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汽车发动机的维修检测
- 格式:ppt
- 大小:956.51 KB
- 文档页数:21
任务1 发动机常见故障现象及原因分析任务2 发动机故障的诊断方法第二章汽车发动机故障诊断与排除项目一、发动机故障诊断的基础学习目标:1、了解发动机常见的故障现象和故障原因2、学会发动机各种故障的分析过程3、掌握发动机故障的一般诊断方法任务1 发动机常见故障现象及原因分析发动机是汽车最重要的部件之一,其作用相当于人体的心脏。
如果发动机出现故障将影响汽车的行驶,情况严重的将危及驾驶员生命安全。
因些,对汽车发动机故障有必要进一步的学习了解,以便“汽车医生”即维修人员更好地排除故障,保障汽车行驶安全及延长发动机的使用寿命发动机的故障可分为机械故障和电控系统故障。
发动机机械故障常发生于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冷却系统、润滑系统、燃料供应系统、起动系统等。
电控系统故障常发生于点火系统,各种传感器、电控单元、执行器,以及一些线束,插头,连接器、保险丝,继电器等。
下面我们对一些常见的故障现象和原因进行了解:第一节:曲柄连杆机构常见故障的诊断分析一、曲柄连杆机构的作用与组成作用:将活塞的往复直线运动转换为曲轴的旋转运动,对外做功,为整车提供动力。
组成:机体组、活塞连杆组、曲轴飞轮组。
机体组,主要包括气缸体、气缸盖、气缸套、气缸垫等不动件。
活塞连杆组,主要包括活塞、活塞环、活塞销、连杆运动件。
曲轴飞轮组,主要包括曲轴、飞轮等机件。
二、曲柄连杆机构的工作条件气缸内最高温度: 2500K以上最高压力:3MPa-5MPa现代发动机最高转速:3000-6000r/min,活塞在气缸内每秒钟要完成约100-200个行程,线速度非常大。
可燃混合气与燃烧废气含有酸性成分〔有机酸、矿物质酸〕,腐蚀零件。
曲柄连杆机构工作条件:高温,高压,高速,化学腐蚀,热负荷、机械负荷高第二节:曲柄连杆机构常见故障一、缸体、缸盖变形1 故障现象①发动机排白烟。
②怠速运转时,打开水箱盖看到水箱冒气泡。
③缸压低。
2.故障原因①缸体在铸造和机械加工时,有残余应力,由于零件的时效处理不足,造成内应力很大,高温时内应力重新分布。
汽车发动机维修手册第一章:发动机简介1.1 发动机的定义和作用发动机是汽车的核心部件,负责将燃料转化为能量,驱动汽车行驶。
它由多个系统组成,包括燃油供给系统、点火系统、冷却系统等。
1.2 发动机类型汽车发动机主要分为内燃机和电动机两种类型。
内燃机又可以分为汽油发动机和柴油发动机。
第二章: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2.1 燃料系统故障2.1.1 汽油供给不足可能原因:油泵故障、燃油过滤器堵塞等。
排除方法:检查油泵和燃油过滤器,并进行必要的更换或清洁。
2.1.2 汽油供给过多可能原因:气门装配不当、进气歧管漏气等。
排除方法:检查气门装配和进气歧管,进行必要的修复或更换。
2.2 点火系统故障2.2.1 火花塞故障可能原因:火花塞老化、电极间隙过大等。
排除方法:更换火花塞,并调整电极间隙。
2.2.2 点火线圈故障可能原因:点火线圈接触不良、绝缘破损等。
排除方法:检查点火线圈接触情况,并进行必要的维修或更换。
2.3 冷却系统故障2.3.1 发动机过热可能原因:散热器阻塞、水泵故障等。
排除方法:清洗散热器或更换故障的水泵。
2.3.2 冷却液泄漏可能原因:冷却系统密封件老化、冷却液管路破损等。
排除方法:更换密封件或修复冷却液管路。
第三章:日常保养与维护3.1 发动机起动前的检查3.1.1 检查机油量确保机油量在适当范围内,不得过低或过高。
3.1.2 检查冷却液确认冷却液的量和质量,必要时进行添加和更换。
3.2 发动机正常运行中的注意事项3.2.1 控制发动机温度避免长时间高负载行驶,及时降低发动机温度。
3.2.2 避免急刹车急刹车容易导致发动机突然停止,对发动机造成不良影响。
第四章:故障诊断与维修流程4.1 故障诊断步骤4.1.1 观察现象和收集信息根据车主的描述和现象,了解故障发生的背景和可能的原因。
4.1.2 进行初步检查使用相应的工具和设备,对可能存在问题的部位进行检查和测量。
4.1.3 确定故障原因综合分析收集到的信息和初步检查的结果,确定故障的具体原因。
汽车发动机机械系统检修课程授课教案.doc 第一章:汽车发动机概述1.1 发动机的分类及工作原理1.2 发动机的组成及作用1.3 发动机的主要性能参数1.4 发动机的发展趋势第二章:发动机机体组检修2.1 发动机机体的结构与功能2.2 发动机机体的检修方法及注意事项2.3 发动机气缸体的检修2.4 发动机气缸盖的检修第三章:曲柄连杆机构检修3.1 曲柄连杆机构的结构与功能3.2 曲柄连杆机构的检修方法及注意事项3.3 活塞的检修3.4 曲轴的检修3.5 连杆的检修第四章:配气机构检修4.1 配气机构的结构与功能4.2 配气机构的检修方法及注意事项4.3 气门的检修4.4 凸轮轴的检修第五章:燃油供给系统检修5.1 燃油供给系统的结构与功能5.2 燃油供给系统的检修方法及注意事项5.3 燃油泵的检修5.4 燃油喷射器的检修5.5 燃油滤清器的检修第六章:点火系统检修6.1 点火系统的结构与功能6.2 点火系统的检修方法及注意事项6.3 点火线圈的检修6.4 火花塞的检修6.5 点火模块的检修第七章:冷却系统检修7.1 冷却系统的结构与功能7.2 冷却系统的检修方法及注意事项7.3 冷却液的检修7.4 冷却泵的检修7.5 散热器的检修第八章:润滑系统检修8.1 润滑系统的结构与功能8.2 润滑系统的检修方法及注意事项8.4 油压开关的检修8.5 油底壳的检修第九章:排放控制系统检修9.1 排放控制系统的结构与功能9.2 排放控制系统的检修方法及注意事项9.3 氧传感器的检修9.4 催化转化器的检修9.5 排放控制系统其他部件的检修第十章:发动机综合故障诊断与排除10.1 发动机常见故障现象及原因10.2 故障诊断方法及步骤10.3 故障排除技巧10.4 案例分析10.5 发动机维护与保养注意事项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发动机的分类及工作原理难点解析:需要掌握不同类型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各自的特点,以便理解其在汽车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教学教案第一章:汽车发动机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汽车发动机的定义、作用和分类。
让学生掌握汽车发动机的主要性能参数。
1.2 教学内容汽车发动机的定义和作用。
汽车发动机的分类:汽油发动机、柴油发动机、混合动力发动机等。
汽车发动机的主要性能参数:排量、功率、扭矩、燃油消耗等。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汽车发动机的定义、作用和分类。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汽车发动机的主要性能参数。
1.4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汽车的“心脏”——发动机。
讲解汽车发动机的定义和作用。
讲解汽车发动机的分类。
讲解汽车发动机的主要性能参数。
案例分析:分析现实生活中汽车发动机性能的差异。
第二章:汽车发动机的构造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汽车发动机的基本构造,包括气缸、活塞、曲轴、凸轮轴等。
让学生掌握汽车发动机的燃烧过程和排放控制。
2.2 教学内容汽车发动机的基本构造:气缸、活塞、曲轴、凸轮轴等。
汽车发动机的燃烧过程:进气、压缩、燃烧、排气。
汽车发动机的排放控制:催化转化器、颗粒捕集器等。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汽车发动机的基本构造。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汽车发动机的燃烧过程和排放控制。
2.4 教学活动讲解汽车发动机的基本构造。
讲解汽车发动机的燃烧过程。
讲解汽车发动机的排放控制。
案例分析:分析现实生活中汽车发动机排放控制的技术。
第三章:汽车发动机的维修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汽车发动机的维修方法和注意事项。
让学生掌握汽车发动机的故障诊断和维修技巧。
3.2 教学内容汽车发动机的维修方法:更换机油、检查火花塞、更换空气滤清器等。
汽车发动机的注意事项:定期保养、合理驾驶、避免长时间高负荷运行等。
汽车发动机的故障诊断和维修技巧:故障现象、诊断方法、维修步骤。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汽车发动机的维修方法和注意事项。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汽车发动机的故障诊断和维修技巧。
3.4 教学活动讲解汽车发动机的维修方法。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实训教学计划与教案第一章:发动机概述一、教学目标1. 了解汽车发动机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掌握发动机的分类和性能参数。
3. 熟悉发动机的组成和主要部件的功能。
二、教学内容1. 发动机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发动机的分类和性能参数。
3. 发动机的组成和主要部件的功能。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发动机的基本概念、分类和性能参数。
2. 直观演示法:展示发动机的组成和主要部件。
四、教学资源1. 教材: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实训教材。
2. 教具:发动机模型、图片、视频等。
五、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思考发动机的作用和重要性。
2. 讲解:讲解发动机的基本概念、分类和性能参数。
3. 展示:展示发动机的组成和主要部件的图片或视频。
4. 实践:让学生观察或操作发动机模型,了解各部件的功能。
5.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发动机的基本概念和组成。
第二章:发动机的维修与保养一、教学目标1. 掌握发动机的维修与保养的基本知识。
2. 熟悉发动机的维修与保养的步骤和方法。
3. 了解发动机的维修与保养的注意事项。
二、教学内容1. 发动机的维修与保养的基本知识。
2. 发动机的维修与保养的步骤和方法。
3. 发动机的维修与保养的注意事项。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发动机的维修与保养的基本知识、步骤和方法。
2. 实践操作法:演示发动机的维修与保养的操作过程。
四、教学资源1. 教材: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实训教材。
2. 教具:发动机模型、工具、设备等。
五、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思考发动机维修与保养的重要性。
2. 讲解:讲解发动机的维修与保养的基本知识、步骤和方法。
3. 演示:演示发动机的维修与保养的操作过程。
4. 实践:让学生动手进行发动机的维修与保养的操作练习。
5.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强调发动机维修与保养的注意事项。
第三章:发动机的故障诊断与排除一、教学目标1. 掌握发动机的故障诊断的基本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