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2宿新市徐公店
- 格式:ppt
- 大小:954.00 KB
- 文档页数:15
【导语】《宿新市徐公店》选取篱落、菜花、⼉童、黄蝶等意象,运⽤细节描写,表明诗⼈对⽥园情怀的敏感度。
全诗语⾔清新,形象鲜明,富有情趣。
以下是整理的⼩学⼆年级下册语⽂《宿新市徐公店》知识点、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学⼆年级下册语⽂《宿新市徐公店》知识点 原⽂: 篱落疏疏⼀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童急⾛追黄蝶,飞⼊菜花⽆处寻。
译⽂: 篱笆稀稀落落,⼀条⼩路通向远⽅,树上的花瓣纷纷飘落,却还尚未形成树阴。
⼩孩⼦飞快地奔跑着追赶黄⾊的蝴蝶,可是蝴蝶突然飞⼊菜花丛中,再也找不到了。
注释: 篱:篱笆。
疏疏:稀疏。
径:⼩路。
阴:树叶茂盛浓密⽽形成的树荫。
急⾛:奔跑。
创作背景: 诗⼈在外出的旅途中,经过新市,住在⼀间姓徐的⼈开设的客店⾥,农村美丽的风光和⼉童嬉戏的情景,深深吸引了他,触发了他的诗兴。
翻译: 在稀稀落落的篱笆旁,有⼀条⼩路伸向远⽅,路旁树上的花已经凋落了,⽽新叶却刚刚长出,还没有形成树阴。
⼉童们奔跑着,追扑翩翩飞舞的黄⾊的蝴蝶,可是黄⾊的蝴蝶飞到黄⾊的菜花丛中,孩⼦们再也分不清、找不到它们了。
【篇⼆】⼩学⼆年级下册语⽂《宿新市徐公店》教案 教学⽬标: 1、能够正确流利的朗读诗歌,并背诵诗歌。
2、能够通过观察插图理解诗歌中词语的意思。
3、能够读诗歌体会诗⼈愉快的⼼情。
4、能够独⽴完成⼀篇“⼉童补蝶”的⼩练笔。
教学过程: ⼀、初读课题 1、今天我们学⼀⾸新诗,指名2——3⼈读课题:《宿新市徐公店》 2、课前都让同学们预习了,知道题⽬是什么意思吗? 宿:住宿新市:地名 ⼆、读准读通诗 师:诗读得怎么样呢?能否读得字正腔圆,句句通顺呢?再给你们读两遍的机会,待会请同学起来读。
指名2——3名同学读。
齐读⼀遍。
三、质疑 师:课⽂都能够读通顺了,可是还没能够读出韵味,说明我们还有很多的问题不理解,同学们,你们有哪些不懂呢?提出你们的疑问。
学⽣质疑:篱落疏疏⼀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四、解疑 1、请同学们对照插图看⼀看,你能猜⼀猜篱落是什么意思吗? 篱落就是图上的篱笆。
古诗《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诗词注释与赏析
杨万里·宿新市①徐公店
篱落②疏疏小径③深,树头花落未成阴④。
儿童急走⑤追黄蝶⑥,飞入菜花无处寻。
【注释】
①新市:今浙江德清县新市镇。
是宋代酿酒中心,设有酒税官,由朱熹之子朱塾担任。
徐公店:姓徐的人家开的酒店名。
古代对男子尊称为公。
②篱落:篱笆。
③径:小道。
④阴:树荫。
⑤急走:快速奔跑。
⑥黄蝶:黄色的蝴蝶。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乡村美景的诗歌。
诗人留宿在新市的徐公店,门外有一道稀疏的篱笆和一条幽深的小路。
路旁树上已经落花,而新生的嫩叶才刚刚长出,还没有形成树荫。
天真烂漫的孩子们奔跑着,追扑翩翩飞舞的蝴蝶,可是黄色的蝴蝶飞进了菜花丛中,让人眼花缭乱,无处找寻。
这里诗人没有直接描写野外菜花的美景,而是用儿童追蝶来状写,新奇有趣,那满山遍野的金黄美景立刻出现在我们眼前,令人沉醉。
这首诗运用白描手法,描写自然,形象鲜明。
状人状物,真切感人,别有风趣。
尤其是“飞入菜花无处寻”一句,更是妙不可言,它包含了油菜花的美丽,孩子们的失望,还有诗人的情趣,把无穷的想象空间留给读者。
《宿新市徐公店》教学设计二小陈老师教学目标:1、通过理解诗歌内容,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2、有感情朗读古诗并背诵。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诗句,想象诗歌描绘的画面,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黄蝶飞到一大片油菜花的课件,关于诗的意境的课件。
学生用于拼图的栅栏、树、一大片的油菜花、一条小路、儿童、黄蝶的图片。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朗读感悟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背诵古诗。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杨万里的古诗《宿新市徐公店》。
二、学习古诗1、课前老师已布置同学们预习古诗,关于作者你们知道什么呢?-2、很好,同学们预习得很充分,那下面我们该做什么呢?3、请学生们齐读课题,说说你读懂了什么?4、那作者他看到了什么样的景色呢?请学生读古诗。
5、自由读每一句,你读懂了什么?重点理解“为什么花都落了,叶子才长出来”,让学生明白诗人写的是暮春的景色。
“为什么黄蝶无处寻”则通过看课件来理解。
6、学生读古诗。
7、让学生找出诗中写了几样景物。
着重理解为什么“儿童”也是景物?8 、学生练习拼图。
说说这样拼的理由。
三、赏诗意境让学生自由读古诗,说说自己喜欢的诗句,并说出原因。
1、诵读古诗。
2、老师范读古诗,学生来评。
(3、学生练习朗读古诗。
4、配乐朗读古诗。
5、背诵古诗。
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宿新市徐公店怎么背
《宿新市徐公店》背诵方法就是多读几遍,然后理解诗意即可。
古诗1:春光都在柳梢头,拣折长条插酒楼。
便作在家寒食看,村歌社舞更风流。
古诗2: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翻译1:春天刚来,只能在杨柳梢头看得出,有人挑选几根杨柳长条折下来插到酒楼头。
虽然现在身在他乡,就权当在家里过寒食节一样,看那村社里搭台唱歌跳舞,实在是潇洒风流。
翻译2:在稀稀落落的篱笆旁,有一条小路伸向远方,路边的树上花已凋落,而新叶却刚刚长出没有形成树阴。
一个孩子奔跑着追捕一只黄蝴蝶,可蝴蝶飞到菜花丛中后就再也找不到了。
《宿新市徐公店》赏析
第一首诗写酒楼、柳条上的春光,清明节的村歌社舞。
首二句点明季节与地点,先写柳梢,再写酒楼。
古典诗词常把柳与酒两种意象放在一起,如鳀鱼苦笋香味新,杨柳酒旗三月春。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通常以这两种意象表达一种愁情别绪,而杨万里在这里写杨柳和酒楼却显示了一种悠闲的情怀。
第二首诗流传甚广,这是一首描写暮春农村景色的诗歌,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景象。
头二句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点出儿童捕蝶时候快乐、天真的背景。
画面上有一道稀疏的篱笆和一条幽深的小路,篱笆旁还有几棵树,花瓣从枝头纷纷飘落,嫩叶还未长出,春意盎然。
宿新市徐公店指的是《宿新市徐公店二首》,古诗意思:其一:春天刚来,只能在杨柳梢头看得出,有人挑选几根杨柳长条折下来插到酒楼头。
虽然现在身在他乡,就权当在家里过寒食节一样,看那村社里搭台唱歌跳舞,实在是潇洒风流。
其二:在稀稀落落的篱笆旁,有一条小路伸向远方,路边的树上花已凋落,而新叶却刚刚长出没有形成树阴。
一个孩子奔跑着追捕一只黄蝴蝶,可蝴蝶飞到菜花丛中后就再也找不到了。
作者是宋代诗人杨万里。
全诗为:其一:春光都在柳梢头,拣折长条插酒楼。
便作在家寒食看,村歌社舞更风流。
其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注释:⑴徐公店:姓徐的人家开的酒店名。
⑵柳梢:柳条比较细的一头。
⑶拣:挑选、选择。
⑷寒食:即寒食节,中国传统节日。
在夏历冬至后一百零五日,原在清明节前一、二日。
后来直接与清明节并为一日,因此寒食节就是清明节。
⑸村歌社舞:指民间歌舞。
⑹篱落:篱笆。
⑺头:树枝头。
⑻急走:奔跑着、快追。
⑼无处:没有地方。
赏析:第一首诗写酒楼、柳条上的春光,清明节的村歌社舞。
首二句点明季节与地点,先写柳梢,再写酒楼。
古典诗词常把柳与酒两种意象放在一起,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释义:谁知我今夜酒醒时身在何处?怕是只有杨柳岸边,面对凄厉的晨风和黎明的残月了),通常以这两种意象表达一种愁情别绪,而杨万里在这里写杨柳和酒楼却显示了一种悠闲的情怀。
后二句通过观察乡土风俗暗示自己身在他乡,而偏说“便作在家寒食看”,表明自己并没有那种寓居他乡的愁绪,并且着意于“村歌社舞更风流”,更表现出一种恬然闲适的心境。
这组诗的第一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远不如第二首,但第一首诗所体现出来的作者的闲适心境,为整组诗奠定了情感基调。
第二首诗所提供的场景只不过是作者这种心境下的外在反映而已。
第二首诗流传甚广。
这是一首描写暮春农村景色的诗歌,描绘了一幅春意盎然的景象。
头二句“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点出儿童捕蝶时候快乐、天真的背景。
宿新市徐公店古诗宿新市徐公店古诗宿新市徐公店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注释1.宿新市徐公店:新市:地名。
今浙江省德清县新市镇。
新市又为宋代酿酒中心,政府在新市设酒税官,由朱熹之子朱塾担任。
杨万里迷恋新市西河口林立的酒。
痛饮大醉。
留住新市徐公店。
徐公店,姓徐的人家开的酒店名。
(公:古代对男子的尊称)。
2.篱落:篱笆。
3.疏疏:稀稀疏疏。
4.径:小路。
5 .深:深远。
6. 树头:树枝头上。
7. 未:没有。
8.阴:树叶茂盛浓密。
9.急走:奔跑。
10. 黄蝶:黄色的美丽的蝴蝶。
11.寻:找译文阳春三月,已是山花烂漫、鸟语花香之时,我——杨万里怎么抵制得了春的诱惑!沐着春风踏着春光欣然前往乡村。
当最后一抹晚霞落山时,终于来到了山村。
哦,累了,就在这家“新市徐公店”住下吧! 第二天凌晨,阵阵清脆的鸟鸣把我从睡梦中唤醒,我披衣下床,推开窗户:呵!好清新的乡村空气!好迷人的乡村美景!映入眼帘的是那通向远方的小径和小径两边稀稀落落的篱笆以及远远近近那金灿灿的油菜花。
我情不自禁地走出小屋踏上小径悠闲地漫起步来。
曾经兴旺一时的桃花、杏花早已凋落。
而路旁的几株杨树,每一个树枝上都吐着嫩绿的新叶,叶上晶莹的露珠儿在清晨的阳光下熠熠闪光;那边的柳树垂下的无数条绿丝绦在柔和的春风中飘荡;鸟儿在枝头上唱着动听的歌曲;小草摇晃着脑袋,好像是在跳春之舞……啊,真是令人陶醉。
菜园里那盛开的.油菜花,正尽情舒展着粉嫩嫩的花瓣,迎着阳光拂着春风,好不热闹!我蹲下身信手搂过一束金灿灿的油菜花,清幽淡雅的香味扑鼻而来,仔细一瞧,黄色的花瓣中还带有一丝淡白,透出一沫浅绿,片片花瓣薄得有几分透明,透几许晶莹。
突然,一阵银铃般的笑声像强磁力的吸铁石把我的目光吸了过去。
原来是一群可爱的顽童正在捕蝶。
这时,有一只蝴蝶落在了菜花上,一个小女孩蹑手蹑脚地走近它,闪电般地抓住了它。
那个女孩拿着蝴蝶在同伴面前炫耀着,由于兴奋过度,她的手一松,机灵的蝴蝶哧溜飞走了。
宿新市徐公店几年级的古诗?
宿新市徐公店是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课本的古诗,《宿新市徐公店二首》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组诗作品,主要描写乡村田园风光。
作品原文:
《宿新市徐公店二首》
其一
春光都在柳梢头,拣折长条插酒楼。
便作在家寒食看,村歌社舞更风流。
其二
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新绿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第一首诗通过写酒楼、柳条上的春光,清明节村歌社舞的乡土风俗,抒写了作者虽客居他乡却依然闲适的心境。
第二首诗选取篱落、菜花、儿童、黄蝶等意象,运用细节描写,表明诗人对田园情怀的敏感度。
全诗语言清新,形象鲜明,富有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