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集合
- 格式:doc
- 大小:408.56 KB
- 文档页数:4
集合子集个数求法推导1. 引言在数学中,集合是由一组元素组成的对象。
集合的子集是指一个集合中的部分元素所构成的集合。
求解一个集合的所有子集个数是一个常见且重要的问题,它在组合数学、离散数学、算法设计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从基础概念开始,逐步推导出求解一个集合的所有子集个数的方法,并给出具体的实现代码。
2. 基础概念在开始推导之前,我们先来回顾一下与本文相关的一些基础概念。
2.1 集合集合是由一组确定元素所构成的整体。
通常用大写字母表示,如A、B等。
元素可以是任意类型,但同一个集合中不能有重复元素。
2.2 子集设A和B为两个集合,如果A中的所有元素都同时也是B中的元素,则称A为B的子集。
用符号表示为A⊆B。
2.3 空集不包含任何元素的集合称为空集,用符号{}表示。
2.4 幂集对于一个给定的集合A,它包含了A所有可能子集构成的全体集合称为A的幂集。
幂集中包含了空集和A本身,因此幂集的元素个数为2^n,其中n为A中元素的个数。
3. 求解子集个数的方法3.1 枚举法最直观的方法是使用枚举法来求解子集个数。
对于一个给定的集合A,我们可以枚举所有可能的子集,然后计算其个数。
假设A中有n个元素,则对于每一个元素,它可以选择出现或者不出现在子集中。
因此,对于每一个元素来说,有两种选择:出现或者不出现。
由于每个元素都有这两种选择,所以总共的子集个数为2^n。
使用递归算法可以方便地实现上述思想:def subsets(nums):res = []dfs(sorted(nums), [], res)return resdef dfs(nums, path, res):res.append(path)for i in range(len(nums)):dfs(nums[i+1:], path+[nums[i]], res)上述代码中,nums表示输入的原始集合,path表示当前正在构建的子集,res用于存储所有生成的子集。
一集合A的子集个数1 n个元素每个都有两种选择,即有或没有,那么n个元素就有2^n种2 有n个元素,每个元素进行一次判断要不要把它选出来放进子集里,。
这样子判断n 次,产生了2^n种不同子集二若集合A有n个元素,则集合A的子集个数为2^n(即2的n次方)真子集个数是什么非空真子集个数是什么并证明最佳答案2^n - 1, 2^n - 2证:设元素编号为1, 2, ... n。
每个子集对应一个长度为n的二进制数, 数的第i位为1表示元素i在集合中,0表示元素i不在集合中。
00...0(n个0) ~ 11...1(n个1) [二进制]一共有2^n个数,因此对应2^n个子集,去掉11...1(即全1,表示原来的集合A)则有2^n-1个真子集,再去掉00...0(即全0,表示空集)则有2^n-2个非空真子集比如说集合{a, b, c}元素编号为a--1, b--2, c--3111 <--> {a, b, c} --> 即集合A110 <--> {a, b, } --> 元素1(a), 元素2(b)在子集中101 <--> {a, , c} --> 元素1(a), 元素3(c)在子集中... ...001 <--> { , , c}000 <--> { , , } --> 即空集如果你学过排列组合,可以有更简单的证明。
三关于含有n个元素的集合的真子集个数问题最近发现这么一类问题,让你求对于含有n个元素的集合,其含有m个元素真子集的个数是多少?(n>m)这里有一道例题:1个集合里有10个元素,那么他有3个元素的子集是多少个?首先,我们来逐步解决这个问题。
引入一:1个集合里有10个元素,那么他有1个元素的子集是多少个?答:这个貌似不用说都知道吧。
10个。
这个小学生都会做。
即有n个引入二:1个集合里有10个元素,那么他有2个元素的子集是多少个?答:这个就有一些难度了,但并不很难,这里有一个思路:先定住一个元素,然后另一个元素逐渐往后移动,可能我说不清楚,请看图解:(◎定住元素★移动元素☆其他元素,下同)◎★☆☆☆☆☆☆☆☆下一步是:◎☆★☆☆☆☆☆☆☆就像这样,发现什么了么?对,定住一个之后,问题就化简了,变成了:1个集合里有9个元素,那么他有1个元素的子集是多少个?之后向后移动定住元素,像那样再次化简问题,如图所示:◎☆☆☆☆☆☆☆☆★下一步是:☆◎★☆☆☆☆☆☆☆结果就出来了:9+8+7+6+5+4+3+2+1=45个发现什么了么?这好像高斯定理啊,那么这个公式就是n(n-1)/2其实,这个小问题是著名的握手问题,即10人相互握手,既不重复,又不落空,总共要握多少次?答案依然为45个。
中职数学集合教学大纲(完整版)中职数学集合教学大纲中职数学课程主要内容包括:集合与集合运算、简易逻辑、函数、数列、不等式、指数与指数幂、对数、三角函数、向量、复数、排列组合、概率与统计初步、极限、导数和积分等。
在能力要求方面,认知性、理解性和应用性水平的要求依次递增,但无论是哪种要求,都需要一定的计算和推理能力。
此外,对实际问题的处理能力也被列为重要的要求之一,要求学生能够分析实际问题中蕴含的数学关系,选择适当的数学方法加以处理。
在知识点要求方面,中职数学大纲涵盖了集合运算、逻辑推理、函数解析式、数列极限、指数和对数、三角函数、向量坐标等方方面面的内容,大纲内容突出体现了中职数学的基础性和应用性,旨在为学生后续学习和步入社会打好基础。
总体来说,中职数学集合教学大纲注重学生的基础数学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强调实际问题的处理能力,大纲内容突出体现了中职数学的基础性和应用性。
中职学校数学教学大纲中职数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分为基础模块、职业模块和拓展模块三个部分。
基础模块是必修内容,包括整数运算、代数式及其运算、方程及其解法、不等式及其解法、数列、排列组合、概率与统计等。
职业模块是为相关专业设置的与专业相关的数学课程,包括电工数学、机械基础、财经数学、电子数学等。
拓展模块是为有兴趣学习的学生设置的,包括趣味数学、数学建模、奥林匹克数学等。
每个部分都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要求,同时也规定了所用教材的编写要求。
总之,中职数学大纲力求体现数学是基础文化课程,它在日常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和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有重要作用。
中职数学历年教学大纲以下是部分中职数学历年教学大纲:__2018年教育部重新制定了教学大纲,分为基础模块和职业模块两个部分。
基础模块适用于各类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包括初中毕业生、未升学的高中毕业生以及职业高中、成人中专、技工学校等。
职业模块则适用于对口高职的学生。
__2019年的教学大纲包括基础模块、职业模块和数学拓展模块。
集合的概念及运算编号:001 一、考纲要求(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①了解集合的含义、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②能用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①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②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全集与空集的含义.(3)集合的基本运算①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与交集.②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③能使用韦恩(V enn)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二、复习目标了解集合的含义;集合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不要求证明集合的相等关系、包含关系);全集与空集的含义。
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与交集。
理解给定集合的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
会用Venn图表示集合的关系及运算。
三、重点难点1、集合的子、交、并、补运算2、V enn图和数轴在解决集合问题时的应用四、要点梳理1.集合:某些指定的对象集在一起成为集合。
(1)集合中的对象称元素,若a是集合A的元素,记作Aa∈;若b不是集合A的元素,记作Ab∉;(2)集合中的元素必须满足、、。
确定性:设A是一个给定的集合,x是某一个具体对象,则或者是A的元素,或者不是A的元素,两种情况必有一种且只有一种成立;互异性:一个给定集合中的元素,指属于这个集合的互不相同的个体(对象),因此,同一集合中不应重复出现同一元素;无序性:集合中不同的元素之间没有地位差异,与顺序无关;(3)表示一个集合可用列举法、描述法或韦恩图法;列举法:把集合中的元素出来,写在大括号内;描述法:把集合中的元素的描述出来,写在大括号{}内。
具体方法:在大括号内先写上表示这个集合元素的一般符号及取值(或变化)范围,再画一条竖线,在竖线后写出这个集合中元素所具有的共同特征。
注意:列举法与描述法各有优点,应该根据具体问题确定采用哪种表示法,要注意,一般集合中元素较多或有无限个元素时,不宜采用列举法。
第一章集合1.1集合与集合的表示方法1.1.1:集合的概念一、【新情境·激趣入题】军训期间,我们经常会听到教官在高喊:(*)连的全体同学集合!听到口令,咱们班的全体同学会从四面八方聚集到教官的身边,而那些不是咱们班的同学就会自动走开。
这样一来,教官的一声“集合”(动词)就“把一些能够确定的不同的对象构成一个整体了”。
数学中“集合”这一概念并不是教官所用的动词意义下的概念,而是一个名词性质的概念,同学们在教官的集合口令下形成的整体即是数学中集合的涵义。
集合是高中数学中最原始的不定义的概念,只是描述性的说明。
某些确定的不同的对象对象看成一个整体,就说这个整体是由这些对象的全体构成的集合。
二、【新知识·导学探究】【新知导学】1.集合:一般地,把一些能够⑴对象看成一个整体,就说这个整体是由这些对象的全体构成的集合(或集),通常用⑵来表示。
2.元素:构成集合的每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⑶(或⑷),通常用⑸来表示。
3.元素与集合的关系:如果⑹的元素,就说a属于A。
记作⑺。
如果⑻的元素,就说a不属于A,记作⑼。
4.空集:⑽,记作⑾。
5.集合的分类:含有有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⑿,含有无限个元素的集合叫做⒀。
答案:⑴确定的不同的⑵英语大写字母A,B,C…⑶元素⑷成员⑸英语小写字母a,b,c …⑹a是集合A ⑺a∈A ⑻a不是集合A ⑼ a ∉ A ⑽把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⑾Φ⑿有限集⒀无限集⒁ N ⒂N*或N+ ⒃ Z ⒄ Q ⒅R【问题探究】(1)本节有那些概念?是如何定义的?答案:集合,元素,空集。
集合:一般地,把一些能够确定的不同的对象看成一个整体,就说这个整体是由这些对象的全体构成的集合(或集);元素:构成集合的每个对象叫做这个集合的元素(或成员);空集:把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空集。
(2)思考与讨论:元素与集合之间用∈和∉来表示,∈和∉开口方向向着谁呢?答案:∈ 和∉ 开口方向向着集合。
1 / 6离散数学(1)复习题一、填空题1、集合S={n 100 | n ∈N}的基数为( 0ℵ )。
2、设R 是集合A 上的二元关系,则R 是对称的,当且仅当其关系矩阵( 为对称矩阵 )。
3、集合P={Ф,{a}}的幂集ρ(P)=( {Ф,{Ф},{a}, {Ф,{a}} } )。
4、设A={1,2,7,8},B={i │i ∈N 且i 2<50},则A —B=( {8} )。
5、设(A ,≤)是一个有界格,只要满足( 每个元素均有补元 ),它也是有补格。
6、设S 为非空有限集,代数系统(ρ(S),Y ,I )中,ρ(S)对Y 的零元为( S ),ρ(S)对I 的单位元为( Ф )。
7、重言式的否定式是( 矛盾 )。
8、设A=φ,B={φ,{φ}},则B -A=( {}{}φφ, )。
9、集合A={1,2,…,10}上的关系R={(x ,y )│x+y=10且x 、y ∈A},则R 的性质为( 对称的 )。
10、有界格(P ,∧,∨)对于“∧”运算的零元为( 0 )。
11、设P :张三可以做这件事,Q :李四可以做这件事。
则命题“张三或李四可以做这件事”符号化为( P Q ∨ )。
12、设M={x| f 1(x )=0},N={x| f 2(x )=0},则方程f 1(x )·f 2(x )=0的答案为( M N U )。
13、设 |A|=m ,|B|=n ,则 |ρ(A ×B) | 等于( 2m n ⨯ )。
二、计算与证明题1、设A={0,1},B={a ,b},求:(1)A ×B ;(2)B ×A答:(1)()()()(){}0,,0,,1,,1,A B a b a b ⨯=(2)()()()(){},0,,0,,1,,1B A a b a b ⨯=2、(1)叙述幂集的定义;(2)求集合P={Ф,{a}}的幂集ρ(P).。
集 合
一、知识梳理 1.集合的概念
(1)研究对象叫做__________,一些元素组成的总体叫做____________。
(2)集合中元素的特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元素与集合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符号分别为______、______ (4)常用数集
自然数:______;整数:______;正整数____________;有理数:______;实数______。
(5)不含任何元素的集合叫做___________,记为_________。
并规定:空集是任何集合的___________,任何非空集合的__________。
(6)若集合A 中的任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 中的元素,则称集合A 是集合B 的_________,记作_____________;若集合A 与集合B 中的元素是一样的,则称集合A 和集合B_________,记作_____________;若集合A 中的任意一个元素都是集合B 中的元素,但是集合B 中至少有一个元素不在集合A 中,则称集合A 是集合B 的_________,记作_____________。
(7)集合的基本运算
运算 自然语言
符号语言 图形语言
交集:A B
由属于集合A 同时属于集合B 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 A ∩B=﹛x |x ∈A 且x ∈B ﹜
并集:A B
由所有属于集合A 或属于集合B 的元素组成的集合
A ∪B=﹛x |x ∈A 或x ∈
B ﹜
补集:U C A
已知全集U ,集合A U ⊆,由全集U 中不属于集合A 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 相对于全集U 的补集
U C A =﹛x |x ∈U 且
x ∉A ﹜
2.易错知识点
(1)a 与{}a 的区别:a 表示__________________;{}a 表示__________________。
(2)与的区别:表示_______与______之间的关系;表示_______与_______之间的关系。
(3)列举法与描述法的区别
列举法格式:将元素一一列举出来,并用花括号“﹛﹜”括起来。
例如,集合“1到20以内的素数”用列举法表示为﹛2,3,5,7,11,13,17,19﹜
描述法格式:﹛元素的一般符号及取值范围 | 元素的共同特征﹜.例如,集合“大于10小于20的实数”用描述法表示为{}
1020x x <<。
(4)数集和点集描述法的区别
数集:元素的一般符号常用x ,y ,z 等单个字母表示。
例如,数集{
}
1x y x =-表
示函数1y x =
-的定义域;数集{}
1y y x =-表示函数1y x =-的值域
点集:元素的一般符号用坐标(),x y 表示。
例如,点集
(){}
,1x y y x =
-表示函数
1y x =-图象上所有点的坐标
二、典型例题分析
例题1 (1)设集合{}1,0,1A =-,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1A -∈ B.0A ⊆ C.1A ∈ D.1A ∉ (2)集合{}0与空集∅的关系是( )
A.{}0⊇∅
B.{}0∈∅
C.{}0=∅
D.{}0⊆∅ (3)下列命题正确的个数是( ) ①很小和实数可以构成集合; ②集合{
}
2
1y y x =-与集合(){}2
,1x y y x =-是同一个集合;
③361
1,,,,0.5242
-
,这些数组成的集合有5个元素; ④集合
(){},0,,x y xy x R y R ≤∈∈是指第二和第四象限内的点集。
A.0
B.1
C.2
D.3 例题2 写出集合{}2,3的子集,并指出哪些是真子集。
例题3 已知集合{}1,2,3,4,5,6U =,{}2,3,5A -,{}1,3B =,求A B ,A B ,U C B 。
例题4 已知集合{}
110A x x =<≤,{}
4B x x =<,求A B ,A B ,R C A ,R C B
三、达标练习
1.设集合{}1,2,3A =,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3A ∈
B.3A ⊆
C.3A ∈
D.3A ∉ 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002=∈x x B.{}{}
002=∈x x C.{}c b a a ,,∉ D.{}c b a a ,,⊆ 3.(2014年学考第2题)已知元素{}0,1,2,3a ∈,且{}0,1,2a ∉,则a 的值为( ) A.3 B.2 C.1 D.0
4.(2013年学考第1题)已知集合{}0,1,2M =,{}N x =,若{}0,1,2,3M N = ,则x
的值为( )
A.3
B.2
C.1
D.0
5.(2012年学考第1题)已知集合{}1,0,2A =-,{},3B x =,若{}2A B = ,则x 的值为( )
A.3
B.2
C.0
D.1-
6.已知集合{},M a b =,{},N b c =,则M N = ( ) A.{},a b B .{,}b c C .{,}a c D .{}b
7.已知集合{}1,2,3,4,5A =,{}2,5,7,9B =,则A B = ( )
A.{}1,2,3,4,5 B .{2,5,7,9} C .{2,5} D .{1,2,3,4,5,7,9} 8.已知集合{}1,2M =,{}1,2,3N =,则M N = ( ) A.{}1,2 B .{2,3} C .{1,3} D .{1,2,3}
9.若全集{},,,,U a b c d e =,{},,A a c d =,{},,B b d e =,则()()U U C A C B = ( ) A.∅ B .{}d C .{,}a c D .{,}b e
10.设集合{}
24A x x =≤≤,{}
3782B x x x =-≥-,则A B = ( ) A.{}
2x x ≤ B .{2}x x ≥ C .{34}x x ≤≤ D .{24}x x ≤≤ 11.若{}0,1,2A =,{}1,2,3B =,{}2,3,4C =,则()()A B B C = _____________
四、提高训练
12.已知全集U R =,集合{}
12A x x =-<<,{}
03B x x =<≤,求 (1)A B (2)()U C A B
13.若集合{}
10S =小于的正整数,A S ⊆,B S ⊆,且(){}1,9S CA B =
,{}2A B = ,
()(){}4,6,8S S C A C B = ,求A 和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