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熔铅车间作业工人的职业卫生学评价
- 格式:doc
- 大小:30.50 KB
- 文档页数:3
铅蓄电池生产企业相关职业病危害防控效果分析评价目的分析评价铅蓄电池生产企业相关职业病危害预防控制的效果。
方法采取职业卫生现场调查、检查表考察、职业卫生检测等方法整理相关调查数据,并将相关职业病防护措施、作业人员职业病定量分级和防护水平结合起来,对铅蓄电池生产企业作业人员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接触水平、控制效果进行评价。
结果该铅蓄电池生产企业的有毒有害气体及粉尘、噪声检测结果均符合国家相关卫生标准。
采取科学的排风系统将有毒有害气体及粉尘排至高空,将有噪声的设备与作业人员隔离开,严格要求作业人员作业时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具。
结论该铅蓄电池生产企业各项相关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指标均在国家规定范围内,所采取相关职业病危害的防控措施效果良好,可实行性高。
标签:铅蓄电池生产企业;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分析评价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Related Occupational Disease Hazard Prevention and Control Effect of Lead Acid Battery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HUANG Hai-pengJiangyan District Disease and Prevention Control Center,Taizhou,Jiangsu Province,2255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and evaluate the effect of related occupational disease hazard prevention and control effect of lead acid battery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 Methods The related data were sorted up by the occupational health field survey,examination table examination and occupational health test and the occupational disease hazards risk and exposure level and control effect of the staff in the lead acid battery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 were evaluated by combining the related occupational disease preventive measures,occupational disease quantitative grades and preventive level. Results The toxic and hazardous gas,dust and noise test results in the lead acid battery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 meet the relevant health standards,and we should use the scientific exhaust system and separate the noisy equipment from the workers and strictly require the workers wear 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 well. Conclusion Various test indexes of relevant occupational disease hazards factors in the lead acid battery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 are in the limits prescribed by the state and the preventive effect of relevant occupational disease hazards is good and the feasibility is high.[Key words] Lead acid battery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Occupational disease hazards;Control effect;Analysis and evaluation鉛蓄电池由于具有自放电少、性能优越、蓄电特性强、价格低廉且回收工艺成熟等优点,被广泛地应用,市场需求量较大[1]。
职业卫生评价报告职业卫生评价报告一、评价背景职业卫生评价是为了保护职业健康而进行的一项必要工作。
本次评价对象为某制药企业的生产车间,旨在评估该车间的职业卫生状况,发现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二、评价方法本次评价采用了多种方法,包括现场观察、调查问卷和检测分析等。
现场观察主要针对生产车间的工作环境、工艺流程和工人的作业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记录。
调查问卷主要用于了解工人的工作习惯和健康状况。
检测分析主要针对空气质量和噪声水平进行了测试。
三、评价结果1.工作环境方面:车间内空气流通良好,设有新风机和排风系统,能够有效排除有害气体和粉尘。
车间内的温度适宜,湿度控制也合理。
但是,部分设备噪声较大,需要加强隔音工作。
2.工艺流程方面:车间内对化学品的储存和运输进行了严格管理,防止泄漏和飞溅,减少了职业中毒和火灾的风险。
但是,有些工序操作不规范,需要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和监督。
3.工人健康状况方面:根据调查问卷显示,大部分工人在工作中使用了个人防护设备,比如口罩、手套和防护服。
但是,个别工人对个人防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需要加强培训宣传。
4.空气质量方面:通过测试分析,车间内空气中的有害气体浓度在国家标准范围之内,符合相关要求。
5.噪声水平方面:通过测试分析,车间内部分设备的噪声水平超出了国家标准,对工人的听力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
四、改进建议1.加强噪声控制:对噪声超标的设备进行隔音处理,同时要求工人佩戴耳塞或耳罩保护听力。
2.规范工序操作: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和监督,确保操作规范,避免职业风险。
3.加强个人防护意识:加强对个人防护设备使用的培训和宣传,提醒工人及时更换损坏的防护设备。
4.定期检测和维护设备:定期检测空气质量和噪声水平,及时修理和维护设备,确保车间环境的良好。
五、总结通过本次职业卫生评价,发现了某制药企业的生产车间在工作环境、工艺流程和工人健康状况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但大体上保持了较好的职业卫生状况。
模拟熔铅车间工人的职业卫生评价前言金属铅质地较软,延展性较大,在工业上被广泛使用,铅矿开采及冶炼、熔铅作业的工人接触铅的机会很多,目前在我国重症铅中毒已消灭,印刷行业、造船工业铅中毒已得到控制,但铅冶炼和蓄电池厂仍有铅中毒发生,生产环境中高浓度的铅烟、铅尘对工人的健康状况造成巨大影响,长时间、大剂量的接触会使人中毒[1]。
现通过模拟企业熔铅车间的作业现场,了解熔铅作业过程中产生的职业性有害因素(铅烟、高温、热辐射等),同时通过对熔铅作业过程中产生的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外剂量检查和相关的内剂量(尿铅、δ—ALA)检测,了解熔铅作业环境对工人健康的影响及程度,并做出综合性分析和评测,为预防对作业工人健康危害性提供科学依据。
内容方法1、对象模拟熔铅车间作业现场以及其中的4名工人。
2、观察项目与调查方法(1)作业环境气象条件测定使用普通干湿球温度计、TES温湿度计、EM8型数字风速仪、A VM-01翼状风速计、辐射热计、黑球温度计、杯状水银气压计和空盒气压计等仪器,对模拟车间的气象条件(包括干球湿度、相对湿度、风速、黑球温度、单项辐射强度和平均辐射强度)进行测定,结果以GBZ1—2002《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为依据进行统计分析.(2)气铅检测使用粉尘采样器对熔铅车间的空气进行采样,取下样品滤膜并将之剪碎,加入硝酸进行处理后使滤膜上的铅全部溶解在溶液中,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在283。
3nm处测定吸光度,绘制出标准曲线,并与标准曲线做对比,得出样品中的铅含量.结果以GBZ1—2002《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为依据进行统计分析。
仪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仪、铅空心阴极灯、水浴箱、25ml具塞比色管(3)尿铅检测收集4个作业工人每人10mL尿液在电炉上经硝酸处理后配成溶液,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在283。
3nm处测定吸光度,并绘制出标准曲线,根据铅标准曲线比较,得出尿样中的铅含量.结果以GBZ37—2002《职业性慢性铅中毒诊断标准》为依据进行统计分析。
铅作业工人健康促进及效果分析
柏品清;朱美芬;樊海军
【期刊名称】《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年(卷),期】2006(32)1
【摘要】以某蓄电池有限公司铅作业工人106名为调查对象,制定和实施健康促进干预措施,分析干预前、后企业职业卫生法律常识、专业知识知晓率、个人防护用品使用情况、个人卫生行为改变及生物监测指标的变化,并以此评价健康促进的效果。
通过健康促进干预措施的制定和实施,工人职业卫生法律和专业知识知晓率由培训前51.9%提高到100%。
干预后1 a、干预后2 a血铅值较干预前平均降低了18.4%,55.2%。
开展职业健康促进,加强健康教育,改善卫生行为,是预防低剂量慢性职业性铅中毒的有效途径之一。
【总页数】3页(P39-41)
【关键词】铅作业;健康促进;干预措施
【作者】柏品清;朱美芬;樊海军
【作者单位】上海市南汇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市南汇区卫生局卫生监督所【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135.11
【相关文献】
1.蓄电池厂铅污染与铅作业工人血铅水平研究分析 [J], 彭轩;彭建明;关德玲;张宏光;刘志东;严伟兰
2.217例铅作业工人的驱铅治疗效果分析 [J], 梁霄;王治华;王燕兰;郭少嘉
3.铅作业工人职业健康促进效果的研究 [J], 陈刚;郑创亮;杨丽萍
4.职业健康促进对铅作业工人的影响 [J], 王会雨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化工企业职业卫生评价报告书一、引言随着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化工企业的规模与数量不断扩大,化工企业职业卫生问题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
由于化工生产的特殊性和危险性,职业卫生问题已经成为化工企业重要的环保问题之一。
对此,为了更好地保障劳动者的权益和利益,也为了更好地控制环境污染,化工企业职业卫生评价报告书也应运而生。
二、评价标准化工企业职业卫生评价报告书主要评价的方面包括职业致病危害因素、职业卫生管理、工作场所环境、职业卫生防护设施等等。
职业致病危害因素是评价的核心内容之一,包括了企业职业危害的种类、强度、频率、暴露途径、危害性等方面。
对于不同企业来说,职业致病危害因素也是不同的。
化工企业职业危害主要包括:化学物质、尘埃、噪声、振动、热、冷、辐射等,因此评价标准的制定也需要根据企业自身的特点来制定。
三、评价内容(一)企业职业危害评估企业职业危害评估是评价的核心内容之一。
企业职业危害评估是指对企业职业致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强度、频率、暴露途径、危害性等方面进行评估。
评估主要内容包括危害因素的种类和强度、职业暴露人群、接触途径、暴露时间,以及评价结果和评价建议。
(二)职业卫生管理职业卫生管理是保证职业卫生和预防职业病的重要手段。
需要评价职业卫生管理的全方位措施,包括职业病防治法实施情况、职业卫生检测设施的完备度、职业卫生防护管理制度的贯彻执行情况等等。
(三)工作场所环境工作场所环境是影响职业卫生的一个重要因素。
需要评价工作场所环境的整体情况,包括环境污染源的情况、污染物的浓度、污染物的种类等等。
(四)职业卫生防护设施评价职业卫生防护设施,主要包括防护设施的完备性、防护设施的操作情况等。
职业卫生防护设施是在工作场所或其周围,以控制或降低职业致病危害因素对工作人员造成的侵害,以达到保护工人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设施。
四、报告书编写根据以上评价内容,化工企业职业卫生评价报告书应包括的部分如下:(一)前言前言应以简介的形式介绍项目的目的和评价范围。
职业卫生评价报告一、报告目的。
本报告旨在对公司职业卫生状况进行评价,以便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和工作环境的安全。
二、评价范围。
本次评价范围包括公司生产车间、办公区域、员工宿舍等场所,主要评估空气质量、噪音、化学品接触、粉尘、辐射等职业卫生因素。
三、评价方法。
1. 实地调查,通过走访、观察和检测,对工作场所进行全面评估。
2. 资料分析,对公司职业卫生档案、检测报告等资料进行归纳和分析。
四、评价结果。
1. 空气质量,公司生产车间通风不畅,导致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偏高,部分员工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
2. 噪音,部分设备噪音超标,超过了国家标准,需要加强设备维护和隔音措施。
3. 化学品接触,部分员工长期接触有毒化学品,缺乏有效的防护措施,存在健康风险。
4. 粉尘,部分车间粉尘浓度超标,需要加强清洁和通风管理。
5. 辐射,部分岗位存在辐射源,需要加强辐射防护和定期监测。
五、改进建议。
1. 加强通风设施的改造,提高车间空气流通性,降低二氧化碳浓度。
2. 对超标噪音设备进行维修或更换,加强隔音措施,保障员工的听力健康。
3. 加强化学品管理,提供个人防护用品,加强员工的职业卫生培训。
4. 加强车间粉尘的清理工作,保持车间环境的清洁,减少粉尘对员工的危害。
5. 对存在辐射源的岗位进行定期监测,加强辐射防护,确保员工的健康安全。
六、总结。
公司职业卫生评价是保障员工身体健康和工作环境安全的重要举措,本次评价发现了一些问题并提出了改进建议,希望公司能够重视职业卫生问题,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工作环境,保障员工的健康和安全。
铅的职业性危害及防护模版铅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然而,长期暴露在铅中可能会对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以下是关于铅的职业性危害及防护模版,以提供给相关从业人员和雇主参考:一、铅的职业性危害:1. 呼吸系统危害:长时间吸入铅蒸气或铅颗粒可能导致慢性咳嗽、胸闷、呼吸困难等呼吸系统疾病。
2. 神经系统危害:铅中毒会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不可逆转的损害,导致神经衰弱、记忆力下降、行为异常等。
3. 消化系统危害:暴露于铅中会对胃肠道产生刺激,并导致胃痛、腹泻、恶心等症状。
4. 造血系统危害:长时间接触铅会影响人体内的红细胞生成,导致贫血等病症。
5. 生殖系统危害:铅中毒可导致男性精子质量下降,女性则可能造成不孕或流产。
二、铅的防护措施:1. 工作环境控制:雇主应通过改进工艺流程、使用保护性设备等手段来降低工作场所中铅的浓度,确保工作环境符合相关标准。
2. 个人防护装备:铅工作场所应提供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但不限于防油手套、防尘面具、防护眼镜、工作服等,并确保员工正确佩戴和使用。
3. 定期检测:对从事铅相关工作的员工进行定期体检,尤其是检测血铅浓度,以及相关职业病筛查项目。
4. 培训教育:雇主应对员工进行职业健康教育培训,向员工宣传铅的危害性、正确的使用个人防护装备方法、工作场所紧急情况应急预案等。
5. 清洁和卫生:保持工作场所的定期清洁,及时清除铅尘和铅颗粒,避免工人直接接触铅。
6. 注意饮食卫生:工作人员应注意饮食卫生,避免暴露于含铅食物和饮水中。
7. 缩短工作时间: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和轮班制度,以减少对铅的接触时间和剂量。
8. 医疗干预:如出现铅中毒症状,应及时就医接受治疗。
三、应急处理措施:1. 发现铅中毒或铅相关职业病疑似病例应立即通报相关部门和上级主管,进行报告和处理。
2. 在急救时,应立即将病人移离铅暴露环境,进行基本生命支持措施,并立即就医。
3. 职业病患者及时停止接触铅,遵循医生的治疗建议和措施。
职业卫生模拟练习题与答案1、电焊车间中的铅在空气中主要以什么形态存在。
( )A、雾B、烟C、气溶胶D、尘E、蒸汽答案:BD2、工业通风是指利用工程技术手段合理组织气流,控制或消除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等职业病危害因素,并使作业场所有害物质的浓度满足标准要求。
A、粉尘B、有害气体C、高温D、高湿答案:ABCD3、用人单位应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A、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档案职业卫生管理档案B、职业卫生宣传培训档案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与检测评价档案C、用人单位职业健康监护管理档案劳动者个人职业健康监护档案D、用人单位人事档案答案:ABC4、衡量消声器的好坏主要考虑以下()方面A、消音器的消音性能B、消音器的空气动力性能C、消音器的结构性能D、消音量和频谱特性答案:ABCD5、用人单位不得因为下列()行为解除与劳动者订立的劳动合同:A、某工人以劳动合同中未写明防护措施和待遇为由,拒绝从事电焊工作B、某工人以无防护措施为由,拒绝从事疏通下水道的工作C、某体检结果无异常的17岁男工拒绝从事铸工工作D、某女工疑似职业中毒,不能继续上班E、某体检结果无异常的19岁女工拒绝从事电焊工作答案:ABCD6、化学毒物的净化措施主要有A、燃烧净化法.B、冷凝净化法.C、掩埋净化法.D、吸附净化法答案:ABD7、下列情况之一者:为三级片,不能用于尘肺初诊。
()A、不完全符合胸片基本要求,其缺陷影响诊断区面积之和在半个肺区至一个肺区之间。
B、两侧肺纹理不够清晰锐利,或局部肺纹理模糊,其影响诊断区面积之和在半个肺区至个肺区之间。
C、两侧肺尖至肋膈角的侧胸壁显示不佳,气管轮廓模糊,心后区肺纹理难以辨认。
D、吸气不足,右侧膈顶位于第八后肋水平。
答案:ABCD8、电焊作业可能引起的疾病主要有。
A、电焊工尘肺.B、气管炎.C、电光性眼炎.D、皮肤病答案:ABCD9、生产性粉尘的理化特性包括()A、化学组成B、分散度C、溶解度D、形状与硬度E、荷电性F、爆炸性答案:ABCDEF10、职业性健康体检分为()A、上岗前体检B、在岗期间体检C、离岗体检D、应急体检答案:ABCD11、可导致中毒性周围神经病的毒物包括()A、铅B、砷C、正己烷D、汽油E、丙烯酰胺答案:ABCDE12、哪些病因会引起关节痛()A、甲型肝炎B、组织胞浆菌病C、铅,亚急性毒性作用D、淋巴细胞性脉络丛脑膜炎答案:ABCD13、下面哪种情况可以诊断为贰期尘肺()A、有总体密集度1级的小阴影分布范围超过4个肺区B、有总体密集度2级的小阴影分布范围超过4个肺区C、有总体密集度2级的小阴影分布范围达到4个肺区D、有总体密集度3级的小阴影分布范围超过2个肺区E、有总体密集度3级的小阴影分布范围达到4个肺区答案:BE14、职业卫生工程的基本内容包括()A、车间含毒含尘气体和废气的处理技术B、建筑物通风、采暖和空气调节工程C、生产性噪声与振动控制D、辐射防护答案:ABCD15、职业卫生评价包括A、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B、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C、用人单位职业病危害现状评价.D、监督评价答案:ABC16、下列属于固体颗粒物的来源的是A、固体物料的机械粉碎和研磨B、物质的燃烧C、物质在加热时产生的蒸汽在空气中的氧化D、粉状物料的混合答案:ABCD17、自然通风的动力源有A、热压B、气压C、风压D、液压答案:AC18、尘肺病患者比较常见的并发症有。
《职业卫生与职业医学》实验讲义广东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劳卫与环卫学系编2008年7月目录实验一、模拟熔铅车间作业工人的职业卫生学评价 (3)一、作业环境气象条件测定 (3)二、模拟现场空气采样 (8)三、气铅检测(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9)四、尿铅检测(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10)五、尿δ-氨基-γ酮戊酸(δ-ALA)检测 (11)六、血中锌卟啉原的测定 (12)附:调查报告撰写要求 (13)实验二、粉尘浓度和分散度测定 (14)实验三、尘肺X线胸片阅读 (17)实验四、全血胆碱酯酶活性的测定(三氯化铁比色法) (20)实验五、听力测定 (22)实验六、作业环境噪声的测量 (24)实验七、职业中毒案例讨论 (26)实验一、模拟熔铅车间作业工人的职业卫生学评价(综合性实验)通过模拟企业熔铅车间的作业现场,了解熔铅作业过程中产生的职业性有害因素(包括:铅烟、高温及热辐射等),同时通过对熔铅作业过程中产生的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外剂量检测和相关的内剂量(尿铅、δ-氨基-γ酮戊酸)检测,了解熔铅作业环境对工人健康的影响及程度,并做出综合性分析评价和估测,使学生对铅作业工人内外剂量监测、铅中毒的诊断和处理原则、相对应的防治措施及铅作业工厂的职业性卫生监督等,有一个比较具体、完整的初步认识。
一、作业环境气象条件测定生产环境气象条件主要包括气温、气湿、风速和热辐射。
如遇特殊作业(如沉箱、高空和高山作业)或欲计算空气在标准状态下的体积,尚需测量气压。
·(一)测定原则和步骤1. 在调查车间一般情况的基础上,简明绘出生产设备、工作地点及门窗位置的平面图,注明测定地点。
2. 根据生产过程、热源的布置和生产建筑物的特征,主要选择工人工作地点进行气象条件的测定。
检查工人的休息条件及休息时生理机能的恢复情况,还应在休息地点测定。
测定一般应在距离地面约1.5m处进行。
若工作地点热源分布不均匀时,则应在不同高度、不同方位分别进行热辐射强度的测定,如开炉门时,应在炉前工作地点于工人头部、胸部、腿部等不同水平上测定。
评价报告书(车间职业健康危害因素现状评价)车间职业健康危害因素现状评价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主要是为了保障工人在工作环境中的身体健康,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的发生。
本报告书将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一、工厂生产情况本工厂主要从事化工产品的生产,生产规模较大,生产车间较多。
根据实地观察和了解,生产车间的通风装置良好,生产设备都有防护措施,并设置了废气排放治理设备。
但生产过程中容易产生噪音、粉尘和有毒挥发性气体,需要对这些因素进行评价和控制。
二、职业健康危害因素评价1. 噪音危害根据现场测量,工厂内部存在一定的噪音污染,主要来源是机器设备和汽车运行等。
工人长时间处于噪音环境中,容易引发听力损失、神经系统疾病等健康问题。
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降噪措施,如音屏障、隔声材料、声音吸收器等,减少工人噪音接触时间。
2. 粉尘危害工厂生产过程中采用的原材料中含有大量粉尘,如煤粉、氧化铁粉等。
粉尘随着生产过程扩散,工人在吸入过程中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如咳嗽、气管炎、支气管炎等。
因此,要对生产车间进行定期清洁,避免粉尘存留并加强通风,增加室内空气的流通性,减少工人长期暴露在高浓度粉尘环境中的机会。
3. 化学物质危害化工生产必须使用化学物质,如有害气体、酸、碱等。
如果这些物质在工厂车间内有泄漏或者不慎溅入工人身体内,会对身体造成严重伤害,如严重灼伤、急性中毒等。
因此,要对生产车间进行紧密的监测,加强物品管控,设置最小存量,强化安全管理措施,防止火情、泄露和爆炸等意外事件的发生。
三、评价结论根据评价结果,本工厂生产车间存在一些职业健康危害因素,但是大部分问题都可以通过加强危害物的管控和加强安全管理得到解决。
同时,需要加强工人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引导工人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养成正确的卫生习惯,从而减少职业健康危害的发生。
四、建议1. 加强监测:建立完善的职业健康检测机制,加强职业病防治的监测和预警。
2. 强化教育:加强员工的安全知识和健康知识的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防护能力。
职业性铅吸收、铅中毒80例的分析与驱铅疗效的评价
杨胜汉;朱金龙;叶雄英;颜协义
【期刊名称】《浙江预防医学》
【年(卷),期】1990(000)005
【摘要】××冶炼厂主要以硫化铅锌矿经氧化焙烧再还原成粗铅后经电介成电介铅的作业。
1980年焙烧车间铅烟浓度检测为17 mg/m~3,超标565倍。
为了加强列生产工人的劳动监护,每年定期对职工进行体检、生物材料的检测,并对铅吸收、铅中毒病例采用驱铅治疗和疗养等保护措施,取得一定效果,现将三年来的健康监护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与评价。
【总页数】2页(P13-14)
【作者】杨胜汉;朱金龙;叶雄英;颜协义
【作者单位】温州市鹿城区卫生防疫站;温州市鹿城区卫生防疫站;温州市冶炼厂【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1
【相关文献】
1.职业性铅中毒患者驱铅治疗的护理 [J], 殷娜
2.强化驱铅方案对职业性铅中毒患者近期疗效及实验室指标的影响 [J], 何钦;朱若凯;容开萍;杨丽君;胡艺婷
3.职业性铅中毒患者驱铅治疗中针对性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观察 [J], 范远玉
4.儿童铅中毒采用静脉驱铅的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J], 潘伟韶; 庞国象; 张素芬; 金花; 戴珂
5.强化驱铅方案对职业性铅中毒患者近期效果及实验室指标的影响研究 [J], 程美琴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某蓄电池厂铅作业工人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分析发表时间:2014-06-27T15:34:30.93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4年第8期供稿作者:王东红[导读] 在蓄电池厂中,要想减少铅对铅作业人员的危害,一定要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使人人树立安全防范意识,采取安全防范措施。
王东红(辽宁省锦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病科 121000)【摘要】当今世界,交通行业、电力行业、通信行业、汽车行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这些行业对于蓄电池的大量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蓄电池行业的发展。
蓄电池行业在蓬勃发展的过程中却出现了很多问题,如职业卫生问题。
如何解决蓄电池行业中的职业卫生问题一直是业内人士重点研究的课题。
本文对某蓄电池厂铅作业工人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针对检查结果进行了分析,旨在为提高蓄电池厂工人的健康水平。
【关键词】蓄电池厂铅作业工人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分析【中图分类号】R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08-0076-01 1 前言蓄电池的生产原料主要有铅,目前,铅已经在生产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铅主要通过各种形式如气溶胶、铅尘、铅烟等在厂房中流动,铅作业工人长时间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很容易导致铅过量吸收。
相关研究显示,铅属于高毒物质,对机体的消化系统、造血系统和神经系统都有很大影响,甚至引起铅中毒。
本次研究对某蓄电池厂铅作业工人进行职业健康检查,并选择某蓄电池厂铅作业工人200名作为检查对象,以下是详细报告内容。
2 对象和方法2.1对象选择某蓄电池厂铅作业工人200名作为检查对象,其中男性工人有150名,女性工人有50名,最大年龄为50岁,最小年龄为20岁,平均年龄为(30.1±2.5)岁。
最长工龄为20年,最短工龄为一年,平均工龄为(7.2±2.4)年。
2.2方法结合相关要求进行现场取样,使用粉尘采样器采集空气中的铅烟浓度、铅尘样品,并通过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
模拟熔铅车间作业工人的职业卫生学评价1.前言铅及其合金在工业上应用广泛,尤其在建筑业、汽车、航天航空、电子和其他制造工业以及在油漆、涂料和催化剂生产上都大量使用。
而铅是通过矿山开采、冶炼、精炼和加工后得到的。
因此,从矿山开采、冶炼到加工成金属以及应用铅时,都会对车间和工作场所造成污染,给工人健康造成潜在的危害。
通过模拟企业熔铅车间的作业现场,了解熔铅作业过程中产生的职业性有害(铅烟、高温及热辐射等),同时通过对熔铅作业过程中产生的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外剂量检测和相关的内剂量(尿铅、δ-ALA)检测,了解熔铅作业环境对工人健康的影响及程度,并做出综合性分析评价和估测,为预防铅对作业工人健康危害提供科学依据。
2012年12月3日9:00,于实验室模拟气铅工人的作业环境,对该气象条件进行测定,并采集生物样品,利用现有的实验室仪器,对工人的尿铅和尿δ-ALA进行检测,判断铅作业对工人健康状况的影响。
结果是,空气中的铅浓度为0.037mg/m³,大于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0.03 mg/m³。
尿铅浓度均值和标准差是(0.171±0.079)mg/L,尿δ-ALA浓度的均值和标准差(4.53±3.61)mg/L。
初步判断该工厂的铅浓度超标,给工人带来的危害。
2.内容方法2.1、对象模拟熔铅车间作业现场以及其中的4名熔铅作业工人。
2.2、观察项目和调查方法2.2.1 作业环境气象条件测定采用黑球温度计、EM8型数字风速仪、辐射热计、TES温湿度计等仪器,对模拟车间的气象条件(包括干球湿度、相对湿度、风速、黑球温度、单项辐射强度和平均辐射强度)进行测定,结果以GBZ1-2002《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为依据进行统计分析。
2.2.2 气铅的测定采用铅烟(尘)采样器对熔铅车间的空气进行采样,将样品滤膜剪碎,经硝酸处理将铅溶解于溶液中,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在283.3nm处测定吸光度,并与铅标准溶液做对比,得出单位样品中的铅含量。
模拟熔铅车间作业工人的职业卫生学评价
1.前言
铅及其合金在工业上应用广泛,尤其在建筑业、汽车、航天航空、电子和其他制造工业以及在油漆、涂料和催化剂生产上都大量使用。
而铅是通过矿山开采、冶炼、精炼和加工后得到的。
因此,从矿山开采、冶炼到加工成金属以及应用铅时,都会对车间和工作场所造成污染,给工人健康造成潜在的危害。
通过模拟企业熔铅车间的作业现场,了解熔铅作业过程中产生的职业性有害(铅烟、高温及热辐射等),同时通过对熔铅作业过程中产生的职业性有害因素的外剂量检测和相关的内剂量(尿铅、δ-ALA)检测,了解熔铅作业环境对工人健康的影响及程度,并做出综合性分析评价和估测,为预防铅对作业工人健康危害提供科学依据。
2012年12月3日9:00,于实验室模拟气铅工人的作业环境,对该气象条件进行测定,并采集生物样品,利用现有的实验室仪器,对工人的尿铅和尿δ-ALA进行检测,判断铅作业对工人健康状况的影响。
结果是,空气中的铅浓度为m³,大于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mg/m³。
尿铅浓度均值和标准差是(±)mg/L,尿δ-ALA浓度的均值和标准差(±)mg/L。
初步判断该工厂的铅浓度超标,给工人带来的危害。
2.内容方法
、对象
模拟熔铅车间作业现场以及其中的4名熔铅作业工人。
、观察项目和调查方法
2.2.1 作业环境气象条件测定
采用黑球温度计、EM8型数字风速仪、辐射热计、TES温湿度计等仪器,对模拟车间的气象条件(包括干球湿度、相对湿度、风速、黑球温度、单项辐射强度和平均辐射强度)进行测定,结果以GBZ1-2002《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为依据进行统计分析。
2.2.2 气铅的测定
采用铅烟(尘)采样器对熔铅车间的空气进行采样,将样品滤膜剪碎,经硝酸处理将铅溶解于溶液中,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在处测定吸光度,并与铅标准溶液做对比,得出单位样品中的铅含量。
结果以GBZ1-2002《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为依据进行统计分析。
2.2.3 尿铅的检测
收集4个作业工人每人10mL尿液经硝酸处理,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吸光度,根据铅标准曲线,得出单位尿样中的铅含量。
结果以GBZ37-2002《职业性慢性铅中毒诊断标准》为依据进行统计分析。
2.2.4 尿中δ-ALA浓度的检测
将4份尿样与乙酰乙酸乙酯反应,生成物经由乙酸乙酯萃取,并与对-二甲氨基苯甲醛反应生成红色化合物,在波长554nm处比色定量。
结果以GBZ37-2002《职业性慢性铅中毒诊断标准》为依据进行统计分析。
3.结果
.空气采样与气象条件测定
表1.模拟车间气象条件测定记录
测定日期:2012年12月3日天气:晴
测定时间测定地点干球湿
度℃相对湿
度%
风速
m/s
黑球温
度℃
单项辐射强度
㎞/㎡
平均辐射强度
cal/cm^2*min
9:00 实验室1室
计算得:标准状态下的空气体积V o=
.铅接触情况和生物监测结果
表2.模拟熔铅车间作业工人铅接触情况调查结果
检测项目受检人数测定浓度超标人数均值标准差 t值 P值发生率(或点数) (mg/L) (或点数)
气铅 4 (mg/m³) 4 0 < 100%
尿铅 4 4 < 100%
δ-ALA 4 2 < 50%
4.结果
根据GBZ1-2002《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可知,模拟车间气温超标,气湿超标。
温度太高,湿度太大,从而使气铅的溢出和生成增加,气铅难以消散,造成熔铅作业车间气铅浓度升高,危害人体健康。
模拟车间中的平均气铅含量为m³,超过最高允许浓度m³,可知,从整体来分析,模拟车间气铅含量超标。
由P<,可知测定结果与轻度铅中毒判定指标(< mg/m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测定结果显示4名工人测得的尿铅含量均超出标准≤L,因此可判断4名工人尿铅均超标,中毒率为100%。
由P<,可知测定结果与轻度铅中毒判定指标(≤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根据标准,2名工人的尿δ-氨基-γ酮戊酸浓度符合标准≤6mg/L,其余2名工人的尿δ-氨基-γ酮戊酸浓度超标,可以判断出铅中毒的发生率为50%。
由P<,可知测定结果与轻度铅中毒判定指标(≤6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5.结论
根据该调查结果显示,该熔铅作业场所气象条件中气温、气湿均不符合卫生标准,不适合工人长期工作,长期接触会使工人受到伤害。
工人尿铅普遍超标,且尿δ-氨基-γ酮戊酸浓度一半超标,发生慢性轻度铅中毒,可见不良的作业环境已对工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该工厂的管理者应按照《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针对车间的具体情况进行环境优化,设施调整,加强作业环境治理,降低生产环境铅浓度,加强通风除湿,加强工艺改革,采用自动化和密闭化的机器,使其符合国家企业职业卫生标准。
另外,要加强个人防护知识教育,提高工人自我保护意识,加强个人防护措施,减轻铅对作业工人健康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