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六章 金属 专项训练
- 格式:docx
- 大小:58.72 KB
- 文档页数:20
第六章金属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共32.0分)1.以下反响属于置换反响的是〔〕A.S+O2═SO2B.HCl+NaOH═NaCl+H2OC.2Mg+O2═2MgOD.Cu+2AgNO3═Cu〔NO3〕2+2Ag2.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以下因果关系不成立的是〔〕A.因为汽油能燃烧,所以用作燃料B.因为金属钨熔点高且能导电,所以可用作制造电灯泡的灯丝C.因为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所以制作电线D.因为氢气有可燃性,所以氢气可以充氢气球3.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翻开弹簧夹,将液体滴入试管①中与固体b接触,假设试管②中的导管口没有气泡产生,那么液体a和固体b的组合可能是〔〕A.水和氢氧化钠 B.稀盐酸和锌粒C.水和硝酸铵 D.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4.分类法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以下分类不正确的选项是〔〕A.合金:生铁、青铜、硬铝B.氧化物:水、二氧化锰、五氧化二磷C.碱:纯碱、生石灰、苛性钠D.混合物:空气、澄清石灰水、98%浓硫酸5.在反响xM+yN=mP+nQ中,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假设M、P为单质,N、Q为化合物,那么该反响不一定是置换反响B.化学计量数x与y的和等于m与n的和C.假设取agM与agN反响,生成P和Q的质量总和不一定是2agD.反响物M和N的质量比一定等于生成物P和Q的质量比6.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铜用于制导线,是由于铜有良好的导电性B.氮气常用作保护气,是由于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C.二氧化碳用于灭火,是由于二氧化碳不可燃、不助燃且密度比空气大D.一氧化碳可以于冶炼金属,是因为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7.以下判断正确的选项是〔〕A.煤炉上放一壶水可预防煤气中毒B.置换反响前后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改变C.用硫酸铜、石灰水配制农药波尔多液时,不能用铁制容器盛放D.保护金属资源只能通过防止金属腐蚀实现8.有X、Y、Z三种金属,它们在溶液中能发生如下反响:X+YCl2→XCl2+Y,Z+XCl2→ZCl2+X,X+HCl→XCl2+H2↑.Y与稀盐酸不能发生反响,那么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可能为〔〕A.X、Y、〔H〕、ZB.Z、Y、〔H〕、XC.Y、〔H〕、X、ZD.Z、X、〔H〕、Y9.以下实验探究得出的结论中,正确的选项是〔〕A.将铜丝放入硫酸铝溶液中,不能判断出铜、铝的金属活动性B.将大小相同的铝片、铜片分别放入稀硫酸中,可以判断金属出活动性:铝>铜C.观察铁钉在水中锈蚀情况,可以推知铁生锈只与水有关D.通入CO2后的石蕊溶液变红,所以CO2是酸10.以下物质不能由金属和稀硫酸反响制取的是〔〕A.Al2〔SO4〕3B.Fe2〔SO4〕3C.MgSO4D.FeSO411.用碳复原氧化铜时,为了到达高温、可以在酒精灯火焰上罩一个网罩,其原理是〔〕A.网罩可以燃烧B.可以使火焰集中,提高温度,延缓空气流动,减少热量散失C.可以加速酒精的燃烧D.减少与空气接触12.以下四个图象分别对应四个变化,其中正确的选项是〔〕A.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插入铜丝B.向一定量饱和的石灰水中参加氧化钙C.将水通电电解一段时间D.分别向等质量的镁和铝中参加足量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13.铋合金的熔点范围是47~262℃,用于锅炉的平安塞,一旦发生火灾时,一些水管的活塞会“自动〞熔化,喷出水来。
科粤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六章《金属》测试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在生产和生活中,使用最多的金属材料是()A.铁B.铝C.铜D.锌2.石墨轴承是以石墨材料为主要基材并在金属轴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炭质轴承。
下列不属于石墨轴承特性的是()A.密度大B.润滑性好C.耐高温D.耐腐蚀3.下列物质用途错误的是()A.金属铜作导线B.金刚石裁玻璃C.小苏打制发酵粉D.补铁剂预防甲状腺肿大4.如表方案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证明分子不断运动除去二氧化碳中含有的一氧化碳证明锌比铁的金属活动性强证明黄铜的硬度比纯铜大A.A B.B C.C D.D 5.“类推”是学习过程中常用的思维方法。
以下类推结果中正确的是()A.酸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是中和反应B.浓盐酸试剂瓶敞口久置后质量减轻,所以浓硫酸敞口久置质量也减轻C.铝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所以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氢气D.溶液具有均一性、稳定性,但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6.向一定质量的AgNO3和Cu (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m克Zn,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洗涤、干燥、称量,得到质量为 m 克的滤渣。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取反应后的滤液滴加稀盐酸,有白色沉淀产生B.取滤渣滴加稀硫酸,一定有气泡产生C.取反应后的滤液观察,滤液一定呈蓝色D.滤液中的溶质最多有两种,滤渣中的物质至少有两种7.识别图像是学习化学的必备能力。
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实验设计的是()序号①②③④图像实验设计电解水一段时间(忽略气体的溶解)分别向相同的CuSO4溶液(足量)中加入质量相等的锌粉和铁粉向稀盐酸中滴加NaOH溶液分别向等质量大理石中滴加相同的稀盐酸(足量)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8.欲证明三种正二价金属的活动性强弱顺序是 Z > X > Y,某同学设计完成了如下实验,其中不需要进行的是()A.X + YSO4 =XSO4 + Y B.Z + YSO4=ZSO4 + YC.Z + H2SO4=ZSO4 + H2↑D.X + H2SO4→(不反应)9.环境、能源和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第六章金属单元测试班级姓名学号分数【满分:100分时间:7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18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1.[丹东•中考]下列物质可通过金属与稀盐酸反应直接得到的是()A.CuCl2B.AgCl C.ZnCl2D.FeCl3【答案】C【解答】解:A、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铜排在氢后面,铜和盐酸不能发生反应,不能生成氯化铜,故选项错误。
B、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银排在氢后面,银和盐酸不能发生反应,不能生成氯化银,故选项错误。
C、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锌排在氢前面,锌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故选项正确。
D、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铁排在氢前面,能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不能生成氯化铁,故选项错误。
故选:C。
2.[怀化•中考]港珠澳大桥的桥、岛、隧以及“雪龙2号”的船身等主要由金属材料制成。
下列金属防护措施不正确的是()A.在金属制品表面镀保护层B.改变金属结构制成合金使用C.在金属制品表面涂油漆D.用稀盐酸定期清洗金属制品【答案】D【解答】解:A、在金属制品表面镀保护层,能隔绝氧气和水,能防止金属生锈,故选项错误。
B、改变金属结构制成合金使用,能增强抗腐蚀性,能防止金属生锈,故选项错误。
C、在金属制品表面涂油漆,能隔绝氧气和水,能防止金属生锈,故选项错误。
D、用稀盐酸定期清洗金属制品,能除去金属表面的氧化物,不能防止金属锈蚀,故选项正确。
故选:D。
3.[株洲•中考]下列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的是()A.Fe2O3+3CO2Fe+3CO2B.CH4+2O2CO2+2H2OC.2Na+2H2O═2NaOH+H2↑D.Na2CO3+CaCl2═CaCO3↓+2NaCl【答案】C【解答】解:A、该反应的反应物均是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错误。
B、该反应的生成物均是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错误。
C、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正确。
粤教版九年级化学第六章金属测试题(附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顺序,现有铜、铝、汞的三种单质,如果另外只选用一种试剂达到实验目的,最好选用下列试剂中的A.稀硫酸 B.氯化铝溶液 C.硝酸汞溶液 D.硫酸铜溶液2.铜能被加工成厚度仅为7微米的超博铜箔,说明铜具有良好的A.导电性 B.延展性 C.导热性 D.抗腐蚀性3.下列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 B C DA. 探究分子的运动B. 证明密度比空气大C.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D. 比较合金和纯金属的硬度4.下列应用在高铁列车上的材料,不属于金属材料的是A.不锈钢 B.玻璃 C.铝合金 D.铜线5.化学能帮助我们正确认识物质。
鉴别下列各组物质,所采用的方法或试剂不正确的是( )6.下列有关铁、铝、铜、金四种金属的共同性质归纳中,正确的是A.都有导电性和延展性 B.都是银白色的固体C.都能和稀盐酸反应 D.常温下都能和氧气反应7.下列关于合金的说法正确的是A.合金属于金属单质 B.合金的硬度一般比各成分金属大C.合金属于金属材料 D.多数合金的熔点高于组成它的成分金属8.某金属R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R+2AgNO3R(NO3)2+2AgR与硝酸铜溶液不发生反应,关于R的推断正确的是()A.R的活泼性介于铜、银之间 B.R能置换出酸中的氢C.R的活泼性比铜强 D.R的活泼性比铜强、银都弱9.下图表示某个化学反应,据图分析判断,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A.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 反应中乙、丙两物质质量比为2∶1C. 图示中x 的数值为4D. 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改变10.属于置换反应的是A. CuO+CO 2MnO →Cu+CO 2B. CuSO 4+2NaOH→Cu(OH)2↓+Na 2SO 4C. 2AgNO 3+Cu→Cu(NO 3)2+2AgD. CH 4+2O 2→点燃CO 2+2H 2O11.向AgNO 3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Fe 和Al 的混合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浅绿色溶液。
第六章“金属”测试题(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Fe—56 Zn—65一、我会选择(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性质属于金属共同性质的是()A.硬度很大、熔点很高 B.银白色的固体C.易与酸反应产生氢气D.能够导电、能够导热2.下列有关合金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合金中至少含有两种金属;②合金中元素一定以化合物形式存在;③合金中一定含有金属;④生铁是含杂质较多的铁合金;⑤生铁是含碳量在2%—4.3%之间的铁合金。
A.只有①② B.只有①C.只有③⑤ D.①②③④⑤3.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铁在空气中可以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B.镁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耀眼的白光C.“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的化学性质不活泼D.焊锡(锡铅合金)比锡熔点低4.下列关于铁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通过高炉炼出的铁为生铁B.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C.铁生锈,产生的铁锈能阻止铁继续被锈蚀D.铁生锈是铁在有氧气和水等物质存在的条件下,发生复杂化学反应的过程5.现将X、Y两种银白色金属片分别插入硫酸铜溶液中,X表面有铜析出,Y无明显变化,则X、Y、Cu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A.X > Y > Cu B. Cu > X > Y C. Y > X > Cu D. X > Cu > Y6.下列有关事实不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的是()A.铁能将铜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来B.铝制品抗腐蚀能力比铁制品强C.不能用金属铜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D.相同条件下,镁和锌与稀盐酸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7.已知金属锰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铝和锌之间,下列化学反应不能发生的是()A.Mn+H2SO4===MnSO4+H2↑ B.Mg+MnCl2===MgCl2+MnC.Fe+MnCl2===FeCl2+Mn D.Mn+CuCl2===MnCl2+Cu8.金属防锈既可以节约资源,又能美化环境。
第六章金属单元测验班级座号姓名成绩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Fe-56一、选择题:(共30分)1.在脸盆、痰盂等制品表面烧制搪瓷的目的是()A.增大厚度防止撞坏 B.增大厚度防止磨损C.防止铁生锈且美观D.美观和杀菌作用2.下列反应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是()A CuO + CO === Cu + CO2B H2 + Cl2 ===== 2HClC 2Mg + CO2 == 2MgO + CD HgO ==== Hg + O23.埋在地下的铸铁管道在下列哪种情况下腐蚀最慢 ( )A.在干燥、致密的土壤中B. 在干燥、疏松的土壤中C. 在潮湿、致密的土壤中D. 在潮湿、疏松的土壤中4.下列有关金属和金属材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铁有良好的导热性,常用来制作炊具B.铜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在潮湿的空气中不会生锈C.废旧电池中汞的回收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D.铝表面易形成致密的氧化膜可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5.某新型“防盗玻璃”为多层结构,每层中间嵌有极细的金属线,当玻璃被击碎时,与金属线相连的警报系统就会立刻报警。
“防盗玻璃”能报警,这利用了金属的()A.延展性 B.导电性 C.弹性 D.导热性6.下列成语所描述的过程,从化学的角度理解正确的是()A真金不怕火炼:金的化学性质稳定 B釜底抽薪:木柴燃烧必须达到着火点C.铁杵磨成针:主要发生了化学变化 D.百炼成钢:只发生了物理变化7.下列有关对自行车的做法不合理...的是()A.车架表面喷涂油漆 B.钢圈表面镀防护金属C.露天放置,日晒雨淋 D.链条表面涂机油8.“相信科学,反对迷信”,作为中学生应当积极倡导。
对金光闪闪的“假金元宝”(含铜和锌的合金)判断其真伪,你认为下列方法不可行的是()A.用火烧 B.加入稀硫酸 C.测密度 D.看颜色9.有X、Y、Z三种金属,其中Y能与稀硫酸反应,而X、Z不能与稀硫酸反应;将Z浸入X 的盐溶液中,在Z的表面有X析出。
第六章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O—16Mg—24S—32 Fe—56Cu—64Ag—108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6分)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合金的是()A.不锈钢B.氧化汞C.黄铜D.生铁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下金属都是固体B.金属都呈银白色且有良好的导电性C.多数合金的熔点高于组成它的成分金属D.日常使用的金属材料大多数是合金3.下列有关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不合理的是()A.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B.银是导电性最好的金属,应该全面取代铜、铝做导线C.车船表面涂油漆可防止生锈D.炼铁的主要原料有铁矿石、焦炭、石灰石4.判断金属Zn、Fe、Ag的活动性强弱有很多种方法,下列能作为判断依据的是()A.根据金属导电性强弱判断B.根据金属导热性快慢判断C.根据锌能把铁从硫酸亚铁溶液中置换出来,铁能把银从硝酸银溶液中置换出来判断D.根据金属的密度大小判断5.2019·临沂有X、Y、Z三种金属,X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Y、Z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如果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Z表面有银析出,而Y没有变化。
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A.X>Y>ZB.X>Z>YC.Y>Z>XD.Z>Y>X6.实验室用如图Z-1-1所示装置还原氧化铁。
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玻璃管中发生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该实验只说明了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C.实验观察到的现象为红棕色固体变黑,澄清石灰水变浑浊D.实验时,通入纯净一氧化碳的同时,点燃酒精喷灯给玻璃管加热图Z-1-17.某学习小组用相同的洁净无锈的铁钉对铁制品锈蚀的条件进行探究,设计的实验如图Z-1-2所示,一周后观察。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图Z-1-2A.①和②中的铁钉无明显变化,③中的铁钉明显生锈B.②中加入的蒸馏水要事先煮沸,目的是除去水中溶解的氧气C.③中铁钉的甲、乙、丙三处,甲处锈蚀最严重D.探究发现铁生锈的主要条件是铁与空气和水(或水蒸气)直接接触8.2019·贵州关于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A.光亮的铜丝放入稀硫酸中,溶液变为蓝色,产生大量气泡B.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D.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放出大量的热9.下列现象和事实,可用金属活动性作出合理解释的是()①金属铝比金属锌更耐腐蚀,说明锌比铝的活动性强②用铁来回收含有银的化合物溶液中的银③金属锌与稀硫酸的反应速率适中,更适合于实验室制取氢气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②②10.把锌片放入下列溶液中充分反应,反应后溶液的质量比反应前减小的是()A.稀盐酸B.硫酸镁溶液C.硫酸亚铁溶液D.硝酸银溶液11.2019·东营2019年春季,在张献忠沉银考古现场,整齐堆放着金册、银册,金币、银币、铜币和银锭,还有铁刀、铁矛等兵器。
第六章“金属”检测卷(满分100分,时间45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Al-27 Cl-35.5 Fe-56 Cu-64 Zn-65 Ag-108一、我会选择(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铁是一种应用广泛的金属。
下列有关铁的叙述正确的是()A.从历史上看,人类利用最早的金属是铁器B.用铁锅炒菜可使食物中增加微量铁元素C.铁生锈,产生的铁锈能阻止铁继续被锈蚀D.用于炼铁的铁矿石中含有大量的单质铁2.以色列科学家因发现准晶体独享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准晶体具有许多优良性能,如准晶体A165Cu23Fe12耐磨、耐高温,可用作高温电弧喷嘴的镀层。
右图是铁元素的部分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Fe原子的质量为55.85 gB.Al、Cu、Fe的单质在空气中很稳定C.Al、Fe、Cu的金属活动性逐渐减弱D.该准晶体中Al、Cu、Fe的质量比为65∶23∶123.下列防锈措施合理的是()A.经常用水冲洗自行车链条B.用“钢丝球”打磨铝锅表面C.在铁制暖气片上刷“银粉”D.用过的菜刀及时用盐水清洗4.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A.细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B. 镁条燃烧产生耀眼白光C.铝片上有划痕D. 冷却后粗铜丝b端略上升5.在10—9~10—7m范围内,对原子、分子进行操纵的纳米超分子技术往往能实现意想不到的变化。
如纳米铜颗粒一遇到空气就会剧烈燃烧,甚至发生爆炸。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纳米铜属于化合物B.纳米铜颗粒比普通铜更易与氧气发生反应C.纳米铜无需密封保存D.纳米铜与普通铜所含铜原子的种类不同6.电影《黄金大劫案》上映后,里面用“王水”(浓盐酸与浓硝酸的混合液)溶解黄金的情境引起了广泛的热议。
黄金溶解在“王水”中形成HAuCl 4(四氯合金酸),没有氢气产生。
根据以上信息,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王水”溶解黄金是物理变化B. 金比氢活泼C. HAuCl 4中,Au 的化合价为+3价D.可将pH 试纸伸入“王水”中测酸碱度7.(2013年湖南株洲)用实验比较铜、锌、银的金属活动性,最好的方法是选用下列试剂中的( )。
粤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6章金属》知识过关检测试题一、单选题(共25题;共50分)1.下列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 AB. BC. CD. D2.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B. 细铁丝在氧气里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物质C. 将铝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溶液的颜色由蓝色逐渐变成无色D. 将铜丝放入一定量的稀盐酸中,产生大量的气泡3.现有化学反应:C +H2O=H2↑+CO,2Al +Fe2O3=2Fe + Al2O3,Cu+ 2AgNO3=2Ag + Cu (NO3)2,它们具有某种相同特点, 下列化学反应中也有此特点的是()A. NH3+HCl =NH4ClB. 2KBr + Cl2 =2KCl +Br2C. NH4HCO3 =NH3↑ +H2O +CO2↑ D. CuSO4+2NaOH=Cu(OH)2↓+ Na2SO44.哈尔滨火车站及霁虹桥改造工程2016年3月开工,原霁虹桥将会被拆除内部结构,原址建新桥,其外部装饰将装到桥面宽28米的新桥上,预计2018年年底竣工。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建成后能代表哈尔滨城市风貌、促进城市发展,桥的投入使用也会给市区内的交通缓解压力B. 建设过程中需要较大量的合金等合成材料,其优点是硬度较大、熔点较高C. 桥护栏表面喷白色油漆的目的之一是使道路两侧美观整齐D. 建设过程中也使用了大量的钢筋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属于复合材料5.埋在地底下的铸铁管道在下列哪种情况下腐蚀最慢( )A. 在干燥、致密的土壤里B. 在呈酸性、潮湿的土壤里C. 在呈碱性、潮湿的土壤里D. 在潮湿、含砂砾多的土壤里6.下列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7.下图所示的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 镁在氧气中燃烧B. 向二氧化锰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C. 向一定质量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中加入硫酸铜溶液D. 等质量的镁、铝分别与质量分数相等且足量的稀硫酸反应8.下列与化学有关的知识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9.现有X、Y、Z三种金属,如果把X、Y和Z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和Z溶解并产生气体,Y无变化;如果把X 放入Z的盐溶液中,过一会儿,在X的表面有Z析出。
第六章金属专项训练
专训1金属与酸、金属化合物的置换反应
专项概述
1.置换反应:
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置换反应。
2.置换反应的类型:
①用金属单质置换出非金属单质,如:Zn+H2SO4===ZnSO4+H2↑;
②用金属单质置换出金属单质,如:Fe+CuSO4===FeSO4+Cu;
③用非金属单质置换出金属单质,如:H2+CuOCu+H2O,C+2CuO2Cu+CO2↑;
④用非金属单质置换出非金属单质,如:Cl2+2NaBr===2NaCl+Br2。
其中第4类反应将在今后学习。
置换反应
1.(中考·株洲)下列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A.Fe+CuSO4===FeSO4+Cu
B.2NO+O2===2NO2
C.3CO+Fe2O32Fe+3CO2
D.2NaCl2Na+Cl2↑
(第2题)
2.已知单质与化合物发生如下反应:
(1)若乙的溶液为浅绿色,Y是红色固体,则甲与X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2)若常温下乙是气体,Y是红色固体,则甲与X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3)若Y是气体,写出一个符合甲与X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