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对诗歌的品读,文中的孩子和妈妈各具有怎 样的特点?
孩子
妈妈
天真烂漫 调皮可爱 聪明伶俐
爱妈妈
温柔沉静 善良 慈爱 虔诚
深入探究
泰戈尔为什么要选“金色花”而不是别的意象来比喻孩 子呢?
因为金色花是印度的圣树,是非常美好和圣洁的,这和母 子之间的感情很相似。而且印度人也喜欢用花比喻儿童;同时 泰戈尔借美丽的圣树上的金色花赞美孩子可爱。那金黄的色彩, 正反映着母爱的光辉。人们喜爱花儿,花儿也惠及人们,象征 孩子回报母爱的心愿。泰戈尔的想象新奇而美妙。
妈妈
我
沐浴后做祷告 中饭后读书时 黄昏时拿灯去牛棚
开放花瓣,散发香气
将影子投在书页上
跳到妈妈面前, 恢复 原形
4、结合④ ~ ⑦段的时间顺序描写,说说“我”与母亲的 三次嬉戏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第④段写第一次嬉戏,这是一次对母爱无私的回报。 孩子想为正在祷告的母亲做点什么,于是悄悄开放花瓣, 并散发香气让母亲闻到。这是孩子想变成金色花的原因 之一。
背景链接
《金色花》选自《泰戈尔诗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 版)。郑振铎译,略有改动。此诗是他的早期作品。这一时期 泰戈尔的创作往往“梦幻多于现实”。他本人幻想通过温和的 宗教、哲学、教育和道德等手段来改造国民性、改造社会,从 而实现民族自治。
课文解读
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只是为了好玩,长在那棵树的 高枝上,笑嘻嘻地在风中摇摆,又在新叶上跳舞,妈妈,你会 认识我吗?
“假如”表明全篇文章是以一种想象的方式 来写的,这个词是本文的文眼。
1、为什么“我”想变成一朵金色花呢? 为了能给妈妈做点事,回报妈妈对自己的付出。
2、我为什么要“暗暗地”、“悄悄地”做这些事情? 孩子懂得母亲的奉献是无私的,对母爱的回报也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