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医学作业案例PICO
- 格式:docx
- 大小:24.54 KB
- 文档页数:2
循证医学PICO模板8页第一页:循证医学通常使用PICO模板来设计研究问题。
PICO模板可以帮助研究者系统地阐述问题,确定适当的搜寻策略和评价证据的可靠性。
其主要构成包括:患者/人群(Population)、干预/曝露(Intervention/Exposure)、比较(Comparison)、结局(Outcome)。
PICO模板介绍1.患者或人群(Population)这是要研究的人口群体。
这可以是一个特定的疾病患者群,也可以是一种健康人群,或是特定年龄和/或性别的人群等。
对于人口群体的描述要包括参与人员的数量、病情的严重程度、出现病征和症状、共存疾病等。
2.干预或曝露(Intervention/Exposure)干预或曝露指的是某种治疗、预防或诊断方法,或是某种行为、环境或药物等因素。
干预或曝露可以是现有的治疗方法,也可以是新的,可能是新设备或技术,或比较传统的方法等。
3.比较(Comparison)比较是指干预或曝露的对照组,可以是标准治疗、不干预等。
或者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相互比较。
4.结局(Outcome)结局是指研究的反应或结果。
它可以是治疗所带来的改善或恶化、死亡率、副作用、生存率、疼痛程度、生活质量等。
要注意,选择的结局必须是可量化的或是能够演化为定量数据的。
将您的研究问题转化为PICO模板可以使它更加具体和易于检索。
制定PICO模板需要遵循以下几个步骤:1.确定研究问题首先,你需要深入思考研究问题。
明确你要研究什么,并确定重点。
较好的研究问题应该具有以下特点:- 有针对性- 可观察和可测量- 具有现实意义- 可以证实或推翻假设确定人口群体,包括他们的年龄、性别、种族、病情、共存疾病等。
你可以列出一些问题来帮助你细化人口群体:- 你的研究对象是谁?- 这些人有什么共性?- 这些人有哪些特别或独特的需求?干预或曝露是你需要评价的介入,它可以是某种药物、一种新方法或是某种操作、环境等。
picos原则的应用举例
PICO原则,或PICOS原则(增加了Study design),主要应用于循证医学中,帮助研究者针对特定临床问题设计并实施研究。
PICOS是几个关键要素的首字母缩写,具体为:P(Patient/Problem,患者或问题),I(Intervention,干预),C(Comparison,对照),O(Outcome,结局),以及S(Study design,研究设计)。
以下是PICOS原则的几个应用举例:
1.评估某种药物治疗高血压的疗效:
•P(患者):高血压患者。
•I(干预措施):某种药物治疗。
•C(比较):安慰剂或其他高血压常用药物。
•O(结果):血压降低程度。
•S(研究设计):双盲随机对照试验。
2.评估某种新型诊断技术的可靠性:
•P(患者):疑似患有某种疾病的患者。
•I(干预措施):新型诊断技术。
•C(比较):传统诊断方法。
•O(结果):诊断准确率。
•S(研究设计):前瞻性研究。
3.评估某种康复方案对脑卒中患者康复的影响:
•P(患者):脑卒中患者。
•I(干预措施):康复方案。
•C(比较):无或常规康复方案。
•O(结果):康复效果。
•S(研究设计):这里未具体提及,但可能包括随机对照试验、队列研究等。
以上例子中,PICOS原则被用来明确研究的关键要素,从而确保研究的焦点明确、设计合理,并最终得出对临床实践有指导意义的结论。
通过遵循PICOS原则,研究者能够更有效地查找、评估和使用医学文献,以支持他们的临床决策和研究工作。
pico问题构建模式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PICO问题构建模式是一种在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中常用的问题构建工具,它能够帮助研究者清晰地定义研究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研究设计和数据收集。
PICO问题构建模式由四个关键要素组成,即研究问题中的参与者(Population)、干预措施(Intervention)、比较措施(Comparison)和结果(Outcome),通过明确这四个要素,研究者可以有效地提出可回答的研究问题。
研究问题中的参与者(Population)是指研究对象的特定群体或人群,包括人群的特征、疾病状态、年龄性别等信息。
在确定研究问题时,必须明确所涉及的参与者,以便更好地了解研究的目标人群和研究对象。
如果只是研究中老年人的糖尿病管理情况,那么参与者应该是老年糖尿病患者。
干预措施(Intervention)是指研究中的治疗方法或干预措施,以改善研究对象的疾病状态或健康状况。
研究者需要明确研究中所采用的干预措施是什么,以及该干预措施如何影响研究参与者。
如果要研究心脏病患者接受抗凝治疗后的预后情况,那么干预措施就是抗凝治疗。
比较措施(Comparison)是指研究中与干预措施进行对比的控制组或其他参照组,以评估干预措施的效果。
比较组可以是未接受干预措施的组别,也可以是接受另一种治疗方法的组别。
清晰地定义比较措施可以帮助研究者判断干预措施是否确实有效,避免干扰因素的影响。
结果(Outcome)是研究中所关注的指标或结果,用于评估干预措施的效果和疗效。
结果应该明确、可量化,并与研究问题密切相关。
如果研究围绕着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注射器的便携性和舒适性进行,那么结果可能包括注射器的使用频率、注射部位的不适感等。
通过PICO问题构建模式,研究者能够明确研究问题的核心要素,从而使研究问题更加具体、可操作,并有助于设计出合理的研究方案和数据收集方法。
PICO问题构建模式还有助于提高研究问题的透明度和可比性,使得研究结果更加准确可信。
循证医学作业案例PICO一、引言•循证医学的定义•PICO模型的概念和作用二、PICO模型介绍1.P(问题/患者/人群)–描述患者群体–包括人口学特征、疾病特征等2.I(干预措施)–描述干预措施–可以是药物、手术、训练等3.C(对照组/比较干预)–描述对照组或比较干预的方式–可能是安慰剂、传统治疗等4.O(结果)–描述研究的主要结果–可以是治疗效果、生存率等三、案例分析1. P(问题/患者/人群)•就诊儿童:6-12岁•存在多种过敏症状,如鼻塞、喷嚏、咳嗽等2. I(干预措施)•所有参与儿童接受变态反应原检测3. C(对照组/比较干预)•仅对照组儿童接受传统的皮肤划痕测试4. O(结果)•比较两组儿童的过敏症状改善情况•分析变态反应原检测对过敏症状的预测性四、研究设计•随机对照试验设计•研究对象:六所儿童医院的一级流行病学科门诊就诊的患儿•样本量: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0名儿童五、数据收集与分析1.数据收集–儿童接受变态反应原检测和传统的皮肤划痕测试–记录过敏症状及其严重程度2.数据分析–使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两组儿童的过敏症状进行比较–进行回归分析,评估变态反应原检测对过敏症状的预测性六、研究结果1.儿童过敏症状改善情况比较–研究组中,过敏症状改善占比XX%–对照组中,过敏症状改善占比XX%–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研究组的过敏症状改善情况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变态反应原检测对过敏症状的预测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变态反应原检测结果与过敏症状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75,P<0.01)七、讨论与结论1.对比两组儿童的过敏症状改善情况,研究组接受变态反应原检测的儿童明显更好,表明变态反应原检测对于改善过敏症状具有一定的作用。
2.结果还显示,变态反应原检测结果与过敏症状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说明变态反应原检测可以预测过敏症状的表现。
3.本研究结果为儿童过敏症状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建议临床医生在儿童过敏症状的处理中,优先考虑进行变态反应原检测。
基于循证医学picos模式的案例教学法在《口腔种植学》教学中的应用I. 简介II. 循证医学的PICOS模式III. 《口腔种植学》教学使用案例IV. 结论V. 参考文献I. 简介循证医学是一种基于最新的研究证据和实践经验的医学方法,是有效的临床决策和治疗的基础。
但是,循证医学的概念和方法对于医学教育仍然是一个相对新鲜的领域,而且在口腔种植学中的应用也尚未成熟。
II. 循证医学的PICOS模式PICOS(Population, Intervention, Comparison, Outcomes, and Study design)模式是循证医学研究设计的机制,它提供了一种标准的方法来设计和评估医学研究。
这个模式的五个方面如下:- 比较人群(Population):研究的目标人群。
- 干预方法(Intervention):研究的治疗方法或干预方式。
- 对比(Comparison):干预与其他治疗方式或安慰剂或不进行治疗的对比。
- 结果(Outcomes):用于评估治疗效果、疾病的进展和其他相关结果。
- 研究设计(Study design):研究的类型及其在评估治疗效果中的计算方式。
III. 《口腔种植学》教学使用案例目前,口腔种植学已经成为现代口腔医学中不可或缺的科目之一。
这个教学方面有很多使用循证医学的案例教学法的例子。
下面列举了一个案例:Population:研究的目标人群是患有下颌骨缺损的患者。
Intervention:通过移植人工骨或自体骨移植进行修复。
Comparison:对比人工骨和自体骨移植修复的效果。
Outcome:通过观察修复后的口腔功能和成功率来评估治疗效果。
Study design:使用对照试验和Meta分析进行数据分析。
IV. 结论循证医学PICOS模式提供了一个标准的方法来设计和评估医学研究,它可以帮助口腔种植学的教学更加科学、合理、高效。
当然,使用案例教学法并不是唯一的教学方法,许多其他的方法也可以使用,只要能够达到教学的效果就行。
循证医学PICO模板
首先,问题(P)指的是患者或问题的描述。
在循证医学中,我们需要明确研究问题所涉及的患者群体或特定问题的描述。
例如,我们想研究“老年人罹患冠心病的发生率”这个问题,那么,P就是“老年人”;如果我们想研究“糖尿病患者采用胰岛素治疗的效果”,那么,P就是“糖尿病患者”。
接下来,干预(I)指的是我们想要研究的干预手段或治疗方法。
这个干预手段可以是药物、手术、物理治疗等等。
例如,我们想研究“心脏病患者使用β受体阻滞剂治疗的效果”,那么,I就是“β受体阻滞剂”。
比较(C)指的是我们希望比较的两个或多个不同干预手段的效果。
这可以是使用不同药物、不同手术方法或不同治疗策略。
例如,我们想研究“抗生素治疗与外科手术治疗对腹腔感染的效果”,那么,C就是“抗生素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
最后,结果(O)指的是我们希望研究的结果或预期效果。
这可以是相关的临床结果,例如死亡率、生存率、疾病复发率等。
例如,我们想研究“使用胰岛素治疗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效果”,那么,O就是“血糖控制效果”。
综上所述,PICO模板可以帮助我们明确研究问题并指导后续的研究和实践。
通过组合P、I、C和O这四个要素,我们可以建立一个明确的研究问题,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文献检索和评价,以获得最新的研究证据,促进循证医学的实践。
循证医学pico模板
以下是循证医学PICO模板的案例展示:
1. 患者信息:男性,53岁,一年前发现胃部不适,有烧灼感。
多年吸烟、饮酒史,近期饮酒后会加剧疼痛感,近日在某人民医院确诊为胃溃疡。
2. 提出问题:对患胃溃疡的男性患者,使用埃索美拉唑治疗能否达到症状缓解、溃疡愈合的疗效?
3. 证据检索:
- 数据文献检索资源:维普资讯。
- 组员。
PICO 模板是一种用于提出和回答问题的工具,包括 Population(人群)、Intervention (干预)、Comparison(对比)和 Outcome(结局)四个要素。
使用 PICO 模板可以帮助我们提出清晰、具体的问题,并更有针对性地检索和评估证据,从而提高循证医学实践的质量。
循证医学临床实践一:疾病案例中年妇女55岁,患有肝硬化。
2年前患者无诱因出现乏力、食欲消退。
三月前,感觉腹胀、四肢浮肿。
听说肾上腺糖皮质类固醇药物医治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向医生探问这种药的效果,并想明白这种药可否对自己有帮忙。
二:PICO与提出问题这属于预防诊断医治预后中的医治性的问题,然后按照病例PICO分析如下:肯定临床问题:肾上糖皮质类固醇类药物对肝硬化时候有疗效?三:证据检索与评价(一)证据检索原始研究证据(1)中文文献:以“肝硬化”“肾上腺糖皮质类固醇类药物”为关键词,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NKI。
(2)英文检索步骤如下:1:可提供的数据文献检索资源:通过数据库pubmed和Cochrnae Library检索相关全文参考文献。
2:关键词及检索策略:输入的关键词主如果The upper sugar corticosteroids 、Glucocorticosteroids、cirrhosis。
搜索Cochrane Hepato Biliary Controlled Trials Register, The Cochrane Library,、Cochrane Library、MEDLINE、EMBASE,全文搜索以找出研究。
搜寻策略包括搜索「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和「肾上腺糖皮质类固醇」等术语(包括常利用的配方名称)。
3:纳入及排除标准:咱们选择双盲法、单盲法或非盲法随机临床实验,来评估比较所有肾上腺糖皮质类固醇配方对照安慰剂,或无干与法,来医治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其诊断标准为(1)肝功能查验异样归并(2)抗粒线体抗体阳性或是组织学检查。
若还有其他的药物也同样施用在两组则能够允许纳入选择标准。
所有的文献均是以英文发表的。
检索取得的文献较多。
挑选的标准如下:1,主要有必然的真实性、靠得住性、适用性。
2,文献不是那么片面,主要针对那个临床研究。
4:检索结果共检索出13篇符合要求的文献,通过进一步发觉我只发觉有6篇符合研究:(1):Jesper Brok, Martin Thyge Mellerup, Kim Krogsgaard, Christian Gluud et al . January 2009(2): Martin Prince, Erik Christensen, Christian Gluud et al. January 2009(3) Martin Thyge Mellerup, Kim Krogsgaard, Philippe Mathurin, Christian Gluud, Thierry Poynard et al. January 2009(4) Christiane Schneider-Gold, Philippe Gajdos, Klaus V Toyka, June 2011(5) Christopher Parsons, Mark Davenport December 2010(6) Martin Thyge Mellerup, Kim Krogsgaard, Christian GluudJanuary 2009(二)评价证据评价证据是循证医学实践最为重要和关键的一部。
pico问题构建模式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PICO问题构建模式是一种在医学研究领域广泛使用的方法论,用来明确研究问题、设计研究方案和评估研究成果。
PICO代表了四个关键要素,即问题(Population/Problem/Patient)、干预(Intervention)、比较(Comparison)、结果(Outcome)。
在构建PICO问题时,研究者要根据这四个要素来明确研究的目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从而确保研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P代表问题(Population/Problem/Prepare):在构建PICO问题时,首先需要明确研究的问题或研究对象是谁。
病人、疾病、特定人群等。
这个部分的目的是明确研究的范围和目的,有助于确定研究的目标和方向。
研究者需要描述研究对象的相关特征和背景信息,确保研究问题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接下来,I代表干预(Intervention):在构建PICO问题时,需要明确研究的干预措施或治疗方法是什么。
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心理干预等。
这个部分的目的是确定研究的措施和方法,有助于设计研究方案和选择研究方法。
研究者需要描述干预措施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方式,确保研究的可操作性和可靠性。
PICO问题构建模式是一种科学严谨的研究方法论,能够有效帮助研究者明确研究问题、设计研究方案和评估研究成果。
通过PICO问题构建模式,研究者能够更好地把握研究的重点和方向,确保研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PICO问题构建模式,并在实际研究中应用这一方法论,促进研究的进展和成果。
【2000字】第二篇示例:PICO问题构建模式是指在进行医学研究或临床实践时,通过明确定义研究问题的四个要素:患者(Patient)、干预(Intervention)、比较(Comparison)和结果(Outcome),以最大程度地为研究提供结构性问题。
这种模式被广泛应用于循证医学领域,有助于研究者和临床医生准确定义研究问题和选择最合适的研究方法。
循证医学pico病例举例
疾病:高血压
P(患者/问题):高血压患者
I(干预/干预方案):减轻压力、锻炼、改变饮食
C(对比组):普通饮食、不减轻压力、不锻炼
O(结局):降低高血压的风险
举例:
P:一位50岁的男性高血压患者
I:每天进行50分钟瑜伽,减少工作压力,改变饮食(减少钠和脂肪的摄入)C:保持普通饮食且不进行锻炼和不减轻压力
O:减少高血压的风险
从以上病例中,可以看出循证医学的PICO模型的应用效果,即帮助医生和患者找到最有效的治疗方案,减少不必要的医疗行为和药物滥用。
级专业:班级:姓名:学号:循证医学文献评价疾病案例患者,男性,53岁,一年前发现胃部不适,有烧灼感。
多年吸烟、饮酒史,近期饮酒后会加剧疼痛感,近日在某人民医院确诊为胃溃疡。
医生建议使用埃索美拉唑进行治疗。
一、提出问题对患胃溃疡的男性患者,使用埃索美拉唑治疗能否达到症状缓解、溃疡愈合的疗效?二、证据检索1.可提供的数据文献检索资源维普资讯2.关键词及检索策略关键词:埃索美拉唑;奥美拉唑;胃溃疡检索策略:埃索美拉唑AND奥美拉唑AND胃溃疡3.检索结果检索到相关文献共计14篇,其中选择用以进行评价的文献为《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疗效比较》三、评价证据题目: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疗效比较作者:胡慧胡海燕单位: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药剂科杂志来源:中国现代医生-2012年3期86页I.[原文摘要]摘要:目的探讨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疗效比较。
方法80例伴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
治疗组前2周给予埃索美拉唑为主的Hp根除三联方案(埃索美拉唑20 mg,阿莫西林1.0 g,克拉霉素0.5 g,均1 13 2次),2周后只用埃索美拉唑治疗6周;对照组前2周给予奥美拉唑为主的HD根除三联方案(奥美拉唑20 mg,阿莫西林1.0 g,克拉霉素0.5 g,均1 13 2次),2周后只用奥美拉唑治疗6周。
评价和比较临床症状的缓解率、溃疡的愈合率、Hp的根除率、夜间酸突破发生率及用药后的不良反应。
结果治疗后两组临床症状均有显着改善(P<0.05),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
溃疡愈合有效率、Hp根除率和夜间酸突破发生率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埃索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疗效优于奥美拉唑,值得本地区临床推广。
关键词埃索美拉唑;奥美拉唑;胃溃疡;幽门螺杆菌II.[原文剖析]1.研究目的(objective)及背景(background)1.1目的探讨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胃溃疡的疗效比较。
循证医学作业案例PICO
循证医学(Evidence-based medicine,EBM)是指医疗决策和临床实践过程中,以最新的、最可靠的、最适合患者的临床证据为基础,结合临床医生的经验和患者的价值观,进行医疗决策和临床实践的一种方法。
PICO是循证医学中用于构建临
床问题的一个常用框架,它包括问题的四个要素,问题(Patient/Population)、干
预(Intervention)、对照(Comparison)、结果(Outcome)。
在本文中,我们将
以PICO框架为基础,介绍一个循证医学作业案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PICO框
架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病例背景,一名60岁的男性患者,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在医院接受治疗,最近出现了反复呼吸困难的症状,需要进一步的治疗和护理措施。
在这一情况下,我们可以使用PICO框架来构建临床问题,以指导我们的治疗决策和临床实践。
1. 问题(Patient/Population),60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男性患者。
2. 干预(Intervention),呼吸治疗。
3. 对照(Comparison),传统治疗方法。
4. 结果(Outcome),呼吸困难缓解、生活质量改善。
基于上述PICO框架,我们可以进一步提出以下临床问题,在60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男性患者中,采用呼吸治疗相较于传统治疗方法,是否能够有效缓解呼吸困难,改善生活质量?
针对这一临床问题,我们需要进行循证医学研究,收集相关的临床证据,以指
导我们的治疗决策。
首先,我们可以进行文献检索,寻找已有的临床研究和系统评价,以了解呼吸治疗在COP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其次,我们可以进行临床实验
或观察性研究,收集患者的临床数据,分析呼吸治疗对呼吸困难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最后,我们可以根据所获得的临床证据,制定针对该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方案,以最大程度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结局。
在进行循证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选择高质量的临床研究和系统评价作为证据来源,避免受到偏倚和误导。
其次,要结合临床医生的经验和患者的价值观,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最大程度地满足患者的临床需求。
最后,要不断更新自己的临床知识,关注最新的临床研究进展,以保持临床实践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总之,PICO框架是循证医学中常用的临床问题构建方法,它能够帮助我们明确临床问题的要素,指导我们进行循证医学研究和临床实践。
在日常临床工作中,我们可以根据PICO框架,提出具体的临床问题,寻找相关的临床证据,以指导我们的医疗决策和临床实践,最终实现优质、个体化的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