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胶件电镀工艺方案对比
- 格式:pdf
- 大小:1.20 MB
- 文档页数:10
版权所有版权所有,,盗用必究 ABS/PC
ABS
2012-11-20版权所有版权所有,,盗用必究37
电镀挂具
•电镀挂具的功能是悬挂各种镀件电镀挂具的功能是悬挂各种镀件,,并使镀件获得符合工艺要求的质量镀件获得符合工艺要求的质量,,由于各
种零件的形状不同种零件的形状不同,,电镀作业的变化电镀作业的变化,,镀层厚度的均匀性悬殊较大镀层厚度的均匀性悬殊较大,,因此因此,,设
计出理想的挂具是保证镀件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因素之一。
•电镀挂具设计应该考虑零件形状电镀挂具设计应该考虑零件形状、、镀液性质性质、、生产方式生产方式((流水线手动线
流水线手动线)、)、)、阴阴阳极之间的距离及位置阳极之间的距离及位置、、装挂数量等装挂数量等。
以保证零件在槽液内的电力线分布均匀,镀层厚度均匀一致镀层厚度均匀一致,,达到工艺要
求。
挂具设计
版权所有版权所有,,盗用必究42
2012-11-20版权所有
,盗用必究
版权所有,
2012-11-20版权所有
,盗用必究
版权所有,
2012-11-20版权所有
,盗用必究
版权所有,。
塑胶拉丝电镀工艺流程塑胶拉丝电镀是一种将塑胶制品表面进行电镀处理的工艺,通过在塑胶制品表面镀上一层金属薄膜,不仅可以增加塑胶制品的外观质感和耐磨性,还可以提升其导电性能。
本文将从工艺流程、设备和材料选择等方面介绍塑胶拉丝电镀的具体内容。
一、工艺流程1. 塑胶制品表面处理:首先需要对塑胶制品表面进行预处理,以保证电镀层的附着力和质量。
通常的预处理方式包括去油、除尘和表面活化等步骤,可以使用溶剂清洗、火烧或化学处理等方法。
2. 底镀层:在塑胶制品表面进行底镀层处理,目的是增加金属薄膜与塑胶的结合力。
常用的底镀层材料有铜、镍等,可以采用电镀或化学镀等方法进行处理。
3. 拉丝处理:在底镀层处理完成后,需要进行拉丝处理,即使用拉丝机将塑胶制品表面形成一定的纹理,以增加其外观质感。
拉丝处理可以使用机械拉丝或化学拉丝等方法。
4. 电镀处理:在拉丝处理完成后,将塑胶制品放入电镀槽中进行电镀处理。
常用的电镀材料有镍、铬、铜等,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电镀材料。
电镀工艺通常包括预镀、主镀和后处理等步骤,以确保电镀层的平整度、附着力和外观质量。
5. 表面处理:电镀处理完成后,还需要进行表面处理,如抛光、除锈和清洗等工序,以进一步提升电镀层的质量。
表面处理可以采用机械抛光、化学处理或喷涂等方法。
6. 质检和包装:最后,对电镀制品进行质检,检查其外观质量、厚度和附着力等指标是否符合要求。
合格的电镀制品将进行包装,以防止表面损伤和污染。
二、设备和材料选择1. 预处理设备:包括溶剂清洗机、火烧炉和化学处理槽等设备,用于对塑胶制品表面进行去油、除尘和表面活化等处理。
2. 电镀设备:包括电镀槽、电源、阳极和阴极等设备,用于将金属镀层沉积在塑胶制品表面。
3. 拉丝设备:包括拉丝机、拉丝模具和拉丝刀等设备,用于对塑胶制品表面进行拉丝处理。
4. 电镀材料:常用的电镀材料有镍、铬、铜等,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电镀材料。
5. 表面处理设备:包括抛光机、除锈设备和清洗槽等设备,用于对电镀制品进行表面处理。
非金属上电镀一、概述使非金属表面金属化,虽可采取喷镀、电镀、化学镀、真空蒸镀、阴极溅射或离子镀等不同工艺来实现,但目前在工业中应用最多的是电镀工艺。
在非金属电镀中,以塑料电镀占的比重大,其中又以ABS塑料为主。
本章主要介绍ABS塑料的电镀工艺。
其它非金属与ABS塑料电镀工艺的差别主要在于粗化工艺的不同,其余步骤大体相似。
非金属电镀可以提高零件表面的硬度和耐磨性。
用非金属件代替金属件可节约金属,简化加工工艺,降低成本,但比金属电镀的成本高,镀层的结合力也不牢固。
二、对塑料件的要求塑料上电镀成功与否,不仅与电镀工艺有关,而且与塑料零件的设计与成型工艺密切关系。
从电镀工艺的角度出发,对塑料件有如下要求:(一)塑料件的设计(1)应遵循获得完好注塑成型件的技术进行注塑成型,有时还要求更加严格,因为零件表面的缺陷经电镀后会更明显。
(2)零件的外型应有利于获得均匀的镀层,如较大的平面中间要稍微突起,突起度约为0.10-0.15mm/cm;棱角应倒圆,外角的倒圆半径≥1mm、内角的倒圆半径为≥0.5mm;盲孔及凹槽的底棱边角圆滑过渡,其半径宜>3mm;盲孔的深度最好不超过孔径的一半,否则对孔底的镀层应不作要求;V形沟槽的宽与深之比应大于3。
(3)零件应有适当的壁厚,若太薄则易变形而影响镀层的附着力;若太厚则注塑成型时易产生收缩痕迹。
一般在2.3-3.0mm,最薄不宜小于1.9mm,最厚不宜大于3.8mm。
(4)最好不要有金属镶嵌件因为金属与塑料的膨胀系数相差大,温度的变化易引起裂纹而使溶液渗入。
若不能避免时,尽量选用膨胀系数较大的铝制作。
镶嵌件周围的塑料应有足够的厚度,并将镶嵌件的表面加工出沟槽或进行滚花。
(5)应考虑电镀装挂的位置,因装挂接触点会在镀后留下痕迹,所以应安排在不影响外观的部位。
此外因装挂时卡紧力较大,应防止薄壁零件的变形。
在不妨碍装饰外观的情况下,还可以保留浇口作为装挂位置,电镀后再将浇口除去。
电镀常见工艺过程1.电镀工艺过程介绍就塑胶件而言,我们常见的塑胶包括热塑性和热固性的塑料均可以进行电镀,但需要作不同的活化处理,同时后期的表面质量也有较大差异,我们一般只电镀ABS 材质的塑件,有时也利用不同塑胶料对电镀活化要求的不同先进行双色注塑,之后进行电镀处理,这样由于一种塑胶料可以活化,另一种无法活化导致局部塑料有电镀效果,达到设计师的一些设计要求,下面我们主要就ABS 材料电镀的一般工艺过程对电镀的流程作一些介绍。
通过这样的过程后塑胶电镀层一般主要由以下几层构成:如图所示,电镀后常见的镀层主要为铜、镍、铬三种金属沉积层,在理想条件下,各层常见的厚度如图所示,总体厚度为0.02mm 左右,但在我们的实际生产中,由于基材的原因和表面质量的原因通常厚度会做的比这个值大许多,不过类似与精美这样的大型电镀厂可以较好的达到这样的要求。
2.电镀层标识方法在对镀层的技术要求的标识上可以参照下面的办法:1.金属镀层标识时采用下列顺序表示:例如:PL/Ep ·Cu10bNi15bCr0.3塑料,电镀光亮铜10μm 以上,光亮镍15μm 以上,普通铬0.3μm 以上,下面表格是对上面标识方法中一些效果的表达方式。
1)基体材料材料名称 铁 铜及其合金 铝及其合金 锌及其合金 镁及其合金 塑料 硅酸盐材料 其它非金属符号Fe Cu Al Zn Mg PL CENM 2)镀覆方法工艺名称 电镀化学镀 电化学处理 化学处理 符号Ep Ap Et Ct3)镀覆层名称镀覆层名称采用镀层的化学元素符号表示。
4)镀覆层厚度镀覆层厚度单位为μm,一般标识镀层厚度的下限,必要时,可以标注镀层厚度范围。
5)镀覆层特征特征名称光亮半光亮暗缎面普通导电绝缘符号 b s m st r cd i6)后处理处理名称钝化磷化氧化着色涂装符号P Ph O Cl 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