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用植物育种概述
- 格式:doc
- 大小:304.00 KB
- 文档页数:2
第1讲授课日期:2010年月日节课授课题目:第一章绪论教学目的:了解药用植物遗传育种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和任务,熟悉药用植物育种的特点,掌握品种的概念和良种的作用。
教学重点:遗传育种的基本概念、良种的作用教学难点:药用植物育种的特点教学进程教学方法及时间分配5多媒体授课讲授10152025复习提问:在进行农业生产时,离不开作物的品种,大家所能知道品种有哪些?导言:既然离不开品种,那么品种怎么来的,怎么得到的?品种的种子是怎样得到的?这就是我们这门课程所要解决的问题,即药用植物育种。
新课内容:第一章绪论一、药用植物遗传育种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和任务药用植物遗传育种是研究药用植物的遗传和变异规律并只到和应用于药用植物育种实践的科学,是植物遗传育种的一个分支学科。
1、植物遗传学:是研究植物遗传和变异规律的科学,研究对象是植物的各种性状。
研究的任务是:阐明植物遗传和变异的线性及其表现的规律,探索遗传变异的原因及其物质基础,揭示内在的规律,进一步指导植物的育种实践。
2、药用植物育种学:是研究选育和繁育优良药用植物品种的理论和方法的科学。
研究的对象:药用植物,包括木本的、草本的药用植物。
研究的基本任务:在研究和认识药用植物性状遗传规律的基础上,发掘、研究和利用种质资源,根据各地区育种目标,采用适当的育种方法和育种途径,选育优良品种,同时要繁育出数量充足、优质的种苗。
二、药用植物育种的特点(一)药用植物生产经营的特殊性(二)产量质量的双重性(三)产品收获部分的多样性(四)药用植物本身生物学特性的复杂性(五)药用植物熟性和早熟的复杂性三、品种的概念和良种的作用(一)品种的概念第1 页共2 页是经人类培育选择创造的、经济性状及农业生物学特性符合生产和消费者要求,在一定的栽培条件下,依据形态学、细胞学、化学等特异性可以和其他群体相区别,个体间的主要性状相对相似,以适当的繁殖方式(有性或无性)能保持其重要特性的一个栽培植物群体。
欢迎同学们
学习
《
药用植物育种学
》
第一节药用植物育种的地位
n药用植物育种的迫切性
v人类对植物药的需求步步攀升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是全世界规模最大的卫生研究机构,现在每年从全球25万种植物中筛选4000种来开发各种新的药物。
由美国北卡罗莱那大学和NIH共同从红豆杉树皮中提炼的紫杉醇制成的治疗乳腺癌、子宫癌和肺癌的著名药物——泰素(Taxol)行销全世界,年销售额
达13.5亿美元。
此外,美国每年的草药销售额都在50
亿美元以上。
在过去10年,北美和欧洲的草药治疗每年增加10%,如今北美和欧洲的草药治疗市场价值估计为110亿英镑(200亿美元)。
系统杂杂诱倍抗抗生物
/qnz_html/xwpd/ymkx_665_7407.html
n品种整理和选育
功绘制完成。
这是全球发布的首个药用植物基因组框架图,意味着广药集团在全球率先进入中药基因时代。
测序深度为基因组大小的20倍,测序结果已覆盖92%的全基因组和96%的基因编码区。
n
推动了GAP 基地建
设
广州白云山和记黄埔中药有限公司
宛西制药。
药用植物育种学品种:品种是人类干预自然的产物,是人类在一定的生态和经济条件下根据自己的需要经过长期的选择培育而创造出的某种植物的群体,其数量要达到一定的规模,同时它具有相对稳定的遗传性,以及在生物学上、形态学上的相对一致性,在一定的地区和一定的栽培条件下,在产量、质量和适应性等方面符合生产的需要而且能用普通的繁殖方法保持其恒久性。
育种目标:就是在培育药用植物的新品种时,人们对新品种的各项要求。
有性繁殖: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分化出性器官,由性器官产生的雌配子,和雄配子相结合,而繁殖后代的方式称有性繁殖。
自花授粉植物:凡以同一花内或同株上花朵间的花粉进行授粉而繁殖后代的植物称自花授粉植物(或自交植物)异花授粉植物:凡以不同植物花朵的花粉进行授粉而繁殖后代的植物称异花授粉植物。
常异花授粉植物:这类植物以自花授粉为主,但也发生异花授粉,是自花授粉植物与异花授粉植物的中间类型。
无性繁殖:是植物的营养器官离体后在一定的条件下,形成新个体的一种繁殖方式。
种质资源:在开展育种工作时,离不开某些植物,如栽培植物的一些品种,野生植物的不同种、类型,还有一些杂交或诱变的植物材料,我们把这些植物称为育种的原始材料,也称为种质资源。
本地品种资源:指在本地区已种植数十年、数百年甚至更长时间的品种,农家品种及各种类型。
外地品种资源:将引自外地区、外国的品种及类型称为外地品种资源。
人工创造的种质资源:在已有的各种种质资源的基础上,通过人工的方法如有性杂交、嫁接、物理化学诱变等创造的新类型、新物种。
选择:选择就是选优去劣,是以自然的或人工杂交、诱变等方法获得的变异群体中,根据个体的性状表现,挑选出符合人类需要的类型,并使其向着选定的方面稳定的遗传下去。
混合选择法:根据植株的表现型,从混杂原始群体中选取符合育种目标要求的一批性状相似的优良个体,混合留种,进行比较鉴定。
引种:是将外地区或外国的品种、品系、类型或种质资源引入当地,经过试种作为推广品种用于生产或作为育种的原始材料改良其它品种。
药用植物育种学名词解释品系:遗传性比较稳定一致,且起源于共同祖先的一个群体,它经比较鉴定优良者繁育推广即为品种。
无性系:由一个个的枝、芽、鳞茎等营养器官经无性繁殖而形成的所有植株。
区域试验:把品种比较试验选出的新品种分类送到其他地区,参加那些地区的品种比较试验,以确定这新品种的适宜推广的区域范围。
体细胞杂交:将不同种、甚至属间细胞人工融合为杂种细胞,并使其再生成植株的技术。
核心种质:是指保存的种质资源的一个子集,以最少数量的遗传资源,最大限度地保存整个资源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生物入侵:是指某种生物从外地自然传入或人为引种后在自然或半自然生态系统中建立了种群,形成了自我再生能力,并对本地生态系统造成一定危害的现象。
野生抚育:是根据动植物药材生长特性及对生态环境条件的要求,在其原生或相似的环境中,人为或自然增加种群数量,使其资源量达到能为人们采集利用,并能继续保持群落平衡的一种药材生产方式。
标志性状:或称指示性状,是指双亲和杂种一代在苗期表现出明显差异的植物学性状,其特点是苗期就表现出明显差异,容易目测识别,遗传稳定。
自交不亲和:自花花粉落到柱头上往往不能萌发或萌发后不受精的现象。
单倍体:狭义:细胞体内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植物。
广义:具有该植物配子染色体数的植物。
芽变:分生组织的体细胞突变,变异的芽萌发长成的枝条及由此形成的个体在性状上表现出与原来类型不同的现象。
远缘杂交:指有生殖隔离的不同物种之间的杂交,它包括不同种、属或亲缘关系更远的植物类型之间的杂交。
有时把地理上分布较远、不同生态类型或系统间有较长时间隔离的亚种之间的杂交也包括在远缘杂交的范围内。
生产试验:是在较大面积的大田生产条件下,对优异品种的丰产性、适应性、抗逆性、品质等生产性能做进一步鉴定。
栽培试验:是在生产试验的同时,或在优良品种决定推广后,就关键性栽培技术进行的试验,为大田生产制定栽培方案提供依据,做到良种良法配套。
遗传增益:入选亲本的子代平均表现值距被选择亲本群体平均型值之间的离差除以亲本群体的平均表现型值,所得百分率叫做遗传增益。
药用植物育种的特点
药用植物育种是指将药用植物进行有计划的繁育,以改良其品质、增加产量和
提高抗病虫害能力。
与常规作物育种相比,药用植物育种具有一些特点。
首先,药用植物育种注重活性成分的提取。
药用植物的药用价值通常来源于其
特定的活性成分,如生物碱、黄酮、多糖等。
因此,药用植物育种的目标之一是培育出含有更高活性成分含量的品种,以提高药用效果。
育种工作者通过遗传和生理研究,选择具有高活性成分含量的亲本材料,然后利用杂交、选择等方法进行育种,最终获得活性成分更为丰富的新品种。
其次,药用植物育种强调适应性和稳定性。
药用植物生长在各种环境条件下,
如不同的气候、土壤和海拔等。
因此,育种目标之一是培育出耐逆性强、适应性广的品种,以满足各地不同环境下的种植需求。
此外,为了确保药用植物品种的稳定性,育种工作者需要通过连续选育和品种试验,验证新品种的稳定性和表现。
另外,药用植物育种注重绿色、可持续发展。
药用植物的生长和繁殖过程中通
常需要大量的土地、水资源和能源。
为了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药用植物育种需要综合考虑资源利用效率、疾病抗性和耐胁迫能力等方面。
通过优化配套技术和生产管理,育种工作者可以努力降低药用植物种植过程中对资源的过度消耗,并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生态系统的破坏。
综上所述,药用植物育种的特点包括注重活性成分的提取、强调适应性和稳定性,以及关注环境可持续性。
通过科学的育种方法和技术手段,我们可以不断改良药用植物的品质和产量,为人类的健康事业提供更加高效、安全和可持续的药用植物资源。
绪论0.1 药用植物育种学的任务和内容0.1.1 药用植物育种学的任务0.1.2 药用植物育种学的主要内容0.1.3 药用植物育种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0.2 品种的概念和作用0.2.1 品种的概念和特点0.2.1.1 品种的概念(重点)品种是在一定的生态和经济条件下,根据人类需要经过长期选择培育创造出来的某种植物的群体,该群体的数量要达到一定的规模,并具有相对稳定的遗传特性和生物学、形态学及经济性状上的相对一致性。
同时与原植物群体在特征、特性上有所区别。
在一定的地区和一定的栽培条件下,在产量、质量和适应性等方面符合生产的需要。
品种是人类劳动的产物。
栽培植物由野生植物发展而来,在野生植物中只有种、变种和类型的区别,没有品种之分。
人类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根据需要,挑选野生植物的不同种、变种、类型,进行栽培驯化和选择,使其朝着人类需要的方向进化,选育出具有一定特点、适应一定环境条件和栽培条件的品种。
品种不是植物分类学的分类单位。
但多数品种在植物分类学上都有它的位置,即某品种属某科、属、种或变种。
英文术语Variety 兼有变种和品种的含义,为了避免混淆,一般用Cultivar专指品种,以别于分类学上的变种。
品种是一种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
品种必须具备高产、稳产,优质等优点,应受到群众欢迎。
否则,就会失去其社会经济价值。
品种也具有一定的法律属性。
只有经过鉴定(审定或认定)的植物品种才能推广种植,育种者可以申请新品种保护,获得知识产权。
另外,药材商品学上的“品种”指的是药材产品的种类,不同于育种学上的品种概念,应加以区别。
例如,用育种学意义上的同一个菘蓝(Isatis indigotica Fort.)物种生产的药材,可以加工成板蓝根、大青叶和青黛等药材商品学上的“品种”,反之不同品种菘蓝的根加工的产品,商品名都称为“板蓝根”。
0.2.1.2品种的特性药用植物品种,一般都具有三个基本要求或属性,即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
药用植物栽培技术药用植物经济价值逐渐被人们所重视,从而引起了对药用植物栽培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药用植物栽培技术是指通过人工调控种植环境和管理方法,以提高药用植物产量和药用成分含量的技术手段。
这些技术涉及到育种、土壤改良、灌溉管理、病虫害防治以及收获和加工等方面。
首先,药用植物的育种是药用植物栽培的基础。
传统的育种方法主要是依靠自然交配或人工授粉,通过选择优良的个体进行后代的繁殖,逐步选育出具有理想特性的药用植物品种。
然而,随着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现代育种技术也在逐渐应用于药用植物的培育中。
例如,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可以将某些植物具有抗病虫害或提高药用成分含量的基因导入到其他植物中,从而培育出更具经济价值的新品种。
其次,土壤改良是提高药用植物生长质量和产量的重要手段。
药用植物对土壤的适应性和对养分的要求较高,因此,合理调整土壤结构和改良土壤肥力是栽培药用植物的关键。
通常采用的方法包括翻耕、施加有机肥料和调节土壤pH值等。
此外,还可以通过添加生物有机肥料和微生物肥料来改善土壤微生态环境,提高土壤抗病虫害的能力,从而减少植物病害的发生。
灌溉管理也是药用植物栽培技术中的重要环节。
合理的灌溉能够满足药用植物对水分的需求,提供充足的水源保障,从而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养分吸收。
不同药用植物对水分的需求不同,因此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合理的灌溉管理。
其中,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和土壤水分传感器的应用可以帮助农民更好地掌握土壤水分状况,实现精准灌溉,提高植物水分利用效率。
病虫害防治是保障药用植物健康生长的重要措施。
药用植物由于其特殊的药用成分,往往成为病虫害的主要攻击目标。
因此,药用植物的病虫害防治显得尤为重要。
传统的病虫害防治方法主要是采用化学农药进行喷洒,以杀灭病虫害。
然而,长期大量使用化学农药会产生许多负面影响,如对环境的污染和人体健康的危害。
因此,绿色防控技术成为了药用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发展方向。
该技术主要包括生物防治、生物肥料、轮作和合理间隔栽培等措施。
药用植物育种学名词解释
嘿,咱今儿就来唠唠药用植物育种学的那些名词!啥是药用植物育种学呀?简单说,就是一门研究怎么让药用植物变得更好、更有用的学问!就好比咱培养人才,得让他们有更好的能力和素质,这药用植物育种学就是要让那些植物宝贝们变得更棒!
比如说“亲本”,这就像是植物的爸爸妈妈呀!(就像咱的爸爸妈妈对咱的成长很重要一样)它们的特性会影响到后代呢。
还有“杂交”,哎呀呀,这不就跟不同人结合生出新生命差不多嘛!(想想人类的混血儿多有特点呀)通过杂交,可以把不同药用植物的优点集合起来,创造出更厉害的品种。
“诱变育种”呢,就像是给植物来个大变身的魔法!(就像突然让一个人拥有了超能力一样)用一些特殊的手段让它们发生变化,说不定就能得到让人惊喜的新特性。
“选择育种”就更好理解啦,就跟咱挑东西似的,把好的留下来,不好的淘汰掉。
(你去买苹果还得挑个又大又红的呢,对吧)咱再说说“品种”,这可就是那些经过精心培育,有独特特点的药用植物啦!就像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一样。
(有的品种可能药效特别强,有的可能特别容易种植)
药用植物育种学可太重要啦!它能让我们有更多更好的药用植物来治病救人,让人们的健康更有保障。
没有它,我们哪能享受到这么多优质的药材呀!所以呀,咱可得好好重视这门学问,让它不断发展,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好处!
我的观点就是:药用植物育种学是一门非常有意义且至关重要的学科,它的发展对于人类的健康和生活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我们应该积极支持和推动它的进步!。
药用植物栽培技术药用植物栽培技术是一门有非常丰富的内容的技术。
克服困难,理解药用植物的繁複和复杂的物理特性,从而研究其生长特性和开发有利于其合理栽培的增收技术,是植物药制剂研究的重要基础。
一、选育药用植物通过良种选育繁育较佳的药用植物,可以优化植物的药用特性,提高药用植物的长势。
事实上,药用植物的选育主要靠人工育种。
根据育种目标,可利用种质发掘、对比育种、同工多倍体育种等方法进行药用植物的育种。
二、施肥管理施肥管理是控制药用植物栽培成活的关键技术,它的实施要坚持的基本原则有:通过工厂叶片给某利施肥,及时和准确施肥。
实施肥料管理是要遵循“三厚准则”:早施肥、量少次多厚;施肥必须要及时,考虑植株发育和施肥需要量。
三、控水管理控水管理是控制药用植物生长发育和栽培成活的关键技术。
控水的目的是保证药用植物在生长期间水肥的充足,以及保护土壤有机质。
控水技术可分为田间控水和栽培控水。
田间控水技术旨在控制土壤水分利用率以增加其蓄水量,栽培控水是指应用土壤改良剂及灌溉系统技术,以确保栽植植株在有限水资源条件下有良好的生长条件。
四、害虫管理害虫是药用植物生产的主要生态灾害,种类繁多,每种害虫对药用植物的危害都有所不同。
因此,对药用植物进行害虫管理,除普通的害虫管理方法以外,还要采取一些专业性的技术,如采用虫部象等监测方法,及时发现害虫的存在,采用安全有效的药剂或生物防治技术,减少害虫对植物的危害。
五、生长调节生长调节也是影响栽培成活的技术,其主要包括起始移栽和剪灯技术,移栽部分是利用植株生长从嫩芽到再生芽期间自身活性的过程,以利于根系的再生,促进植株的健壮生长;在剪灯技术中,在生长期手工把植株顶部细丛茎叶进行一定的切割,以限制植株的生长,调节根系的分布和发达,以均衡植株的形态和生理特性,促进植株的健康发育。
俗话说,行之有时乃成者,药用植物栽培技术的实施要多次重复,由低到高,从简单到复杂,以促进植物药效物质的合理生长与增产。
中药材育种历程
中药材育种起源于古代中国,追溯至几千年前的古代农耕文明。
在古代,人们开始通过选择和繁殖具有特殊药用功效的草药植物,逐渐培育出了许多中药材的变种和改良品种。
在古代,中药材育种往往是基于经验和观察的。
通过实践发现某些特定的草药植物具有特殊的药效,并且通过不断地繁殖选择,使得这些特殊品种的药效更加突出,形成了一些常见的中药材。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中药材育种逐渐引入了现代育种的方法和理念。
从20世纪初开始,人们开始利用种子选育、杂交育
种和遗传工程等技术手段来进行中药材的育种工作。
通过对中药材的遗传多样性的研究和分析,筛选出有潜力的优良品种,并通过人工选择和繁殖,逐渐形成了一批具有高产量、高品质和高药效的中药材新品种。
目前,中药材育种已经成为一个专门的学科领域,吸引了许多科研机构和专家学者的关注和研究。
通过现代生物技术手段的应用,中药材的育种工作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突破和进展,不仅提高了中药材的产量和品质,还使得一些传统中药材在育种过程中得到了有效的保护和利用。
总之,中药材育种经历了几千年的演化过程,从最初的经验选择到现代的科学育种,中药材的种类和品质不断得到提高和丰富,为中药产业的发展和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作出了重要贡献。
药用植物繁育学绪论药用植物繁育学主要讲育种工作以后的事,即药用植物品种选育成功进入种子(种苗)生产、流通领域的工作。
药用植物繁育学:研究药用植物种子种苗的特征、特性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应用科学。
药用植物繁育学(广义繁育学):基础理论部分(狭义繁育学) :形态分类、生理(包括胚胎)、生化、植化、生态应用技术部分:检验(鉴定)、加工(清选、干燥)、贮藏(品种资源保存)、处理、经营( 管理、审定)、病虫害、种苗检疫、良种繁育(种子生产)药用植物繁育的地位和作用:种子种苗是药用植物栽培和发展的基础;优质种子和健壮种苗是增产的内因;优质的种子种苗是提高药材品质的关键;优良种子种苗可有效提高药用植物的抗逆性。
我国的种子工作方针:“四化一供”的种子工作方针,即“种子生产专业化、种子加工机械化、种子质量标准化、品种布局区域化,以县为单位统一供。
有计划地组织多种形式供种”种子工程,从系统科学的角度,就是把种子的选育、生产、加工、推广、销售、质量检测、加工工艺、管理的全过程作为一个工程系统,运用现代科技成果进行建设的组织及运行管理。
为什么要实施种子工程?(1)经营规模小、全、散,限制了优势发挥;(2)经营种子多、乱、杂,阻碍了专业化、商品化;(3)政、事、企不分,不利监督、管理;(4)育、繁、推脱节,限制了新品种选育和种子质量提高。
实施种子工程要实现种子工作的四个转变:(1)由传统的粗放生产向现代化大生产转变;(2)由行政区域自给生产向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转变;(3)由分散的小规模经营向集约化、集团化转变;(4)由科研、生产、经营脱节向育、繁、推一体化转变。
最终达到集约生产、规模经营、规范管理,育繁销一体化,大田用种商品化。
药用植物繁育面临的问题:种质收集保存薄弱,优良品种选育基本空白;药用植物种子种苗管理真空、种子种苗标准有待建立药用植物繁育学的任务1.根据药用植物种子的特征特性(包括细胞、组织、解剖),对各种药用植物不同种类和品种的种子种苗进行鉴定。
药用植物育种学复习绪论一、品种(经济学单位)良种(繁育和应用材料)种(分类学的基本单位)又称物种品种是在一定的生态条件下,根据人类需要经过长期选择培育创造出来的某种植物的群体.二、药用植物品种一般具有3个基本要求或属性.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三、什么是品种?药用植物品种的作用是什么?品种是在一定的生态和经济条件下,根据人类需要经过长期选择培育创造出来的某种植物的群体。
药用植物优良品种在生产上的意义:1、提高单位面积产量;2、改进品种质量;3、增强抗逆能力;4、满足生产上的一些特殊要求。
药用植物育种的特点1、药用植物生产经营的特殊性;2、产量与质量的双重性;3、药用部位的多样性;4、药用植物生物学特性的复杂性第1章育种目标与途径一、重要目标性状:高产、稳产、优质;次要目标性状:成熟期适当二、改良植物性状技术:基本途径:种植资源调查、引种、选种、育种三、育种技术:常规技术:引种、选择育种、杂交育种非常规技术:倍性育种、诱变育种、细胞及组织培养、体细胞杂交、分子生物学技术基因工程。
分子标记辅育种扩大优良品种数量的技术:常规技术、非常规技术第二章药用植物种质资源一、概念种质资源(germpalsm resources)或称基因资源( gene resources )遗传资源( genetic resources ) 。
指包含一定的遗传物质,表现一定的优良性状,并能将其遗传性状传递给后代的药用植物资源的总和。
亦即对药用植物品种改良和栽培拥有一定利用价值的遗传物质总和。
二、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的来源:栽培的种质资源(本地,当地);野生种质资源:人工创造的种质资源。
(中试品种、育种的中间材料、育种工作的基础材料。
)种质资源:遗传资源(genetic resources )、基因库(genebank)、在遗传、育种及生产上有利用价值的一切植物材料、野生种(或变种)诱变材料、半野生种(或变种)杂交材料、栽培品种(或类型)细胞融合材料、人工创造的种质材料、转基因材料、基因克隆种质创新及技术体系种质创新的目标:1、遗传研究工具材料:2育种亲本材料3、新品种种质创新的途径:1、自然突变与选择2、常规杂交与远缘杂交3、生物技术遗传多样性概念:遗传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1讲
授课日期:2010年月日节课
授课题目:第一章绪论
教学目的:了解药用植物遗传育种学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和任务,熟悉药用植物育种的特点,掌握品种的概念和良种的作用。
教学重点:遗传育种的基本概念、良种的作用
教学难点:药用植物育种的特点
教学进程教学方法及时间分配5
多媒体授课
讲授10
15
20
25
复习提问:
在进行农业生产时,离不开作物的品种,大家所能知道品种有哪些?
导言:
既然离不开品种,那么品种怎么来的,怎么得到的?品种的种子是怎样得到的?这就是我们这门课程所要解决的问题,即药用植物育种。
新课内容:
第一章绪论
一、药用植物遗传育种的基本概念、研究对象和任务
药用植物遗传育种是研究药用植物的遗传和变异规律并只到和应用于药用植物育种实践的科学,是植物遗传育种的一个分支学科。
1、植物遗传学:是研究植物遗传和变异规律的科学,研究对象是植物
的各种性状。
研究的任务是:阐明植物遗传和变异的线性及其表现的规律,探索遗传变异的原因及其物质基础,揭示内在的规律,进一步指导植物的育种实践。
2、药用植物育种学:是研究选育和繁育优良药用植物品种的理论和方
法的科学。
研究的对象:药用植物,包括木本的、草本的药用植物。
研究的基本任务:
在研究和认识药用植物性状遗传规律的基础上,发掘、研究和利用种质资源,根据各地区育种目标,采用适当的育种方法和育种途径,选育优良品种,同时要繁育出数量充足、优质的种苗。
二、药用植物育种的特点
(一)药用植物生产经营的特殊性
(二)产量质量的双重性
(三)产品收获部分的多样性
(四)药用植物本身生物学特性的复杂性
(五)药用植物熟性和早熟的复杂性
三、品种的概念和良种的作用
(一)品种的概念
第1 页共2 页
是经人类培育选择创造的、经济性状及农业生物学特性符合生产和消费者要求,在一定的栽培条件下,依据形态学、细胞学、化学等特异性可以和其他群体相区别,个体间的主要性状相对相似,以适当的繁殖方式(有性或无性)能保持其重要特性的一个栽培植物群体。
或者简单表述为:具有在特定条件下表现为不妨碍利用的优良、适应、整齐、稳定、和特异性的栽培植物群体。
(二)品种的特性
1、特异性
2、一致性
3、稳定性
4、地区性
5、时间性
(三)良种的概念及其作用
指在适应的地区,采用优良的栽培技术,能够生产出高产、优质,并能适时供应产品的品种。
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提高抗病虫害能力,
减少农药污染
熟期、不同株型等优良特性的品种;
适应集约化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
四、药用植物育种途径
育种途径有:查、引、选、育
授课内容总结
在药用植物遗传育种绪论这一章里,主要讲授遗传育种的基本概念,任务、内容、药用植物育种特点,品种的概念及其特性,良种的作用,育种的基本途径。
复习思考题:
1、关键词:药用植物遗传学、育种学,品种,良种?
2、良种有什么作用?
3、药用植物育种有何特点?
4、药用植物育种的基本基本途径有哪些?
5、品种有何特性?10 5
本次课小结:
重点讲授药用植物遗传育种的基本概念、任务、品种的概念及特性、良种的作用。
课后总结:
第2 页共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