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判断推理备考:可能性推理力度比较之综合大于单一.doc
- 格式:doc
- 大小:13.50 KB
- 文档页数:2
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判断备考技巧逻辑判断是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部分最典型的题目,考核考生对各种信息的理解、分析、综合、判断、推理等思维能力,以下是由本人整理关于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判断备考技巧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判断备考技巧(一)逻辑梳理需先行一、培养理性逻辑思维理性思维是考试中需要的思维方式,是一种建立在逻辑推理基础之上的思维方式。
因此,考生在日常生活中,要注重对理性思维的培养,形成惯性,增加考试取胜的筹码。
二、完善的知识体系必备的逻辑知识,即能在考试中快速解题所必需的知识。
具体分为必然性推理和可能性推理两大部分。
必然性推理的知识包含直言命题和复言命题两部分:直言命题部分需要掌握对当关系、概念间关系、三段论推理、朴素逻辑和直言模态命题,复言命题部分则要掌握各种复言命题的含义、真假关系及推理规则。
这部分内容知识点较多且较难理解,考生在复习时要注意结合实例理解知识点的含义。
可能性推理部分重在把握论证结构,要掌握六大题型,即削弱型、加强型、前提型、解释型、评价性和结论型的论证相关知识。
并在此基础上,重点掌握加强和削弱型题目的解题方法。
三、必要的解题技巧每一类逻辑题目都是有一定的解题技巧的,这些技巧是解答这一类题目的关键,因此,考生在备考阶段要多做习题,把握出题人的命题思路,并在解题中熟练运用各种解题方法,快速且准确做出题目。
对于难度较大的分析推理类题目,更要熟练掌握矛盾分析法、假设法、排除法、图表法、时针法等解题方法,以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率。
逻辑学还有一个备考原则是“以不变应万变”。
不同类型的逻辑题有不同的解题方法和套路,但不管考题怎么千变万化,总是万变不离其宗。
因此,教育专家建议考生一定要熟练掌握母题解题套路,这样才能在遇到同类问题时,尽快理清思路,找到正确答案。
公务员考试行测逻辑判断备考技巧(二)明三段之理,习推理之法一、题干已知信息甄别对于逻辑推理,题干信息往往能确定题目考点所在,每一类题型在给定信息上都存在相关特征。
公务员考试行测之逻辑判断六大题型分析逻辑判断部分一直是国家公务员考试的测查重点,一般考查10道题目,强调对逻辑关系的正确把握,综合考查考生对逻辑知识的理解、分析、综合、判断、推理能力。
许多考生对此感到头疼,因为逻辑判断这部分考试题目有很强的迷惑性,考生稍微不注意,很可能就掉入命题人的陷阱中。
文都公务员考试研究中心从公务员考试历年真题总结出这部分最为常考的题型主要包括六大类。
只要广大备考考生对各种题型进行针对性的复习和集中训练,还是可以在考试中获得高分的。
一、逻辑判断类 解题关键: 矛盾关系:都是和可能不是,都不是和可能是,为矛盾关系。
特征: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即必有一真一假。
上反对关系:都是和都不是。
特征:不能同真(必有一假),但是可以同假。
下反对关系:可能是和可能不是。
特征:不能同假(必有一真),但是可以同真。
从属关系:都是和可能是,都不是和可能不是。
特征:全称真则特称真,特称假则全称假。
1.性质判断推理 性质判断又称为直言命题或者直言判断,是断定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性质的判断。
性质判断通常由主项、谓项、联项和量项四个要素组成。
性质判断根据量和性质共分为全称肯定判断、全称否定判断、特称肯定判断、特称否定判断、单称肯定判断和单称否定判断。
这类题目是逻辑判断中常见的考点。
【例题】通过调查得知,并非所有的个体商贩都有偷税、逃税行为。
【解析】D。
题干是第二格的三段论,聪明人只是近视眼中的一部分,我近视厉害,我也是其中的一部分,可是有可能我聪明,也有可能不聪明。
用欧拉图可以表示如下。
A是聪明人,B是近视眼人,我在B中,可能在A中,也可能不在A中,故我是否聪明不确定。
以此,犯同样错误就是D。
故答案选择D。
3.关系推理 事物或对象不仅具有各种性质,而且事物或对象之间还存在各种各样的关系。
逻辑把断定事物或对象之间存在或不存在某种关系的判断叫做关系判断。
【例题】甘蓝比菠菜更有营养。
但是,因为绿芥兰比莴苣更有营养,所以甘蓝比莴苣更有营养。
行测备考:判断推理各题型的备考技巧以及考
试情形
根据以往的考试情形来看,判断推理版块可细分四类题型,其中分别是图形判断推理、逻辑判断推理、定义判断推理、类比判断推理这四类题型,这四类题型虽然同样是判断推理但出题和做题的思维方式完全不同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异,所以我们面对判断推理的复习应该搜集各大题型,根据薄弱项逐一打破!
一、图形判断推理
根据以往的考试情况来看,图形判断推理在行测中大致会考5题左右,虽然题量较少但是考生切记不可掉以轻心,因为此类题型考试较为灵敏,考察的方式和考点都比拟多元化,所以考生平时除了对于知识点的复习也要勤加练习,前期复习时每天可以做15~20道此类题型,来做积累也可以增加对于图形空间的敏感性!
二、逻辑判断推理
逻辑判断推理在考试中技巧性尤为突出,其中考察的类型分为必然性和可能性判断推理,而对于必然性判断推理大家需要重点的复习假言命题知识点,对于题干中表述的推出必要条
件进展的条件进展准确表达。
对于可能性的推理判断各位考生应该更加重视,根据以往的考试经历来看,逻辑判断推理题型每年大致会出现10题左右,而可能性推理就占了7~8题所以大家需要格外的重视,其中的削弱型、加强型题型需要格外重视。
做题时在脑海形成做题思路在结合题干对于选项进展选择判断!
三、定义判断推理
在每年考试的题量分布情况来看,此类题型同样是会占据着10题左右的数量,但由于涉及到知识和学科较多,出题的材料往往会涉及到不同学科的知识,所以考生平时也要对于不同学科的知识进展知识阅读,就近些年的考试情形来看,社会学、法学、经济学、管理学出题材料可能会较多,另外对于犯罪学、心理学以及自然科学和生物同样需要重视。
四、类比推理判断
行测真题行测答案行测答题技巧行测题库模拟试题。
行测考试中可能性推理解题技巧从近几年公务员考试真题来看,逻辑推理题一直都是判断推理部分考查的重点和难点。
就具体题型而言,重点考查可能性推理题目。
根据提问方式的不同,将可能性推理题分为削弱型、加强型、前提型、解释型、评价型和结论型六种。
在解可能性推理题时,无论哪种题型,都要在熟悉论证关系的基础上进行论证分析。
这就要求考生首先要能准确地区分论点、论据、论证方式三要素。
同时,由于考试时间有限,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不但可以大大提高考生的解题速度,对提高解题的准确性也有很大的帮助。
一、快速读题在公务员考试中,一个逻辑判断题往往由题干、提问和选项这三个部分组成。
考生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技巧做到快速读题:题干部分又分为论据和结论,那么对于一道题,我们首先需要分清哪部分是论据,而结论又是什么。
例:在一项实验中,让80名焦虑程度不同的女性完成同样的字母识别任务,同时在她们头上放置电极,观察大脑活动。
结果表明,焦虑程度高的女性完成任务时脑活动更复杂,更容易出错,实验者由此得出结论:女性焦虑影响完成任务的质量。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反驳上述结论?A.焦虑程度高的女性与其他女性相比在实验前对任务不熟悉B.女性焦虑时,大脑会受到各种思绪的干扰而无法专注C.女性焦虑容易引起强迫症、广泛性焦虑等心理问题D.有研究显示,焦虑和大脑反映错误率是正相关的在这道题目中我们不难发现结论是“女性焦虑影响完成任务的质量。
”因为有个冒号,所以我们在做题时也要注意,发现“因此”、“所以”、“结论是”这样的字眼的时候,往往后面的内容就是结论了,那么前面的部分就是得出这个结论所用的论据。
二、注意提问方式提问方式可以帮助考生了解题目所属的题型,是削弱型、加强型、前提型还是评价型。
此外,考生应注意提问中的关键词,是选择可以削弱(加强、推出等)的还是选择不能削弱(加强、推出等)的,从而能够选出真正符合要求的选项。
削弱型:以下哪项最能削弱/反驳/质疑上述结论/观点?加强型:以下哪项最能支持/加强,或者问以下哪项最有力地支持了上述结论/观点?前提型:要使上述结论成立,则需要假设的前提是?评价型:以下选项中和上述论证结构相似的是?/所犯逻辑错误相似的是?结论型:能推出下列哪项?三、结合理论内容例如在此题中,结论是:女性焦虑影响完成任务的质量。
行测判断推理技巧:帮你搞懂“最”字难题1.物理学家“费米佯谬”:假设银河系中果真存在外星智慧生命,考虑到银河系古老的年龄以及其他因素,他们应当早已造访地球了;但事实是,当我们仰望星空,我们所面对的是所谓“大寂静”——宇宙一片安宁,无声无息。
可以说,外星人的存在纯属无稽之谈。
以下各项判断假如为真,最能削弱以上论断?(1) 外星智慧文明已经实现了“绿色化”,已于星系巧妙背景地融为一体(2) 地球上很多神秘的“UFO事件”,很可能就是外星人制造【解析】:这个题干讨论的是由没有发现外星人推测出不存在外星人。
(1)中说的是外星智慧生物实现了绿色,是我们看不到而已,非常肯定的说明了并不是没有外星人。
(2)说的是“UFO 事件”,可能是外星人制造的,“可能”这个词就带有很明显的不确定性,语气不强烈。
所以最能削弱的为(1)。
2.一种外表类似苹果的水果被培育出来,我们称它为皮果。
皮果的果皮里面会包含少量杀虫剂的剩余物。
然而,专家建议我们吃果皮之前不应该削皮,因为这种皮果的果皮里面含有一种特殊的维生素,这种维生素在其他水果里面含量很少,对人体安康很有好处,弃之可惜。
以下哪项假如为真,最能对专家的上述建议构成质疑?(1) 皮果皮上的杀虫剂剩余物不能被洗掉(2) 皮果皮中的那种维生素不能被人体充分消化吸收(3) 吸收皮果皮上的杀虫剂剩余物对人体的危害超过了吸收皮果中的维生素对人体的好处【解析】:题干是由皮果皮中包含少量杀虫剂,并且皮果皮中含有一种特殊的维生素,所以专家得出结论:建议我们吃果皮之前不要削皮。
(1) 由皮果皮中的剩余物不能洗掉可知人吃了之后会对身体有害,从有害的角度进展削弱。
(2) 由皮果皮中的维生素不能被人体充分消化吸收可知,人吃了也不一定起到多大的用途,从摄入营养的角度进展削弱。
(3) 通过杀虫剂剩余物对人体的危害和维生素对人的好处进展比拟,得出危害更大,故说明吃皮果应该削皮。
综合考虑(1)(2)(3)来看,(1)(2)都只是在某一方面不确定的情况下,对另一方面进展削弱分析^p ,但是而(3)是综合比拟了两者,最后得出有害的结论。
国考行测判断推理备考指南大全国家公务员考试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职业机会,而行测是国考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
其中判断推理是行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是对考生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的考察。
因此,本文将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分享关于国考行测判断推理备考指南大全。
一、判断推理的概念判断推理是行测中最主要也是最难的一个环节之一,其目的是考查考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及判断能力。
考试过程中,考生需要从题目中获取相关信息,理性分析和思考后做出正确的判断答案。
因此,考生需要有较强的逻辑推理和判断能力。
二、判断推理常见题型1. 比例推理题:通过比较两组数量或比例,推算出所求的量或比例。
比例推理题通常出现在题目中的数字或数据之中。
考生需要从数据中判断出猜测或推断所需要的信息并进行计算,以得出正确的答案。
2. 逻辑判断题:通过分析一个复杂的论述或说明,找出其中的逻辑关系、因果关系或对比关系,并从中找出问题答案。
逻辑判断考察的是考生逻辑思维的准确性和敏捷性,考生需要结合语义理解和逻辑知识,分析所给的文章应用。
3. 数量关系题:通过给出一个有关数据的关系,让考生根据题目中所给的信息,做出正确的选择。
数量关系题考查考生的组合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需要考生在不同的数据和情况下进行比较、分析和计算。
4. 推断判断题:根据给定的条件,结合已知信息做出一个合理的推断。
推断判断题需要考生在深入理解问题的基础上,很好地运用常识和经验,进行推断。
三、判断推理备考指南1. 学习基础知识:判断推理是一种基于逻辑思考的能力,在备考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概念和方法,例如常见的逻辑关系、量化关系、比例关系等。
2. 多练习相关习题:在判断推理的过程中,自己做题是非常必要的。
通过不断地练习,可以加强自己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快速判断能力,同时还可以培养逻辑思维和自信心。
3. 学会慢慢理清思路:判断推理的题目通常比较繁琐,需要考生逐步理清思路,逐步提取关键信息,同时还需要评估各种信息的关联性,从而从中得出正确的答案。
行测逻辑推理题型
在行测中,逻辑推理题型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强化型推理:根据提供的前提条件和规则,推断出结论。
例如:A是B的兄弟,而B是C的兄弟,那么A和C是兄弟关系。
2. 弱化型推理:根据提供的前提条件和规则,推断出不符合条件的结论。
例如:所有A都是B,但B没有C,因此A也不
会有C。
3. 假设型推理:根据提供的假设条件,推断出符合条件的结论。
例如:如果假设A是真的,那么B也必然是真的。
4. 排除型推理:根据提供的选项,通过排除法找出符合条件的结论。
例如:A、B、C、D四个选项中,只有A和C符合条件,那么可以得出结论选择A或C。
5. 综合推理:将多个前提条件和规则进行综合分析,得出最终的结论。
例如:A在早上7点到10点之间去超市购物,B在
早上8点到11点之间购物,那么A和B有可能在早上8点到10点之间碰面。
以上只是行测中比较常见的逻辑推理题型,具体的题目形式和难度还会根据不同考试的要求而有所变化。
在解答这类题型时,要注意理解题目的要求,运用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进行推断和分析,选出最符合条件的选项。
行测判断推理类比推理中词的“三义”今天我们复习一下行测判断推理中的类比推理,为大家提供行测判断推理:类比推理中词的“三义”,希望大家在平时多做这类题目来巩固所学的知识!类比推理是我们公职类考试判断推理中常考的题型,它长什么样子呢?比如,荆棘:困难,这就是类比推理,然后设置形式类似的四个选项,让我们判断哪个选项与题干所给一致,这类的题型相对其他判断推理的题型来说是比较容易去做的,但是想要比其他人准确率高出很多不容易,尤其常考考点中言语关系不太好把握。
词义关系又是言语关系中最不好把握的,它有什么特点,怎么去做呢?教育专家通过本文跟大家详细说一说。
1,词语含义2,近义词3,反义词1,词语含义是指题干中的两个词,一个词是另一个词的解释,比如:一尘不染:干净,我们在找选项的时候也要找这词语含义这种关系的选项。
但是有些题比较拔高,它会更细化知识点考查,也就是词语含义还分为本义、引申义、比喻义,比如:【例1】荆棘:困难A. 布衣:学生B.折柳:惜别B. 心腹:信任 D.桎梏:束缚【答案】D. 解析:题干中荆棘是指困难,具备词语含义的关系,A选项布衣一般指老百姓,心腹指被信任,不具备词语含义的关系,A、C排除。
我们再看,题干是简单的词语含义的关系么?并不是,题干荆棘是困难的比喻义,折柳是表示惜别的一种方法,但这和比喻无关,桎梏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刑具,在手上戴的为梏,在脚上带的为桎,比喻义为束缚,故此答案为D选项。
2,近义词是指题干中的两个词在词语含义上很相近,比如:喜欢:青睐,这两个词就是近义词,再去对比选项就可以了。
但是在做题时需要注意的是,选项的词都是近义词,然而两个近义词在色彩、轻重等上有可能不同,比如:【例2】天真:幼稚A. 小偷:强盗B.懵懂:糊涂C.公正:公平D.懦弱:忍让【答案】B. 解析:题干“天真”和“幼稚”为近义词,小偷”和“强盗”不存在近义关系,A选项不符合题意。
“公正”和“公平”是一组包容关系的词汇,“公正”包含了“公平”和“正义”两个含义,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
2011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判断推理备考指导近日来,随着《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11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共科目考试大纲》的发布,给广大考生提供指南的同时,也意味着国考的备考也进行到了日趋紧张的阶段。
今年国考大纲跟2010年相比,考查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素没有变化,依然是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资料分析和常识判断等五大模块。
根据此次大纲内容,结合近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判断推理的命题情况和位置安排,2011年国考判断推理的考试要求也更为明确,考查能力更高,所以考题的综合性将会加强。
一、大纲连接判断推理在2011年国考大纲中的要求为“主要测查报考者对各种事物关系的分析推理能力,涉及对图形、语词概念、事物关系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较、组合、演绎和归纳等”。
二、题型题量分析随着判断推理题型组合的完善,2011年国考判断推理部分的题型也将保持2010年的考试情况。
常见的题型有: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逻辑判断四种。
由于类比推理这一题型本身的局限性以及图形推理这一题型在测查应试者方面的重要作用,在201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判断推理部分图形推理在以往基础上增加5道、变为10道,类比推理则减少5道、变为5道。
至此,判断推理部分的四大题型题量为:图形推理(10)、类比推理(5)、逻辑判断(10)、定义判断(10)。
组合完善,在2011年的考试中将保持这种组合情况。
三、深度剖析上面我们提到,对于判断推理部分,2011年的国考将保持2010的题型组合。
即所谓的平稳过渡。
但更注重分析推理能力的考查。
接下来,京佳将结合国考真题进行深度剖析。
题型(一):图形推理。
每道题给出一套或两套图形,要求报考者通过观察分析找出图形排列的规律,选出符合规律的一项。
2010、2009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图形推理基本情况例:(2010国考)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择最适合的一个填入问号处,使之呈现一定的规律性:( )【解析】本题选D。
2017国考行测逻辑判断技巧:可能性推理如何快速对比选项在行测考试中题型中,可能性推理是考试的重点,而其中加强削弱题又是考试的重中之重。
但是广大考生在做这类题目时由于不清楚选项筛选原则而导致做题效率低下,错误率高。
今天中公教育专家就带考生分析一下行测考试逻辑判断可能性推理如何快速对比选项。
可能性推理加强削弱题型对比选项有三大原则:1. 从近原则:选项话题与题干话题越近力度越强。
2. 从全原则:哪个选项论述角度最全面哪个选项力度最强。
3. 从强原则:哪个选项语气越强,哪个选项后果越严重,影响越大哪个选项力度越强。
下面中公教育专家通过3道例题为考生分析三种原则的应用方法:【例1】在人们的印象中,生物燃料是一种可再生的绿色能源。
而最新公布的研究成果颠覆了人们的这一传统印象。
研究人员发现,生物燃料可能因其未完全燃烧而转化为乙醛,进而污染空气,这种污染会导致M国每年有1400人早亡。
因此,有M国医疗机构人员认为现阶段应该暂缓推广生物燃料,限制其使用。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会对医疗机构人员的观点提出最有力的质疑。
A.现阶段M国科学家已研制出使生物燃料充分燃烧的新技术。
B.目前M国正在使用的其他燃料的污染每年会导致超过3000人早亡。
C.石油等传统燃料已经得到技术改善,由燃烧所带来的污染大幅降低。
D.科学家预计,随着研究工作的推进,5年后新型生物燃料将不会再产生乙醛。
【中公解析】答案:A。
这道题目是典型的削弱型题,题干由“生物燃料可能因其未完全燃烧而转化为乙醛,进而污染空气,这种污染会导致M国每年有1400人早亡。
”推出结论“现阶段应该暂缓推广生物燃料,限制其使用。
”对比选项D项说5年后会消除影响正式印证需要暂缓使用的结论,排除。
C项里说石油得到改善但是污染降低到什么程度不得而知,排除。
AB选项都是能够削弱的选项,对比可知B项是说其他燃料伤害更大所以不得已只能用该生物燃料,而A项指出题干中的担心其实已经被解决了,生物燃料已经没有任何危害了。
日常结论题目特征题干:类言语、无逻辑关联词问题:由此可以推出/不能推出?解题思路1.不选(1)逻辑错误(2)无中生有(3)偷换概念2.慎选(1)比较关系:比……、越来越……、更……(2)绝对词:一定、必须、肯定、只要……就……、只有……才……(3)程度:最/极大/很……(4)范围的扩大3.优选可能性的词汇:可能、有的、有些……警惕“四大坑王”:更!最!越!首!例 1(2017 山东)研究显示,黑、灰色汽车是盗贼的最爱,亮色汽车很少被问津,白色汽车失窃率最低。
心理学家分析认为,偷车贼往往有“黑暗型人格”,选择和自己性格颜色相反的汽车倒卖,让他们感觉不踏实。
相比新款或豪车而言,盗车贼偏好有着三年车龄左右的大众车型,这种车保值且好转手。
根据上文,最有可能推出的是()。
A.三年车龄的红色大众车型最易被盗B.暗色系汽车在二手车市场最为畅销C.崭新的白色豪华汽车不容易被盗D.最畅销的车型也是最易被盗的车例 2(2018 陕西)在很多手机 APP 中,都存在过度采集信息的问题,并引起公众疑虑。
用户一旦授权 APP 采集这些信息,最担心的就是隐私信息的安全问题。
而在这个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绝对的信息安全几乎不可能实现。
近来,美国的脸书泄露用户信息事件,以及国内最近的大数据“杀熟”,可谓殷鉴不远。
作为最基础的电信服务提供商,运营商拥有数以亿计用户的隐私数据,一旦出现问题,后果更是难以估测。
由此可以推出()。
A.必须规范手机 APP 和电信运营商对隐私信息的采集与使用B.个人必须注重信息安全,尽可能少使用手机 APPC.国内网络用户不要使用脸书,更不要注册D.国家和个人必须抵制大数据“杀熟”,规范对大数据的采集与使用例 3(2018 北京)据介绍,北半球人口相对密集,燃烧化石燃料等人类活动不断推高碳排放量,因此北半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在 2013 年已达到 400PPM这一标杆水平。
相对来说,南半球人类活动较少,而南极洲更是人烟稀少,但即便如此,2017 年 6 月南极洲的二氧化碳浓度也达到了 400PPM 这一标杆值。
行测可能性推理削弱力度大小比较题及答案不论是国考、公务员考试、事业单位考试、选调生考试等等都离不开行测,今天小编为大家提供行测可能性推理削弱力度大小比较题及答案,一起来做一做吧!行测可能性推理削弱力度大小比较题及答案第一:量大>量小例:研究人员完成了两项记忆实验,实验一中参试者学习40组单词,实验二中参试者学习一系列手指信号。
两实验中,只告诉一半参试者10小时后将接受测试,实际上所有参试者都将接受测试;只安排一部分参试者在学习和测试之间小睡。
结果发现,睡觉组参试者比不睡觉组参试者表现更好;事先被告知要进行测试的参试者,测试成绩也比较高。
因此,研究人员认为,睡眠有助于大脑储存对将来有用的记忆信息。
如果以下各项为真,最能反驳该结论的一项是( )。
A.实验一中参试者都是记忆力较好的、在某语言专业学习的年轻人B.有些被告知要进行测试的参试者,小睡时没有睡着,他们无意识地在大脑中复习所学过的内容C.安排小睡时间的参试者,均为年龄较小的少年,而众所周知,人在少年时期的记忆力比较好D.实验二中部分小睡的参试者以放松的心态参加考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答案】C。
解析:题干是一个求异论证,由“睡觉组参试者比不睡觉组参试者表现更好;事先被告知要进行测试的参试者,测试成绩也比较高”得出结论:睡眠有助于大脑储存对将来有用的记忆信息。
A 项和D项明显不符合要求,题干并未说被安排小睡的人都是来自于第一组或者第二组的,排除;B有一定的削弱力度,但说明的是“有些”参赛者的情况;C项说明的是参赛者均是年龄较小的人,则其表现好可能是由于年轻时记忆力本身较好,属于另有他因的削弱。
C、B对比,根据量大>量小,C项削弱力度更强。
故本题选C。
第二:综合>单一例:一种外表类似苹果的水果被培育出来,我们称它为皮果。
皮果的果皮里面会包含少量杀虫剂的残余物。
然而,专家建议我们吃皮果之前不应该削皮,因为这种皮果的果皮里面含有一种特殊的维生素,这种维生素在其他水果里面含量很少,对人体健康很有益处,弃之可惜。
公务员行测-判断推理知识点总结目录公务员行测-判断推理知识点总结 (1)一、图形推理 (2)1. 位置规律 (2)2. 样式规律 (2)3. 属性规律 (3)4. 数量规律 (4)5. 空间重构 (6)二、类比推理 (7)1. 语义关系 (7)2. 逻辑关系 (7)3. 语法关系 (8)三、定义判断 (9)四、逻辑推理 (10)1. 翻译推理 (10)3. 排列组合 (12)4. 逻辑论证 (13)5. 日常结论 (15)一、图形推理1. 位置规律特征:选项中元素组成相同考点:①平移:图形上下、左右、顺逆时针;步数:恒定、递增(等差)②旋转:顺逆时针;角度:45°、90°、180°③翻转:(1)左右翻转:竖轴对称(2)上下翻转:横轴对称技巧:比较思维:比较选项找出差别、结合题干快速做题特殊题型:九宫格,中间图形特殊优选“米”字形观察2. 样式规律题目特征:元素组成相似(元素重复出现、线条重复出现)(1)遍历题目特征:相同元素重复出现(九宫格和两组图中居多)①外框的遍历。
②内部线条/阴影/空白/图形的遍历。
③涉及多个相同小元素时,注意数量遍历。
(2)加减同异图形特征:线条重复出现1. 相加、相减2.求同(去同求异)3.求异(去异求同)(3)黑白运算题目特征:图形轮廓和分割区域相同,相同区域“黑白”颜色不同,且黑块数量不成规律解题技巧:按照对应位置进行“黑白”相加运算,将所得规律应用于所求图形注意:与位置平移最大的区别:黑块数量不同3. 属性规律题目特征:元素组成不相同、不相似考点:1.对称性 2.开闭性 3.曲直性注意:元素组成不相同、不相似优先考虑属性规律,比如月亮和箭头、三角形均不同,考虑属性规律,包括对称性、开闭性和曲直性。
一、对称性1. 轴对称(对称轴方向和数量)2. 中心对称(图形旋转180°后和原图形完全重合)二、开闭性1.全封闭2.全开放特征:完整的图形留了小开口,可以考虑开闭性三、曲直性1.全曲线2.全直线4. 数量规律数量类识别特征:元素组成不相同、不相似数量规律明显考点:点、线、角、面、素【注意】数量规律:1.识别特征:(1)元素组成不相同、不相似,优先考虑属性规律(对称性、曲直性和开闭性);属性无规律,数量规律明显,考虑数量规律。
判断推理图形推理规律+重构类比推理二元关系+二级辨析逻辑推理推导+论证定义判断关键词+复合型论证一、图形推理(一)整体概述组成凌乱——数量变化:数数、规律组成相似——样式(形状)变化(内在属性、外在形状)组成相同——位置变化(静态变化、动态变化)(1)数量:点、线、角、面、素、封闭区间、笔画(一笔画成、相同、递增递减) 规律:递增或递减、对称变化、隔项数量变化、数量相加(2)位置:静态位置关系:内含、相交、相切、相离、左右(字体结构)、上下(字体结构)动态位置关系:平移、旋转(时针法区分:方向改变为翻转)、翻转(3)样式(形状):对称、图形组合(拼图、重叠、重叠变色、重叠变形)、图形求同a.外在形状(相似):1.顺序(样式遍历:缺谁补谁) 2.轮廓:加减同异b.内在属性:封闭、曲直、对称轴、凹凸特点:一个元素比较乱常见于内在属性(含同一直线、曲线、对称轴、一笔画成);两个元素比较凌乱常见于位置类(4)空间重构(空间几何体):三视图折纸盒相对的两个面必然有且仅有一个面被看到。
特殊面法:一个面特殊——形状两个面特殊——相对、相邻(公共边)三个面特殊——时针法、描线法/公共边(找特殊图形)、(二)解题思路1、观察角度1)构成与部分2)直线与曲线3)封闭与开放4)整体与部分2、推理顺序数量——形状——位置3、变化路线图形推理:递增或递减、对称变化、隔项变化类比推理:横向路线、纵向路线九宫格:横向、纵向、“米”字、“O”字、“S”字二、类比推理概念外延关系:相容关系【全同关系、交叉关系、包容(种属)关系、组成关系(整体与部分)】、不相容关系【矛盾关系、反对关系】内涵映射关系:必然与或然(盐、咸)、对称与反对称(正方形、边长)、充分与必要(下雨、地湿,勤奋、成功)、共变与反变(理解、费解)词语语义关系:近义词、反义词、意义词、常识类词语语法关系:主谓关系、主宾关系、谓宾关系{双主语(同一谓语)、双谓语(同一宾语/主语)、双宾语(同一谓语)}八大热门考点:全同关系、包含关系、组成关系(整体与部分关系、矛盾与反对关系、对应关系、事物发展的逻辑关系、作用与作用对象关系三、定义判断定义项:邻近的属+种差拆分比较归类排除关键词出没+多定义比较关键词:1 主客体 2 两类状语(时间、目的、原因)3 想法、方式、行为 4 结果、效果形式原则:关键词;逻辑原则:辨析与匹配辨析:格外注意定义的杂糅匹配:寻找定义的主要区别1、单定义判断a.单关键词:主(一类名词中一个最特殊的)、客、属、行为状语(方式、目的、原因)。
国考行测备考:判断推理篇国家公务员考试的《行测职业能力测验》包括五大部分内容:言语理解与表达、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常识判断和资料分析,主要考察考生是否具有从事公务员职业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潜在能力。
首先要熟悉什么叫做类比推理,顾名思义,类比就是有比较和对比,推理就是有推导,类比推理就是有比较的推导。
题干中通常出现有两个人或两个事物间的比较,华图教育通过对比发现二者有很多相同或相似属性,已知事物A还具有另一种属性,可以推知事物B也具有该属性。
这就是类比推理的过程。
我们来看一道例题:张三和李四两个人,都是男性,18岁,身高188cm,都留个小平头,已知张三考上了北大,所以可以推知,李四也能考上北大。
题干中出现了张三和李四两人的四个共同点,即性别、身高、年龄、发型,通过他们的相似度很高,得出结论,李四和张三一样,都能考上北大。
这就是典型的类比推理的论证方式。
对于该类题型我们该如何加强或削弱呢?很简单,从两者的相似度入手,如果有一个选项告诉我们,张三一天吃10个鸡蛋,李四一天只吃1个鸡蛋,能不能削弱?我们思考一下,虽然说吃几个鸡蛋和结论中的能否考上北大并无直接关系,但起码这是两者的一个不同点,只要是不同点,就能证明他俩没有那么像,也就对相似度进行了削弱,既然题干是通过相似度来论证的,那么削弱了相似度也就降低了结论成立的可能性,所以类比推理的削弱方式就是,找两者的相同点,当然,如果有一个选项说,张三是学霸,而李四是学渣,明显就比刚才吃几个鸡蛋的选项削弱力度要大,因为学霸和学渣是对于学习能力的一种评价,而结论考不考得上北大正是由学习能力决定的,所以,两者与本质相关的不同点是最强的削弱方式,同理,加强的方式与之相对,就是找两者的相同点,其中与本质相关的相同点加强力度最大。
掌握了类比推理论证方式的削弱和加强方式之后,我们来具体应用两道题目。
例题:生活在沙漠中的啮齿类动物,由于常年面对缺水干旱、强光照以及天敌、昼夜温差较大等问题,大都体型较小且具备即时钻地能力。
行测答题技巧之判断推理判断推理能力涉及对图形、语句和文字材料的认知和理解、比较、组合、演绎、综合判断推理等能力。
判断推理的常考题型一般包括:图形推理、定义判断、逻辑推理、类比推理。
一、图形推理图形推理的表现形式是给出具有某种规律的图形,然后让应考者根据要求进行推理、做出判断推出所需要的答案的一种思维活动。
其最基本的解题思路与技巧是“凌乱、相同、相似”,空间折叠题主要看相邻、相对面。
1、元素凌乱:题干中各图形元素凌乱,几乎没有相同点,优先考虑数量关系的考点,规律的出发点可以是:点、线、角、面、素。
元素凌乱除了考查图形的数量关系外,还可能考的是图形的属性,即几何特征。
2、元素相同。
题干图形中所包含的元素个数与种类相同,优先考虑图形的位置变化,包括图形中元素的平移、旋转以及翻转。
3、元素相似。
题干各图形元素呈现相似的特征,在元素个数上可能存在差异,则可以考虑图形的样式遍历(缺什么补什么)、组合叠加(直接叠加、加减同异、黑白叠加)。
4、空间折叠。
空间折叠题最重要的是分析图形的相邻面和相对面,可以通过移动的方式找准各面之间的关系,根据“相对面只能看到其中一个、相邻面看公共边”的特征选择正确答案。
除了以上4种基本思路以外,图形推理还可以利用选项和特殊图形来找寻突破点,选得正确答案。
二、逻辑判断逻辑判断主要测查的是报考者对事物关系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演绎和归纳的能力,其中理解是基础,演绎和归纳是重点,要求考生有清晰的思维。
根据逻辑判断的题目要求,解题时需要遵循以下两个原则:①假设正确,即题目所说的话无论是否和实际相符,都假设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②不需附加任何说明即可推出,这就提醒考生在解题时不要主观臆断,附加自己的想法,而应以题干内容为准。
要快速解答逻辑判断题,必须要掌握如下几点基本技巧:三个基本定理逆否定理:A推出B→否B推出否A肯前肯后,否后否前摩根定律1:否(A或B)→否A且否B摩根定律2:否(A且B)→否A或否B七条基本翻译所有(凡是)S都是P,S推出P所有(凡是)S不是P,S推出非P没有S是P,p推出非S不是S都不是P,P推出S充分条件:P推出Q。
行测判断推理备考:可能性推理力度比较之综合大于单一
任何一场考试取得成功都离不开每日点点滴滴的积累,下面由我为你精心准备了“行测判断推理备考:可能性推理力度比较之综合大于单一”,持续关注本站将可以持续获取更多的考试资讯!
行测判断推理备考:可能性推理力度比较之综合大于单一
对于行测有所了解的同学其实都会知道,每年考试当中逻辑判断这一部分所占的比例都是比较大的。
在逻辑判断中最让大家头疼的地方应该就属可能性推理了,简单的削弱加强题大家可以轻松解决,但对于一些较难题目,尤其是选项中出现多个能削弱或能加强的选项时,同学们往往一头雾水,不知道选那个才好。
今天就教给大家一些力度比较的方法,让大家下次碰到这类题目时能够更好地去解决。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力度比较当中的综合大于单一的比较方法:
综合就是指从多个角度进行削弱或加强,单一是指从单个角度进行削弱或加强。
所以在做可能性推理削弱加强类题目时,在分析题干的论证主线之后,可以针对论证主线去寻找漏洞。
最后再对比选项,选项中从多角度进行削弱或加强的综合选项力度要大于从单个角度进行削弱或加强的单一选项。
下面我们来看一道题目:
【例题】5000多年前某地是大汶口文化,但在距今约4400年的时候,为龙山文化所替代。
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两种文化的更迭?考古人员发现,在距今约4400年的时候,发生了一次严重的“冷事件”,环境由原来的温暖湿润转变为寒冷干燥,植被大量减少,藻类、水生植物基本绝迹了,大汶口文化向南迁移,而龙山文化由北迁到此地。
他们据此认为,距今4400年左右的极端气候变化,可能是导致这次文化变迁的主要原因。
以上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论证?
A.大汶口文化有不断向南方迁移的传统
B.龙山文化刚迁来时,人口较多,但之后逐渐减少,在距今约4000年的时候消失了
C.大汶口文化的族群以藻类和水生植物作为食物的主要来源
D.不同生存方式的族群对气候和环境都有相对稳定的需求
【解析】D,根据问法可以判定为加强类题目,接下来我们去看一下题干的论证主线,题干中在“距今约4400年的时候,发生了一次冷事件,气候发生变化,同时,大汶口文化南迁到他处,龙山文化南迁到此处”,所以就认为气候变化导致这两个文化变迁。
A项说大汶口有南迁的传统,即南迁不是气候导致的,而是传统导致的,是削弱选项,排除。
B 项说龙山文化迁来之后的情况,但是题干是在讨论龙山文化南迁的原因,也就是迁来之前的情况,时间段不符,为无关选项,排除。
C项大汶口文化族群以藻类为来源,某地发生气候变化之后藻类等灭绝,不适合大汶口文化,所以导致了大汶口文化南迁,证明了南迁确实是由于气候所引起,可以支持大汶口文化南迁,为加强项,保留。
D项不同生存方式族群对气候有稳定需求,意思就是所有的族群如果生活环境气候发生改变,就很可能为了追求稳定的气候环境而发生南迁的做法。
所以建立了南迁和气候的关系,也能加强。
对比C和D两个选项,C项仅从大汶口文化的角度来说明了南迁和气候的关系,角度单一。
D项从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两个角度来说明了南迁和气候的关系,为多个角度,根据综合大于单一的理论,D项力度更强,故答案选D
通过对于以上力度比较方法的学习,大家会发现削弱加强题目其实也没有那么难,在判断选项是否能削弱或加强的同时,大家也可以同时看一下削弱加强角度的多少,有时就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选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