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吉林省年上学期前郭尔罗斯蒙古族中学高一物理期中考试题

吉林省年上学期前郭尔罗斯蒙古族中学高一物理期中考试题

吉林省年上学期前郭尔罗斯蒙古族中学高一物理期中考试题
吉林省年上学期前郭尔罗斯蒙古族中学高一物理期中考试题

吉林省2020年上学期前郭尔罗斯蒙古族中学高一物理期中考试题

(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下列有关直线运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恒定的,不随时间而改变

B.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瞬时速度随时间而改变

C.速度随时间不断增加的直线运动,叫作匀加速直线运动

D.速度随时间均匀减小的直线运动,叫作匀减速直线运动

2.一小球在斜面上从静止开始匀加速滚下,进入水平面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至停止。则下列哪个选项中的v-t图像可以反映小球的整个运动过程(v为小球运动的速率)()

3.一辆沿直线匀加速行驶的汽车,经过路旁两根电线杆共用时5 s,汽车的加速度为2 m/s2,它经过第2根电线杆时的速度为15 m/s,则汽车经过第1根电线杆时的速度为() A.2 m/s B.10 m/s

C.2.5 m/s D.5 m/s 4.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10 m/s,加速度大小为1 m/s2,则物体在停止运动前1 s 内的平均速度为()

A.5.5 m/s B.5 m/s

C.1 m/s D.0.5 m/s

5.一辆汽车以大小为2 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经过2 s(汽车未停下),汽车行驶了36 m。汽车开始减速时的速度是()

A.9 m/s B.18 m/s

C.20 m/s D.12 m/s

6.物体从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到达斜面底端时速度为4 m/s,则物体经过斜面中点时的速度为()

A.2 m/s B.2 2 m/s

C. 2 m/s

D.

2

2 m/s

7.甲球的重力是乙球的5倍,甲、乙分别从高H、2H处同时自由落下(H足够大,且忽略其对g值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一时刻甲的速度比乙大

B.下落1 m时,甲、乙的速度相同

C.下落过程中甲的加速度大小是乙的5倍

D.在自由下落的全过程,两球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8.如图所示,A、B两个物块的重力分别为G A=3 N,G B=4 N,弹簧的重力不计,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这时弹簧的弹力为F=2 N,则天花板受到的拉力和地板受到的压力有可能是()

A.3 N和4 N B.5 N和6 N

C.1 N和2 N D.5 N和2 N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

9. 甲、乙两物体从同一位置出发沿同一直线运动,两物体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做匀速直线运动,乙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B.两物体两次速度相同的时刻分别在1 s末和4 s末

C.乙在前2 s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2 s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D.2 s后,甲、乙两物体的速度方向相反10.对于从苹果树上同一高度同时落下的苹果和树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苹果和树叶的下落都可以看成自由落体运动

B.苹果的下落可以近似地看成自由落体运动,树叶的下落不能看成自由落体运动C.苹果和树叶的下落都不能看成自由落体运动

D.假如地球上没有空气,则苹果和树叶将同时落地

11.如图所示是甲、乙两质点的v-t图像,由图可知()

A.t=0时,甲的速度比乙的速度小

B.甲一定在乙的后面

C.相等时间内,甲的速度改变较大

D.在5 s末以前,甲质点速度较大

12.有关弹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木块放在桌面上受到一个向上的弹力,是由于木块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

B.拿一根细竹竿拨动水中木头,木头受到竹竿的弹力,是由于木头发生形变而产生的C.绳对物体的拉力的方向总是沿着绳而指向绳收缩的方向

D.挂在电线下面的电灯受到向上的拉力,是因为电线发生微小形变而产生的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三、实验题(本题共12分.每空4分)

13.实验题

在“探究弹簧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的实验中,某实验小组将不同数量的钩码分别挂在竖直弹簧下端进行测量,利用描点法作出了所挂钩码的重力G与弹簧总长L的关系图像,如图所示,根据图像回答以下问题。

(1)弹簧的原长为________ cm。

(2)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 N/m。

(3)分析图像,总结出弹簧弹力F与弹簧总长度L(单位:m)之间的关系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N。

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按题目要求作答.计算题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和解题步骤,有数值计算的要注明单位)

14.(14分)汽车的加速、减速性能是衡量汽车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一辆汽车以54 km/h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

(1)若汽车以1.5 m/s2的加速度加速,求8 s后汽车的速度大小;(2)若汽车以1.5 m/s2的加速度刹车,分别求刹车8 s时和12 s时的速度大小。

15.(12分)从离地面500 m的空中由静止开始自由落下一个小球,g取10 m/s2,求:

(1)小球经过多长时间落到地面;

(2)小球最后1 s内的位移;

(3)小球下落一半时间的位移。

16.(14分)长100 m的列车通过长1000 m的隧道时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列车刚进隧道时的速度是10 m/s,完全出隧道时的速度是12 m/s,求:

(1)列车过隧道时的加速度是多大?

(2)通过隧道所用的时间是多少?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高一物理期中试卷及答案详解

2006--2007高一级物理期中考试卷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漏选2分,错选0分) 1.以下几种关于质点的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 A .只有体积很小或质量很小的物体才可发看作质点 B .只要物体运动得不是很快,物体就可以看作质点 C .质点是一种特殊的实际物体 D .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在所研究的问题中起的作用很小,可以忽略不计时,我们就可以把物体看作质点 2.观察图5-14中的烟和小旗,关于甲乙两车的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甲、乙两车可能都向左运动。 B .甲、乙两车一定向右运动。 C .甲车可能运动,乙车向右运动。 D .甲车可能静止,乙车向左运动。 3.地球绕太阳公转的速度是30km/s ,我们在下课休息的10min 内,实际上已在太阳系中绕太阳运行了( ) A.0mm B.30km C.300km D.18000km 4.物体通过两个连续相等位移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 1=10m/s ,v 2=15m/s ,则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 A.12.5m/s B.12m/s C.12.75m/s D.11.75m/s 5.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第1个t s 内位移为x 1;第2个t s 内 位移为x 2,则物体在第1个t s 末的速度是( ) A .( x 2-x 1)/t B .(x 2+x 1)/ t C .(x 2-x 1)/2t D .(x 2+x 1)/2 t 6.一辆汽车从车站以初速度为零匀加速直线开去,开出一段时间之后, 司机发现一乘客未上车,便紧急刹车做匀减速运动.从启动到停止一共经历t =10 s ,前进了15m ,在此过程中,汽车的最大速度为( ) A .1.5 m/s B .3 m/s C .4 m/s D .无法确定 甲 图5-14 坐位号 班级 姓名 坐号

吉林省年上学期前郭尔罗斯蒙古族中学高一物理期中考试题

吉林省2020年上学期前郭尔罗斯蒙古族中学高一物理期中考试题 (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下列有关直线运动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恒定的,不随时间而改变 B.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瞬时速度随时间而改变 C.速度随时间不断增加的直线运动,叫作匀加速直线运动 D.速度随时间均匀减小的直线运动,叫作匀减速直线运动 2.一小球在斜面上从静止开始匀加速滚下,进入水平面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至停止。则下列哪个选项中的v-t图像可以反映小球的整个运动过程(v为小球运动的速率)() 3.一辆沿直线匀加速行驶的汽车,经过路旁两根电线杆共用时5 s,汽车的加速度为2 m/s2,它经过第2根电线杆时的速度为15 m/s,则汽车经过第1根电线杆时的速度为() A.2 m/s B.10 m/s C.2.5 m/s D.5 m/s 4.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10 m/s,加速度大小为1 m/s2,则物体在停止运动前1 s 内的平均速度为() A.5.5 m/s B.5 m/s C.1 m/s D.0.5 m/s 5.一辆汽车以大小为2 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经过2 s(汽车未停下),汽车行驶了36 m。汽车开始减速时的速度是() A.9 m/s B.18 m/s C.20 m/s D.12 m/s 6.物体从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匀加速下滑,到达斜面底端时速度为4 m/s,则物体经过斜面中点时的速度为() A.2 m/s B.2 2 m/s C. 2 m/s D. 2 2 m/s 7.甲球的重力是乙球的5倍,甲、乙分别从高H、2H处同时自由落下(H足够大,且忽略其对g值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一时刻甲的速度比乙大 B.下落1 m时,甲、乙的速度相同 C.下落过程中甲的加速度大小是乙的5倍 D.在自由下落的全过程,两球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高一物理上册期中考试试题_及答案

高一物理上册期中考试试题_及答案 一、选择题 1.两物体都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在给定的时间间隔t内() A.加速度大的,其位移一定大B.初速度大的,其位移一定大 C.末速度大的,其位移一定大D.平均速度大的,其位移一定大 2.如图所示,竖直平面内固定的半圆弧轨道两端点M、N连线水平,将一轻质小环套在轨道上,一细线穿过轻环,一端系在M点,另一端系一质量为m的小球,不计所有摩擦,重力加速度为g,小球恰好静止在图示位置,下列说法疋确的是() A.轨道对轻环的支持力大小为mg B.细线对M点的拉力大小为 3mg C.细线对轻环的作用力大小为3 2 mg D.N点和轻环的连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0° 3.如图所示是“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实验装置,小东认真操作、正确读数后得到的数据记录表如下。由表可知 次数 物理量 1234 F/N00.98 1.96 2.94 l/cm12.014.016.018.0 x/cm0 2.0 4.0 6.0 A.每个钩码的质量为0.98 kg B.实验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l mm C.弹簧的劲度系数为49N/m D.弹簧的劲度系数随弹簧的拉力的增大而增大 4.一个质点沿直线运动,其速度图象如图所示,则质点()

A.在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在内做匀速直线运动 C.在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D.在内保持静止 5.关于重力、重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风筝升空后,越升越高,说明风筝的重心相对风筝的位置也越来越高 B.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C.舞蹈演员在做各种优美动作的时候,其重心相对身体的位置不断变化 D.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地面 6.如图所示,此时表演者静止在弯曲倾斜的竹竿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表演者对竹竿的弹力是由竹竿形变产生的 B.表演者对竹竿的力竖直向下 C.表演者对竹竿的摩擦力一定为零 D.表演者对竹竿的力大于竹竿对表演者的力 7.如图所示是A、B两质点从同一地点运动的x﹣t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质点做曲线运动 B.A质点2s时的速度为20m/s C.B质点前4s做加速运动,4秒后做减速运动 D.前4s内B的位移比A要大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平时我们问“现在什么时间?”里的“时间”是指时刻而不是指时间间隔 B.“坐地日行八万里”是以地球为参考系 C.研究短跑运动员的起跑姿势时,由于运动员是静止的,所以可以将运动员看做质点D.对直线运动的某个过程,路程一定等于位移的大小 9.“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是《中国诗词大会》某期节目

高一期中考试物理试卷及答案详解

2006---2007 学年第一学期高中八校高一期中试卷 物理(必修) 命题单位:江阴市南闸中学 命题人: 宋光林 本卷共4页,共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1-6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7-10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选出每题的正确选项,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2米/秒2,任1秒内 A .物体的加速度一定等于物体速度的2倍; B .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2米/秒; C .物体的初速度一定比前1秒内的末速度大2米/秒; D .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比前1秒内的初速度大2米/秒 2.我国著名篮球运动员姚明在原地拍球,球从1.5m 高处落下,又被地板弹回,在离地1m 处被接住。则球通过的路程和位移的大小分别是 A .2.5m ,2.5m B .2.5m ,0.5m C .1.5m ,1m D .1.5m ,0. 3.在100m 竞赛中,测得某一运动员5s 末瞬时速度为10.4m/s ,10s 末到达终点的瞬时速度为10.2m/s.则他在此竞赛中的平均速度为 A .10m/s B .10.2m/s C .10.3m/s D .10.4m/s 4.一质点在x 轴上运动,它在连续第n 秒末所对应的坐标记录在如下表格中,t/s 0 1 2 3 4 5 x/m 0 5 -4 -3 -8 -2 A C .前3s 内的路程为2m D .第5s 内的位移大小最小 5.物体沿直线从A 到B,前一半路程以速度v 1匀速运动,接着的后一半路程以速度v 2匀速运动,则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A . 2 v v 21+ B .21v v C .2121v v v v + D . 2 12 1v v v 2v + 6.两木块自左向右运动,现用高速摄影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记录下木块每次曝光时的位置,如图所示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是相等的,由图可知 A .时刻t 2以及时刻t 5两木块速度相同. B .在时刻t 3两木块速度相同. C .在时刻t 3和时刻t 4之间某瞬时 两木块速度相同. D .在时刻t 4和时刻t 5之间某瞬时两木块速度相同. 7.关于位移和路程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位移的大小和路程的大小总是相等的,只不过位移是矢量,而路程是标量 B.位移是描述直线运动的,路程是描述曲线运动的

高一物理上册期中考试试题_

高一物理上册期中考试试题_ 一、选择题 1.校运会400 m 比赛,终点在同一直线上,但不同赛道起点不在同一直线上(如图所示).关于该比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某同学的比赛成绩1分08秒指的是时刻 B .这样做目的是使各选手路程相同,且平均速率最大的同学将会赢得比赛 C .这样做目的是使各选手位移大小相同,且平均速度最大的同学将会赢得比赛 D .这种做法其实是不公平的,明显对外侧跑道的同学有利 2.利用无人小飞机进行航拍,地面操控者进行以下操作时,能把无人机看成质点的是 A .观察飞机通过一个标志杆所需时间 B .调整飞机的飞行姿态 C .调整飞机旋转机翼 D .调整飞机与被摄物体的高度差 3.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在0t =时速度大小为1m/s ,方向向西;在2s t =时速度大小为5m/s ,方向向东.则在此过程中该物体的加速度( ) A .大小为22m/s ,方向向东 B .大小为22m/s ,方向向西 C .大小为23m/s ,方向向东 D .大小为23m/s ,方向向西 4.一辆汽车由静止开始做匀速直线运动,从开始运动到驶过第一个100m 距离时,速度增加了10m/s ,汽车驶过第二个100m 时,速度的增加量是 A .4.1m/s B .8.2m/s C .10m/s D .20m/s 5.如图是A 、B 两个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线,则 A .在运动过程中,A 质点总比 B 质点慢 B .当1t t =时,两质点的位移相同 C .当1t t =时,两质点的速度相等 D .当1t t =时,A 质点的加速度大于B 质点的加速度 6.如图所示,球A 在斜面上,被竖直挡板挡住而处于静止状态,关于球A 所受的弹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尔罗斯县2020-2021学年度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

2020-2021学年度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蛔虫是人体寄生虫,它寄生在() A.人的大肠内B.人的胃里 C.人的小肠内D.人的肛门里 2.鸟的体内最发达的肌肉是牵动两翼飞翔的() A.胸肌B.腿上肌肉C.颈部肌肉D.两翼肌肉3.分类的基本单位是() A.纲B.目C.种D.属 4.如果你想更好的了解蜜蜂的结构特点和生活习性,下面的几种书中,查找哪本书比较方便() A.生物学B.动物学C.昆虫学D.无脊椎动物5.人的脚趾之间经常发生奇痒,甚至发生溃烂,有可能感染了() A.寄生虫B.细菌C.真菌D.病毒 6.下图中能使腐烂的水果散发出酒味的微生物是: A.B.C. D. 7.适于捕食小动物的是种爪()

A.第一种B.第二种C.第三种D.三种都可以8.腔肠动物所具有的特殊细胞是() A.刺细胞B.腺细胞C.变形细胞D.领细胞 9.做实验时,区别蚯蚓前端和后端的主要依据是蚯蚓的() A.体节B.尾端C.体带D.环带 10.证明细菌来自于空气中,不是食物中自然发生的科学家是 A.法布尔B.巴斯德C.达尔文D.弗莱明11.下列动物中具有运动系统的是() A.家燕B.水母C.蚯蚓D.河蚌 12.通过分解动植物遗体来获得有机物的营养方式是() A.共生B.腐生C.寄生D.以上说法都对13.一位农场主养了一只黑猩猩,它居然会开拖拉机耕地。黑猩猩的这种行为属于( ) A.学习行为B.先天性行为C.防御行为D.捕食行为14.制作酱油需要的生物是() A.酵母菌B.乳酸菌C.细菌D.霉菌 15.下列动物中亲缘关系最远的是() A.青蛙与蜥蜴B.狼和狗C.猫和狗D.蜜蜂和蜘蛛16.我们在将小麦和水稻划分为种子植物门禾本科时,主要是根据它们在哪些器官中表现出的相同特征 A.根、茎B.叶、花 C.花、果实、种子D.根、叶 17.干草堆放久了会被分解者逐渐分解,若被羊吃了会很快被分解,这体现了生物圈中的动物能 A.维持生态平衡B.帮助植物传粉C.促进物质循环D.帮助植物传播种子 18.在探究硬币上是否有细菌的实验中,将硬币在细菌培养基表面轻轻一按,这一做法在培养细菌的一般方法中叫 A.配制培养基 B.接种 C.高温灭菌 D.恒温培养

高一物理上册期中考试试题_

高一物理上册期中考试试题_ 一、选择题 1.2018年8月26日,在雅加达亚运会男子田径100米决赛中,我国运动员苏炳添以9秒92打破亚运会记录夺冠。这是由于他在这100米中 A.平均速度大 B.撞线时的瞬时速度大 C.某时刻的瞬时速度大 D.起跑时的加速度大 2.如图所示,一架无人机执行航拍任务时正沿直线朝斜向下方向匀速运动.用G表示无人机重力,F表示空气对它的作用力,下列四幅图中能表示此过程中无人机受力情况的是( ) A.B. C.D. 3.有下列几种情形,正确的是() A.点火后即将升空的火箭,因为火箭还没运动,所以加速度一定为零 B.高速公路上沿直线高速行驶的轿车为避免事故紧急刹车,因紧急刹车,速度变化很快,所以加速度很大 C.高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因速度很大,所以加速度一定很大 D.100米比赛中,甲比乙跑的快,说明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 4.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由图中数据可求出的物理量是() A.物体的初速度B.物体的加速度 C.物体的平均速度D.物体通过的路程 5.关于速度的描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京沪高速铁路测试时的列车最高时速可达484km/h,指的是瞬时速度 B.电动自行车限速20 km/h,指的是平均速度 C.子弹射出枪口时的速度为500m/s,指的是平均速度 D.某运动员百米跑的成绩是10s,则他冲刺时的速度一定为10m/s 6.航天员北京时间2013年6月20日上午10点在太空给地面的学生讲课.此次太空授课主要面向中小学生,其中有失重条件下物体运动的特点,及在失重的情况下如何测量物体的质量,第一次在太空中展示如何用牛顿定律测质量;测量的示意图如下图所示,测量的方法为:先把航天员固定在人体支架上,然后另一航天员将其向外拉到一定位置松手(图甲所示),最后支架会在弹簧恒定弹力的作用下拉回到初始位置(图乙所示).假设支架向外伸长的位移为S,弹簧对支架的作用力为恒力,大小为F,支架回到初始位置所用时间为t,则测量者的质量为: A. 2 Ft m S =B. 2 2 Ft m S = C. 2 4 Ft m S =D. 2 Ft m S = 7.将一小球竖直向上抛出,经时间t回到抛出点,此过程中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在此过程中,小球运动的路程、位移和平均速度分别为() A.路程2h、位移0、平均速度2h t B.路程2h、位移0、平均速度0 C.路程0、位移2h、平均速度0 D.路程2h、位移h、平均速度2h t 8.某质点在0~3 s内运动的v-t图像如图所示.关于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2019年建平中学高一物理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2019年建平中学高一物理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20191107试卷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一、选择题(共40分,1-8题每小题3分,9-12题每小题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物理学中瞬时速度的定义体现的科学思维方法是() (A)等效替代(B)控制变量(C)理想模型(D)无限逼近 2.下列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越大 (B)加速度的方向就是速度方向 (C)加速度为零,速度一定为零 (D)加速度越来越小,速度可能越来越大 3.“质点”“匀变速直线运动”等概念的建立采用的研究方法是()(A)控制变量 (B)等效替代 (C)极限法 (D)物理模型法 4.下面关于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之间才会有力的作用 (B)相互接触的物体之间,一定有弹力的作用 (C)实力物体也一定是同时是受力物体 (D)两个大小相等的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作用效果一定相同 5.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则() (A)6s内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B)2~4s内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改变 (C)前4s内物体的位移为8m (D)前4s内的平均速度为1m/s 6.一个重为400N的木箱放在水平地面上,要是他从原地移动,最少要用100N的水平推力。 当木箱被推动之后,只要用90N的水平推力就可以使木箱沿水平地面作匀速直线运动,以下正确的是() (A)木箱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大小为90N (B)木箱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90N (C)木箱与地面间摩擦力大小始终为100N (D)当用120N的水平推力推木箱时,木箱与地面间的摩擦力为120N 7.一列火车有n节相同的车厢,车厢之间的间距忽略不计。一观察者站在第一节车厢的前端,当火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 (A)每节车厢末端经过观察者时的速度之比是1:2:3:…:n (B)每节车厢经过观察者所用的时间之比是 (C)在相等时间里,经过观察者的车厢节数之比是1:2:3:…:n

高一物理必修一期末考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我们所学过的物理量:速度、加速度、位移、路程都是矢量 B.物体从静止开始的下落运动叫自由落体运动 C.通常所说的压力、支持力和绳的拉力都是弹力 D.任何有规则形状的物体,它的重心一定与它的几何中心重合,且也一定在物体内 2.如上图所示,地面上有一个物体重为30N ,物体由于摩擦向右做减速运动,若物体与地面间 的动摩擦因素为0.1,则物体在运动中加速度的大小为( ) A.0.1m /s 2 B.1m /s 2 C.3m /s 2 D.10m /s 2 3.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速度越大的物体越难让它停止运动,故速度越大,惯性越大 B.静止的物体惯性最大 C.不受外力作用的物体才有惯性 D.行驶车辆突然转弯时,乘客向外倾倒是由于惯性造成的 4.某同学为了测出井口到井里水面的深度,让一个小石块从井口落下,经过2s 后听到石块落到 水面的声音,则井口到水面的深度大约为(不考虑声音传播所用的时间)( ) A.10m B.20m C.30m D.40m 5.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三个共点力,大小分别为6N 、3N 和8N ,其合力最小值为( ) A.1N B.3N C.13N D.0 6.如图所示,物体静止于水平桌面上,则( ) A.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的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 B.物体所受的重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C.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这两个力是同一种力 D.物体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物体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的力 7.力F 1单独作用于一物体时,使物体产生的加速度大小为a 1=2m/s 2,力F 2单独作用于同一物 体时,使物体产生的加速度大小为a 2=4m/s 2。当F 1和F 2共同作用于该物体时,物体具有的加速度大小不可能... 是( ) A .2m/s 2 B .4m/s 2 C .6m/s 2 D .8m/s 2 8.如图所示,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放一质量为m 的光滑小球,小球被竖直挡板挡住,则球对 挡板的压力为( ) A.mgco s θ B. mgtan θ C. mg/cos θ D. mg 9.如图所示,质量为50kg 的某同学站在升降机中的磅秤上,某一时刻该同学发现磅秤的示数 为40kg ,则在该时刻升降机可能是以下列哪种方式运动?( ) A.匀速上升 B.加速上升 C.减速上升 D.减速下降 10.如图所示为初速度v 0沿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图象,其末速度为v ,在时间t 内,物体的平 均速度- v 和加速度a 是( ) A.20v v v +>-,a 随t 减小B.20v v v +=-,a 恒定C.2 0v v v +<-,a 随t 减小D.无法确定 二、计算题(共40分) 11.(10分)如图所示,质量为m =10kg 的物体,在F =60N 水平向右的拉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 运动。设物体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素μ=0.4,求: (1)物体所滑动受摩擦力为多大? (2)物体的加速度为多大? (3)物体在第3s 内的位移为多大? v 0 v

高一物理上册期中考试试题_及答案

高一物理上册期中考试试题_及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将棱长分别为a 、2a 、3a 的同一个长方体木块分别以不同的方式放置在桌面上,长方体木块的各个表面粗糙程度相同.若用弹簧测力计牵引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示数分别为F 1、F 2、F 3,则F 1、F 2、F 3之比为 A .1∶1∶1 B .2∶3∶6 C .6∶3∶2 D .以上都不对 2.A 、B 、C 三点在同一直线上,一个物体自A 点从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B 点时的速度为2v ,到C 点时的速度为6v ,则AB 与BC 两段距离大小之比是 A .1:3 B .1:8 C .1:9 D .3:32 3.有下列几种情形,正确的是( ) A .点火后即将升空的火箭,因为火箭还没运动,所以加速度一定为零 B .高速公路上沿直线高速行驶的轿车为避免事故紧急刹车,因紧急刹车,速度变化很快,所以加速度很大 C .高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因速度很大,所以加速度一定很大 D .100米比赛中,甲比乙跑的快,说明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 4.一石块从楼顶自由落下,不计空气阻力,取2 10m/s g .石块在下落过程中,第4s 末的速度大小为( ) A .10m/s B .20m/s C .30m/s D .40m/s 5.关于重力、重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风筝升空后,越升越高,说明风筝的重心相对风筝的位置也越来越高 B .质量分布均匀、形状规则的物体的重心一定在物体上 C .舞蹈演员在做各种优美动作的时候,其重心相对身体的位置不断变化 D .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地面 6.鱼在水中沿直线水平向左减速游动过程中,水对鱼的作用力方向合理的是( ) A . B . C . D . 7.拿一个长约1.5m 的玻璃筒,一端封闭,另一端有开关,把金属片和小羽毛放到玻璃筒里.把玻璃筒倒立过来,观察它们下落的情况,然后把玻璃筒里的空气抽出,再把玻璃筒

高一物理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高一物理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 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 填入答题卡中,全部选对得4分,漏选和少选得2分,错选或不选得 零分) 1、关于曲线运动,以下说法中准确的是( ) A.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 B.物体在变力作用下一定作曲线运动 C.在平衡力作用下物体能够做曲线运动 D.在恒力作用下物体能够 做曲线运动 2.对于做匀速圆周运动的物体,下列物理量中不变的是( ) A.线速度 B.合外力 C.动能 D.加速度 3.如图所示,小物体A与圆盘保持相对静止跟着圆盘一起做匀速 圆周运动,则A受力情况是( ) A.重力、支持力 B.重力、向心力 C.重力、支持力、指向圆心的摩擦力 D.重力、支持力、向心力、摩擦力 4.某同学用200 N的力将质量为0.44kg的足球踢出,足球以10 m/s的初速度沿水平草坪滚出60 m后静止,则足球在水平草坪上滚动 过程中克服阻力做的功是( ) A.4.4J B.22J C.132 J D.12000 J 6.A 和B是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卫星,已知 = ,轨道半径,则B与A的( )

A .加速度之比为4:1 B .周期之比为2 :1 C .线速度之比为:1 D .角速度之比为1: 7.同步卫星是指相对于地面不动的人造地球卫星。关于同步卫星,下列说法准确的是( ) A.它能够在地面上任一点的正上方,且离地心的距离可按需要选 择不同值 B.它能够在地面上任一点的正上方,但离地心的距离是一定的 C.它只能在赤道的正上方,但离地心的距离可按需要选择不同值 D.它只能在赤道的正上方,且离地心的距离是一定的 8. 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可视为质点),以某一初速度由A点冲上 倾角为300的固定斜面,其加速度大小为g,物体在斜面上运动的点为B,B点与A点的高度差为h,则从A点到B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准确 的是( ) A.物体动能损失了 B 物体重力势能增加了 C.物体机械能损失了 D 物体机械能损失了 9. 如图所示,站在汽车上的人用手推车,车对手的力为F,车对 脚的静摩擦力为,下列说法准确的是( ) A.当车匀速运动时,F和F′所做的总功为零 B.当车加速运动时,F和F′的总功为负功 C.当车加速运动时,F和F′的总功为正功 D.不管车做何种运动,F和F′的总功都为零

高一物理必修一期中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总共16分,每题2分) 1、关于曲线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曲线运动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时刻都在变化 B、变速运动一定是曲线运动 C、物体做曲线运动时,所受合外力一定是变力 D、物体做曲线运动时,所受外力的方向与速度方向不在一条直线上 3、关于平抛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平抛运动可分解为水平方向上的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上的自由落体运动 B、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 C、平抛运动是变加速曲线运动 D、平抛运动的物体在相同时间内其速度的变化量相同 4、一个物体在地球表面所受的重力为G,则在距地面高度为地球半径的2倍时, 所受引力为:() A、G/2 B、G/3 C、G/4 D、G/9 5、若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则离地面越近的卫星:() A、速度越大 B、角速度越大 C、向心加速度越大 D、周期越长 7、设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0,物体在距离地心4R(R是地球的半径)处, 由于地球的作用而产生的加速度为g,则g/g0:() A、1 B、1/9 C、1/4 D、1/16 B、小球受到的向心力等于重力mg C、小球的线速度大小等于√Rg D、小球的向心加速度大小等于g 二、填空题(总共12分,每题3分)

9、从20米高处,以20m/s的初速度水平抛出一个小球,小球从抛出到落地所用时间为 S,小球落地时的速度大小为m/s。从20米高处,以10m/s的水平初速度抛出一个小球,不计空气阻力,落地点到抛出点间的距离为m. 10、火星的半径是地球半径的1/2,火星的质量是地球质量的1/10,忽略火星的自传, 若地球上质量为60kg的人到火星上去,则此人在火星上的质量为kg,所受 重力是N。在地球上可举起60kg杠铃的人到火星上用同样的力可举起质量 是kg的物体。(地球表面g=10m/s2) 11、长度为L=0.5m的轻质细杆,一端有一质量为m=3kg的小球,小球以0点为圆心在竖直 平面内做圆周运动,当小球通过最高点时的速率为2m/s时,小球受到细杆的力(支持力或拉力),大小为N(g=10m/s2) 12、试根据平抛运动原理设计测量弹射器弹丸出射速度的实验方法,可用的器材有:弹射器 (含弹丸)、铁架台、米尺,需要测量的量有,初速度的计算公式为。 三、计算题(共22分) 13、质量为800kg的小汽车驶过一座半径为50m的圆形拱桥,到达桥顶时的速度为5m/s, 求此时汽车对桥的压力;若此小汽车驶过一座半径为10m的凹型桥时,到达最底部时速度为10m/s,求此时汽车对桥的压力? 14、质量m=3kg的物体,在水平力F=6N的作用下,在光滑水平面上从静止开始运动,运 动时间t=3s。求: a、力F在t=3s内对物体所做的功 b、力F在t=3s内对物体做功的平均功率 c、在3s末,力F对物体做功的瞬时功率 15、如图所示,位于竖直平面上半径为R的1/4圆弧轨道AB光滑无摩擦,

高一物理期中测试题

图1 高一物理期中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 1 ( ) A. B. C. 这压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 D. 2.关于静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静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B. 静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C. 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一定是静止的 D. 对一个条件确定的接触面而言,静摩擦力的大小是不能变化的 3保持静止,如图1所示。则下列说法不. 正确的是 ( ) A .物体所受的合力增大 B .物体受水平面的支持力增大 C .物体受静摩擦力增大 D .物体所受的合力不变 4.如图2所示,质量不计的定滑轮通过轻绳挂在B 点,另一轻绳一 端系一重物C ,绕过滑轮后另一端固定在墙上A 点.现将B 点或 左或右移动一下,若移动过程中AO 段绳子始终水平,且不计摩 擦,则悬点B 受绳拉力F 的情况是( ) A .B 左移, F B .B 右移,F 增大 C .无论B 左移右移,F 都保持不变 D .无论B 左移右移, F 5.两个人以相同的速率同时从圆形轨道的A 点出发,分别沿ABC 和 ADC 行走,如图3所示,当他们相遇时不相同的量是 ( ) A .速度 B .位移 C .路程 D .速率 图2

图5 6.如图4为两个物体A 和B 在同一直线上沿同一方向同时作匀加速运动的 v-t 图线。已知在第3s 末两个物体在途中相遇,则物体的出发点的关系 是 ( ) A .从同一地点出发 B .A 在B 前3m 处 C .B 在A 前3m 处 D .B 在A 前5m 处 7.甲、乙两物体均做直线运动,其速度图象如图5所示,则下列说 法中正确的是 ( ) A. 甲、乙两物体都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B. 甲、乙两物体做相向的匀速直线运动 C. t 1时刻甲、乙两物体相遇 D. t 2时刻甲、乙两物体速度相等 8.甲、乙两物体所受的重力之比为1 : 2,甲,乙两物体所在的位置高度之比为2 : l ,它们各 自做自由落体运动,则 ( ) A .落地时的速度之比是1:2 B .落地时的速度之比是1 : 1 C .下落过程中的加速度之比是1 : 2 D .下落过程中加速度之比是1 : 2 9.两个物体从同一地点先后自由下落,甲比乙先下落3s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 A .甲对乙的运动是一个加速度小于g 的加速运动 B .两物落地之前总保持45m 的距离 C .两物体的距离越来越小 D .两物体的距离越来越大 10.甲物体以速度v 0做匀速直线运动,当它运动到某一位置时,该处有另一物体乙开始做初 速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去追甲,由上述条件 ( ) A .可求乙追上甲时乙的速度 B .可求乙追上甲时乙走的路程 C .可求乙从开始起动到追上甲时所用的时间 D .可求乙的加速度 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5分) 11.如图6,重G =10N 的光滑球与劲度系数为k =1000N/m 的上、下两轻 弹簧相连,并与AC 、BC 两光滑平板相接触,若弹簧CD 被拉伸量、 EF 被压缩量均为x =0.5cm ,则小球受力的个数为 个。 图4 图6

上海市建平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数学试卷(简答)

建平中学高一期中数学试卷 2020.06 一. 填空题 1. 已知扇形的弧长是6,圆心角为2,则扇形的面积为 2. 数列{}n a 是等比数列,112a =,12 q =,132n a =,则n = 3. 已知tan 2θ=?,则cos sin sin cos θθθθ?=+ 4. 三角方程tan()36x π? =的解集为 5. 1sin 3x =,35[,]22 x ππ∈,则x 用反正弦可以表示为 6. 已知数列{}n a 满足10a = ,1n a +=*n ∈N ),则2020a = 7. 等差数列{}n a 的通项为21n a n =?,令21n n b a ?=,则数列{}n b 的前20项之和为 8. 函数22sin cos y x x ωω=?(0ω>)的最小正周期为4π,则ω= 9. 已知12sin 5cos αα+可表示为sin()A α?+(0A >,0?π≤<)的形式,则sin 2?= 10. 已知角,(0,)4παβ∈,3sin sin(2)βαβ=+,24tan 1tan 2 2α α=?,则αβ+= 11. 方程210sin 102x x x π?+=实数解的个数为 12. 设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为23n a n =?(*n ∈N ),数列{}n b 定义如下:对于正整数m ,m b 是使得不等式n a m ≥成立的所有n 中的最小值,则数列{}n b 的前2m 项和为 (结果用m 表示) 二. 选择题 13. 已知α是第二象限角,则2 α是( ) A. 锐角 B. 第一象限角 C. 第一、三象限角 D. 第二、四象限角 14. 在△ABC 中,tan tan 1A B >,则△ABC 形状是( ) A. 钝角三角形 B. 直角三角形 C. 锐角三角形 D. 不能确定 15. 函数()sin()f x A x ω?=+(其中0A >,||2π?< )的图像如图所示,则()f x 的解析 式是( )

高一物理必修1期中考试试题-

高一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姓名------------- 得分------------- 一、选择题:共40分,每题4分。 1.一辆汽车沿直线运动,先以15m/s的速度驶完全程的四分之三,剩下的路程以20m/s的速度行驶,则汽车从开始到驶完全程的平均速度大小为 A.16m/s B.16.3m/s??C.17.5m/s?D.18.8m/s 2.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加速度恒定,在第7s初的速度是2.6m/s,则物体的加速度是A.0.4m/s2 B.0.37m/s2?C.2.6m/s2?D.0.43m/s2 3.如图所示,物体的运动分三段,第1、2s为第I段,第3、4s为第II段,第5s为第III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1s内与第5s内的速度方向相反 B.第1s的加速度大于第5s的加速度 C.第I段与第III段的平均速度相等 D.第I段与第III段的加速度和速度的方向都相同 6.某物体的位移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运行的轨迹是抛物线 B.物体运行的时间为8s C.物体运动所能达到的最大位移为80m D.在t=4s时刻,物体的瞬时速度为零 8.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体积很小的物体都可看成质点 B.质量很小的物体都可看成质点 C.不论物体的质量多大,只要物体的尺寸跟物体间距相比甚小时,就可以看成质点 D.只有低速运动的物体才可看成质点,高速运动的物体不可看作质点 9.关于时间与时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作息时间表上标出上午8:00开始上课,这里的8:00指的是时间 B.上午第一节课从8:00到8:45,这里指的是时间 C.电台报时时说:“现在是北京时间8点整”,这里实际上指的是时刻 --

高一物理期中测试题

高一物理期中测试题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

F θ 图高一物理期中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 1.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对水平桌面的压力 ( ) A. 就是物体的重力 B. 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 C. 这压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 D. 这压力是由于桌面的形变而产生的 2.关于静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静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B. 静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C. 受静摩擦力作用的物体一定是静止的 D. 对一个条件确定的接触面而言,静摩擦力的大小是不能变化的 3.一物体放在粗糙水平面上保持静止,当加一个不大的且与水平方向成θ 角的推力F 后,仍保持静止,如图1所示。则下列说法不. 正确的是 ( ) A .物体所受的合力增大 B .物体受水平面的支持力增大 C .物体受静摩擦力增大 D .物体所受的合力不变 4.如图2所示,质量不计的定滑轮通过轻绳挂在B 点,另一轻绳一 端系一重物C ,绕过滑轮后另一端固定在墙上A 点.现将B 点或 左或右移动一下,若移动过程中AO 段绳子始终水平,且不计摩 擦,则悬点B 受绳拉力F 的情况是( ) A . B 左移,F 增大 B .B 右移,F 增大 C .无论B 左移右移,F 都保持不变 D .无论B 左移右移,F 都增大 A C B O 图2

5.两个人以相同的速率同时从圆形轨道的A点出发,分别 沿ABC和 ADC行走,如图3所示,当他们相遇时不相同的量是 () 图3 A.速度B.位移C.路程D.速 率

高一上册 物理期中考试总结整理

高一上册物理期中考试总结整理 一、选择题 1.2018年8月26日,在雅加达亚运会男子田径100米决赛中,我国运动员苏炳添以9秒92打破亚运会记录夺冠。这是由于他在这100米中 A.平均速度大 B.撞线时的瞬时速度大 C.某时刻的瞬时速度大 D.起跑时的加速度大 2.关于合力与其两个分力的关系,正确的是() A.合力的大小一定大于小的分力、小于大的分力 B.合力的大小一定随分力夹角的增大而增大 C.合力的大小一定大于任意一个分力 D.合力的大小可能大于大的分力,也可能小于小的分力 3.如图甲所示,小孩用80 N的水平力推木箱不动,木箱此时受到水平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F1;如图乙所示,小孩用100 N的水平力恰能推动木箱,此时木箱与水平地面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2;如图丙所示,小孩把木箱推动了,此时木箱与水平地面间摩擦力大小为F3,若木箱对水平地面的压力大小为200 N,木箱与水平地面间动摩擦因数为0.45,则F1、F2、F3的大小分别为() A.80 N、80 N、90 N B.80 N、80 N、45 N C.80 N、100 N、90 N D.80 N、100 N、45 N 4.物块静止在固定斜面上,下图所示的四幅示意图中,正确标明了斜面对物块的支持力的() A.B. C.D. 5.近几年,在国家宏观政策调控下,我国房价上涨出现减缓趋势。若将房价的“上涨”类比成“加速”,将房价的“下跌”类比成“减速”,据此,你认为“房价上涨出现减缓趋势”可类比成() A.速度增加,加速度减小 B.速度增加,加速度增大 C.速度减小,加速度增大 D.速度减小,加速度减小

6.质点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该质点 A.在第1秒末速度方向发生了改变 B.在第2秒末加速度方向发生了改变 C.在前2秒内发生的位移为零 D.第3秒和第5秒末的位置相同 7.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某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位移为零,该物体不一定是静止的 B.在某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路程为零,该物体不一定是静止的 C.某同学沿着400 m的环形操场跑了一圈,位移为400 m D.高速公路路牌标示“上海80 km”涉及的是位移 8.汽车A在红绿灯前停住,绿灯亮起时起动,以0.4 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经过30 s后以该时刻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设在绿灯亮的同时,汽车B以8 m/s的速度从A 车旁边驶过,且一直以相同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方向与A车相同,则从绿灯亮时开始( ) A.A车在加速过程中与B车相遇 B.A、B相遇时速度相同 C.相遇时A车做匀速运动 D.两车不可能再次相遇 9.如图所示,人站立在体重计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对体重计的压力和体重计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人对体重计的压力和体重计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C.人所受的重力和人对体重计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 D.人所受的重力和人对体重计的压力是一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10.一物体由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取物体开始运动的方向为正方向,则下列关于物体运动的v-t图象正确的是()

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蒙古族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 Word版含答案

前郭蒙中2020-2021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数学)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命题人:付明 审核人:付明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0分,共60分) 1.下列各组向量中,共线的是( ) A .a =(-2,3),b =(4,6) B .a =(2,3),b =(3,2) C .a =(1,-2),b =(7,14) D .a =(-3,2),b =(6,-4) 2.设向量a =(2,0),b =(1,1),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 A . |a |=|b | B .a·b =0 C .a ∥b D . (a -b )⊥b 3.已知△ABC 的外接圆的半径是3,a =3,则A 等于( ) A . 30°或150° B . 30°或60° C . 60°或120° D . 60°或150° 4.在△ABC 中,若c =2,b =2a ,且cos C = ,则a 等于( ) A . 2 B . C . 1 D . 5.已知等差数列{}中,a 7+a 9=16,a 4=1,则a 12的值是( ) A . 15 B . 30 C . 31 D . 64 6.等差数列{}中,已知a 3=10,a 8=-20,则公差d 等于( ) A . 3 B . -6 C . 4 D . -3 7.设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为,若S 3=9,S 6=36,则a 7+a 8+a 9等于( ) A . 63 B . 45 C . 36 D . 27 8.在等比数列{}中,a 4=4,则a 2·a 6等于( ) A . 4 B . 8 C . 16 D . 32 9.等比数列{}的各项都是正数,若a 1=81,a 5=16,则它的前5项和是( ) A . 179 B . 211 C . 248 D . 275 10.若在△ABC 中,AB =AC =1,|AB ????? +AC ????? |=√2,则△ABC 的形状是( ) A .正三角形 B .锐角三角形 C .斜三角形 D .等腰直角三角形 11.在△ABC 中,一定成立的等式是( ) A .a sin A =b sin B B .a cos A =b cos B C .a sin B =b sin A D .a cos B =b cos A 12.在△ABC 中,已知a =2,则b cos C +c cos B 等于( ) A .1 B . C .2 D .4 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5.0分,共20分) 13. 在△ABC 中,内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若a 2+b 20,S 13<0. (1)求公差d 的范围; (2)问前几项的和最大,并说明理由. 20(12分).互不相等的三个数之积为-8,这三个数适当排列后可成为等比数列,也可排成等差数列,求这三个数. 21(12分).如图,在△ABC 中,点D 和点E 分别在边BC 与AC 上,且BD =BC ,CE =CA ,AD 与BE 交于点R ,用向量法证明:RD = AD ,RE =BE . 22(12分).已知数列{}的前n 项和=3+2n ,求. 4 1 213 1 n a n a n a n S n a n a 22 3 2155241035174826 63 3211+3211++n ++++ (3211) n a n S 31 3 1717 4n a n S n a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