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二单元 西方的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第3讲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
- 格式:doc
- 大小:47.50 KB
- 文档页数:7
第二单元西方的民主政治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2022·浙江省普通高中强基联盟高三12月统测·21)尽管欧美国家代议制产生的时间不同,每个国家又会由于国情差异所呈现的特点各异,但其核心思想是一致的。
其中符合“核心思想是一致”的是()A.内阁要对参议院负责 B.议会掌握立法权C.通过革命和改革制定宪法 D.具有浓厚的封建色彩2.(2022·重庆市南开中学高三质量检测·11) 1877年5月16日,支持君主制的法国总统麦克马洪迫使亲共和的西蒙内阁辞职,并在参议院同意下解散拒绝信任新政府的众议院。
新众议院竞选中共和派以323席对208席的优势战胜保守派,胜利返回议会。
这反映出当时法国()A.1875年宪法形同虚设 B.宪政体制已基本确立C.总统拥有较大的权力 D.君主制观念根深蒂固3.(2022·重庆市南开中学高三质量检测·10)在希腊人的观念中,城邦(polis)首先是指人。
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说:“城邦的含义,就是为了维护自给生活而具有足够人数的公民团体。
”这体现了()A.公民大会对国家管理至关重要 B.小国寡民的希腊城邦状态C.公民团体对城邦国家的重要性 D.公民意识决定了社会关系4.(2022·四川省宜宾市一模文综·35) 19世纪以来,美国政府采用夏冬双时制,绝大多数地区于每年3月的第二个周日凌晨采用夏令时,但东南部、西部各有一些州立法不使用。
夏令时在美国的差别使用()A.是地方权力膨胀的结果 B.体现了联邦尊重各州的传统C.受地域跨度的影响较大 D.是美国国家权力结构的产物5.(2022·四川省宜宾市一模文综·34) 1685年,英格兰只有不到15家股份制公司,他们的股票掌握在大约1000个人手中,许多人是伦敦金融城的社会上层。
课时提升作业七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建立(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共12小题,48分)1.19世纪初到19世纪70年代,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政治领域存在着三股进步的历史潮流,其中新生的历史潮流是( )A.自由主义潮流B.社会主义潮流C.民族主义潮流D.殖民主义潮流【解析】选B。
自由主义是随着资本主义的兴起而产生的,主要是经济领域,故A错误;在工业革命的影响下,马克思主义诞生,社会主义潮流兴起,故B正确;民族主义潮流的兴起是在18世纪,故C错误;殖民主义潮流兴起是在新航路开辟后,西方国家开始殖民扩张,故D错误。
2.《全球通史》中说:“正如整个世界感受过史蒂芬孙的机车、富尔顿的汽船……的影响一样,它也感受到《独立宣言》和《共产党宣言》的影响。
”材料强调的是( )A.理性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影响着世界历史进程B.经济全球化是由于先进工具的创制引发的C.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很快被世界接受并实践D.民族主义顽强地对抗着现代化对全球的影响【解析】选A。
《独立宣言》受启蒙运动影响,宣扬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反映的是理性主义;《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体现的是科学社会主义,材料没有体现经济全球化、自由主义经济思想、民族主义,A符合题意。
3.(2016·沧州模拟)“由于阶级对立的发展是同工业的发展步调一致的,所以这些发明家(指空想社会主义者)也不可能看到无产阶级解放的物质条件,于是他们就去探求某种社会科学、社会规律,以便创造这些条件。
”可见,空想社会主义之所以“空想”是因为( )A.缺乏必要的物质基础与阶级基础B.深刻认识到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C.充分反映了世界无产阶级利益诉求D.未启发欧洲工人阶级的斗争觉悟【解析】选A。
根据材料中“这些发明家(指空想社会主义者)也不可能看到无产阶级解放的物质条件”得出当时空想社会主义者对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无产阶级斗争没有科学的认识,说明他们的思想缺乏基础,故A 正确。
第二单元西方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考点1 古希腊和罗马的政治制度一、选择题1.(2015邯郸一模)古代斯巴达的监察官代表平民阶层,政治地位与国王、元老院平等,其职权以监察和司法权为主,与以军事、宗教权力为主的国王和以立法为主的元老院有很大的区别。
这反映出监察官的设置( )A.推进了斯巴达的政治分权B.确保了斯巴达司法的公正C.保证各阶级参与国家政治D.激化了平民与贵族的矛盾解析:A 根据材料信息可知,监察官掌握监察和司法权,国王掌握军事、宗教权,元老院掌握立法权,因而监察官的设置推进了斯巴达的政治分权,A项正确;“确保”表述绝对,B项错误;保证各阶级参与国家政治,材料无体现,C项错误;材料不能体现平民与贵族的矛盾激化,D项错误。
2.(2016九江调研)德摩斯梯尼(公元前384—前322年)发现有叛国嫌疑的安提丰躲藏在某地,就将之带回公民大会受审,但是埃斯基涅斯对德摩斯梯尼的行为提出了抗议,认为他未得授权就私闯民宅抓人是违法的,结果公民大会就地释放了安提丰。
当然雅典人不会真的放过他,战神山议事会出面把他逮捕,送到公民大会审判后处死。
这说明了( )A.雅典人相当注重法律程序B.审判程序缺乏公正性C.制定法律的权力掌握在议事会手中D.审判程序保障了所有人的权益解析:A 材料中德摩斯梯尼的做法没有按照司法程序进行,其行为遭到抗议,显示雅典人对法律程序的重视,A项正确;材料中雅典公民大会做法显示出公正性,B项错误;材料介绍的是法律审判,不是法律的制定,C项错误;审判程序保障了所有人的权益说法绝对,雅典法律保护公民权益,D项错误。
3.“行刑的前一夜,来探监的老朋友克里托极力鼓励苏格拉底越狱,但他拒绝了。
他认为:逃监是毁坏国家和法律的行为,如果法庭的判决不生效力、被人随意废弃,那么国家还能存在吗?”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 )A.苏格拉底具有很强的公民意识B.苏格拉底强调了道德的重要性C.雅典民主政治存在很大局限性D.雅典城邦具有完备的法律体系解析:A 苏格拉底认为“逃监是毁坏国家和法律的行为”,他宁可死,也要维护国家和法律的权威,说明他具有很强的公民意识,A项正确,B项错误;陪审法庭判决苏格拉底有罪体现了民主的局限性,而材料强调的是苏格拉底遵守法律,而不是被判处死刑的原因,C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完备的法律体系”,D项错误。
第二单元单元整合(二)专题框架构建│专题纵横拓展│学科技能提升专题框架构建【认读导引】 一大核心:西方民主政治的演变历程。
二大阶段: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扩展。
三大线索:古希腊民主政治的确立和发展、古罗马法律的形成与演变、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发展与完善。
专题纵横拓展纵向贯通一、古希腊及罗马政治文明对近代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影响1.雅典民主政治(1)人民主权发展为主权在民思想。
(2)轮番而治的原则发展为近代民主选举制。
(3)首席将军及各级官员采取选举方式产生,并实行任期制度,影响了近代西方资产阶级的选举制和任期制。
(4)雅典民主政治中的五百人议事会影响了近代西方资产阶级的比例代表制和议会制度等。
2.罗马法(1)罗马法中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原则后来成为资产阶级保护自身利益的法宝。
(2)罗马法中的陪审制度后来为近代资产阶级所效仿,建立起一套独立完整的资产阶级陪审制度。
【考题例证1】11—12 世纪西欧的法律课,教授首先讲授的不是现行法律,而是引入具有现实意义的法律问题,并依罗马法条文以及教会法对它们进行分析。
这表明罗马法( )A.保持着超越时间的生命力B.有利于维护天主教会的权威C.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工具D.为文艺复兴奠定了思想基础专题纵横拓展【解析】 A 材料中“引入具有现实意义的法律问题,并依罗马法条文……对它们进行分析”说明罗马法有着较强的生命力,故A项正确;材料未体现维护天主教会的权威,故B项错误;罗马法维护的是奴隶主贵族的利益,故C项错误;材料时间是11—12世纪,离文艺复兴时期较远,故D项错误。
专题纵横拓展二、英、美、法、德四国代议制政体的差异项目英国君主立宪制美国总统制共和制法国议会制共和制德国君主立宪制国家元首国王总统总统皇帝国家元首产生世袭民选议会选举世袭方式国家元首任期终身制任期制任期制终身制国家元首有无无有有有实权专题纵横拓展项目英国君主立宪制美国总统制共和制法国议会制共和制德国君主立宪制政府首脑首相总统总统、总理宰相政府首脑产生方式议会产生民选议会选举和总统任命皇帝任命国家权力中心议会总统议会皇帝行政权内阁首相总统总统、内阁皇帝、宰相政府首脑与负责互相制约负责没有负责关系议(国)会关系立法机构议会国会议会议会确立文件《权利法案》1787年宪法1875年宪法1871年宪法【考题例证2】《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皇帝任命帝国宰相”“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监督执行之权属于皇帝”。
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西方的政治制度网络构建1.古雅典创立了直接民主制,古罗马创立了较为完备的法律体系,这些政治制度的原则,被近代西方国家借鉴,为西方民主制的建立提供了条件。
2.工业革命前,英国通过“光荣革命”,最早建立了君主立宪政体,成为近代民主政体的形式之一;美国在独立战争后建立了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政体,开创了世界上联邦共和制的首例。
3.工业革命后,民主政体在欧洲大陆确立,法国经过反复斗争,最终确立了共和制;德国1871年确立君主立宪政体,但是带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
一、古希腊与古罗马两种文明的差异1. 雅典和罗马是西方古典文明的杰出代表,对后来西方的历史和文化影响深远。
二者都有( )A .皇帝制度B .司法陪审制C .完备法典D .陶片放逐法解析:选B B 对:雅典的梭伦改革,建立了公民陪审法庭,而古罗马是世界上最早采用陪审制度的国家,所以司法陪审制是二者的共同之处。
A 错:雅典实行奴隶制民主政治,没有皇帝。
C 错:古罗马有完备的法典《查士丁尼民法大全》,古代雅典没有完备法典。
D 错:雅典有陶片放逐法,古罗马没有。
二、归纳比较近代英、德、美、法的代议制2. 某学者认为,人们对王室的感情就像对待一座他们崇敬的历史建筑,一旦坍塌必然感到无比惋惜。
……对许多加拿大、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民众来说,首相不过是……普通外国领导人,但国王和王子却是属于他们自己的“陛下”和“殿下”。
该学者论述的国家是( )A .美国B .德国C .英国D .法国解析:选C 美国实行民主共和制,故A 项错误;德国君主和王室非加、澳等国的精神领袖,故B 项错误;现代英国英联邦内加、澳等国曾是英国的殖民地,独立后在政治上共同信奉英国国王为国家元首,故C 项正确;近代法国政权更迭频繁,且其君主非加、澳等国的元首,故D 项错误。
三、17、18世纪中西政治体制不同趋向及原因3.有人把中国唐朝专制主义下的三省六部制与美国联邦制度下的三权分立进行比较,对其异同分析最为准确的是()A.相同的是都是民主政体,不同的是首脑的称号B.相同的是都体现了分权,不同的是权力的归属C.两者都体现了中央集权,不同的是权力的分配D.两者都体现了专制主义,不同的是元首的权力解析:选B唐朝是三省六部不是民主政体,故A项错误;体现分权:中国是对相权的分割,美国体现的是对政府权力的分割,唐朝的权力属于君主,美国权力属于人民,故B 项正确;三省六部制不体现中央集权,故C项错误;美国的联邦制度下的三权分立是民主制度,故D项错误。
第3讲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一、选择题1.克利斯提尼改革规定“所有居住在同一村庄的人彼此都是村民,他们不再用祖上的名字相称,而正式以村庄的名字相呼。
”此做法( )A.奠定了民主政治的基础B.瓦解了贵族政治的基础C.表明雅典人实现了平等D.旨在排斥雅典的外邦人解析:梭伦改革奠定民主政治基础,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所有居住在同一村庄的人彼此都是村民,他们不再用祖上的名字相称”,用地域部落取代血缘部落,打击了贵族,故B 项正确;根据所学,雅典民主事实上并未实现真正的平等,故C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雅典人与外邦人等信息,故D项错误。
答案:B2.雄辩术在希腊教育中享有比较高的地位。
在雅典民主城邦,熟练的公共演讲是从政的必要条件,即使在公共演讲丧失了政治功能后,雄辩术仍然受人崇敬,端庄优雅的演讲本身最终变成了一种崇敬的目标,无论演讲者说了什么重要的内容与否,这种情景客观上( ) A.有利于提高公民的素养B.推动了自由观念的形成C.促进了教育体制的完善D.增强了公民的参政意识解析:雄辩术不论是否具有政治功能都受到推崇,“端庄优雅的演讲本身最终变成了一种崇敬的目标,无论演讲者说了什么重要的内容与否”,这就必然有利于公民群体文化素养的提升,故A项正确;雄辩术备受推崇与自由观念没有直接的关系,故B项错误;对雄辩术的推崇并不一定会导致教育体制的完善,二者之间并不存在一种必然的因果联系,故C项错误;丧失政治功能后的雄辩术并不能增强公民的参政意识,故D项错误。
答案:A3.公元前431年伯利克里在纪念为抵抗斯巴达人(希波战争)而殉国的战士的葬礼上发表演讲时说:“我们的政体并不与其他人的制度相敌对。
我们不模仿我们的邻人,相反我们是他们的榜样……总之,我们的城市向全世界开放,雅典是希腊的学校。
”他说“雅典是希腊的学校”是因为( )A.雅典所有公民开始被允许参加公民大会B.雅典的民主政治处于黄金时期C.制定了“陶片放逐法”以维护民主制度D.雅典最高权力机关是公民大会解析:雅典公民大会一直向所有公民开放,故A项错误;伯利克里时期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顶峰,故B项正确;“陶片放逐法”只是雅典民主政治的其中一个部分,故C项错误;雅典为典型的民主政体,其他城邦也有公民大会,且为最高权力机构,故D项错误。
答案:B4.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柏拉图说:“民主政体是进一步的退化,因为它的平等和自由的原则反映了人类品质的退化;人性的一切欲望都可以被同样自由地去追求。
”这段话意在说明( )A.当时的雅典不具备建立民主政体的条件B.广大雅典公民有追求自由、平等的精神C.雅典民主政治体制存在一定程度的弊端D.平等和自由是雅典民主政体的基本原则解析:材料没有提到民主政体的建立条件,故A项错误;“人性的一切欲望都可以被同样自由地去追求”可看出人类所要的东西已经不局限于自由平等了,故B项错误;“民主政体是进一步的退化,因为它的平等和自由的原则反映了人类品质的退化”意图说明雅典民主制度是有弊端的,故C项正确;“它的平等和自由的原则反映了人类品质的退化”重点强调民主政体的弊端,故D项错误。
答案:C5.苏格拉底曾讥笑以自己的决定把无知的人变成统帅的雅典平民的万能,在讲到马匹不足时他建议把这个问题提交公民大会,用表决方式把驴变成马。
这反映了苏格拉底( ) A.探索新的政治形式以代替民主制B.反对直接民主制度提倡精英治国C.呼吁全社会正视人的主观能动性D.嘲讽公民大会不切实际徒有虚名解析:材料并未涉及代替民主制的问题,苏格拉底并不反对民主制,而是反对直接民主制,故A项错误;本题的材料是强调雅典的民主政治必须加强公民的知识和政治修养,以防出现“把无知的人变成统帅”“用表决方式把驴变成马”等可笑的现象,反对直接民主制度提倡精英治国符合题意,故B项正确;材料中体现不出呼吁全社会正视人的主观能动性,故C 项错误;嘲讽公民大会不切实际徒有虚名材料中也体现不出来,故 D项错误。
答案:B6.有学者认为,非但罗马没有采用雅典制度,且后来两千年的欧洲再也没有采用雅典的制度,近代西方民主制与雅典民主制基本无关。
这主要是因为雅典( )A.极端民主化存在着严重的弊端B.民主的范围过于狭窄C.政治领袖的行为受到严格限制D.共和制有悖欧洲传统解析:罗马、两千年的欧洲封建社会及近代西方均未采用雅典制度,这是因为雅典直接民主制只适用于小国寡民的雅典,且直接民主制易导致权力的滥用与误用,产生严重的弊端,故A项正确;雅典民主政治实质是男性奴隶主阶级的民主,这种只适用于统治阶级的民主在阶级社会很普遍,因而民主范围过于狭窄并非罗马、两千年的欧洲封建社会及近代西方均未采用雅典制度的主要原因,故B项错误;近代西方民主制同样严格限制政治领袖的行为,故C 项错误;共和是指各阶级各阶层均能平等地参与政权,雅典民主政治是奴隶主阶级的民主,因而并非共和制,故D项错误。
答案:A7.有学者认为:罗马法包含了习惯、平民会议决议、元老院决议、国王谕令、裁判官告示、法学家的学说、法律条文。
在该学者看来,罗马法( )A.具有广泛的适用性B.渊源呈现多元性C.主要维护平民利益D.是以往习惯法的汇编解析:材料介绍罗马法的来源,没有涉及适用范围,故A项错误;“习惯、平民会议决议、元老院决议、国王谕令、裁判官告示、法学家的学说、法律条文”都是罗马法的来源,可见其渊源呈现多元性,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罗马法保护的对象,故C项错误;习惯法只是罗马法的部分来源,因此罗马法不是以往习惯法的汇编,故D项错误。
答案:B8.古罗马思想家西塞罗认为“真正的法律乃是一种与自然相符合的正当理性,它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并且是不变而永恒的。
罗马的法律和雅典的法律并不会不同,今天的法律和明天的法律也不会不同,这是因为有的只是一种永恒不变的法律,任何时候任何民族都必须遵守它”。
这体现了( )A.基督教神学对罗马法的影响B.自然法精神对罗马法的影响C.罗马法具有继承性和适用性D.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解析:西塞罗时期基督教还尚未开创,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真正的法律乃是一种与自然相符合的正当理性,它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并且是不变而永恒的”可知,自然精神对罗马法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故B项正确;罗马法具有极强的继承性和适用性,但其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其与自然精神的密切结合,这才是材料中西塞罗所要表述的主要观点,故C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对私有财产的相关提及,故D项错误。
答案:B9.罗马法将规定国家事务的法称为公法,其效力由国家政权加以保障,不允许依私约变更;将规定私人事务的法称为私法。
罗马法重视私人权利保护,但罗马公法的地位高于私法。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体现了法律至上原则B.体现了国家至上理念C.维护了罗马民主政治D.维护了城邦整体利益解析:公法与私法均能体现法律至上原则,A项不能体现材料主旨,故A项错误;罗马公法是规定国家事务的法,其地位高于保护私人权利的私法,体现国家至上的理念,故B项正确;罗马法维护了罗马共和国时期的贵族政治与罗马帝制,非民主政治,故C项错误;罗马公法与私法结合起来维护罗马城邦整体利益,D项不能体现材料主旨,故D项错误。
答案:B10.某学者指出:“在古罗马,即使在日常情况下,所有人使用其物,也应维持在一般的合理状态。
如罗马法中规定‘在居民区,允许冬天在室内生火取暖而排烟于室外,允许倾倒生活污水等,但不得开放排出过度的烟雾或流出大量废水的作坊’。
”这说明古罗马( ) A.注重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B.最早萌发生态文明思想C.法律旨在维护公民的利益D.严格限制社会经济活动解析:材料中罗马法规定人们的日常行为,故A项正确;材料不能得出古罗马最早萌发生态文明思想,故B项错误;材料中的法律行为针对所有人而非公民,故C项错误;材料规范日常行为而非限制,故D项错误。
答案:A11.早期阶段的罗马法规定:凡为法律行为,必须说固定的套话,做法定的动作等;若不依法定方式而为,或稍有差错,纵有意识表示,也没有法律效力。
这表明早期罗马法( ) A.不尊重当事人意愿B.形式重于实质内容C.注重保护公民利益D.审判程序非常严密解析:材料“必须说固定的套话,做法定的动作等;若不依法定方式而为,或稍有差错,纵有意识表示,也没有法律效力”说明早期罗马法注意形式,与是否尊重当事人意愿无关,故A项错误,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罗马法内容,因而难以判断其是否保护公民利益,故C 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审判程序,故D项错误。
答案:B12.有古罗马法学家认为:“从民法的观点来看,奴隶是什么也算不得的。
但是根据自然法来看便不是这个样子。
从后者的观点来看,一切的人都是平等的。
”该法学家的观点( ) A.强调法律至上,肯定天赋人权B.追求公平正义,保障了奴隶利益C.扩大统治基础,维护罗马统治D.蕴含人文精神,为后世提供借鉴解析:A项表述与题目中的“从民法的观点来看,奴隶是什么也算不得的”相违背,不符合题意,故A项错误;B项表述与题目中“从民法的观点来看,奴隶是什么也算不得的”相违背,不能完整的表述该法学家的观点,故B项错误;题意并未从对罗马统治的巩固角度进行阐述,故C项错误;根据题目中“根据自然法来看便不是这个样子。
从后者的观点来看,一切的人都是平等的”从自然法的角度对奴隶的地位进行评论,蕴含了人文精神,故D项正确。
答案:D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古罗马时代,法律之范围,极端狭小,故曰:“法律者,维持城市化秩序所必需之规则之总和也。
”基此定义,法律只建筑于限制极严之功利基础,其作用,在维持现状,在维持已然之社会生活,则当日之法律,并无创造性也明矣。
然则其原因安在耶?曰,当日之国家,只可谓各家族之联合体,家族内部之处置,国家不得从而干涉之,故有权者为家族,而非国家,有严格之家法,而无有力之国法也。
降至西历纪元前后,受希腊哲学思想之影响,法律观念为之一变,赛尔苏斯曰:“法律者,善良公平之艺术也。
”意若曰:法律者,何者为善,何者合乎正义,何者足称平允之标准也。
其基础,导源于自然法,嗣因与天主教一直吻合,复受宗教势力之推助,故是项理论,颇有权威,而足以推翻前说。
然此新观念,并非偶然形成,良以原始时代,家父权高于一切,对妻子、奴隶,滥用权威,违背人道,国家不能干涉,先贤自目击此不人道不平等之现象,乃希望伸张法律之权威,借重法律,以杀宗法之势力,而提高被压迫阶级之地位耳。
——摘自陈朝璧《罗马法原理》材料二唐代统治者制定《唐律疏议》颁行天下。
唐律继承了古代立法传统,“以礼入法”,然后将各种法规熔为一炉,采取了刑事立法的形式,全部律条都围绕着“罪”和“刑”分别加以规定、解释。
唐律规定了严惩十恶,依次为: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