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累与感兴 —— 小学古诗文诵读材料选编(修订)_14032
- 格式:doc
- 大小:45.00 KB
- 文档页数:7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单元知识点考点单元首页【人文主题】★春天古诗词诵读板块共选编十首古诗词,包括《采薇(节选)》《送元二使安西》《春夜喜雨》《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江上渔者》《泊船瓜洲》《游园不值》《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浣溪沙》《清平乐》,从不同角度描写了春天的多彩,并借春抒情,表达了作者爱春、惜春、赞春、诵春之情。
【语文要素】★增加积累,迁移运用之前掌握的研究方法来自主疏通诗词大意,为更高年段的研究作准备。
【阅读要素】★借助注释了解诗意;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方法突破】★通过查找资料了解诗词背景;紧扣诗题,了解内容;反复诵读,悟出诗情。
一、会背《采薇(节选)》采薇(节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1.读准音雨(yù)霏(fēi)载:zǎi记载、三年两载zài载重,本课读zài行:háng银行xíng行走,本课读xíng2.看注释(1)薇:野豌豆(2)雨[yù]:下雨,落下。
雨雪,下雪。
3.解诗意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
道路泥泞难行走,又渴又饥真劳累。
满心伤感满腔悲。
我的哀痛谁体会!4.知背景《采薇(节选)》是《诗经•小雅》中的一篇,写一位远征战士归来,在回乡途中,他抚今追昔,回想自己在军中的情况和心情。
原诗共六章,本诗节选的是第六章:归途之景。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大约编成于春秋时期,分为“风”“雅”“颂”三大类。
诗篇形式以四言为主,运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与“风”“雅”“颂”合称“六义”。
5.悟诗情《采薇(节选)》描写了西周时期一位饱尝服役思家之苦的戊边战士在归途中的所思所想,表达了他爱国恋家服役思归的思想感情。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这四句是《诗经》中以景写情的胜利典范,是描述情景交融的名句,被称为《三百篇》中最好诗句之一。
部编人教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诵读》课件一、内容概括引言:简要介绍古诗词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学习古诗词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引人入胜的引言,激发学生对古诗词学习的兴趣。
古诗词精选:选取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经典古诗词,包括《静夜思》、《春夜喜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著名诗篇。
每首诗词都配有详细的注释和译文,帮助学生理解诗词含义。
诗词赏析:针对每首精选的古诗词,进行深入浅出的赏析。
包括诗词的主旨、艺术特色、表现手法等方面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诗词的深层含义和美感。
文化背景:介绍与古诗词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如古代诗人的生平、诗歌流派、历史背景等。
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词的语境和背景。
诗词朗诵与鉴赏:通过音频或视频形式,展示古诗词的朗诵和鉴赏方法。
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朗诵技巧,感受古诗词的音韵美。
实践活动:设计一系列与古诗词相关的实践活动,如诗词创作、诗词表演、诗词鉴赏比赛等。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古诗词的魅力。
知识拓展:推荐与六年级学生水平相匹配的古诗词读物和网站资源,引导学生进一步拓展学习。
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1. 介绍课件的主题和目的:部编人教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诵读》课件。
本次课件的主题是《部编人教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词诵读》课件》。
该课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辅助六年级学生进行古诗词的学习与理解。
课件内容围绕部编人教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进行展开,旨在通过直观、生动的多媒体形式,增强学生对古诗词的认识与感受。
引导学生了解和学习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古诗词内容。
课件中会详细介绍每一首古诗词的背景、作者信息以及诗歌的大意,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古诗词的内涵。
提高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
通过课件中的赏析环节,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感受古诗词的美,培养学生对诗词的鉴赏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强化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
课件中的诗词诵读环节,旨在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让学生通过模仿和跟读,提高语音语调的准确性,更好地领略古诗词的韵味。
2022年课程标准推荐优秀诗文背诵篇目及赏析1-6年级(75篇)目录1.《江南》(汉乐府)2.《长歌行》(节选)(汉乐府)3.《敕勒歌》(北朝民歌)4.《咏鹅》(唐·骆宾王)5.《风》(唐·李峤)6.《咏柳》(唐·贺知章)7.《回乡偶书》(唐·贺知章)8.《凉州词》(唐·王之涣)9.《登鹳雀楼》(唐·王之涣)10.《春晓》(唐·孟浩然)11.《凉州词》(唐·王翰)12.《出塞》(唐·王昌龄)13.《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14.《鹿柴》(唐·王维)15.《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16.《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17.《静夜思》(唐·李白)18.《古朗月行》(节选)(唐·李白)19.《望庐山瀑布》(唐·李白)20.《赠汪伦》(唐·李白)21.《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唐·李白)22.《早发白帝城》(唐·李白)23.《望天门山》(唐·李白)24.《别董大》(唐·高适)25.《绝句其一》(唐·杜甫)26.《春夜喜雨》(唐·杜甫)27.《绝句其二》(唐·杜甫)28.《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29.《枫桥夜泊》(唐·张继)30.《滁州西涧》(唐·韦应物)31.《渔歌子》(唐·张志和)32.《塞下曲》(唐·纶)33.《游子吟》(唐·孟郊)34.《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愈)35.《望洞庭》(唐·刘禹锡)36.《浪淘沙(其一)》(唐·刘禹锡)37.《赋得古原草送别》(节选)(唐·白居易)38.《池上》(唐·白居易)39.《忆江南》(唐·白居易)40.《小儿垂钓》(唐·胡令能)41.《悯农(其一)》(唐·李绅)42.《悯农(其二)》(唐·李绅)43.《江雪》(唐·柳宗元)44.《寻隐者不遇》(唐·贾岛)45.《山行》(唐·杜牧)46.《清明》(唐·杜牧)47.《江南春》(唐·杜牧)48.《蜂》(唐·罗隐)49.《江上渔者》(宋·范仲淹)50.《元日》(宋·王安石)51.《泊船瓜洲》(宋·王安石)52.《书湖阴先生壁》(宋·王安石)53.《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苏轼)54.《饮湖上初晴后雨(其二)》(宋·苏轼)55.《惠崇春江晚景》(宋·苏轼)56.《题西林壁》(宋·苏轼)57.《夏日绝句》(宋·李清照)58.《三衢道中》(宋·曾几)59.《示儿》(宋·陆游)60.《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宋·王陆游)61.《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宋·范成大)62.《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宋·范成大)63.《小池》(宋·杨万里)64.《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65.《春日》(宋·朱熹)66.《观书有感(其一)》(宋·朱熹)67.《题临安邸》(宋·林升)68.《游园不值》(宋·叶绍翁)69.《乡村四月》(宋·翁卷)70.《墨梅》(宋·王冕)71.《石灰吟》(明·于谦)72.《竹石》(清·郑燮)73.《所见》(清·袁枚)74.《己亥杂诗》(清·龚自珍)75.《村居》(清·高鼎)1.古诗《江南》汉乐府《江南》是一首汉代乐府诗。
部编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诵读(一)采薇(节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依依:形容柳丝轻柔、随风摇曳的样子。
yù。
载:又。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两句诗中,“依依”是形容柳丝轻柔的样子,既写出柳枝随风飘动,又表现出出征战士展示对家乡的眷恋之情。
7、“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是说归来时是冬天。
“霏霏”是形容雨和雪下得很大,似乎表示欢迎,又似乎表示冷漠。
(二)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春夜喜雨》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诗。
诗人用极大的喜悦之情,赞美了春雨来得及时、滋润万物雨的特点。
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
杜甫与李白合称“大李杜”。
杜甫忧国忧民,作品集为《杜工部集》。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诗意:好雨似乎会挑选时辰,降临在万物萌生的春天。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诗意:伴随和风,悄悄进入夜幕。
细细密密,滋润大地万物。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诗意:浓浓乌云,笼罩田野小路,唯有江边渔船上的一点渔火放射出一线光芒,显得格外明亮。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诗意:等天亮的时候,那潮湿的泥土上必定布满了红色的花瓣,锦官城的大街小巷也一定是一片万紫千红的景象。
(三)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1、这首诗表达了唐朝诗人杜甫,在四川听到平叛官军打了胜仗收复北地的喜悦心情。
闻:听说。
官军:指唐朝军队。
诗中诗人的感情可以用一个字来概括,就是:“喜”。
2、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涕:眼泪。
诗意:从剑门关外传来喜讯,官军收复了蓟北。
刚一听说,泪满衣裳。
3、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小学古诗文诵读1-10级全套古诗词诵读一级二级1 《长歌行》(节选)汉乐府2《七步诗》曹植3《敕勒歌》北朝民歌4 《咏鹅》骆宾王5 《回乡偶书》贺知章6 《咏柳》贺知章7 《凉州词》王之涣8 《登鹳雀楼》王之涣9 《春晓》孟浩然10 《宿建德江》孟浩然11 《凉州词》王翰12 《出塞》王昌龄13 《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王昌龄14 《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15 《鹿柴》王维16 《竹里馆》王维17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18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19 《别董大》高适20 《静夜思》李白21 《古朗月行》(节选)李白22 《望庐山瀑布》李白23 《赠汪伦》李白24 《独坐敬亭山》李白25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26 《早发白帝城》李白27 《秋浦歌》(白发三千丈)李白28 《望天门山》李白29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30 《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杜甫三级四级31《赠花卿》杜甫32 《江南逢李龟年》杜甫33 《春夜喜雨》杜甫34 《绝句》(迟日江山丽)杜甫35 《江畔独步寻花》杜甫36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刘长卿37 《江雪》柳宗元38 《寻隐者不遇》贾岛39 《枫桥夜泊》张继40 《渔歌子》张志和41 《寒食》韩翃42 《滁州西涧韦应物43 《塞下曲》卢纶44 《游子吟》孟郊45 《竹枝词》刘禹锡46.乌衣巷刘禹锡47.望洞庭刘禹锡48.浪淘沙刘禹锡49.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50.忆江南白居易51.悯农李绅52.悯农李绅53.山行杜牧54.清明杜牧55.江南春杜牧56.秋夕杜牧57.乐游原李商隐58.商山早行温庭筠59.元日王安石60.泊船瓜洲王安石五级六级61.梅花王安石62.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苏轼63.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64.惠崇《春江晓景》苏轼65.题西林壁苏轼66.夏日绝句李清照67.示儿陆游68.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69.小池杨万里70.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71.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 辛弃疾72.天净沙?秋思马致远73.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李清照74.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 苏轼75.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 李白76.四时田园杂兴范成大77.春日朱熹78.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辛弃疾79.题临安邸林升80.游园不值叶绍翁81.墨梅王冕82.石灰吟于谦83.朝天子?咏喇叭王磐84.竹石郑燮85.己亥杂诗龚自珍86.清平乐(春归何处)黄庭坚87.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范仲淹88.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李清照89.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晏殊90.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李清照七级八级91.江南汉乐府92.风李峤93.池上白居易94.蜂罗隐95.小儿垂钓胡令能96.江上渔者范仲淹97.书湖阴先生壁王安石98.田园四时杂兴(梅子金黄杏子肥)范成大99.乡村四月翁卷100.村居高鼎101.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102.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辛弃疾103.卜算子?咏梅陆游104.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陆游105.采桑子?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106.所见袁枚107.游山西村陆游108.蜀相杜甫109.观沧海曹操110.过零丁洋文天祥111.明日歌钱鹤滩112.望岳杜甫113.过故人庄孟浩然114.观书有感朱熹115.滁州西涧韦应物116.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117.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118.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119.菩萨蛮(春来春去催人老)张元干120.卜算子(缺月挂疏桐)苏轼九级十级121.《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辛弃疾122.《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123.《永遇乐》(千古江山)辛弃疾124.《如梦令》(遥夜沉沉如水)秦观125.《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126.《学弈》选自《孟子?告子》127.《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128.《论语十则》129.《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告子》130.《陋室铭》刘禹锡131.《苏幕遮》(碧云天)范仲淹132.《青玉案?元夕》辛弃疾133.《浪淘沙》(把酒祝东风)欧阳修134.《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苏轼135.《满江红》(怒发冲冠)岳飞136.《马说》韩愈137.《爱莲说》周敦颐138.《鹬蚌相争》139.《世说新语》两则刘义庆目录1.长歌行汉乐府 (1)2.七步诗曹植 (1)3.敕勒歌北朝民歌 (1)4.咏鹅骆宾王 (1)5.回乡偶书贺知章 (2)6.咏柳贺知章 (2)7.凉州词王之涣 (2)8.登鹳雀楼王之涣 (2)9.春晓孟浩然 (2)10.宿建德江孟浩然 (2)11.凉州词王翰 (3)12.出塞王昌龄 (3)13.从军行王昌龄 (3)14.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 (3)15.鹿柴王维 (3)16.竹里馆王维 (3)17.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3)18.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 (4)19.别董大高适 (4)20.静夜思李白 (4)21.古朗月行李白 (4)22.望庐山瀑布李白 (4)23.赠汪伦李白 (4)24.独坐敬亭山李白 (5)25.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5)26.早发白帝城李白 (5)27.秋浦歌李白 (5)28.望天门山李白 (5)29.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杜甫 (5)30.绝句杜甫 (6)31.赠花卿杜甫 (6)32.江南逢李龟年杜甫 (6)33.春夜喜雨杜甫 (6)34.绝句杜甫 (7)35.江畔独步寻花杜甫 (7)36.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刘长卿 (7)37.江雪柳宗元 (7)38.寻隐者不遇贾岛 (7)39.枫桥夜泊张继 (8)40.渔歌子张志和 (8)41.寒食韩翃 (8)42.滁州西涧韦应物 (8)43.塞下曲卢纶 (8)44.游子吟孟郊 (8)48.浪淘沙刘禹锡 (9)49.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9)50.忆江南白居易 (9)51.悯农李绅 (10)52.悯农李绅 (10)53.山行杜牧 (10)54.清明杜牧 (11)55.江南春杜牧 (11)56.秋夕杜牧 (11)57.乐游原李商隐 (12)58.商山早行温庭筠 (12)59.元日王安石 (12)60.泊船瓜洲王安石 (13)61.梅花王安石 (13)62.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苏轼 (14)63.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轼 (14)64.惠崇《春江晓景》苏轼 (14)65.题西林壁苏轼 (15)66.夏日绝句李清照 (15)67.示儿陆游 (16)68.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 (16)69.小池杨万里 (16)70.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 (17)71.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 辛弃疾 (17)72.天净沙.秋思马致远 (17)73.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李清照 (17)74.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 苏轼 (17)75.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李白 (17)76.四时田园杂兴范成大 (18)77.春日朱熹 (18)78.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辛弃疾 (18)79.题临安邸林升 (19)80.游园不值叶绍翁 (19)81.墨梅王冕 (20)82.石灰吟于谦 (20)83.朝天子.咏喇叭王磐 (20)84.竹石郑燮 (20)85.己亥杂诗龚自珍 (21)86.清平乐(春归何处)黄庭坚 (21)87.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范仲淹 (21)88.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李清照 (21)89.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晏殊 (21)90.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李清照 (21)94.蜂罗隐 (22)95.小儿垂钓胡令能 (22)96.江上渔者范仲淹 (22)97.书湖阴先生壁王安石 (22)98.田园四时杂兴(梅子金黄杏子肥)范成大 (22)99.乡村四月翁卷 (22)100.村居高鼎 (22)101.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23)102.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辛弃疾 (23) 103.卜算子.咏梅陆游 (23)104.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陆游 (23) 105.采桑子.书博山道中壁辛弃疾 (23)106.所见袁枚 (23)107.游山西村陆游 (23)108.蜀相杜甫 (24)109.观沧海曹操 (24)110.过零丁洋文天祥 (24)111.明日歌钱鹤滩 (24)112.望岳杜甫 (24)113.过故人庄孟浩然 (24)114.观书有感朱熹 (25)115.滁州西涧韦应物 (25)116.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25)117.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 (25)118.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 (25)119.菩萨蛮(春来春去催人老)张元干 (25)120.卜算子(缺月挂疏桐)苏轼 (25)121.《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辛弃疾 (25)122.《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 (26)123.《永遇乐》(千古江山)辛弃疾 (26)124.《如梦令》(遥夜沉沉如水)秦观 (26)125.《念奴娇.赤壁怀古》苏轼 (26)126.《学弈》选自《孟子.告子》 (26)127.《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汤问》 (26)128.《论语十则》 (27)第一则:为人处事 (27)第二则:为人处事 (27)第三则:学习方法 (27)第四则:学习方法 (27)第五则:学习态度 (27)第六则:学习态度 (27)第七则:学习态度 (27)第八则:怎样做人 (27)第十则:怎样做人 (27)129.《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告子》 (28) 130.《陋室铭》刘禹锡 (28)131.《苏幕遮》(碧云天)范仲淹 (28) 132.《青玉案?元夕》辛弃疾 (28)133.《浪淘沙》(把酒祝东风)欧阳修 (28) 134.《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苏轼 (28) 135.《满江红》(怒发冲冠)岳飞 (29) 136.《马说》韩愈 (29)137.《爱莲说》周敦颐 (29)138.《鹬蚌相争》 (29)139.《世说新语》两则刘义庆 (29)陈太丘与友期 (29)咏雪 (30)1.长歌行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