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丘陵山区高速公路勘察设计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4
浅析山区公路建设和勘察方法的选择摘要:日前,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快速的的发展以及我国道路系统完善的需求,原来所建设的山区公路显然已满足不了发展的要求,因此这就需要改建或者来扩建我国山区公路。
本文对山区公路建设中的勘察设计阶段、勘察施工阶段应重视的地质工作提出了勘察设计以及施工等不同阶段的地质工作重点等;以满足我国道路系统完善的要求。
关键词:山区公路建设勘察方法施工设计施工阶段一、山区公路的概述在我国的山区,一般的地形和地质的条件都比较复杂,并且地质环境脆弱,地质灾害时常发生,所以在在山区公路建设中就必须查明场地岩土体的组成、分布、性质及不良的地质、特殊性岩土、风化层等地质条件,不过在山区地形地质条件复杂,所以在施工的时候应该选用哪种勘察手段,就比较重要了。
二、山区公路的勘察设计在山区公路的勘察设计中,首先我们应该认识山区的地质规律,并且尊重地质规律,因为山区公路是在自然环境中穿行的,既然我们要对地质环境来进行改造,那么我就应该在设计的时候充分的去考虑它的地质因素,遵循地质的原则,尽可能的去从源头上来减少山区公路对自然环境的破坏。
其次,我们在确定路线方案之前,应该先对沿线地质构造带、地质病害的分布及范围、断层、岩石的层理情况等,来通过对遥感地质判释资料和不同勘测阶段的勘探、调查资料的分析, 研究路线通过方案并不断地优化。
面对地质比较复杂地段应注意在设线后诱发并且加剧地质病害的可能性,谨慎的确定路线的线位来采取工程措施。
作为地质技术人员,应该配合路线设计师来作好地质咨询工作,沿初步拟定的路线线位, 进行全线勘察, 要是重点工点进行地质调查, 应该得出初拟线位沿线的基本工程地质的情况, 并且评估路线方案的可行性,对于重大不良地质地段或预测工后会出现了难以治理的地质病害的路段,要及时地反馈信息以便尽快调整路线线位。
三、山区公路的勘察施工在山区公路的勘察施工中,我们首先得考虑山区的地质条件, 由于地质条件的复杂性,所以我们常规的勘察手段就满足不了工期的要求,对于勘察质量也无法保证。
Planning and design 规划设计69浅析山区和丘陵地区的高速公路设计闫兵鲁泽刚(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四川成都 610041)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6344(2018)04-0069-01摘要:高速公路在我国的山区和丘陵地区一直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其设计的理念和原则一直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本文主要就山区和丘陵地区高速公路设计的原则进行全面的分析和介绍,并在之后对高速公路设计的要点进行全面的梳理,希望能够给大家以参考性的意见。
关键词:山区;丘陵地区;高速公路;设计要点0引言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丘陵和山区的交通状况虽然有一定改善,但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需要还有一定差距[1]。
丘陵和山区高速公路的建设一直为我国政府所重视的,为了使得我国的经济建设能够更上一个台阶,那么对于山区和丘陵地区高速公路设计的设计水平就显得尤为重要。
而现阶段,我国山区和丘陵地区的高速公路的设计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还存在很多的问题,针对目前设计的现状,本文主要就山区和丘陵地区高速公路设计的原则和设计的要点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探讨,希望能够给大家更好的参考性意见。
1山区和丘陵地区高速公路设计的原则虽然我国山区和丘陵高速公路的建设已开展了多年,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与包括美国、欧洲、法国和其他国家的高速公路相比,我国山区和丘陵高速公路在设计的过程中,还存在着生搬硬套传统的设计方法和对环境破坏大等诸多问题,这多数是因为在进行山区和丘陵区高速公路的设计过程中,并没有遵循一定的原则。
1.1整体协调原则在进行山区和丘陵高速公路设计的过程中,尤其需要综合考虑自然景观、当地的生态环境、地形地貌特征、沿线的设施和其他各方面的信息,从而才能够保证整体公路运输的功能变得更好。
此外,在进行高速公路的设计过程中,尤其也需要配合人工系统和自然系统,对原有的景观环境进行恢复,最根本的是要让所建设的高速公路和周围的景观相互协调。
山区高速公路工程地质勘察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公路项目的地质勘察,就是应用项目地质的理论与各类技术方法,进行调查、研究公路要穿越地带的项目地质条件、为公路选线、设计、施工与应用供应合理经济而又准确完整的项目地质资料。
长达几十公路的公路修建过程中,会通过不一样的地质地貌条件,也会遇到非常多不利的施工条件,这需要公路项目施工以前必须要把地质勘察做好,而且勘察人员需要掌握相对高的技术水平与实践经验。
关键词:山区高速公路;构筑物;勘察手段;桥梁勘察引言:山区丘陵地区地形及地质条件复杂,不良地质发育,受上述客观因素制约,造成山区高速公路高路堤、高边坡多及桥隧比例高的特点。
在如此复杂的地形地质条件下开展工程地质勘察工作,明确不同类型构筑物的勘察重点及采取有针对性的勘察手段是众多地质勘察工作讨论研究的问题。
根据多年高速公路勘察经验,谈谈丘陵山区高速公路不同构筑物的地质勘察重点及勘察手段的综合应用问题。
1公路工程地质勘察项目管理的问题1.1项目管理体系不健全公路工程地质勘察项目管理依靠完善的程序体系,当前我国公路工程地质勘察项目缺乏完善的管理体制,不仅存在着公路工程地质勘察法规不完善的问题,而且在实际管理过程中还缺乏对相关因素的统筹管理机制。
首先,我国公路工程地质勘察项目的管理方法与实施步骤存在着缺陷,公路工程地质勘察项目未能形成有效的勘察程序与标准化的作业方式,不仅上级督导政策落实不到位,而且未能根据实地情况执行山地、涵洞、气候条件下地质勘察方法,导致公路地质勘察的项目不配套,无法有效满足工程实施需求,公路工程地质勘察存在着许多实际问题。
其次,当前还缺乏有效的公路工程地质勘察的纠错机制,有些勘察结果有明显的漏洞,这些错误现象不符合公路工程地质勘察现实要求,同时也预示着存在违规操作现象,因此可能导致后期施工的困难。
第三,目前还应当健康行业法规,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全行业法律体系,这样才能促进公路地质勘察的管理需求,提高科学的管理水平。
简析山地丘陵地区公路路线设计与优化简析山地丘陵地区公路路线设计与优化摘要:公路线形设计是公路总体设计、总体布局的关键。
山地丘陵地区公路路线设计及优化是一个具有普遍意义和现实意义的课题。
论文首先分析了山区丘陵地区高速公路路线方案选择的特点,最后重点探讨了山地丘陵地区公路路线设计与优化。
关键词:山地丘陵地区公路路线设计线形作为公路的骨架,其设计合理与否,不仅直接关系到公路建设项目的质量好坏、里程长短、投资多少、效益高低,更直接影响到公路运行安全。
公路是线状构造物,线形设计的好坏不仅决定着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而且还决定着运营阶段的使用质量,即行驶的安全性、舒适性及经济性。
线形设计的好坏,对汽车行驶的安全、舒适、经济以及公路的通行能力都起着决定性作用。
因此线形设计时,必须对公路具有的性能与作用进行充分而慎重的分析研究,以免留下后患。
平纵线形组合,应该综合考虑汽车行驶的安全、舒适、工程造价以及营运费用的经济性,驾驶员的视觉、心理状态以及与公路周围的环境与景观的协调。
论文重点针对山地丘陵地区公路路线的设计进行探讨,旨在能够为山区公路设计提供借鉴。
1山区丘陵地区高速公路路线方案选择的特点山区地质复杂、地形陡峭、地势险竣的特殊地理环境,使穿梭其间的高速公路平面布线、纵面定坡、平纵指标选择等影响因素多,布线自由度和空间小,与平微区相比,山区高速公路路线方案选择具有以下特点:(1)特殊性:山区复杂特殊的地形环境,决定了穿梭其间的高速公路必须长距离展线克服高程障碍,越岭线、山腰线、侠山线是高速公路的主体。
路线纵面指标是路线方案的决定因素,也是路线展线的条件,是路线方案成立的基础和依据,纵面指标的综合应用决定了工程项目的规模、投资,甚至走向等。
路线纵坡指标有时具有决定路线方案的特殊性。
(2)复杂性:山区复杂陡峭的地形,错综复杂的构造体系,多变的立体性气候,切割剧烈形成的相对高差等自然环境,决定了布设其间的高速公路跨越的各类地貌单元,地层岩组,构造体系、气候环境复杂多变,路线方案选择比选的重点具有随路段变化而变化的特点,即各路段方案比选论证的主要因素变化频繁。
丘陵地区高速公路桥梁设计与施工方案摘要:本文主要结合成安渝高速公路四川段B合同段桥梁设计的工程实例,介绍了本项目桥梁设计概况、结构选型、施工方案,可为丘陵地区高速公路桥梁设计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丘陵地区;公路桥梁;设计技术;施工工艺1、桥梁设计概况成安渝高速公路四川段起于四川省成都市,向东经资阳市的简阳、乐至、安岳三县(市),东至川渝界,接重庆段,其中B合同段(以下简称“本项目”)主要位于四川省乐至县境内,属于构造剥蚀中低浅丘地貌,高程400~500m,相对高差30m~60m,处于丘陵地区。
本合同段线路全长60.183km,全线(主线)设计桥梁26座,共计4506.25米,占线路全长7.5%;全线设人行天桥17座,共计893.56米;分离式天桥6座,共计546.5米,渡槽8座,合计607.5米。
2、桥梁结构选型2.1桥梁上部结构类型及跨径选择桥梁结构型式选择总的来说是以安全、适用、经济、美观、技术先进为原则,对于处于丘陵地区的高速公路来说,主要以常规桥梁为主,桥型结构尽可能地采用标准化、装配化的桥型,可大幅度提高工程施工进度和质量,降低工程造价。
对于常规桥梁来说,跨径在20m~40m范围内的中小型跨径装配式梁结构是最具代表性的桥型结构,相比其他桥型结构也是最为经济合理的。
在本项目的设计中,通过技术性和经济性的综合比选,主要采用20米跨预制箱梁,25米跨预制T梁、30米跨预制T梁、40米跨预制T梁。
对于预制箱梁和预制T梁,这两种结构的施工工艺都很成熟,经济指标相对其他结构形式优势明显,在各高速公路项目中都有着相当多的应用,均有良好的表现。
两者总体比较经济指标相差不大,技术指标互有优劣,箱梁较T梁,建筑高度小,施工工期短,后期养护量小,外形美观,因其为闭口截面,梁体抗扭和平衡受力能力更好;T梁的施工工艺更为成熟,在全国历次桥梁病害普查检测中,表现为使用寿命长、养护维修省、运营效能优;另外,其吊装重量明显小于箱梁结构,性价比高,因此在跨度较大时一般采用T梁结构,跨度较小时采用箱梁结构。
探析山区高速公路设计摘要:设计是一个项目成功与否的基础,在设计的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工程的安全性、行车的舒适性、结构的简单性、工艺的可行性和工程的经济性,对工程建设投资和养护运营成本进行充分对比,从中选择最佳方案。
本文主要分析了山区高速公路的特点以及山区高速公路设计基本原则。
关键词:山区高速公路;设计;原则;分析1 山区高速公路路线的特点我国大部分面积都是山地及丘陵,各地区的地形、土地地质、气候、生态等都不尽相同,但影响高速公路设计的特点却是基本一致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点:1 )复杂性山区自然环境较为复杂,普遍存在崩塌、滑坡、岩溶等极易影响高速公路质量的不良地质现象,有些地区还有可能存在暴雨、洪灾。
泥石流等自然灾害。
2 )生态性山区自然景观优美、环境保护较好,选择路线时必须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尽最大可能保持原生态,不影响路线所在地区的动。
3)唯一性山区中地形条件有限,同时受工程投资的影响,可供选择的路线较少,在确定了一些必须经过的经济点后,一般路线的走向具有唯一性。
4)不可再生性某些山区地形、地质条件比较复杂,要选择一条符合公路走向的较为理想的路线比较困难,后期的扩建更加困难,几乎不可能另建新线。
5)永久性大型建筑物的共同特点之一就是永久性,山区高速公司投资较大,且由于其有不可再生特点,在设计时更应该考虑到其实用的永久性。
6)风险性山区高速公路相较于平原区来说,交通量不大,路线增长缓慢,隧道等特殊工程后期的营运管理费用较高,项目抗风险能力较差。
因此,控制工程规模,尽可能降低投资,减少投资风险是山区高速公路设计的共同问题。
2 山区高速公路设计的基本原则2.1 线形设计山区高速公路的线形设计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尤其是线形的立体组合,涉及到汽车的行驶力学、驾驶心理、生理、美学等方面的需求。
根据山区高速公路的特点,在进行常规设计的基础上,还应着重考虑一下几点:1)尽可能以曲线形为主山区高速公路的设计应最大程度地与沿线的地形景观相协调,线形以曲线为主,但也不能刻意勉强追求曲线效果。
山区高速公路地质勘察方法与实践分析摘要: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的基础建设也发展越来越快,在基础建设中交通设施占了很大一部分,例如公路、铁路、航空、海运等交通设施工程建设,这其中公路工程又占有较重的比例。
我国是属于多地貌的地质复杂的国家,因此,研究山区的高速公路建设是公路建设中比较重要的环节,本文就山区告诉共苦地址勘察方法及实践做了简答的分析和阐述。
关键字:山区、地址勘察在山区的高速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地质勘察是相当重要的环节,它的详尽程度充分关系着整个工程的建设质量和建成后的使用效果。
在我国的山区中,地理环境复杂,地质情况多样,一般常规的勘察技术和手段对于工程建设沿线的不良地质现象及特殊性的软土等很难有效的探明,因此,在进行初期的线路选择时就应该尽量避免途经地质条件不良或者特殊性岩土地段,本文以我国某地质勘测院的一段山区高速公路工程为例,实时分析山区高速公路地质勘察方法及实践问题。
该段高速公路沿线的自然地质条件该段高速公路是国家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穿越山区及丘陵,地质条件复杂。
地形该段高速公路途经的地形主要有两种:一种为山地丘陵,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形相对的起伏较大,地势险峻,是我国的山岭重丘区,其山脊的走向大致与该路线垂直;,一种为河谷盆地,盆地低段地形交缓,地势略有起伏。
水文和气候该地段处于亚热带,属于季风气候,年降雨量相对较大,气温略高,附近水里资源丰富,其主要的自然灾害为夏秋多发的洪涝灾害。
底层岩石特点该路线所经过的区域岩性多变,包括泥岩、千枚岩、页岩、白云质灰岩、泥灰岩、板岩、砾岩、片岩、岩浆岩等多达十几种的岩性。
其中中泥盆统白云质灰岩、下石炭统灰岩等几种岩石会对公路的建设造成较大的影响。
地质构造该段高速公路路线地址构造非常复杂,褶皱、断层较多,构造线与路线走向接近垂直。
对工程影响比较大的是断裂破碎带,一般为盆地和周边山丘之间的界线。
这种断裂破碎带会使线路附近的岩石发生破裂,高边坡的稳定性变差,隧道围岩的级别降低,自身稳定性差,并且附近会成为地下水的通道,很容易造成隧道涌。
浅谈山区高速公路工程地质勘察
:针对山区高速公路工程地质勘察中存在的勘察方案考虑不全面、勘察方案不合理、勘察工作针对性不强、勘察深度不够、对山区工程地质条件的复杂性认识不足等进行了分析,并对提高山区高速公路工程地质勘察水平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山区高速公路;工程地质;勘察
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发展,高速公路向山区延伸,地质条件越来越复杂,工程地质勘察工作难度逐渐加大。
一、山区高速公路工程地质勘察中存在的问题
(一)工程地质勘察方案不合理。
在山区高速公路工程地质勘察中,大多工程地质勘察项目虽然也制定了勘察大纲,但多数项目勘察方案简单,未能针对项目的工程地质条件和工程的特点,对项目工程地质勘察进行详细规划,所采用的勘察方法,时有不合理或欠缺的地方。
如桥梁钻孔布置未考虑到山区地质条件的复杂多变,钻孔数量偏少、钻孔位置不合理,高边坡勘察中对横断面的地质条件变化考虑不足,地质条件未勘察清楚,导致施工中高边坡加固设计变更过多,对活动性断层勘察欠缺,隧道勘察中未进行水文测试等等。
(二)工程地质勘察工作针对性不强。
工程地质勘察目的不明确,勘察针对性不强是山区高速公路勘察项目较常见的问题,部分勘察单位仍习惯于钻探、取样、提承载力的模式,无论是路基、桥梁、还是隧道勘察都是这种勘察模式,这种早期的工程地质勘察模式,已不能适应山区高速公路工程地质勘察工作要求。
山区高速公路工程地质勘察的对象主要包括。
| 工程设计| Engineering Design·228·2017年3月山区和丘陵地区的高速公路设计分析杨先亢,张 彬(中国公路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路桥设计研究院分公司,湖北 武汉 430023)摘 要:文章围绕山区和丘陵地区高速公路设计这一主题进行讨论,介绍山区和丘陵地区高速公路设计原则,并对山区和丘陵地区高速公路设计要点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山区;丘陵;高速公路中图分类号:U412.36+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2789(2017)03-0228-02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为了对丘陵地区和山区投资环境和交通状况的落后情况进行改善,促使其更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交通的需要,山区是我国当前高速公路建设的转移中心。
现阶段我国修建的高速公路还不够完善。
因此文章围绕山区和丘陵地区高速公路设计这一主题进行讨论,介绍了山区和丘陵地区高速公路设计原则,分析了山区和丘陵地区高速公路设计要点。
1 山区和丘陵地区高速公路设计原则1.1 整体协调性原则高速公路设计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人文、自然景观,当地生态、地形以及地貌特征,沿线设施、桥隧以及平纵线形等,保证公路能够对运输功能进行满足。
并且协调配合人工系统与自然系统,对原有的景观环境进行完善。
1.2 安全性原则在高速公路设计修建过程中,应将安全问题放在首位。
因此需要采用有效的措施和方法,对行人和车辆安全、公路设施安全进行保证。
在布设线位平面的时候需要将不良地质尽量避开,对沿溪线尽量进行使用,对垭口展线进行科学的应用,如果路段具有复杂的地质情况,就需要对隧道穿越进行应用,从而对路线指标进行提升。
在合适的位置进行避险车道的设置,将安全设施的设计加在特殊路段。
1.3 和谐型原则主要内容:①高速公路修建和人文环境之间的关系。
路线选择时,将重要纪念地、遗址、文物保护区和公路选线之间的关系处理好,对人文环境予以保护和尊重,尽量避免对其造成影响;②自然生态环境和高速公路的关系。
山区和丘陵地区的高速公路设计分析作者:周鹏飞来源:《广告大观》2019年第10期摘要:山区和丘陵地区的公路地形结构多变、运行环境复杂、多自然灾害,给高速公路的设计和施工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如果设计不合理,不仅不利于施工,而且可能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
山区和丘陵地区高速公路设计必须综合多种因素,确保高速公路行车安全。
本文主要分析了山区和丘陵地区高速公路的特点和设计原则,并根据山区和丘陵地区的特点,探讨了高速公路纵面设计、平面交叉设计、横断面设计等设计要点。
关键词:山区和丘陵地区;高速公路设计;交通安全前言: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公路在交通枢纽中占据重要地位,是一个地区政治、经济、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基础。
近年来,国家大力建设道路交通工程,截至2019年年底,我国公路的总里程达到了484.65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的总里程达到了14.26万公里。
我国道路交通事业在发展的同时,道路交通安全问题日益突出。
山区和丘陵地区高速公路地形复杂,多弯道、上下坡,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必须综合山区和丘陵地区的地形地貌、经济水平,选择合适的设计方案,确保高速公路行车的安全性。
1.山区和丘陵地区高速公路特点山区和丘陵地区地面崎岖、多山地与丘陵,所以增加了高速公路布线的难度,一般顺山沿河布置公路,所以多桥梁、涵洞,路线弯曲,多曲线桥。
施工过程中,遇到分水嶺、沟谷溪流方向与道路方向不一致时,需要开凿隧道、穿山越岭,因此,山区和丘陵地区的高速公路多隧道,公路轴线为曲线或者直线,高速公路一般为四车道,因此隧道为双线隧道,隧道跨度比较大。
其次,山区和丘陵地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多变,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塌方现象,因此需要确保边坡的稳定性[1]。
山区和丘陵地区高速公路的基岩比较浅,一般设计为天然明挖地基,遇到大河或者覆盖层比较深的地方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
山区和丘陵地区的低山比较多,并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在设计的时候,可以充分利用山脉的走向,优化高速公路设计方案。
*基金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172102210314)收稿日期:2019-11-20文章编号:1001-7291(2019)06-0065-03文献标识码:B山区高速公路施工图设计工程地质勘察浅析胡静(郑州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河南郑州450052)摘要:山区高速公路相对于平原微丘区地质条件更复杂,常伴随多种或特殊地质条件。
为确保项目建设安全、经济,施工图设计阶段的地质勘察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从勘察任务、技术标准、勘察方法、勘察过程、勘察资料整理方法等几个方面对工程地质施工图设计工程地质勘察进行了概括分析。
关键词:山区;高速公路;施工图设计;地质勘察山区高速公路相对于平原微丘区地质条件更复杂,常伴随多种或特殊地质条件。
为确保项目建设安全、经济,施工图设计阶段的地质勘察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根据项目前期初步设计的建设原则、设计方案进行有针对性的工程地质勘察、相应试验测试;为高速公路路线、构筑物设置、编制施工图阶段设计文件,提供完备、准确的工程地质资料,并为后期的施工建设提供相应的地质依据。
1工程地质施工图勘察的常规任务山区高速公路施工图设计工程地质勘察的目的是在为路线和构造物设计提供必需的工程地质资料。
大体的要求如下:(1)进一步查明各路线方案的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地层岩性、不良/灾害/水文地质等工程地质条件及其作为高速公路工程建设的适宜性。
(2)进一步查明道路路基工程地层条件、岩土工程地质性质、不良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及其适宜性。
(3)进一步查明构造物场地地层结构、岩土物理力学性质及其作为构造物场地的适宜性。
(4)进一步查明沿线不良地质,特殊岩土的相关情况及性质,评价其对高速公路建设的危害和不良影响,为路线方案、道路方案、构造物方案的工程处理措施的选择提供地质依据。
(5)进一步查明高速公路工程建筑材料的采购地点、储量、品质、开采、加工、运输条件等,以及作为筑路材料的适宜性。
(6)工程地质环境保护以利用的评价。
浅谈山区高速公路勘察设计技术摘要由于山区的地形、地貌及地质条件较为复杂,不良工程地质分布范围较广,岩溶、采空区及其他不良地质体对路基、桥涵、隧道的设计影响较大,因此,山区高速公路的勘察设计就显得很重要。
主要根据本省地貌特征,对山区高速公路勘察设计中线路、桥梁、岩溶、不良地质等进行研究。
关键词山区;勘察设计;岩溶;不良地段江西地貌类型较为齐全,分布大致成不规则环状结构,常态地貌类型则以山地和丘陵为主。
其中山地60101平方公里(包括中山和低山),占全省总面积的36%;丘陵70117平方公里(包括高丘和低丘),占42%;岗地和平原20022平方公里,占12%,水面16667平方公里,占10%。
除常态地貌类型外,还有岩溶、丹霞和冰川等特殊地貌类型。
1 山区公路路线的布设与比选山区地形、地质条件复杂,路线方案的影响因素众多。
作为工程关键的路线方案,对控制工程造价、确保投资效益、减少工程隐患及环境破坏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故如何结合地质情况,充分利用地形展线,是路线布设及比选的重点。
1)路线平、纵面线形布设应适应地形,不要片面追求高标准,宜以不小于规范规定的一般值为原则。
应加大路线方案的比选力度,不遗漏有价值的比选方案。
2)山区的不良地质(如岩溶、采空区)广泛分布,应充分利用航测遥感方面的技术、航测数模及CAD集成计算机漫游技术进行地质选线,确保路线尽量避开大的、难防治的不良地质地段,对路线进行快速的多方案比选和优化。
3)路线设计应注重平、纵、横组合,注重与隧道、桥梁等构造物的协调设计,尤其应注重隧道分合线、高低路基综合设计及特殊条件下高架桥方案的比选,确保公路使用的安全性、经济性、舒适性并与沿线景观协调。
4)运用运行车速理论进行运行车速检验及安全性评价。
2 岩溶和采空区的勘察与设计岩溶和采空区是山区高速公路建设的两大隐患,具有勘察难度大、工程隐患多的特点,特别是私人小矿分布不规则,准确定位难度较大,对路基及构造物基础影响严重。
浅谈山区高速公路工程地质勘察勘探现场不仅要保证进度,更重要的是在保证工作进度的同时,确保人员与设备安全,下面是搜集的一篇探究山区高速公路工程地质勘察的,欢迎阅读参考。
在高速公路的建设与使用过程中,往往因前期工程地质情况了解不足,未能采取科学、合理的手段进行处理,导致发生路基不均匀沉降,桥梁倒塌, ___塌方等病害,甚至出现人员伤亡。
因此,应加大高速公路工程地质勘察监管力度,加强地质勘察监管经验总结,有效消除安全隐患,进而提高高速公路的建设水平与质量。
在高速公路建设中,工程地质勘察不仅是公路设计与建设的必备条件,也是道路安全行驶的重要保障。
地质勘察将为设计部门提供真实的工程地质数据,以便正确、合理、经济的设计高速公路,更为施工提供了最为有力的支持,因而,应确保地质勘查资料的准确性与真实性,也应具备解决突发 ___的能力。
目前,有些设计部门为了节约资金,赶抢进度,减少了勘察工作量,这势必造成因工作量过少而不能真正揭露不良工程地质问题或不能全面查明工程地质条件的现象。
如果在施工中能够及时发现相关不良地质问题,还可采取补就措施,但仍存在设计变更、造价增加或工期延误等问题;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必定给公路建设带来安全隐患,造成不良后果。
因此,加大工程地质勘查的监管力度,加强地质勘查监管经验总结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监管工作的主要内容本文依托广西来宾至马山、马山至平果高速公路在建项目,路线全长201.137km。
该区主要有岩溶峰丛洼地、剥蚀残丘和侵蚀堆积河流阶地等地质地貌。
地质勘察中,采用了地质调绘、钻探、标准贯入、动力触探、室内试验及水质分析等综合勘察试验手段,获取了合理的地质资料。
通过分析内业与外业中遇到的问题,总结了以下地质勘查监管经验。
1.尽快确定工程地质勘查方法;2.现场踏勘,检查设备与人员到位情况;3.核实设计资料与现场地质的一致性;4.跟踪工作进度,检查工作计划及完成情况;5.检查重点工程与问题工点,核实完成的数量与质量,并验证是否满足规范要求;6.加强安全意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7. ___外业验收;8.积极排查施工阶段遇到的地质问题。
探析山区高速公路桥梁勘察设计方法发布时间:2022-08-02T03:13:23.215Z 来源:《城镇建设》2022年3月第6期(下)作者:孙伟王兴智[导读] 桥梁勘察设计是指通过勘察手段对桥梁位置、道路环境、管线距离和河流水位等因素进行精确把握的前提下对桥梁进行统筹性的总体设计孙伟王兴智中交通力建设股份有限公司西安市 710065摘要:桥梁勘察设计是指通过勘察手段对桥梁位置、道路环境、管线距离和河流水位等因素进行精确把握的前提下对桥梁进行统筹性的总体设计,是桥梁工程建设的基础依据。
本文简要阐述了山区高速公路桥梁勘察设计的特点,并对其中具体的桥位勘察和施工路线设计、桥型和整体结构勘察设计、桥梁上部和下部结构的勘察设计等进行具体的探讨说明。
关键词:山区高速公路;桥位勘察;桥梁结构设计引言:当今时代我国的交通行业发展迅速,许多地方的山区高速公路建设工作也在不断的完善,然而想要提高山区高速公路桥梁的工程建设质量,相关人员就要对桥梁跨径、具体位置、山区地形、地质结构以及施工环境条件等做好勘察,并根据测量计算得出的数据对具体的设计方案进行优化,如此才能让山区高速公路桥梁的施工工作更加高效、高质和合理,更好地保证人们的出行安全。
一、山区高速公路桥梁勘察设计的特点由于山区地质条件和地形环境较为复杂,且受自然气候和恶劣天气的影响较大,所以在对高速公路桥梁进行勘察设计时对于建设场地的选取、桥梁高程的测量、施工路线和跨径的计算测量等基础性工作都造成了一定的困难,施工人员不仅要进行危险的、高要求的高空作业,还要对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进行应对,对施工时间和方法进行适时调整,因此山区高速公路桥梁的勘察设计工作有着周期较长、资金和设备成本投入高以及定位难度大等特点。
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在进行具体的勘察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到桥梁工程建设的预算成本、施工规模和人力条件等进行科学的规范,要对桥梁自重、承载能力、混凝土收缩变化性能和环境温度变化等各项因素进行综合全面的考虑,在设计方案中尽可能地提高桥梁的结构完整性、梁体抗扭性、整体稳定性和交通舒适性等,通过合理地配置资源和规划流程来帮助施工人员在实际作业时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和工程建设质量。
研究探讨Research324山区和丘陵地区的高速公路设计探析徐自享(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四川成都610000)中图分类号:G3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6344(2019)08-0324-01摘要:随着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为优化山地及丘陵地方的交通情况与投资条件,促进其更好符合现代化社会发展步伐,山区已变成国内高速公路工程的转移重点。
当前,国内山地高速工程创建尚不健全,在设计中还存在很多问题。
本文重点介绍山区及丘陵地方的高速公路工程规划内容。
关键词:山区;丘陵地带;高速公路;规划分析随着经济时代的进步,为了改善丘陵地带与山区投资条件,以及交通情况的落后现象,使之更好符合经济时代建设对交通的需求,山区属于国家目前高速公路工程的转移核心,当前,国家修造的高速公路尚不健全。
为此,本文基于山区及丘陵地带高速公路规划这个主题展开探讨,分析了山区及丘陵地带高速公路规划原则,阐述了山区及丘陵地带高速公路规划重点内容。
1 山区及丘陵地带高速公路规划的基本原则尽管我国山区及丘陵地带高速公路工程建造已实行很长时间,并获得了显著成效,但与涉及美国、欧洲、法国以及其他国家在内的高速工程比较,国内山区及丘陵高速公路在规划阶段还出现了“生搬硬套”规划方式以及对生态影响等诸多问题,这第一都是由于在开展山西及丘陵地带高速公路规划工作时,并未遵循相关基本原则。
1.1总体协调性高速公路规划阶段需要全面考量人文、自然风景、本地生态、地形和地貌特点,沿线设备、桥隧与平纵线形等,确保公路可以符合运输功能。
而且协调支持人工系统和自然系统,优化原本的风景环境。
1.2安全性在规划建造高速公路工程时,要把安全问题置于第一位。
由此,需要采取科学的措施及办法,对行人及汽车安全、公路设备安全提供保障[1]。
在分布线位平面时,要求尽可能避免异常地质条件,尽可能采用沿溪线,合理使用垭口展线,若路段具备繁琐的地质条件,就应当采用隧道穿越,进而提高线路指标。
浅谈丘陵山区高速公路勘察设计方法摘要:公路勘察设计是公路建设的前期工作,也是公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勘察设计的质量对公路的建设及今后的运营意义巨大。
文章以汕汾高速公路汕头路段勘察设计为例,对丘陵山区高速公路勘察给出了明确的思路,对具体的设计方法进行了专题性研究。
关键词:丘陵山区;高速公路;勘察;方法1 工程概况汕汾高速公路是国家两纵两横公路主骨架黑龙江同江至海南三亚国道主干线在广东境内的重要一段,是连接广东汕头、深圳及福建厦门3个经济特区的交通主干道。
汕汾高速公路起点位于汕头海湾大桥北桥头,接已建成通车的汕头海湾大桥和深汕高速公路,途经汕头龙湖区的外砂、澄海区的上华、潮州市境内店市、铁铺、钱东、黄冈等乡镇,止于粤闽两省交界的汾水关,与福建省漳(州)诏(安)高速公路相连,主线全长67.617 km,另建潮州支线6.076 km,项目概算总投资27.65亿元。
2 勘察设计思路勘察设计中需重点考虑以下几方面的问题:高速公路的运营安全性,注意路线与地形、环境的协调,减少对自然景观的影响和破坏;注重工程的可实施性;引入动态设计的概念,确定合理的建设标准,控制工程投资。
注重环境保护和景观设计,使公路线形、桥涵、立交和沿线设施等与自然景观相协调,建成后能成为该地区的一道功能齐全、安全顺畅、景观优美的风景线。
2.1 动态设计本线路所经地区以丘陵地貌为主,部分属低山,地形起伏较大,山体坡面陡峻,地质情况复杂,施工难度大,布线时要尽可能考虑施工的要求。
另外,由于项目的复杂性,沿线隧道、桥梁、涵洞及高边坡等隐蔽或半隐蔽工程在勘察设计阶段很难将地质及水文情况完全摸清,这就需要引入动态设计的概念,加强施工阶段的勘察设计服务,将施工中的动态设计看做整个勘察设计工作的组成部分。
2.2 多方案比选在勘察设计过程中加强沿线综合地质勘察工作,重视地质条件选线,灵活设计,两幅路能合则合,宜分则分,加强高填路堤与桥梁、深路堑与隧道或半明半暗隧道的比较。
丘陵山区高速公路所处地质、地形条件非常复杂,可行的方案很多,主要通过工程规模、地形、行车安全、交通条件和施工便道、其他工程及设施干扰等几点进行比较。
根据比选方案,综合权衡利弊,采用最优设计方案。
3 设计方法丘陵山区公路不仅建设难度大、费用高,建成后的营运管理、养护也较为复杂。
路线既要适应地形变化,又要避免对山体的剧烈切割,破坏生态环境;还要在规定的道路等级条件下,做到线形要素指标的运用及相互间的组合合理,保持线形的顺适、连续和均衡;尽量减少工程病害,降低运输、养护管理成本,保证投产后运输功能正常。
设计人员通常要在满足规范、标准要求的情况下,通过纸上定线,尽可能缩短设计里程,这易导致因缺乏对沿线地质环境条件、交叉路网、城镇规划以及施工环境的详细调查而忽略一些相关问题。
因此,通常需注意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3.1 强调路线线型而忽略了占有良田、民房等问题虽然从理论上缩短了路线里程,或工程量有所减少,似乎降低了投资成本;但实际上却增加了相应的征迁费用,并且会因为征地拆迁工作的滞后影响到工程的进度,施工期间会因为施工而不可避免地与当地村民的利益发生冲突和引起民事纠纷,对施工干扰大且不利于安全团结。
3.2 强调线型路线通过城镇等民房、厂房、公用设施稠密等地区虽然因主线离城镇较近,缩短了连接线的里程,却同样会因为征地拆迁费用和进度而影响工程的投资成本及工程建设进度,且增加了拆迁等无法避免的民事纠纷,施工干扰大。
因此,在公路选线时,应尽量远离或绕开城镇、村庄、厂房等建筑密集地区,通过在适当位置增加连接线的方式使地区与高速公路相连,促进地方经济的共同发展。
3.3 设计时盲目追求高标准和表面上的环境保护要求由于在设计时为了杜绝高填深挖,造成多个标段或整个建设项目的填挖不平衡,从而要求增设取土场或弃土场,增加了沿线山体的破坏。
同时还需为这些取弃土场增设便道而占用土地,不仅对沿线山体的自然生态造成破坏、增加用地,同时因运距加大而增加了建设成本,还可能导致出现地质灾害隐患点。
因此,建议在设计时优先考虑按填挖平衡(或略欠方)的原则进行,并从水土保持、减轻地质灾害、环境绿化等方面进行防护和绿化设计,从而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3.4 设计时应对沿线特殊建筑物及主干网等进行详查应对沿线特殊建筑物如水库、油库、变电站、爆破品生产厂家、管理站以及主干网等进行详细调查并充分论证其安全范围,确保公路在其安全范围以外,避免埋下重大安全事故隐患。
对安全范围进行论证的同时,不仅对公路营运期间的安全论证,还要考虑在施工期间的安全距离。
如果在调查期间能更周详些,使路线在安全范围以外,既能避免后期繁琐的变更手续,又可节约投资。
4 设计基本控制因素4.1 地质选线地质条件是影响丘陵山区公路布线的重要因素,对路线方案起决定性的作用,特别是对影响公路布线的地质灾害和不良地质条件,如滑坡、崩塌、危岩体、泥石流等要调查清楚。
选线前应对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进行详细勘测,并对项目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查清其对工程的影响。
4.2 生态选线生态环境保护不仅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更是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
通过运用各项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与设计规范,充分利用地形合理布线,采用合理的工程与生物防护措施,尽量减少对原始地形、地貌的破坏,最大限度地恢复和保护生态环境,这是山区公路必须坚持的理念。
4.3 横断面问题丘陵山区地面横向起伏较大,若整个横断面设计为同一标高是不可取的(主要指多车道的高等级公路),势必会增加挖方的工程量,对原有地形植被破坏较大,半填部分路基的稳定性也较差。
因此,横断面设计不必强求左、右车道同一标高,半填部分路基可适当降低也可设计成分离式断面。
至于沿河线左、右两岸各设计半幅的方案,公路营运管理及使用功能是否存在不利因素应认真研究,特别是分离和汇合的间距。
其最不利因素是两岸山体均受到破坏,植被、生物群落遭到阻断,极不利于环境保护;地表经流的集中,流速流量增大,对山体冲蚀加剧,导致水土流失,建议采取工程措施,最好在一岸完成公路的布设。
5 排水工程的设计5.1 路堤边坡防护一般路段填土高度小于5 m时,边坡采用植草防护;填土高度大于5 m时,采用拱形护坡或菱形护坡,拱内植草皮;穿越水塘时,采用浆砌片石路肩挡土墙或浆砌片石浸水护坡;通过圩区路段填土较高需收缩坡脚时,采用浆砌片石路堤挡土墙。
软土路段边坡1∶2,边坡防护与一般路段方式相同。
路堑边坡防护:土质挖方段边坡高度<3 m时,边坡采用植草防护;填土高度>3 m时,采用拱形护坡,拱内植草皮;挖方路段对规模较大的路堑边坡,特别是土质边坡、风化层构成的边坡应进行加固,石质挖方段边坡采用干砌片石护面。
5.2 路基排水填方路基两侧均设置纵向排水沟,把路基、路面汇水引排至路基范围以外的沟渠或河塘。
零填及土质挖方段设梯形边沟,与纵向排水沟连接,或排入天然沟渠。
5.3 路面排水一般路段路面表面排水采用集中排水和分散排水两种方式。
填方路段设拦水带,通过路肩急流槽将路面汇水排入纵向排水沟;路堑段采用分散排水方式,路面汇水由路拱漫流至路侧边沟,经边沟排入纵向排水沟或排入天然沟渠。
路面内部排水设计主要是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顶面设乳化沥青下封层,防止路面水渗入基层、底基层。
渗入路面面层内的水沿路面结构孔隙或下封层表面流入土路肩下碎石盲沟,排出路基以外。
5.4 超高段路面排水在设计超高的弯道外侧,靠中央分隔带边缘设置雨水口、纵向缝隙式排水管、集水井、横向排水管,把弯道外侧路面汇水排至路基范围外。
5.5 中央分隔带排水中央分隔带内设纵向排水碎石渗沟,横向设PVC管排除中央分隔带内下渗雨水。
横向PVC管设置间距为100 m,在中央分隔带左、右两侧交错布置。
6 结束语地质勘察设计工作是丘陵山区高速公路前期建设成败的关键,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做好沿线综合地质勘查,尽量提高勘察精度。
摒弃旧思想,采用新理念、新角度去看待这些新问题,本着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研究解决新问题。
建设单位对前期地质工作一定要高度重视,勘察设计阶段多投入些财力和时间,尽量详细地查明沿线地质条件,避免地质隐患,这对施工来说会节约大量的投资和工期。
在实施设计各阶段的地质勘察工作时必须认真,要达到必要的勘察程度。
对地质条件复杂地段,必要时开展施工阶段的勘察。
参考文献:[1]霍明.山区高速公路勘察设计指南[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11.On the Highway Investigation and Design Methods of Hills and MountainsLin ChaobinAbstract: Highway investigation and design is the preparatory work and an important part for highway construction, so the investigation and design quality has a huge significance in highway construction and future operation. Taking the investigation and design of Shantou section on Shanfen Highway as an example, thearticle gives a clear idea of highway investigation for the hills and mountains, and makes a thematic study on the specific design methods.Key words: hills and mountains; highway; investigation; meth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