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医学第三版教学设计 (2)
- 格式:docx
- 大小:17.08 KB
- 文档页数:3
《循证医学与护理》教学设计方案介绍循证医学和护理的发展对于医学与护理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而关于循证医学与护理教学设计方案的探讨则是提升医护教学水平的重要课题。
本文的目的在于探讨循证医学与护理教学设计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个在当代高等教育中应用的现代循证医学与护理教学设计方案,以促进临床护理能力的培养。
一、循证医学与护理教学设计的重要性现代医学发展需要紧跟时代变化,以充分发挥科学医学的功效,而高等教育责无旁贷,必须从根本上解决教学内容与实践联系的问题,并紧密结合实际需求,提出循证医学与护理教学设计方案,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高等医学教育的发展。
1、循证医学与护理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护理实践水平的提高循证医学与护理教学设计的最终目的是为护理学生提供一种以科学证据为基础的护理实践方法,旨在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培养学生在问题解决和处理过程中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理解护理技术运用技巧并应用于实践的能力,最终提高护理总体实践水平。
2、循证医学与护理教学设计可以提升护理技术水平循证医学与护理教学设计可以帮助学生建立一种标准的临床医疗思维,运用实践的经验来对对护理技能做出衡量,同时也可以提供帮助学生学习护理实践中的新技术和技能,帮助学生根据护理技术要求实施护理操作,最终提高护理技术水平。
二、现代循证医学与护理教学设计方案1、教学内容设计教学内容应根据不同层次的护理学生需求来确定,主要包括:循证医学概念及其实践应用,护理与临床实践的科学基础,研究方法学,病因诊断与护理治疗等。
2、教学形式设计教学形式应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学习机会,可采用课堂讲授、讨论、实验室实习、临床实习、教室角色研究、护理技能比赛等多种形式设计。
3、评价机制设计评价机制应根据实际护理实践现状进行有效的学习评价,包括综合测试、病历分析、护理计划制定、护理教育实施以及护理技能操作等,以促进护理学生能力的培养。
综上所述,循证医学与护理教学设计是医学及护理教学提升水平的重要方面,在教学内容、形式、护理实践以及评价机制等方面都应有所体现,从而为护理学生提供一种以科学证据为基础的护理实践能力,使学生紧跟时代的变化,充分发挥科学医学的功效。
第一章循证医学总论本章重点:1.循证医学的概念2.循证医学的特点(2个)3.实践循证医学的基本条件(4个)4.实践循证医学的基本步骤(5步法)5.三要素四原则五步法思考题:1.循证医学产生和发展德尔内在原因是什么2.在中国实践循证医学存在的挑战有哪些1.循证医学的产生(1)疾病谱的改变(2)医疗资源有限且分布不均匀(3)医疗模式的改变(4)临床流行病学等方法学发展和信息技术实用化使循证医学成为可能2.循证医学三要素:医生证据患者3.循证医学的定义:循证医学是将最好的研究证据与临床医生的技能、经验和患者的期望、价值观三者完美结合,并在特定条件下得以执行的实用性科学。
4.循证医学的特点(一)决策的三要素——证据、资源、和终端用户价值意愿(1)“证据”及其质量是实践循证医学的决策依据(2)临床医生的专业技能与经验是实践循证医学的基础(3)充分考虑患者的期望或选择是实践循证医学的独特优势(二)遵循四个原则(1)基于问题的研究(2)遵循证据的决策(3)关注实践的结果(4)后效评价,至于至善5.实践循证医学的基本条件(1)政府的需要、支持和女宏观指导(2)高质量的证据、高素质的医学和患者的参与(3)必要的硬件设备(4)明确的目标、准确的定位、学以致用、持之以恒6.实践循证医学的基本步骤(1)提出明确的临床问题(2)检索当前最佳研究证据(3)严格评价,找出最佳证据(4)应用最佳证据,指导临床实践(5)后效评价循证医学的实践结果7.证据的三要素(1)证据的分类分级(2)证据的不断更新(3)肯定否定不确定8.循证医学的核心:高质量的临床研究数据第二章怎样在临床实践中发现和提出问题本章的要点:1.问题的来源2.问题的种类3.问题的构建本章以理解为主1.问题的特征(1)问题是某种情境下一个未知实体,在目标状态和当前状态之间有一定差异(2)所寻找或解决的东西有一定的价值,即问题的探寻或解决者相信寻找这些未知的东西有价值2.问题的成分给定的状态目标状态解决问题的障碍3.临床问题的特殊性要求从事医疗相关工作的人员具备“(1)准确分析、查询并评价所找出证据质量的能力(2)应用找出的当前最佳证据,针对性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3)使用证据后的后效评价(4)终身学习的能力4.问题的构建(1)背景问题(浅)○1问题词根○2一种疾病或疾病的某个方面(2)前景问题(深)○1患者或问题○2干预措施○3对比措施○4结局指标5.前景问题构建实例暴露对象结局6.△实际问题举例分析P15 实际问题举例表格,注意理解7.找准临床问题所要具备的条件(1)对患者的责任心(2)要有丰富的医学基础知识和临床医学知识(3)具有一定的人文科学及社会、心理学知识(4)扎实的临床基本技能(5)临床综合分析的思维和判断能力第三章证据的分类、分级与推荐本章要点:1.证据的分类2.证据金金字塔(新九级)3.GRADE标准的证据质量、推荐强度1.原始研究又可以分为试验性研究和观察性研究2.原始研究证据:是指直接在受试者中进行的单个有关疾病、诊断、预防、治疗和预后等研究所获得的第一手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总结后得出的结论。
循证医学教学理念与方法循证医学教学理念与方法是一种以问题为基础、以证据为依据的临床医学教学方法。
其核心理念是要求医生和医学生在诊断、治疗和预防疾病时,要从最可靠的医学研究证据出发,结合个人的临床经验和患者的实际需求,制定并实施最佳的医疗决策。
循证医学教学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明确问题:医生和医学生要在临床实践中发现问题,并明确问题的范围和重点。
2. 寻找证据:根据问题的具体内容,通过各种途径(如文献检索、临床试验等)寻找最可靠的医学研究证据。
3. 评价证据:对所找到的证据进行严格评价,评估其真实性、可靠性和实用性。
4. 应用证据:将评价后的证据应用到具体的临床实践中,如制定诊疗指南、进行临床诊断和治疗等。
5. 评估效果:对应用证据的效果进行评估,以确定其是否真正解决了临床问题,并不断完善和改进治疗方案。
相比传统医学教学方法,循证医学教学更加注重实证和科学性,强调医生和医学生要不断学习和掌握最新的医学研究成果,将其应用于临床实践中,从而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
同时,循证医学教学也强调医生和医学生的个人经验和专业技能,要求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积累经验,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到临床决策中。
在实施循证医学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计划,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能力水平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
2. 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践和案例分析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和实践循证医学的方法和技巧。
3. 要注重教学过程中的互动和交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分享经验,促进知识的相互学习和交流。
4. 要及时跟进最新的医学研究成果,不断更新和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保持教学的时效性和科学性。
5. 要注重教学效果的评估和反馈,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和计划,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总之,循证医学教学理念与方法是一种科学、严谨、实用的临床医学教学方法,能够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保障患者的健康和安全。
第一章循证医学总论本章重点:1、循证医学得概念2、循证医学得特点(2个)3、实践循证医学得基本条件(4个)4、实践循证医学得基本步骤(5步法)5、三要素四原则五步法思考题:1、循证医学产生与发展德尔内在原因就是什么2、在中国实践循证医学存在得挑战有哪些1、循证医学得产生(1)疾病谱得改变(2)医疗资源有限且分布不均匀(3)医疗模式得改变(4)临床流行病学等方法学发展与信息技术实用化使循证医学成为可能2、循证医学三要素:医生证据患者3、循证医学得定义:循证医学就是将最好得研究证据与临床医生得技能、经验与患者得期望、价值观三者完美结合,并在特定条件下得以执行得实用性科学。
4、循证医学得特点(一)决策得三要素——证据、资源、与终端用户价值意愿(1)“证据”及其质量就是实践循证医学得决策依据(2)临床医生得专业技能与经验就是实践循证医学得基础(3)充分考虑患者得期望或选择就是实践循证医学得独特优势(二)遵循四个原则(1)基于问题得研究(2)遵循证据得决策(3)关注实践得结果(4)后效评价,至于至善5、实践循证医学得基本条件(1)政府得需要、支持与女宏观指导(2)高质量得证据、高素质得医学与患者得参与(3)必要得硬件设备(4)明确得目标、准确得定位、学以致用、持之以恒6、实践循证医学得基本步骤(1)提出明确得临床问题(2)检索当前最佳研究证据(3)严格评价,找出最佳证据(4)应用最佳证据,指导临床实践(5)后效评价循证医学得实践结果7、证据得三要素(1)证据得分类分级(2)证据得不断更新(3)肯定否定不确定8、循证医学得核心:高质量得临床研究数据第二章怎样在临床实践中发现与提出问题本章得要点:1、问题得来源2、问题得种类3、问题得构建本章以理解为主1、问题得特征(1)问题就是某种情境下一个未知实体,在目标状态与当前状态之间有一定差异(2)所寻找或解决得东西有一定得价值,即问题得探寻或解决者相信寻找这些未知得东西有价值2、问题得成分给定得状态目标状态解决问题得障碍3、临床问题得特殊性要求从事医疗相关工作得人员具备“(1)准确分析、查询并评价所找出证据质量得能力(2)应用找出得当前最佳证据,针对性解决临床问题得能力(3)使用证据后得后效评价(4)终身学习得能力4、问题得构建(1)背景问题(浅)○1问题词根○2一种疾病或疾病得某个方面(2)前景问题(深)○1患者或问题○2干预措施○3对比措施○4结局指标5、前景问题构建实例暴露对象结局6、△实际问题举例分析P15 实际问题举例表格,注意理解7、找准临床问题所要具备得条件(1)对患者得责任心(2)要有丰富得医学基础知识与临床医学知识(3)具有一定得人文科学及社会、心理学知识(4)扎实得临床基本技能(5)临床综合分析得思维与判断能力第三章证据得分类、分级与推荐本章要点:1、证据得分类2、证据金金字塔(新九级)3、GRADE标准得证据质量、推荐强度1、原始研究又可以分为试验性研究与观察性研究2、原始研究证据:就是指直接在受试者中进行得单个有关疾病、诊断、预防、治疗与预后等研究所获得得第一手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总结后得出得结论。
第41卷第1期2021年1月CURRICULUM,TEACHINGMATERIALANDMETHODVol.41,No.1January,2021循证教学的过程逻辑与运行机制崔友兴a,b(海南师范大学a.初等教育学院;b.海南省基础教育课程与教学研究基地,海口571158)摘要:循证教学即基于证据的教学,是教师主体基于经验、智慧与证据,在师生交往互动中促进学生学习与发展的实践活动,具有系统性与结构性、开放性与生成性、协同性与创新性的特征。
循证教学的过程逻辑是循证教学实践内在规律的体现,包括学科逻辑、教导逻辑、学习逻辑、素养逻辑和时空逻辑。
愿景引导机制、主体协作机制、证据支撑机制、实践反思机制和场域支持机制是推动循证教学有效运行的机理。
关键词:循证教学;过程逻辑;运行机制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 0186(2021)01 0064 08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西部民族地区乡村教师获得感测评与提升研究”(20CMZ026)。
作者简介:崔友兴,海南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课程与教学论、教师教育研究。
循证(教学)思想在我国古代先贤的诸多论述中已有显现。
先秦时期,孔子基于学生志趣、资质与性格等差异的证据实施“因材施教”(“夫子教人,各因其材”),如针对学生智能的高低实施不同的教育,他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论语·雍也》)孟子主张基于学习者基础和志趣差异的证据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他说:“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材)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孟子·尽心上》)东汉王充明确提出了基于证据的“效验”思想,他说:“事莫明于有效,论莫定于有证。
”(《论衡·薄葬》)魏晋南北朝时期,颜之推基于幼儿精神专注特点的证据,主张教育要抓住时机,宜早不宜迟。
循证医学第三版教学设计
简述
本文档主要介绍循证医学第三版教学设计的相关内容。
作为医学领域中的一项重要学科,循证医学的教学设计尤其重要。
本教学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循证医学的相关基础知识及应用。
教学目标
1.掌握循证医学的概念和发展历程;
2.熟练掌握系统性文献综述和荟萃分析的方法;
3.能够根据临床问题制定循证医学的检索策略和评价文献的质量;
4.能够设计循证医学实践计划并实施;
5.具备循证医学的写作和报告能力。
教学内容
1.循证医学的概念及发展历程;
2.文献检索和筛选;
3.文献评价方法;
4.系统性文献综述和荟萃分析方法;
5.循证医学实践计划设计和实施;
6.循证医学的写作和报告。
教学方法
1.理论讲授;
2.分组讨论;
3.病例分析;
4.实践操作;
5.文献报告。
教学时长
总计60学时,分为以下几个模块:
1.循证医学导论(2学时);
2.文献检索和筛选(10学时);
3.文献评价方法(8学时);
4.系统性文献综述和荟萃分析方法(15学时);
5.循证医学实践计划设计和实施(20学时);
6.循证医学的写作和报告(5学时)。
教学评估
评估方式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课堂测试,包括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等;
2.作业评估,包括文献筛选和评价作业、设计循证医学实践计划等;
3.学生报告,要求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进行个人或小组报告。
教学资源
1.《循证医学学习教程》第三版,徐晓岚等编;
2.循证医学实践工具;
3.医学数据库。
教学成果
通过本教学设计,学生将掌握循证医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学生不仅可以通过
理论学习了解到循证医学的概念和发展历程,并在实践操作中掌握文献检索和筛选、
文献评价、实践计划设计和实施、写作和报告等技能。
学生在本教学设计后,可以应用所学的循证医学知识和技能进行相关研究和实践,并在临床实践中做出更好的决策,提高工作质量和水平。
结语
循证医学的发展离不开科学的研究和实践应用,只有通过联系实践才能更好地掌握循证医学的技能。
通过本教学设计,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循证医学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
希望本教学设计能够对循证医学的教学工作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