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公路勘察设计(2)
- 格式:ppt
- 大小:3.27 MB
- 文档页数:52
交通工程总体设计将从路网的角度出发,在充分调查相邻公路交通工程设施设置情况的基础上,以方便管理、高效、低成本为设计目标,结合地方特色,合理确定本项目的管理、养护机构、服务设施的设置方案,并尽可能与相邻路段、相接协调统筹考虑。
从而实现在满足交用运营的功能前提下,实现节约建设规模和建设成本,充分发挥沿线交通工程设施的利用效率。
特别是在沿线服务设施总体设计中,将充分体现的设计新理念。
本标段全长 64.856Km,为保证高速公路的安全畅通和良好运营,针对本招标项目的具体特点,本次安全设施投标方案共包括以下内容:标志、标线及突起路标、护栏、隔离栅、视线诱导设施、桥梁防护网、防眩设施、里程标、百米标、公路界碑等。
针对本项目技术标准,本高速公路按 A 级交通安全设施标准配置。
安全护栏的设计,应树立安全至上的设计理念。
选择护拦型式应结合本项目技术标准充分要考虑到它的设置条件、变形量,及不同型式护拦之间的平顺衔接和刚度渐变,采用与本项目设计车速相对应的防撞等级。
标志结构设计选取美观、轻型的材料。
根据陕西省已建高速公路实施情况,主线标志版面内容采用中、英文两种文字对应标识,汉字高度统一采用 60 厘米,并在主线、匝道和被交高速公路标志上采用二级以上反光膜,视线诱导设施均采用一级反光膜,防撞桶采用二级外包反光膜。
设计原则和要点:本项目交通标志设计按照 GB5768-1999《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及有关规范执行,并遵循以下几条原则:①以完全不熟悉壶口至雷家嘴高速公路以及周围路网的司机为设计对象;②重要信息要重复提示多级预告;③设置必要的禁令、警告、指示标志,保证行车安全;④互通立交区内,应避免信息过载,影响标志整体功能发挥;⑤从青兰高速公路全线的整体统一考虑标志的设置。
本路设置的标线包括车道边缘线、车道分界线、斑马线、导向箭头、车距确认标线、车道指示路面文字等。
另外,在本路的车道边缘线外侧设置突起反光路钮。
路钮的设置间距为:主线 15m,匝道 5m。
1 总则1.0.1为适应高速公路建设发展的需要,统一改扩建工程设计的技术要求,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高速公路改扩建设计。
1.0.3高速公路改扩建设计应遵循“充分利用、注重实效”的原则:1、调查、收集、整理原高速公路设计、施工、运营管理、养护维修等历史资料。
在综合分析、评价原路状况的基础上,根据改扩建工程特点,尽可能利用原路资源,节省土地与投资。
2、按照全寿命周期成本的理念进行设计,注重实效,选择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环境协调、经济合理、便利施工的设计方案。
3、重视循环经济、节能减排,结合地区条件,积极、慎重地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
1.0.4 本规范中的部分指标根据改扩建的特殊条件与困难程度而规定,设计应结合工程实际具体分析、合理采用。
1.0.5 高速公路改扩建设计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规定外,还应符合国家及行业现行标准、规范的规定。
2 术语2.0.1 高速公路改扩建Expressway Reconstruction and Extension在原高速公路路线走廊带内,利用原有道路资源,通过拓宽、改造以提高服务水平、通行能力及安全性的工程建设行为。
2.0.2改造Rehabilitation对原有高速公路设施进行更换、补强或增设等的建设行为。
2.0.3拓宽Widening对路基路面、桥涵进行拼接加宽或分离新建,对隧道进行分离新建或扩挖,以增加高速公路车道数的建设行为;包括单侧直接拼宽、两侧直接拼宽、单侧分离拼宽、两侧分离拼宽等主要形式。
2.0.4 线形拟合Alignment Fitting根据实测数据,在基本保持原路平纵面现状的条件下,采用线形逼近的方法进行的路线平纵面设计。
2.0.5路基(路面)拼接Subgrade (Pavement) Joint Construction使新老路基(路面)连接成为整体的工程措施。
2.0.6 拼宽桥梁Widened Parts of Bridge桥梁的加宽部分及其衔接部。
高速公路项目勘察设计及审查要点分析摘要:对于高速公路的项目建设和管理工作而言,项目建设前期的勘察设计及审查工作非常重要,本文对高速公路勘察设计及审查的要点进行了分析,明确了各环节需要解决和注意的问题。
技术人员首先应对项目勘察设计重点进行分析,根据项目勘察设计难点和重点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高质量完成勘察设计工作;提交文件审查后,则需在对文件审查工作的依据和标准梳理的基础上,制定明确的审查内容和合格标准,并据此完成文件审查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意见,待文件修改后再次对审查意见进行确认。
关键词:高速公路;勘察设计;文件审查;工作管理0引言对于高速公路项目建设管理工作而言,项目的策划和勘察设计工作非常重要,也是整个文件审查工作管理的起点和重要环节。
勘察设计单位应根据勘察设计相关要求,明确项目勘察设计难点和重点,全面提高项目整体设计水平。
审查单位应根据项目勘察设计文件审查相关规定,明确审查要点,对设计文件质量进行严格把控,对精细化指导项目施工、打造高品质工程,实现高速公路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背景分析国务院于2017年发布了“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的指导意见”,交通运输部于2018年发布了“平安百年品质工程建设研究推进方案”等一系列文件,对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品质工程”提出了明确要求。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高品质交通的要求越来越高。
从当前的发展情况来看,部分地区在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部分人员对新发展理念的贯彻执行不足,创新思维意识不强,不适应高质量发展的需要,导致部分地区公路建设发展无法满足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亟待改善和提高。
对于高速公路建设和管理而言,应进一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在新的发展背景下,必须打破传统的思维意识格局,遵循全新的建设理念,要分析当前高速公路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全新挑战。
要按照高速公路建设“品质工程”要求,明确高速公路勘察设计和文件审查工作的重要性。
应结合项目建设的特点进行分析,明确高速公路勘察设计和审查工作的主要内容,明确项目的重点、难点。
福建省高速公路工程勘察监理、设计审查〔咨询〕暂行规定〔试行〕第一章总那么第一条为加强我省高速公路工程勘察设计质量管理,保证高速公路工程勘察设计质量,提高工程建设水平和投资效益,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暂行规定。
第二条在我省行政区域内建设的高速公路工程,实行勘察监理、设计审查〔咨询〕制度。
本规定所称的高速公路工程,是指高速公路新建、改建和扩建等工程。
本规定所称的勘察监理、设计审查〔咨询〕,是指勘察监理、设计审查〔咨询〕单位根据合同要求,按照现行公路勘察设计技术标准、标准、规程,结合工程实际,对工程勘察设计的进度、质量、费用、合同、平安、环保等实施的监督、审查、咨询和管理工作。
在我省行政区域内从事高速公路工程勘察设计活动和从事高速公路工程勘察监理、设计审查〔咨询〕活动,应当遵守本暂行规定。
第三条福建省高速公路建设总指挥部〔以下简称“省高指〞〕负责全省高速公路工程勘察监理、设计审查〔咨询〕工作的指导、监督和管理。
建设单位〔工程业主〕负责本工程工程勘察监理、设计审查〔咨询〕工作的组织实施。
第四条实行勘察监理、设计审查〔咨询〕制度,不改变、不减轻、不免除勘察设计单位及人员依法应承当的质量责任。
勘察监理、设计审查〔咨询〕机构和人员必须对其监理、审查〔咨询〕成果负责。
第二章主要职责第五条省高指主要职责〔一〕制定勘察监理、设计审查〔咨询〕制度及相关方法、规定。
〔二〕催促建设单位〔工程业主〕开展勘察监理、设计审查〔咨询〕工作,监督检查其开展情况。
〔三〕指导监督建设单位〔工程业主〕按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选择勘察监理、设计审查〔咨询〕单位。
〔四〕监督检查勘察监理、设计审查〔咨询〕单位履行合同情况和工作质量情况。
〔五〕总结评估,提出改良措施和指导性意见。
第六条建设单位〔工程业主〕主要职责〔一〕负责招标选择勘察监理、设计审查〔咨询〕单位,并签订合同。
〔二〕审批勘察监理、设计审查〔咨询〕工作大纲,并监督实施。
福建省高速公路工程勘察设计(shèjì)管理规定(领导办公会议讨论稿)福建省高速公路工程(gōngchéng)勘察设计管理规定(领导办公会议讨论稿)福建省高速公路工程勘察(kānchá)设计管理规定(试行(shìxíng))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jiāqiáng)对我省高速公路工程勘察设计管理,规范勘察设计行为,促进勘察设计水平的提高,依据有关法律、法规以及交通部《公路工程基本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和《福建省高速公路建设质量管理纲要》等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凡在福建省行政区域内从事高速公路工程勘察设计活动,以及与勘察设计相关的单位(dānwèi),必须遵守本规定。
第三条世行等金融机构贷款(dài kuǎn)或采取BOT等形式的项目勘察设计管理工作,若有不同情况,从其规定。
第四条已通车项目的抢险救灾工程勘察设计,不适用本规定。
第五条福建省高速公路建设总指挥部负责全省高速公路工程勘察设计管理工作的指导和监督。
第六条建设单位的主要职责一、配备相应人员做好勘察设计管理工作,掌握勘察设计工作动态。
二、在项目实施阶段对设计单位施工现场服务机构人员的履约情况进行日常管理。
三、并有权要求勘察设计单位更换不称职的人员。
四、负责至少每季度组织一次对设计单位施工现场服务工作进行检查,对勘察设计单位工作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制定考核检查的具体实施细则。
第七条勘察设计单位的主要职责一、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和奖罚机制,定期或不定期检查其派驻现场的服务机构工作情况,至少每半年组织一次对其现场服务机构的检查考核,并及时向建设单位汇报现场服务和检查考核情况。
二、对控制性工程、技术难度大的工程进行现场检查(jiǎnchá),协同参建单位确保施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三、根据建设单位的要求,提交勘察设计工作各阶段(jiēduàn)专项报告。
公路工程勘察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分析摘要:由于我国高速公路建设起步晚整体水平不高,因此目前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这需要公路设计者不断地吸取经验教训,在实践中摸索提高。
本文就当前高速公路勘察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主要是指公路工程中地质勘测勘察和工程设计出现的问题。
关键词:地质勘察工程设计注意事项公路工程是国民建设中的重要支柱行业,它的建设直接影响着经济的命脉所以做好公路工程是十分重要的。
而在公路工程中地质勘察的工作越来越受到建设方和施工方的重视。
一、地质勘测勘察外业工作是勘察设计的基本环节,外业工作不深、不细往往造成基础资料不完整,给内业工作带来不便,甚至造成重大的设计失误,以致产生无法弥补的损失,因此我们必须对外业工作给以足够的重视。
1.初步阶段根据协议书的要求,在工程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对公路工程建筑场地进一步做好地质比选工作,为初步选定工程场地、设计方案和编制初步设计文件提供的必要工程地质依据。
第二,首先进行综合地质勘察、查明路基和构造物场地岩土层结构及工程性质,为路基设计、选择构造物结构和基础类型提供工程地质材料;其次,初步查明对工程场地起控制作用的不良地质条件、特殊岩石类别、范围、性质、评价对工程的危害程度,为路线避绕或治理对策提供地质依据;最后,查明场地地震烈度,对抗震设防烈7度及其以上的高烈度区进行烈度复核和地震安全性评价。
2.详细阶段(1)公路沿线的地质状况直接关系到路线的选择是否合理,以及路床和结构物是否安全稳定,因此地质调查工作十分重要,否则可能会造成在施工过程中出现改线、重建或特殊处理等问题,这无形中加大了工程量增加了工程投资延误了工期。
地质调查必须做深、做细,要根据公路沿线的实际情况合理地选择地质调查方法并制定具体调查细节,例如需钻孔的应仔细验算钻孔间距和钻孔深度。
(2)有些高速公路由于受线形指标等因素的制约需要贯穿耕种区域或与排灌系统交叉时需设涵洞等构造物,由此增加了公路建设费用,同时构造物过于密集也不利于机械化施工。
第七篇初步勘察设计工作大纲一、工程概况二、初步勘察设计工作内容、工作方案及计划工作量三、初步勘察设计进度计划四、初步勘察设计工程组织机构及主要人员安排五、初步勘察设计质量保证体系六、后续服务工作安排七、其它五、勘察设计质量保证体系(一)质量保证组织体系质量保证体系按框图表示见图7-4o(二)工程专家组人员组成:见表7-6 “院工程专家组人员组成二表7-6院工程专家组人员组成(三)质量保证措施业主后续服务院组建工程组,建 立工程质量控制体 系,质量过程控制、 三环节管理 顾客组织外业验收 分院级质量 过程控制、 三环节管理图7-4质量保证体系框图计经处合同评审工程组出发前准备 审查室事先指导、 出发前验收 院审查室 勘察验证勘察输出测设单位 设计全过程 专业组技术 质量检查、校验 业主组织设计评审院级质量过程控制、三环节管理贯彻我院“精心勘设、服务第一”的质量方针,制定切实可行的质量控制流程,确保本工程到达我院最高质量水平;创甘肃省优秀设计,争创国家优秀设计。
1、以院已建立并经认证的IS09001质量保证体系进行工程的全过程质量管理。
2、工程组内部明确分工,质量责任落实到人。
3、院工程专家组和院审查室对工程勘察设计的整体思路、方法、原那么和最终结果进行总体把关和全过程指导。
4、内业设计执行“二校三审”制,即自校、他校和专业组、工程组、总院三级审查, 要求对审查均有文字记录,并记录下执行修正意见,做到层层把关、各负其责、确保测设质量。
5、对设计输入进行控制,包括基础资料、勘测资料、程序提供资料,设计软件程序等,防止失效、错误的资料文件进入设计过程。
6、工程组内各专业组的衔接,均以经过确认的互提资料单为接口,保证各组、各工序有机的衔接。
7、对重点疑难工程设计方案要有认证过程,聘请专家提出认证意见,以确保设计质量符合要求。
8、与设计监理咨询单位及时沟通,对设计监理咨询单位的意见认真研究和落实。
9、对建设方组织的各种专业评审纪要和意见,及时核查并补充完善。
道路勘察设计知识点1.道路按用途分类:公路,城市道路,林区道路,厂矿道路,农村道路。
2.道路的功能 : 道路能为用路者供给交通服务的特征,它包含经过功能和通畅功能。
经过功能:道路能为用路者供给安全,快捷,大批交通的特征。
通畅功能 : 道路能为用路者供给与出行端点连结的特征。
3.公路按功能区分为:干线公路、集散公路、地方公路。
4.公路按行政管理属性区分为:国道、省道、县道和乡道。
5.公路分级(五个等级):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和四级公路。
6.公路技术标准:在必定自然条件下能保持车辆正常行驶性能所采纳的技术指标系统。
7.道路建设项目三个程序 : 准备、实行、总结。
详细分为:项目建议书(立项)、可行性研究、设计、动工准备、施工、完工查收、通车运转、后评论。
8.平面线性三因素:直线,圆曲线,缓和曲线。
9 . 为何要设置爬坡车道和避险车道:(1)公路纵坡较大路段上,载重车爬坡需战胜较大坡度阻力,使输出功率与车重比值降低,车速降落,大型车与小型车速差变大,超车频次增添,对行车安全不利。
速差交大的车辆混淆行驶,必定减小快车的行驶自由度,致使通行能力降低,增设爬坡车道,将载重车从正线车流中分别出去,提升小客车行驶自由度,保证行车安全,提高路段通行能力(2)供失速车辆驶入,利用制动破床的流动阻力和坡度阻力迫使汽车减速泊车,可防止减少车辆和人员损害。
10. 为何要进行平曲线加宽、超高设计?加宽原由:汽车行驶在圆曲线上,各轮迹半径不一样,此中后内内轮轨迹半径最小,且倾向曲线内侧,故曲线内侧应增添路面宽度,以保证圆曲线上的行车安全。
设置超高的原由:将此弯道横断面做成向内倾斜的单向横坡形式,利用重力向内侧分力抵消一部分别心力,改良汽车的行驶条件。
让汽车在平曲线上行驶时能获取一个向圆曲线内侧的横向分力,用以战胜离心力,减少横向力,进而保证汽车在圆曲线半径小于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时能安全、稳固、知足计算行车速度和经济、舒坦地经过圆曲线。
高速公路提升勘察设计品质要点(一)加强总体统筹注重总体统筹,有效形成合力,提升前期工作质效。
前期工作各项目与各标段之间,勘察设计各阶段、各专业之间,主体设计与要件编制之间,设计与设计监理之间,牵头与参与单位之间应提升协同配合意识、有效形成合力。
项目组应建立前期工作推进定期会商协调机制,做好与交叉公路、铁路等权属单位和地方部门的衔接和沟通;根据项目功能定位和区域路网现状与规划,从全局到具体统筹谋划,合理确定技术方案;做好项目前期工作各单位之间的技术交底和资料互提,保障重大技术方案连贯稳定,主体设计与专题研究相互支撑;注重细部和细节设计,避免机械拼凑和简单汇总。
(二)坚持节约集约用地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集约用地制度,坚持节约集约利用土地。
工可研究应加强占用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的必要性、用地规模和功能分区的合理性、工程技术和节地水平的先进性等论证,积极探索高速公路与铁路、普通公路通道资源共用。
勘察设计要在批准的用地预审范围内,充分结合地形、地貌及工程规模,最大限度的优化平纵设计,减少土地占用。
积极推行节地技术和模式,在确保安全、造价可控的前提下,采取提高桥隧比、减少分幅路基、降低路基高度、增加挡防、缩短边坡长度、降低互通立交和服务设施规模等减少土地占用,减少土地分割。
改扩建项目应优先实施原路扩容方案,并提高原有通道利用率。
(三)强化安全保障设计注重安全保障设计,提升项目建设和运营安全。
应全面梳理和分析影响公路建设和运营安全的问题,加强重点部位、环节、路段、目标的安全预防体系和措施。
针对可能发生的地质、气象等灾害及突发事件,落实应对措施和应急预案,提高公路防灾抗灾能力;结合项目建设条件,规范开展地震安全、瓦斯、涌突水等专项评估,落实桥梁、隧道等安全应对设计,提高抗风险能力;强化施工弃土、便道建设、施工驻地选址等安全隐患分析,落实安全专项设计,制定安全应急预案;强化超长隧道、隧道群、长大纵坡运营安全专项分析,落实安全运营专项方案设计;强化艰险山区高桥隧比高速公路横向联络通道、永临结合参与等防灾救援专项设计。
高速公路勘察设计阶段专题研究和专项设计要求为更好执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提高勘察设计深度、精度,确保设计方案可实施性,减少项目建设过程中的方案调整和设计变更,合理控制工程造价,推动高速公路建设高质量发展,经研究,进一步加强勘察设计阶段专题研究和专项设计工作有关要求如下:一、专题研究内容及要求(一)工作内容包含环境影响评价、水土保持方案、压覆矿产调查评估、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地震安全性评价、行洪论证与河势稳定评价、航道通航条件影响评价、文物考古调查勘探、公路安全性评价、桥梁风险评估、隧道风险评估等 11 项专题研究。
1、环境影响评价为项目开工前置要件,主要编制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由项目法人申报,生态环境部门批复,环境保护措施纳入项目勘察设计并计列相关费用。
2、水土保持方案为项目开工前置要件,主要编制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由项目法人申报,水利部门批复,水土保持措施纳入项目勘察设计并计列相关费用。
3、压覆矿产调查评估为项目开工前置要件,主要开展项目压覆重要矿产资源查询、编制项目压覆重要矿产资源评估报告(如有压覆),由项目法人申报,自然资源部门批复,压覆赔偿费用(如有)列入项目概预算。
4、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为项目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审批前置要件,主要编制项目地质灾害评估报告,由编制单位组织并通过专家评审,评估结果指导项目勘察设计。
5、地震安全性评价为项目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审批前置要件,根据项目建设区域基本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及主要结构物设置情况,编制地震安全性评价,由项目法人申报,省地震局批复,评价结果指导项目勘察设计。
6、行洪论证与河势稳定评价为项目工点开工前置要件,主要开展涉及河道(进入省河湖长制信息系统的河道)工点的行洪论证与河势稳定评价,编制相关报告,由项目法人申报,水利部门批复,防护措施纳入项目勘察设计并计列相关费用。
7、航道通航条件影响评价为审批类项目工可审批前置、核准类项目开工前置,主要编制通航条件影响论证报告,由项目法人申报,航务海事部门批复,评价结果指导项目桥梁工程勘察设计。
附件云南省高速公路勘察设计指导意见( 试 行 )云南省位于青藏高原与云贵高原结合部位,以山地高原为主,地势西北高东南低,高差悬殊大。
区内山高谷深、地形陡峻、江河纵横、沟床坡降大、走廊带单一且狭窄,地形、地貌、地质和自然气候环境条件复杂,因此高速公路存在建设难度大、工程艰巨、技术要求高、投资规模大等影响与限制。
为充分利用有限资源,加强环境保护,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合理确定工程建设规模和有效控制工程造价,全面推进交通运输部“五化”进程,切实提高我省高速公路的勘察设计水平,在充分借鉴与总结省内外高速公路勘察设计和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特提出以下勘察设计指导意见。
一、总体设计(一)贯彻交通部提出的“六个坚持、六个树立”公路勘察设计新理念,坚持安全经济至上的设计原则。
(二)项目总体设计应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沿线地形、地质和气候环境相协调,充分体现公路与沿线自然生态、社会经济、人文环境的和谐统一,充分体现公路设计、施工、运营管理与维护的有机结合,实现质量优良、造价合理、运营安全、资源节约的建设目标。
(三)根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的路线走廊、技术标准和建设规模进行多方案技术经济比选,结合项目区域地形、地貌和地质构造特点,尽可能避让基本农田、经济作物区及密集居住区等进行控制设计。
(四)确保地质勘察与外业调查质量,充分发挥地质勘察成果在设计中的指导作用,注重构造断裂带、滑坡地段、岩堆、采空区、溶洞、膨胀土、软土等不良地质地段的勘察工作。
(五)总体方案应在充分考虑区域经济发展、环境保护、水土保持、文物保护、沿线气候环境、施工保通等因素的基础上进行多层次的综合比选。
(六)设计过程中应及时与交通、水利、环保、土地、电力等有关部门进行沟通,收集与项目相关的基础资料。
(七)必须加强沿线水文调查与分析,确保项目满足水文要求。
(八)必须进行道路安全性评价和桥隧安全风险评估,并将评价与评估成果用于勘察设计中。
(九)应根据区域经济格局、路网布局、功能需求,结合地形合理布设管理、养护、服务设施,整合资源、统筹规划、精心设计。
浙江省高速公路建设项目设计勘察工作管理办法浙江省高速公路建设项目设计勘察工作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和加强我省高速公路建设项目的设计勘察工作,提高设计质量,根据交通运输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公路勘察设计工作的若干意见》(交公路发[2011]504号文)的有关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和试点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浙江省内新建和改扩建高速公路的设计勘察工作,普通国省道和重要县道项目参照执行。
第三条本办法中设计勘察是指公路工程中的外业勘测和地质勘察工作,包括初步设计阶段的初测初勘、技术设计(如有)和施工图设计阶段的定测详勘等工作。
设计勘察工作应当符合现行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的规定,符合项目勘察设计招投标文件和设计合同书等的相关内容,满足项目设计工作的需要。
第四条为确保地质勘查的工作质量,由建设单位委托专业单位对地质勘察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全过程核查。
第五条建设单位对设计勘察工作总体负责,负组织管理责任;勘察设计单位对设计勘察工作质量负直接责任;建设单位委托的专业单位对其核查工作质量负责。
各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对相关设计勘察从业单位工作进行监督管理。
第二章设计勘察准备第六条勘察设计单位在进场前应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和合同要求,组建项目勘察工作组,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
第七条勘察设计单位进场后须对工程全线进行现场初步踏勘和调查,根据踏勘和调查情况,分阶段编制详细的初步设计、技术设计(如有)和施工图设计阶段的勘察事先指导书。
事先指导书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勘察工作的内容、方法、质量要求和计划工作量,重大或特殊结构、不良地质、特殊地质工点勘察工作的内容、方法和工作量,超出设计勘察合同约定工作量的合理补偿办法,计划进度及完成日期,完成勘察工作的保证措施,提交资料和成果的要求。
设计勘察事先指导书格式详见附件1。
第八条由两家及以上勘察设计单位承担的项目,建设单位应督促总体设计单位牵头确定总体勘察设计原则,各勘察设计单位分别编制事先指导书。
公路详细工程地质勘察技术要求细则第一章一般规定第1.1条本次详勘阶段的目的是:根据建设单位批准的工可及初步设计文件中所确定的路线走向、设计方案等资料,通过详细的工程地质勘察,为施工图设计文件提供完整、可靠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
第1.2条本阶段工程勘察的目的是根据已批准的初步设计文件中所确定的路线修建原则、设计方案、技术要求等资料,有针对性的进行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为公路路线的确定、工程构造物位置的拟定和施工图设计文件的编制,提供准确、完整的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资料。
本阶段工程地质勘察的主要任务是:1.在初步工程地质勘察、工程可行性研究地质勘察报告的基础上,充分搜集和研究勘察区内已有的各种地质资料,通过工程地质调绘工作,在现场对初勘成果进行核实、补充和修正,进一步查明沿线的工程地质条件;2.对局部调整的路段方案、新发现的不良地质和特殊性岩土地段,运用工程地质调绘、钻探、原位测试、岩土工程试验等综合手段,进行详细的工程地质勘察工作,查明其工程地质条件和不良地质现象的形成和分布规律,并做出相应的工程地质评价;3.对于初勘阶段已勘察的大型人工构造物进行进一步的调查与核实,并补充一定的勘探工作量,详细查明其建筑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4.对施工图阶段新增设的大型工程场地,在综合分析已有各种地质资料的基础上,进行详细的工程地质勘察,查明桥址区地层岩性、地质构造以及不良地质现象的分布及工程地质特性;5.对于地质条件复杂的桥基或特大桥的高塔(墩)等特殊基础采用综合勘探手段,为施工图设计提供满足设计所需的工程地质资料;6.对沿线筑路材料料场进行复核和补勘,最终确定施工时所采用的料场。
第1.3条本阶段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应遵照如下交通部部颁技术标准及各专业技术要求的规定执行:《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J024—85)《冻土地区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JTJ118—98)《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J051—93)《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公路工程水质分析操作规程》(JTJ056—84)《公路工程石料试验规程》(JTJ054—94)《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J013—2004)其它专业技术要求及来往函件鉴于部颁的技术规程对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中某些专业工作尚未做明确规定,具体操作时可参考如下同行业标准中能够满足本次详勘工作要求的有关条款的规定:《火力发电厂工程地质测绘规定》(SDGJ65—94)《水利水电工程物探规程》(DL5010—92)《浅层地震勘察技术规程》(地矿部标准)《铁路工程技术勘察技术规程》(TBI0013—98)《铁路地质钻探技术规程》(TBJ14—85)《冻土工程地质勘察规范》(GB50324—2001)《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50191—93)《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规范》(DB001—94)《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J34—91)第1.4条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按我院指定的《工程地质勘察报告编制办法及图表示例》执行,并采用同样的出版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