞人心的力量,这也正是学生所喜欢的一种寓教于乐的历史学习方法。
〖活动目标〗通过学唱抗日救亡歌曲,重温历史,加深对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解放战争的理解。
从抗日救亡歌曲的词曲内容、创作背景中获取丰富的历史信息,拓宽知识面,提高从艺术作品的角度来了解历史和感知历史的能力。
学习通过多种途径查找相关资料,学唱抗日救亡歌曲,以及交流学唱后的感受,培养主动获取历史知识的能力,激发学习历史的兴趣。
通过小组合作收集资料、布置场景、制作课件,培养互相帮助、集体协作的精神。
在学唱抗日救亡歌曲的过程中,真切体会抗日战争时期亿万民众奔赴战场、捍卫中华民族的爱国情感和万众一心、同仇敌忾的高昂斗志,提高主动参与社会的意识。
〖活动准备〗全班按平日的分组情况分为四个小组,每组有负责本组事宜的小组长,组内成员分工协作。
教师说明本次活动的主题、目的,给学生提供相关参考书目、网址。
各组或查阅书面、影像资料,或借助互联网技术,或采访相关人士(经历过抗日战争的老同志)收集以下资料:①有关抗日救亡歌曲作者、词曲内容等方面的资料;②有关抗日救亡音乐作品的影像资料或伴唱带等;③与抗日救亡运动相关的历史图片、标语等。
每组根据自身特点或优势设计出本组的活动方案,在此基础上老师和各组长研究出最佳联唱方式。
然后学生在老师配合下制作课件。
教师课前将每组选出的最喜欢的歌曲打印成歌片,分发给学生,让学生学唱,每组至少学会两首。
第21课历史的回响——“抗日救亡歌曲联唱”
《团结接是力量》
团结就是力量
团结就是力量
这力量是铁
这力量是钢
比铁还硬,比钢还强
向着法西斯蒂开火
让一切不民主的制度死亡!
向着太阳,向着自由
向着新中国发出万丈光芒!
团结就是力量
团结就是力量
这力量是铁
这力量是钢
比铁还硬,比钢还强
向着法西斯蒂开火
让一切不民主的制度死亡!
向着太阳,向着自由
向着新中国发出万丈光芒!
《新四军军歌》
光荣北伐武昌城下,
血染着我们的姓名;
孤军奋斗罗霄山上,
继承了先烈的殊勋.
千百次抗争,风雪饥寒;
千万里转战,穷山野营.
获得丰富的战争经验,
锻炼艰苦的牺牲精神,
为了社会幸福,
为了民族生存,
一贯坚持我们的斗争!
八省靳汇成一道抗日的铁流,
八省靳汇成一道抗日的铁流.
东进,东进!我们是铁的新四军!
东进,东进!我们是铁的新四军!
扬子江头淮河之滨,
任我们纵横的驰骋;
深入敌后百战百胜,
汹涌着杀敌的呼声.
要英勇冲锋,歼灭敌寇;
要大声呐喊,唤起人民.
发挥革命的优良传统,
创造现代的革命新军,
为了社会幸福,
为了民族生存,
巩固团结坚决的斗争!
抗战建国高举独立自由的旗帜, 抗战建国高举独立自由的旗帜. 前进,前进!我们是铁的新四军! 前进,前进!我们是铁的新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