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绘本《朱家的故事》(周)
- 格式:doc
- 大小:16.50 KB
- 文档页数:2
幼儿园大班教案《朱家故事》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教材《幼儿绘本阅读》第四章第五节,内容为《朱家故事》。
故事讲述了朱家三兄弟在家庭生活中相互关爱、互相帮助的温馨故事,通过故事让幼儿体验家庭亲情,学会关爱他人。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中所传递的家庭亲情。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故事中的家庭亲情,学会关爱他人。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力、表达力和想象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绘本《朱家故事》,教学挂图。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家庭中的趣事,引导幼儿关注家庭生活。
(2)教师展示绘本封面,引导幼儿观察并猜测故事内容。
2. 讲解故事(10分钟)(1)教师带领幼儿一起阅读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情节。
(2)教师分段讲解故事,让幼儿理解故事中的家庭亲情。
3. 例题讲解(5分钟)(1)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思考故事中的关爱行为。
(2)教师示范回答,并给予幼儿回答问题的鼓励。
4. 随堂练习(10分钟)(1)幼儿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在家庭中的关爱行为。
(2)每组派代表进行分享,其他幼儿倾听并给予掌声。
5. 创意手工(10分钟)(1)教师分发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材料。
(2)教师示范制作方法,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自己的家庭故事。
(1)教师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创作想法。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朱家故事》2. 板书内容:(1)故事梗概(2)家庭亲情(3)关爱他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我的家庭故事请幼儿回家后,与家人一起创作一个关于自己家庭的故事,可以绘画、剪纸、写作等多种形式。
答案示例:故事《我家的快乐时光》故事内容:描述一次家庭户外活动,如野餐、游玩等,重点表现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爱与互动。
2. 作业要求:作品需真实反映家庭生活,具有趣味性和创意。
《朱家故事》绘本故事课件一、故事背景《朱家故事》是一本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的绘本故事,讲述了朱家三兄弟——朱大、朱二、朱三的成长历程。
故事以中国古代的农村为背景,通过朱家三兄弟的生活琐事,展现了家庭亲情、手足之情以及邻里之间的和睦相处。
二、故事梗概1.朱大、朱二、朱三出生在一个贫寒的家庭,他们的父母早逝,兄弟三人相依为命。
为了维持生计,朱大承担起家庭的重担,辛勤劳作,供养两个弟弟读书。
2.朱二聪明好学,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秀才,成为村里的骄傲。
朱三则天生神力,喜欢舞枪弄棒,立志成为一名武将。
3.朱大为了支持两个弟弟的理想,更加努力地工作,甚至不惜卖身为奴,为弟弟们筹集学费和兵器。
朱二和朱三也深知大哥的付出,心怀感激,发奋学习,争取早日出人头地,回报大哥的恩情。
4.皇天不负有心人,朱二金榜题名,成为了一名官员,衣锦还乡。
朱三则因战功显赫,被封为将军。
兄弟三人终于实现了各自的理想,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5.然而,朱大却因劳累过度,不幸离世。
朱二和朱三悲痛欲绝,为了纪念大哥,他们决定将家族发扬光大,传承大哥的勤劳、善良和无私的精神。
三、故事主题1.家庭亲情:故事中,朱家三兄弟虽然生活贫困,但彼此关爱,互相扶持。
朱大为了弟弟们的幸福,不惜付出一切。
朱二和朱三也深知大哥的恩情,努力回报。
这种深厚的家庭亲情令人感动。
2.手足之情:朱家三兄弟虽然性格各异,但彼此关心,互相帮助。
朱大为了弟弟们的成长,承担起家庭的重担;朱二和朱三也为了大哥的付出,发奋学习,争取早日出人头地。
这种深厚的兄弟情谊令人敬佩。
3.邻里和睦:故事中,朱家三兄弟与邻里关系融洽,互相帮助。
在朱大离世后,邻里们纷纷伸出援手,帮助朱二和朱三度过难关。
这种和睦的邻里关系体现了中国传统社会的美好品质。
4.勤劳、善良、无私:朱大作为家中的顶梁柱,勤劳、善良、无私地为家庭付出。
他的精神品质成为了家族的传家宝,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朱家人。
四、教学建议1.通过讲述《朱家故事》,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家庭观念,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2024年2023大班语言活动教案《朱家故事》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理解绘本《朱家故事》的内容,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 培养学生关爱家人,懂得感恩,珍惜家庭的情感。
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绘本内容,学会关爱家人,培养家庭价值观。
2. 教学重点:通过绘本阅读,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观察、思考、讨论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绘本《朱家故事》、多媒体设备、图片卡片。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朱家家庭成员的图片,让学生猜测他们之间的关系,引发学生对家庭话题的兴趣。
过程细节: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提出问题,学生积极回答。
2. 故事讲述:教师讲述绘本《朱家故事》,引导学生关注故事中家庭成员的互动。
过程细节:教师生动形象地讲述故事,注意语气、表情的变化,引导学生关注故事细节。
3. 例题讲解:针对故事内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过程细节:教师提出问题,如“故事中朱家家庭成员之间是如何互动的?” “你从故事中学到了什么?”等,学生积极思考并回答。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分享自己家庭成员的趣事,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过程细节: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大胆分享。
六、板书设计1. 《朱家故事》2. 主要内容:家庭成员、关爱家人、家庭价值观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我的家庭故事答案:学生以绘画或文字形式,描述自己家庭成员的互动,表达对家庭的关爱。
2. 作业题目:给家人写一封感谢信答案:学生以信件形式,表达对家人的感激之情,内容真实、感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家庭中开展“家庭故事会”,分享家庭成员的趣事,增进亲情。
同时,教师可推荐相关绘本,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家庭话题。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导入环节中,引发学生对家庭话题的兴趣。
2024年幼儿园大班教案《朱家故事》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教材《快乐阅读》第四单元,章节为《朱家故事》。
详细内容包括:故事阅读、角色扮演、情感体验和问题讨论。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故事的基本情节,理解家庭和谐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关爱家人,懂得感恩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故事中的家庭和谐观念,体验故事角色情感。
教学重点:阅读故事,学会关爱家人,懂得感恩。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故事课件、图片、角色扮演道具。
学具:彩笔、画纸、图书。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课件展示故事封面,引导学生观察并猜测故事内容,激发阅读兴趣。
2. 阅读故事:教师带领学生共同阅读故事,讲解故事中的生字词,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让学生扮演故事角色,进行角色扮演,体验故事情感。
4. 例题讲解:讲解故事中的关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1)故事中朱家为什么会变得不和谐?(2)朱家是如何恢复和谐的?5. 随堂练习: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朱家故事》2. 板书内容:故事梗概家庭和谐的重要性学会关爱家人,懂得感恩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画一幅表现家庭和谐的画。
(2)写一段话,描述自己如何关爱家人。
2. 答案:(1)略(2)例:我每天放学回家都会帮妈妈做家务,给她捶背,让她不那么辛苦。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在本节课结束后,及时反思教学方法、教学效果,针对不足进行调整。
2. 拓展延伸:(1)开展家庭主题班会,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家庭故事。
(2)组织学生进行家庭角色互换活动,体验家庭成员的辛苦和付出。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2. 实践情景引入和例题讲解3. 作业设计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是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环节。
针对《朱家故事》这一教学内容,难点在于让学生理解故事中的家庭和谐观念,体验故事角色情感;重点则在于阅读故事,学会关爱家人,懂得感恩。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朱家故事》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领域教材第四章《家庭与社区》中的《朱家故事》。
该故事讲述了一个温馨的家庭日常,通过朱家四口之家每天的生活场景,描绘了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友爱、合作与分享。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家庭的温暖,培养对家的热爱。
2.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学会用完整的句子讲述故事情节。
3.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学会从故事中发现问题,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用完整的句子讲述故事情节,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2. 教学重点: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家庭亲情,培养对家的热爱。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故事挂图、PPT、录音机、磁带。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组织幼儿讨论自己家里的日常生活,引导幼儿关注家庭成员间的相互关爱与帮助。
2. 讲解故事(10分钟)教师播放PPT,一边展示故事挂图,一边讲述《朱家故事》。
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家庭成员的亲情表现。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挑选故事中的一个场景,如:朱爸爸给朱妈妈做饭。
引导幼儿用完整的句子描述该场景,并进行示范。
4. 随堂练习(5分钟)教师给出其他故事场景,让幼儿尝试用完整的句子进行描述。
5. 小组讨论(5分钟)教师组织幼儿分组讨论,讨论故事中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爱与帮助。
6. 情景表演(10分钟)教师邀请幼儿上台表演故事中的场景,让其他幼儿观看并评价。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朱家故事》2. 板书内容:故事主要角色:朱爸爸、朱妈妈、朱哥哥、朱妹妹家庭成员的亲情表现:关爱、帮助、合作、分享语言表达:用完整的句子描述故事场景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用完整的句子描述故事中的一个场景。
2. 答案示例:朱妈妈在厨房里做饭,朱爸爸在客厅里打扫卫生。
朱哥哥和朱妹妹在房间里画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中,教师应关注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引导幼儿用完整的句子进行描述,培养表达能力。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朱家故事》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领域教材《快乐阅读》第四章第二十五课《朱家故事》。
内容讲述了一个温馨的家庭故事,通过故事让幼儿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爱与责任,以及互相帮助的重要性。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家庭成员之间要相互关爱、互相帮助。
2.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能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3.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通过观察图片,找出故事中的细节。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的主要情节,以及理解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爱与责任。
重点:通过故事让幼儿感受家庭的温暖,学会关爱家人,互相帮助。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故事挂图、卡片、玩具家庭成员。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让幼儿观察朱家家庭成员的特点,引导幼儿说出家庭成员的称呼。
2. 讲解故事:a. 播放PPT,教师讲述故事。
b. 针对故事中的关键词语和情节,进行提问,引导幼儿回答。
c. 结合故事内容,引导幼儿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爱与责任。
3. 故事讨论:a.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讨论故事中的情节。
b. 鼓励幼儿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4. 随堂练习:a. 让幼儿观察故事挂图,找出故事中的细节。
b. 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对话练习。
六、板书设计1. 《朱家故事》2. 主要人物:朱爸爸、朱妈妈、朱哥哥、朱妹妹3. 故事主题: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爱与责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画一画你心中的家庭,介绍一下你的家庭成员。
b. 编一个小故事,讲述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爱与责任。
2. 答案:a. 画出的家庭需包含爸爸、妈妈、兄弟姐妹等成员,并注明称呼。
b. 编写的故事要围绕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爱与责任,语句通顺,情节生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a. 教师在讲故事时要注重语气、表情,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大班的阅读活动《朱家故事》教案一、教学内容本次活动选自幼儿园大班阅读活动教材《朱家故事》。
教材内容讲述了朱家家庭成员的生活琐事,通过幽默生动的故事情节,引导幼儿认识家庭责任,培养幼儿的感恩之心。
二、教学目标1. 引导幼儿感受故事的幽默和趣味性,激发幼儿阅读兴趣。
2. 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教育幼儿懂得家庭成员间的关爱与责任,培养幼儿的感恩之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难点:让幼儿懂得家庭成员间的关爱与责任,培养幼儿的感恩之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故事课件、图片、家庭成员角色头饰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故事课件,引导幼儿观看图片,引起幼儿对故事的好奇心,激发幼儿阅读兴趣。
2. 故事讲述(5分钟)教师以生动的语言讲述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家庭成员的行为,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3. 角色扮演(5分钟)教师组织幼儿分组扮演故事中的家庭成员,让幼儿通过角色扮演,体验故事中家庭成员的情感,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4. 讨论交流(5分钟)教师引导幼儿讨论故事中家庭成员间的关爱与责任,让幼儿懂得感恩之心。
5. 实践活动(5分钟)教师组织幼儿进行实践活动,让幼儿动手制作家庭成员的画作,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教师邀请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引导幼儿分享制作过程中的感受,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朱家故事家庭成员:爸爸、妈妈、小明、小丽关爱与责任感恩之心七、作业设计1. 请幼儿回家后,向家人讲述《朱家故事》的内容。
2. 请幼儿思考家庭成员间的关爱与责任,画出自己家庭成员间的温馨时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次活动中,幼儿积极参与讨论交流,通过实践活动,培养了幼儿的动手能力。
但在故事讲述环节,部分幼儿对故事内容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2024年《朱家故事》幼儿园大班语言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朱家故事》的故事情节和主要角色。
帮助幼儿理解故事中的情感和道德教育意义。
1.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倾听和表达能力,通过讲述故事情节来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通过观察插图来理解故事内容。
1.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的共鸣和同理心,让幼儿学会关心他人。
培养幼儿的自我反思能力,让幼儿学会从故事中汲取教训。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故事简介:《朱家故事》是一部描绘朱家家庭成员日常生活的小说,通过一系列有趣的故事情节,展现了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友情和爱情。
2.2 故事主题:家庭的重要性:通过故事让幼儿认识到家庭的重要性,学会珍惜和爱护家人。
道德教育:通过故事中的情节,培养幼儿的道德观念和良好行为习惯。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讲述法:以生动的语言和表情动作,讲述故事情节,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通过提问和互动,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故事讲述,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3.2 观察法:展示故事插图,让幼儿观察并描述故事情节和角色特征。
通过观察,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第四章:教学准备4.1 教具准备:故事书籍《朱家故事》故事插图PPT或挂图角色头饰4.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教学环境,有利于幼儿集中注意力。
第五章:教学过程5.1 导入:以歌曲或游戏引入故事主题,激发幼儿的兴趣。
5.2 故事讲述:讲述故事情节,通过生动的语言和表情动作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在故事讲述过程中,适时提问和互动,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故事讲述。
5.3 故事讨论:故事结束后,引导幼儿讨论故事中的情感和道德教育意义。
让幼儿分享自己在家庭中的亲情体验,培养幼儿的共鸣和同理心。
5.4 角色扮演:分组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角色扮演活动。
通过角色扮演,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鼓励幼儿在家庭中实践故事中的道德教育意义,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认知评价:通过提问和讨论,评估幼儿对故事情节和角色理解的程度。
大班语言活动:《朱家故事》 大班语言活动《朱家故事》 苏州市吴中区越溪实验小学附属幼儿园蒋敏 设计意图 中国大部分的儿童在传统刻板的男主外、女主内式的家庭分工氛围中 成长,孩子们理所当然地认为做家务是妈妈的事。
妈妈的勤劳是孩子们赞美的资本,也是培养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小 王子小公主的温床。
然而,安东尼· 布朗的绘本《朱家故事》,以其幽默诙谐的特有方式, 化繁为简的睿智独到,轻松地引导孩子们了解家庭琐事的分工与分担。
家庭的和睦、快乐源于合理的分工,共同的分担,更重要的是相互的 尊重。
在具有一定的观察、分析、理解、表达等能力的大班年龄段的幼儿面 前,绘本中处处充满着机智以及视觉上的幽默,他们完全能在教师的引导 下细细体会,并能充分享受到类似于侦探游戏的乐趣,挖掘出许许多多隐 藏在画面中,不合理却饶有兴味的细节。
活动不仅仅停留在浮于表面的视觉笑话上,教师的用心是要藉此引发 孩子去回忆自己的生活经验,帮助幼儿建立家事不是妈妈的天职,家事是家中每一份子的责任,应该分工合作、共同完成的观念,由此产生做自己 力所能及的事的意愿。
活动目标 1 学习细致观察画面,理解故事内容。
2 能根据画面提供的信息,用自己的语言大胆讲述朱家发生的事情。
3 知道家务事要共同分担,愿意帮助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活动准备 1《朱家故事》。
2 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观察封面,设疑导入。
瞧,这是一家人,他们都姓朱,这是爸爸、妈妈和他们的两个孩子, 一个叫西蒙,一个叫帕克。
看了这张图片,你有什么想法?这会是怎样的一家人呢?我们一起听 《朱家故事》。
评析直奔主题,引导幼儿观察封面,画的是妈妈背着爸爸及两个孩子 的画面,画者在此隐喻全家人把重担都压在妈妈的身上,其他人的脸上都 露出笑容,唯有妈妈弯着腰,没有一丝笑容,墙纸上的图案也由花朵变成 了猪头。
你有什么想法引发幼儿思考,并设下疑问这会是怎样的一家人呢?引 起幼儿探秘的兴趣。
幼儿园大班教案《朱家故事》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教材《绘本故事》中的《朱家故事》。
故事讲述了朱家三兄弟在日常生活中相互帮助、和睦相处的故事。
详细内容包括:朱家三兄弟的性格特点、生活习惯以及他们如何克服困难,解决问题。
二、教学目标1. 了解故事的主要人物和情节,理解故事所要传达的团结互助、家庭和睦的道理。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表达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理解故事中朱家三兄弟的性格特点和家庭观念。
重点:培养幼儿观察力、表达力和想象力,教育幼儿学会相互帮助、关爱家人。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绘本《朱家故事》、图片、卡片、彩笔、挂图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引导幼儿观察朱家三兄弟的特点,激发幼儿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故事内容,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朱家三兄弟的性格特点和相互关爱、帮助的场景。
3. 实践情景引入: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亲身体验故事中的情节,增强幼儿对故事的理解。
4. 例题讲解:出示卡片,让幼儿根据故事内容找出对应的角色,并进行连线。
5. 随堂练习:让幼儿用彩笔在画纸上画出自己心中的朱家三兄弟,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六、板书设计1. 《朱家故事》2. 主要人物:朱家三兄弟3. 重点内容:相互帮助、关爱家人、家庭和睦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心中的朱家三兄弟,并用文字描述他们的性格特点。
答案示例:哥哥:勇敢、聪明弟弟:善良、可爱妹妹:活泼、机灵2. 课后延伸:让幼儿回家后与家人分享故事内容,学会关爱家人,与家人和睦相处。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朱家故事》,让幼儿了解了故事的主要人物和情节,教育幼儿学会相互帮助、关爱家人。
在课后反思中,要注意观察幼儿对故事内容的掌握程度,针对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2. 实践情景引入的设计3.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的衔接4. 作业设计及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施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确定在《朱家故事》的教学中,难点在于让幼儿理解故事中朱家三兄弟的性格特点和家庭观念。
绘本分享《朱家故事》(⼀)这本书讲的什么故事?朱先⽣夫妇和两个⼉⼦住在⼀栋很好的房⼦⾥,每天朱太太都要为先⽣和⼉⼦们准备早餐和晚餐,丈夫和孩⼦们出门后还有洗碗整理房间等⼀⼤堆的事物在等着朱太太。
有⼀天朱太太不见了,只留下⼀张字条:'你们是猪!'这次朱先⽣家变得有些不⼀样了,究竟朱太太去哪⼉了呢?朱先⽣和两个⼉⼦⼜将如何度过难关呢?(⼆)我们为什么选这本书?我们历来注重⽂字阅读,⽽忽略了读图的趣味!安东尼布朗的作品是培养孩⼦阅读兴趣和读图能⼒的最佳素材之⼀!他的书中蕴藏的各种秘密机关!⼏乎每部作品都是如此!本书中有许多'猪'的图案藏在画图画中的各个地⽅,孩⼦们阅读本书的过程也是寻找这些秘密机关的过程,每找到⼀处孩⼦们都会喜出望外,⽽每读⼀遍都会有新的发现!在此过程中孩⼦们的注意⼒也得到了训练!(三)我们是如何互动式分享阅读的?⽼师:孩⼦们,今天这本《朱家故事》是⼀本⼈见⼈爱的故事书。
看到这个封⾯⼤家猜⼀猜会是⼀个什么样的故事呢?''姓朱的⼀家⼈的故事。
'看到封⾯上的画⾯不少孩⼦表⽰不解,为什么是妈妈背着爸爸和⼉⼦呢?⽼师提醒⼤家看看此时妈妈的表情,有孩⼦⽴刻说到'很累!爸爸和⼉⼦却很开⼼!'⽼师提醒⼤家再仔细看看封⾯上还有什么,孩⼦们回答有花和猪!⼩杰恍然⼤悟'我知道了,他们家姓朱,肯定所有的东西都是猪的图案。
''朱先⽣有两个⼉⼦,西门和帕克。
他们住在⼀栋很好的房⼦⾥,有很好的花园……房⼦⾥还有他的妻⼦。
'下⼀页是⽗⼦三⼈在吃早餐:(看封⾯预测故事是互动是分享阅读常⽤的⾛⼊⽅式之⼀,这样能很快激发孩⼦的阅读兴趣,吸引他们注意⼒!⽽欣赏封⾯图画是另⼀种导⼊⽅式,绘本欣赏的⼀⼤重点就是培养孩⼦的读图意识和能⼒,读图有利于孩⼦建⽴⽂字与事物之间的联系,欣赏画⾯就从欣赏封⾯开始)读到这⾥,叶⼦⼜有新的发现:'你看的报纸上⾯有猩猩!上⾯的⼈表情和两个孩⼦表情⼀样!''妈,早餐呢?快点⼉!'读到这⾥,⼩朋友们不约⽽同地提⾼了分贝,⽼师想听听他们是不是也有这样的经历。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朱家故事》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领域教材《朱家故事》。
主要内容包括:故事欣赏、词语理解、句子表达和情感体验。
具体章节为第二单元《家庭的故事》,详细内容为故事《朱家故事》。
二、教学目标1. 能够认真聆听故事,理解故事的主要情节和角色关系。
2. 学会故事中的生词和短语,并能运用到日常交流中。
3. 能够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表达对故事中人物和事件的看法。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故事中的角色关系和情感变化。
2. 教学重点:词语理解和句子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故事课件、图片、生词卡片、挂图。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棒。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引发幼儿对家庭的回忆和关注,激发学习兴趣。
2. 故事欣赏:播放故事课件,引导幼儿聆听故事,关注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
3. 词语理解:出示生词卡片,引导幼儿认读,并结合故事内容理解词语。
4. 句子表达:教师示范,引导幼儿用故事中的句子表达自己的观点。
5. 情感体验:讨论故事中朱家人的情感变化,让幼儿体验家庭和谐的重要性。
6. 随堂练习:分组进行角色扮演,复述故事,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1. 故事《朱家故事》2. 生词卡片:展示故事中生词,方便幼儿认读。
3. 情感挂图:展示故事中朱家人的情感变化,帮助幼儿理解。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幅全家福,并用故事中学到的词语和句子描述自己的家人。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关注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针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人分享故事,增进亲子关系,培养家庭和谐氛围。
同时,关注幼儿在生活中的语言表达,提高其语言运用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理解故事中的角色关系和情感变化。
2. 教学重点:词语理解和句子表达。
3. 教学过程:情感体验、随堂练习和作业设计。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理解故事中的角色关系和情感变化1. 在故事欣赏环节,教师需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朱家家庭成员的角色关系,如父亲、母亲、孩子等。
大班语言活动《朱家故事》教案一、教学内容本次活动内容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领域教材《朱家故事》。
本节课主要通过讲述朱家一家人在妈妈外出购物时,爸爸和两个孩子在家里面的生活状态,以及妈妈回家后全家人的变化,引导幼儿感受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爱和责任。
二、教学目标1. 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爱。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能够讲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3. 教育幼儿学会感恩,懂得珍惜家人之间的陪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能够完整地欣赏故事,理解故事内容。
难点:学会关爱家人,体会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故事课件、图片、家庭成员角色头饰。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出示家庭成员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家庭成员的名字,如爸爸、妈妈、小明、小华等。
然后提问:“你们认为一个家庭最重要的是什么?”让幼儿发表自己的看法。
2. 故事欣赏(5分钟)教师播放故事课件,引导幼儿认真观看,并提问:“故事中发生了什么事情?”、“朱家一家人在妈妈外出时都在做什么?”、“妈妈回家后,全家人有什么变化?”等,让幼儿积极回答。
3. 分组讨论(5分钟)教师将幼儿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爱和责任,并鼓励每个小组分享自己的讨论成果。
4. 实践活动(5分钟)教师发放彩纸、剪刀、胶水等材料,引导幼儿制作家庭成员的手工作品,并鼓励他们互相帮助,完成后进行展示。
教师引导幼儿说出自己从故事中学到的道理,如关爱家人、珍惜家人之间的陪伴等,并鼓励他们回家后与家人分享这个故事。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朱家故事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爱和责任七、作业设计1. 请幼儿回家后,与家人分享《朱家故事》的故事内容,并谈论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爱和责任。
2. 请幼儿观察自己的家人,画出他们最感动的一刻,并写上原因。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次活动的开展,让幼儿明白了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爱和责任,学会了感恩。
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案《朱家故事》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语言活动教材第四章《有趣的家庭故事》中的《朱家故事》。
该故事讲述了一个温馨有趣的家庭生活场景,朱家家庭成员间的互动充满幽默与爱。
详细内容包括:家庭成员的介绍、家庭日常对话、家庭活动描述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能够复述故事主要情节。
2. 培养幼儿对家庭生活的热爱,增强家庭观念。
3. 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丰富词汇量。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掌握故事中的家庭成员称呼和家庭日常对话。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家庭观念。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挂图、故事卡片、家庭成员玩偶。
2. 学具:彩笔、画纸、家庭相册。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家庭相册,引导幼儿谈论自己的家庭成员,分享家庭趣事。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播放《朱家故事》动画,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家庭成员和对话。
教师分段讲述故事,让幼儿复述故事情节,学习家庭成员称呼和日常对话。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发放故事卡片,让幼儿分组进行角色扮演,练习故事中的对话。
教师邀请幼儿上台展示,给予鼓励和指导。
4. 小结与拓展(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思考如何向家人表达爱意。
六、板书设计1. 家庭成员称呼:爸爸、妈妈、哥哥、姐姐、奶奶、爷爷。
2. 日常对话示例:早上好、晚上好、谢谢、不客气、我爱你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我的家庭故事。
答案:请幼儿用画笔和彩纸,描绘自己的家庭成员,并附上家庭成员间的对话。
2. 作业题目:向家人表达爱意。
答案:请幼儿回家后,向家人说一句:“我爱你”,记录家人的反应和感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朱家故事》让幼儿了解了家庭成员称呼和日常对话,培养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家庭观念。
课后,教师应关注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鼓励幼儿多与家人交流,将所学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同时,教师可开展相关主题活动,如家庭照片分享、家庭故事演讲等,进一步拓展幼儿的视野和表达能力。
幼儿园大班教案《朱家故事》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教材《朱家故事》章节,内容主要包括:故事情节的讲解、故事中主要角色的认识、以及故事所传达的家庭观念和亲情教育。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理解故事情节,培养他们的倾听和表达能力。
2. 培养幼儿关爱家人,懂得家庭和睦相处的重要性。
3. 提高幼儿的观察能力,学会从故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故事中家庭和睦相处的重要性,并学会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重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角色认识,以及关爱家人的情感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故事课件、图片、头饰等。
2. 学具:画纸、画笔、彩泥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家庭和睦的实践情景引入,让幼儿关注到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爱与和谐。
2. 讲解故事:播放故事课件,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讲解故事内容。
3. 例题讲解:针对故事中的重点情节,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思考和讨论。
4. 随堂练习:让幼儿分角色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情景再现,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
5. 情感教育:通过讨论故事中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爱,让幼儿认识到家庭和睦相处的重要性。
六、板书设计1. 故事《朱家故事》2. 主要角色:朱爸爸、朱妈妈、朱哥哥、朱妹妹3. 教学重点:家庭和睦相处、关爱家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你心中的家庭,并简单描述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爱。
答案示例:画面中有爸爸、妈妈、我,我们一起在公园玩耍,相互关爱,非常开心。
2. 拓展延伸:让幼儿回家后,观察和记录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爱行为,下次课上分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学过程中要关注每个幼儿的学习情况,鼓励他们积极参与。
2. 对幼儿的回答和表现给予及时、积极的评价,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3. 课后作业和拓展延伸要注重家庭实践,让幼儿在实际生活中感受家庭和睦相处的氛围。
4.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继续关注幼儿的情感教育,培养他们关爱家人的美好品质。
活动名称:朱家故事(大班绘本)
执教:华林幼儿园周美玲设计思路:
从孩子角色游戏中发现很多“家务活”都集中在家中某个成员身上,其他家庭角色只有上班、购物、消费的意识和行为。
大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较强,他们有能力帮助家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因此鼓励孩子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能培养孩子家庭责任感,也蕴含着对其他家庭成员的一种关爱。
设计这个活动时通过分段欣赏帮助幼儿感受有趣的故事内容,懂得做家务活是每个家庭成员应共同承担。
完整欣赏更让孩子们尽情体验文学作品的风趣和幽默,巩固经验。
活动目标:
1、感受故事内容的有趣,懂得做家务活是每个家庭成员应该共同承担的责任。
2、仔细观察画面,能对故事内容展开大胆的想象和表达。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阅读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出示封面,导入绘本
师:今天,我带来一个故事,这是一个关于什么的故事呢?
(PPT逐步出示“故事”——“家”——“朱”)
关键提问:“朱家故事”,这让你想到了什么?
小结:原来这是发生在一户姓朱的人家的故事。
二、分段阅读,理解主题
过渡语:先来认识一下朱家的人吧。
1、认识朱家人
关键问题:瞧,朱家有谁?(朱家有四口人,朱先生,朱太太,两个儿子分别……)(PPT出示朱家四口人)
看到了什么?猜猜这是一个怎样的家庭?
(PPT出示朱太太背着全家人)
过渡:说得都有点道理,让我们去朱家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2、朱家的生活
(1)分组阅读
要求:孩子4人一组,阅读绘本。
(绘本内容从P1-12)
(2)交流分享
关键问题:看到了什么?从这些事情中你发现了什么?
(可以尝试的追问:说到忙碌的妈妈时可追问“你觉得妈妈怎样”;说到朱先生和儿子时可追问“你怎么知道的”“他们长大嘴巴可能在说什么”……)
(3)小结:朱先生和儿子们很懒惰,什么家务活也不做,朱太太真辛苦,一个人包揽了所有家务活。
3、生气的朱太太
过渡提问:朱太太从早忙到晚,好累呀,你是朱太太的话你会怎么样?
(1)朱太太走了
(教师讲述故事:绘本内容从P……)
关键提问:朱太太一走,猜猜朱家会有什么变化?
(2)朱家变了
(教师讲述故事:绘本内容从P……)
4、变化的朱家人
关键提问:怎么办?他们可做些什么家务呢?
(教师讲述故事:绘本内容从P……)
小结:家务活不只是一个人的工作,而是家里每个人都应该一起承担的事情。
只要全家人都勤劳肯干,一起分担家务活,那么大家都会感到非常轻松、愉快的。
三、完整欣赏,迁移经验
1、教师完整讲述故事
关键问题:在你们家,谁做家务活呢?你可以帮助妈妈(奶奶……)做什么家务活呢?
2、总结:做家务是一件非常光荣和幸福的事情,每天帮家里人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
大家都会觉得很快乐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