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电路中的电压规律
- 格式:ppt
- 大小:523.50 KB
- 文档页数:13
串并联电路电压规律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探究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并通过实验数据验证理论分析结果。
实验器材
- 电源
- 电压表
- 电阻
- 连接线
实验步骤
1. 搭建串联电路:将若干个电阻连接在一起,形成串联电路。
确保电路连接正确稳定。
2. 测量电压:使用电压表分别测量每个电阻上的电压,并记录测量结果。
3. 搭建并联电路:将若干个电阻并联连接在一起,形成并联电路。
确保电路连接正确稳定。
4. 测量电压:使用电压表分别测量并联电路中每个电阻上的电压,并记录测量结果。
实验数据
串联电路
并联电路
数据分析
根据实验数据,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 在串联电路中,电压随电阻增加而增加。
- 在并联电路中,电压在各个电阻上保持不变。
结论
根据实验结果和数据分析,串联电路中的电压与电阻成正比,
而并联电路中各个电阻上的电压相等。
这与理论分析结果相一致。
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加深了对串并联电路中电压规律的理解。
实验结果与理论分析结果一致,验证了电压规律。
在今后的研究中,我们将进一步探索电路的其他特性和规律。
探究“电压规律”的六种方法在物理实验中,经常要进行多次测量。
但是,不同的测量要求和实验目的,多次测量的目的是不一样的。
一般来说多次测量有两个目的:⑴减小实验的误差;⑵找物理规律。
比如测量某一个具体的物理量的值—长度、体积、质量、密度等,多次测量就是为了取平均值以减小实验的误差;而在探究串并联电路的电流、电压特点的实验中,多次测量则是为了找出一般的物理规律,因为一次测量具有偶然性,所得到的规律不具有一般性。
那么,在探究串联或并联电路的电压规律的实验中,如何进行多次测量呢,又有多少种方法可供选择呢?(以探究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为例)方法一:在探究串联电路的电压关系时,往往使用如图1所示的电路,先用电压表分别正确的测量了灯泡L1和灯泡L2两端的电压,再用电压表正确的测量出L1和L2两端的总电压(如图2);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再测量几次,记录实验数据,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还可以使用图3所示的电路连接方法,同时接三个电压表进行实验)。
方法二:还是使用图1所示的电路,灯泡的规格不同,只是改变干电池的节数来改变电源电压,从而实现多次测量;方法三:同2,只是电源使用的是学生电源(可以进行电压的调节),实验中只要改变电源的电压就可以实现多次测量;方法四:在学习的电阻只是之后,仍然使用图1所示的电路,只是将小灯泡换成了定值电阻,重复方法一的步骤,也可以实现多次测量,得出实验结论;方法五:在学习了滑动变阻器之后,可以使用如图4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探究,改变滑动变阻接入电路的电阻值,用电压表分别测量灯泡、滑动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和灯泡、变阻器两端的总电压,进而得出实验结论;方法六:如图4所示,将小灯泡换成定值电阻或者是变阻箱进行实验,也可以实现多次测量,得出实验结论。
这些方法无优劣好坏之分,但无论是哪一种实验方法,都存在着实验误差,因此在实验之后,可以尝试着分析一下产生实验误差的原因,以达到对实验的深层次的理解。
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一、知识回顾1、串联电路电压规律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即U=U1+U2+ …… +Un2、并联电路电压规律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都相等:U1=U2=……=Un=U二、典型例题例1:在探究串、并联电路规律的实验里,王海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操作:(1)①把两个标有“2.5V0.3A”的小灯泡L1和L2串联起来接到电源上,使灯泡发光(如图l所示).②分三次接人电压表,分别测量AB之间、BC之间、AC之间的电压并记入表一.(2)①把上述两个灯泡改接成并联后,接到另一电源上,使灯泡发光(如图2所示).②分三次接入电流表,分别测量A、B、C三点的电流并记入表二.表一表二请你评估:(1)表一的测量结果有一个是错误的,错误的是_ac______,判断的依据是因为__串联电路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之和________;(2)表二的测量结果是否可能?谈谈你的观点.(3)你认为王海小组同学用两个相同的小灯泡做这个探究实验科学吗?如果是你做,你还会怎样设计实验呢?分析:(1)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2)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的电流之和.(3)应选用不同的灯泡做几次实验,是为了让结果具有普遍性.解答:(1)两个灯泡是相同的,灯泡两端的电压应该是相同的,如果实验准确,U AC 跟U AB与U AC之和相等,实验中是存在误差的,但是不会相差很悬殊.错误的是U AC,判断依据是因为U AC跟U AB与U AC之和相差太大.故答案为:U AC;因为U AC跟U AB与U AC之和相差太大.(2)两个灯泡是相同的,两个灯泡中的电流应该是相同的.如果实验准确,I C=I A+I B.实验中是存在误差的,因为A点和B点电流之和接近C点的电流,在误差范围内,符合并联电路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的规律.(3)该同学用两个相同的小灯泡做这个探究实验,实验数据带有特别性,结论会有一定偶然性,不能具有普遍性;因此应选用不同的灯泡多做几次实验.———————————————————————————————————————————————————————例2:某同学在探究串联电路电流和电压特点,实验电路如图.(1)在图中用笔画线做导线,将电压表接入电路,使其测L1两端的电压;(2)电路连接完毕、闭合开关后发现,两灯均不亮,电压表有读数,电流表没有读数,则可能故障是:__________;若电压表指针出现图示情况,则下一步应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3)排除故障后,继续实验,再用电压表测灯L2两端电压,此时电压表需不需要用大量程试触:________,你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实验探究注意事项
1. 嘿,在做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实验探究时,可千万别小瞧了器材的准备啊!就像战士上战场不能没有趁手的兵器一样。
比如你要是没准备好合适的电压表,那怎么能准确测量电压呢?
2. 实验操作的时候可得小心谨慎呀!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就好比走钢丝,一步都不能错。
比如连接电路时要是粗心大意接错了线,那不就全乱套啦!
3. 测量电压时一定要认真仔细啊,这可不是能敷衍的事!就像寻宝一样,要一点点去探寻准确数值。
你想想,要是随随便便测一下,那能得到靠谱的数据吗?
4. 注意观察呀朋友们!别做了半天实验啥都没发现。
这就好比看风景,不仔细看怎么能欣赏到美丽之处呢。
比如没注意到电压的细微变化,那不就白忙活啦!
5. 记录数据可不能马虎!这就像记账似的,记错了可就麻烦大了。
要是记错了电压数据,后续的分析不就都错啦?
6. 多次测量很重要啊,别偷懒!这就像跑步要多跑几圈才能看出耐力一样。
只测一次就下结论,那能准确吗,对吧?
7. 分析数据时要动脑子呀!不能光盯着数据发呆。
这好比破案,要从蛛丝马迹中找出真相。
要是不会分析,那做实验还有啥意义呢?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只有把这些注意事项都牢记于心,认真去做,才能做好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实验探究啊!。
蕉溪中学物理实验报告姓名: 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合作者: 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日期: _____年__月___日一、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一、实验目的:练习使用电压表,探究串联电路的总电压跟各部分电路电压的关系。
二、实验器材: 2节干电池(或学生电源),电压表( 0~ 3V、 0~15V),小灯泡 3 个(灯泡规格不同),开关,导线若干。
三、实验要求:1.提出问题:串联电路的总电压与各部分电路电压有什么关系?2.猜想与假设:串联电路的总电压可能等于各部分电路电压之和。
图 1 实验电路图3.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1)检查器材,观察电压表的量程和分度值。
(2)连接串联电路(注意开关的正确状态)。
(3)闭合开关查看两灯是否发光。
(4)将电压表与 L1灯并联,测出它两端的电压,记入表格中。
(5)将电压表与 L2灯并联,测出它两端的电压,记入表格中。
(6)将电压表与整个 L1 L2串联电路并联,测出串联电路的总电压,记入表格中。
(7)更换一只小灯泡,重复实验步骤( 4)至( 6)。
(8)断开开关,整理器材。
四、实验记录 :1.接入电路中电压表的量程是,分度值是。
2.测量数据:实验次数L1灯两端的电压 U1/ V L 2灯两端的电压 U2/ V 串联电路的总电压 U/ V 12五、分析和论证:实验结论:串联电路的总电压。
二、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的规律一、实验目的:练习使用电压表,探究并联电路的总电压跟各支路两端电压的关系。
二、实验器材: 2节干电池(或学生电源),电压表( 0~ 3V、 0~15V),小灯泡 3 个(灯泡规格不同),开关,导线若干。
三、实验要求:1.提出问题:并联电路的总电压与各支路两端电压有什么关系?2.猜想与假设:并联电路的总电压可能等于各支路两端电压。
图 2 实验电路图3.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1)检查器材,观察电压表的量程和分度值。
(2)连接并联电路(注意开关的正确状态)。
初中物理《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串联电路的基本概念,知道串联电路中各用电器相互影响,不能独立工作。
2.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3.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渗透科学方法教育,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1. 串联电路的概念及其特点。
2. 电压的概念及其单位。
3. 实验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串联电路的特点,电压的概念及其单位,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2. 教学难点: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的探究过程。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分析,自主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2. 运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相关知识,引入串联电路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2. 探究活动: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数据,分析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3. 成果展示: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分享探究过程和心得体会。
4. 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强调相关知识点。
5.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实验和所学知识,完成相关练习题。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串联电路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评价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观察能力、数据分析能力及合作意识。
3. 评价学生对电压概念的理解及其单位换算能力。
4. 评价学生对串联电路中电压规律的探究成果。
七、教学资源1. 实验器材:电压表、电流表、灯泡、导线、电源等。
2. 教学课件:串联电路相关知识、实验操作步骤、数据分析等。
3. 参考资料:串联电路的原理、电压的定义及其计算公式等。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周:复习相关知识,引入串联电路概念。
2. 第2周:讲解电压概念及其单位,演示实验操作。
探究串联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串联和并联电路是电路连接的两种常见方式,它们影响电压的分布方式。
让我们分别来探讨一下它们中电压的规律:
1. 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 在串联电路中,多个电阻、电器或元件依次连接,电流沿着相同的路径流动。
- 根据基尔霍夫电压定律,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个电阻或元件电压之和。
- 如果有n个电阻或元件串联,总电压(Vt)等于各电压(V1,V2,...,Vn)之和,即Vt = V1 + V2 + ... + Vn。
2. 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
- 在并联电路中,多个电阻、电器或元件平行连接,它们连接在相同的两个节点上,电流分成不同的路径。
- 根据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并联电路中总电流等于各个电阻或元件电流之和。
- 并联电路中,各个电阻或元件之间的电压相同,等于总电压。
- 如果有n个电阻或元件并联,总电压(Vt)等于各电压(V1,V2,...,Vn)中的任何一个,即Vt = V1 = V2 = ... = Vn。
总结:
- 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电压之和,而电流相同。
- 并联电路中,总电流等于各电流之和,而电压相同。
这些规律对于理解电路中电压的分布和计算电路参数非常重要,可以帮助工程师设计和分析电路。
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电流电阻规律
在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电流和电阻之间存在一些规律和关系。
本文将探讨串并联电路中的这些规律。
我们来探究串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
在串联电路中,电流经过电源依次流经每个电阻,因此电流大小保持不变。
根据欧姆定律,电压与电阻的乘积等于电流,即V=IR。
因此,在串联电路中,电压的总和等于各个电阻上的电压之和。
让我们来了解并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
在并联电路中,电源的电流分别流过各个电阻,因此电流大小保持不变。
根据欧姆定律,电压与电阻的乘积等于电流,即V=IR。
在并联电路中,各个电阻上的电压相等,因此总电流等于各个电阻上的电流之和。
我们来研究电阻在串并联电路中的规律。
在串联电路中,电阻的总和等于各个电阻的相加值,即R总=R1+R2+R3+...。
而在并联电路中,电阻的倒数的总和等于各个电阻的倒数之和的倒数,即1/R总
=1/R1+1/R2+1/R3+...。
串并联电路中存在一些电压、电流和电阻的规律。
在串联电路中,电压等于各个电阻上的电压之和,电流保持不变;而在并联电路中,电流等于总电流,各个电阻上的电压相等。
此外,串联电路中电阻的总和等于各个电阻的相加值,而并联电路中电阻的倒数的总和等于各个电阻的倒数之和的倒数。
这些规律是我们研究和理解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电流和电阻变化的重要基础。
第四节 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一、学习目标1、知道如何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2、会正确连接电路3、会正确使用电压表4、通过探究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切身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领会科学探究的方法。
激发学生主动进行探究的意识。
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协作精神二、学习内容串联电路两端电压有什么关系预习形成一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U) 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U 1和U 2)之和,写成数学表达式是合作展示一.学生进行试验甲1、提出问题:两个灯泡是串联起来接到电源上的。
流过串联电路AB 之间、BC 之间、AC 之间的电压有什么关系?2、猜想与假设:对提出的问题,你有哪些猜想或假设?请把你的想法写出来3、制定计划:实验时可以分别把电压表连在AB 两点、BC 两点、AC 两点,测量电压,看看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换上另外的小灯泡,反复测量,至小三次,看看是否还有同样的关系。
自计画电路图4、进行试验收集证据:在进行试验的实际操作中,要如实记录实验数据,还要把实验操作中出现的问题扼要地记录下来,以便改进试验,或在分析数据时使用。
5、分析论证,得出结论:6、评估:在得出结论后,应该思考:试验设计有没有不合理的地方?操作中有没有什么失误?测量结果是不是可靠?然后把这些思考的内容,简要地记录下来。
7、交流:最后,要把你的探究过程及结论告诉同学和老师,或者把这个探究纪录给他们看,征求他们的意见。
积压改进自己的错误与不足,又要为自己的正确观点和做法辩护。
把交流的情况简要即在这里。
探究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预习形成二1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的主要步骤: , , , , , , 2、结论:并联电路各支路两端的电压 ,数学表达式合作展示二实验步骤如同前面(结合课本)分析论证,得出结论:三、检测反馈1、图35所求伏特表的示数是______;如果改用另一量程,指针的位置不变,那么伏特表的示数是______伏特。
2.如右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后,两灯都发光,一段时间后,其中某灯突然熄灭,而电流表、电压表都仍有示数,发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A.灯L1短路B.灯L2短路C.灯L1断路 D.灯L2断路3.如左图所示,三个灯泡完全相同,电压表示数为2V,则L1两端电压是,L2两端电压是。
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实验报告【实验目标】1、探究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电压关系;2、体验探究的过程,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实验器材】电池组、电压表、三个小灯泡(其中两个规格相同)、开关、导线若干。
【提出问题】1、串联电路中,两端的总电压与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之间有什么关系?2、并联电路中,两端的总电压与各个支路两端的电压之间有什么关系?【猜想与假设】1、串联电路中:2、a 电压是由大到小的,电压每分配到一个小灯泡,就消耗一部分电能,回到负极时就小了b 小灯泡一样亮,电路中各点的电压应该相同c 靠近电源正负极的地方应大些3、并联电路中:a 是不是和串联时一样,相等b 干路电压分配给两条支路,两支路电压的和应等于干路电压c 如果灯泡不一样,两支路电压的和会超过干路电压【设计与进行实验】(一)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1、实验电路图:2、实验步骤:①按照电路图连接实物图;②将电压表分别并联在电路中AB之间、BC之间、AC之间,并分别记录测量的电压值;③换用另外的小灯泡再测一次。
L1两端的电压U1/V L2两端的电压U2/V 总电压U/V第一次测量0.75 0.75 1.5第二次测量0.6 0.9 1.5实验结论: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二)探究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12、实验步骤:①按照电路图连接实物图;②将电压表分别并联在电路中AB之间、CD之间、EF之间,并分别记录测量的电压值;③换用另外的小灯泡再测一次。
L1两端的电压U1/V L2两端的电压U2/V 总电压U/V第一次测量 1.5 1.5 1.5第二次测量 1.5 1.5 1.5实验结论:在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4.探究串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实验准备】1.在探究串联电路中的电流规律的过程中,通过小组间的讨论交流,你是否注意到有些小组串联在同一电路中的两个小灯泡发光的亮度不同这一现象?是因为通过它们的电流不同吗?为什么?你认为这两个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会相同吗?串联电路中的电压又会有什么规律呢?你打算如何去验证你的猜想?2.要探究串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需要哪些实验器材?说说你的实验方案并与同学交流讨论。
3.和同学相互说说使用电压表测电压时要注意那些问题,必要时可以查看教材或相关资料看看你们说得是否全面准确。
【实验目标】1.会用电压表测电压。
2.会设计相关的实验电路并画出电路图。
3.通过探究得出串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
4.在实验中能与同学交流合作。
【实验项目】探究串联电路中的电压规律【实验步骤】1.按图(a)连接电路,注意在连接电路的过程中开关S应该(填“闭合”或“断开”),在检查电路连接无误后再合上开关,测出L1两端的电压U1。
(a)(b)(c)2.按图(b)把电压表改接在L2的两端,测出L2两端的电压U2。
3.按图(c)用电压表测出L1和L2串联两端的总电压U。
4.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按上述步骤再重复测一到两次。
【实验记录】【实验结论】通过分析讨论测量数据,你得到什么结论?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各部分电路两端的电压。
【交流思考】1.在使用电压表测电压前,应检查指针是否对准零刻度线。
如果有偏差,需先校零;在测电压时,电压表必须并联在被测电路的两端,并使电流从电压表的“+”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被测电压不能超过电压表的量程,在不能估计被测电压大小的情况下,应选用最大的量程,并用试触法判断电压的大小,然后根据判断的结果,选用合适的量程。
2.在探究的过程中尽量用不同规格的灯泡多测几组数据,使所得的结论更科学。
3.如果你在实验的过程中闭合开关后,发现电压表的指针反偏,则表明,此时应先,再改接电压表的“+”、“-”接线柱。
在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是:总电压等于各个电阻或元件电压之和。
换句话说,串联电路中的电压是按照顺序分配的,每个电阻或元件消耗的电压之和等于总电压。
数学上可以表示为:
V总= V1 + V2 + V3 + ... + Vn
其中,V总是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V1、V2、V3等分别表示每个电阻或元件的电压。
在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是:各个支路的电压相等。
换句话说,每个支路上的电压相同,且等于整个并联电路两端的电压。
数学上可以表示为:
V1 = V2 = V3 = ... = Vn = V总
其中,V1、V2、V3等表示每个支路的电压,V总表示并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规律仅适用于理想情况下的电路,即无内阻、无损耗等。
在实际应用中,电阻、电流和电压之间的关系还受到电路的特性和元件的性质等因素的影响。
中考复习电学(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规律)实验专题1.同学们为了“探究串联电路的电压关系”,设计的实验电路如图甲所示。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该处于(填“闭合”或“断开”)状态,为了使探究得出的结论具有普遍意义,L1、L2应该选择(填“相同”或“不同”)的小灯泡;(2)测出L1两端的电压后,小明断开开关,准备拆下电压表,改接在B、C之间。
小聪认为小明的操作太麻烦,只需将与A点相连的导线直接改接到C点即可。
小聪的办法是否正确?答:(填“正确”或“不正确”)。
理由是。
2.在“探究串联电路电压的特点”活动中。
(1)如图所示,连接电路时,至少需要根导线;实验中应选择规格(相同/不同)的小灯泡。
(2)在测L1两端电压时,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示数为零,原因可能是(填出一种即可)。
(3)小芳保持电压表的B连接点不动,只断开A连接点,并改接到C连接点上,测量L2两端电压。
她能否测出L2两端电压?,理由是。
3.用如图所示的电路来探究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时;(1)实验中应选择规格(填“相同”或“不相同”)的灯泡.(2)用电压表分别测出L1和L2两端电压及串联总电压的值分别为U1、U2、U,经过多次实验,得到的数据记录在如表中.分析实验数据,可得到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是(用公式写出).(3)进行多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填“寻找普遍规律”或“减小实验误差”)。
4.在探究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时,小李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
(1)电压表测灯两端的电压;为了测量BC两点间的电压,小李将接A点的线端改接到C 点,闭合开关后,发现;A.电压表无示数B.示数超过电压表量程C.电压表指针反偏(2)为了测量两灯的总电压,只需要改动一根导线就可测得总电压,请在图中用“×”号指出需要改动的导线,并在原图中画出正确的电路连接。
5.“探究串联电路的电压关系”的实验电路如图1所示。
(1)为了使探究得出的结论具有普遍意义,L1、L2应该选择(选填“相同”或“不相同”)的小灯泡;实验小组L1两端电压/V L2两端电压/V串联总电压/V1 1.4 3.1 4.52 3.0 1.3 4.43 1.1 1.7 2.94 1.8 1.2 3.0(2)小强根据图1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电压表示数如图2所示,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准确,接下来他应该;(3)测出L1两端的电压后,小强断开开关,准备拆下电压表,改装在B、C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