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竞赛藻类知识总结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6
生物竞赛必备:水生生物汇总浮游藻类介绍浮游植物(phytoplankton )是一个生态学概念,是指在水中营浮游生活的微小植物,通常浮游植物就是指浮游藻类。
有些种藻类在小水体和浅水湖泊中常大量繁殖,使水体呈现色彩,这一现象称为“水华”(waterbloom)。
有些藻类在海水中大量繁殖,形成“赤潮"(redtide )。
一、藻类主要特征藻类是一群无胚,具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叶状体孢子植物。
二、形态构造藻类藻体形态多种多样,有单细胞体、群体、多细胞体。
单细胞体种类大多营浮游生活,为小型或微型藻类。
藻体常为球形、椭球形、圆柱形、纺锤形、纤维形、新月形等。
群体类型的种类常呈球状、片状、丝状、树枝状或不规则团块状。
丝状体又可分为由单列细胞组成的不分枝丝状体和呈有分枝的异丝性丝状体。
分枝以侧面相互愈合而成盘状假薄壁组织。
藻体细胞结构都可分化为细胞壁和原生质体两部分。
后者包括细胞质和细胞核,原生质内有色素或色素体、蛋白核、同化产物等。
三、藻类生殖方式生殖是指由母体增生新个体的能力,也可称为繁殖。
其生殖方式可分为: •营养生殖(vegetativereproduction ):细胞分裂是最常见的一种营养生殖。
• 无性生殖(asexualpropagation):通过产生不同类型的抱子来进行生殖,即抱子生殖。
• 有性生殖(sexualpropagation):有性生殖是由雄配子和雌配子结合成为一个合子。
四、藻类的生活史藻类生活史包括:1.营养生殖型2.无性生殖型藻类在植物界属于低等植物。
藻类学家一般将藻类共分11个门,其顺序如下:浮游藻类一般多见于前八个门,轮藻、褐藻和红藻门主要是大型藻类。
六、生态分布和意义(一) 生态分布:根据藻类生活环境的特点及其与环境的关系,可分为三大生态类群: 1、浮游藻类(Phytoplankton )又称浮游植物。
2、底栖藻类:营固着或附着生活的藻类。
3、流水中的藻类:由底栖和浮游的藻类组成能在急流中生活和繁殖。
归纳高中生物教学中的“藻类”一、“藻类”植物简介藻类植物是地球上出现最早的绿色生物,据化石记录大约在35亿~33亿年前,在地球上的水体中首先出现了原核蓝藻。
藻类植物对环境条件要求不高,适应环境能力强,可在营养缺乏、光照强度微弱的环境中生长。
在地震、火山爆发,洪水泛滥后形成的新鲜无机质上,它们是最先的居住者,是新生活的先锋植物之一。
藻类植物一般都具有进行光合作用的色素,能利用光能把无机物合成有机物,供自身需要,是能独立生活的一类低等植物。
藻类在形态上是千差万别的,小的只有几微米,必须在显微镜下才能看到;体型较大的肉眼可见,最大的体长可达60米以上。
基本上没有根、茎、叶的分化,因此藻类植物的藻体也称为叶状体。
正是由于藻类植物的结构简单,容易培养,在高中生物实验中经常作为理想材料运用。
二、“藻类”中的原核生物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第一章“走近细胞”一节中讲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经归纳原核细胞有“三菌三体”,“三菌”指的是细菌、放线菌、蓝细菌(蓝藻);“三体”指的是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
蓝藻是单细胞生物,没有细胞核,但细胞中央含有核物质,通常呈颗粒状或网状,染色质和色素均匀地分布在细胞质中。
核物质没有核膜和核仁,但具有核的功能,含有环状的DNA分子,故称其为原核(或拟核)。
在蓝藻中还有一种环状DNA——质粒,在基因工程中担当了运载体的作用。
唯一的细胞器是核糖体,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有单条规律排列的光合片层,上面有进行光合作用的藻蓝素和叶绿素,所以蓝藻是一类没有叶绿体但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生物。
笔者归纳总结了教材必修一P9中出现的原核“藻类”如下:①蓝球藻。
分类地位:蓝藻门色球藻科色球藻属蓝球藻;特点:细胞球形、半球形。
一般由2、4、8、16或更多细胞(很少超过64或128个细胞)所组成的群体;生长环境:浮游生活于湖泊、池塘、水沟,有时也生活在湿地上、树干或滴水的岩石上。
②颤藻。
分类地位:蓝藻门颤藻科颤藻属颤藻;特点:丝状的蓝线菌,细胞短圆柱状,表面有黏液鞘,显微镜下可见丝状构造前后运动;生长环境:生于湿地或浅水中。
藻类高中知识点总结一、分类藻类是一类原生植物,通常按照细胞结构和营养特点进行分类。
根据细胞结构,藻类可以分为原核藻和真核藻。
原核藻是细菌和蓝藻的统称,其细胞没有真正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真核藻的细胞含有真正的细胞核,包括硅藻、金藻、绿藻等。
根据营养方式,又可分为自养藻和异养藻,自养藻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质,异养藻依赖外源碳源。
二、结构藻类的结构比较简单,通常是单细胞或多细胞的。
单细胞藻类通常由一个细胞组成,形态各异,包括球形、螺旋形、椭圆形等;多细胞藻类由多个细胞组成,有些形成丝状体,有些呈板状。
藻类的细胞主要由质膜、质壁、质囊、叶绿体等结构组成,叶绿体是藻类进行光合作用的关键器官。
三、生活史藻类的生活史分为有丝分裂生活史和无丝分裂生活史。
有丝分裂生活史通常分为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两种方式。
有性生殖是指两个细胞通过减数分裂产生游离孢子,孢子产生新的个体;无性生殖是指一个细胞通过单细胞分裂产生两个同样的细胞。
无丝分裂生活史是一种特殊的分裂方式,通常发生在一些原核藻和原核生物中,无需减数分裂,直接产生子细胞。
四、生态功能藻类在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水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藻类通过光合作用能够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质,并释放氧气,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生产者。
同时,藻类也是食物链的起始者,它们为其他生物提供有机物质,是水域生态系统中的食物基础。
此外,藻类还能够吸收水体中的营养物质,调节水体的营养物质循环,维持水体的清洁。
但是,过度生长的藻类也会引起水质污染,产生有毒物质,对水生生物和人类健康造成威胁。
总之,藻类是一类重要的原生生物,在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藻类的分类、结构、生活史、生态功能等知识的了解,可以更好地认识和保护水域生态系统,维护生态平衡,促进人类和自然的和谐发展。
藻类知识点总结藻类是一类单细胞或多细胞的原生生物,以光合作用为能源,通常生长在水中。
由于其微小且难以观察,很多人并不了解藻类的特点和分布情况。
因此,本文将详细介绍藻类的知识点,包括藻类的分类、生物学特征、生活习性、生态功能、应用价值以及未来研究方向等内容。
一、藻类的分类藻类是一类原生生物,按其在进化树上的位置,可以分为原始藻门(Primitive Algae)和真核藻门(Eukaryotic Algae)两大类。
1. 原始藻门原始藻门是原始的藻类群,包括了一些具有较古老生物特征的藻类,主要包括了硅藻门(Bacillariophyta)、裸藻门(Pyrrhophyta)和拟菌藻门(Euglenophyta)等。
这些藻类在进化过程中保留了原始的特征,并且在自然界中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
2. 真核藻门真核藻门是真核生物的藻类群,包括了褐藻门(Phaeophyta)、绿藻门(Chlorophyta)、红藻门(Rhodophyta)和黄藻门(Xanthophyta)等。
这些藻类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真核生物的特征,其生物学特点和生态功能与原始藻门存在一定差异。
除了按照进化树的位置进行分类外,藻类还可以按照其形态、生态和生活习性进行分类。
例如,按照生活环境的不同,藻类可以分为海洋藻类和淡水藻类;按照形态的不同,藻类可以分为单细胞藻和多细胞藻等。
二、藻类的生物学特征藻类具有一些独特的生物学特征,这些特征使其在自然界中具有独特的地位。
藻类的生物学特征主要包括形态特征、细胞结构、生活习性和生殖特征等。
1. 形态特征藻类的形态特征非常多样,可以是单细胞或多细胞,也可以是圆形、椭圆形、丝状、片状等形态。
藻类的形态特征与其生活环境和生物学习性密切相关,不同形态的藻类具有不同的生态功能和应用价值。
2. 细胞结构藻类的细胞结构简单,通常包括细胞膜、质膜、叶绿体、核糖体等结构。
藻类的细胞结构与其光合作用的能力密切相关,光合作用是藻类获取能量的重要方式,因此细胞结构对藻类的生存和生长具有重要影响。
藻类高中知识总结一、藻类的概述藻类是一类原始的植物,通常生活在水中或者湿润环境中。
它们通过光合作用从阳光中获取能量,并且能够自行合成有机物质。
藻类按照营养方式可以分为浮游藻和附着藻两大类。
在生物分类上,藻类被归类为植物门的一部分。
二、藻类的分类根据藻类的营养方式、细胞结构和色素类型,藻类可以分为多个类群。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藻类类群:1.绿藻:绿藻是一类含有叶绿素a和b的藻类,通常生活在水中或湿地环境中。
他们通过光合作用进行能量合成,并且在植物演化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绿藻的细胞形态和结构多样,包括单细胞藻类、丝状藻类和板状藻类等。
2.石藻:石藻是一类具有硅质壳和叶状或者筛孔结构的藻类。
它们主要生活在海洋中,并且是海洋生态系统中重要的一环。
石藻通过光合作用吸收阳光并固定二氧化碳,对地球大气中的碳循环具有重要的影响。
3.海带类:海带类是一类褐藻,生活在海洋中。
它们通常形成大型的藻类群落,对海洋生态系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海带类藻体通常具有带状或者细长的形态,能够吸收水中的阳光进行光合作用。
4.蓝藻:蓝藻又被称为蓝绿藻,是一类细菌类藻类,与真核生物的藻类有很大的区别。
它们通常生活在水体中,能够进行光合作用,但也能通过氮固定和异养代谢来生存。
蓝藻可以形成水华,对水环境产生不利的影响。
三、藻类的生物学特点1.细胞结构:藻类的细胞结构多样,可以是单细胞的,也可以是多细胞的。
细胞壁多数情况下由纤维素或者藻胶构成。
2.色素:藻类的色素种类繁多,不同的藻类含有不同的色素。
其中最常见的是叶绿素,但也存在其他的色素如藻蓝素、胡萝卜素等。
3.营养方式:藻类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质,并进行光合作用。
但也有蓝藻这种异养藻类通过吸收有机物质进行生存。
4.生殖方式:藻类的生殖方式多样,包括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两种。
无性生殖可以通过分裂、芽生和孢子形成等方式进行,有性生殖常见的有配子团和生殖细胞形成等。
四、藻类的生态功能藻类在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的功能和作用。
高中生物竞赛藻类知识整理细胞壁:刚毛藻属:壁厚,分3 层,内层为纤维素,中层为果胶质,外层几丁质。
水绵属正常细胞:内层为纤维素;外层为果胶质;水绵属厚壁合子:内层纤维素,中层纤维素和几丁质,外层纤维素和果胶;红藻:内纤维素、外果胶(含琼胶,海萝胶等红藻特有的果胶化合物);褐藻:内层是纤维素的,外层是藻胶(含有褐藻糖胶,能使褐藻形成粘液质,退潮时,可使藻体免于干燥)蓝藻:细胞壁4层,含胞壁酸,内层LⅠ主要是粘肽,可被溶菌酶溶解。
在细胞壁的外面有果胶酸和粘多糖构成的胶质鞘。
有些种类的胶质鞘容易水化,有的胶质鞘比较坚固,形成层理。
胶质鞘中常含有非光合作用的色素。
甲藻:裸露,或纤维素金藻只有仅有金球藻目、金枝藻目:纤维素、果胶(无壁的类型中,有的有纤维素构成的囊壳,或果胶质的膜,嵌有硅质鳞)黄藻:形状:单细胞和群体的个体细胞壁是两个“凵”套合,丝状体则为“H ”;成分:主要是果胶质,有些含二氧化硅。
无隔藻属、黄丝藻属是纤维素。
也有无壁的。
硅藻:区分壳面、带面(相连带)、壳套。
内果胶质、外硅质,没有纤维素绿藻:内层纤维素,外层果胶质。
原绿藻:基本同蓝藻隐藻、裸藻:无细胞壁,有周质体(裸藻的:螺旋状;有的薄,有的厚而硬)。
光合产物运输:就近,同侧,分工合子立即萌发(不休眠):松藻属,水云属。
海带属存在营养时期的鞭毛:裸藻、绿藻、甲藻、金藻门光合片层(类囊体):单条分散:蓝藻、红藻三条一束:叶绿素c的一族,把隐藻换成裸藻两条一束:隐藻、原绿藻绿藻、轮藻光合片层为2—6 条成束排列鞭毛:前长茸型:褐藻的精子、游动孢子(侧生。
对于精子:墨目是后长,网目是只有一条前伸的);黄藻的运动细胞裸藻:鞭毛1—3 根,有鞭毛鞘(原生质膜构成)为茸鞭型(鞭毛鞘上有一列螺旋鞭茸)。
有些属,如囊裸藻属,能分泌一种带孔的囊壳(甲鞘),伸出鞭毛;裸藻属:无甲鞘。
有两根鞭毛,1 根退化,保留在储蓄泡内隐藻:大多数单细胞具鞭毛(2,不等长,茸鞭。
水中藻类知识点总结一、水中藻类的分类水中藻类是一类单细胞或多细胞的原生生物,它们可以根据形态、生活习性以及细胞结构等方面进行分类。
常见的水中藻类包括绿藻、蓝藻、硅藻、金藻、褐藻等。
这些藻类在形态和生态特征上有着明显的区别,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分类学意义。
1. 绿藻绿藻是一类原生生物,它们通常以类囊体为生殖结构,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生成氧气。
绿藻呈单细胞或多细胞的形态,形态多样,生活在淡水或海水中。
常见的绿藻有裙藻、滑藻、枝角藻等。
2. 蓝藻蓝藻是一类原生生物,它们呈原始细胞结构,通常以球形或不规则形态为主。
蓝藻通常生活在水体表层,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生成氧气。
常见的蓝藻有孢囊藻、管藻、假单胞藻等。
3. 硅藻硅藻是一类原生生物,它们以硅质细胞壁为主,呈单细胞的形态。
硅藻广泛生活在淡水或海水中,其中有些种类能够形成硅藻土。
常见的硅藻有栅藻、角藻、字母藻等。
4. 金藻金藻是一类原生生物,它们通常以罗纹为主,生活在淡水或海水中。
金藻可以通过性或无性生殖进行繁殖,是一种重要的原生生物。
常见的金藻有马氏藻、剑藻、滑石藻等。
5. 褐藻褐藻是一类多细胞生物,它们通常以褐色为主,生活在海水中。
褐藻以囊泡状的气囊为浮力器官,能够在水中漂浮。
常见的褐藻有海藻、裸藻、石藻等。
二、水中藻类的生态功能水中藻类在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的功能,它们通过光合作用、氧化还原等生物过程来维持水体的生态平衡。
同时,水中藻类还是水生动物的主要食物来源,对水体的营养循环和生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1. 光合作用水中藻类通过光合作用可以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和氧气,是水体中氧气的主要来源。
光合作用还能够使水中藻类能够进行自我生长和繁殖,维持水体的生态平衡。
2. 氧化还原水中藻类通过氧化还原等生物过程来调节水体中的氧气含量和溶解氧水平。
它们能够将有机物和无机物进行氧化还原反应,促进水体中的有机物降解和循环利用。
3. 营养循环水中藻类是水体中营养元素的主要收集者和转化者,它们能够将氮、磷、硅等元素进行转化和循环利用。
必背专题03 形形色色的藻类和植物(2大考点必背)01 藻类和苔藓植物、蕨类植物一、藻类1.生活环境藻类植物大都生活在水中。
有的生活在淡水中,如水绵、衣藻等;有的生活在海水中,如海带、紫菜、马尾藻、鹿角菜、石莼、裙带菜、石花菜等;还有一些种类生活在陆地上潮湿的地方。
2.形态结构藻类植物有单细胞的,如衣藻。
也有多细胞的,如水绵。
结构比较简单,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对于单细胞藻类来说,一个细胞就可以完成全部的生命活动。
多细胞藻类整个身体都浸没在水中,几乎全身都可以从环境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也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但没有专门的吸收和运输养料以及进行光合作用的器官。
3.营养方式藻类植物细胞里都含有叶绿素,能进行光合作用,营养方式为自养。
4.藻类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及与人类的关系(1)生物圈中氧气的重要来源。
(2)其他水生生物的食物来源。
(3)供人类食用(4)工业和药用。
5.生殖方式:孢子生殖二、苔藓植物1.生活环境苔藓植物大多生活在陆地上的潮湿环境中。
2.形态结构一般都很矮小,通常具有类似茎和叶的分化,但是茎和叶结构简单,茎中没有导管,叶中也没有叶脉,根非常简单,称为假根。
假根无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能力,只起固定植物体的作用。
3.营养方式苔藓植物细胞中都含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营养方式为自养。
4.苔藓植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1)可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2)苔藓植物能形成泥炭,泥炭是重要的燃料资源。
5.生殖方式:孢子生殖三、蕨类植物1.生活环境野生的蕨类植物生活在森林和山野的阴湿环境中。
2.形态结构蕨类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在这些器官中有专门运输物质的通道——输导组织。
3.生殖方式同苔藓植物和藻类植物一样,蕨类植物也不结种子。
蕨类植物叶片背面的褐色隆起是孢子囊群,每个孢子囊群中有多个孢子囊,每个孢子囊中有很多孢子。
孢子是一种生殖细胞,成熟以后从孢子囊中散放出来,如果落在温暖潮湿的地方,就会萌发和生长。
藻类资料藻类(除蓝藻其它藻类均是真核生物)通常是指一群在水中以浮游方式生活、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自养型微生物,个体大小一般在2~200um,其种类繁多,均含叶绿素,在显微镜下观察是带绿色的有规则的小个体或群体。
由于它们是水体中重要的有机物质制造者,故在整个水体生态系统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是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藻的种类不同,各种藻细胞的大小、形状及产生的胞外有机物量便有差别。
)一、藻类的生物学特性:1、藻类的形态、结构。
浮游藻类大多数是单细胞种类,在生理上类同于植物细胞,只是细胞较小,仅悬浮于液体介质中。
藻类可划分为:蓝藻门、硅藻门、绿藻门、甲藻门、裸藻门等,在不同的水体类型和营养条件下,会出现不同的优势藻属。
在淡水中,蓝藻中的微囊藻和硅藻中的颗粒直链藻一般被认为是富营养型湖泊的典型代表。
藻类细胞和植物细胞在结构上是相似的,有活性的细胞质膜,有一系列高度分化的细胞器和内含物。
包括:细胞壁、核、色素和色素体、储藏物质、鞭毛。
其中蓝藻细胞为原核细胞其余所有藻类都属真核细胞。
原核蓝藻结构保守,代谢途径多样化:真核藻类在结构上高分化,代谢途径保守。
藻类的繁殖方式有营养繁殖、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三种。
营养繁殖是通过细胞分裂进行;无性繁殖是通过产生不同类型的孢子进行,产生孢子的母细胞为孢子囊,孢子囊为单细胞,孢子不需要结合,一个孢子长成一个新体;有性繁殖是藻类形成专门的生殖细胞配子经结合后长成新的个体。
2、藻类在水体中的悬浮机制。
藻类作为光合自养生物要维持不断的生长就必须能够在绝大部分时间内处于真光带区域。
Smayda认为,水的运动对藻类等浮游植物的悬浮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无水运动的情况下,绝大多数非游动的浮游植物将会下沉。
自然水体浮游植物种群的典型下沉速度为0.1m/d到1~2m/d。
藻类对悬浮生活的适应有几个因素:体型大小、密度和体型阻力。
一般而言,藻类可通过如下途径来适应悬浮生活:分泌黏液或制造胶状物质,使个体减轻;形成气囊状物质,如蓝藻细胞的伪空胞;形成比重较小的代谢物质,如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产生气体、脂肪或油珠等物质;增加身体表面积以增加与水的摩擦抵抗力,如某些硅藻和甲藻的细胞表面有刺或突起,其下沉时的阻力就大许多倍。
藻类植物特征及知识点总结一、藻类植物的特征1.生物学特征藻类植物是一类原生生物,它们不属于真菌界,也不属于植物界,而是属于原生生物界。
藻类植物通常是单细胞或多细胞的生物,它们在生物界中的位置比较特殊,有着与其他生物不同的生物学特征。
2.光合作用藻类植物具有光合作用的能力,它们可以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从而为自身生长提供能量。
藻类植物的光合作用与陆生植物的光合作用原理相似,但具体的生化反应过程有所不同。
3.生活环境藻类植物生活在水体中,可以是淡水或海水,也可以是附着在岩石或其他物体表面的。
藻类植物能够适应不同的环境,包括低温、高温、高盐度等,因此它们在地球上的分布范围非常广泛。
4.细胞结构藻类植物的细胞结构比较简单,通常由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
它们的细胞膜、质体、细胞核等结构与其他生物相似,但也有其独特之处。
5.营养方式藻类植物的营养方式多样,既有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藻类,也有无法进行光合作用而依赖外部有机物质的藻类。
这使得藻类植物在不同的水体环境中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生存的营养来源。
二、藻类植物的分类与种类藻类植物的种类繁多,按照形态特征和生殖特征可以分为绿藻、棕藻、红藻、蓝藻等几大类。
1.绿藻绿藻是一类原生生物,它们通常生活在水体中,也可以附着在陆地上。
绿藻的细胞结构比较简单,通常为单细胞或丝状或板状的多细胞。
绿藻的细胞含有叶绿素,具有光合作用的能力,是一类重要的原生生物。
2.棕藻棕藻是一类海藻,主要生活在海水中,也可见于淡水中。
棕藻的体型较大,有些种类能够生长到很大的尺寸,形成海藻丛。
棕藻的细胞含有藻胆褐素,这是一种特殊的色素,在光合作用和光合产物的积累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3.红藻红藻是一类海藻,通常生活在海水中,一些种类也可以生活在淡水中。
红藻的细胞体型较大,通常呈丝状或叶状,有的甚至可以形成钙质外壳。
红藻的细胞含有叶绿素a和藻红素,这些色素对红藻的光合作用起着重要的作用。
4.蓝藻蓝藻是一类原生生物,它们通常生活在淡水中,也可以在一些特殊的环境中生存。
藻类生物知识点总结一、藻类的分类藻类是指一类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中,寄生生活或自由生活在水体中的单细胞或多细胞植物、浮游植物体。
藻类包括原始的蓝藻、藻类、金藻、渤海藻、绿藻、裸藻、红藻、棕藻等,根据细胞结构和生活方式的不同,可以将藻类分为浮游藻和沉积藻两大类。
浮游藻是一类悬浮在水中的藻类,如原藻、绿藻、蓝藻等,它们通常以光合作用为生,是水体中重要的生态因子。
而沉积藻是一类寄生或附着在底栖物上的藻类,如硅藻、甲藻、红藻等,它们在海洋底部和淡水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二、藻类的生活史藻类的生活史通常包括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两种方式。
有性生殖是藻类通过配子体或孢子形成的生殖细胞相互结合,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如藻类的卵子和精子相结合形成双生子,再长成新的藻体。
无性生殖是藻类通过分裂或孢子发育等方式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如藻类通过细胞分裂产生子细胞,每个子细胞又可以长成独立的藻体。
藻类的生物多样性和繁殖能力十分丰富,通过交配、分裂等方式保持着其种群的生态平衡。
三、藻类的生态学特征藻类是地球上最古老的生物之一,它们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
藻类是水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光合作用为生态系统提供能量和氧气,是海洋和淡水中食物链的基础。
藻类对水质和营养物质的循环具有重要的影响,如硅藻可以吸收水中的营养物质,促进水质的净化。
此外,藻类对海洋和淡水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和平衡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还能够抵抗水域中的污染物,起到净化水域的作用。
四、藻类的生物学意义藻类在生物学上有着重要的意义,它们不仅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具有多种生物学功效。
首先,藻类是许多水生动物的重要食物来源,如海藻是海洋中贝类、鱼类等的主要食物之一,对维持水域生态系统平衡具有重要作用。
其次,藻类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如褐藻富含藻蓝蛋白,具有抗氧化、抗炎、调节免疫等生物活性,可以用于药物及保健品的开发。
此外,藻类还具有环境修复和资源利用的潜力,如利用藻类清除水质中的富营养化物质,生产生物柴油等。
各种藻类知识点总结图藻类的分类非常广泛,根据它们的生长场所和外形特征,可以将藻类分为很多类,主要有蓝藻、绿藻、红藻、棕藻等。
这些藻类在形态、生物学特性和生态环境方面都有着一些共性和差异性。
藻类的形态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颜色、大小、形态和纤维结构。
藻类在形态上可以分为单细胞藻类和多细胞藻类。
具体来说,蓝藻属于单细胞藻类,而红藻、绿藻、棕藻等则属于多细胞藻类。
藻类的生物学特性主要包括生活方式、营养方式、生长繁殖和适应环境等方面。
藻类的生活方式主要通过光合作用来获取能量,辅助通过吸收周围环境中的营养物质来生长繁殖。
藻类的生长繁殖主要通过分裂和孢子繁殖两种方式。
而藻类对环境的适应性非常强,它们可以适应各种不同的水体环境,包括淡水、盐水、混合水体等。
藻类在生态环境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是水生生态系统中的主要生产者,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此外,藻类还是水生生物链中的重要食物来源,为水中其他生物提供了丰富的营养物质。
因此,藻类对维持水生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藻类在生活中也有一些有益的用途。
在食品工业中,有一些藻类被人们作为食品食用,例如紫菜、海带等,这些藻类富含营养物质,并且味道鲜美。
此外,在医药工业中,一些藻类被用来提取药用成分,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在环境保护方面,藻类还可以作为水质净化剂,对水体中的有害物质起到净化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藻类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过度生长的藻类也可能会导致水体的富营养化和藻华爆发。
当水体中的养分过多时,藻类容易过度繁殖,形成藻华,不仅影响水质,还可能对水生生物造成危害。
因此,合理控制水体中的营养物质,是防止藻类富营养化的关键。
总的来说,藻类在生物学和生态学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它们是水生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生产者,对维持水体生态平衡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同时,藻类也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和环境应用价值。
在未来的生物研究和生态保护中,需要更加深入地了解藻类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功能,以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这一类生物资源。
水产藻类知识点总结高中一、水产藻类的分类水产藻类可以根据其形态、生活习性等特征分为绿藻、红藻、褐藻和硅藻四大类。
其中绿藻包括一些单细胞藻类和多细胞藻类,它们通常生长在浅水域,是一种原始的藻类。
红藻通常生长在深海中,其细胞上富含绿色色素和红色色素。
褐藻通常为多细胞藻类,生长在潮间带或深海中,生物体具有特殊的多孔结构,可以在强风暴中保持稳定。
硅藻是一类单细胞藻类,其细胞壁内富含二氧化硅,通常生长在淡水或海水中。
二、水产藻类的生活习性水产藻类的生活习性与其所处的水域环境有关,一般来说,水产藻类可以根据生活习性分为浮游藻和附着藻。
浮游藻是指生活在水体中的藻类,包括一些单细胞藻类和一些多细胞藻类,它们通常在水中漂流,依靠水流传播,是水域中的重要食物链的组成部分。
附着藻是指依附在岩石、植物、水草等表面生长的藻类,它们通常形成一定的群落,在水域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三、水产藻类的生物学特征水产藻类的生物学特征包括形态特征、生殖方式、生长条件等方面。
水产藻类的形态特征多种多样,有单细胞、多细胞、丝状、片状等不同形态。
在适宜的生长条件下,水产藻类可以进行有丝分裂或无丝分裂繁殖,也可以进行生殖细胞的有性生殖。
水产藻类的生长条件则主要包括水温、光照、营养物质等多个方面的因素。
这些特征使得水产藻类适应了不同的水域环境,并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生态功能。
四、水产藻类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水产藻类在水域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首先,它们是水域中的初级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将无机物质转化为有机物质,为水域中的生物提供营养物质。
其次,水产藻类是水域中的重要食物链的组成部分,它们不仅为水生动物提供食物,还为水域中的微生物提供有机物质来源。
此外,水产藻类还具有净化水质的作用,它们可以吸收水中的营养物质,减少水中的富营养化现象。
五、水产藻类的应用价值水产藻类在农业、食品、化工、药品等多个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首先,一些藻类可以作为饲料,为水域中的养殖业提供重要的饲料来源。
生物竞赛植物学——藻类整体归纳一,藻的分类1,蓝藻:Ⅰ,单细胞:色球藻,微囊藻(铜色~与鱼腥藻形成水华,产毒素),管胞藻(极性分化)Ⅱ,丝状体:颤藻(无胶质鞘),念珠藻(有胶质鞘,固氮,地木耳,发菜),鱼腥藻(似念珠藻但无胶质鞘,固氮,与红萍共生),螺旋藻。
2,绿藻:衣藻(两顶生鞭毛,多同配形成后缘合子,合子减数)盘藻,团藻(胞间原生质丝连,无性纵裂,有性卵式,合子减数)小球藻(无性似亲孢子)栅藻(C定型,无性似亲孢子),盘星藻,水网藻丝藻(单列细胞,固着器,异宗同配游动孢子静孢子,无性造殖段,淡水,合子减数分裂)石莼(片状体,假根,假薄壁组织的固着器,多年生,同型世代交替,无性游动孢子,有性异宗同配,居间减数分裂)刚毛藻(分枝丝状体,异形世代交替或同型世代交替,绿球藻)松藻(海产,多核体,有髓部,二倍体,配子减数)水绵(不分枝丝状体,接合生殖,梯形或侧面。
淡水,合子减数分裂)轮藻(分枝,假根,枝有节和节间,短枝称“叶”,皮层,有性卵式,营养生殖,出现器官精子囊卵囊,丽藻)3,红藻:紫球藻(单细胞,星芒状载色体)紫菜(叶状体,固着器,弥散式生长,孢子减数分裂,有性果孢子→壳斑藻→壳孢子→紫菜)多管藻(多列细胞丝状体可直立可匍匐,单细胞假根,同型世代交替,珊瑚藻石花菜)4,褐藻水云(等世代交替,丝状体可直立可匍匐,无性生殖期孢子囊)海带{不等世代交替;孢子体分固着器(分枝跟状)柄(分化为皮层表皮髓)带片(不分裂,无中脉,同柄分化,有性游动孢子)鹿角菜(无孢子,二叉分枝,三层分化,二倍体,生殖托)网地藻,(等世代交替)马尾藻,裙带菜(不等世代交替)二,藻类减数分裂方式归纳1,合子减数分裂(初始减数分裂):衣藻,团藻,丝藻,水绵,轮藻2,配子减数分裂(终端减数分裂):马尾藻,鹿角菜,墨角藻,海松藻,硅藻3,居间减数分裂:石莼,水云,海带。
高中生物竞赛藻类知识整理细胞壁:刚毛藻属:壁厚,分3 层,内层为纤维素,中层为果胶质,外层几丁质。
水绵属正常细胞:内层为纤维素;外层为果胶质;水绵属厚壁合子:内层纤维素,中层纤维素和几丁质,外层纤维素和果胶;红藻:内纤维素、外果胶(含琼胶,海萝胶等红藻特有的果胶化合物);褐藻:内层是纤维素的,外层是藻胶(含有褐藻糖胶,能使褐藻形成粘液质,退潮时,可使藻体免于干燥)蓝藻:细胞壁4层,含胞壁酸,内层LⅠ主要是粘肽,可被溶菌酶溶解。
在细胞壁的外面有果胶酸和粘多糖构成的胶质鞘。
有些种类的胶质鞘容易水化,有的胶质鞘比较坚固,形成层理。
胶质鞘中常含有非光合作用的色素。
甲藻:裸露,或纤维素金藻只有仅有金球藻目、金枝藻目:纤维素、果胶(无壁的类型中,有的有纤维素构成的囊壳,或果胶质的膜,嵌有硅质鳞)黄藻:形状:单细胞和群体的个体细胞壁是两个“凵”套合,丝状体则为“H ”;成分:主要是果胶质,有些含二氧化硅。
无隔藻属、黄丝藻属是纤维素。
也有无壁的。
硅藻:区分壳面、带面(相连带)、壳套。
内果胶质、外硅质,没有纤维素绿藻:内层纤维素,外层果胶质。
原绿藻:基本同蓝藻隐藻、裸藻:无细胞壁,有周质体(裸藻的:螺旋状;有的薄,有的厚而硬)。
光合产物运输:就近,同侧,分工合子立即萌发(不休眠):松藻属,水云属。
海带属存在营养时期的鞭毛:裸藻、绿藻、甲藻、金藻门光合片层(类囊体):单条分散:蓝藻、红藻三条一束:叶绿素c的一族,把隐藻换成裸藻两条一束:隐藻、原绿藻绿藻、轮藻光合片层为2—6 条成束排列鞭毛:前长茸型:褐藻的精子、游动孢子(侧生。
对于精子:墨目是后长,网目是只有一条前伸的);黄藻的运动细胞裸藻:鞭毛1—3 根,有鞭毛鞘(原生质膜构成)为茸鞭型(鞭毛鞘上有一列螺旋鞭茸)。
有些属,如囊裸藻属,能分泌一种带孔的囊壳(甲鞘),伸出鞭毛;裸藻属:无甲鞘。
有两根鞭毛,1 根退化,保留在储蓄泡内隐藻:大多数单细胞具鞭毛(2,不等长,茸鞭。
长的2排侧生鞭茸,短的一排)。
甲藻:两条顶生(直向前伸的是尾;横向弯曲的是茸)或侧生鞭毛(来自横纵沟交叉处的鞭毛孔,横茸,纵后尾)金藻:运动型细胞前端具1—2 根鞭毛(2根则为前长茸型).有些单细胞或群体的营养细胞,前端具鞭毛硅藻:仅精子具鞭毛(说微孢子、小孢子也行。
1-4条鞭毛),茸鞭型绿藻:和高等植物鞭毛类型都是尾鞭型。
两条或四条顶生等长鞭毛,轴丝几乎全被鞭毛鞘包围,仅末梢裸露。
团藻目,两条顶生鞭毛(生殖胞无鞭毛)。
丝藻属全部营养细胞均产生多个具4 或2的游动孢子;石莼属孢子4配子2;轮藻精子顶端两个等长鞭毛;团藻目2的游动孢子(或静孢子)色素:类胡萝卜素:β全都有,α:红绿褐硅隐(红绿贺归隐)ε:硅隐;叶黄素:所有藻都有叶黄素类。
裸藻:虾青素隐藻:硅甲黄素,甲藻黄素甲藻:隐藻+多甲藻素金藻:墨角藻黄素,其次是硅藻黄素、硅甲黄素黄藻:硅甲黄素硅藻:金藻+岩藻黄素褐藻:6 种叶黄素,主要是墨角藻黄素绿藻:虾青素,菜黄素(轮藻有番茄红素)红藻:蒲公英黄素细胞核个数:单核:金藻,多数黄藻,栅藻属;丝藻属营养细胞,水绵属,石莼属,全部褐藻,轮藻的节细胞和顶端细胞多核:刚毛藻属,松藻属,绿球藻,黄藻的多核管状体和丝状体,轮藻的节间细胞其他:红藻大多数单核,少数老时多核。
载色体淀粉核:一些硅藻甲藻的叶黄素,金藻的胡萝卜素和叶黄素,硅藻、褐藻的墨角藻黄素,赋予了他们载色体的颜色载色体膜层数:2:绿藻,红藻2+2,连核膜:隐藻,金藻,黄藻,硅藻,褐藻2+1,不连核膜:裸藻,甲藻生活史类型:营养生殖:裸藻、蓝藻无性生殖:小球藻(似亲孢子)、栅藻属、一些蓝藻(外生孢子:管胞藻属;内生孢子:管胞藻目的皮果藻属。
两个属都是单细胞生物)无世代交替:合子减数分裂:衣藻属,轮藻属,水绵属,丝藻属,团藻属配子减数分裂:管胞藻纲(如松藻属),无孢子纲(墨角藻目如鹿角菜属、马尾藻、海蒿子、鼠尾藻),硅藻世代交替:同型:石莼属,浒苔属(前两者为石莼目),多管藻属(真红藻亚纲仙菜目),水云属,黑顶藻属、网地藻属(前三者等世代纲),刚毛藻配子体优势:礁膜属,萱藻属(海麻线),马鞭藻属(不等世代纲)孢子体优势:海带属,裙带菜属同型异型都有:刚毛藻属(刚毛藻是同型)补充:石花菜是居间减数分裂有性生殖方式:同配生殖:少数甲藻,少数金藻,衣藻属(异宗或同宗),盘藻属(异宗),丝藻属(异宗),石莼(异宗),水云属(异宗),水网藻(异宗)异配生殖:实球藻属,空球藻属卵式生殖:团藻属,无隔藻属(黄藻),轮藻都有:黄藻、绿藻、褐藻不知道是啥配子:色球藻属,硅藻没有蛋白核:黄丝藻,大多数小球藻属,松藻属,有些褐藻(网黑海墨)特殊蛋白核:褐藻:单柄型生殖方式补充:一直到金藻是以分裂为主裸藻:没有无性生殖,有性生殖尚不能确定甲藻、金藻:分裂>孢子>同配2.以无性为主:黄藻3.只有褐藻、轮藻有多细胞生殖(褐藻的全部变成2n孢子)没有无性生殖的:除了一团丝之外的,合配减数分裂的。
没有有性生殖的:小球藻属、栅藻属、紫球藻(红藻)形态:裸藻单细胞,胶柄藻可以形成群体;甲藻,金藻,黄藻:四大基本种,金藻还有多核管状体。
多种:黄藻多核管状体,绿藻叶状体,红藻叶状体枝状体硅藻之前都是单细胞为主褐藻没有单细胞。
分支丝状体、异丝体;有假薄壁组织的;有组织分化的。
定形群体:实球藻属、盘藻属、栅藻属气生型藻类:色球藻属(能产游动孢子和配子)中核藻类:裸藻、甲藻赤潮与水华:赤潮:赤潮生物还包括,桡足类、红色细菌等,主要是甲藻、硅藻。
水华常见的蓝藻(属)有:微囊藻、鱼腥藻、束丝藻(这俩是念珠藻目)、拟柱胞藻、节球藻、浮丝藻(为玉树你借囚服)特殊有丝分裂类型:一).核膜、核仁不消失的有丝分裂:1.裸藻(中核):1.细胞核较大,间期凝缩。
2.只有穿过核膜两极的纺锤丝。
3.中期:核仁开始拉长;后期:核仁断开。
2.甲藻(中核、甲藻核、间核。
甲藻有些种既有中核,也有真核):1.细胞核很大,间期凝缩(和裸藻的共同点);2.染色体中组蛋白很少,D NA 的复制有两种:不断复制与间断复制。
3.核内没有纺锤丝, 核膜凹陷的沟内有纺锤丝。
染色体附着在核膜或特殊的着丝点上4.没有赤道板。
3.绿藻纲(藻类型):1.核膜可能在极端形成孔2.末期纺锤体消失,仅有与纺锤体纵轴垂直排列的纺锤丝3.末期两子核相距很近,环沟、细胞板进行胞质分裂(事实上,绿藻核膜消失。
有三种:轮藻纲形成成膜体和细胞版;石莼纲形成环沟,末期纺锤体不消失;绿藻纲末期纺锤体消失,细胞板,theca)二)褐藻:分裂时,中心体位于核的表面对比一下蓝藻和绿藻的色球藻:1.蓝藻的色球藻属(浮游生活):单细胞:鞘,球形群体:两级鞘,半球形或四分体形(相接处平直)。
2. 微囊藻属也属于色球藻目。
具有气泡。
能分泌抑制物质或“致死因子”,两者作用对象不同。
3. 色球藻目小球藻属。
单细胞浮游:细胞老熟时载色体分裂成数块。
只有蛋白核小球藻有蛋白核。
以似亲孢子生殖喜欢有机质:隐藻,裸藻、衣藻、小球藻、颗粒直链藻(硅藻)喜欢贫营养:多数金、黄藻无性孢子:似亲静孢子:小球藻属,栅藻属普通静孢子:团,丝,红,褐红藻没有游动孢子储存物:金藻、黄藻、硅藻:油滴、金藻昆布糖(β-1,3葡聚糖。
与褐藻的昆布糖相似,贮存于细胞后端囊泡)绿藻:淀粉(蛋白核周围),有时还有蛋白质、油褐藻:褐藻淀粉、甘露醇裸藻:半透明的裸藻淀粉(副淀粉粒)红藻:红藻淀粉:用碘化钾处理:黄褐色,,葡萄红,紫载色体特点:裸藻属:边位载色体,较多。
少数是中轴位,星状,只1—2 个。
甲藻:各种形状的周生载色体金藻:通常有1—2个载色体黄藻:载色体1 至多数,边位,看起来像绿藻硅藻:载色体1至多数,小盘状或片状。
载色体分散在液泡周围细胞质中。
小环藻属载色体多个,小盘状褐藻:载色体1 至多数,粒状或小盘状。
光合片层由3 条类囊体叠成。
绿藻:少部分含DNA。
衣藻属多数厚底杯形,少数星芒状;小球藻属细胞老熟时载色体分裂成数块;栅藻属幼细胞纵行片状,老细胞则充满着载色体;丝藻属:固着器的色浅,小粒状;营养细胞的大,环带状;刚毛藻属:载色体网状,壁生;溪菜属:星芒状红藻: 1 至多数,颗粒状。
原始类型:1 枚,中轴位,星芒状,如紫球藻属,紫菜属(都是紫菜亚纲的)星芒状载色体是原始红藻的特征,但是少数裸藻属、少数衣藻属、溪菜属也有褐藻:环状或线状DNA丝状体:不分枝:黄丝藻属,丝藻属(单列),水绵属分枝:金枝藻,刚毛藻属,多管藻属(多列),壳斑藻(单列),水云属(单列),海带属配子体(雌配子体分支很少),不知道分不分枝:接合藻目:转板藻属,双星藻属液泡:裸藻属副液泡甲藻液泡位于表层,是1 种没有伸缩能力的囊状体,有1 开口与外界相通,有渗透营养的作用。
甲藻还有类似草履虫的刺丝胞,放出后不收回,被水溶解黄藻的无隔藻、气球藻有大液泡硅藻液泡周围的原生质层厚。
绿藻的刚大水有大液泡。
红藻有液泡;褐藻1或多个液泡,有褐藻小液泡,呈酸性反应,它大量存在于分生、同化、生殖细胞软水与硬水:金藻喜欢软水,隐藻反之。
黄藻两种都有,细胞质储存,不在载色体:裸藻淀粉,红藻淀粉喜欢低温:黄藻、金藻、衣藻属,红藻(想想紫菜),褐藻季节性:金藻、黄丝藻、小环藻、衣藻属早春、晚秋较多;蓝藻、裸藻、团藻属夏季生活环境:淡水藻:多数裸金黄藻,羽纹硅藻纲,团藻属,衣藻属,小球藻属,栅藻属,丝藻属(esp.急流),水绵属,轮藻属(少数微盐水),串珠藻属(红藻),绿球藻目海产:多数甲藻,中心硅藻纲,松藻属(绿藻),大多数红藻(除了串珠藻属),大多数褐藻(如温带的鹿角菜)都有:隐藻,刚毛藻属(到处都有“钢印”!)有固着器:金枝藻属(金藻里的奇葩,有细胞壁和固着器)、丝藻(固着器载色体色浅,小。
营养细胞载色体大、环带状)石莼、松藻、紫菜、海带、鹿角菜属单细胞:小环藻(硅藻),衣藻,小球藻,色球藻属;接合藻目:新月藻属,鼓藻属,紫球藻属,鹿角菜的精囊卵囊2 1藻类分化最复杂的:褐藻门中的马尾藻属、巨藻属、海棕榈属;红藻中的红叶藻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