萘普生的生产工艺原理[可修改版ppt]
- 格式:ppt
- 大小:3.17 MB
- 文档页数:45
题目:萘普生的生产工艺研究目录一、概述 (1)二、研究进展 (2)三、合成路线及选择 (2)(一)、(±)—萘普生的合成路线 (2)(二)、(±)—萘普生的拆分 (7)三、萘普生的不对称合成 (8)四、生产工艺原理及过程 (11)一、1—氯—2—甲氧基萘的制备 (11)二、1—(5—氯—6—甲氧基—2—萘基)丙—1—酮的制备 (12)三、2—溴—1—(5—氯—甲氧基—2—萘基)丙—1—酮的制备 (13)四、5,5—二甲基—2—(1——溴乙基)—2—(5—氯—6—甲氧基—2—萘基)—1,3—二氧己环的制备 (15)五、(±)—萘普生的制备 (16)六、萘普生的制备 (18)五、三废处理及综合利用 (19)一、概述1、名称:萘普生,化学名为(+)—6—甲氧基—α—甲基—2—萘乙酸,英文名为(+)—6—methoxy—α—methyl—2—naphthaleneacetic aid。
结构式:萘普生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粉末;无臭或几乎无臭,无味。
熔点为153~158℃.萘普生在甲醇或氯仿中溶解,在乙醚中略溶,微溶于乙醇,在水中几乎不溶。
日光照射下颜色变深。
萘普生为S构型。
3、药物作用:萘普生为芳基丙酸类非甾体消炎镇痛药(NSAIDs),具有明显一直前列腺素合成的作用,并可稳定溶酶体活性。
具有较强的抗炎、抗风湿和解热镇痛作用。
动物实验证明,萘普生的抗炎作用约为保泰松的11倍、镇痛作用是阿司匹林的7倍、解热作用是阿司匹林的22倍。
即使在切除了肾上腺的动物身上也表现出消炎效能,这表明此作用并非通过垂体——肾上腺传输。
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椎炎、急性痛风、运动系统的慢性疾病及轻、中度疼痛。
二、研究进展20世纪60年代末,第一个芳基丙酸类消炎镇痛药布洛芬投入市场,标志着此类药物的研究进入一个新时代,先后开发了萘普生、酮基布洛芬、氟比洛芬等。
萘普生有美国Syntex公司开发,1986年货美国专利权,1972年正式生产并在墨西哥出售,1976年在美国上市,1994年呗美国FDA批准进入非处方药行列。
手性药物萘普生的光学拆分法制备一:实验目的掌握用光学拆分法制备手性药物萘普生,了解拆分消旋化合物的原理,学习用旋光仪分析手性药物中间体光学纯度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具有手性的药物其对映体往往有完全不同的药理活性,单一对映体的手性药物因其药效高、副作用低和安全等优点,受到了化学家和制药企业的重视,近二、三十年,手性药物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其销售额以每年15%的速度在增长。
萘普生为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用于治疗风湿性和类风湿性关节炎、胃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痛风、关节炎、腱鞘炎.亦可用于缓解肌肉骨骼扭伤、挫伤、损伤以及痛经等所致的疼痛。
研究表明(S)-萘普生的药效是(R)-萘普生的28倍。
目前获得单一手性化合物的方法主要有:①手性源合成法:以手性物质为原料合成其他手性化合物。
②不对称催化合成法:是在催化剂或酶的作用下合成得到单一对映体化合物的方法。
③外消旋体拆分法:是在拆分剂的作用下,利用物理化学或生物方法将外消旋体拆分成两个对映体,其中化学拆分法是工业生产上广泛应用的方法。
化学拆分法是利用如果外消旋体分子含有的活性基团与某一光学活性试剂(拆分剂)进行反应,生成两种非对映异构体的盐或其它复合物,再利用它们物理性质(如溶解度)和化学性质的不同将两者分开,最后把拆分剂从中分离出去,便可得到单一对映体。
本实验拆分的反应式如下:H3COCHCOOHCH3(±)-萘普生H3COCHCOOHCH3(+)-萘普生拆分反应结束后得到的产物(S)-萘普生,需测定其对映选择性,即产物的对映体过剩(ee 值)。
其测定方法有多种,本实验利用的是旋光仪的方法。
三、仪器和试剂旋光仪;熔点仪;磁力搅拌器(带加热控温);搅拌子;100 ml烧瓶;冷凝管;布氏漏斗;烘箱;小勺。
主要原料、试剂的规格和用量四、实验步骤1.(+)-萘普生·(—)-葡辛胺盐的制备将甲醇30 ml、外消旋萘普生2.5 g及(—)-葡辛胺3.2 g依次投入100ml单口瓶中,搅拌,缓缓加热至55℃,待物料全部溶解后,继续升温至回流,于67℃回流30min。
萘普生栓剂的制备萘普生栓剂的制备一、实验目的1.掌握热熔法制备栓剂的特点。
2.掌握栓剂制备中基质用量的确定。
二、基本概念及实验原理1.定义:系指药物与适宜基质制成的供腔道给药的固体状外用制剂。
栓剂中的药物与基质应混合均匀,无刺激性,外形要完整光滑,塞入腔道后,应能融化、软化或溶化,并与分泌液混合,逐渐释放出药物,产生局部或全身作用;并应有适宜的硬度,以免在包装或贮藏时变形。
2.基质:脂溶性基质3.种类:肛门栓4.制备方法:热溶法将基质置水浴加热熔融,然后与药物混合均匀,倒入冷却并涂有润滑剂的肛门栓模中,制成肛门栓剂。
三、仪器和材料仪器:肛门栓模、蒸发皿、水浴、冰浴、玻璃棒、天平、量筒、小刀、药匙、胶头滴管等。
材料:s+NPX、半合成脂肪酸甘油酯、肥皂醑、蒸馏水。
四、实验流程:五、实验步骤1.处方s+NPX 0.05g半合成脂肪酸甘油酯适量(待实验计算求得) 见附共制 10枚2.制法:取半合成脂肪酸甘油酯适量,置蒸发皿中,在水浴上加热熔融后,从水浴上取下,加入0.05 g萘普生细粉,搅匀,至近冷凝时倾入涂有肥皂醑的栓模中,共注10枚,迅速冷却,削平,取出即的。
3.用途:解热镇痛及非甾体抗炎作用。
六、记录的内容和方式:表:萘普生栓外观统计项目萘普生栓破裂数(枚)锥底凹陷数(枚)不光滑数(枚)完好数(枚)七、可能出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1. 栓剂过硬易碎,可能基质加入过多,固要适宜。
2. 药物沉积于栓模底部,不均匀,混合物近冷凝时随搅拌倒入栓模内,或栓模预先冰冷,以便倾入后迅速凝固。
八、预期的实验结果预期的结果:得到10每乳白色或微黄色的圆锥形栓。
外形完整光滑,硬度适宜。
附:取基质作空白栓,称的重量为G,另取基质与5mg药物定量混合做成含药栓,称的重量M,每粒栓剂中药物的重量为W,按下式求得萘普生对半合成脂肪酸甘油酯的置换价。
DV=W/G-(M-W)用测定的置换价计算出制备这种含药栓需要基质的重量x:X=(G-y/DV)*n式中,y为处方中药物的剂量;n为制备栓剂的枚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