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作业工人氧化损伤与微量元素的变化
- 格式:pdf
- 大小:138.48 KB
- 文档页数:2
铅作业人员的营养需求铅暴露可引起人体内代谢的改变,而适宜的营养和膳食可能增加机体对重金属的适应能力。
1.概述铅作业常见于冶金、蓄电池厂。
在接触铅的劳动情况下,铅进入人体的主要途径是经消化道和呼吸道进入人体,蓄积在体内,主要以不溶性正磷酸盐沉积在骨骼中,引起神经系统的损害和血红蛋白合成障碍,从而引起慢性或急性铅中毒。
2.铅作业人员的营养需求理解要点:(1)提供充足的维生素C维生素C对预防铅中毒有较好的效果。
长期接触铅可引起体内维生素C的缺乏。
由于促进维生素C氧化,而且这一氧化过程是不可逆的;因此,使维生素C失去生理活性作用。
所以,接触铅作业人员血液和尿液中维生素C含量都降低。
以致出现牙龈出血、牙龈发炎、皮下出现淤点以及对传染抵抗力下降等症状如果在与铅接触的同时,给予大量维生素C,可以延长中毒症状的出现或使其症状减轻,增加存活时间。
对已有中毒症状的铅作业人员每日若补充200mg维生素C,半年后,铅中毒症状有所缓解。
(2)钙磷平衡一般认为,当机体处于急性中毒期,主要应供应多钙少磷或多钙正常磷的成碱食品,使铅主要形成磷酸三铅,在骨骼中沉积。
而在骨骼中沉积的铅是一种惰性物质,对机体暂时不呈毒性。
当急性中毒期已经过去,有大量铅在骨骼中沉积时,则应该用低钙多磷或低钙正常磷的成酸性膳食为主。
目的是使铅主要形成磷酸氢铅,易于由骨骼中游离,进入血液而排出体外。
但值得注意的是:要防止在短时间内有大量的铅由骨骼中游离出来,以致血铅浓度过高,发生急性中毒。
因此,可将少钙多磷的成酸膳食与正常膳食或多钙少磷的成碱膳食交替食用。
对从事铅作业的人员具体做法:一般可以每天供应:一餐少钙多磷的膳食作为保健餐,以促进铅由体内排泄,防止在骨骼中沉积。
所谓少钙多磷膳食中钙磷比例可为:1:8。
但如接触铅的人员已经出现明显急性中毒现象,则应以多钙少磷的成碱性膳食为主,使铅暂时在骨骼中沉积。
待急性中毒症状消失或减轻后,再适当采用少钙多磷的成酸食品,使铅陆续排出体外。
《实用营养学》第三周第八讲接触有毒有害物质人员的营养(2)二、铅作业人员的营养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接触到铅及其化合物,它们主要存在于冶金、蓄电池、印刷、陶瓷、玻璃、油漆、染料等行业的工作环境以及汽车尾气、粉刷油漆等生活环境。
人体接触铅时,铅可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吸收进入人体,尤以经呼吸道为主,对于儿童,尽量避免在车辆繁忙的道路旁玩耍,因儿童的身高恰好与汽车尾气的高度一样,非常容易吸入。
铅进入人体后主要引起神经系统的损害和血红蛋白合成障碍等病理改变。
1. 铅在体内的代谢特点及对营养素代谢的影响(1)铅在体内的代谢:铅及其化合物都有毒,人体内90%~95%的铅储存于骨内,比较稳定,但儿童体内约有30%的铅仍然存在于血液中。
铅主要经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进入机体。
吸收入血的铅大部分与红细胞膜、血浆蛋白质结合,少部分则形成磷酸氢铅(PHPO4),经肾脏排出。
铅以磷酸三铅[Pb3(PO4)2]的形式蓄积在骨骼中,呈稳定状态,暂无毒性作用。
当机体血钙降低或钙排出增多而使骨钙进入血液时,骨铅也随之入血,继而进入组织器官(肝、肾、牌、肺和脑),产生毒性。
当体液pH值反应趋向酸性时,铅易于形成磷酸氢铅:趋向碱性时,铅容易形成磷酸三铅。
铅能抑制代谢过程中的巯基酶活性,表现出对造血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和泌尿系统的毒性作用。
(2)铅对人体生理功能的影响:目前职业性铅中毒多为慢性中毒,主要表现有神经、消化和循环系统三方面的症状。
①神经系统:对神经系统的影响可产生对智力、行为、神经传递速度等方面的变化。
铅中毒性神经衰弱综合症出现较早,是中毒早期的常见症状,儿童由于血脑屏障发育尚不健全,对铅中毒尤为敏感。
体内铅含量过高,不但影响婴幼儿和儿童的智力发育、学习记忆和注意力等脑的功能,甚至直接影响到儿童身高和体重的发育。
②消化系统:铅对消化系统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恶心、隐性腹痛、腹胀、腹泻或便秘等消化道症状。
③造血系统:铅中毒可导致贫血,其发生机制与血红蛋白合成障碍及溶血有关。
某铅蓄电池企业铅作业工人职业健康调查某铅蓄电池企业铅作业工人职业健康调查摘要:目的了解某铅蓄电池厂铅作业工人的职业健康情况。
方法通过职业卫生学现场调查,了解工作场所现状,识别职业危害因素并检测铅烟、铅尘浓度;通过职业健康检查了解工人血铅水平及铅危害程度。
结果该企业工作环境中铅烟、铅尘超标率93.3%,铅作业人员血铅超标率为20.09%,且神经衰弱病症较为严重。
结论该企业铅危害严重,建议改善工作环境,降低岗位铅浓度,加强作业人员相关健康知识和个人防护意识。
关键词:铅蓄电池;铅作业;职业健康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occupational hazards for the lead-exposed workers in a private lead battery enterprise. Methods Occupational field investigation was used to learn about the work environment and occupational hazard factors,then detected and analyzed the lead smoke and dust in work place. Occupational health surveilance results were used to learn about the blood lead levels and hazard degree of lead workers. Results The exceeding rate for lead smoke and lead dust is 93.3%,the rate for the workers with higher blood lead is 20.09%,and most works had neurasthenia symptoms. Conclusion This private enterprise had serious lead related hazardous and suggest the enterprise improve the enviroment to reduce the lead concentration,and strengthen occupational health knowledge and personnel protection awareness.Key words:Lead battery;Lead exposure;Occupational health 职业性铅中毒是我国常见且发病率高的职业病之一,长时间暴露于被铅污染的环境,可引起血液系统、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等系统和器官的一系列病症。
铅的危害与预防铅的危害与预防铅为柔软、带灰白色的重金属。
原子量207.,比重11.、熔点327.℃,沸点1525℃,加热至400~500℃时即有大量铅蒸气逸出,铅蒸气在空气中迅速氧化为氧化亚铅(Pb2O),并凝集成铅烟,随着熔铅温度升高,还可逐步生成氧化铅(密陀僧,PbO)、三氧化二铅(黄丹,Pb2O3),四氧化三铅(红丹,Pb3O4)。
以烟尘的形态溢散于空气中,铅尘或者铅易溶于弱酸。
二、尘毒物质的种类和分布除铜工段在冶炼生产过程中,常见的有毒、有害物质种类多,多以气体、蒸汽、粉尘状态存在,其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一) 有毒、有害气体。
铅蒸汽:分布在熔铅锅上方和电解车间顶部,由于温度高、以蒸汽状态挥发在空气中直接危害人的身体健康。
(二) 粉尘。
铅粉尘:分布在除铜、成品和始级片捞渣现场,时常吸入,可导致铅中毒。
(三) 分类。
1 、按状态可分为:①气体类②液体类③固体类④雾状类。
2、按毒物的制毒作用分: ①刺激性毒物②窒息性毒物③麻醉性毒物④腐蚀性毒物⑤致敏性毒物⑥致热源性毒物人体中毒受多方面的影响,取决于以下几种因素:①有毒物质在空间有浓度②接触毒物的时间③生产环境和劳动条件④个体对毒物的耐受性⑤毒物的联合作用。
铅及其化合物都有毒,铅作用于全身各器官和系统,主要累及神经、造血、消化、心血管系统及肾。
铅尚可破坏大脑皮质兴奋和抑制的平衡,导致一系列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铅的毒作用较清晰有:1 、卟啉代谢障碍。
卟啉是血红素的前身,是合成血红素的主要成份。
铅对卟啉代谢影响比较严重的是氨基乙酰丙酸脱水酶和血红素合成酶所作用的两个环节,这两种酶都含有疏基,铅容易抑制含水量疏基的酶。
卟啉代谢障碍,影响血色素的合成, 于是铅中毒时产生贫血。
2、血管痉挛。
铅中毒可致血管痉挛。
腹绞痛是小动脉痉挛引起的,常伴有视网膜小动脉痉挛和高血压,患者面色苍白,即所谓“铅容”是皮肤血管收缩引起的。
铅中毒性脑病是一种高血压脑病, 由于脑血管痉挛,脑贫血,脑水肿所致。
铅作业工人血铅检测结果对比分析作者:陈家德罗浩瑜高兴国来源:《医学食疗与健康》2019年第05期[摘要]目的:探讨铅作业工人及非铅作业工人血铅检测指标。
方法:将某厂100例铅作业工作人员作为观察对象,命名观察组,将该厂非铅作业工作人员10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人员血铅浓度检测,观察指标差异。
结果:相比对照组,观察组人员血铅浓度较高,血红蛋白浓度较低,血铅及血红蛋白呈现负相关,却观察组尿铅指标较高,异常人数较多。
讨论:铅作业长期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导致体内血铅浓度上升,血红蛋白含量降低,长此以往对机体可能产生不良影响,伤害工作人员神经组织及免疫系统,需定期检验,做好相应控制。
[关键词]铅作业;工作人员;血铅;血红蛋白[中图分类号]R13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9)05-201-01铅为重金属元素的一种,在大气及水、土壤中皆有存在,人们在呼吸过程中,通过消化道将铅元素吸人机体,若含量超标,容易对免疫系统及神经系统、生殖系统等造成损害。
铅作业人员长期处于铅元素较重的工作环境中,长期工作使人体出现慢性中毒问题,影响人们正常生活。
因此,为探讨铅对人类健康的影响,将某厂铅作业工作人员及非铅作业人员进行对比,检测血铅指标。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于2018年2月对某铅锌矿选厂作业工作者及非铅作业工作进行调查,人数均为100,前者命名观察组,后者命名对照组。
观察组工作人员年龄在25-49岁间,平均年龄为(36±4.54)岁,男女人数分别为64例、36例,从业时间为2-10年;对照组工作人员年龄在22-54岁,平均年龄为(39±5.54)岁,男女人数分别为54例、46例。
从业时间为1-11年。
两组工作人员常规资料并无明显差异,具有对比性。
1.2方法对所有实验人员采取清晨静脉采血,首先采取血常规检验,取O.5ml静脉血,加人EDTA-K2抗凝剂,常温保存后,利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在样本收集2h内检验。
智慧树知到《医学统计学》章节测试答案第一章1、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部分观察单位,其实测值的集合。
A:对B:错答案: 错2、总体是由()。
A:个体组成B:研究对象组成C:同质个体组成D:研究指标组成答案: 同质个体组成3、抽样的目的是()。
A:研究样本统计量B:由样本统计量推断总体参数C:研究典型案例研究误差D:研究总体统计量答案: 由样本统计量推断总体参数4、参数是指()。
A:样本的统计指标B:参与个体数C:总体的统计指标D:样本的总和答案: 样本的统计指标5、关于随机抽样,下列那一项说法是正确的()。
A:随机化抽样可以令样本有较好的代表性B:研究者在抽样时应精心挑选个体,以使样本更能代表总体C:随机抽样即随意抽取个体D:抽样时应使得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有同等的机会被抽取答案: 随机化抽样可以令样本有较好的代表性,抽样时应使得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有同等的机会被抽取第二章1、频数分布表可以描述频数分布的特征。
A:对B:错答案: 对2、特别适合描述正态分布资料集中趋势的指标为:A:中位数B:几何均数C:算术均数D:百分位数答案: 算术均数3、计算标准差的方法有A:直接计算法B:频数表法C:正态分布法D:百分位数法答案: 直接计算法,频数表法4、标准正态分布的位置参数分别是?A:0B:1C:-1D:2答案: 05、微信截图_20181015152320.pngA:AB:BC:CD:D答案: B,C第三章1、构成比的特点是各组成部分的百分比总和A:必大小1B:必小于1C:必等于1D:随着各构成部分大小改变而改变答案:2、相对比的特点有A:相对比的特点有B:一定要大于100%C:可小于100%也可大于100%D:各相对比的和等于100%答案:第四章1、制统计表时,哪种做法不符合要求?A:标题置于表上方中央B:表内无斜线、纵线C:数字一律用阿拉伯数字D:横标目在表上方,纵标目在表左侧答案:2、普通线图和半对数线图均可以揭示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势。
铅冶炼主要职业危害和预防措施1.铅冶炼过程中的职业危害主要有(1)铅中毒。
铅的熔点低(327.5°C),在400〜550°C便有显着的挥发,并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多。
铅矿石在鼓风炉还原熔炼时,由于鼓风炉内温度达1200C以上,铅的挥发很大,炉渣中也含有2%左右的铅,在流出时铅同样挥发;在铅矿中含有一定量的铅、砷、锑形成铅冰铜和砷冰铜。
冰铜排放时,铅的挥发更大;熔融金属铅的流出也造成铅蒸汽的形成。
铅蒸汽在空气中迅速凝聚、氧化而成氧化铅(PbO),呈气溶胶散布于作业环境中,而铅及其化合物都是毒性很强的毒物。
铅及其化合物在生产中以蒸汽、烟及烟尘的形式存在,主要由呼吸道进入人体,在呼吸道内的吸收远较消化道完全和迅速。
由于经常不断地进入和蓄积于人体内,引起操作人员的铅中毒。
铅中毒能引起神经系统功能的紊乱,造血机能的减退。
国家规定允许铅尘浓度为0.05毫克/米3,铅烟灰0.03毫克/米3。
(2)砷中毒。
由于铅矿石中含有一定量的砷化物。
在鼓风炉还原熔炼时,还能生成砷冰铜。
在放出砷冰铜时,有大量砷蒸汽及三氧化二砷向操作现场弥散,引起操作人员砷中毒,能引起毛细血管、新陈代谢、神经系统等方面的病变。
国家规定的允许浓度,三氧化二砷为0.3毫克/米3。
(3)一氧化碳中毒。
由于鼓风炉内还原气氛很强,一氧化碳有时自炉顶和炉腹向外散发;在处理风口故障时,自风口溢出;鼓风炉在熔炼过程中,难免产生炉结,在处理炉结时,要增加焦炭的加入量,同时降低料面,停止鼓风,更创造了产生一氧化碳的条件。
处理炉结,都靠人工在炉口进行,劳动强度大,增加呼吸量,所以稍有不慎,都会发生一氧化碳中毒。
(4 )粉煤爆炸。
鼓风炉炉渣的处理,使用烟化法,在处理过程中,需要向熔渣层喷入大量的粉煤,在煤的干燥、粉碎、贮存、管道运输和使用时,都可能潜伏爆炸的危险。
(5)氟化氢及四氟化硅的危害。
铅电解精炼时,所用的电解液是硅氟酸(H2SiF6)和硅氟酸铅(PbSiF6)的水溶液。
营养学技术中级《相关专业知识》(题库)模拟试卷一[单选题]1.初进高温环境作业工作,大量出汗后,(江南博哥)饮用大量矿泉水,出现肌肉痉挛等,主要是由于缺乏下列哪种物质?()A.钠B.钾C.钙D.镁E.铁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初进高温环境作业工作,大量出汗后,饮用大量矿泉水,出现肌肉痉挛等,主要是由于缺乏钠。
[单选题]2.老年人饮食安排哪项不合理?()A.每日或隔日食用一个鸡蛋B.多食用家鸡,少食用肉鸡C.多食用海鱼D.粮食可多吃E.多食用禽肉,少食用畜肉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禽类中肉鸡脂肪多,不如家鸡。
禽肉蛋白质含量较多而脂肪较少,且细嫩易于消化,比畜肉更适合老年人食用。
粮食不可多食用,以防止能量超过所需。
海鱼中有EPA和DHA,对防治高脂血症和动脉粥样硬化有一定作用。
蛋类含有多种营养素,为优质蛋白,但蛋黄内胆固醇含量高,因此,老年人以每日或隔日食用一个鸡蛋为宜。
[单选题]3.在我国,引起肉毒梭菌中毒最常见的食品是()。
A.肉制品B.豆制品C.罐头食品D.自制发酵食品E.鱼制品参考答案:D[单选题]4.铅中毒主要危害的组织或器官是()。
A.肝功能损伤B.肾功能损伤C.消化功能损伤D.神经系统损伤E.运动系统损伤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铅中毒主要损伤神经系统。
[单选题]5.肉毒梭菌食物中毒的致病因素主要是细菌()。
A.产生致呕吐毒素B.产生内毒素C.对组织的侵袭力D.迅速繁殖E.产生外毒素参考答案:E[单选题]6.大肠埃希菌食物中毒的好发食品是()。
A.肉类及制品B.海产品C.淀粉类食物D.自制发酵食品E.饮料参考答案:A[单选题]7.治疗亚硝酸盐食物中毒的特效药物是()。
A.美蓝B.二巯基丙醇C.亚硝酸异戊酯D.硫代硫酸钠E.亚硝酸钠参考答案:A[单选题]8.中国居民膳食中膳食纤维的重要来源是()。
A.肉类B.蛋类C.奶制品D.精制米面E.水果蔬菜参考答案:E[单选题]9.下列食物不可作为幼儿食物的选择对象的有()。
2024年铅的职业性危害及防护铅(lead,Pb),灰白色金属,原子量207.20,比重11.34,熔点327.5℃,沸点1620℃,加热至400~5OO℃时,即有大量铅蒸气逸出,并在空气中迅速氧化成氧化亚铅,而凝集为烟尘。
随着熔铅温度的升高,可进一步氧化为氧化铅、三氧化二铅、四氧化三铅,但都不稳定,最后离解为氧化铅和氧。
职业接触工业铅接触有:铅矿的开采,烧结和精炼;含铅金属和合金的熔炼;蓄电池制造;印刷业铸字和浇板;电缆包铅;机械工业铅浴热处理;自来水管道、食品罐头及电工仪表元件焊接;制造火车、汽车的轴承(挂瓦);制造x线和原子辐射防护材料;无线电元件的喷铅;修、拆旧船、桥梁时的焊割。
以上作业铅以蒸气和烟尘形式逸散。
当前国内危害最重的行业是蓄电池制造,铅熔炼及拆旧船熔割。
职业危害呼吸道:通常以蒸气、烟尘及粉尘形态进入,其吸入的铅量,随着尘粒的大小而有差异,如尘粒在0.27Hm者吸收率达54%。
一般说,吸入的铅70%~75%仍随呼气排出,仅30%~50%吸收人体内。
消化道:主要来自铅作业场所进食、饮水。
日常生活食物、饮料中每天摄入铅量约300mg。
铅以离子状态被吸收后进入血循环,主要以铅盐和与血浆蛋白结合的形式最初分布于全身各组织,数周后约有95%以不溶的磷酸铅沉积在骨骼系统和毛发,仅有5%左右的铅存留于肝、肾、脑、心、脾、基底核、皮质灰白质等器官和血液内,并可进入细胞核内而形成"包涵体"。
而血液内的铅约有95%分布在红细胞内,主要在红细胞膜,血浆只占5%。
沉积在骨组织内的磷酸铅呈稳定状态,与血液和软组织中铅维持着动态平衡。
被吸收的铅主要经肾脏排出,还可经粪便、乳汁、胆汁、月经、汗腺、唾液头发、指甲等途径排出。
1.急性或亚急性中毒其临床特点为剧烈腹绞痛、贫血、中毒性肝病、中毒性肾病、多发性周围神经病。
表现头晕全身无力、肌肉关节酸痛、不能进食、便秘或腹泻、肝脏肿大、肝区压痛、黄疽、血压升高实验室检查:除铅中毒指标明显升高外,胆红质升高、ALT升高;尿中可见红细胞、白细胞、尿卟胆原阳性;血色素和红细胞均下降。
铅作业工人血常规检测结果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工作人员在接触铅的过程中,对血细胞参数的影响。
方法:对某蓄电池铅场的425名作业工作进行研究,将其分为观察组。
另外,将不接触铅与其他职业危害的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共有156人。
对两组工作人员进行血常规检查,对比两组的白细胞、血小板计数,以及红细胞与血红蛋白数量。
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白细胞、血小板计数上,没有显著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其次,在红细胞与血红蛋白数量上,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工人长期处于铅作业环境中,不会对白细胞、血小板产生影响。
然而,会降低血红蛋白与红细胞的数量。
所以,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治办法与措施,减少铅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关键词:血常规检查;红细胞;血红蛋白;铅作业;检测;结果;分析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矿产开采的规模不断扩大,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然而,由于工人长期处于复杂的工作环境下,频繁与铅等物质接触,很不利于身心健康[1]。
本文的目的在于探讨工作人员在接触铅的过程中,对血细胞参数的影响。
将某地2016年5月期间,某蓄电池铅场中,直接接触铅的425名人员以及不接触的危险物的156名人员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观察组的人员长期接触铅后,降低了血红蛋白与红细胞的数量。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对某蓄电池铅场的425名作业工作进行研究,将其分为观察组。
其中,男性134人,女性291人。
平均年龄为31.5岁。
另外,将不接触铅与其他职业危害的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共有156人。
男性54人,女性102人。
年龄在22-50岁之间。
观察家组与对照组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上没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让观察组与对照组人员均保持空腹状态,抽取2ml静脉血液。
然后,将其放入到EDTA抗凝管中,混合均匀。
保存到温室中。
利用全自动血球分析仪进行检测,检测时间不得超过4小时[2]。
2024年铅作业危害与防治引言: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经济的快速发展,铅在各个行业中的使用也越来越广泛。
然而,铅作业对人体健康产生的危害也日趋明显。
为了保障工人的身体健康,防止铅作业对环境造成污染,加强铅作业危害与防治研究势在必行。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对于2024年铅作业危害与防治的探讨。
一、铅作业危害铅作业对人体健康产生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铅中毒:铅是一种极易积聚在人体内并且容积效应极强的有害物质,长期暴露于铅作业环境中的工人容易患有铅中毒。
铅中毒的表现主要包括神经系统症状、血液系统症状和肾脏症状等。
2. 对生殖系统的影响:长期接触铅作业环境的工人常常出现生殖系统方面的问题,如性功能障碍、生育能力下降等。
这不仅对工人自身造成了困扰,也对家庭和社会产生了负面影响。
3. 儿童铅中毒:儿童比成年人更易受到铅中毒的影响,这是因为他们的身体发育尚未完成,且摄入量相对较大。
儿童铅中毒对他们的智力发育、神经系统发育产生严重影响,甚至可能导致智力低下。
二、铅作业防治措施为了减少铅作业对工人健康的危害,需要采取一系列科学的防治措施,包括:1. 工作场所的改善:建立合理的通风系统,加强对铅作业环境中铅尘的控制,防止工人直接接触铅尘和铅蒸汽。
2. 个人防护措施:工人在接触铅作业环境时应佩戴防护装备,如呼吸器、手套等,减少对铅的接触。
3. 定期体检:对长期从事铅作业的工人应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铅中毒的早期症状,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4. 健康教育和培训:加强对从事铅作业的工人的健康教育和培训,提高工人的安全意识和防护意识,增强他们对铅作业危害的认识。
5. 环境监测和管理:对铅作业环境进行定期监测,控制铅尘和铅蒸汽的排放,严格遵守相关环境保护法规。
三、铅作业危害与防治的挑战与展望虽然铅作业危害与防治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挑战与问题:1. 缺乏全面的监测和评估:目前对铅作业环境的监测和评估主要集中在某些重点行业和企业,缺乏全面的覆盖。
2024年铅的职业性危害及防护引言:铅是一种广泛使用的金属,具有优良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因此在各个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然而,铅也是一种有毒物质,长期接触或过度暴露于铅可以对人体造成严重的健康危害。
在2024年,我们需要更加重视铅的职业性危害,并采取一系列有效的防护措施,以保护从事相关行业工作的人员的健康和安全。
一、铅的职业性危害1.1中毒铅中毒是铅职业性危害最为严重的问题之一。
铅可通过吸入或摄入进入人体,经过一系列代谢过程进入血液循环,并积累在骨骼、肾脏和神经系统中。
长期接触或过度暴露于铅会导致慢性铅中毒,表现为头痛、头晕、肌肉关节疼痛、疲劳和消化系统问题等。
在严重情况下,铅中毒可能导致神经系统损害、贫血、肾脏损伤等严重后果。
1.2生殖系统影响铅的职业性危害还包括对生殖系统的影响。
研究表明,暴露于铅的工人可能经历生育问题,包括降低男性和女性生育能力、早产和婴儿出生体重偏低等。
此外,铅还可能影响胚胎的发育过程,并导致胎儿畸形。
1.3神经系统损伤长期接触铅可导致神经系统损伤,包括神经衰弱、认知功能下降、注意力不集中、行为异常等。
这对于从事需要精力集中和高度专注的工作的人员来说,将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二、铅的职业性防护2.1工作场所环境监测针对铅的职业性危害,工作场所应进行定期的环境监测,了解铅的浓度和暴露水平。
这可以通过采样、检测和分析空气、水和工作场所表面的样品来实现。
只有了解环境中铅的含量,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2.2个人防护装备对于那些需要接触铅或在含铅环境中工作的人员,应提供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
这包括戴口罩、手套、护目镜、防护服等,以降低暴露的风险。
此外,还应确保工作场所设有充足的通风系统,以减少铅的气体和粉尘在空气中的浓度。
2.3培训和教育雇主应向从事含铅工作的员工提供必要的培训和教育。
培训内容应包括如何正确佩戴和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如何正确处理铅和铅制品、如何识别和报告铅中毒的早期症状等。
某蓄电池厂铅作业工人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分析发表时间:2014-06-27T15:34:30.93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4年第8期供稿作者:王东红[导读] 在蓄电池厂中,要想减少铅对铅作业人员的危害,一定要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使人人树立安全防范意识,采取安全防范措施。
王东红(辽宁省锦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病科 121000)【摘要】当今世界,交通行业、电力行业、通信行业、汽车行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这些行业对于蓄电池的大量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蓄电池行业的发展。
蓄电池行业在蓬勃发展的过程中却出现了很多问题,如职业卫生问题。
如何解决蓄电池行业中的职业卫生问题一直是业内人士重点研究的课题。
本文对某蓄电池厂铅作业工人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针对检查结果进行了分析,旨在为提高蓄电池厂工人的健康水平。
【关键词】蓄电池厂铅作业工人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分析【中图分类号】R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08-0076-01 1 前言蓄电池的生产原料主要有铅,目前,铅已经在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铅主要通过各种形式如气溶胶、铅尘、铅烟等在厂房中流动,铅作业工人长时间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很容易导致铅过量吸收。
相关研究显示,铅属于高毒物质,对机体的消化系统、造血系统和神经系统都有很大影响,甚至引起铅中毒。
本次研究对某蓄电池厂铅作业工人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选择某蓄电池厂铅作业工人200名作为检查对象,以下是详细报告内容。
2 对象和方法2.1对象选择某蓄电池厂铅作业工人200名作为检查对象,其中男性工人有150名,女性工人有50名,最大年龄为50岁,最小年龄为20岁,平均年龄为(30.1±2.5)岁。
最长工龄为20年,最短工龄为一年,平均工龄为(7.2±2.4)年。
2.2方法结合相关要求进行现场取样,使用粉尘采样器采集空气中的铅烟浓度、铅尘样品,并通过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
专题报道 印刷业重金属污染对工人微量元素水平的影响王 晖1 王益民2* 吴惠慧1 张淑华1 魏 群1 周 震2 葛 旺3(1.首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家庭医学学院卫生毒理学与卫生化学教研室;2.北京印刷学院;3.北京市大兴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摘要:目的 研究印刷业中重金属污染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方法 采集印刷包装作业工人和非作业人群的头发、血清样品,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ICPS 7000)测定锰(M n)、铅(Pb)、铬(Cr)、铜(Cu)和锌(Zn)的质量浓度。
结果印刷车间工人血清中Cr、M n、Cu的质量浓度明显高于非作业人群(P<0.05),血Zn质量浓度明显降低(P<0.05);头发中Cr、M n的含量明显高于非作业人群(P<0.05),发Cu和Zn含量明显降低(P<0.05);2组人群血Pb和发Pb含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印刷业重金属污染可能对从业工人体内微量元素水平产生影响。
关键词:印刷;头发;血清;微量元素中图分类号:R135.1Effect of Heavy Metal Pollution on the Levels of Trace Elementsin the Hair and Serum of Printing WorkersWang H ui1,Wang Yimin2*,Wu Huihui1,Zhang Shuhua1,Wei Qun1,Zhou Zhen2,Ge Wang3(1.D ep ar tment of T ox icology and S anitary Chemistry,School of Public H ealth and Family M edicine,Cap ital Universityof M edical Sciences;2.Beij ing I nstitute Gr ap hic Communication;3.Beij ing D ax ing H ealth I nsp ection Bureau) ABSTRAC T:Objective T o study the changes of the level of trace elements in the hair and ser um of pr inting wor kers,w ho mig ht have been exposed to heavy metals.Methods Hair and serum w ere collected from both printing wo rkers(pr int ing wor ker g roup),and wo rkers not r elated in printing industry(contro l g roup).T he concentr at ion of manganese,lead,chrome,copper and zinc were determined by the inductance coupling plasma ato m emissio n spectrum met hod.Results T he mang anese and copper lev els in the serum of the printing worker group were exceeded in r elation to the control group(P<0.05).T he level of zinc in serum of printing wor ker g roup w as much hig h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P<0.05).T he levels of chrome and manganese in hair of pr int ing worker group were much hig h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P<0.05).T he levels of zinc and copper in hair of printing wo rker g roup were much low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 roup(P<0.05).T he lead level in serum and hair did not show an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printing worker and control g roup.Conclusion Exposur e to heavy metals affects the levels of so me t race elements in the hair and serum of printing wor kers.Key words:print;hair;ser um;microelement随着世界工业化步伐的加快,环境污染已日益严重地影响着人类的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