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七贤 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7.47 MB
- 文档页数:37
魏晋风流之竹林七贤何谓竹林七贤?竹林会集,主要活动时间在嘉平年间。
此时司马懿发动了“高平陵之变”,魏国朝野重新洗牌,时局异常混乱。
曹操封魏王后,以司马懿为太子中庶子以佐助曹丕。
曹丕临终时,令司马懿与曹真等为辅政大臣,辅佐魏明帝曹叡。
明帝时,司马懿屡迁抚军大将军、大将军、太尉等重职。
明帝崩,托孤幼帝曹芳以司马懿和曹爽。
曹芳继位后,司马懿先是遭到曹爽排挤,迁官为无实权的太傅。
正始十年(公元249年),司马懿趁曹爽陪曹芳离洛阳至高平陵扫坟,起兵政变并控制京都。
自此曹魏军权政权落入司马氏手中,史称高平陵事件。
阮籍、嵇康、山涛、刘伶、阮咸、向秀、王戎,却在机缘巧合之下,碰到了一起,他们啸聚竹林(今河南焦作云台山地区),索琴饮酒,纵情不羁,口言老庄,心怀玄远,以老庄之道慰藉当世情怀。
相视一“啸”啸,一种歌吟方式,不承担切实的内容,不遵守既定的格式,只随心所欲地吐露出一派风致,一腔心曲,魏晋时期多有名士之啸。
史上记载,阮籍善啸,百步之外,都能清楚地听到。
相传,阮籍曾在苏门山遇到隐士孙登,和他谈论上古玄远之道、修身养性之术,孙登寂然无语,只是呆呆地看着阮籍。
后来,阮籍不再说话,也与那人对视。
良久,阮籍忽有所悟,长啸了一声,兴尽而返。
行至半山腰,忽闻山上传来一声长啸,如鸾凤之音,响彻山林,回头望去,那啸者正是孙登。
后,阮籍写下《大人先生传》。
阮籍还有一个故事流传很广泛阮籍遭母丧,在晋文王坐进酒肉。
司隶何曾(司隶:即司隶校尉。
何曾:三国魏人,字颖考,曾任司隶校尉、尚书、镇北将军,入晋后官至太宰。
)亦在坐,曰:“明公方以孝治天下,而阮籍以重丧显于公坐饮酒食肉,宜流之海外,以正风教。
”文王曰:“嗣宗毁顿(【毁顿】指居丧过哀而导致极度疲惫。
)如此,君不能共忧之,何谓?且有疾而饮酒食肉,固丧礼也(据《礼记·曲礼》中说,居丧时如身体疲乏不舒适可以饮酒食肉,这也合于丧礼;)如居丧不能坚持到底才是最大的不孝……”籍饮啖不辍,神色自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