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阅读
- 格式:doc
- 大小:36.50 KB
- 文档页数:4
初一名著阅读书目
初一语文名著阅读有《朝花夕拾》、《西游记》、《骆驼祥子》、《海底两万里》等。
1、《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此文集作为“回忆的记事”,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
文集以记事为主,饱含着浓烈的抒情气息,往往又夹以议论,做到了抒情、叙事和议论融为一体,优美和谐,朴实感人。
2、《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
作者是明代吴承恩。
全书主要描写了孙悟空出世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沙僧和白龙马,西行取经,一路上历经艰险、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
该小说以“唐僧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通过作者的艺术加工,深刻地描绘了明代社会现实。
3、《骆驼祥子》:是人民艺术家老舍(舒庆春,1899-1966)所著的长篇小说,讲述的是中国北平城里的一个年轻好强、充满生命活力的人力车夫祥子三起三落的人生经历。
4、《海底两万里》:讲述了法国博物学家阿罗纳克斯教授在鹦鹉螺号上历时近十个月、行程两万法里的海底探险。
小说情节跌宕起伏,环环相扣。
随着阿罗纳克斯教授一行三人被鹦鹉螺号救起,一个个疑问相继产生:谁建造了鹦鹉螺号?海底探险的目的是什么?教授能否返回大陆?……鹦鹉螺号不断进行着匪夷所思的探险,一个个惊心动魄的时刻、一个个绚丽奇幻的场景让人应接不暇。
初三课外阅读名著在初三阶段,课外阅读名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学习任务。
通过阅读名著,学生可以拓展自己的视野,提高文学素养,培养阅读能力和审美观。
下面是一些初三学生可以尝试的课外阅读名著。
1.《骆驼祥子》《骆驼祥子》是老舍的代表作之一,以北平(今北京)为背景,讲述了一个普通人力车夫的故事。
故事中,祥子攒钱买车,但最终却因为各种原因失去了车子。
在故事中,读者可以看到一个普通人在北平的生活困境和社会的不公。
2.《围城》《围城》是钱钟书的代表作之一,讲述了一个普通知识分子的生活和婚姻故事。
故事中,方鸿渐在面对工作和婚姻时,总是感到被动和无奈。
读者可以通过这个故事深入了解民国时期知识分子的生活状态和思想感情。
3.《简爱》《简爱》是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之一,讲述了一个平凡女孩的成长故事。
故事中,简爱在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困境时,始终坚持自己的信仰和追求平等、自由、幸福的生活。
这个故事可以启发读者思考自己的价值观和生活目标。
4.《红楼梦》《红楼梦》是曹雪芹的代表作之一,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古典小说。
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等人物为主线,通过对封建社会的描绘,展示了人性的复杂和社会的种种弊病。
读者可以通过这个小说深入了解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和文化。
5.《百年孤独》《百年孤独》是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代表作之一,讲述了一个家族七代人的故事。
小说通过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展示了拉丁美洲的历史和文化。
这个小说可以启发读者思考人类文明的发展和人类自身的命运。
6.《麦田里的守望者》《麦田里的守望者》是J.D.塞林格的代表作之一,讲述了一个16岁少年霍尔顿·考尔菲德在纽约游荡的三天经历。
小说通过青少年的视角,揭示了成人世界的虚伪和荒诞。
这个小说可以启发读者思考人生意义和价值的问题。
7.《鲁滨逊漂流记》《鲁滨逊漂流记》是丹尼尔·笛福的代表作之一,讲述了一个男人在荒岛上生存的故事。
故事中,鲁滨逊克服了种种困难,创造了自己的王国。
名著阅读的意义名著阅读对个人和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阅读名著,我们可以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益处。
文化传承名著是文化的宝库,它们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传统和价值观念。
阅读名著可以使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和体验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的思想和情感。
通过名著,我们可以接触到各种文学流派和文化形态,拓宽自己的文化视野。
情感沟通名著中的故事和人物往往能触动我们的内心。
通过与主人公的共鸣和感同身受,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性和情感。
名著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往往可以引发我们的共鸣、唤起我们的思考,并促使我们重新审视自身的价值观和生活态度。
在沉浸于名著的阅读中,我们也可以找到一种情感宣泄和心灵抚慰的方式。
知识积累名著是智慧的结晶,其中蕴藏着丰富的知识和思想。
通过阅读名著,我们可以学到各种各样的知识,包括历史、哲学、社会观察等。
名著中的经典语句和警句也常常给我们启示和思考。
通过不断阅读名著,我们可以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提升自己的学识水平。
语言表达名著是文学艺术的杰作,其中的语言和表达方式常常充满美感和艺术性。
通过阅读名著,我们可以学到优秀的文学表达方式,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和写作水平。
名著中的形象描写、情感描绘等可以激发我们的写作灵感,培养我们的写作风格和表达能力。
通过阅读名著,我们可以获得文化传承、情感沟通、知识积累和语言表达等多方面的意义。
因此,阅读名著是一个重要的文化活动,对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进步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让我们共同努力,阅读更多的名著,感受其中的意义和魅力。
【导语】背⼀篇离骚,丘壑苍茫。
诵⼀本诗经,唇齿留⾹。
读⼀本杂志,周游世界。
看⼀本历史,穿越古今。
书籍丰富了我们的阅历,让我们不再贫乏。
书籍净化了我们的烦恼,让我们不再⽆聊。
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教育频道!【篇⼀】经典名著推荐阅读书⽬ ⼈物传记: 1、《格雷厄姆:华尔街教⽗回忆录》(本杰明·格雷厄姆) 2、《巴菲特传:⼀个美国资本家的成长》(罗杰·洛温斯坦) 3、《滚雪球:巴菲特和他的财富⼈⽣》(艾丽斯·施罗德) 4、《股票作⼿回忆录》(杰西·利弗莫尔) 5、《在股市⼤崩溃前抛出的⼈:巴鲁克⾃传》(伯纳德·巴鲁克) 6、《查理·芒格传》(珍妮特·洛尔) 7、《⼼若菩提》(曹德旺) 8、《本杰明·富兰克林⾃传》(本杰明·富兰克林) 9、《⼀个聪明的投资者》(乔·卡伦) ⼼理学: 1、《道德情操论》(亚当·斯密) 2、《影响⼒》(罗伯特·西奥迪尼) 3、《⾃私的基因》(理查德·道⾦斯) 4、《思考:快与慢》(丹尼尔·卡尼曼) 5、《乌合之众:⼤众⼼理研究》(古斯塔夫·勒庞) 6、《性⼼理学》(哈夫洛克•蔼理⼠) 社会学: 1、《基因传》(悉达多·穆克吉) 2、《枪炮、病菌与钢铁:⼈类社会的命运》(贾雷德·戴蒙德) 3、《⼈⼝原理》(托马斯·马尔萨斯) 4、《实⽤主义》(威廉·詹姆斯) 5、《亨利·亚当斯的教育》(亨利·亚当斯) 6、《常识》(托马斯·潘恩) 7、《联邦党⼈⽂集》(亚历⼭⼤·汉密尔顿) 8、《只有偏执狂才能⽣存》(安迪格鲁夫) 9、《论美国的民主》(夏尔·阿列克西·德·托克维尔) 10、《深奥的简洁:从混沌、复杂到地球⽣命的起源》(约翰·葛瑞本) 11、《崩溃:社会如何选择成败兴亡》(贾雷德·戴蒙德) 12、《第三种⿊猩猩》(贾雷德·戴蒙德) 13、《穷理查智慧书》(本杰明·富兰克林)【篇⼆】经典名著推荐阅读书⽬ 历史: 1、《中国史纲》(张荫麟、吕思勉、蒋廷黻) 2、《鸦⽚战争》(蓝诗玲) 3、《第⼆次世界⼤战回忆录》(温斯顿·丘吉尔) 4、《耶路撒冷三千年》(西蒙·蒙蒂菲奥⾥) 5、《战争史》(约翰·基根) 6、《世界简史》(赫伯特·乔治·威尔斯) 科学: 1、《时间简史》(史蒂芬·霍⾦) 2、《果壳中的宇宙》(史蒂芬·霍⾦) 3、《⼤设计》(史蒂芬·霍⾦) 4、《梦的解析》(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学: 1、《⽡尔登湖》(亨利·戴维·梭罗) 2、《追风筝的⼈》(卡勒德·胡塞尼) 3、《⽼⼈与海》(厄尼斯特·海明威) 4、《⼩王⼦》(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 5、《了不起的盖茨⽐》(弗朗西斯·司各特·菲兹杰拉德) 6、《⼈间词话》(王国维) 7、《基督⼭伯爵》(⼤仲马) 8、《福尔摩斯探案全集》(亚瑟·柯南·道尔爵⼠) 9、《⽉亮和六便⼠》(威廉·萨默赛特·⽑姆) 10、《⼗⼀种孤独》(理查德·耶茨) 11、《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罗伯特·M·波西格)【篇三】经典名著推荐阅读书⽬ 哲学宗教 《周易》殷商佚名——中华⽂化之本源 《道德经》春秋⽼⼦——道学之精髓,哲学之先本 《论语》春秋孔⼦——儒家⽂化之起源 《墨⼦》战国墨⼦——古代劳动者的哲学“圣经” 《孟⼦》战国孟⼦——剖析“仁爱”精髓的亚圣之作 《庄⼦》战国庄⼦——彰显道家浪漫主义思想的巨著 《荀⼦》战国荀⼦——以儒家为本,兼采百家之长 《韩⾮⼦》战国韩⾮——先秦法家学说集⼤成之作 《吕⽒春秋》战国吕不韦——兼容并蓄的杂家经典 《淮南⼦》西汉刘安——以道学为基,兼合百家之长 《论衡》东汉王充——中国历不朽的⽆神论著作 《抱朴⼦》东晋葛洪——构建道教神仙理论体系的巨著 《传习录》明王阳明——宋明⼼学集⼤成之作 《明夷待访录》明末清初黄宗羲——呼唤民主政体的思想启蒙专著 《⽇知录》明末清初顾炎武——中国近代思想启蒙的基⽯【篇四】经典名著推荐阅读书⽬ 历史地理 《左传》春秋左丘明——中国史学叙事传统的奠基之作 《国语》战国佚名——中国现存最早的国别体专著 《史记》西汉司马迁——中国历第⼀部纪传体通史 《汉书》东汉班固——中国历第⼀部纪传体断代史 《三国志》西晋陈寿——三国并叙的断代史专著 《华阳国志》东晋常璩——中国现存最早的地⽅志专著 《后汉书》南朝范晔西晋司马彪——专注于东汉史的纪传体著作 《洛阳伽蓝记》北朝杨炫之——中国历⼀部记述城市寺院的专著 《⽔经注》北朝郦道元——集六朝地志之⼤成 《史通》唐刘知⼏——中国现存最早的史学理论专著 《⼤唐西域记》唐⽞奘、辩机——中世纪中南亚地区zui权威的史地⽂献 《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中国历第⼀部编年体通史 《徐霞客游记》明徐弘祖——中国最早的⽇记体游记专著 《海国图志》清魏源——中国近代第⼀部系统的世界地理著作【篇五】经典名著推荐阅读书⽬ 诗词散⽂ 《诗经》春秋佚名——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尚书》春秋战国佚名——中国现存最早的散⽂总集 《楚辞》西汉刘向——中国第⼀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 《陶渊明集》东晋陶渊明——开⽥园风先河的诗⽂合集 《⽂⼼雕龙》南朝刘勰——中国古代最系统的⽂学理论专著 《⽂选》南朝萧统——中国现存最早的诗⽂选集 《李太⽩集》唐李⽩——将浪漫主义推向极致的诗歌集 《杜⼯部集》唐杜甫——中国古典诗歌现实主义的zui⾼峰 《昌黎先⽣集》唐韩愈——“⽂起⼋代之衰”的典范之作 《河东先⽣集》唐柳宗元——寄意⼭⽔的古代散⽂经典 《欧阳⽂忠公集》北宋欧阳修——北宋⽂坛的奠基之作 《乐府诗集》北宋郭茂倩——中国现存最早、最完备的乐府诗总集 《乐章集》北宋柳永——雅俗并收,尽显才情风流 《苏轼集》北宋苏轼——豪放派诗词的巅峰之作 《漱⽟词》南宋李清照——清丽婉约、辞情相称的词中上品 《稼轩长短句》南宋⾟弃疾——豪迈不失细腻,词收两宋之冠 《古⽂观⽌》清吴楚材——中国古⽂选本之最 《纳兰词》清纳兰性德——哀感顽艳,颇有南唐后主遗风 《朝花⼣拾》现代鲁迅——从往事中“抄”来的记忆 《背影》现代朱⾃清——天地间第⼀等⾄情⽂学【篇六】经典名著推荐阅读书⽬ ⼩说戏剧 《⼭海经》先秦佚名——中国古代神话⼩说的本源 《搜神记》东晋⼲宝——中国笔记体志怪⼩说之⿐祖 《世说新语》南朝刘义庆——南北朝“志⼈⼩说”代表作 《虬髯客传》唐末五代杜光庭——开创古典武侠⼩说之先河 《太平⼴记》北宋李昉等——中国现存卷帙最长的古典⼩说集 《窦娥冤》元关汉卿——中国古代悲剧的代表作 《西厢记》元王实甫——中国古典戏剧的现实主义杰作 《墙头马上》元⽩朴——中国古代经典爱情喜剧 《汉宫秋》元马致远——*历史的现实主义悲剧杰作 《唐才⼦传》元⾟⽂房——唐五代诗⼈评传汇集 《三国演义》元末明初罗贯中——中国章回体历史⼩说的开⼭之作 《⽔浒传》元末明初施耐庵——中国古代英雄传奇⼩说之典范 《西游记》明吴承恩——⾊彩纷呈的浪漫主义神话 《牡丹亭》明汤显祖——中国戏曲的浪漫主义杰作 《封神演义》明陈仲琳——幻想奇特的神魔⼩说 “三⾔”明冯梦龙——中国⽩话短篇⼩说的杰出代表 “⼆拍”明凌濛初——中国⾸部⽂⼈独⽴创作的短篇⼩说集 《长⽣殿》清洪升——震惊清初剧坛的传奇巨作 《聊斋志异》清蒲松龄——刺贪刺虐⼊⽊三分 《桃花扇》清孔尚任——中国⾸部反映南明消亡的历史剧 《儒林外史》清吴敬梓——中国古代讽刺⼩说中的圣品 《红楼梦》清曹雪芹——中国古典⼩说的巅峰巨著 《海上花列传》清韩邦庆——中国⽂学第⼀部⽅⾔⼩说 《⽼残游记》清刘鹗——清末谴责⼩说的杰出代表 《呐喊》现代鲁迅——中国现代⽩话⽂⼩说的起点。
阅读名著的方法阅读名著是丰富个人精神世界、提升文化素养的重要途径。
名著通常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作者独特的思想见解,因此,阅读名著需要一定的方法和技巧。
以下是一份详细的阅读名著的方法:一、选择适合自己的名著首先,要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阅读水平,选择适合自己的名著。
名著种类繁多,包括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多个领域,要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进行阅读。
二、做好阅读前的准备在阅读名著前,可以先了解作者的生平、创作背景以及该作品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这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作品内容和作者的创作意图。
三、注重阅读过程仔细阅读:名著往往篇幅较长,需要耐心仔细阅读。
在阅读过程中,要注意理解每个词语、每个句子的含义,避免囫囵吞枣。
做好笔记:阅读名著时,可以做好笔记,记录自己的阅读感想、对人物和情节的理解以及对作品主题的探讨等。
这有助于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并在日后回顾时提供便利。
思考讨论:阅读名著不仅仅是了解故事情节,更重要的是要思考作品所传达的思想、价值观以及作者的创作意图。
可以与其他读者或朋友讨论作品,分享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从而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四、总结收获在阅读完名著后,可以总结自己的收获,包括对作品的理解、对作者的认识以及对自身的影响等。
这有助于巩固阅读成果,并将所学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五、持续阅读阅读名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持续不断地进行。
通过不断地阅读,可以逐渐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从而更好地欣赏和理解名著。
总之,阅读名著需要耐心、细心和恒心。
只有用心去阅读、去思考、去总结,才能真正领略到名著的魅力所在。
1、精读和泛读相结合
我们在阅读名著的时候需要第一遍泛读,大致了解这本名著的基本内容如作者基本情况、写作的时代背景、作品人物和情节的关系、艺术风格等等。
这些基本的内容清楚后然后再慢慢读,可以细致的阅读和理解。
2、名著阅读次数
我们第一遍阅读以后对基本内容有些了解。
第二篇要仔细阅读其中内容,慢慢品味。
到了第三遍可以思考和理解作品中句子和段落之间的关系,这时候比起第二遍要更加细致。
3、把握情节
我们在阅读名著的时候要把握好基本情节,如开始、发展、高潮、结束。
我们还要了解到作者的情节线索不是单一的而是比较复杂,随着情节的深入,读者才明白整个复杂的情节过程,看似不合理,但是又在合理之中。
4、把握人物形象
名著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源于丰富的生活体验,所描写的人物不但形象性格鲜明丰富而且有层次感。
这些形象描绘又是通过场景、人物语言对白、环境描写来凸显出来的。
有些外国名著是通过多层次的描述方法来表现这个人物的性格特征。
5、理解名著的主题和意义
一般来说,名著的主题思想比较鲜明,但是不同时期的人们会有不同的解读思路。
每一次阅读就会感受到不同的意义和内涵。
名著阅读1.《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本书作者——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俄罗斯人。
小说主人公——保尔•柯察金。
他的名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
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
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回首往事,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卑鄙庸俗而羞愧;临终之际,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解放全人类而斗争。
”2.《鲁滨逊漂流记》本书作者——英国作家笛福,小说主人公——鲁滨逊•克鲁索,还有土人“星期五”。
小说描写了水手鲁滨逊在航行中遇险后,漂流到了一个荒无人烟的孤岛上生活了多年,过着野人般的生活。
3.《格列佛游记》本书作者——乔纳森•斯威夫待,十八世纪英国小说家。
小说主人公——里梅尔•格列佛船长。
该书通过里梅尔•格列佛船长之口,叙述了周游四国(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智马国)的奇特经历。
但仔细体会,却处处揭露着英国社会的黑暗现实,并寄寓着作者的理想。
4.《繁星.春水》本书作者——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原名谢婉莹。
祖籍福建长乐,生于福州。
作品多围绕着母爱、童心和自然美描述“爱的哲学”,代表作有《超人》、《烦闷》等。
1920年开始,受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又写出了短诗集《繁星》和《春水》,为文坛瞩目。
5.《朝花夕拾》本书为鲁迅(原名:周树人)一九二六年所作回忆散文的结集,共十篇。
前五篇写于北京,后五篇写于厦门。
(另:初中所学的鲁迅的小说全部选自《呐喊》。
)6.《西游记》本书作者——吴承恩(明)。
《西游记》经无数民间艺人和作者付出巨大劳动之后,于明朝中叶,由吴承恩最后完成。
它是中国神话小说中最优秀的作品。
浓郁的浪漫主义是《西游记》的基本艺术特征。
主人公——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
7.《水浒传》本书作者——施耐庵。
《水浒传》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四大名著之一,它的作者是施耐庵,而书名却是罗贯中起的。
《水浒传》原名《江湖豪客传》,可施耐庵对书名总感到不满意。
如何阅读名著的方法阅读名著是增长知识和提高语言能力的重要途径。
但是对于许多人来说,阅读名著也许是一项挑战。
下面是十条关于如何阅读名著的方法,希望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名著。
1. 了解作者和时代在阅读名著之前,了解作者和写作时代的背景十分重要。
作者的生活经历和成长背景往往会影响他们的思想和写作风格。
了解时代背景也能够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小说中的人物、情节和社会背景。
2. 熟悉小说的结构和主题不同的小说可能采用不同的故事结构、主题和意图。
在阅读名著时,我们需要研究小说的结构和主题,并将其与作者的意图相匹配。
这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小说并深入思考其中的含义。
3. 注意细节小说中的细节往往会为故事情节和人物性格增色不少。
通过留意细节,并将其与情节和人物联系起来,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小说的内涵和作者的意图。
4. 多读几遍阅读名著并不能在一遍之内完成。
我们应该对重要章节、描述和人物进行多次阅读,以确保我们理解的内容是正确的。
这样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掌握小说的情节和意图。
5. 制作笔记制作笔记是阅读名著时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我们应该记录下小说中的重要细节、人物发展和情节变化,以帮助我们巩固记忆和深入理解小说。
6. 分析人物和情节在阅读名著时,我们应该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和情节,并对其进行深层次的思考。
我们可以探究人物性格和行为背后的动机,以及情节变化对人物和主题的影响。
7. 对比其他作品通过将小说与其他作品对比,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小说中的主题和意图。
我们可以考虑其他时代、风格或主题相似的作品,并比较它们之间的不同或相同之处。
8. 参加讨论参加小组讨论是理解名著的另一种好方法。
与其他阅读者分享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听听其他人的观点,可以提高我们的理解能力,同时也可以开阔我们的视野。
9. 探究历史和文化背景阅读名著往往需要对当时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有一定的了解。
对于古代小说,我们需要熟悉当时的社会制度、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以便更好地理解小说。
阅读名著的5种方法哎呀,说起读名著嘞,咱们四川娃儿也有自己的门道儿,今天就跟你摆一摆我心头那几种巴适得板的读法,就像咱们坐在茶馆头,泡上一杯盖碗茶,慢慢儿聊哈。
第一种,叫做“嚼文嚼字”法。
你看书的时候,别急着翻页,得像咱们啃猪蹄子一样,细细地“嚼”。
遇到好词好句,多念几遍,体会里头那个味儿。
比如《红楼梦》里头林黛玉的诗词,你得慢慢品,才能懂她那份儿心思细腻,跟吃麻辣火锅一样,初尝微辣,后头越来越有味儿。
第二种,是“角色代入”法。
你把自己想象成书中的主角,跟着他(她)一块儿哭,一块儿笑,一块儿闯江湖。
读《水浒传》的时候,你就想成自己是宋江,带着梁山好汉们,大块吃肉,大碗喝酒,那种豪情壮志,简直不摆了!第三种,咱们叫“边读边想”法。
读到关键地方,不妨停下来,闭上眼,让脑子里的电影机开动起来,自己编后头的剧情。
比如读《西游记》,孙悟空遇到新妖怪了,你先猜猜他会怎么对付,然后再看原著,这种互动感,比看电视剧还过瘾!第四种,是“笔记相伴”法。
遇到触动心弦的句子,或者是不懂的地方,赶紧拿起笔,在书边上批注两句。
这样,书读完了,你也就收获了一本满载个人见解的“私人订制”名著。
再回头翻,每一页都是满满的回忆和成长。
最后一种,叫“分享交流”法。
好书嘛,就是要和好朋友一起分享。
读完后,约上几个书友,大家围坐一圈,聊聊各自的感受和发现。
有时候,别人的一句话,就能让你对这本书有全新的认识,就像吃火锅,一个人吃是美味,一群人吃就是热闹加幸福了。
咋样,我这几招儿合不合你胃口?读书嘛,就是要读出乐趣,读出味道,咱们四川人读书,也要有咱的“麻辣”风格!。
名著阅读1.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红楼梦》中,核心人物贾宝玉有很多特殊称谓,比如怡红公子、混世魔王、绛洞花主、富贵闲人、无事忙、痴儿等。
请任选其中三个,结合原著相关内容,对其内涵加以分析。
2.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红楼梦》第五回借助判词、曲词等暗示了主要人物的特点和命运。
(1)判词“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
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提到薛宝钗的“德”与林黛玉的“才”,请分别举出原著中的具体情节加以印证。
(2)【红楼梦引子】“开辟鸿蒙,谁为情种?都只为风月情浓。
趁着这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试遣愚衷。
因此上,演出这怀金悼玉的《红楼梦》。
”对于“怀金悼玉”,有人认为体现的是钗、黛二人的悲剧,也有人认为体现的是青年女性群体的悲剧。
你认同哪种说法?请结合《红楼梦》相关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3.《红楼梦》在艺术创作上运用了对立统一的辩证法。
如:在人物性格的刻画上善于运用“冷与热”,在情节的取舍上善于运用“藏和露”,在艺术氛围的创造上善于运用“悲与喜”。
请从上述三个方面中任选其一,举例谈谈你的理解。
4.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下面是《红楼梦》中与梦相关的情节。
请在横线处填入作品中人物的名字。
①______________梦幻识通灵①______________梦游太虚幻境①______________学诗,梦中得佳句①______________醉卧芍药裀,香梦沉酣(2)请从以上情节中任选一个,概述该情节的内容,并分析它在表现主题、刻画人物、情节发展等方面的作用。
5.根据下面提示的《红楼梦》中相关情节的具体内容,简要分析薛宝钗的形象。
(1)宝钗在自己的庆生宴上,为贾母点了一出《鲁智深醉闹五台山》。
(2)探春大观园里搞改革,宝钗给探春提具体的改革建议。
(3)金钏投井而死,宝钗探望王夫人,说了一番话,消除了王夫人的自责心理。
6.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红楼梦》中多处描写生日宴会。
脂砚斋有批语:“一部书中若一个一个只管写过生日,复成何文哉?故起用宝钗,盛用阿凤,终用贾母,各有妙文,各有妙景。
中考名著阅读新题型举隅一、写颁奖词题目:(2005年广东课改区)班上准备开展题为“话说英雄”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阅读参考资料《感动中国2004年颁奖词》(节选),按后面要求做好准备。
(6分)感动中国2004年颁奖词(节选)任长霞——她是中原大地上的一个女英雄。
扫恶打黑,除暴安良,她铁面无私;嘘寒问暖,扶危济困,她柔肠百转。
十里长街,白花胜雪,挽幛如云,那是流动在百姓心中的丰碑!一个弱女子能赢得百姓的爱戴,是因为,在她的心里有对百姓最虔诚的尊重!(1)请你从读过的文学名著中推荐一位令自己感动的英雄人物。
(2分)人物姓名:作品名称:(2)写一段简短的话,向同学们介绍这位令你感动的英雄人物。
要求像“颁奖词”一样简洁流畅,既能概述其主要事迹,又能反映人物的性格。
(4分)题型简析:央视“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颁奖晚会打造了一场盘点年度精彩、彰显人间正气、震撼众生心灵的盛宴,其“颁奖词”堪称颁奖仪式的点睛之笔。
用“颁奖词”的形式考查考生对名著的阅读理解,有创意,有时代感。
在考查考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同时,更突出考查了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
备考方略:1.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关注我们这个时代,关注我们这个社会,心存感念,学会感动。
2.“颁奖词”不同于人物简介,也不是空洞的评价,要抓住人物事迹和性格中的核心,述中有评,评述结合。
语言要精练,高度概括;要优美,有文学色彩;要扣人心弦,富有感染力。
3.在课标推荐的课外读物中,有重点地深入了解几个典型的文学形象,积累写作素材,做到有备无患。
二、写辩论词题目:(2005年湖北黄冈课改区)某校初三(6)班同学在阅读《西游记》时,对猪八戒这个人物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为此语文老师组织了一场辩论。
假如你是正方,针对反方辩词该怎么说?反方:我方认为,猪八戒好吃懒做,见识短浅,在取经的路上,意志不坚定,遇到困难就嚷嚷着要散伙。
而且还经常搬弄是非、耍小聪明、说谎,又爱占小便宜,贪恋女色。
是一个贪生怕死、自私自利的人。
正方:题型简析:辩论词是“敌我双方”在唇枪舌剑的特定情境中,用来反驳对方从而树立自己观点的语言表达形式,这种题目具有极强的思辨性,重点考查考生对名著的阅读理解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辩驳说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备考方略:1.理清对方主要观点,抓住其要害,针锋相对,驳其不周,攻其不备。
2.自我立场要坚定,观点要明确,并从原著中找出支持己方观点的具体事例,达到事实胜于雄辩的效果。
3.注意双方关系,是辩论而非战斗,语言要简洁、生动、形象、有说服力,要注意得体,不能“辱骂和恐吓”。
因为是口语交际,还要尽量做到口语化。
4.平时加强辩论的实战演练。
三、写开场白题目:(2006年广东课改区)班上将开展一次文学名著知识竞赛活动,请你完成第4至5题,为活动做好准备。
4.假如你是主持人,请你为这次活动准备一段开场白。
要求:讲明活动的意义,并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
(4分)答:5.假如你是参赛选手,请根据作品补充故事情节。
(3分)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孙悟空_________;孙悟空_________;孙悟空_________。
题型简析:这道题其实是将名著阅读与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结合在一起,题目既具有一定的规定性——写文学名著知识竞赛活动的主持人开场白,要求使用修辞手法,同时又有一定的开放性——不具体到哪一部名著,给了考生极大的思维空间。
备考方略:1.丰富与文学有关的社会实践活动的经历,使名著阅读成为生活的一个部分,在活动中加强应用文的写作训练。
2.写作时注意特定的语境、特殊的要求,扣住活动的主题,不能游离。
3.开场白语言要生动凝练,充满热情,大气磅礴,达到渲染气氛、调动情绪的效果。
四、写对联题目:(2005年江苏镇江市)看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后,有人出了一副对子。
上联是“身残志坚,保尔唱响生命曲”,请你分别结合《西游记》和《水浒》中的有关情节写出下联。
(4分)《西游记》:□□□□,□□□□□□□《水浒》:□□□□,□□□□□□□题型简析:对联文辞精练,形式工整,平仄协调,是汉语独特的艺术形式,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用对联来考查文学名著阅读能力,既是考查考生特殊艺术形式的表达能力,也是对优秀文化遗产的继承。
备考方略:1.了解对联的基本特点,对联是既要有“对”,又要有“联”,上联和下联,必须内容相关,上下衔接,结构完整,句式一致,字数相等,平仄相合,词性相对,语言简练。
2.仔细分析上联的结构特点,按照对联的要求,写出下联,如“身残志坚,保尔唱响生命曲”的结构是“人物性格(成语)—主人公(姓名)—作品主题(动宾式)”,那么下联也必须契合这一结构。
3.世事洞明皆学问,平时要多留心生活中的各种语言表达形式。
五、写荐书理由题目:1.(2005年北京海淀区)某出版社要出一套“中学生喜爱的中外名作”丛书,请你从下面列出的篇目中选择一部(篇)推荐给出版社,并写出推荐理由。
《背影》《西游记》《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热爱生命》《汤姆·索亚历险记》《“诺曼底”号遇难记》2.(2006年浙江嘉兴)2006午5月,滨海市开展了以“感恩母亲”为主题的活动。
请你以该市一名中学生的身份参与这项活动,相信你一定能做得很好。
(5分)(l)请结合活动的主题,用简练的语言拟一条宣传标语以营造气氛。
(不超过20字)(2分)(2)如果你所认识的一位母亲在教育子女方面感到困惑,请向她推荐一本相关的名著,并说说你推荐的理由。
(3分)题型简析:两道题目均是要求写荐书理由,不同之处在于海淀卷给了一定的选择范围,嘉兴卷则设计了特定的情境和主题,荐书的范围可能会超出课标的范畴,但更能反映出考生的阅读面。
无论哪种类型,都要求考生在短时间内迅速选择,写出令人信服的理由。
不仅考查考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考查考生的信息筛选能力和市场营销能力。
备考方略:1.审题要准确,紧紧围绕题目提供的信息源选择书目,组织推荐语言。
2.推荐理由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据,让对方心悦诚服,不能说一面之词,更不可强词夺理。
3.密切关注荐书的对象,分析对方的需求,揣摩对方的心理,荐书理由要有针对性,不必面面俱到,语言表达要委婉、得体。
六、写阅读心语题目:(2006年南京市)为了搞好这个专题(“书香南京”)活动,小晴想到了撰写名著阅读心语投寄给《南京日报》进行宣传的形式。
她撰写了《骆驼祥子》的阅读心语:祥子,一个旧北京的人力车夫,像骆驼一样耸起脊背,拉着一辆黄包车在胡同中奔跑。
风雨中的哆嗦,烈日下的喘息,让我读出了下层劳动人民的辛酸苦难。
你从《西游记》《水浒》《繁星·春水》中选择一部,也撰写一段阅读心语。
(2分)题型简析:阅读心语其实也就是读后感,不过不是一般的感受,而是更加强调读者心灵的真切感悟,语言表达上更多些抒情意味。
题目不仅考查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还考查考生的心灵感悟能力和人文关怀。
备考方略:1.要在认真阅读名著的基础上,用心体会,深入理解,准确把握作品的主旨和人物的精神世界。
2.选取最能触动人心的感受点,既然是“心语”,就是独特感悟,真情流露,就要打动人心,引起共鸣,不可泛泛而谈。
3.语言要有高度的概括性、抒情性、感染力,如果是仿写,也不必一味机械模仿,而要写出自己的心声。
七、文本分析题目:(2006年山东日照市)下面是《红楼梦》第三回中林黛玉谢绝邀请的一段话。
请仔细揣摩黛玉的回话,从委婉、得体的角度作简要分析。
(3分)邢夫人苦留吃过晚饭去,黛玉笑回道:“舅母爱惜赐饭,原不应辞,只是还要过去拜见二舅舅,恐领了赐去不恭,异日再领,未为不可。
望舅母容谅。
”邢夫人听说,笑道:“这倒是了。
”……于是黛玉告辞。
题型简析:题型朴实无华,从文本入手,让考生研读、体味、揣摩、品评,进而把握语言表现技巧和人物的性格特点,这是阅读文学作品的基本功。
阅读名著要做到精读和略读相结合,紧扣文本本身,着眼语言分析,这个题目具有很好的导向性。
备考方略:1.平时养成精读的习惯,对名著的重点篇章段落反复阅读,深入思考,尤其是对典型人物语言、行动、心理的描写,要重点关注。
2.回答问题要紧扣题目的要求以及提供的文本材料,不必漫天铺开,不着边际。
3.掌握鉴赏文学作品的基本方法,加强赏析文章的写作训练。
八、综合考查题目:(2006年太原市)班里举办名著阅读成果展示活动,请你热心帮助大家解决7~10题中的问题。
(15分)7.第一小组举办小报展览,请帮他们审稿。
①写出拼音替代的字,并给加点字注音。
(3分)走进jīng()典,走进名著。
我们与鲁迅一同聆听藤野先生的教诲;与唐僧师徒一同在艰难的路途中跋涉;与汤姆·索亚一同在黑暗的山洞里体验成长——②在原句上改正下面两个病句。
(2分)阅读名著开拓了我的视野,也提高了我的写作。
我们只要了解了文学作品的社会背景,才能更好地理解它的内涵。
8.第二小组准备把同学们平时写的读书笔记汇编成专刊《我与名著》。
请为这本专刊设计三个结构相同的栏目名称。
(力求有创意)(4分)栏目一:栏目二:栏目三:9.第三小组组织了“我最喜爱的名著人物”评选活动。
请帮他们完成下面这块展览板。
(3分)人物:林冲出处:《水浒传》人物小传:10.请帮第四小组设计一种活动,并介绍其中最有特色的环节。
(活动形式要与以上三个小组的不同)(3分)活动形式:特色环节:题型简析:这是一道综合性的名著阅读理解题,既涉及语文基础知识的考查,又涉及对名著人物、情节的理解把握,同时以举办名著阅读成果展示这种综合性学习活动贯串始终,考查考生对活动方案的创造性设计能力,是对考生语文知识、语文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全面检验。
备考方略:1.名著阅读有助于语文知识水平、语文基本能力的全面提高,读是前提,读是基础,读是关键。
2.做到读写结合,正如题目中提到的,阅读名著既可以开阔视野,也可以提高写作水平。
3.开卷有益,课外多翻翻文学报刊或其他读物,对搞好语文实践活动、提高综合能力一定大有裨益。
阅读一部名著犹如打开一扇窗,从中可以窥见世事万象、人生百态。
名著题走进中考试卷,无异于增加了一把尺子,可以衡量考生的文学素养、知识视野、表达水平和创造能力。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名著阅读题已经超出了名著本身,语文考试已经超越了语文,这正是新课程改革所追求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