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与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在梅毒检验中应用价值比较
- 格式:pdf
- 大小:198.19 KB
- 文档页数:2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与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在梅毒检验中的效果比较【摘要】目的:分析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与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在梅毒检验中的效果比较。
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100例梅毒感染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诊断,将检查结果与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对比。
结果: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率、阴性预测率和准确度均高于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检查,两组比较(P<0.05)。
结论: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梅毒的临床检查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可有效地改善诊断的准确率,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梅毒检验;效果;比较梅毒是苍白螺旋体感染所致疾病,目前在临床上使用最多的是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1]。
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不具有特异性,甚至会出现伪阴性。
如何提高梅毒的检验效果,是目前临床医生所关心的焦点和难题。
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利用高纯度的 TTP特异性抗原对梅毒血清进行了分析,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较高的专一性,可以实现多种试样的全面测试,通过对微孔读数的分析来判定测试的效果。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结果具有较高的客观性,将原始资料录入电脑,可以使储存的时间大大缩短。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是根据基材的颜色变化来判定是否存在的,其检测方法简单,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单,适合大规模的检测,近年来在医学上得到了应用[2]。
本研究探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与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在梅毒检验中的效果比较。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纳入我院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收治的100例梅毒感染患者。
其中男性66例,女性34例,年龄23岁~59岁,平均年龄(34.21±4.21)岁。
1.2方法1.2.1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首先,将病人的血液50微升放在一个卡片圈里,将它均匀涂在上面,再将它轻轻地摇动,直到完全的混合,再用针剂盒的针头,取一滴加入其中,将卡片放置在立体脱色摇床中,在摇动的时候,要保持一定的转速,以100次/分的速率,8分钟之后,在灯光下进行观测。
3种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和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三种检测方法在梅毒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采用TP-ELISA、TRUST方法,对我院皮肤性病门诊258例患者进行初筛,再用TPPA法对89份梅毒检测呈阳性的血清标本进行确认试验。
选用TRUST试剂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差异性比较。
结果 TP-ELISA、TRUST和TPPA法的阳性率分别是100%、25.48%、100%,TP-ELISA、TRUST和确诊试验的符合率分别是100%、74.2%。
结论最佳方案是先用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进行筛选,再做确认试验。
【关键词】梅毒血清学诊断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 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 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4)03-0189-01目前,梅毒临床实验室检测的主要三种方法为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和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检测方法。
为了选择合理的检测方法,使用既快速又价廉,既简便又敏感,以及特异性高的检测方法,对于临床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下面将三种方法作以比较。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2011年6月~2012年6月,来我院就诊患者258人,年龄20~70岁,以30~50岁青年为主。
1.2 试剂与仪器TRUST试剂为北京万泰试剂有限公司提供,TP-ELISA诊断试剂盒为珠海丽珠试剂有限公司提供的试剂盒,TPPA试剂盒是日本富士瑞必欧株式会社提供。
TP-ELISA使用仪器:Thermo MULTISKAN ASCENT全自动酶联免疫分析仪。
TRUST使用仪器:江苏省姜堰市天力医疗器械厂TL2000B型梅毒自动旋转仪。
梅毒抗体应用TP-ELISA法和TRUST法检测的对比王启德【摘要】目的:对比梅毒抗体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法)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法(TRUST法)的检测效果。
方法:选取396份疑似梅毒螺旋体感染患者血清作为检测样本,分别应用TP-ELISA法和TRUST法检测梅毒抗体,以TPPA法检测TP-ELISA法阳性和/或TRUST法阳性的检测样本。
结果:在396份疑似梅毒螺旋体感染患者血清中,TP-ELISA 法阳性检出率为41.67%,TRUST法阳性检出率为24.49%,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TP-ELISA法和(或)TRUST法检出阳性的检测样本共198份,在TP-ELISA法和TRUST法均为阳性的79份检测样本中,TPPA法检测均为阳性;在TP-ELISA法阳性、TRUST法阴性的88份检测样本中,TPPA法检出阳性71份;在TP-ELISA法阴性、TRUST法阳性的31份检测样本中,TPPA法检测全部阴性。
结论:TP-ELISA法对梅毒抗体的阳性检出率大于TRUST法,TRUST法在检测梅毒抗体存在假阴阳性,而TP-ELISA法不存在假阴性,假阳性的机率较低,对献血筛检的价值大于TRUST法。
【关键词】梅毒抗体;TP-ELISA法;TRUST法梅毒螺旋体作为梅毒的唯一传染源,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及毒力,对梅毒特异性抗体进行血清学检测,对梅毒患者进行早诊断、早治疗作为治愈梅毒的重要环节[1]。
梅毒抗体检测作为实验诊断梅毒的主要方法,检出率、敏感度及特异度均较高,与梅毒螺旋体IgG抗体和IgM抗体阳性密切相关。
目前,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法)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法(TRUST法)作为检测梅毒抗体的常用方法,但两种检测方法的检出率、敏感度及特异度均存在差异性。
对此,为进一步提高对梅毒抗体的检测效果,本研究旨在对比梅毒抗体应用TP-ELISA法和TRUST法的检测效果。
比较酶联免疫吸附法与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在梅毒检验中的诊断价值摘要:目的:对比酶联免疫吸附法与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在诊断梅毒中的作用。
方法:以我院疑似梅毒患者78例为分析对象,时间为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
对所有患者均实施酶联免疫吸附法与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检验操作均按照说明书严格执行。
参照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结果,比较酶联免疫吸附法与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
结果:酶联免疫吸附法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依次为93.24%、75%、92.31%,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依次为82.43%、50%、80.77%,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低于酶联免疫吸附法,差异P<0.05。
结论:酶联免疫吸附法在梅毒检验中,相较于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而言有更高的灵敏度、准确性,值得关注推行。
关键词:梅毒;酶联免疫吸附法;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灵敏度梅毒作为一种传染性强、危害大的性传播疾病,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性观念的改变,发病率呈现不断上升趋势[1]。
分析发现,梅毒的早期检出,是控制疾病传播和危害的关键途径。
酶联免疫吸附法与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是临床常用的梅毒检验方法,前者为非特异性抗体检测,检验对象为抗心磷脂抗体,后者为特异性抗体检测,检验对象为血清中的梅毒特异性抗体,均具有良好的检验价值[2]。
本文为探究梅毒检验的更有效方法,特选择疑似梅毒的60例患者展开分析,进一步比较酶联免疫吸附法与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的梅毒检验效能,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对我院疑似梅毒患者78例展开具体分析,研究时间为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
纳入标准:①生殖器存在无痛性溃疡软骨样硬结;②RPR检验结果为阳性;③未合并其他全身或局部感染性疾病;④基础资料完整,无隐瞒、虚假;⑤本人认可实验,自愿同意参与。
排除标准:①患有凝血异常或其他血液性疾病者;②肝肾功能严重不全,或患有其他器质性病变者;③恶性肿瘤者;④中途退出实验者。
梅毒三种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发表时间:2019-07-19T17:00:03.963Z 来源:《药物与人》2019年4月作者:陈旭升[导读] 探究甲苯暗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法吸附实验(TP-ELISA)与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在梅毒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九医院陈旭升【摘要】目的探究甲苯暗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梅毒螺旋体酶联免疫法吸附实验(TP-ELIS A)与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在梅毒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疑似梅毒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均予以TRUST、TP-ELIS A、TPPA检测,通过将检测结果与病理检测结果对比,得出三种检测方法的检出率。
结果 100例感染组对象经病理诊断后发现,梅毒呈阳性者73例(72.22%),呈阴性者27例(27.78%)。
通过与病理诊断结果对比,TP-ELISA检测灵敏度为98.63%,特异度为96.30%,阳性预测值为98.63%。
TRUST检测灵敏度为85.14%,特异度为76.92%,阳性预测值为85.14%。
TPPA检测灵敏度为95.95%,特异度为92.31%,阳性预测值为95.95%。
结论 TP-ELISA具有较高的敏感度与特异度,适用于住院、门诊或广泛人群的梅毒筛查,TRUST可在梅毒治疗过程进行效果监测,临床应灵活应用各类梅毒检验方法,为治疗梅毒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关键词】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明胶颗粒凝集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中图分类号]R75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439-3768-(2019)-04-YS前言梅毒是一种由苍白螺旋体引起,可经血液传播、性传播的经典型传播疾病,严重危害我国的公共卫生安全[1]。
近年来,梅毒的发病率又开始出现了上升趋势,因此对梅毒采取有效、及时的筛查具有重要意义。
以往临床检测梅毒抗体多采用快速血浆反应素实验与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但该2种方法对治疗后的梅毒、潜伏期梅毒以及神经性梅毒的敏感度较低[2],因而容易导致漏诊,耽误治疗。
分析不同梅毒检验方法在梅毒螺旋体检测中的临床效果【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在梅毒螺旋体检测中应用不同梅毒检验方法的效果。
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6例梅毒患者进行研究。
全部患者均接受梅毒甲胺红不加热血清反应素、梅毒酶联免疫吸附法以及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法检测,将检测结果进行对比。
结果梅毒酶联免疫吸附法与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法的检测准确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梅毒酶联免疫吸附法与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法的检测准确率均高于梅毒甲胺红不加热血清反应素法(P<0.05)。
结论在梅毒螺旋体检测中,梅毒酶联免疫吸附法与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法的检测准确率更高,梅毒甲胺红不加热血清反应素法的检测准确率相对较差。
但是,在实际检测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基本情况,进行科学的选择。
【关键词】梅毒螺旋体检测;梅毒甲胺红不加热血清反应素;梅毒酶联免疫吸附法;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法;应用效果梅毒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传播疾病,它的发病与梅毒螺旋体的感染有关,主要通过性交、母婴、血液以及直接接触公共卫生用品等方式进行传播[1]。
目前,由于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们的思想和生活观念的逐步改变,使得梅毒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其临床表现复杂,病程长,严重时会对全身多器官功能进行损伤,甚至是出现衰竭,这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对人们的身心健康产生了极大的危害。
因此,必须要早期诊断,早期控制,才能避免疾病的蔓延[2]。
因此,本文旨在探讨分析在梅毒螺旋体检测中应用不同梅毒检验方法的效果。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6例梅毒患者进行研究。
全部患者均接受梅毒甲胺红不加热血清反应素、梅毒酶联免疫吸附法以及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法检测。
全部患者男女比例为36:30,年龄为21岁到65岁,均龄为38.3(s=8.2)岁;其中,22例梅毒1期患者,36例梅毒2期患者,8例梅毒3期患者。
梅毒检测不同方法的比较(一)【摘要】目的:对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方法的有效性进行综合分析,选择适合采供血机构筛查梅毒的方法。
方法:用TRUST、方法对献血者进行梅毒筛查,阳性标本用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方法确证。
结果:TRUST方法灵敏度为39.02%,假阳性率为3.03%,漏检率为60.98%;ELISA方法灵敏度为98.73%,假阳性率为20.59%,漏检率为1.22%。
结论:TRUST、ELISA两种试剂作为献血员筛查梅毒的首选组合方案,更有利于血液质量安全。
【关键词】梅毒;检测;TRUST;ELISA;TPPA ComparisonoftheDifferentMethodsExamingTreponemaAbstract:ObjectiveToselectthebestscreeningmethodsuitingforblooddonorsbyassessingthevalidityofTRUST,ELISAandTPPA.MethodsTRUSTandELISAwereusedtoscreenpatientswithsyphilisfromblooddonors,andTPPAwasusedtoconfirmedpositiveresultsdetectedbyELISAorTRUST.ResultsThesensitivity,falsepositiverateandfalsenegativerateofTRUSTwere39.02%, 3.03%,and60.98%respectively.Thesensitivity,falsepositiverateandfalsenegativerateofELISAwere98.73%,20.59%and1.22%.ConclusionThecombinationofTRUSTandELISAisthefirstchoicetoscreenpatients withsyphilisfromblooddonors.Moreoverthisscreeningcontributestobloodsafety.Keywords:Treponema;Examing;TRUST;ELISA;TPPAWHO认为全球输血不安全因素之一是传染性因子未有效筛检,因此选用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的筛检方法和试剂对安全输血意义重大。
ELISA法和TRUST法检测梅毒结果比较摘要目的比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检测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评价其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应用ELISA和TRUST联合检测1913例血清标本,包括手术前和输血前筛查的1715例以及门诊内镜检查前的198例血清标本,可疑阳性结果采用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确诊。
结果共检测1913例,用TPPA法确诊32例为阳性。
用TRUST法检出29例阳性,其中26例确诊阳性,3例为假阳性,敏感性为81.3%(26/32),特异性为89.7%(26/29)。
用ELISA法检出33例阳性,其中32例确诊阳性,1例为假阳性,敏感性为100.0%(32/32),特异性为97.0%(32/33)。
结论ELISA法操作相对简单,结果判定可标准化,特异性和敏感性好,可作为梅毒抗体检测较理想的方法,适合大批量标本检测。
TRUST法可作为梅毒筛查方法之一,配合ELISA法使用,特别适合作为临床观察效果的治疗指标。
关键词梅毒螺旋体;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明胶凝集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梅毒是一种慢性性传播疾病,具有高度危险性。
该病可累及全身各组织、器官的损害,甚至死亡,也可以呈多年潜伏状态而无症状。
梅毒螺旋体是引起人类梅毒的病原体,梅毒患者是唯一传染源,传染方式有母婴垂直传播、经血传播和性传播。
目前检测梅毒的方法主要有病原学、血清学检测,其中血清学检测又有多种不同的方法,一类是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如TRUST;另一类是采用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如TPPA、ELISA等[1]。
本文就两种方法在梅毒检测中的比较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 1 标本来源本院2006年6月~2014年6月手术前和输血前筛查的1715例以及门诊内镜检查前的198例血清标本,无性别年龄限制。
1. 2 标本采集采集以上所有标本,用普通试管,清晨空腹采集,1 h内分离血清,严格避免溶血。
梅毒螺旋体三种血清学实验方法的比较摘要目的:比较三种血清梅毒抗体检测方法的性能及检测价值。
因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是公认的最佳梅毒确认方法,所以我们以TPPA方法作为参照,进行比较。
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作同步检测,用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作参照对比。
结果:45例标本,以TPPA作为参照,ELISA法假阳性仅1例,TRUST法假阳性有5例,另有假阴性6例。
结论:ELISA法检测血清中梅毒抗体灵敏度和特异性均明显高于TRUST,与TPPA法无显著差异,但两种方法各有其优点,在方法学上呈互补性,将两种方法结合更有利于提高检测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关键词梅毒抗体;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
1.材料和方法:1.1标本来源:我院2009—2010年门诊疑为梅毒的患者标本45例,年龄在24—68岁之间,平均46岁,其中女性12例,男性33例。
1.2 试剂:TRUST试剂盒由上海荣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ELISA试剂盒为北京万泰生物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产品;TPPA试剂盒为日本富士株式会社产品。
1.3 实验方法:采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同步进行检测,以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作参照。
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是由心磷脂+胆固醇+卵磷脂组成的复合抗原,吸附于甲苯胺红上,检测血清中非特异性抗体。
使用试剂,用旋转仪振摇,室温保持20—24,每分钟转摇100次,8分钟观察结果。
TRUST试验是一种非特异性血清试验。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为双抗原夹心法,使用试剂,比色用全自动酶标仪比色。
ELISA法检测梅毒螺旋体是将基因重组表达的梅毒膜特异性抗原包被在微孔板上,用双抗原夹心法测定梅毒特异性抗体,主要检测梅毒螺旋体IgG和IgM抗体。
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与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在梅毒检验中应用对比摘要:目的对比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与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在梅毒检验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进行梅毒检查的患者1040例,根据检测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0例,观察组采取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检测,对照组实施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法检测。
对比两种检测结果。
结果观察组血清阳性率98.08%、敏感性97.31%、特异性95.58%、阳性预测值99.23%、阴性预测值93.65%均优于对照组88.08%、87.31%、86.15%、86.15%、84.81%,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准确率较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酶联免疫吸附法;对比;梅毒梅毒感染的病原体是梅毒螺旋体,机体遇病原体入侵后会出现抗菌体的非特异性抗体。
但是在临床中检测非特异性抗体的难度高。
临床检测梅毒的方法有很多,以酶联免疫吸附法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法最常见。
本次研究通过以本院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酶联免疫吸附法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法不同的检测方法,观察两种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本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梅毒患者1040例,根据检测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0例,观察组男300例,女220例,最小年龄20岁,最大年龄62岁,平均年龄(45.26±3.21)岁,病程1~4年,平均病程(2.85±1.02)岁;在对照组男310例,女210例,最小年龄22岁,最大年龄64岁,平均年龄(46.03±3.32)岁,病程1~5年,平均病程(2.75±1.24)年。
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两组患者均空腹情况下进行静脉血采集,抽取5ml,静置5分钟后分离血清。
三种梅毒血清学试验方法检测梅毒螺旋体的结果对比分析目的观察三种梅毒血清检验方法对梅毒的检出效果。
方法收集60例梅毒患者血清标本,将其随机分为三组,A组、B组、C组,各20例。
A组选择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验法;B组选择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TRUST)进行检验;C组选择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进行检验,分析比较三组标本的检出结果。
结果C组阳性检出率最高为100%,明显高于A 组的85.0%与B组的90.0%。
结论TPPA的特异性与敏感性均高于另两种检验法,适用于检测疑似阳性标本,但三种方法各有优劣,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
标签:梅毒;ELISA;TRUST;TPPA;检验效果梅毒是一种最为严重的性传播疾病,梅毒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TP)是主要的致病原因。
TP会侵犯皮肤黏膜及相关神经、心血管、骨骼等重要组织器官,进而造成慢性病变,严重影响到患者的健康[1]。
目前,主要依靠实验室检查结果对梅毒进行筛查与确诊。
为合理选择检测方法,本次研究对ELISA、TRUST、TPPA三种检测方式进行对比研究,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从2012年6月~2014年12月本院发现的梅毒患者中选取60例,均满足梅毒检验标准GB15974而确诊。
其中,男27例,女33例;年龄在25~53岁,平均年龄为(35.2±2.4)岁。
将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B组、C 组,每组20例。
比较分析三组的一般资料,发现差异不大(P>0.05),可进行比较。
1.2方法1.2.1试剂来源TRUST试剂为上海荣盛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ELISA试剂由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生产,TPPA试剂则是日本富士瑞比欧株式会社生产的产品。
上述试剂均通过卫生部部门的批检,确认合格后使用。
1.2.2检验方法①A组:本组血清标本严格按照ELISA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②B组:本组采用TRUST试验进行检测,方法是把VDRL抗原与含有特制的甲苯胺红溶液相混合,观察是否出现由痛血清反应素引起的凝集块;③C组:采用TPPA试验进行检测,方法是在室温条件下,在U型板上利用稀释液将血清稀释,并分别加入致敏与未致敏明胶颗粒,再孵育2h后确认结果。
梅毒血清学检测3种方法性能及适用性比较于金涛【期刊名称】《齐鲁医学杂志》【年(卷),期】2016(0)1【摘要】目的评价3种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的性能,对其适用性进行探讨。
方法应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P-ELISA)和颗粒凝集试验(TPPA),分别对194例梅毒病人和145例非梅毒病人进行平行检测,比较3种方法检测梅毒的阳性检出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
结果TRUST对潜伏期梅毒及一期梅毒的检出率分别为73.33%和75.93%,均低于TP-ELISA和TPP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3、16.15,P〈0.05);TP-ELISA和TPPA对各期梅毒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45例非梅毒病人中,TRUST、TP-ELISA、TPPA分别检出8例、2例和0例阳性,假阳性率分别为5.52%、1.38%和0,差异有显著性(χ2=9.40,P〈0.05)。
TP-ELISA及TPPA检测梅毒的灵敏度高于TRUS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17,P〈0.01);TPPA检测梅毒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TRUS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6~17.04,P〈0.05)。
结论 3种方法各有适用性,选用合理的检测方法可为梅毒的诊断提供更准确的参考依据。
【总页数】3页(P51-53)【关键词】梅毒血清诊断;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颗粒凝集试验【作者】于金涛【作者单位】清河县人民医院检验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59.1【相关文献】1.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的临床适用性分析 [J], 祁亮2.血清学检测梅毒的3种方法比较与临床应用 [J], 王丽;吴桂玲;王琳3.血清学检测梅毒的三种方法比较与临床应用 [J], 林群英;谢筱莉4.浅淡梅毒的各种方法检测以及TRUST和TP-ELISA血清学检测方法的比较 [J], 程功;方桂艳;薛立光5.梅毒血清学检测两种方法比较 [J], 魏聪;陈辉;李嫒;李云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三种血清方法检测梅毒的结果比较[摘要]目的对临床中检测梅毒常用的三种血清方法,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学试验以及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进行对比,评价这3种方法在梅毒诊治中的应用价值及各自的优缺点。
方法分别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学试验以及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检测皮肤科门诊及住院患者血清标本547例,收集阳性检出率数据并分析。
结果TPPA法的检出率最高,为34%,其次是TP-ELISA法,略低于TPPA法,为30.3%,最后是TRUST法,仅有19.2%。
两两比较中,TPPA法与TP-ELISA法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TPPA法与TRUST法之间的差异性非常显著(P<0.01),TRUST法与TP-ELISA法之间也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TP-ELISA法阳性检出率高且操作方便,可作为常规筛选检测;TPPA法检出率高,但是其操作时间较长且成本偏高,适用于TP-ELISA法筛选出阳性标本的进一步检测。
[关键词]梅毒;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学试验;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梅毒是一种由苍白螺旋体引起的性传播性疾病,在临床中通常将它分为一期梅毒、二期梅毒、三期梅毒和潜伏梅毒等。
近年来我国梅毒患者数量剧增,且已经成为报告病例数目最多的性病,以潜伏梅毒为主,其次是一期、二期梅毒。
梅毒最主要的传播途径是血液传播和性传播,病情复杂,可侵犯全身各组织与器官,且病情时隐时现,所以前期的筛查和检测是防止其蔓延的关键。
临床上检测梅毒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分别是酶联免疫吸附试验(Treponema Pallidum 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 TP-ELISA)、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学试验(Toluidine red untreated serum test , TRUST)以及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reponema pallidum particleagglutination, TP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