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成本计算分批法案例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551.00 KB
- 文档页数:15
《产品成本计算办法――分批法》教学案例评析一、教学案例设计1.背景介绍本节内容是高职三年级的一堂成本会计实训课,本节课的知识点与旧会计准则下的成本会计知识点是一致的。
选用这节课主要有两个方面的考虑:一是本课程的教学对象是高职三年级会计专业的学生,已经经过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的学习,初步掌握了会计业务的基本技能;二是分批法这一成本计算方法可以说是学生毕业后,从事会计工作时经常接触的类型,实用性较强。
本节课是本人的一节校常态化公开课,采用分组讨论、实务操作的教学方式。
由于,在前一节课中已经学习了分批法的基本理论知识,因此,未安排学生进行课前预习。
2.课前设计准备本人在课前进行了本节课的教学设计:首先,在上课前将班级学生分成8个小组,每组成员在学习能力与专业技能水平之间进行了互补配备;其次,给每位学生发放一份模拟企业业务的资料,以及所需的会计凭证;然后,每个小组进行讨论,完成业务操作,期间本人在小组间进行巡视、指导;最后,本人利用投影仪展示正确的业务操作结果,并进行最后的总结与作业布置。
二、课堂教学实录与平时一样,经过精心的准备,我走进了教室,说:”同学们,在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对分批法进行了学习,下面请大家回忆一下:分批法的适用范围是什么?这种方法在成本计算中的应用程序是怎样的?”“分批法的适用范围是小批生产,主要是规模较小、产品批次多的企业,或者是企业新产品的试制车间。
”“分批法在应用过程中主要的程序如下:先按产品批别开设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再进行各要素费用的归集、分配,最后计算出完工产品的生产成本。
”“很好,看来同学们对上节课所学的分批法的基本知识已经掌握了。
那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完整地了解分批法在企业实务中的具体应用过程。
”“通过这节课,希望同学们能够达成以下学习目标。
”放置投影胶片,展示本节课的学习、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分批法的计算程序;掌握分批法的成本计算方法。
能力目标:会进行各种费用要素的分配计算;会进行生产成本明细账的登记,并结算产品成本;提高会计核算的能力与速度。
00000000000000第八章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批法0000000000000【实训8—1】某企业第一生产车间生产401批次甲产品、501批次乙产品、402批次丙产品三批产品,10月份有关成本资料如下:0000000000000001.月初在产品成本:401甲产品为208 000元,其中直接材料168 000元,直接人工24 000元,制造费用16 000元;402丙产品248 000元,其中直接材料240 000元,直接人工4 000元,制造费用4 000元。
000000000000002.本月生产情况:401甲产品为9月2日投产40件,本月26日已全部完工验收入库,本月实际生产工时为16 000小时。
501乙产品为本月3日投产120件,本月已完工入库6件,本月实际生产工时为8 800小时。
402丙产品为9月6日投产60件,本月尚未完工,本月实际生产工时为80 000小时。
0000000000000003.本月发生生产费用:本月投入原材料792 000元,全部为501乙产品耗用。
本月产品生产工人工资为98 400元,提取应付福利费为13 776元,制造费用总额为88 560元。
00000000000004.单位产品定额成本:501乙产品单位产品定额成本为4 825元,其中直接材料3 300元,直接人工825元,制造费用700元。
00000000000000要求:1.按产品批别开设产品成本计算单并登记月初在产品成本。
0000000000000002.编制501批次产品耗用原材料的会计分录并计入产品成本计算单。
00000 00000000003.采用生产工时分配法在各批产品之间分配本月发生的直接人工费用,根据分配结果编制会计分录并计入有关产品成本计算单。
0000000000000004.采用生产工时分配法在各批产品之间分配本月发生的制造费用,根据分配结果编制会计分录并计入有关产品成本计算单。
0000000000000005.计算本月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成本,编制结转完工产品成本的会计分录。
分批法例题
【原创版】
目录
1.分批法的定义和作用
2.分批法的实施步骤
3.分批法的实际应用案例
4.分批法的优点和局限性
正文
一、分批法的定义和作用
分批法是一种在生产和经营过程中,按照产品或服务的批次进行成本计算和控制的方法。
其主要目的是确保企业在生产和销售过程中,能够精确地掌握各个批次的成本信息,以便进行成本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和优化产品结构。
二、分批法的实施步骤
1.确定批次:首先,企业需要根据生产和经营的特点,确定合适的批次划分方式。
一般来说,批次可以是按照生产时间、生产数量、订单等划分的。
2.收集成本数据:在确定了批次之后,企业需要收集各个批次的成本数据,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直接成本主要包括原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等,间接成本则包括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等。
3.计算成本:根据收集到的成本数据,企业可以采用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如直接成本法、吸收成本法等),计算出各个批次的成本。
4.成本控制:在计算出各个批次的成本后,企业可以采取相应的成本控制措施,如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等,以实现成本最优化。
三、分批法的实际应用案例
分批法在制造业、服务业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汽车制造业中,企业可以根据不同的生产批次,计算出各个批次的成本,以便进行成本控制和优化产品结构。
在餐饮业中,企业可以根据不同的菜品批次,计算出各个菜品的成本,以便进行菜品调整和优化。
四、分批法的优点和局限性
1.优点:分批法能够精确地掌握各个批次的成本信息,有利于企业进行成本控制和优化产品结构;同时,分批法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可以根据企业的生产和经营特点进行调整。
分批法案例和实训【案例分析】光华器材厂采用分批法计算产品成本,2013年8月份有关成本资料如下:1.月初在产品成本批号产品名称投产日期批量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制造费用5001 甲5月10号80 28500 4200 15000 6001 乙6月8号50 20600 2800 90007001 丙7月1号40 25400 7200 220002.本月发生的材料费用(1)原材料和人工费,制造费用批号产品名称直接材料工时工资及福利费5001 甲13000 8006001 乙9000 10007001 丙--- 9008001 丁15500 20008002 戊10400 700合计47900 5400 27000(2)批号8001数量60台,8002数量20台,均为本月投产(3)本月制造费用共计16200元(4)本月5001,,7001和8001批号产品全部完工入库,其余均未完工。
(5)生产工人工资及福利费,制造费用均按工时比例分配法分配。
请分析计算光华公司完工产品成本。
【实训题】1.[资料] 某工业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生产组织属于小批生产,采用分批法计算成本。
2013年4月份和5月份的生产情况和生产费用资料如下:(1)4月份生产的产品批号有:401批号甲产品14台,本月投产,完工9台,未完工5台。
402批号乙产品11台,本月投产,计划下月完工,月末提前完工3台。
(2)4月份的成本资料见表1:表1批号直接材料直接动力直接人工制造费用 401 8 680 1 860 5 160 3 384402 7 780 1 650 5 405 3 588 401批号甲产品完工数量较多,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
在产品的完工程度为60%。
原材料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
402批号乙产品完工数量少,按计划成本结转,每台计划成本为:直接材料700元,直接动力150元,直接人工510元,制造费用350元,合计1 710元。
《成本会计实务》项目实训四项目4:计算产品成本班级:姓名:学号:成绩:【实训目的】:通过实训,使学生懂得运用分批法计算产品成本。
1.某企业生产甲、乙、丙3种产品,生产组织属于小皮生产,采用分批法计算成本。
(1)9月份生产的产品批号如下。
1001批号:甲产品10台,本月投产,本月完工6台。
1002批号:乙产品10台,本月投产,本月全部未完工。
1003批号:丙产品20台,上月投产,本月完工5台。
(2)1003号月初在产品成本:直接材料1200元,直接人工1060元,制造费用2040元(3)本月份各批号生产费用如下。
1001批号:直接材料3360元,直接人工2350元,制造费用2800元。
1002批号:直接材料4600元,直接人工3050元,制造费用1980元。
1003批号:直接材料2680元,直接人工2450元,制造费用3020元。
1001批号甲产品完工数量较大,原材料开始时一次投入。
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费用分配采用约当产量法,在产品完工程度为50%。
1002批号由于全部未完工,本月生产费用全部是在产品成本。
1003批号丙产品完工数量少,完工产品按计划成本结转。
每台产品计划单位成本:直接材料190元,直接人工180元,制造费用250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采用分批法登记产品成本明细账,计算各批产品的完工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
如表1、表2所示。
表1 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批号:1001 投产日期:9月表2 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批号:1002 投产日期:9月表3 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批号:1003 投产日期:8月产品名称:丙产品批量:20台完工日期:9月完工5台2.由于某企业的生产组织属于小批生产,产品批数多,每月末都有很多批号没有完工,因而采用简化的分批法计算产品成本。
(1)8月份的产品批号及产品完工情况如下。
801批号:甲产品10件,8月1日投产,8月25日完工。
802批号:乙产品10件,8月5日投产,月末完工5件。
分批法例题摘要:一、分批法的概念和特点二、分批法的计算方法三、分批法的例题解析四、分批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五、分批法的优缺点分析正文:分批法是一种计算生产成本的方法,主要特点是按照生产批次来归集生产成本,便于反映产品成本的构成。
这种方法适用于单件、小批量生产的企业,如造船、重型机械制造等。
接下来,我们将通过例题来解析分批法的计算过程。
假设某企业生产一种产品,共生产了50 件,生产周期为两个月。
第一个月的生产量为25 件,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分别为50 万元、30 万元和20 万元;第二个月完成剩余的25 件产品,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分别为30 万元、20 万元和10 万元。
按照分批法,我们需要分别计算两个生产批次的成本。
首先,第一个月的成本计算如下:直接材料成本:50 万元直接人工成本:30 万元制造费用:20 万元合计:100 万元第二个月的成本计算如下:直接材料成本:30 万元直接人工成本:20 万元制造费用:10 万元合计:60 万元然后,我们将两个批次的成本相加,得到总成本:总成本= 第一个月成本+ 第二个月成本= 100 万元+ 60 万元= 160 万元接下来,我们计算单位成本:单位成本= 总成本/ 生产数量= 160 万元/ 50 件= 3.2 万元/件通过以上计算,我们得出该企业生产一件产品的成本为3.2 万元。
分批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尤其是在单件、小批量生产的企业。
它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掌握产品成本的构成,从而提高成本控制和产品竞争力的水平。
然而,分批法的缺点是计算过程较为繁琐,对企业的成本管理要求较高。
总之,分批法作为一种计算生产成本的方法,在单件、小批量生产企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简化分批法计算产品成本例题一、简化分批法计算产品成本例题嘿,宝子们!今天咱们来看看简化分批法计算产品成本的例题呀。
假设呀,有这么一个工厂,它同时生产好几种产品呢。
比如说,产品A、产品B和产品C。
这个厂呢,采用简化分批法来计算产品成本哦。
我们先来看一些基本的数据哈。
这个厂在这个期间呢,有三批产品在生产。
第一批是生产产品A,它的批量是100件;第二批是产品B,批量80件;第三批是产品C,批量120件。
这个厂发生的各项费用呢,有直接材料费用、直接人工费用和制造费用。
直接材料费用在生产开始的时候就一次性投入啦。
比如说,第一批产品A投入的直接材料费用是5000元,第二批产品B是4000元,第三批产品C是6000元。
直接人工费用呢,这个月总共发生了10000元,制造费用总共是8000元。
那我们怎么用简化分批法来计算成本呢?对于直接材料成本,因为它是一次性投入的,所以每批产品的直接材料成本就很好算啦。
产品A的直接材料单位成本就是5000÷100 = 50元/件;产品B就是4000÷80 = 50元/件;产品C 就是6000÷120 = 50元/件。
直接人工费用和制造费用的分配呢,我们要先计算一个分配率。
这个分配率就是总的直接人工费用和制造费用之和除以这个期间总的生产工时。
假设这个期间总的生产工时是2000小时。
那分配率就是(10000 + 8000)÷2000 = 9元/小时。
然后我们再看每批产品用了多少工时。
假设产品A用了500小时,产品B用了800小时,产品C用了700小时。
那产品A分配到的直接人工费用就是500×9 = 4500元,产品B就是800×9 = 7200元,产品C就是700×9 = 6300元。
制造费用的分配也是一样的道理哦。
产品A分配到的制造费用就是500×9 = 4500元,产品B就是800×9 = 7200元,产品C就是700×9 = 6300元。
做账实操-分批法计算完工产品成本的实例一、案例背景某机械制造企业接受客户订单生产两种不同规格的机械零件,分别为A 零件和B 零件。
采用分批法计算产品成本。
二、A 零件生产情况及成本计算1. 订单信息及生产投入:A 零件订单数量为100 件。
本月为该订单投入原材料费用50,000 元,生产工人工资20,000 元,制造费用10,000 元。
2. 完工情况:本月A 零件全部完工。
3. 成本计算过程:总成本= 原材料费用+ 人工费用+ 制造费用= 50000 + 20000 + 10000 = 80000(元)。
单位成本= 总成本÷订单数量= 80000÷100 = 800(元/件)。
三、B 零件生产情况及成本计算1. 订单信息及生产投入:B 零件订单数量为150 件。
本月为该订单投入原材料费用75,000 元,生产工人工资30,000 元,制造费用15,000 元。
2. 完工情况:本月B 零件完工120 件,月末在产品30 件,在产品完工程度为40%。
3. 成本计算过程:(1)计算约当产量:在产品约当产量= 在产品数量×完工程度= 30×40% = 12(件)。
(2)计算总成本:总成本= 原材料费用+ 人工费用+ 制造费用= 75000 + 30000 + 15000 = 120000(元)。
(3)计算单位成本:单位成本= 总成本÷(完工产品数量+ 在产品约当产量)= 120000÷(120 + 12) = 923.08(元/件)。
(4)计算完工产品成本:完工产品成本= 完工产品数量×单位成本= 120×923.08 = 110769.6(元)。
四、总结通过分批法,该机械制造企业能够准确计算出不同订单产品的成本。
对于A 零件,由于全部完工,直接将投入的成本平均分配到每件产品上得出单位成本和总成本。
对于B 零件,由于存在未完工产品,需要通过计算约当产量来合理分配成本,从而确定完工产品的成本。
产品成本核算案例分析【课堂讲解1】某企业生产的甲种产品的原材料在生产开始一次投入,产品成本中的原材料费用所占比重很大。
该种产品本月原材料费用15000元,人工费用3500元,制造费用1000元,本月完工产品150件,月末无在产品。
要求:计算甲产品完工产品成本和单位产品成本。
解答:(1) 完工产品成本=料+工+费=15000+3500+1000=19500(元) (2) 完工产品单位成本=19500/150=130(元)【课堂讲解2】某企业生产的甲种产品的原材料在生产开始一次投入,产品成本中的原材料费用所占比重很大,月末在产品按其所耗原材料费用计价。
该种产品月初原材料费用2000元,本月原材料费用15000元,人工费用1500元,制造费用1000元,本月完工产品150件,月末在产品50件.要求:按在产品所耗原材料费用计价法分配计算甲产品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
解答:(1)原材料费用分配率=(2000+15000)/(150+50)=85 (2)分配原材料费用:完工产品原材料费用=150X85=12750(元) 月末在产品原材料费用=50X85=4250(元)(3)完工产品成本=12750+1500+1000=15250(元)【课堂讲解3】某企业本月甲产品完工60件,月末在产品40件。
原材料开工时一次投入,月初在产品成本50 000元,其中原材料30 000元,工资有福利费10 000元,制造费用10 000元。
本月投入生产费用200 000元,其中原材料130 000元,工资及福利费40 000元,制造费用30 000元。
平均完工程度为50%.要求:采用约当产量法,分别计算在产品和完工产品的原材料费用、工资及福利费和制造费用及其成本。
1、原材料费用分配率=1600406013000030000=++完工产品原材料费用=1600*60=96 000元 在产品原材料费用=1600*40=64 000元2、工资及福利费分配率=%50*40604000010000++=625完工产品工资及福利费=625*60=37500元 在产品工资及福利费=625*40*50%=12500元3、制造费用分配率=%50*40603000010000++=500完工产品的制造费用=60*500=30000元 在产品的制造费用=20*500=10000元完工产品成本=96000+37500+30000=163500元 在产品成本=64000+12500+10000=86500元【课堂讲解4】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生产组织属于小批生产,采用分批法计算成本.(1)5月份的产品批号有:9414批号:甲产品10台,本月投产,本月完工6台。
分批法核算案例范文分批法是一种用于核算成本和收益的方法,特点是将成本和收益分批次分摊到不同的期间。
这种方法常常应用于一些需要长时间投资或用于生产的项目,因为它能够更准确地反映项目的成本和收益。
以下是一个关于分批法核算的案例:公司计划在三年内开发一款新产品。
为了评估这个项目的可行性和效益,他们使用了分批法核算的方法。
该项目计划投资1000万人民币,并且预计每年能够产生500万的收益。
在考虑到现金流入和流出的情况下,公司采取了以下的分批法投资核算:首先,公司将项目的投资成本分为三个批次。
在第一年,他们投资600万人民币,而在第二年和第三年分别投资200万人民币。
这样做的原因是为了更好地分摊和评估项目的风险。
其次,公司将预计的收入也分为三个批次。
在第一年,预计收入为200万人民币,而在第二年和第三年分别预计收入300万人民币。
这样做是为了更好地反映产品销售的增长趋势。
接下来,公司根据每个批次的投资成本和预计收入,计算出每个批次的成本和收益以及投资回报率。
在第一年,投资成本为600万人民币,预计收益为200万人民币,投资回报率为33.3%。
而在第二年,投资成本为200万人民币,预计收益为300万人民币,投资回报率为150%。
在第三年,投资成本仍为200万人民币,预计收益为300万人民币,投资回报率仍为150%。
最后,公司根据每个批次的投资回报率,评估整个项目的可行性。
通过计算每个批次的投资回报率,公司可以确定项目的风险和收益情况。
如果每个批次的投资回报率高于公司的预期水平,那么该项目就被认为是可行的。
以上案例展示了分批法核算的一个例子。
借助分批法核算的方法,公司可以更好地评估长期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并且能够更准确地反映项目的成本和收益。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公司做出明智的决策,使其能够更好地利用资源并获得更高的投资回报率。
案例九:简化分批法下的成本计算案例1.企业基本情况海西集团下属的东南公司第二分厂属于小批生产,该分厂的产品批别多,生产周期较长,每月末经常有大量未完工的产品批数。
为了简化核算工作,采用简化的分批法计算成本。
2.成本计算的有关资料海西集团下属的东南公司第二分厂20×7年8月各批产品生产成本的有关资料如下:(1)8月份生产批号有:①7720批号:甲产品8件,7月投产,8月全部完工;②7721批号:乙产品l0件,7月投产,8月完工4件;③7822批号:丙产品5件,8月投产,尚未完工;④7823批号:丁产品15件,8月投产,尚未完工;⑤7824批号:戊产品12件,8月投产,尚未完工。
(2)各批号在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的原材料费用和生产工时为:①7720批号:7月份消耗原材料8 000元,生产工时4 000小时;8月份消耗原材料10 000元,生产工时5 020小时;②7721批号:7月份消耗原材料4 000元,生产工时1 500小时;8月份原材料消耗20 000元,生产工时20 000小时;③7822批号:原材料消耗5 600元,生产工时3 200小时;④7823批号:原材料消耗5 200元,生产工时3 000小时;⑤7824批号:原材料消耗5 000元,生产工时2 100小时。
(3)8月末,该厂全部产品累计原材料费用57 800元,工时38 820小时,直接人工15 528元,制造费用23 292元。
(4)此外,期末完工产品工时总额为23 O2O小时,其中:6720批号的甲产品全部完工,采用实际工时确定,该批产品全部实际生产工时为9 020小时;6721批号的乙产品部分完工,采用工时定额计算确定已完工产品的生产工时为14 000小时。
3.成本计算的程序根据上列资料,登记基本生产成本二级帐和各批产品成本明细账;计算和登记累计间接计入费用分配率;并计算各批完工产品成本。
见表10-8、表10-9、表10-10和表10-11。
成本计算的分批法核算实例及流程一、分批法的特点1、含义:分批法是指以产品的批别作为产品成本核算对象,归集生产成本,计算产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2、特点:(1)成本核算对象是产品的批别(2)成本计算期与产品生产周期基本一致,但与财务报告期不一致。
(3)在计算月末在产品成本时,一般不存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成本的问题二、分批法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1、按产品批别设立产品成本明细账2、分批法条件下,月末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费用分配有以下几种情况(1)如果是单件生产,产品完工以前,产品成本明细账所记的生产费用都是在产品成本;产品完工时,产品成本明细账所记的生产费用,就是完工产品成本,因而在月末计算成本时,不存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问题。
(2)如果是小批生产,一般也不存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问题。
(3)如果是批内产品跨月陆续完工,这时就要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
三、分批法的应用【例题4:教材例9-2】甲工厂按照购货单位的要求,小批生产C产品,采用分批法计算产品成本。
该厂7月份投产C产品50件,批号为701,8月份全部完工;8月份投产D 产品40件,批号为801,当月完工30件,已交货,还有10件尚未完工。
材料在生产时一要求:将701批和801批产品成本计算单填写完整表1产品成本计算单批号:701产品名称:C产品开工日期:7月15日【解析】:结转产成品成本=7月末成本余额+8分月发生生产成本;单位成本=产成品成本/50件表2:产品成本计算单批号:801产品名称:D产品开工日期:8月1日【解析】:材料成本按完工产品产量和在产品实际数量进行分配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按完工产品产量和在产品约当产量进行分配四、简化分批法---不分批计算在产品成本的分批法1、每月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不是按月在各批产品之间进行分配,而是将其分别累计后,在产品完工时,按照完工产品累计生产工时的比例,在各批完工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因此,这种方法也叫“累计间接费用分配法”,有的还称为“不分批计算在产品成本分批法”。
分批法是按照产品批别归集生产费用、计算产品成本的方法。
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小批生产和单件生产。
以下是分批法的例题:某企业采用分批法计算产品成本,本月份生产批次如下:
1. 批次A001,该批次产品生产订单编号为101,数量为50件,直接材料成本为5000元,直接人工成本为4000元,制造费用为3000元,完工日期为3月15日。
2. 批次A002,该批次产品生产订单编号为102,数量为100件,直接材料成本为8000元,直接人工成本为6000元,制造费用为5000元,完工日期为3月25日。
根据上述资料,计算各批次产品成本如下:
1. 批次A001产品成本:
直接材料成本:5000元
直接人工成本:4000元
制造费用:3000元
批次A001产品成本合计:5000 + 4000 + 3000 = 12000元
单位成本:12000 / 50 = 240元/件
2. 批次A002产品成本:
直接材料成本:8000元
直接人工成本:6000元
制造费用:5000元
批次A002产品成本合计:8000 + 6000 + 5000 = 19000元
单位成本:19000 / 100 = 190元/件
根据分批法,批次A001和批次A002的产品成本分别为12,000元和19, 直接材料成本分别为5, 直接人工成本分别为4, 制造费用分别为3, 单位成本分别为24和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