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传文史哲知识点
- 格式:docx
- 大小:14.09 KB
- 文档页数:5
历史大事1 中国历史{全部}11、已知的在中国境内生活的最古老的原始人类,是“元谋猿人”。
在中国云南省元谋盆地发现的颗古人类牙齿化石,经科学鉴定,距今约有70多万年了。
2、约70——20万年前,“北京猿人”(简称“北京人”),生活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的洞穴里。
3 、北京人已经知道使用天然火。
人类第一次取得了支配一种自然力的能力。
4、到了大约18000年前,仍然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里,生活着一批被称作“山顶洞人”的远古人类。
他们已经具有明显的黄种人的体态特征。
5、山顶洞人不仅会人工取火,而且制造出了中国缝制工艺史上的第一枚骨针,骨针约同火柴棍般粗细,长82毫米。
6、距今六七千年前,中国出现了古老的彩陶文化和黑陶文化。
7、陕西西安半坡文化的彩陶,十分精美。
人面网纹盆上各种纹饰,是原始美术、原始文字和原始艺术的结晶。
8、山东龙山文化的黑陶,乌黑光亮,有着金属器皿一样的光泽。
9、长江流域的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文化,与黄河流域的半坡文化同样古老,7000年前那里的人们已经会用大型木构件建筑房屋。
10、大约4000多年前,发生了一些部落战争。
黄帝是其中一个部落的首领,因为他深得人心又聪明勇敢,取得了最后胜利。
11、在古老的华夏族逐渐形成的过程中,黄帝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黄帝也就被后世尊为华夏族(即中华民族前身)的“人文初祖”。
司母戊大方鼎12、黄帝之后,中华民族先后又出现了几位杰出的人物:尧、舜、禹。
尧禅位于舜,舜禅位于禹。
13、尧舜禹的时代,洪水泛滥成灾。
大禹奉命治水,终于治服了洪水。
14、后来,禹的儿子启继承了王位,建立了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约公元前22世纪公元前17世纪)。
15、相传在4000多年前的夏朝,就开始有了历法,所以人们都把中国古老的传统历法叫夏历。
16、夏历是按月亮的运行周期制订的,又叫阴历。
由于历法中有节气变化和农事安排,所以又称农历。
17、夏朝最后一个统治者桀,暴虐无道。
东方的商部落,在汤的领导下强大起来,打败了夏建立商朝(约公元前17世纪初——公元前11世纪)。
中传文史哲基础知识一、概述中传(中国传媒大学)文史哲是中传学子的必修课,涵盖了文学、历史和哲学三个学科的基础知识。
本文将介绍中传文史哲的基础知识,包括学科的定义、主要内容以及学习方法。
二、学科定义1.文学:文学是以语言为工具,创作和表达各种思想、情感和体验的艺术形式。
它包括小说、诗歌、戏剧、散文等多种文体。
2.历史:历史是研究过去事件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学科。
它通过研究历史文献、考古遗址等材料,还原过去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
3.哲学:哲学是对人类存在和世界本质的思考和探索。
它探讨诸如人类的意义、真理、价值等问题,包括伦理学、形而上学、认识论等内容。
三、主要内容1. 文学•文学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文学的定义、文学作品的类型和流派等。
•中国古代文学: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主要的文学作品和代表作家。
•中国现当代文学:现当代文学的特点、主要作家和作品等。
•西方文学:西方文学的发展概况、主要作品和代表作家等。
2. 历史•中国古代史:从夏朝到清朝的历史阶段、重要事件和人物等。
•世界史:世界历史的主要时期、文明的交流与融合、世界两次大战等。
•中国近现代史:晚清时期的变革、辛亥革命、抗日战争、建国后的国家建设等。
•文化史与社会史:文化传承、社会制度和社会变迁等。
3. 哲学•古代哲学:中国古代哲学的流派、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思想体系。
•西方哲学:古希腊哲学、现代哲学、存在主义、实用主义等。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思想体系。
•伦理学:伦理道德的起源和发展、人类行为规范等。
四、学习方法1.阅读经典著作:通过阅读经典著作,了解不同学科的重要作品和代表性思想。
2.多角度思考:对于文学、历史和哲学的知识,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深化对问题的理解。
3.理论联系实际:将学习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通过观察和思考,培养对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
4.与他人交流讨论:与同学和老师交流讨论,互相学习和启发,促进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
2023中国传媒大学文史哲初试题目 2023年中国传媒大学文史哲初试题目:
一、历史方面:
1.《后汉书》和《前汉书》有何不同?
2.中国历史上最具代表性的社会结构是什么?
3.“ 民主时代” 和“封建社会”之间有何区别?
4.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时期,请论述原因。
5.佛教在中国古代社会发展史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6.唐朝的繁荣及其影响。
二、文学方面:
1.描述《史记》的结构特点及其作者著作的影响。
2.诗歌创作对中华文化传承的作用和影响。
3.“三宝”西施、王昭君和杨玉环当中谁最具传奇色彩?4.《兰亭集序》为宋文学做出了什么样的贡献?
5.从中国文学及文化方面论述《水浒传》的影响。
6.“诗经”中的哲理与今天的社会如何联系?
三、哲学方面:
1.“老子”的著作及其思想内容。
2.中国古代哲学的起源及其影响。
3.《论语》的主要思想是什么?
4.孔子的“仁义、礼智信”的意义。
5.“道家”与“儒家”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6.“墨家”的中国思想背景。
中国传媒大学文史哲
中国传媒大学是国家级重点大学,是一所专业课程结构完备,融传媒学科、文史哲学科以及新兴学科等多种学科于一体的综合性学术机构。
本篇文章将围绕中国传媒大学的文史哲学科介绍,以及在文史哲学科的发展历程、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展开讨论。
中国传媒大学在文史哲学科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至1925年,当时的文史哲学科仅涉及哲学、政治学、文学、历史学四个体系。
随着大学发展,逐渐衍生出宗教学、考古学、军事学、外国语言文化等新学科,学科体系不断完善。
特别是针对传媒相关专业,针对具体问题和学术前沿,开设了“媒介思想史”“影视文学概论”“新媒体文化艺术”等课程,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和发展空间。
现阶段,中国传媒大学文史哲学科的发展已经达到了国内高校杰出水平,课程涉及较广泛,学科体系越来越完善,师资队伍也得到了不断完善。
在文史哲学科方面,教授同学们涉及思想史、文学史、历史史、语言学、社会学、比较文学等课程,教师们积极参与学术研究,发表论文,开展国际学术交流,同时他们还致力于教学,所开设的课程既有理论分析也有实践实践,以培养学生的深厚的文史哲学知识,为今后的工作和学习打好基础。
未来,中国传媒大学文史哲学科将不断开拓创新,努力打造文史哲学科强校。
首先,将夯实和加强教学基础,把教学过程衔接起来,促进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其次,加强联系实际的实践和研究,为学生创造一个真实的、实用的学习环境;最后,搭建研究
交流平台,不断开拓和探索新的前沿学术。
总之,中国传媒大学的文史哲学科不断发展,形成了完备的学科体系,既可以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发现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工作和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传媒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
原创中传文史哲历年真题一、法律、政治和哲学的关系1.1 绪论法律、政治和哲学作为社会科学的三大基础学科,它们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和相互依存的关系。
在现代社会中,法律和政治是实现社会秩序和公正的重要手段,而哲学则为法律和政治的理论基础提供思辨性的支持。
在探讨法律、政治和哲学的关系时,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
1.2 法律与政治的关系法律和政治是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概念。
法律是一种规范行为的制度,它通过立法和司法的手段来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正。
政治则是一种权力的分配和运用的活动,它通过组织和管理社会事务来实现公共利益。
在现实世界中,法律和政治往往是紧密相连的,法律的制定和实施往往是政治力量的体现,同时政治力量也需要法律的制约和规范。
1.3 法律与哲学的关系法律和哲学的关系可以从两个角度来解读。
一方面,法律和哲学都是关于人类社会和人类行为的研究,它们的目标都是为了实现社会的公正和道德的完善。
另一方面,哲学为法律提供了伦理和道德的基础,通过哲学的思辨性分析,可以深入探讨法律的本质和意义。
同时,法律也为哲学提供了具体的案例和实践,通过法律的研究,可以验证和完善哲学的理论。
二、历史、文学与人类文明2.1 历史与文学的关系历史和文学是相互交织、相互渗透的学科,它们共同构成了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历史是对过去事件和社会发展的研究,而文学则是通过艺术的方式来表达和传递人类的思想和情感。
在研究历史时,文学作为一种重要的史料可以提供丰富的信息和真实的情感体验。
而通过文学作品,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内心世界。
2.2 历史与人类文明的关系历史与人类文明是紧密相连的。
人类文明的发展是历史的记录和见证,历史的变迁和演进塑造了人类文明的多样性和独特性。
通过对历史的研究和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人类社会的起源、演变和未来发展的方向。
同时,人类文明也为历史提供了不同的背景和内容,历史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读人类文明的丰富内涵。
原创中传文史哲基础知识中传,即中央传媒学院,是中国培养传媒人才的高等学府之一。
文史哲基础知识是中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涵盖了人们在传媒领域必备的文化、历史和哲学基础知识。
本文将从中传的角度出发,介绍一些与文史哲相关的基础知识。
一、文学基础知识文学是人类创造的一种艺术形式,它通过语言来抒发情感、表达思想、描绘形象,以及反映社会现实。
在中传的学习中,了解文学的基础知识是至关重要的。
1. 文学的分类文学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常见的分类包括散文、诗歌、小说、戏剧等。
每一种文学形式都有其独特的表现方式和特点,了解这些分类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
2. 文学批评方法文学批评是对文学作品进行评价和分析的一种方法。
中传学生需要掌握不同的文学批评方法,如传统的批评方法、结构主义、形式主义、批评理论等,以加深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解读。
3. 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代文学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了解中国古代文学对于中传学生来说尤为重要。
学生需要熟悉古代文学的主要作品,如《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等,以及相关的文学流派和创作背景。
二、历史基础知识历史是人类过去的经验和教训的积累,通过对历史的研究和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现实。
在中传的学习中,了解历史的基础知识是必不可少的。
1. 中国历史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中传学生需要了解中国历史的基本概况,如中国的历史分期、主要朝代、历史事件等。
同时,学习中国历史还需要了解历史上的重要人物和他们的贡献,如孔子、孟子、王安石等。
2. 世界历史除了中国历史,中传学生还需要了解世界历史的基本知识。
学习世界历史可以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认识和理解世界各国的文化、政治和社会发展。
3. 历史研究方法历史研究是对过去事件和人物的系统研究和分析。
中传学生需要学习不同的历史研究方法,如考据法、历史唯物主义、历史比较法等,以提高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认识和理解能力。
中传初试文史哲资料文史哲是中传初试的重点学科,涉及到文学、历史和哲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考生在备考时,除了要掌握基础知识,还需要能够将各个学科之间的联系进行合理的融合与应用。
下面就文史哲这一学科进行一篇内容生动、全面、有指导意义的文章。
题目:文史哲的综合应用与智慧思考一、文学的力量文学是人类情感和思想的艺术体现。
通过文学作品,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人类的内心世界、感受他们的悲喜哀乐。
文学作品中的形象描写、语言运用和情节构建等,都与历史和哲学密切相关。
通过对文学作品的分析,我们可以揭示出历史背景和社会现象中隐藏的道德与智慧。
二、历史的启示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长河,我们可以从历史中学习到宝贵的教训与经验。
历史中的事件和人物都有一定的背景和原因,通过对历史的研究,我们可以分析事件与原因之间的联系,看到人类发展的规律与趋势。
历史中的伟人们的思想、行为和决策,也能够给我们当代人提供指导和启发。
三、哲学的思辨哲学是对人类存在及其意义的思考和探讨。
通过哲学的学习,我们可以学会思辨,探索生命的本质和人类价值的含义。
哲学的基本问题涵盖了人生意义、伦理道德、自由意志等方面,这些问题也与历史与文学息息相关。
通过哲学的思考,我们可以提出更多的问题,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和理论探索的能力。
四、综合应用与智慧思考文史哲的综合应用就是将文学、历史和哲学的知识相互结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通过对历史事件、文学作品和哲学思想的分析与研究,我们可以获得更全面、更深刻的知识。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通过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借鉴文学作品的情感表达和思想启示,用哲学的思辨方式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和困惑。
智慧思考是文史哲学科要求我们具备的能力。
通过研究文学、历史和哲学的交叉点,我们能够领悟到其中的智慧,并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如何正确理解历史事件的背后含义,如何挖掘文学作品中承载的深层哲理,如何通过哲学的思考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些都需要我们具备智慧思考的能力。
原创中传文史哲基础知识题库一、中国古代文化1.唐朝诗人杜甫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重要代表之一,他的作品中以哪首诗最为著名?答:《登高》2.《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它的作者是谁?答:曹雪芹3.《诗经》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诗歌总集,共收录多少篇诗歌?答:305篇4.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节日中秋节通常在农历几月几日?答:八月十五5.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的故事背景是哪个朝代?答:宋朝二、中国历史1.中国历史上最长的一次王朝是什么?答:周朝2.中国历史上最短的一次王朝是什么?答:秦朝3.中国古代历史上被称为“太平天国”的农民起义发生在哪个时期?答:19世纪中叶4.中国古代历史上著名的兵马俑出土于哪个时期的陵墓?答:秦始皇陵墓5.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海战是哪一次?答:1894年的黄海海战三、中国哲学思想1.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最早的一部系统哲学著作是哪本?答:《周易》2.儒家思想中提倡的“仁”的核心意义是什么?答:人与人之间的仁爱和善良心意3.道家思想中的“无为而治”主张什么样的治理方式?答:不主动干预,顺其自然4.墨家思想主张什么样的道德原则?答:以爱为中心,排斥战争和权力5.周朝时期著名的思想家老子认为世界的本源是什么?答:道四、中国古代文学1.《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它的作者是谁?答:曹雪芹2.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中主要讲述了谁的故事?答:孙悟空3.《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与林黛玉是什么关系?答:表亲4.杜甫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代表之一,他的作品中以哪首诗最为著名?答:《登高》5.唐朝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黄金时期,被誉为“诗歌的鼎盛时代”,这主要是因为唐朝有谁的支持和推动?答:李白、杜甫等诗人的支持和推动以上是中传文史哲基础知识题库,希望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类专业?文史要览?考研复习笔记考研教育网〔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类专业综合考试的参考书只有一本,确实是根基王振业老师等编写的?文史要览?。
书比立后,内容知识点比立多,因此复习过程中会花费大量的时刻。
然而中国传媒大学综合考试的题量是有限的,而且重点比立突出,有些东西大可不可面面俱到,白费贵重的复习时刻。
因此考研教育网依据历年考试真题,专门整理?文史要览?中频繁出现的重点内容,做成复习笔记供宽广考生参考。
注重:关于内容的重要程度,我们进行了划分,大伙儿能够依据括号中的重点、了解、掌握等进行相关复习。
第一局部:中国古代历史1.元谋人:最早的竖立人;北京人:华北地区最早的竖立人;山顶洞人:我国最早发现的墓地。
2.仰韶文化:母系氏族繁华的代表,黄河中游;河姆渡文化:迄今发现最早的漆器,位于长江下游;良渚文化大汶口文化:黄河下游,陶器,代表中国社会差不多进进父系氏族,后来开展成龙山文化;红山文化:从事原始农业为主,还有畜牧业;马家窑文化:彩陶兴盛;北方农耕文化〔名词解释/3个时期〕;南方农耕文化〔3个时期〕。
3.传奇时期:五六千年前直到夏商周4.三皇五帝〔掌握几种不同的讲法〕5.三代:夏商周〔西周的四个时期,东周是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期〕6.春秋五霸〔重要〕:两种讲法7.战国七雄:〔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8.统一的封建王朝〔特不重要〕9.分裂的封建王朝〔特不重要〕十六国分为前后两期/南朝根基上建都南京〔建康〕/北朝的统治者都来自于鲜卑族/辽金西夏所对应的民族10.李悝变法:取有余而补缺乏;以法治国?法经?。
11.商鞅变法:掌握其措施12.三家分晋〔特别重要〕:掌握过程13.初税亩〔重要〕16.蒙恬监修长城〔了解一下〕17.楚汉之争、文景之治18.吴楚七国之乱〔简单了解〕20.盐铁之议:?盐铁论?作者桓宽21.D锢事件〔了解〕22.赤壁之战〔比立重要〕23.八王之乱〔一般了解〕24.淝水之战〔重要〕:以弱胜强25.魏孝文帝改制〔特不重要〕:改革内容26.贞瞧之治〔重要〕/开元之治27.安史之乱〔特不重要〕:转折点28.永贞革新〔了解〕29.藩镇割据〔了解〕30.宋代中心集权〔比立重要〕32.王安石变法〔比立重要〕33.元朝及四汗国〔了解四汗国是谁〕34.厂卫/靖难之役〔了解〕35.张居正吏治改革〔特不重要〕36.阉D\东林D\文字狱\民变〔一般了解〕37.三藩之乱\康熙平定准葛尔〔一般了解〕38.收复台湾\统一台湾〔比立重要〕39.改土回流〔一般了解〕政策〔简单了解〕41.农民起义〔记住首领名字、朝代、提出口号〕:陈胜吴广、赤眉绿林、黄巾起义、隋末农民起义、唐末农民起义、王小波吕顺、方腊钟相杨么起义、元末农民起义、明末农民起义〔比立重要〕42.帝王:秦始皇、汉武帝刘彻、宋太祖、成吉思汗〔幅员最大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特不重要,高度中心集权〕、康熙〔尼布楚〕大臣:萧何曹参、诸葛亮、魏征、范仲淹、岳飞、文天祥、戚继光43.屯田〔注重〕:分为军屯和民屯44.均田制〔重要〕:具体内容45.常平仓、盐法、漕运、茶法、户籍——一般了解46.井田制〔比立重要〕47.铜铁器、藕耕、牛耕、钞票布、灵渠、白渠、都江堰、秦汉田租、曹魏屯田、占田课田制、户调——了解48.租庸调制〔比立重要〕49.两税法〔特不重要〕人丁为主向财产土地为主转变50.隋唐钞票币、榷场〔了解〕51.交子、会子、关子〔比立重要〕52.鱼鳞图册〔重要〕、黄册制度53.元代海运、徽商〔了解〕54.一条鞭法、摊丁进亩〔特不重要〕55.郡县制、分封制〔比立重要〕56.三省六部〔特不重要〕57.御史台、翰林院、察举、九品中正制〔了解〕太学、国子监、书院〔注重一下〕58.科举制〔特不重要〕59.一系列法典〔了解〕60.八旗制度〔明白是哪八旗〕61.军机处\总理各国事物衙门〔了解〕62.民族:蛮\夷\狄\戎\D项\匈奴\鲜卑\突厥\色目人\鞑靼\氐63.中外文化、经济交流〔多注重〕——特别关注魏晋南北朝时期65.几大宗教〔了解〕66.张骞和班超〔要明白〕67.遣唐使、遣隋使68.郑和下西洋〔特别重要〕69.荷兰侵占台湾、倭寇、马可波罗、利玛窦〔了解〕70.先秦学校:学习的是哪六艺71.稷下学宫〔了解〕72.孔子和儒家/先秦诸子〔孟子比立重要,提出了民贵君轻的思想〕74.玄学、理学、乾嘉学派〔一般了解〕75.今文经学〔给戊戌变法提供了思想预备〕76.九章算术、祖冲之圆周率77.犯胜之书、齐民要术、王祯农书、农政全书、天工开物、神农本草经、张仲景〔伤冷论〕、华佗、孙思邈、李时珍、张衡、李春78.四大制造〔特别重要〕81.天一阁〔重要〕82.二十四史〔记住其中最有名的〕83.中国古代历史体裁〔十分重要〕:编年体/纪传体/纪事本末体/纲目体/会要体/通史/断代史84.左丘明和?左传?/刘知己与?史通?/司马光和?资治通鉴?/“三通〞〔明白是哪三通〕/谈迁和?国榷?第二局部:中国近现代史〔与日本\台湾有关的要格外注重〕1.鸦片战争:近代史的开端2.?南京条约?:第一个不平等条约3.太平天国起义〔了解〕4.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法战争〔了解〕5.洋务运动〔特别重要〕6.甲午战争〔比立重要〕7.戊戌变法〔比立重要〕8.义和团运动\辛丑条约\同盟会\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中日二十一条\巴黎和会〔一般了解〕9.八国联军——明白是哪八国10.辛亥革命〔提出三民主义〕11.五四运动〔重要〕12.五卅运动\省港大罢工\北伐战争\四一二政变\南昌起义\土地革命战争〔一般了解〕13.红军长征〔重要〕14.一二九运动〔了解〕15.西安事变\抗日战争〔比立重要〕16.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一二八事变\解放战争〔了解〕第三局部:外国历史1.四大文明古国\三大宗教〔哪四个国家/哪三个宗教〕2.玛雅文明\印加文明〔一般了解〕3.古罗马〔西罗马的灭亡标志着欧洲奴隶制度的终结〕4.地理大发现〔特别重要〕5.非洲奴隶贸易〔损失了2.1亿人〕6.文艺复兴〔特别重要〕:突出特点时候反封建,尤其要注重最后一段话文艺复兴的意义7.启蒙运动〔比立重要〕:第二次思想解放8.欧洲工业革命〔比立重要〕9.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特别重要〕:世界近代史的开端10.英国殖民扩张\东印度公司〔了解〕11.法国大革命〔比立重要〕12.普法战争\美国南北战争〔一般了解〕13.巴黎公社〔比立重要〕14.俄国十月革命〔比立重要〕15.北美独立战争〔比立重要〕16.美国1787年宪法〔特别重要〕17.门罗主义〔充分注重〕18.东京审判〔略微留意〕19.日本明治维新〔了解〕第四局部:中国古代文学1、散文〔重要〕:什么是散文,跟它相对的是什么2.古代散文开展脉络〔重要〕3.语录体〔明白一下〕4.古体诗\近体诗\尽句\词\赋\律诗\乐府〔了解到文体的程度就能够了〕5.古代小讲开展脉络和小讲的三要素〔重要〕7.古谣谚\神话\甲骨卜辞\铜器铭文——了解8.?尚书?:标志着中国叙事散文的开始、9.战国策国语春秋左传——瞧一下10.诸子的代表作——了解11.先秦寓言〔注重一下〕12.古诗十九首/孔雀东南飞〔明白主人公喊什么〕——了解一下13.枚乘和?七发?/司马相如?子虚赋??上林赋?——了解14.贾谊/晁错〔特不重要,明白其重要著作和写作风格〕15.司马迁?史记?〔特别重要〕16.桓宽和?盐铁论?/王充和?论衡?/班固和?汉书?——了解一下17.建安七子/建安风骨〔比立重要〕18.竹林七贤〔记住要紧人物及其要紧作品〕19.陈寿?三国志?/鲁褒?钞票神论?/李康?运命论?/陶渊明/范晔和?后汉书?/郦道元?水经注?/杨玄之?洛阳枷蓝记?20.曹丕?典论·论文?〔特别重要〕/陆机?文赋?/挚虞?文章流无论?/葛洪21.文心雕龙〔特别重要〕22.箫统?文选?〔注重〕23.干宝和?搜神论?/?世讲新语?.24.唐诗简单了解一下李白、杜甫、白居易、初唐四杰〔名字、韩柳指的是谁〕25.唐宋古文运动〔代表人物和提出口号〕26.唐宋八大伙儿〔明白是哪八个人〕27.唐代传奇〔好好瞧瞧〕28.敦煌变文〔好好瞧〕/敦煌歌辞〔了解〕29.欧阳修/三苏:苏轼〔比立重要〕30.宋代笔记文〔了解〕31.宋元话本〔特别重要〕33.前后七子〔了解〕34.唐宋派/公安派的三袁〔比立重要〕36.八股文〔瞧瞧〕37.张岱/徐霞客游记〔了解〕38.章回小讲〔重点〕/四大小讲39.拟话本/三言二拍〔重点〕40.桐城派和方苞〔重点〕/阳湖派〔了解〕41.黄宗熙?明夷待访录?/顾炎武?日知录?42.?聊斋志异?〔了解其作者和特色〕/?儒林外史?43.?红楼梦?/李汝珍?镜花缘?/?东周列国志?/纪昀/李渔/王夫之/袁枚〔一般了解〕44.金圣叹/毛宗岗〔注重〕第五局部:中国近现代文学1.曾国藩和湘乡派〔留意一下〕2.梁启超和新民体〔了解〕3.刘鹗?老残游记?/曾朴?孽海花?/官场现行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4.五四新文学运动〔特别重要〕5.白话文学/乡土文学/左翼文学〔注重一下〕6.文艺群众化/延安文艺座谈会/解放区文学〔了解诞生的代表作〕/孤岛文学〔了解〕7.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特别重要〕8.文学研究会〔特别重要〕/制造社〔重要〕9.语丝社/新月社/鸳鸯蝴蝶派/太阳社〔一般了解〕10.鲁迅〔重中之重:散文/小讲/杂文/两部著作〕11.茅盾/巴金/郭沫假设/沈从文/老舍/朱自清〔简单了解〕12.各民族的史诗〔一般了解〕第六局部:外国文学〔顶多考4分〕日本:源氏物语/夏目漱石俄国〔重点〕:普希金〔特别重要〕/列夫·托尔斯泰〔特别重要〕/屠格涅夫/?罪与罚? /莱蒙托夫/契柯夫/高尔基〔特别重要〕/法捷耶夫/肖洛霍夫德国:歌德〔特别重要〕/海涅/格林兄弟/狂飙突进运动〔重要〕英国:莎士比亚〔重要〕/迪福/司各特/狄更斯/萧伯纳/伏尼契法国〔重点〕:卢梭/莫里哀/巴尔扎克〔特不重要〕/雨果〔重要〕/梅里美/乔治桑/福楼拜/左拉〔特别重要〕/罗曼·罗兰意大利:薄迦丘?十日谈?〔重点〕/但丁?神曲曲折折曲曲折折折折?〔重点〕希腊:荷马史诗/三大悲剧作家美国:马克吐温〔比立重要〕/杰克伦敦/海明威/?一千零一夜?〔注重一下〕其他的都简单了解第七局部:现代汉语汉语标准化〔多注重〕/六书第八局部:古文读后感:200字,一般同学得分为4分,写得好的给5分。
中传文史哲基础知识题库第一部分:文学基础知识1.1 文学的定义是什么?文学是一种通过语言艺术表达人类想象力、情感和思想的创造性活动,是对现实世界的反思和想象的产物。
1.2 古代中国四大文学名著是哪些?古代中国四大文学名著分别是《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和《三国演义》。
1.3 莎士比亚是哪个国家的著名文学家?莎士比亚是英国的著名文学家,他被认为是全球文学史上最伟大的戏剧家之一。
1.4 中国古代有哪些重要的文学流派?中国古代文学有诗、赋、文、曲、辞五大流派。
其中,诗歌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主要形式,赋是较长的骈文体,文是散文的一种形式,曲是指歌曲和乐曲,辞是骈文的一种。
1.5 请问像杜甫、李白这样的人物是属于哪个朝代的文学家?杜甫和李白是属于唐朝的文学家,他们被誉为唐代的文学巨匠,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作。
第二部分:历史基础知识2.1 哪位皇帝建立了秦朝?秦朝是由秦始皇嬴政建立的,他统一了中国并成为第一个皇帝。
2.2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时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1949年10月1日。
2.3 美国独立战争发生在哪个世纪?美国独立战争发生在18世纪。
2.4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时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于1914年至1918年间爆发。
2.5 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五四运动发生在哪一年?五四运动发生在1919年。
第三部分:哲学基础知识3.1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哪个学派的代表人物?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的柏拉图学派的代表人物。
3.2 西方哲学史上著名的“三位一体”是指哪三位哲学家?西方哲学史上著名的“三位一体”是指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3.3 孔子是哪个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提出了儒家的核心思想和道德理念。
3.4 哲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哲学研究的对象是宇宙、人类、思维、真理等基本问题。
3.5 伊壁鸠鲁的哲学思想主张什么?伊壁鸠鲁是古希腊的原子论派的代表人物,他主张人生的最高目标是追求快乐和幸福。
中传文史哲知识点
一、文史哲考什么?
文史哲考试是参加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类专业校考初试。
每一个报考中传的艺考生都需要参加。
考试内容包括文学、历史和哲学三大科目,一般我们称为“中传文史哲考试”。
二、文史哲题型分值解析
2022年文史哲的题型都是单选题,共65题。
满分100分。
文学50分、历史30分、哲学20分。
文学32道
历史20道
哲学13道
三、文史哲考试形式
2022报名时间21年11.30--12.13
2022考试时间21年12.30 18:30--20:40
基本上都是每年的12月底左右考试。
2023年文史哲考试也是如此。
预估2023年文史哲将会继续沿用线上的形式。
四、文史哲考察范围、重点
老师根据近两年的文史哲考题,给大家做了一个分析。
大家可以结合老师的分析来备考。
1、文学:考试趋势、重点
透过近两年的真题来看,中国传媒大学文史哲以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为主,同时考查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文学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古代文学和现当代文学。
作品细节考察:
在考查内容上,古代文学部分近两年来逐渐加大了对于作品细节的考查。
例如,连续两年考到了《三国演义》和《红楼梦》的细节。
现当代文学在2021年才进入初试考查范围内,以知识点记忆掌握为主。
抽象知识点考察:
其次,考题也越来越多地以抽象知识点的形式出现,即不再过多地考查具体的某一位诗人或某一篇作品,而是注重综合性抽象知识点。
划重点:
(1)根据对往年古代文学真题的分析与总结,《诗经》《离骚》《古诗十九首》这三部作品仍是重点,陶渊明、李白、杜甫、王维、苏轼也仍然是需要多加关注的重点诗人。
此外应关注还未出现在考题中的重要诗人,如曹操、韩愈、白居易、李清照、陆游等。
连续两年考查明清小说的细节,无疑释放了一种信号,因此要对四大名著加强学习,如《儒林外史》及晚清四大谴责小说等也应多加了解。
(2)在2021及2022年的现当代文学真题中,连续两年出现的考点有鲁迅、莫言、影视文学、《边城》、《雷雨》、《平凡的世界》。
不仅要了解鲁迅相关的基本知识,对于他的重点篇目也要有一定了解和阅读量。
此外,茅盾、巴金、曹禺、张爱玲需要掌握他们的主要风格和主要作品,熟悉主要人物及情节。
(3)当代文学中,汪曾祺、贾平凹是学习重点,可以多加关注。
2、历史:考试趋势、重点
历史所考查的内容仅次于文学。
考查的内容与高中所学历史不同的地方在于,中传教材又额外加入了对外交流的部分。
仅凭高中所学的历史不足以完全应对。
近几年,中传的历史考查变得更加细化、加深。
不仅考查考系统运用和举一反三的能力,而且也考查考生的试图能力和理解能力。
近代史所占比重上升:
考查的内容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广,考点越来越细。
2019年和2020年的真题主要集中在古代史部分,范围相对狭窄;而从2021年开始,近代史所占比重上升,会考一些比较细节地方。
重点重复出现:
不会回避热点,很多考点会重复出现。
像宋代经济发展、明清君主集权强化等知识点是科目中的重点,这些考点会在真题中反复出现,反复考到。
题干出现长、难句:
题干不再是简单句子,题干变长、变多,并且出现图表、图文等,更注重考查考生对题干的阅读理解,以及与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能力。
3、哲学:考试趋势、重点
高中政治课本中涉及的哲学部分实际属于马克思主义哲学,而中传的哲学科目则是由中国古代传统哲学和近代哲学两部分内容组成。
虽然在文史哲三科中,哲学的分值是占比最少的,但是因为中国古代传统哲学的内容不少考生在之前都没有接触,因此这部分想要得分还是有一定难度的。
考察不断细化:
2023年的真题大概率还会延续22、21年的模式,难度只会只升不降,并朝不断细化、拓展的方向发展。
结合不同学派综合考察:
而且在考查的范围上,也更加会分布合理,不在局限于某个时期或某个学派,可能会有更多哲学家思想出现,可能会结合不同学派的代表人物思想来进行综合考察。
五、文史哲备考建议
上文老师给出了详细的文史哲考察重点,但文史哲考察的范围是非常广泛的……
数据统计:文史哲官方书目厚度达10厘米;每年初试通过率仅有50%;此刻距离考试仅剩3个半月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