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在先兆流产中的运用
- 格式:pdf
- 大小:313.50 KB
- 文档页数:2
中西医结合治疗先兆流产患者的护理体会吴文琼摘要 目的 总结2008年我科收治的66例先兆流产患者的有效护理对策,以提高临床治愈效果。
方法 主要包括心理护理、病情观察、服药的护理、注射的护理、饮食护理和健康教育指导等有针对性地制定护理对策,观察患者的效果并进行总结分析。
结果 总有效率达91.2%。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先兆流产 护理体会近年来,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营养过剩、生活环境不同程度的污染、生育观念的改变致人工流产增多等诸多因素,使先兆流产成为了一种妇科常见病,如果处理不及时可能发展成难免流产,这对想做母亲的女性来说是一个难以面对的问题。
我科2008年全年收治先兆流产患者68例,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加上良好的护理,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为有阴道少量流血,下腹轻微疼痛或者感觉腰酸下坠等流产先兆,经B超及性激素测定等诊断为先兆流产适合保胎的者。
按中医辨证分型其中肾气不足46例,表现为阴道少量淡红色流血、腰酸小腹下坠,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沉而滑或脉细弱滑,气短懒语。
血热内扰15例,表现为心烦不安,口干咽燥,便秘尿赤。
舌红,苔薄黄,脉滑数。
外伤损络5例,表现为孕妇阴道出血时有时无,时多时少,小腹坠胀。
舌或紫,脉弦滑。
年龄在21~40岁之间,住院时间最短两天,最长90天,平均46天。
2 护理方法包括心理护理、病情观察、服药护理、注射护理、饮食护理、健康教育。
2.1 心理护理2.1.1 心理问题主要有 a:恐惧大多数患者还沉浸在怀孕幸福的喜悦中,突然出现了流产的迹象,一时没有心理准备,见到有阴道流血,往往首先出现的心理问题就是恐惧,害怕、紧张,情绪不稳。
b:焦虑患者入院后,紧随恐惧之后出现焦虑的情绪,不知胎儿的情况怎样,担心胎儿的健康状况,担心能否保胎成功。
焦虑、抑郁使子宫收缩,影响胚胎营养,导致胚胎发育不良。
,越焦虑越容易引起流产,越流产越焦虑,情绪完全进入恶性循环中。
因次在习惯性流产的患者中,这种因素更应该注意避免。
先兆流产的辨证施护先兆流产是妇科的常见病,是指妊娠28周前,出现少量阴道流血或腰酸腰痛。
其病机是冲任不固,不能摄血安胎,常见分型有肾虚、气虚、血热等。
辨证时要根据阴道流血的量、色、质及其兼症、舌象、脉象等综合分析,确诊其分型,根据不同证型给予患者适当护理,协同治疗,提高患者安胎的成功率,现小结如下。
1 资料1.1 一般资料选择住院治疗的先兆流产患者178例,其诊断均符合《妇产科学》[1](第5版)的诊断标准,年龄21-40岁,平均年龄29.32 岁。
住院天数最长的58天,最短的3天。
1.2 辨证分型中医认为本病病机是冲任损伤,胎元不固,不能摄血安胎。
证候有虚有实,虚者多因肾虚、气血虚弱;实者多因血热和血瘀。
本组病例肾虚血瘀型160例,血热型9例,气血虚弱型8例,血瘀型(外伤)1例,也有虚实相兼者,临床上以虚证和虚实夹杂多见,以上分型以临床主证分型,而实际上大部分患者是主证兼有其他不同证候,如脾肾两虚、肾虚血热兼有气血两虚等。
2 方法2.1 治疗方法予5%GS250ml+参麦针20ml静脉滴入,吸氧2小时bid/tid,予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2000U肌肉注射qd/qod,黄体酮20U/40U肌肉注射qd/qod,予孕宝口服液10mlbid/tid,根据辨证选用中药方,每日1剂,日服1次。
2.2 护理方法先兆流产在中医范畴是指胎漏、胎动不安,虽然两者在病名和临床症状上不同,但两者病因病机、辨证论治以及转归预后基本相同,所以临床上调护的措施大体相同。
2.2.1 一般护理2.2.1.1 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医护人员要仪表端庄,有健康的心理,乐观的情绪,热情接待患者,多与患者交流沟通。
对患者态度和蔼,体贴关心,取得患者的信任,这样患者才愿意听医护人员的话,主动配合治疗和护理。
2.2.1.2 严密观察病情主要包括:①临床表现的观察:阴道出血量的多少,腹痛的程度。
如腹痛下坠轻微,脉滑者,宜安胎;若出血量多,腹痛加重,腰痛剧烈,阵阵下坠者,多发展为胎坠难留,安胎无益;若反复阴道出血、色暗,小腹冷痛,早孕反应消失,脉滑转为涩者,则胎死不下,应作相应的检查。
早期妊娠先兆流产早期先兆流产是指妇女妊娠12周以前出现以阴道少量出血,伴小腹疼痛或腰酸胀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
本病属于中医学胎漏、胎动不安范畴。
一、病因病机分析1. 本病中医认为病因有胎元、母体两方面。
胎元方面:因夫妻之精气不足,虽能两精相合,但很难摄精成胎,或成胎后胎元不固,甚或胎元有缺陷,胎多不能成实。
母体方面:有素体肾虚,气血不足或感受外邪两方面。
2. 本病的病机主要是冲任不固,不能摄血养胎。
(1)肾虚:先天禀赋不足,肾气虚弱或多产房劳,或孕后不节房事,肾虚冲任不固,胎失所养而致胎动不安。
(2)气血虚弱:素体气血虚弱,或劳倦过度,饮食不节,或孕后恶阻所伤,致脾气虚弱,化源不足。
孕后提摄不固,濡养不周而致胎漏、胎动不安。
(3)血热:素体阳盛,或肝经郁热,或素体阴虚内热,孕后血聚养胎,阳气偏旺助热化火,此时过食辛辣,外感热邪,七情内伤致热扰冲任,迫血妄行而致胎漏、胎动不安。
(4)外伤:孕后起居不慎,跌仆闪挫,气血逆乱;或因内伤直损冲任,内扰胎气而致胎漏、胎动不安。
二、诊断与辨证标准1.诊断标准(1)病史有停经史和早孕反应。
(2)症状阴道少量出血,伴有小腹疼痛或腰酸胀痛。
(3)妊娠试验尿妊娠试验阳性。
(4)妇科检查子宫颈口未开,子宫体软,大小与孕周相符。
(5)超声波检查 B型超声波检查子宫大小、孕囊或胚胎(胎儿)发育与孕周相符。
(6)基础体温测定保持黄体期水平(维持高温曲线)。
(7)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孕酮(P)水平、雌二醇(E2)与孕周和B超结果(孕囊大小、胚胎发育)基本相符。
(8)其他检查:甲状腺功能、血型抗体、致畸八项;对于有复发性流产病史者检测双方染色体、自身/同种抗体检测(心磷脂抗体、子宫内膜抗体、抗精子抗体等)、封闭抗体等。
三、鉴别诊断1. 异位妊娠:早孕期间有间断或持续的少量出血。
未破损时有一侧少腹隐痛等症状与本病相似,但异位妊娠妇科检查时一侧附件区多触及包快、压痛,早期血β—HCG多上升缓慢,B超示宫内未见孕囊,或/和附件区有混合性回声包快。
先兆流产中医护理方案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洒在安静的房间里,我开始构思这个方案。
先兆流产,这是一个棘手的问题,需要我们细致入微的护理。
中医护理,讲究的是调和阴阳,平衡气血,下面就是我的想法。
一、病情评估1.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包括流产次数、原因、症状等。
2.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象、脉象,判断其体质和病因。
3.了解患者的精神状态,评估其心理压力。
二、中医护理措施1.起居护理(1)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潮湿、阴暗。
(3)避免过度劳累,适当进行轻松的户外活动。
2.饮食护理(1)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避免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
(2)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瘦肉等。
(3)适量饮用温性饮品,如姜茶、红糖水等。
3.情绪护理(1)关心、安慰患者,消除其恐惧、焦虑情绪。
(2)引导患者进行情绪宣泄,如倾诉、写日记等。
(3)鼓励患者积极参加社交活动,增强自信心。
4.药物护理(1)根据患者体质和病因,选择合适的中医治疗方法。
(2)煎药、服药过程中,注意药量的调整和观察患者反应。
(3)指导患者正确服用中成药,如逍遥散、固冲汤等。
5.按摩护理(1)根据患者体质,选择合适的按摩手法,如揉、按、擦等。
(2)按摩部位以腰腹部、足三里、三阴交等为主。
(3)按摩过程中,注意力度适中,避免过度刺激。
6.功能锻炼(1)指导患者进行适当的锻炼,如瑜伽、太极等。
(2)锻炼过程中,注意动作轻柔、缓慢,避免剧烈运动。
(3)鼓励患者持之以恒,增强体质。
三、护理效果观察1.观察患者面色、舌象、脉象的变化。
2.观察患者的精神状态、食欲、睡眠等。
3.观察患者流产症状的改善情况。
4.定期进行妇科检查,了解患者子宫、卵巢等器官的恢复情况。
四、护理并发症预防1.保持会阴部清洁,预防感染。
2.观察患者有无贫血、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
3.加强营养,提高患者抵抗力。
4.定期进行孕期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这个方案就像一缕阳光,照亮了患者的希望之路。
胎动不安(早期先兆流产)中医护理方案
胎动不安是早期先兆流产的一种症状,中医护理方案包括常见证候要点、常见症状/证候施护、中医特色治疗护理和健
康指导。
常见证候要点包括肾虚证、胖肾两虚证、肾虚血热证、气血虚弱证和肾虚血瘀证。
对于腰酸腹痛、胎动下坠,伴少量流血的症状,需要密切观察出血情况,并做好记录。
若出血量多,超过正常的月经量时,则安胎无望,应观察有无胚胎组织排除体外。
绝对卧床休息,保持外阴清洁,每日溢水清洗会阴部。
常见症状/证候施护需要观察腹痛、腰痛、胎动、神色、
血压、舌苔、脉象变化,以判断安胎效果。
若见流血增多,腰腹坠胀,腹痛阵阵加剧,须防流产的发生,应及时报告医生,并做好输液输血及刮宫手术的准备工作。
心烦少寐、便秘需要做好安慰,解释工作,消除紧张心理,保持情绪安定,以静心养胎。
中医特色治疗护理包括药物治疗。
选胎元饮加减,以补气养血,固肾安胎。
气虚者,选举元煎加减。
偏血虚者,选葛根汤加成,以补血固冲安胎。
健康指导包括生活起居和饮食指导。
绝对卧床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注意保暖,避免劳累过度,跌倒闪控,涉水远游,孕前期3个月内严禁房事,3个月后应节制房事。
应食言有营养,县消化的食物,多食鱼、肉、张及新鲜水果、蔬菜,以保证蛋白质的摄入及润肠通便,预防便格。
往意饮食卫生,预功因腹两而诱发或加重強關,胎动不安。
胎动不安(早期先兆流产)中西医治疗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2016 年版)(一)适用对象1、符合下述诊断者;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胎动不安(TC騙码:BFR040 。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先兆流产(ICD-10编码:020.001 )。
2、能接受住院治疗者(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妇科学》(张玉珍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年)。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全国高等院校教材《妇产科学》(丰有吉、沈铿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2•疾病分期早期先兆流产:妊娠小于12周。
晚期先兆流产:妊娠12周至28周。
3、证候诊断胎动不安(早期先兆流产)临床常见证候:肾虚证肾虚血热证气血虚弱证肾虚血瘀证(三)标准治疗时间为w 28天。
(四)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胎动不安(早期先兆流产)(胎动不安TCD编码:BFR04Q先兆流产ICD-10编码:020.001 )。
2.疾病分期属于早期先兆流产。
3.当患者合并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无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时,可以进入路径。
4.由生殖系统畸形引起的先兆流产患者,不进入本路径。
(五)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六)检查项目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血型、尿常规、便常规(2)血HCG E2、P测定(3)B超检查胚胎情况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妇科检查、白带常规、BV佥查、衣原体支原体淋球菌培养、TCT宫颈分泌物培养+药敏、空腹血糖、血型抗体、心电图等、TORCH甲状腺功能、乙肝、HIV、肝功能、肾功能、腹部B超。
(七)治疗方法1、一般治疗:卧床休息,严禁性生活,足够的营养支持,保持情绪稳定,对于精神紧张者可给予少量镇静剂;2、黄体功能不足者可给予:黄体酮胶囊100mg 2 /日,口服;或黄体酮注射液20mg 1/日,肌注;或地屈孕酮片,首次40mg口服,之后10mg,每8小时一次,以上药物至少持续至症状消失为止;或给予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激素3000U,隔日肌肉注射一次,也可给予维生素E口服辅助治疗;3、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1)肾虚证:补肾益气安胎。
先兆流产中医护理干预的研究进展2甸县边阳镇中心卫生院 550102摘要本文通过查阅近五年的参考文献对先兆流产患者的护理干预从生活起居护理、饮食护理、情志护理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先兆流产;中医护理;研究进展。
1.前言随着当前我国开放二胎政策,越来越多的家庭响应政策号召,追求家庭美满幸福,开始考虑生二胎,当今社会丰富的医疗资源,先进的医疗技术将为分娩产妇及胎儿保驾护航。
然而,经国内外研究表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年轻人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造成产妇心里负担过重,这可能导致产妇生理上的障碍,从而导致先兆流产的发生。
先兆流产是妊娠28周前出现少量阴道流血,随后出现阵发性腹痛或腰背痛。
患者常排出暗红色或血性白带,可持续数天或数周,无妊娠物排出。
目前对于先兆流产的治疗主要为对抗磷脂综合症,糖尿病黄体功能不全和维生素缺乏等病症进行治疗,并着重对孕激素补充治疗。
相关文献指出中医药对该病的治疗有其优势,基于此,本研究选取了近十年CNKI的相关文献对先兆流产患者的生活起居护理、饮食护理、情志护理、用药护理四方面进行较系统的整理归纳,以期可以给先兆流产的临床护理开辟新的道路,可以为孕妇保健提供新思路。
2.先兆流产中医护理干预2.1生活起居护理先兆流产孕妇的生活起居护理极其重要,它不仅关乎孕妇的健康,而且与胎儿的生长发育密不可分。
刘小玲[1]将个体化护理(日常会阴护理)融入到先兆流产患者的护理中,选取了80例先兆流产患者,对其中40例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最终患者的SAS评分。
结果显示实行个性化护理能减轻先兆流产孕妇的心理压力,从而提高孕妇的生活质量。
梁丽枝[2]将生活起居应用到先兆流产的孕妇日常护理中。
该研究选取了120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60例给予生活起居护理。
结果显示实施生活起居护理可以降低先兆流产孕妇各项评分,且缩短其阴道出血时间、住院时间、下腹疼痛时间,患者的保胎成功率以及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
中医称先兆流产为“胎漏,胎动不安”,进而发展可有坠胎、小产之虞。
因孕后阴血下聚养胎,阳气相对偏旺,或过食辛热温燥,或感受热邪,或情志抑郁化热,热为阳邪,阳盛血热,热扰冲任,灼伤胎络,故阴道下血,色鲜红或深红,质稠,热伤营阴,津液不能上承,则心烦口渴,热伤津液,则尿黄便干,舌质红,苔黄,脉滑数或弦滑,乃血热之征象。
诊当清热凉血,固冲安胎,用保阴煎加减。
生地10g、白芍30g、山药15g、续断10g、黄芩10g、黄柏10g、甘草6g、旱莲草30g、桑寄生30g、菟丝子20g、地榆炭12g。
先兆流产作为妇科常见病之一,西医学普遍认为该病发病因素与女性生育年龄推迟,生育能力下降,甚至多次人工流产史有关;环境污染,工作、精神压力过大,导致孕妇内分泌水平变化,也可诱发此病[7]。
西医在治疗上多通过内分泌治疗来提高黄体功能,局限性比较大。
在中医学中,先兆流产属“胎漏”、“胎动不安”范畴,多由气虚、肾亏、血热、房劳和外伤等引起,但主要致病机理在于冲任损伤、胎元不固,多与肾虚密切相关,也与气血虚弱有关[8]寿胎丸加味及食疗方药。
寿胎丸加味方药组成:菟丝子30 g、桑寄生10 g、川断15 g、阿胶(烊化)12 g、山茱萸10 g、地榆30 g、旱莲草15 g、女贞子12 g、苎麻根12 g、黄芩9 g、炒酸枣仁15 g。
阴道出血色淡偏粉患者加炙黄芪30 g、红参(先煎)10 g;腹痛较剧患者加香附、砂仁(去壳后下)各9 g。
上方以水煎服,每天1 剂,分早晚 2 次温服。
药膳食疗方:将党参15 g、红枣20 颗、枸杞子12 g、炙黄芪30 g、淮山药15 g、香菇 6 个,置于土鸡(1 只)腹中,加入适量饮用水及食盐调味后,隔水蒸炖至鸡肉松烂,食肉饮汤,每天1 剂,不分次数温服。
方药配合食疗2 周为 1 疗程。
治疗期间忌食生冷、油腻、辛辣等食物。
作者在上述治疗基础上还辅以中医药膳食疗法。
药膳食疗作为我国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12],所谓“医食同源”、“药食同用”,包括中药、食物及调料三部分,形是食品,性似药品,取药之性,用食物之味,共同配合,相辅相成,起到食借药力、药助食功的协同作用,收到药物与食物的双重功效。
胎动不安(早期先兆流产)中医护理方案一、常见证候要点(一)肾虚证:阴道少量出血、色黯淡、质薄、小腹坠病、腰酸痛、舌质淡、苔白、脉沉细滑:(二)胖肾两虚证:阴道少量出血、色淡、腰酸痛,食欲不振、舌质淡、苔薄白、脉细緩略滑。
(三)肾虚血热证:阴道少量出血、色鲜红或浑红、腰酸痛或小腹下坠、口干咽燥、舌质红、芥黄或苔薄、脉滑数。
(四)气血虚弱证:阴道少量出血、色淡红、质清稀、小腹坠痛、舌质淡、苔薄白、脉细缓滑。
(五)肾虚血瘀证:阴道少量出血、色暗红、腰酸痛、舌暗红、苷薄白、脉涩或细滑。
二、常见症状/证候施护(一)腰酸腹痛、胎动下坠,伴阴道少量流血。
1、密切观察阴道出血情况,如出血的颜色、量、血块大小,以及血块中有否胚胎组织等,并做好记录,若出血量多,超过正常的月经量时,则安胎无望,应观察有无胚胎组织排除体外。
2、观察腹痛、腰痛、胎动、神色、血压、舌苔、脉象变化,以判断安胎效果,若见阴道流血增多,腰腹坠胀,腹痛阵阵加剧,须防流产的发生,应及时报告医生,并做好输液输血及刮宫手术的准备工作。
3、绝对卧床休息,保持外阴清洁,每日溢水清洗会阴部。
(二)心烦少寐、便秘1、做好安慰,解释工作,消除紧张心理,保持情绪安定,以静心养胎,保持室内环境安静,空气新鲜,通风良好,阳光充足。
2、多吃粗纤维食物,若大便秘结,可每日早晚服蜂蜜2匙,以利润肠通便,以减少排便时復压增加而加重出血的机会,禁食多气多刺激食物。
三、中医特色治疗护理(一)药物治疗选胎元饮加减,以补气养血,固肾安胎:气虚者,选举元煎加减:偏血虚者,选葛根汤加成,以补血固冲安胎。
四、健康指导(一)生活起居1、绝对卧床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但不能对于贪睡,以免导致会滞,注意保暖,适时添加农服,井少去公共场所,防止医感受外邪等而损伤胎气。
2、平时不宜穿高银鞋,避免劳累过度,跌倒闪控,涉水远游,孕前期3个月内严禁房事,3个月后应节制房事。
以免提伤胎元。
3、在医生指导下服药,禁用或镇用有损于胎儿的药物,若安胎失败,则应避孕6个月后再孕。
先兆流产的中医护理方案先兆流产是指妊娠28周前出现少量阴道流血或(和)下腹痛,宫颈口未开,胎膜未破,妊娠产物尚未排出,妊娠尚有希望继续者。
妊娠12周内出现上述症状体征时,称早期先兆流产。
临床上多数为早期先兆流产,此病的发生给病人和家庭带来很大的痛苦,笔者就其中医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病因病机早期先兆流产属中医学“胎漏”“胎动不安”范畴,中医学认为此类疾病的发生主要是因肾虚、血热、气血虚弱、血瘀等导致冲任失调而发病[1]。
2 辨证施护2.1 生活起居①保持病室空气新鲜,定时开窗换气。
室温控制在18 ℃~22 ℃,湿度为50%~60%,室内禁止吸烟。
②慎起居,避风寒,预防感冒,避免接触有毒物质,尽量减少探视,保证睡眠。
③大便应保持通畅,大便时不要过于用力,以防因腹压增高而加重病情。
④禁房事,保持外阴清洁卫生。
⑤阴道出血或下腹痛时,应绝对卧床休息;阴道出血或下腹痛停止后,可适当下床活动,但应避免疲劳。
2.2 病情观察加强巡视,严密观察并详细记录病人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意识、面色等变化,评估有无贫血及休克征象;严密观察并详细记录病人阴道流血的持续时间、流血量、颜色、有无组织物排出和下腹痛的发生时间、部位、程度、是否阵发性腹痛。
若发现下腹痛加剧、阴道流血量显著增多及有组织物排出,应及时报告医师,并做好清宫术前准备。
2.3 情志护理过激的情感活动不仅导致气机紊乱,并可损害五脏正常的生理机能,因此可以导致先兆流产的发生和加重先兆流产病人的病情。
大多数先兆流产病人都有紧张、焦虑、恐惧、悲观等心理反应,因此护理人员首先要全面观察、了解、分析和掌握病人的心理状态,主动与病人及家属讲解先兆流产的相关知识,帮助病人消除紧张、焦虑、恐惧、悲观等不良情绪,鼓励病人树立乐观向上的思想,减轻心理压力,保持精神愉快,增强保胎信心,以最佳身心状态接受治疗。
其次护理人员与病人交流和进行各种护理操作时,语言应和蔼,目视病人,身体微倾,动作亲柔,熟练准确。
胎动不安(早期先兆流产)诊疗方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妇科学》(罗颂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
妊娠期间出现腰酸、腹痛、下坠,伴有少量阴道出血,脉滑,可诊断为胎动不安。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妇产科学》(丰有吉、沈铿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
(1)病史:有停经史和早孕反应。
(2)症状:阴道出血,伴有小腹疼痛或腰酸胀痛。
(3)妇科检查:子宫颈口未开,子宫增大与妊娠周数相符合。
(4)辅助检查:尿妊娠试验阳性或血HCG值升高,或B超提示宫内妊娠。
(二)证候诊断1.肾虚证主症:阴道少量出血,色淡暗,质薄;小腹坠痛,腰酸痛;两膝酸软。
次症:头晕耳鸣,夜尿频多,或曾屡有堕胎。
舌脉:舌质淡,苔白,脉沉细滑。
2.脾肾两虚证主症:阴道少量出血,色淡;腰酸痛;食欲不振,大便溏泄。
次症:腹胀,头晕耳鸣,神疲肢倦。
舌脉:舌质淡,苔薄白,脉细缓略滑。
3.肾虚血热证主症:阴道少量出血,色鲜红或深红;腰酸痛或小腹下坠;口干咽燥。
次症:两膝酸软,夜尿频多,心烦少寐,手足心热,小便短黄,大便秘结。
舌脉:舌质红,苔黄或苔薄,脉滑数或脉滑细数。
4.气血虚弱证主症:阴道少量出血,色淡红,质清稀;小腹坠痛或伴腰酸痛;神疲肢倦。
次症:心悸气短,面色无华或萎黄。
舌脉:舌质淡,苔薄白,脉细缓滑。
5.肾虚血瘀证主症:阴道少量出血,色暗红;腰酸痛;或有妊娠外伤史。
次症:精神倦怠,小腹刺痛,耳鸣头晕。
舌脉:舌暗红,苔薄白,脉涩或细滑。
主症“阴道流血”必备,再兼主症1项、次症1项,或兼有次症2~3项,参考舌象、脉象即可作出临床拟诊。
二、治疗方案辨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中成药1.肾虚证治法:补肾益气安胎。
推荐方药:寿胎丸《医学衷中参西录》加味。
菟丝子、桑寄生、阿胶、川断、苎麻根、杜仲。
中成药:保胎灵等。
2.脾肾两虚证治法:固肾健脾安胎。
推荐方药:寿胎丸《医学衷中参西录》合补中益气汤《脾胃论》加减。
先兆流产产生原因及护理治疗措施摘要:女性朋友怀孕前三个月属于不稳定期,胎盘功能要到三个月后才会健全。
所以这个时期很容易产生这样或那样的状况,比如先兆流产。
孕妇朋友们一定要注意避免先兆流产的发生,注意日常的护理。
一先兆流产的原因有哪些呢1、孕妇自身影响:女性怀孕后,情绪不稳定,扰乱了大脑皮层的活动功能,造成宫缩而迫出胚胎,或是使胚胎在子宫内死亡。
若孕妇患上急性传染病,可因为高烧、细菌病毒释放的毒素而致流产。
内分泌不调,如黄体、脑垂体、甲状腺的功能失调,或是子宫发育不完善中子宫过度后屈,造成子宫腔对胚胎的发育起了阻碍作用,这些都是可能引发流产。
2、胎体自身原因:父体或母体生殖细胞不健的因素比较的主要,虽然勉强结合起来成为胚胎,但终会早期死亡,不能“瓜熟蒂落”,足月分娩。
造成流产,其实可说是一件好事,因为不正常的胎儿,如果真的足月产下,也可有畸形或异常。
3、其它原因:如脐带供氧不足、羊水疾病、胎盘病毒感染以及有些妇产科炎症等,这一来就会引发流产。
孕妇营养缺乏,造成女性流产的,有些孕妇早期有严重的怀孕恶心、剧吐,以致极度营养馈乏,这个时候对胚胎的发育有很大的影响,容易产生流产。
二先兆流产有哪些表现呢?1、出现先兆流产后是否导致流产常取决于胚胎是否异常,如胚胎正常,经过休息和治疗后,引起流产的原因被消除,则出血停止,妊娠可以继续。
但多数流产是由于胚胎异常引起,所以最终仍是要流产的。
2、怀孕以后,阴道有少量出血,根据流血量和积聚在阴道内的时间的不同,颜色可为鲜红色、粉红色或深褐色.3、大约有半数左右的先兆流产病人形成流产,由于出血过多,可出现感染,甚至导致败血症而死亡.因此出现先兆流产的症状一定要及时去医院检查。
4、有时伴有轻微下腹痛,胎动有下坠感,轻度腰酸腹胀。
先兆流产医院检查:子宫颈口未开,羊膜囊未破,子宫大小与停经周数相符合;尿妊娠实验仍然是阳性;B超检查胚胎或胎儿是存活的.三、先兆流产护理可从哪些方面做起呢?先兆流产的护理主要是以安胎为主,但由于受精卵异常是流产常见的主要原因,勉强安胎往往会造成畸胎儿或缺陷儿,从优生角度出发,如一般治疗无效,应提倡中止妊娠。
先兆流产患者的中医护理心得发表时间:2017-08-23T15:51:40.897Z 来源:《心理医生》2017年19期作者:张玲玲[导读] 先兆流产是妊娠期常见的病症,属于中医学的妊娠腹痛、胎漏、胎动不安的范畴。
多发生于12周前,称为早期先兆流产。
(南京市中医院妇科江苏南京 210001)【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9-0307-02先兆流产是妊娠期常见的病症,属于中医学的妊娠腹痛、胎漏、胎动不安的范畴。
多发生于12周前,称为早期先兆流产。
临床上对患者的主要处理是卧床休息,禁止性生活,必要时给予对胎儿危害小的镇静剂及孕激素。
在本次研究中,对先兆流产孕妇进行中西医综合护理,可以减少患者的不适症状及并发症的效果,提高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先兆流产所存在于孕妇早期妊娠反应中,其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孕妇腹部会出现不同程度疼痛,且伴随阴道少量出血,进而出现先兆流产症状。
对于孕妇来说,其存在先兆流产症状之后要进行一段时期的卧床休息,且要保持心理平静,切记出现焦躁、不安的心理情绪。
而从本文研究中将笔者近些年对先兆性流产患者采取中医手段进行的护理心得进行阐述,从中医理论角度来对患者进行护理,以能够为更多医护人员更好的护理先兆性流产患者起到一定借鉴作用。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随机筛选我院2016年4月至2017年4月我院妇科收治的先兆流产患者50例,年龄在22~43岁,平均(22.4±3.7)岁;孕周为6~14周,平均孕周为(8.45±2.12)周。
对于刚入院的患者其会出现腰腹胀痛、阴道少量出血,且在B超显示下胎儿依然存活。
所以,从患者方面来说,其并不具有一些先兆性流产症状,所以在本次实验中会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干预组,且共50人,每组平均分配人数。
而本次所进行的实验在患者年龄、病情程度等方面并无统计学差异。
1.2 方法两组孕妇入院后,观察组给予黄体酮,20mg,肌肉注射,每日1次,共7天。
个案护理所属专科:中医妇科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室:妇科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XX -------- --------------- 提交日期:XXXX∙7必-----------------------一、学习目的 (3)二、先兆流产的病因病理及诊断治疗.................................... 3-4三、病例介绍........................................................ 4-四、病例分析及中医辨证 (5)五、住院护理措施 (5)六、预后及预防 (5)七、饮食指导........................................................ 5-6八、出院健康指导 (6)九、总结与评价................................................... ..7十、参考文献..................................................... ..7一、学习目的1、检索先兆流产的相关文献,了解先兆流产的病因病理、临床诊断(分类)2、进一步了解先兆流产治疗方法(手术治疗)。
3、制定并实施护理方案,加强对先兆流产的护理4、提高患者健康意识,促进健康生活二、先兆流产的病因病理及诊断治疗先兆流产指妊娠28周前,先出现少量的阴道流血、继而出现阵发性下腹痛或腰痛,盆腔检查宫口未开,胎膜完整,无妊娠物排出,子宫大小与孕周相符。
如症状加重,可能发展为难免流产。
(一)先兆流产的病因1.染色体异常“染色体异常是流产的主要原因。
染色体异常包括数量异常及结构异常两大类。
曾有研究显示,在早期自然流产中有50%〜60%的妊娠物有染色体异常。
中药穴位贴敷辅助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的护理效果观察科室: 产科邮编: 646000摘要:目的:观察在早期先兆流产中,中药穴位贴敷辅助治疗的效果。
方法:在本次研究目的的统筹指导下,将60例符合研究标准的早期先兆流产患者,在随机表法原则下,分为接受单纯西医治疗合并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以及接受中药穴位敷贴辅助治疗的实验组,每组参与研究的小组成员各3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在本次研究主要方法支撑下的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病症缓解时间,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
结论:在早期先兆流产护理中,中药穴位贴敷辅助治疗方法,具有显著应用效果,能提升治疗效果,有效缓解患者的不适感,在具体应用中体现出了较高推广价值。
关键词:中药穴位贴敷;早期先兆流产;护理效果早期先兆流产是怀孕6-12周之间,患者出现不同症状的子宫收缩或阴道出血等症状,属于一种常见性孕期疾病,据相关研究表明,大约有20%的孕妇经历过早期先兆流产。
在怀孕期间,如果患者过度劳累在遗传基因影响下,就容易出现早期先兆流产症状,这对胎儿的健康成长较为不利。
早期先兆流产可能会引起患者不同程度的腹部疼痛或痉挛,基于患者身体素质的不同,疼痛可能是轻微的,也可能很强烈。
另外,子宫收缩也是早期先兆流产的一个主要症状,其感觉类似于经期痉挛,但病症表现可能更强烈。
为了患者身体健康,并实现胎儿的健康生长,患者需要在出现病症的第一时间及时就医。
在早期先兆流产治疗中,西医的使用频率较高,属于常规性治疗方法,但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来看,其缺乏一定的安全性,治疗效果还有极大的上升空间。
为此,本研究针对中药穴位贴敷辅助治疗早期先兆流产的护理效果,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具体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1.一般资料以2021年我院接诊的早期先兆流产患者为数据提供源,在排除标准与纳入标准的双重筛查下,优选出60例与研究要求相符;各项结果与症状表现符合早期先兆流产诊断标准;孕周在4-12周之间,年龄在20-35岁之间;没有既往精神病史;沟通能力、理解能力、配合能力良好;不伴随有严重性并发症的患者,为本次研究主要对象。
中医辨证施护在孕妇保胎中的应用发表时间:2020-11-09T06:00:21.857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20年第9期作者:许凯[导读]雅安市石棉县中医医院在对孕妇保胎中对中医辨证施护的应用方法进行研究,主要是对已有的案例进行研究,并且根据严格的制度经产妇划分成了不同的治疗组别,每个治疗组别中都有固定的数量,通过观察和分析的方法得出了最终结果。
在完成护理工作后,不同的指数对比出现了明显的差异,治疗患者需要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从而提升孕妇的保胎效果对于医学事业发展也有着重要意义。
先兆流产属于一种比较常见的复合病变,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有外界因素,母体因素以及染色体因素等。
在出现先兆性流产的同时,孕妇自身免疫力也会逐渐下降,而且还会有小腹坠痛和阴道流血等症状,若是患者无法在开始阶段得到有效的治疗,那么不光会直接造成流产,而且还会对自身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所以需要在保胎中对中医辩证施护方法进行深入研究,逐渐提升护理方法的明显效果,为日常保胎提供良好环境,同时还能保障患者的身体健康。
在西医护理方法的方面来看来,需要利用不同的药物对护理方法进行干预,其中主要包含了心理护理以及胎儿的状态监护,使用药物和护理都需要进行合理指导,确保护理过程中拥有良好的环境。
在中医辨证施护方法的角度来说,主要通过中药的方式为患者提供护理干预,具体的做法为在开始阶段进行情志护理,在一般的情况下,患者对心理精神有关的情况和知识不够了解,因此自身就会出现抑郁、焦虑以及过于担忧等心理状态。
在这些状态的影响下,也会逐渐加重患者的病情,让患者无法控制自身的情绪。
为了合理解决此类问题,让患者得到放松,护理工作人员在进行的开始阶段首先需要进行心理疏导,为患者讲解此方面的相关知识,通过这种方法改变患者已有的不良心理,同时也能增加患者的治疗信心。
之后需要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治疗,需要对气血虚情况进行确定,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为孕妇在先兆流产之后自身的气血不够稳定,具体的表现为阴道出现少量出血,身体乏力舌白等情况。
中医护理在先兆流产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14-11-24T10:22:49.140Z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14年第3期供稿作者:许范优赵珊
[导读] 生活护理首先应保证患者病房舒适干净,温度保持在18~22℃,湿度保持在50~60%,定时开窗,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许范优赵珊江苏省淮安市中医院 223001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在先兆流产中运用中医护理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先兆流产患者80 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 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中医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在护理后临床治愈效果。
结果:两组患者通过中医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总治愈率为(95.00%),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中医护理运用于先兆流产患者中,不仅提高了患者的治愈率,更使患者进一步了解了疾病的相关知识及注意事宜,保证了母婴更加健康。
【关键词】中医护理;先兆流产;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37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4)03-046-02
先兆流产是指妊娠未满28 周前,阴道出现少量流血和(或)下腹胀痛,宫颈口未开,胎膜未破,妊娠产物也尚未排除,妊娠还有希望继续者,若未及时得到治疗或护理不当,从而造成流产的可能性还是较大[1]。
此病对孕妇及其家人的影响非常大,孕妇也易出现诸多不良情绪,如焦虑、恐惧、忧愁、恍惚、失眠等,导致病情更为严重,甚至流产。
因此,针对此类孕妇,除及时的治疗外,适当的护理也尤为重要,故而,本文选取我院先兆流产患者80 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中医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在护理后的临床治愈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 年9 月~2014 年3 月期间收治的先兆流产患者80 例,按数字排表法,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患者40 例,年龄20~35 岁,平均年龄(28.82±3.74)岁;孕周4~20 周,平均(9.63±2.75)周;其中,初产1
2 例,经产28 例;阴道出血26例,下腹胀、痛14 例。
观察组患者40 例,年龄21~36 岁,平均年龄(29.16±3.28)岁;孕周5~20 周,平均(9.87±3.03)周;其中,初产16 例,经产24 例;阴道出现28 例,下腹胀、痛12 例。
两组患者在年龄、孕周、产次等一般资料上具有可比性(P>0.05)。
2 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中医护理,即从中医学角度出发进行辨证,再设定适当的护理措施,具体如下。
一.病情观察患者入院后,加强对其的体温、脉搏、血压、意识、面色等的变化及阴道流血的持续时间、量、色、有无组织物排出和下腹痛的发生时间、部位、程度等情况,并做好记录。
若患者流血量增大、腹痛加剧及有组织物排出,应及时告知医师,同时做好清宫术前准备。
二.生活护理首先应保证患者病房舒适干净,温度保持在18~22℃,湿度保持在50~60%,定时开窗,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同时,叮嘱患者做好预防感冒的措施及对有毒物质的接触,并保证睡眠的充足。
其次,大便时不要太过用力,以免腹压增高而加重病情,并且禁房事,若出现阴道出血或下腹胀痛时,应卧床休养,待到症状消失后,再适量的下床活动。
三.情志护理中医学认为,人类的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的变化是对外界刺激的反应及脏腑功能活动的外在表现,其中,怒伤肝、思伤脾、恐伤肾都易导致流产的发生[2]。
而先兆流产患者更易出现焦虑、悲观、恐惧等不良心理,因此,对其情志的疏导尤为重要。
护理人员首先应对患者的心理进行全面的观察、分析,采用温和的语言为患者讲解先兆流产的相关知识,并鼓励患者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并保持乐观的思想。
当患者出现烦躁、焦虑时或腹痛时,可收听一些舒缓、优雅的音乐,以平复心情。
四、饮食护理中医认为此病与肾虚无力系胎,气血虚弱无力载胎、养胎;血热损伤胎气;跌仆伤胎,损伤冲任,气血失和,致伤动胎气有关,分为肾虚、气血虚弱、血热、跌仆伤胎四种类型。
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设定相应的药膳[有宜]1、宜食清淡、易消化又富营养食物,气血、肾虚者,以清补为宜。
可进牛奶、豆浆、豆制品、瘦肉、鸡蛋、猪心、猪肝、猪腰汤等。
2、不同证型宜进不同食物。
气虚者宜多吃补气固胎食物:人参汤、鸡汤、小米粥等。
血虚者宜益血安胎,宜食糯米粥、龙眼、黑木耳、大枣、桂圆、羊肉、羊脊、羊肾、冬虫夏草、黑豆等。
血热者宜清热养血,宜食丝瓜、芦根、梨、山药、南瓜等。
[禁忌]1、不论虚实均忌薏米、肉桂、干姜、桃仁、螃蟹、兔肉、山楂、冬葵籽、荸荠等。
2、血热者忌辛辣刺激、油腻及偏湿热的食物,如辣椒、羊肉、狗肉、猪头肉、姜、葱、蒜、酒等。
3、虚者忌生冷寒凉食品。
如生冷瓜果,寒凉性蔬菜、冰冻冷饮品等。
五.服药护理详细为患者讲解服药药物的相关知识,如剂量、用法及药物对胎儿的重要性。
患者口服中药应于饭前30min,利于药物被消化、吸收,并且采用温服,利于对胃的保护。
若有妊娠呕吐反应的患者,可少量频服,以减小对胃的刺激,保证服药量,以免入药即吐。
六.出院指导耐心告知患者出院后需注意的相关事宜,如:多休息、多行左侧卧位、勿抬重、勿攀高、勿远游及禁房事等,保持心情舒畅,多听轻音乐及胎教碟片,并定期回院接受产前检查,若发现胎儿畸形,应及时终止妊娠。
3 观察标准[4]治愈:症状消失,B 超复查后显示正常,且可见胚胎组织及心芽搏动;有效:症状有所反复,但B 超复查显示正常;无效:症状无变化,B 超复查显示胚胎停止发育或胚胎娩出。
4 统计学处理两组之间采用卡方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和(%)表示,所有数据均在SPSS17.0 软件上处理,当P<0.0
5 时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两组患者通过中医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总治愈率为(95.00%),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愈效果比较[n(%)
3 讨论对于先兆流产患者来说,身体上需要承受较大的压力的同时,心灵上还要承受巨大的痛苦,因此,消除患者不良心理,使其心
情舒畅是治疗先兆流产的关键。
据任玉枝研究报道显示[5],根据先兆流产患者的心理特征,采取中医情志护理,更好的促进了患者的疾病康复,并起到了药物所起不到的作用。
而本文中,不仅对先兆流产患者实施情志护理,还通过对患者病情的严密观察,实施相应的生活护理、饮食护理、服药护理及出院指导,与给予常规护理的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治愈31 例(77.50%),有效7 例(17.50%),无效2 例(5.00%),明显较优,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充分说明,中医护理运用于先兆流产患者中,不仅提高了患者的治愈率,使更多患者保胎成功,更使患者进一步了解了疾病的相关知识及注意事宜,保证了母婴更加健康,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1]吴平.中西医结合治疗先兆流产的护理体会[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2:69-70+73.[2]王丽云,李云平,段国和,王芳.先兆流产患者心理分析及心理护理体会[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23:24-25.[3]刘静,储继军.浅谈早期先兆流产的中医护理[J].内蒙古中医药,2013,03:180-181.[4]叶光群.中西医结合治疗先兆流产的护理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2013,07:1803.[5]任玉枝.50例先兆流产病人的中医情志护理[J].全科护理,2009,31:28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