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数字修约与计算48页PPT
- 格式:ppt
- 大小:9.42 MB
- 文档页数:48
有效数字修约及运算目的●正确地进行有效数字判定、修约及运算●规范取样规则依据●药典“凡例”●国家标准《数值修约规程》●《中国药品检定标准操作规范》●适用于药检工作中除生物检定统计法以外的各种测量或计算而得的数值。
主要内容1、有效数位的判断1.1有效数字的基本概念有效数字系指在药检工作中所能得到有实际意义的数值。
是由可靠数字和最后一位不确定数字组成的。
最后一位数字的欠准程度通常只能是上下差1单位。
1.2有效数位的判断1.2.1从非零数字最左一位向右数得到的位数减去无效零。
例:350×102 保留三位有效数,两个无效零。
35×103 保留二位有效数,三个无效零。
1.2.2从非零数字最左一位向右数而得到的位数。
例: 3.2 两位有效数字0.032 两位有效数字0.0320 三位有效数字1.2.3有效位数可视为无限多位的1.2.3.1 非连续型数值(如个数、分数、倍数)1.2.3.2 常数π,e和系数√21.2.3.3 (0.1 mol/L)滴定液的名义值1.2.3.4 规格、标示量1.2.4 pH值,其有效位数是由其小数点后的位数决定的,其整数部分只表明其真数的乘方次数。
例:pH=11.26([H+]=5.5×10-12 mol/L),其有效位数只有两位。
1.2.5有效数字的首位数字为8或9时,其有效位数可以多计一位。
例:85% 三位有效位数115% 三位有效位数99.0% 四位有效数字101.0% 四位有效数字。
2、数值的修约及取舍规则进舍规则:四舍六入五考虑。
五后非零则进一,五后全零看五前,五前偶舍奇进一,不论数字多少位,都要一次修约成。
RSD修约:只进不舍例:0.163% 修约成2位有效数位→0.17%不许连续修约:拟修约数字应在确定修约位数后一次修约获得结果,而不得多次连续修约。
例:修约15.4546,修约间隔为 1正确的做法为:15.4546—15;不正确的做法为:15.4546→15.455→15.46→15.5→16修约间隔为0.5(熔点值修约)50.8、50.9 修约值为5150.1、50.2 修约为50。
1 有效数字的定义有效数字是指实际上能测量到的数值,在该数值中只有最后一位是可疑数字,其余的均为可靠数字。
它的实际意义在于有效数字能反映出测量时的准确程度。
例如:用最小刻度为0.1cm的直尺量出某物体的长度为11.23 cm。
显然这个数值的前3位数是准确的,而最后一位数字就不是那么可靠,因为它是测试者估计出来的,这个物体的长度可能是11.24cm,亦可能是11.22cm,测量的结果有±0.01cm的误差。
我们把这个数值的前面3位可靠数字和最后一位可疑数字称为有效数字。
在确定有效数字位数时,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数字“0”来表示实际测量结果时,它便是有效数字。
例如:分析天平称得的物体质量为7.1560g滴定时滴定管读数为20.05mL这两个数值中的“0”都是有效数字在0.006g中的“0”只起到定位作用,不是有效数字有效位数及数据中的“0 ”:1.0005,五位有效数字0.5000,31.05% 四位有效数字0.0540, 1.86 三位有效数字0.0054,0.40% 两位有效数字0.5,0.002% 一位有效数字2 有效数字的计算规则2.1 有效数字的修约规则在运算时,按一定的规则舍入多余的尾数,称为数字的修约。
2.1.1 四舍六入五六双。
即测量数值中被修订的那个数,若小于等于4,则舍弃;若大于等于6,则进一;若等于5(5后无数或5后为0),5前面为偶数则舍弃,5前面为奇数则进一,当5后面还有不为0的任何数时,无论5前面是偶数还是奇数一律进一。
例如,将下列测量值修约为四位数:3.142 45 3.1423.215 60 3.2165.623 50 5.6245.624 50 5.6243.384 51 3.3853.384 5 3.3842.1.2 修约数字时,对原测量值要一次修约到所需位数,不能分次修约。
例如,将3.314 9 修约成三位数,不能先修约成3.315,再修约成3.32;只能一次修约为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