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技公司正在赶超硅谷吗
- 格式:docx
- 大小:14.69 KB
- 文档页数:3
硅谷的人工智能发展现状硅谷,这个既是地理位置又是行业代称的词汇,在全球科技圈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自从上个世纪 80 年代以来,硅谷一直是全球最富有创新力的实验室之一,涌现出了无数的行业领导者和技术巨头。
而在近些年,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更是让硅谷这个地方被更多人所关注。
人工智能是一门全新的技术,其基础是数据科学、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
人工智能可以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如物流、金融、医疗、交通等,甚至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的思维和认知。
作为人工智能技术的源头,硅谷无疑是全球最重要的人工智能发展中心之一。
现在,我们就来看看硅谷的人工智能发展现状。
一、硅谷的人工智能公司硅谷有很多著名的人工智能企业,其中,谷歌、IBM、Facebook、苹果、亚马逊、Nvidia 和 OpenAI 等公司是最具代表性的。
这些公司都拥有雄厚的技术优势和大量的研发实力,正在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
谷歌虽然是一家搜索引擎公司,但其旗下的人工智能公司Alphabet 也是一支强大的力量。
谷歌的人工智能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等领域,这些应用也成为谷歌业务的重要支柱之一。
苹果的 Siri 语音助手、IBM 的人工智能平台 Watson、Facebook 的人工智能平台 PyTorch 以及亚马逊的 Alexa 语音助手也都是备受关注的人工智能产品。
Nvidia 作为一家数字芯片公司,也开始将其显卡技术用于人工智能训练中。
OpenAI 是旨在推动人工智能发展的非营利组织,其由一批硅谷最有名的人工智能科学家共同创立,目的是研究并推广人工智能的发展。
二、硅谷的人工智能热点领域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硅谷的人工智能热点领域也在不断扩大。
目前,硅谷最为热门的人工智能领域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自然语言处理自然语言处理是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的一个子领域,旨在让计算机能够“理解”人类自然语言的功能和含义。
在硅谷,自然语言处理已广泛应用于人工智能语音助手、机器翻译、聊天机器人等领域,谷歌、苹果、微软、IBM 和 Facebook 等公司都在加紧研发和投入这一领域。
从硅谷到深圳: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比较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全球范围内的科技创新中心也在不断涌现。
硅谷作为全球最著名的科技创新中心之一,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科技行业的重要发源地。
然而,近年来深圳作为中国的科技创新中心也逐渐崭露头角。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硅谷和深圳进行比较,探讨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的发展和影响。
一、科技氛围与生态硅谷以其特有的科技氛围而闻名于世。
这里聚集了众多的科技公司、创业企业、投资机构以及高校研究所,形成了一个高度密集的科技生态系统。
这种科技氛围使得硅谷成为了创新和创业的热土,吸引了大量的科技人才。
与此相比,深圳的科技生态正在迅速发展。
深圳拥有众多知名科技公司和创业企业,如华为、腾讯、大疆等,这些公司在自身创新的同时也带动了整个城市的科技氛围。
深圳的科技产业链条完整,包含了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等多个领域,形成了多元化的创新生态。
二、科技人才与创新能力硅谷作为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吸引了大量的国际科技人才。
这里聚集了众多领域的专家和技术人才,他们的创新能力和科技水平在全球享有盛誉。
硅谷的科技公司也积极投入到科研和创新中,推动了科技的快速发展。
深圳作为中国的科技创新中心,也吸引了大量的人才。
深圳拥有丰富的高校和科研机构,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科技人才。
此外,深圳的科技公司也致力于创新和科技研发,形成了人才与企业的互动良性循环。
三、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硅谷得益于美国政府的政策支持和企业投资,科技创新得到了有力推动。
硅谷地区设立了众多的科技园区和科技孵化器,提供了优质的办公场所和孵化服务。
此外,资金的大量投入也为创新项目提供了充足的资助。
深圳作为中国的特区城市,政府对科技创新给予了巨大的支持。
深圳为科技创新提供了一系列政策激励,包括税收优惠、土地扶持等。
此外,深圳还设立了多个科技园区和创业中心,提供了便利的办公场所和创业服务。
政府的资金投入也为深圳的科技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四、创新成果与产业发展硅谷凭借其创新成果和科技产业发展获得了广泛认可。
中国和美国的计算机技术比较近年来,中国和美国因为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吸引了全球关注。
随着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不断涌现,中国和美国成为了引领全球计算机技术发展的两大强国。
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将围绕着中国和美国的计算机技术,进行比较和探究。
一、追赶和超越回首20年前,中国在计算机技术方面与美国相比,无疑是处于绝对的差距之中。
然而在近十年来,中国的计算机技术快速发展,各种新的技术不断涌现。
尤其是在人工智能领域,中国已经在应用层面上追赶美国,与之相比,中国在人才、技术和产业应用大面积薄弱的问题,更多的是源于我们的起点低,但有了目标,事业前进的急速度可以大大加快。
但是,中国的计算机技术和美国还是有着很大的差距。
美国在计算机科学领域先进的教育系统和人才培养机制、产业创新等方面占有较大的优势。
美国以硅谷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企业,是世界领先的技术研发和商业实践中心,拥有大量的高科技企业和创新企业,而中国在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科研成果的转化等方面还有很大的差距。
因此,中国在计算机领域的发展,需要不断超越自己,不断探索和打破国际技术的瓶颈,才能持续发展下去。
二、技术立足点的不同中国和美国在计算机技术的现状和前景中有一些显著的不同。
美国是计算机科学的发源地,发展历史源远流长,美国的计算机技术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以实用性和商业化为目标,尤以互联网公司为代表,往往具有快速创新,市场开发和营销等多方面的优势。
同时,在国家的投资和政策导向上也存在较大的引导和盘算。
而中国在计算机领域的优势在于其巨大的市场规模和较低的生产成本。
中国独特的互联网生态环境,更加开放和自由的市场环境,为科技创新和市场用户的需求提出了更多的应用场景和机会。
同时,中国生产成本的优势也吸引了很多跨国企业来华投资,进而促进了中国本土企业的发展。
这种互动合作方式,成为了中国高新技术和科技创新的重要模式。
三、文化方面的差异中国和美国在文化方面的差异对两国计算机领域的发展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几年工夫,中国互联网公司已经在这 5 个领域甩开硅谷,这是怎么发生的?20 年前,当北京市政府提出将中关村建成“中国硅谷”的口号时,听起来颇让人怀疑是不是又一次“超英赶美”。
很长一段时间,这里只是电脑装机、维修一条街。
而今,走进那条有名的“创业大街”,你能看到各种创业公司的招牌、热衷于对每个路人谈理想的咖啡店创业者、莅临视察的达官贵人或者他们的仰慕者。
不过中关村电脑城卖刻录机的刘强东,也确实将京东带去了纳斯达克,上市一年股价还涨了 30%。
如果将视线从那条过于拥挤的创业大街上移开,你会发现在一些领域,科技在中国的渗透速度已经比曾经是模仿标准的硅谷更快。
移动支付、电商、互联网金融、上门服务、在线视频……中国科技公司在这里甩开了西海岸的科技巨头在美国,伴随 iPhone 6 的苹果 Apple Pay 上线一周年,才只有 12% 的 iPhone 用户使用、销售额也仅仅占了全美零售交易总额的 1%。
而 Google 三易其名的 Google 钱包至今也未能让人形成习惯。
但国内,现在不带现金也不带银行卡出门也已经成为了可能,只要你的手机里安装了支付宝钱包或者微信的应用。
《好奇心日报()》不久前就试验了不带手机顺利旅行了 12 天,连在武夷山这样的偏远旅游景区,店家也用上了支付宝。
而随着红包到来的微信支付,甚至连三四线城市打三轮车、在夜市点份小吃也没问题。
今年的第二季度,国内移动支付的规模已经达到 3.4 万亿元,其中有 85% 交易在支付宝和微信支付这两个对手机硬件没什么要求的应用内完成。
在移动支付崛起之前,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商市场。
去年电商节“双十一”,阿里巴巴上万员工准备了半年,对着成箱的红牛和马云画像彻夜不眠地更新着销售数字。
“节日”开始后一个多小时里,光是淘宝和天猫的交易数额就达到 20 亿美元,而这已经是美国最大的电商节所有商家加起来一整天的数字。
同样被阿里巴巴推动的还有互联网金融。
蚂蚁金服旗下的货币基金余额宝,今年第二季度的规模已经达到了 6133 亿元,而这还是缩水一千亿之后的规模。
硅谷创新模式对中国科技创新的借鉴与启示一、硅谷创新模式简介硅谷是指位于美国加州的一个地理区域,其范围较广,包括圣何塞和旧金山半岛上的城市和城镇。
硅谷拥有全球最大的高科技集群,集聚了众多知名科技公司,如苹果公司、谷歌公司、Facebook公司、惠普公司、Intel公司等。
硅谷被誉为全球最创新的地区之一,其创新模式已成为全球学术和商界研究的热点。
硅谷的创新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集群效应。
硅谷拥有全球最大的高科技集群,这种集群效应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企业之间的合作与创新。
2. 风险投资。
硅谷拥有全球最为活跃和专业的风险投资市场,成为高科技企业的重要融资渠道。
3. 开放创新。
硅谷吸纳全球最优秀的创新人才,主张以开放的心态接受其他公司的产品、技术或服务来使自己的产品更全面、完善、优秀。
4. 世界眼光。
硅谷企业以全球化的视野来思考问题,而不是局限于本国市场,这种全球视野有助于培养企业的国际化能力。
5. 聚焦核心。
硅谷企业在选择产品方向的时候,非常注重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和维护,对一些边缘性产品或服务进行削减和停止。
二、硅谷创新模式对中国科技创新的借鉴1. 推动企业集群发展。
当前,中国的企业集群还比较起步,相比硅谷还有不小的差距。
中国可以借鉴硅谷的集群效应,通过政策和市场力量推动企业集群的发展,集聚优秀企业和创新人才,促进创新与合作。
2. 增强风险投资市场。
中国的风险投资市场起步较晚,规模也比较小。
中国可以借鉴硅谷的先进经验和成功模式,制定优惠政策,鼓励风险投资机构进入市场,创造更为良好的投资环境。
3. 推进开放创新。
硅谷倡导开放式的创新模式,中国也可以学习这种开放式的创新理念,积极开展科技合作与知识交流,学习其他国家的先进科技,推动科技创新。
4. 增强国际化视野。
中国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经常只关注本国市场,缺乏国际化视野。
可以借鉴硅谷企业的国际化视野,出海拓展市场,培养国际化的经营管理和市场拓展能力。
普华永道发布的研究显示,中国科技企业在研发投入
上不及美国同类企业
北京时间10月30日下午消息,据美国《华尔街日报》报道,知名会计事务所普华永道近日发布的研究显示,中国科技企业在研发投入上不及美国同类企业。
在对1000多家上市公司数据进行研究后,普华永道发现,以亚马逊和谷歌为首的美国科技公司在技术研发上的投资是中国企业的6倍多。
而中国三大科技巨头——百度、腾讯、阿里巴巴——每家公司的研发支出至少落后于44家其他企业。
这种差距也反应了中国企业在过去十年中对创新所采取的方式。
他们更擅长“使用现有技术而非原创性研究,”高风咨询公司首席执行官谢祖墀博士(Edward Tse)说。
普华永道的报告数据截止于今年的6月30日,其中并不包括未上市企业的数据,例如一些国有企业和华为。
据称,华为去年的研发开支达130亿美元。
美硅谷银行被接管事件缘由及影响分析3月11日凌晨,经历存款挤兑及融资失败后,硅谷银行破产被接管,成为美国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规模最大的倒闭银行。
该事件引发市场剧烈动荡,美股与欧股主要指数应声下跌超1%,虚拟货币市场创新低。
市场普遍认为,美联储持续加息背景下,硅谷银行债券投资敞口出现大额亏损,加之其存款遭科创公司大量抽取加速流出,导致硅谷银行陷入流动性危机并破产。
此次危机凸显美国银行体系脆弱性,将重创美国科技生态,预计美联储或放缓加息步伐。
短期内相关在华机构和中国初创企业融资受到冲击,未来中国仍需防范局部性金融风险。
一、硅谷银行事件发酵过程硅谷银行1983年成立于加州圣何塞,1988年在纳斯达克上市,总部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圣克拉拉,有17家分行,是美国第16大银行。
据硅谷银行官网数据,截至2022年末,硅谷银行总资产2117.9亿美元。
破产事件可分为四个阶段。
(一)货币宽松和科技热潮下,硅谷银行快速扩张。
硅谷银行业务主要面向美国初创公司及其投资人,核心业务为吸收初创企业存款,并向风投公司和创业公司提供贷款。
疫情后,美联储为应对经济衰退而采取零利率政策,风投活动和初创科技公司迅速发展,客户手上囤积了大量资金,硅谷银行存款规模也水涨船高。
据硅谷银行数据,截至2022年末,硅谷银行存款余额为1731亿美元,较2020年3月末增长180%(图1)。
图1 硅谷银行近十年存款余额变化1单位:亿美元获得大量存款后,硅谷银行配置大量美债和长期限抵押支持债券(MBS)等长久期资产。
2020年中到2021年末,增持了120亿美元美债,持有量从40亿美元增长到160亿美元。
而持有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增长并不明显,2020年中至2021年中由140亿美元增长到220亿美元,2021年末甚至降至130亿美元(图2)。
现金和现金等价物增长较少,期限错配严重,为高利率环境引发流动性危机埋下隐患。
图2 硅谷银行近五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与国债持有量变化单位:亿美元1数据来源于及硅谷银行官网。
世界范围内产业高地的例子
世界范围内有许多产业高地,即在特定领域或行业中拥有全球领先地位的地区。
以下是一些产业高地的例子:
1. 硅谷,美国,硅谷是全球科技产业的中心,汇集了众多知名的科技公司和创新型企业,如谷歌、苹果、Facebook等。
该地区拥有世界一流的科研机构和高科技人才,是全球创新和科技发展的重要引擎。
2. 柏林,德国,柏林被誉为欧洲的创业之都,拥有众多初创企业和创新中心。
该地区以其开放的创业氛围和优越的科技基础设施吸引了大量初创企业和投资者,成为了欧洲数字经济的重要枢纽。
3. 东京,日本,东京是全球最大的金融中心之一,拥有众多世界知名的金融机构和企业总部。
除金融业外,东京还是日本科技和创新的重要聚集地,拥有众多高科技企业和研发中心。
4. 孟买,印度,孟买是印度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拥有众多跨国公司的总部和办事处。
该地区以其发达的金融服务业和信息技术产业而闻名,是印度经济发展的引擎之一。
5. 深圳,中国,深圳是中国的创新之城,拥有众多高新技术企
业和创新型公司。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深圳在电子科技、生物医药等领域拥有强大的产业优势,成为中国乃至全球创新创业
的重要地区。
以上所述仅是部分世界范围内产业高地的例子,每个地区都有
其独特的产业优势和特点,为全球经济和产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产业高地的形成离不开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包括政府政策支持、人才储备、科研投入、创新氛围等。
产业高地的成功经验对其他地
区的产业发展具有借鉴意义,也为全球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和挑战。
中国科技发展现状及趋势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中国科技发展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在各个领域,中国科技工作者们以勇攀科技高峰、创新突破为己任,不断推动着中国技术的进步和创新。
一、中国科技发展现状在计算机领域,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制造基地。
中国拥有众多的计算机科学家和工程师,以及一流的研究机构和大型企业,如华为、阿里巴巴、腾讯等。
在人工智能领域,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市场之一。
中国科技公司也在逐渐实现从制造到创新的转型。
在航空航天领域,中国已经开始在空间技术、卫星技术和载人航天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中国于2003年成功发射了自己的第一颗载人航天器,也是全球第三个能够独立发射和操纵载人航天器的国家。
在新能源领域,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风能、太阳能和水电能源生产国。
中国政府已经开始推动绿色能源的发展,同时该国拥有着广阔而繁荣的新能源市场。
在生物技术领域,中国科学家们也取得了重大的进展。
例如,早期的DNA测序技术已经被中国科学家成功应用,该技术为医疗领域的基因诊断和个性化治疗提供了新的路径。
二、中国科技的未来趋势中国的科技发展速度快且规模大,其科技公司一般从以制造业为基础的初期阶段到以技术为基础的后期阶段转变,这种企业模式的成功已经引起广泛的关注。
未来,中国科技发展将会如何演变?首先,人工智能将会继续发展并迅速渗透到各行各业。
中国的政府和企业都已经开始投入大量的财力和技术力量,研究和开发人工智能技术,这将有助于中国科技的进一步发展。
其次,绿色能源技术将会被广泛采用。
这种技术的优势在于它们能够减少环境污染并在长期内保存大量能源,并且在能源市场中拥有广泛的适用性。
第三,未来几年,物联网(IoT)将会成为一种显著的技术趋势。
人们预计,IoT将允许设备之间进行互联,并且在用户体验和个人隐私之间取得平衡,这将会大大推动中国的商业和社会发展。
最后,中国科技公司将逐渐扩大到全球市场,并且将逐渐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科技创新中心之一。
中关村与世界各国“硅谷”的差异马守知(河南省安阳市实验中学 455000)中关村离真正的硅谷有多远?中关村能成为下一个硅谷吗?中关村,地理位置上是指由中国科学院和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环抱而成一个区域。
一九八零年,从中国科学院物理所的陈春先在此办起第一家公司开始,二十年来,中关村涌现出一批很有竞争力的企业。
中关村也成为中国高科技特别是IT行业的代名词。
人们常把中关村比喻为“中国的硅谷”。
确实,中关村与美国硅谷有很多相似的地方:硅谷有两所著名的大学,斯坦福和伯克利,中关村有中国科学院、北大和清华;硅谷有英特尔、惠普等一批美国知名的高科技企业,中关村有联想、方正这样著名的高科技公司;硅谷以科技见长,中关村则是电子一条街;硅谷是工程师的乐园,中关村是中国大批人才的聚集地……随着新世纪脚步的临近,人们不由的发出这样的疑问:二十一世纪,中关村能成为第二个硅谷吗?结论一:中关村成为硅谷为期不远。
硅谷有两所著名的大学:斯坦福大学和伯克利大学,中关村有北大和清华;硅谷是工程师的乐园,中关村也是工程师的聚集地;硅谷有Intel、HP等一批美国知名的高科技企业,中关村有联想、方正等著名企业;硅谷以科技见长,尤其是信息产业,而中关村则是电子一条街。
结论二:中关村离硅谷尚有相当距离。
硅谷的惠普、英特尔、思科等一批企业的市值,是许多国家的国民生产总值都无法比拟的,而联想、方正每年的营销收入、纯利润以及市值目前与这些公司还不在一个数量级上;硅谷有一整套的研发系统,风险投资自成体系,而中关村还主要是一个信息产品的集散地,一个信息产品的贸易中心、销售中心、市场中心。
上述两个结论的前提都是事实,一些说法无疑也有一定的道理。
但我们必须认识到中关村和硅谷之间在文化、人才、创新方式、投资机制、学校参与等很多方面的巨大差别。
别忘了,连美国东部都没能学成硅谷。
所以想效法硅谷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必须彻底理解硅谷的文化、机制。
一、中关村和硅谷的差异1.机制差异中关村在某些方面虽然和硅谷很象,但他们之间的差异也是有目共睹的。
中国科技公司正在赶超硅谷吗?
关于中国科技公司与硅谷的竞争一直都是媒体所关注的焦点,此次在CNBC采访
李彦宏的对话中,李表示虽然最大的互联网公司依然在美国,但是中国科技公司已经具备了强大的竞争力与创新能力。
而事实上中国科技公司在近几年的发展速度着实让人侧目,与硅谷之间的差距也在越来越短,甚至很多硅谷公司开始反过来向中国科技公司学习。
那么中国科技公司这几年,为何越来越有反超硅谷之势,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看:中国互联网需要的是改造商业基础
早期的PC时代,话语权长期掌握在美国公司手中,因为其掌握着各种硬件与软件
的前沿技术,而中国并不具备这一系列的优势,因此长期处于落后位置,但随着互联网的到来,这种位置发生了改变。
中国科技公司第一次发力是PC互联网时代,所有试图进军中国市场的美国科技公司最终都以失败告终,谷歌、ebay、微软msn、mcafee等公司与产品都统统败北,取而代之的是百度、阿里巴巴、腾讯、360中国公司利用自身对于中国市场的理解,最终建立了自身的地位。
在PC互联网时代,中国科技公司更像一个模仿老师的学生,而在移动时代,这个学生已经彻底超越了老师,国内成功的互联网产品已经不再是国外的模仿,而是纯本土式的原创,诸如微信、陌陌、小米、wifi万能钥匙、生活O2O、外卖O2O等等产品的成功都无法在国外找到完全的对应产品。
窥其原因,还在于中国环境的特殊性,人口红利让中国的互联网迅速崛起,而同时落后的传统商业基础设施,需要互联网进行高屋建瓴的全面改造,而改造基础设施这种
事,并不像早期PC时代的硬件软件可以被标准化,而需要深入到每一个不同环境细节,因此移动互联网时代,中国科技公司的案例也在开始成为全球的教科书。
更为激烈的环境,逆境求生
优酷土豆合并、58赶集合并、美丽说蘑菇街合并、美团大众点评合并、携程去哪
儿合并、滴滴优步合并。
而美国公司,没有出现过中国公司这样如此高密集的大公司合并,这种事情有点像天方夜谭。
原因在于美国科技公司的竞争并没有达到像中国这样激烈,在美国一个产品出来之后,一般不会立即被同行所模仿,而受制于反垄断法更不可能有大公司推出相同产品。
但是在中国则完全不同,在中国每一个领域几乎都有两家以上科技公司占领,并且中国没有类似的反垄断法,大公司一旦看到机会则会全力迅速跟进,通过自己的资源与流量成为一方霸主。
例如直播这件事,早期的17APP做直播不温不火,但是在映客把直播带火之后,整个行业如同闻血而动的食人鱼,小到同行大到大公司,全都开始布局直播,而腾讯方面更是极端,除了旗下投资龙珠、斗鱼、自身还要做直播now、QQ空间直播、花样直播等等。
表面上看,如此凶险的环境似乎并不利于创业,但实际上越是恶劣的环境越是能够生长出顽强的公司,这样的环境倒逼公司的成长,所有出头的公司都是行业的佼佼者,并且有着更持久的生命力,不会轻易失败。
例如微博与陌陌,所有人都并不看好其后期的发展,但是这两个产品却在直播时代逆势增长,而微博股价更是翻翻,令所有人侧目,
反观国外Tiwtter尽管当年如日中天,但如今却正在寻求卖身,像中国科技公司这种逆境求生殊死一搏的生命力,在国外已经很难看到了,在国外等于天方夜谭。
居安思危,前沿技术开始并肩国际
在如此险恶的环境下,越来越多的中国科技公司都开始意识到技术发展的重要性,唯有建立起技术壁垒才能比肩国际科技公司,并不能止步于当前,这种居安思危的心态,也越来越让中国科技公司更加重视技术。
例如百度一直以来都是以技术优势见长,其所建立的百度大脑集成了语音识别技术、图片识别技术、自然语言理解技术等前沿技术,目前已经达到了5岁儿童的水平,
而今年百度的深度语音识别技术被麻省理工评论为十大先进技术,与纳米技术、生物技术、航天技术并列,也是目前唯一一家中国入选公司,此外百度在无人车方面也是第一家在亚洲以及美国获得政府允许,同时进行道路测试的公司。
再比如华为公司,其长期以来一直深耕技术,在交换机等网络设备上的销量已经超过美国思科,成为世界第一,而其在手机方面也在深耕技术,并且取得了国外与中国市场的双重成功。
此外,阿里的阿里云正在与亚马逊AWS对标,而其也在语音和图片技术方面有诸
多布局,而腾讯方面也在加速布局语音识别、图像识别等等,而国内还有科大讯飞、大疆这样技术驱动的知名公司,这些公司不仅在国内有所作为,并且在国际上也越来越有技术份量,拥有自己的话语权。
结语:
中国的科技公司发展正在超出任何人的想象,其不仅需要更懂得如何改造中国商业的基础设施,更要在残酷的环境下生存,有着更顽强的生命力,而这种生命力正在将中国科技公司带回到技术驱动商业的正轨上。
中国科技公司正在与硅谷的差距正在越来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