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穿纸》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945.00 KB
- 文档页数:19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给大象穿裤子》一、教学目标1.引导幼儿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感知大象身体的特点。
2.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能够用语言表达自己想法。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幼儿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感知大象身体的特点。
2.教学难点: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能够用语言表达自己想法。
三、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故事课件、大象玩偶、裤子图片、画笔、颜料、画纸等。
2.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故事角、宽敞的绘画区。
四、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出示大象玩偶,引导幼儿观察大象的特点。
(2)教师提问:“你们知道大象是什么样子的吗?”2.故事讲述(1)教师讲述故事《给大象穿裤子》,引导幼儿倾听故事。
(2)教师提问:“故事里的大象为什么要穿裤子?”3.故事讨论(1)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大象的身体特点。
(2)教师提问:“大象的身体有哪些特点?”4.想象创造(1)教师出示裤子图片,引导幼儿想象大象穿上裤子的样子。
(2)教师提问:“你们觉得大象穿上裤子会是什么样子?”(3)幼儿回答,教师鼓励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5.绘画活动(1)教师分发画笔、颜料、画纸,引导幼儿绘画大象穿上裤子的样子。
(2)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完成作品。
(3)幼儿展示作品,教师评价并给予鼓励。
(2)教师提问:“你们在这次活动中学会了什么?”五、教学反思本次教学活动,幼儿对大象的特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在绘画活动中,幼儿积极参与,充分发挥想象力,创作出富有创意的作品。
同时,本次活动也培养了幼儿的分享和合作意识,达到了教学目标。
但在教学过程中,仍有部分幼儿对大象的特点掌握不够扎实,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1)教师通过互动提问,让幼儿描述大象的外形特点。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大象长什么样吗?它的耳朵大不大?鼻子长长的,是用来干什么的呢?(2)教师通过故事讲述,引导幼儿理解大象因为身体特点需要穿裤子的原因。
给大象穿裤子(一)活动目标:1、看画面猜故事内容,初步感受大象穿上裤子时的有趣形象。
2、乐意大胆讲述图中穿上裤子的大象的模样。
3、体会故事中形容词的运用,激发阅读的兴趣。
活动准备:大小图书、字卡、头饰、录音带、各种颜色的色纸若干。
活动过程:一、游戏导入幼儿进教室,边走边取地上的彩色纸,并说说像什么。
如:拿到红色纸,就说“红红的像太阳”。
二、自由阅读1、出示大图书,与幼儿一起认识书的封面,认读故事名称。
2、幼儿自由阅读故事,教师适时指导。
1)、幼儿随意翻阅故事的画面内容,说一说画面上都有谁,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2)、幼儿结伴自由阅读图书,教师观察指导:画面上的大象,看看它们所穿裤子的颜色。
3)、教师与幼儿讨论故事内容:大象穿了什么样的裤子,然后又穿了什么样的裤子?如果你给大象穿裤子,你会给它穿什么样的裤子呢。
三、交流讨论1、让幼儿相互说一说自己所看到的故事画面上都讲了些什么?2、你认为大象能穿上裤子吗?四、结束活动交流小结,幼儿收书,师幼整理物品。
阅读活动:给大象穿裤子(二)活动目标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大象穿上不同裤子的有趣形象。
2、能用连贯的语句大胆讲述自己的理解。
3、学用故事中句式进行仿编。
活动准备大小图书、录音带、大字卡活动过程一、预备活动教师播放音乐,幼儿有序取书二、大图书阅读1、幼儿集体看大图书1-7页,理解故事内容。
并出示字卡,认读字卡。
2、继续看大图书7-13 页。
用上述悬读的方法,逐页让幼儿猜测、想像。
3、幼儿看大图书,听老师完整读故事。
4、幼儿看小图书,听录音带跟读故事。
三、讨论交流1、你最喜欢给大象穿哪条裤子,为什么?2、幼儿说出自己的设计图(裤子)如是你来当设计师,你会给大象设计怎样的裤子?四、结束活动师幼共同收书、整理物品。
我们来造纸-大象2017版二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造纸的历史和原理;
2.掌握制作手工纸的方法;
3.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准备
1.麻纸、漂白粉、泡芙纸、毛笔、彩笔、水杯、碗、勺等。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1.教师介绍造纸的历史和原理,让学生了解造纸的过程和作用。
2. 制作手工纸(30分钟)
1.学生依次在碗中加入漂白粉和水,搅拌均匀。
2.将麻纸浸泡在混合液中,让其完全浸透。
3.取出麻纸,将其放在泡芙纸上,用毛笔将麻纸上的水分拭干。
4.把泡芙纸反过来,将麻纸上的漂白粉洒在泡芙纸上,压平麻纸。
5.用彩笔在麻纸上画图案,制作手工纸。
3. 分享(10分钟)
1.让学生依次分享自己制作的手工纸,彼此欣赏。
4. 总结(5分钟)
1.教师帮助学生总结整个过程,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改良制作手工纸的方法。
四、教学评价
1.教学活动有针对性,能满足学习要求;
2.学生在制作手工纸的过程中,积极参与,充分体现了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3.通过分享,学生相互欣赏,增强了交流和合作意识。
重点:制作会站立的纸偶动物,并在制作的纸偶动物上绘制漂亮的花纹进行装饰。
难点:让幼儿在对折的卡纸其中一面剪出动物外形时充分利用纸张,不要偏大或者偏小。
提高幼儿空间认知能力,在对折的纸上,折线不能剪开,否则就不是一模一样的动物。
【教学过程】
(一)纸偶动物作品展示
1.设疑激趣,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师:小朋友你们想一想,说一说这些纸偶它们是怎样做出来的?(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卡纸。
用什么方法做成的?用折、画、贴、拼接等方法通过自己的创意想象在卡纸上制作有趣的纸偶动物。
)
重点请小朋友来讲。
2.教师示范(补充)完整制作过程(教师站在学生中间完成该活动),给孩子说该课是手工与绘画结合的课,先直接剪外形,后画图装饰。
边示范边引导学生说出下面的过程步骤。
3.制作要求:
1.安全问题:安全使用工具剪刀,教师示范如何递剪刀给人。
不许拿剪刀对着别人的脸比划。
2.剪纸问题:准备一张长方形卡纸,对折(折线朝上),在其中一面剪出动物外形。
节约巧妙用纸的方法(比如在剪大象的时候只需要剪掉四个角)
3.幼儿在习作上创作出一个故事,并写出字或画出画,更具有意义。
(三)欣赏花纹大象的图案
(四)让孩子体验创作阶段
(五)教师在幼儿制作动物纸偶过程时拍照留念
(六)幼儿作品展示、小结(课外延伸,美化生活,带回家你会放在哪个位置、在教室里可以放在哪个位置装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