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河港口物流园区规划的实践与探索--以湖北宜昌三峡翻坝物流产业园为例
- 格式:pdf
- 大小:2.28 MB
- 文档页数:6
32经济观察2012年35期(12月)建设三峡现代物流中心是宜昌“十二五”时期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
当前,宜昌作为区域性现代物流中心的基础和条件已经基本形成,但由于现代物流业发展总体上处于传统物流逐步向现代物流转型阶段,发展水平还不够高,建设三峡现代物流中心还面临着一系列问题与矛盾。
需从体系建设、政策支持、资金投入、区域合作等多个层面来寻求解决。
一、三峡现代物流中心建设面临的障碍(一)物流业总体水平落后,物流中心的区域带动力较弱首先,从物流产业规模来看,产业规模较小,不论是规模还是数量都远远低于物流业发展较好的国内其他省市。
现有的597家物流企业规模普遍较小,注册资本在500万元以上的企业仅有50家,具有国家A 级以上资质的只有两家,能够提供全国性物流服务的企业和物流总额上亿元的企业屈指可数。
其次,从物流供给来看,存在着社会化需求不足与专业化供给不够之间的矛盾。
宜昌市物流业“小、散、差、弱”,专业服务能力不强,尚不能满足供应链“一体化”的要求。
物流需求仍处于传统产业结构的分割之中,制造企业多为“大而全”“小而全”模式,物流业务外包速度慢、层次低,大量的物流需求分散在企业,物流需求与供给关系失衡,远远不能发挥三峡现代物流中心建设的障碍与推进路径研究■ 梁方云物流对区域经济的带动作用。
第三,从物流产业模式来看,宜昌市第三方物流的比重小,物流企业大多由传统仓储、运输企业转型而来,第三方物流发展的不足导致物流组织化程度较低,服务功能单一,辐射半径较小,缺乏品牌效应。
(二)物流基础设施薄弱,核心支撑功能尚不完善宜昌已初步形成以铁路、公路运输为龙头,水路运输为窗口,连接各大型场站枢纽为网络,向四周辐射,通向全国的综合运输体系,虽具备了把宜昌打造成现代物流中心成本优势,但核心支撑功能不完善。
表现在现有货运中心建设滞后,难以满足现代物流中心发展的需要。
“十一五”期间,宜昌市建成的二级以上的货运站场仅有4个,目前运行的仅有宜昌货运中心,不仅规模小,而且功能也偏少,较小的企业规模使物流的组织化程度降低,物流速度降低和物流成本上升,造成物流环节的浪费,管理成本加大,使物流业整体效益不佳,竞争力不强,物流企业在“低价格、高成本、微利润”状态下生存,缺乏发展后劲和长远打算。
长江水域物流园区内部规划的系统性研究发表时间:2019-05-29T13:59:35.100Z 来源:《防护工程》2019年第4期作者:曹婷[导读] 枝城长江大桥下游约20km处。
距枝城港水路约18km。
东连荆州、武汉,南临松滋,西接宜都、长阳、宜昌,北靠荆门。
中煤科工集团武汉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北省武汉市 430000 摘要:姚家港化工园区位于枝江市,紧邻长江水系,内有在建铁路通过,货运交通便利,工业资源发达,作为水系旁新建的物流园有得天独厚的地理运输优势,因此利用好本地资源,规划好物流路线对于促进工业园区生产生活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本文以基础资料,地面够建筑物的布置安排,地下管线的竖向布置设计,对物流园进行系统性研究。
关键词:临港;综合布置;场内排水防洪1设计资料1.1场地位置及交通姚家港化工园区位于枝江市董市镇,长江中游北岸。
枝城长江大桥下游约20km处。
距枝城港水路约18km。
东连荆州、武汉,南临松滋,西接宜都、长阳、宜昌,北靠荆门。
1.1.1铁路焦枝线经过枝江市专设一站叫紫荆岭站,从该站向东西两边分别引紫姚铁路与紫云铁路。
紫姚铁路直达枝江市姚家港,紫云铁路经规划中的宜昌化工园、猇亭工业园至新建云池港。
该项目已于2011年12月开工,预计工期两年。
其中,紫云段全长19.9km,规划设计输送能力:货运1297万t/a;紫姚铁路临近物流园段线路全长为11.16km,设计铁路段运输输送能力为:货运804万t/a。
1.1.2公路G50沪渝高速公路自西向东横贯市区,318国道自东向西横贯城区。
当前设计规划建设的宜张高速公路、枝当一级公路、白洋长江公路大桥等为全省重点交通运输项目,这些交通运输线路的开通建成将成为枝江市运输的快速通道,此时枝江将凸显出贯通南北,水、路、空顺畅的地理优势,将成为全国网络运输的重点地带。
1.1.3水路依托长江主航道。
1.2物流园的地质、水文气象资料枝江河段自松滋口以下,基岩为白垩—第三系。
宜昌市物流业的现状与对策宜昌市物流业的现状与对策宜昌市位于中国中部,是湖北省的一个重要城市,也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节点城市。
随着经济的发展,宜昌市的物流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一、宜昌市物流业的现状1.物流业发展迅速宜昌市的物流业发展迅速,从2000年到2019年,物流业的总产值从10亿元增长到了400亿元,年均增长率达到了20%以上。
物流业已经成为宜昌市的支柱产业之一。
2.物流业结构不合理宜昌市的物流业结构不合理,主要以货运为主,快递业务相对较少。
同时,物流企业规模较小,大多数企业的年营业额不足1000万元。
3.物流业发展面临挑战宜昌市的物流业发展面临着很多挑战,如交通拥堵、物流成本高、信息化程度低等问题。
二、宜昌市物流业的对策1.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宜昌市应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如加快建设高速公路、铁路、航空港等交通基础设施,提高物流运输效率。
2.推进物流业信息化宜昌市应推进物流业信息化,建设物流信息平台,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降低物流成本。
3.培育物流企业宜昌市应加强对物流企业的培育,鼓励企业进行规模化经营,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4.发展快递业务宜昌市应加强对快递业务的支持,鼓励企业开展快递业务,提高快递服务质量,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
5.加强政策支持宜昌市应加强政策支持,出台相关政策,鼓励企业发展物流业务,提高物流业的竞争力。
总之,宜昌市的物流业发展迅速,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来加以解决。
通过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物流业信息化、培育物流企业、发展快递业务和加强政策支持等措施,可以促进宜昌市物流业的健康发展。
《现代港口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国际贸易的日益增长,港口作为连接海陆的重要节点,其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的繁荣与安全。
现代港口不仅是货物和人员运输的枢纽,更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因此,对现代港口发展的理论与实践进行研究,对于推动港口发展、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现代港口发展的理论框架1. 现代港口发展理念现代港口发展理念主要包括绿色发展、智能化发展、多元化发展等。
绿色发展是现代港口发展的基本要求,强调在发展中保护环境,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智能化发展是现代港口发展的趋势,通过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和管理理念,提高港口的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
多元化发展则是为了满足不同类型货物的运输需求,扩大港口的业务范围和盈利能力。
2. 现代港口规划与设计理论现代港口规划与设计理论强调系统的、全面的、前瞻性的规划思路。
在规划阶段,需要充分考虑港口的地理位置、水域深度、岸线资源等因素,以及周边城市的发展规划和市场需求等因素。
在设计阶段,需要引入先进的设计理念和技术手段,如智能化管理系统、绿色环保技术等,以提高港口的运营效率和环境质量。
三、现代港口发展的实践探索1. 国内外典型港口案例分析国内外有许多成功的港口发展案例,如荷兰的鹿特丹港、新加坡港、上海港等。
这些港口在发展中均注重绿色发展、智能化发展和多元化发展等理念的应用。
例如,新加坡港通过引入智能化管理系统,提高了港口的运营效率和服务水平;上海港则在发展中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实现了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2. 现代港口发展的实践策略针对不同地区和不同类型的港口,需要制定相应的实践策略。
一般来说,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港口的承载能力和服务水平;二是引入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手段,提高港口的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三是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四是加强与周边城市的合作与协调,形成共同发展的格局。
第51卷增刊(2)2020年12月人民长江Yangtze River Vol.51,Supplement (Ⅱ)Dec.,2020收稿日期:2019-11-07作者简介:仲康,男,工程师,硕士,主要从事水土保持与环境工程设计工作。
E -mail :1506362107@qq.com文章编号:1001-4179(2020)S2-0151-04弃渣资源化利用方案研究———以三峡水运新通道和葛洲坝航运扩能工程为例仲康,刘晖,黄斌,王苑,童迪(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湖北武汉430010)摘要:国内生产建设项目弃渣一般通过工程自身利用、布置大型弃渣场、集中运至受纳场等方式来处理,而国外已经采取诸多措施旨在提高并扩大土石方弃渣、建筑垃圾等的回收利用,实行跨区域行业弃渣资源化利用。
以三峡水运新通道和葛洲坝航运扩能工程为例,通过分析基础设施建设对矿建材料的需求和新形势下矿建材料供求的发展趋势,在充分分析开挖料物质特性和可用性的基础上,借鉴三峡工程弃渣综合利用的成功经验,并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对弃渣物料的需求,提出了生态造景利用、基础设施建设利用、石料商品化销售利用等3种弃渣资源化利用方案,相关经验可供类似工程借鉴。
关键词:弃渣;资源化利用;三峡水运新通道;葛洲坝航运扩能工程中图法分类号:TV49文献标志码:ADOI :10.16232/j.cnki.1001-4179.2020.S2.0391研究背景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
十八大以来,长江大保护、黄河大保护、“无废城市”等一系列环境保护行动相继展开。
大型生产建设项目通常会产生大量弃渣并存在弃渣处理的问题,国内工程弃渣一般通过工程自身利用、布置大型弃渣场、集中运至受纳场等方式来解决该问题[1-3]。
当前的研究重点也主要着眼于弃渣合理利用于本工程和弃渣场防护方案,而国外诸如日本、韩国、美国等国家从区域协同、资源化、可持续、多渠道等环境保护角度出发,采取法律制度和技术创新等措施[4-6],旨在提高土石方弃渣、建筑垃圾等回收利用率。
98HA 07/2019
中图分类号 TU984.1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3-739X(2019)07-0098-06 收稿日期 2018-07-14摘 要 随着国家长江经济带的建设,长江沿线内河港口物流园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该文以《湖北宜昌三峡翻坝物流产业园控制性详细规划》为实例,从物流园的功能构成、作业流线、陆域纵深、交通流线、竖向设计、景观塑造等多个维度探讨了内河港口物流园规划的思路、手法和策略,为长江沿岸其他地区内河港口物流园规划提供参考。关键词 内河 港口 翻坝 物流产业园 规划
Abstract With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ational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land river port logistics park along the Yangtze River has ushered in new opportunities. Taking the "Controlled Detailed Planning of the Three Gorges Dam Dump Logistics Industrial Park in Hubei Province" as an example, we explore the ideas, techniques and strategies of the inland river port logistics park planning from the functional composition of the logistics park, the work flow lines, land depth, traffic flow lines, vertical design, landscape modeling and other dimensions,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planning of the inland river port logistics parks in other areas along the Yangtze River.Keywords Inland river, Port, Over dam, Logistics industrial park, Planning
刘 真 | Liu Zhen王 林 | Wang Lin
内河港口物流园区规划的实践与探索——以湖北宜昌三峡翻坝物流产业园为例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of the Planning of Inland River Port Logistics Park: Taking the Three Gorges Over Dam Logistics Industrial Park in Yichang, Hubei Province as an Example
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重大战略, 国务院在《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完善公路翻坝转运系统,推进铁路联运系统建设,建设三峡枢纽货运分流的油气管道,以扩大三峡枢纽通过能力。秭归地处长江中上游结合部,是三峡翻坝运输重要节点,翻坝物流产业园作为翻坝转运物流的空间载体和依托,其规划建设在对土地、功能分区、交通和配套设施等方面作出引导与控制时,做到既要满足园区发展需求,又要突显园区特色。
1 港口物流园一般发展阶段港口物流园是指中心港口城市利用其自身的口岸优势,以先进的软硬件环境为依托,
强化其对港口周边物流活动的辐射能力,突出港口集货、存货、配货特长,以临港产业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优化港口资源整合为目标,发展具有涵盖物流产业链所有环节特点的港口综合服务体系集结地。一般来说,其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1.1 以港建区——港口物流起步阶段主要是依托现有港口发展状况,在港口的后方或临近港口交通便捷的区域划出一定的区域构建港口物流园区。经过这一港口物流起步阶段,物流园区基本建成,港口物流产业集群形成雏形,物流产业集群与传统港口业务、运输业务的联系和相互合作得到加强。1.2 以区促港——港口物流快速发展阶段这一阶段港口物流园区快速发展,港口物流功能得以完善,港口物流管理水平、物
流信息系统得到很好的利用,集疏运系统改善;可以考虑依托港口布局能源、化工、机械电子、食品加工等工业园区,进入配送加工型港口物流园区阶段。此时在原有基础上物流园区的主要功能定位应转向涉足全方位仓储配送管理,如加工、包装、配送和维护阶段,港口及物流逐步成为供应链管理中的重要环节。此时港口物流园区功能完善,物流产业集群得到发展,物流产业集群与传统港口业务、运输业务的网络化、一体化程度不断加强,临港工业园区得到相应发展。三者之间网络化初现雏形。1.3 三区联动——港口产业集群成熟阶段物流园区和港口作业区、临港工业园区联动发展,港口物流园区进入综合型发展阶段,港口产业集群逐步完善,港口物流成为城99Planning·Garden规划·园林丨
市或地区供应链管理中的重要环节,港口产业与港口城市经济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此时港口物流园区的功能应定位于着眼整个供应链环节,上下游的相关物流业务被吸引到园区内,港口物流园区通过参与客户企业销售计划、库存计划、订货计划、生产计划等整个生产经营过程,发挥资源和规模优势,整合运作,加强各物流环节的衔接和协调运作,促进供应链的信息化和网络化,集货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和人才流于一体。
2 港口物流园的主要功能特性我国港口物流园区的开发建设始于21世纪初,目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在我国港口物流园区引入并起步发展的短短十几年时间里,港口物流园区占物流园区的比例约为36%,大连港、深圳港、天津港、上海港等大型港口纷纷建设港口物流园区,形成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及环渤海地区三大港口物流园区群,泰州港、苏州港、南京港、武汉港、重庆港纷纷建立港口物流园区,形成了沿长江带状布局,各园区主要功能如表1所示。通过梳理国内港口物流园区的相关功能,得出一般港口物流园区的主要包括六大功能:①中转运输——货物的集中与疏散,包括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以及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转运;②仓储集散——各种运输方式转换的临时库存和为生产经营提供原材料,半成品及产成品储存、管理和配送服务;③加工包装——通过对来往原料、半成品加工、组装和包装,可有效降低运输成本,提高生产效率;④信息处理——港口物流要对大量的、不同品类的、不同客户的、不同流向的货物进行管理、仓储、加工、配送,需要有很强的信息处理能力;⑤保税口岸——在园区部分区域实现保税(海关监管)区的功能,并设有海关、检验检疫等监管机构,为客户提供方便的通关通验服务;⑥商贸展销——靠近货源地和快速运输优势,就地进行商业商贸活动,并设立商品展示场所,提供贸易机会。
3 湖北宜昌三峡翻坝物流产业园的规划策略3.1 现状概况湖北宜昌三峡翻坝物流产业园位于秭归城区北部,是县城“三区二园、两翼展开”带
区域园区名称主要功能长三角地区
洋山深水港物流园区园区分为物流功能区与港口辅助区两部分,基本功能区有内河港区、国际物流区和综合设施配套区
上海港浦东集装箱物流园区主要功能区包括进口集装箱海关监管堆场、集装箱空箱堆场,物流转运中心、个性化仓库、海关查验区、国检放射性检测区、进出口集装箱熏蒸区、修洗箱及生活辅助区
宁波保税物流园区是全国8个实施区港联动试点的园区之一,具有国际中转、国际转口、国际物流配送、国际国内采购、流通加工等主体功能
环渤海地区
青岛港综合物流园区在前湾港区建设以集装箱、煤炭、矿石、原油等货种为主的综合物流园区天津港保税物流园区具备国际中转、国际配送、国际采购和国际贸易的四大功能
大连保税物流园区园区由保税区、海港联合组成,是北方重要的国际物流基地
珠三角地区
深圳盐田港物流园区园区具有保税仓储、流通性简单加工和增值服务、全球采购和国际配送、国际中转和转口贸易、检测维修、商品展示等功能
广州黄埔国际物流园区以广州港黄埔港区、广深铁路等区位优势为依托,在黄埔形成了港口物流、铁路物流以及相关物流产业聚集发展并初具规模
河港型物流园区
江苏江阴综合物流园区具有综合运输、货物仓储、货运配载、装卸搬运、信息处理、流通加工、检验检疫、商务咨询、招商引资等功能
泰州高港综合物流园重点打造的海泰化工交易市场、锦泰金属交易市场、粮油交易市场“三大物流交易市场”,临港产业提供“零库存”配送服务
南京龙潭港综合物流园区园区以集装箱多式联运为载体,具有储运、中转、分拨、配送、增值服务等物流运作及临港加工等功能
武汉阳逻港综合物流园区建设集集装箱转运、粮食交易和煤炭配送等三大全国性的物流配送中心为一体的可通江达海的综合型物流园区
重庆寸滩物流园区具有港口作业、空运服务、对外贸易、出口加工、商品展示、保税多式联运和金融商贸服务七大业务功能,并建有国内首个“水港+空港”一区双功能的保税港区
表1 国内港口物流园主要功能一览表
图1 用地现状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