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第12册第三单元作业
- 格式:doc
- 大小:34.50 KB
- 文档页数:3
最新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三套最新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及答案三套苏教版第3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第三单元过关检测卷⼀、仔细思考,认真填。
(每空2 分,共12 分)1. 红⽓球有12 个,黄⽓球的个数是红⽓球的3 倍,黄⽓球有()个。
2. ⼩芳看⼀本⼉童故事书,第⼀天看了82页,第⼆天⽐第⼀天少看了12 页,⼩芳两天⼀共看了()页。
3. 学校体育室有篮球15 个,排球8 个,⾜球的个数⽐篮球和排球的总个数多4 个,⾜球有()个。
4. ⼩⼒⽤100 元买了4 个⼩⾜球,找回了28 元,每个⼩⾜球()元。
5. 果园⾥有8 ⾏桃树,每⾏16 棵,还有56 棵梨树,桃树⽐梨树多()棵。
6. ⼀件上⾐50 元,⽐⼀条裤⼦贵12 元,⼀件上⾐和⼀条裤⼦为⼀套,买这套⾐服要()元。
⼆、判断是⾮。
(每题2 分,共10 分)1. 明明今年15 岁,芳芳⽐他⼤3 岁,求芳芳的岁数,列式为15+3=18(岁)。
()2. 红花有25 朵,黄花⽐红花少⼀些,则这两种花的总朵数⽐50朵多。
()3. 丁丁做5 道⼝算题⽤45 秒,芳芳做6道⼝算题⽤1 分钟,丁丁做得快⼀些。
()4. ⼩萍从家⾛到学校,已经⾛了42 ⽶,剩下的⽐已经⾛的多14 ⽶,⼩萍家距离学校有56 ⽶。
()5. ⼩云有50 张卡⽚,她送给⼩芳12 张后,两⼈的卡⽚同样多,⼩芳原来有26 张卡⽚。
()三、反复⽐较,慎重选择。
(每题2 分,共8 分)1. 公鸡有15 只,母鸡的只数是公鸡的3 倍,公鸡⽐母鸡少()只。
A. 45B. 30C. 602. 学校图书馆订阅科技书和童话书共83本,其中订阅科技书38 本,科技书⽐童话书少订阅()本。
A. 7B. 45C. 383. ⽑⽑和⼩兵在同⼀个商店买同⼀种练习本,⽑⽑买了6 本,⼩兵买了4 本,⽑⽑⽐⼩兵多付了8 ⾓,每本练习本的价钱是()。
A. 3 ⾓B. 4 ⾓C. 5 ⾓4. 在⼀次长跑⽐赛中,⼩强在⼩新的前⾯80 ⽶,⼩华在⼩⼒的后⾯50 ⽶,⼩新在⼩华的前⾯30 ⽶,()跑在最前⾯。
二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第三单元第13课《复习(第1课时)》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二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第三单元第13课《复习(第1课时)》,主要是对第三单元的内容进行复习。
第三单元主要包括了10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以及整数大小的比较。
本节课通过复习,使学生对10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和整数大小的比较有更深的理解和掌握。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10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和整数大小的比较,但是在运算速度和准确性上还有待提高。
此外,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和积极性也需要进一步的激发和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10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和整数大小的比较。
2.过程与方法: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0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和整数大小的比较。
2.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示范、练习、讨论、游戏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相关的教学PPT,包括加减法运算和整数大小比较的题目和答案。
2.练习题:准备一些练习题,用于学生的练习和巩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简单的提问,引导学生回顾第三单元的内容,包括10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和整数大小的比较。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一些加减法运算和整数大小比较的题目,让学生进行回答。
同时,教师进行讲解和示范,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加减法运算和整数大小比较的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并给予鼓励和表扬。
4.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一些综合性的题目,让学生进行解答。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进行讲解和解析。
5.拓展(5分钟)教师通过PPT呈现一些拓展性的题目,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试题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一、我会填(18分)1.养殖场养了800只毛兔,养的肉兔比毛兔多700只,毛兔和肉兔共有()只。
2.涵涵今年10岁,比妈妈小24岁,20年后,妈妈比涵涵大()岁。
3.红红有78张卡片,轩轩有62张卡片,红红给轩轩()张卡片后,两人的卡片同样多。
4.小白兔拔了23根萝卜,山羊拔的萝卜比小白兔的2倍多10根,山羊拔了()根萝卜。
5.一头猪重87千克,一只羊比这头猪轻68千克,这头猪和这只羊一共重()千克。
6.哥哥4天看完一本408页的故事书,妹妹平均每天比哥哥少看8页,妹妹平均每天看()页。
二、我会选(15分)1.科技馆上午共有500名学生分三批来参观,第一批有169名,第二批有213名,则第三批有()名学生参观。
A.128B.118C.3182.小白兔有27根胡萝卜,小灰兔比小白兔多14根,小白兔和小灰兔一共有()根胡萝卜。
A.41B.13C.683.修一条长850米的公路,每天修45米,已经修了7天,还剩()米没修。
A.545B.535C.5304.文具店一本笔记本1元钱,一个文具盒12元钱,买4本笔记本和一个文具盒一共要()元钱。
A.4B.13C.165.水果店第一天卖出5筐橘子,第二天又卖出8筐,如果每筐60千克,两天共卖出橘子()千克。
A.308B.780C.2400三、看图列式计算(15分)1. 2.3.四、解决实际问题(52分)1.(12分)(1)笑笑带了100元钱,买一个书包,剩下的钱能买几个文具盒?(2)一个书包的价钱比一盒水彩笔的价钱的4倍少4元,一盒水彩笔多少元?2.地下停车场有17辆大汽车,小汽车的辆数正好是大汽车的5倍。
小汽车比大汽车多多少辆?(6分)3.(10分)游戏项目价格表海盗船35元摩天轮20元钻地鼠45元旋转木马15元(1)轩轩带了100元去游乐场,玩了两个项目,他最多能剩下多少元?(2)楠楠带了100元去游乐场,她玩了两个项目,最少能剩下多少元?4.(10分)(1)买一个足球要用多少元?(2)买一个排球和一个篮球要用多少元?5.三年二班同学折千纸鹤,第一天折了180只,第二天和第三天共折了312只,平均每天折多少只?(6分)6.乐乐平均每天比硕硕多练多少个字?(8分)★挑战题幼儿园小一班有24人,小二班有18人,从小二班调到小一班几人后,小一班的人数就是小二班的2倍?答案一、1.2300 2.24 3.8 4.56 5.106 6.94二、1.B 2.C 3.B 4.C 5.B三、1.128-39=89(米)128+89=217(米) 2.90×2=180(人)180+90=270(人)3.35×4=140(棵)140-35=105(棵)四、1.(1)100-76=24(元)24÷6=4(个)(2)76+4=80(元)80÷4=20(元)2.17×5=85(辆)85-17=68(辆)3.(1)20+15=35(元)100-35=65(元)(2)45+35=80(元)100-80=20(元) 4.(1)38×3=114(元)114-18=96(元)(2)38+114=152(元) 5.180+312=492(只)492÷3=164(只) 6.108÷6=18(个)20-18=2(个)★挑战题24+18=42(人)1+2=342÷3=14(人)18-14=4(人)从小二班调到小一班4人后,小一班的人数就是小二班的2倍。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期末总复习》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期末总复习,主要内容包括数的运算、几何图形、计量单位、时间和分数等数学知识。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对整个上册知识的巩固和提高,也是对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能力的培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第三单元的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数的运算、几何图形、计量单位等概念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时间和分数的运算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针对这些知识点进行重点讲解和练习。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第三单元的基本知识点,能够熟练地进行数的运算、几何图形的识别和计量单位的转换。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第三单元的基本知识点,包括数的运算、几何图形、计量单位等。
2.教学难点:时间和分数的运算,以及学生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PPT、动画等,直观地展示教学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3.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活动,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采用激励性评价,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如购物场景,引入数的运算、计量单位等知识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讲解数的运算、几何图形、计量单位等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3.知识点讲解:针对时间和分数的运算,进行详细的讲解,举例说明,并引导学生进行练习。
4.巩固练习: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5.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知识点。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32.练习六(1)》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32.练习六(1)》》是本册教材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进一步理解分数的含义,提高学生的分数应用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分数的比较、分数的加减法运算,以及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概念,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概念和分数的简单运算。
但是,对于分数的比较和实际应用,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比较和应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比较方法。
2.让学生能够运用分数进行加减法运算。
3.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分数的比较方法。
2.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3.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等,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比较和应用。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
2.教学卡片。
3.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引入分数的比较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利用PPT和教学卡片,展示分数的比较方法,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理解分数的比较方法。
3.操练(10分钟)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分数的比较方法,进行实际操作,巩固所学知识。
4.巩固(10分钟)利用游戏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一步巩固分数的比较方法。
5.拓展(5分钟)通过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分数的加减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回家后进行巩固练习。
第12课《我们的知识是有限的》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选出下列划线字读音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 )A.浅薄 B.微博 C.妄自菲薄 D.薄饼答案:D解析:分析:D项“薄”读báo,其他都读bó.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多音字字音的掌握情况。
2.①我还可以试举另外许多例子,来阐释大自然在生成其事物中的丰富性,其方式在感觉与经验尚未向我们启示之时,都是我们无法设想的,即使经验有时仍不足以弥补我们的无能。
②故此,( )我不能准确地断定彗星的形成之因,那么我是应当受到宽宥的;③()我从未声言能够做到这一点,( )我懂得它会以某种不同于我们任何臆度的方式形成。
④对于握在我们手心的蝉儿,都难以弄明白其鸣声生自何处,因而对于处在遥远无际的恒星,不了解其成因何在,更应予以谅解了。
在文中空格处的关联词语依次填写正确的一项是( )A.即便故此倘若因此况且因为 B.即便所以因为故此况且因为C.即使所以倘若那么况且因为 D.即使故此倘若那么况且因为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分句间的关系选用合适的关联词语。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关联词语的运用.3.根据拼音写汉字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Yì___________日zhì___________息dǔ___________信宽yòu___________ chǎn___________释A.翌制笃宥阐B.翌窒赌宥阐C.翌窒笃宥铲D.翌窒笃宥阐答案:A解析:分析:A.制——窒B.赌-—笃;C.铲—-阐,故答案选D.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常用字的字形的掌握情况。
4.选出下列加点的词语用得不恰当的一项()A.他面临大事优柔寡断....,这个领导岗位不适合他.B.班长在班会上夸夸其谈....,同学们惊诧于他的知识面之广。
C.小明饶有兴趣....地欣赏着幅这画。
D.这姐妹俩的性格迥然不同....,一个内向,一个外向。
答案:B解析:分析:“夸夸其谈”是个贬义词,用于句中不合适。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上)第三单元测试卷(二)数学(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学校:班级:考号:得分:一、选择题(满分16分)1.2277a b⨯=÷,a、b都大于0,则()。
A.a>b B.a<b C.a=b 2.8∶16的前项増加24,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
A.加上24 B.加上48 C.加上30 D.乘33.猎豹每秒大约跑31米,比小轿车的速度快1120,小轿车每秒能跑多少米?列式正确的是()。
A.31×(1+1120)B.31-31×1120C.31÷(1+1120)D.31÷(1-1120)4.当a是一个大于0的数时,下列各式计算结果最大的是()。
A.34a⨯B.34a÷C.43a÷5.一个比,后项是前项的56,这个比的比值是()。
A.115B.56C.30 D.无法确定6.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80分米,其中两条边的长度比是2∶1,这个三角形的一条腰长是()。
A.32分米B.20分米C.40分米D.20分米或32分米7.如图两个长方形重叠部分的面积相当于小长方形的14,相当于大长方形面积的16。
小长方形与大长方形面积的比是()。
A.4∶6 B.6∶4 C.2∶3 D.3∶28.修一条3千米长的公路,甲队单独修要10天完成,乙队要8天修完。
如果两队合修,几天能修完?列式正确的是()。
A.111()108÷+B.113()108÷+C.3(108)÷+D.1(108)÷+二、填空题(满分16分)9.修路队4天修了一段路的15,照这样计算,平均每天修这段路的( ),修完这段路共需要( )天。
10.把0.625∶14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比值是( )。
11.一辆汽车45小时行驶48千米,照这样计算,1小时可以行驶( )千米,行驶1千米需要( )小时。
12.0. 5吨∶250千克化简后是( )。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综合达标训练卷B(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填一填。
(第12题2分,其余每空1分,共23分)1.要使125×☐的积的末尾有2个0,☐里可以填的一位数是( )。
2.( )×数量=总价速度×时间=( )3.两个乘数的积是78,其中一个乘数扩大到原来的8倍,另一个乘数扩大到原来的21倍,则积是( )。
4.200个18是( );125的40倍是( );703×69的得数是( )。
5.24×25=( ×25)×66.一辆汽车的速度是85千米/时,这辆汽车6小时行( )千米。
7.☐3×6>400,☐里最小可以填( )。
8.最大的两位数乘最大的三位数的积是( )。
9.两个两位数的乘积是510,这两个数乘积的10倍是( )。
10.260×40,如果一个乘数除以10,另一个乘数不变,那么积要( );如果一个乘数乘5,那么要使积不变,另一个乘数要( )。
11.在12、14、20、25中,选一个数与114相乘,使它们的积大于2240,这个算式是( )。
12.把2、3、12、18这四个数填在下面的( )里,使等式成立。
( )×( )=( )×( )13.在○里填“>”“<”或“=”。
210×4○21×40 99×60○99×600 600×8○8×600180×30○27×200 50×400○500×4 30×100○10×330二、判一判。
(每题1分,共6分)1.两数相乘,一个乘数是200,另一个乘数增加1,积就增加200。
( )2.两个乘数的末尾都有一个0,乘积的末尾一定是2个0。
( )3.三位数乘两位数,其中一个乘数中间有0,积的中间也一定有0。
扬州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12整理与练习(第1课时)》教案一. 教材分析《12整理与练习(第1课时)》是扬州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三单元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运算方法,并能熟练进行计算。
教材通过例题和练习题的形式,引导学生理解乘法运算的规律,提高计算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乘法的基本运算方法,但对于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可能还不够熟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运算规律,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运算方法。
2.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使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熟练运用乘法运算。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运算方法。
2.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五. 教学方法1.采用“引导式”教学法,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探索,发现运算规律。
2.运用“小组合作”教学法,让学生在团队合作中解决问题,提高计算能力。
3.采用“激励性评价”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自信心。
六. 教学准备1.准备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题库,用于课堂练习和巩固。
2.准备教学课件,展示运算规律和步骤。
3.准备激励性评价工具,如小红花、积分卡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如:“小明买了一本书,价格为25元,他给了售货员50元,请问售货员应该找给小明多少钱?”让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从而引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运算。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运算规律和步骤,如:先乘个位数,再乘十位数,最后相加。
同时,展示例题,如:23 × 45。
3.操练(10分钟)教师让学生进行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练习,如:23 × 45、32 × 56等。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解答疑问。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二年级数学第三单元测评卷姓名:成绩:等第:一、口算(16分)1.4×2=8,4+6=102.2×5=10,3×6=183.2×6=12,5×5=254.5×3=15,3×4=125.4+4+4+4=16,6+6+6=18,5+6+7=18,7+9-10=66.4×2+3=11,4×5+5=25,6×6-5=31,5×4-4=16二、填空(47分)1.(6)个(8)相加,加法算式:6×8=48.7)个(5)相加,加法算式:7×5=35.乘法算式:8×5=40或5×8=40.2.5个6比6个6少(6),比4个6多(6)。
3."五六七八九十,十九二十",乘法算式:5×12=60,4×23=92.4.2个5相加得(10),2个5相乘得(25)。
5.在○里填“+”、“-”或“×”。
5+4=20,2×4=8,6×8=48.5+6=11,2×2=4,4×4=16.6.在○XXX“>”、“<”或“=”。
3×4<4×3,2×6=6×2,5+4=4×4.1×6<5×1,2×2<2×3,5×6<6×7.7.(5)里最大能填几。
5×(5)<26,20>3×(6),(2)×2<12,8>6×(2),4×(3)<15,(2)×3<8.8.把下面的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1) 3+3+3+3=4×3=12,(2) 6+6+6+6+6=5×6=30.3) 1+1+1=3×1=3,(4) 5+5+5+…+5=10×5=50.9.找规律,填一填。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同步课时作业
3.2 图形的拼搭
一、选择题
1.下面是由4个拼成的是()。
A.B.C.
2.下面三组物体中,( )一组最稳。
A.B.C.
3.图中,有( )个圆柱.
A.1 B.2 C.3 D.4 4.下面图形( )摆得比较稳.
A.B.C.
5.哪种最难堆?()
A.B.C.D.
二、填空题
6.数一数,有几个小方块。
有(______)块有(______)块
7.选一选,把图形序号填在( )里。
(1)上面的图形中,最容易滚动的是(____)和(____)。
(2)最容易搭在一起的是(____)和(____)。
(3)(____)竖着放才能平稳;(____)容易滚动,不能搭在下面。
8.平时小朋友都很喜欢玩下面的物体,通过自己的感知填空吧.
容易滚动的是____和____,不易滚动只能推动的是:____和____.
9.
图中有(___)个长方体,(__)个正方体,(__)个圆柱,(__)个球。
10.数一数下面的图形各有几个.
(1)正方体有________个.
(2)长方体有________个.(3)圆柱有________个.
(4)球有________个.
三、判断题。
国标本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第12册第三单元试卷_题型归纳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一、填空题。
试卷复制时部分内容的图片、分数形式等无法完整显示,到试卷预览底部下载完整的试卷WORD格式试卷内容预览:1. 常用的统计图有( )、( )及扇形统计图三种。
2. 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 ),而且能够清楚地反映出( )。
3. 要反映某地降水量,应制成()统计图比较合适;医院的护士要统计病人一昼夜身体的体温变化情况,应用()统计图比较合适。
4. 看统计表回答有关问题。
六个国家人均森林面积统计表国家中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巴西人均面积(平方米)1100 11700 132000 62000 32700 32800(1)人均森林面积最多的是( ),最少的是( )。
(2)加拿大人均森林面积与中国人均森林面积的最简整数比是()。
(3)根据以上信息,你有什么想法?二、看图回答问题。
(一)右图是××大型超市2005年下半年销售情况统计图。
1. 图中( )月份销售量最大;( )月份销售量与上一个月比是下降的。
2. 十二月份销售量比十一月份上升( )%。
3. 下半年平均每月大约销售( )万元。
(二)某空调生产部门2005年上半年空调产量如下图:1.哪个月的产量比原计划低?比原计划低百分之几?2.哪几个月超额完成任务?各超出多少台?3.五月的的实际产量超过计划产量的百分之几?4.三月的实际产量占计划产量的百分之几?三、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下面的折线统计图,再按要求回答问题。
幸福村2002~2005年收入情况统计表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农业收入200 330 475 700工业收入250 400 580 950统计图单位:万元根据上面统计图表的具体情况,运用百分数的知识,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想出两个写在下面的横线上并解答。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19年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提优卷一、填空。
1.2□×42,要使积是三位数,□里最大填( );要使积是四位数,□里最小填( )。
2.在( )里填“>”“<”或“=”。
43×26( )42×27 7900千克( )8吨12×2×9( )12×1140×60( )80×30 3千米( )2990米13×19( )13×20-133.幸福小学三年级社团的人数统计如下,其中书法社团人数是足球社团的2倍。
请把表格合计写作社团足球社团书法社团诵读社团282人( )人48人( )人72人4.王敏期末考试中数学考了93分,比语文多考了5分。
他这两科的总成绩是( )分。
5.小杰家离学校280米,如果每天往返两趟,那么他一个星期(按5天算)一共要走( )米。
6.光德学校的食堂买来6吨大米,吃了5天,平均每天吃600千克,还剩( )千克。
7.星期六上午,丹丹9:00开始写作业。
写语文作业用了35分钟,写数学作业比写语文作业多用了10分钟。
丹丹写语文作业和数学作业一共用了( )分钟,这时距离上午11:00还有( )分钟。
8.如下图,星光公司要买30个这样的保温杯,一共要花( )元。
9.爸爸比小强大28岁,爸爸今年的岁数正好是小强的5倍,爸爸今年( )岁,小强今年( )岁。
( )年后,爸爸的岁数是小强的2倍。
二、选择。
1.按规律排列1,3,7,15,31,…接下来应该是( )。
A.52 B.55 C.62 D.632.选择下面哪些条件就可以求出:“一共运来了多少瓶矿泉水”。
( )①一共运来50箱矿泉水。
②每瓶矿泉水5元。
③每箱矿泉水12瓶。
④还有120箱矿泉水没有运来。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3.有3筐苹果,连筐称一共75千克,如果每个空筐重5千克,那么平均每筐苹果重( )。
A.25千克B.20千克C.30千克D.无法确定4.根据下图算出海龟的年龄是( )岁。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第三单元测试卷(一)数学(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学校:班级:考号:得分:一、选择题(满分16分)1.有两个长方形,长都是4厘米,宽都是3厘米,把它们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最长是()厘米。
A.20 B.22 C.282.一个边长8厘米的正方形对折后,剪成两个完全一样的长方形,每个长方形的周长是()A.64厘米B.32厘米C.24厘米3.“两个长5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重叠成下边的图形。
这个图形的周长是()厘米。
A.20 B.24 C.224.如图,用4个边长2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正方形。
拼成的大正方形的周长是小正方形周长的()倍。
A.3 B.4 C.2 D.一样大5.用8个边长1厘米的小正方形摆成下面的图形。
周长最长的是()。
A.B.C.D.6.绕一个正方形游泳池走两圈是120米,这个游泳池的边长是()米。
A.480 B.60 C.157.蓝球场长30米,宽18米,管球场的周长是多少米?下列算式中不正确的是()。
A.30+18+30+18 B.(30+18)×2 C.30+18 D.30×2+18×28.两个边长是2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A.8厘米B.12厘米C.16厘米D.64厘米二、填空题(满分16分)9.(如图)从这个长方形内剪掉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剪掉的正方形的周长是( )分米。
10.一块长方形菜地,长7米,宽4米。
菜地四周围上篱笆,篱笆长( )米,如果菜地一面靠墙,篱笆长至少( )米。
11.用两个长4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拼一个正方形,它的周长是( )厘米。
12.某新建小区有一个用栅栏围成的正方形花圃,边长11米。
它四周的栅栏一共长( )米。
13.一个长方形游泳池,沿着这个游泳池走一圈要走240米,若游泳池的长是100米,那么游泳池的宽是( )米。
14.一个长方形长与宽的长度和是26分米,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 )分米。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基础练习试卷及答案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三单元测试卷班级姓名成绩一、看拼音,写汉字XXX()()()XXXɡXXXɡXXX()()()XXXɡXXX chū()()()二、给带点字选择正确读音,在正确的后面打“√”。
(6分)第一(yīyì)一致(yīyí)海堤(dītí)一杯(yīyì)一本(yīyì)给予(jǐɡěi)三、按要求写词或补充词语。
(3+3+6=12分)1、请写出含有“看”的意思的词至少三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写出含有“笑”的意思的词至少三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同心()力和()共济()戚相关体()入微()强扶弱急公好()4、将下列句子弥补得更具体,更活泼。
(2分)1、长颈鹿的个子很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街上的人可真多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在原句上用正确的符号修改下列病句。
(4分)1、这是一条十分美丽漂亮的小鱼。
2、XXX和XXX商定,来日XXX她到她家去看录像。
3、我特别喜爱踢足球和乒乓球。
4、爷爷不仅常常磨炼身体,而且加强了体质。
六、牵线搭桥------用直线搭配相干的事物、人物。
4分XXX《聊斋志异》XXX《骆驼祥子》XXX《繁星·春水》XXX《朝花夕拾》七、鸟入古诗。
2分(1)西塞山前()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2)泥融飞(),XXX睡()。
(4)千里()啼绿映红,水村山廓酒旗风。
(5)两个()XXX,一行()上青天。
八、按课文内容填空1、《小草和大树》课文讲述了出生于贫困家庭的在沉重的生活压力下,坚持研究,尝试写作。
这个故事折射出XXX和两个妹妹抗争1精神与的顽强意志,2、《轮椅上的霍金》课文讲的是被称为的著名科学家XXX在自己完全瘫痪,被长期禁锢在轮椅上的情况下,面对常人难人想象的艰难,仍然孜孜不倦地探索宇宙的未知世界,勇敢顽强地挑战命运,为科学事业作出重要贡献的故事,赞扬了科学精神和人格力量,表达了由衷的敬仰之情。
苏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含答案(共4套)第三单元跟踪检测卷一、填空。
(第3题6分,第6题4分,其余每空1分,共33分)1.6个5相加,写成乘法算式是()或()。
2.在6×2=12中,乘数是()和(),积是()。
3.将下列乘法口诀补充完整,再根据口诀各写出两道乘法算式。
四五( )()三十()×()=() ()×()=()()×()=() ()×()=()4.在里填上“+”“-”“×”“>”“<”或“=”。
43=1264=10205=1565=30 53=15 6×6403×3 5 2×54×3 2×44+45.6.用2, 5,8,4,15,3几个数写四道乘法算式。
()×()=()()×()=()()×()=() ()×()=()7.小青蛙1步跳3格,3步跳()格,4步跳()格,()步跳18格。
8.为了庆祝儿童节,6名同学做彩花布置教室,每人做的朵数同样多,彩花的朵数比20朵多,比30朵少。
他们一共做了()朵彩花,每人做了()朵。
二、判断。
(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每题1分,共5分)1.求5个3的和的算式是5+3。
()2.因为2×2=2+2,所以3×3=3+3。
()3.两个乘数都是4,积是8。
()4.计算5×2和2×5都用“二五一十”这句口诀。
()5.5+5+5写成乘法算式是3×5。
()三、选择。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每题1分,共5分)1.积是18的算式是()。
① 20-2② 9+9③ 3×62.可以表示4个6连加的算式是()。
① 4+6 ② 4×6 ③ 4+4+4+4+4+43.两个乘数都是3,积是多少?正确的算式是()。
① 3×3 ② 2×3 ③ 3+34.计算5×6时要用到的乘法口诀是()。
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上)第三单元测试卷(二)数学(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学校:班级:考号:得分:一、选择题(满分16分)1.张大叔绕边长60米的正方形池塘跑了4圈,张大叔共跑了()。
A.240米B.300米C.960米D.900米2.一块长方形菜地,长6米,宽3米,其中一边靠墙。
如果给另外三边围上篱笆,篱笆的长不可能是()A.12米B.15米C.18米3.一块长方形菜地,长8米,宽5米。
如果菜地一面靠墙,将菜地用篱笆围起来,至少需要()米的篱笆。
A.26 B.21 C.184.如图的长方形被分成了甲、乙两部分,则它们的周长相比()。
A.甲的周长大B.乙的周长大C.甲、乙的周长一样大5.下图有几个长方形?()A.5个B.8个C.9个6.在一张长18cm、宽10cm的长方形纸板上剪边长为3cm的小正方形,最多能剪()个。
A.10 B.18 C.207.长方形的周长是24厘米,长和宽可能是()。
A.2厘米和12厘米B.3厘米和8厘米C.4厘米和20厘米D.5厘米和7厘米8.一根彩带围成一个边长6厘米的正方形后还剩2厘米,这根彩带长()A.24厘米B.22厘米C.26厘米二、填空题(满分16分)9.如图四个同样大小的长方形正好拼成一个边长为24厘米的正方形,长方形的宽是( )厘米。
10.一个长方形操场,长55米,宽35米。
小华沿操场跑了一圈,跑了( )米。
11.正方形的周长是4厘米,两个这样的正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周长是( )厘米。
12.一个长方形花圃的宽是8米,长是宽的3倍,这个花圃的长是( )米,周长是( )米13.下面三个图形都是用相同的小棒拼成的。
根据前三个图形的排列规律,第4个图形由( )根小棒拼成。
14.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的周长相等,已知正方形的边长是8分米,长方形的长是10分米,宽是( )分米。
15.用一根3米长的彩带围出一个边长是5分米的正方形,正方形的周长是( )分米,这根彩带还剩下( )分米。
第12课《本命年的回想》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选出下列划线字读音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A.脉络 B.脉脉含情 C.脉搏 D.人脉答案:B解析:分析:B项“调”读mò,其他都读mài。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多音字字音的掌握情况。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缤.(bīng)纷灶堂.(táng)嚼.(jiáo)字生疮.(chuāng)B.腊(là)八粥糁(shēn)儿涿(zhuō)州发鬏(jiū)C.渍(zà)酸菜阂(hé)家磕(kè)头亲支近脉(mài)D.秫(chù)秸疙(gā)瘩梆(bāng)子簸(bò)箕答案:B解析:分析:A项应为bīn(缤纷);C项应为kē(磕头),zì(渍酸菜);D项应为shú(秫秸)。
故选B。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平时容易读错的字音的掌握情况。
3.下列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簸(bò)箕(ji)烙(lào)饼B.阖(hé)家疙(gē)瘩(da)C.栗(lì)子秫(shú)秸(jiē)D.鬼祟(chóng)打更(gēng )答案:D解析:分析:D.“鬼祟”应读suì,其余三项正确。
故答案选D。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常用字的字音的掌握情况。
4.阅读第三段,能体现运河父老乡亲过年感受的词语有()A.预热B.增温C.红火D.发烧答案:ABCD解析:分析:通读原文基础上,可知以上四项均为运河父老乡亲过年的感受。
故选ABCD。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课文的阅读理解,筛选信息的能力。
5.属于第四段具体描写家乡过大年情况的事件()A.炒年货B.吃腊八粥C.买糖果D.换门神答案:ABCD解析:分析:细读第四段基础上,可知以上四项均为家乡过大年的事件。
点评:此题考查学生对课文的阅读理解,筛选信息的能力。
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练习六》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练习六》主要是对二年级学生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训练。
通过这一单元的学习,学生需要掌握10以内和2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并能够灵活运用。
教材通过大量的例题和练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加减法的运算规律,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但对2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还不太熟悉。
学生的学习兴趣较高,但部分学生可能对运算规则理解不深,需要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巩固。
学生的学习方式多样,有的喜欢通过直观的图片来理解,有的喜欢通过动手操作来学习。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2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规则。
2.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2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规则。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和掌握运算规律,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五. 教学方法1.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加减法运算。
2.采用游戏教学法,通过数学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采用分组合作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采用问答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图片和实物,用于直观演示。
2.准备数学游戏道具,如算盘、小卡片等。
3.准备练习题,用于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知识。
4.准备黑板和粉笔,用于板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实物,引导学生回顾1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
然后引入20以内的加减法运算,让学生初步感知运算规律。
2.呈现(10分钟)通过出示例题,让学生观察和分析,引导学生发现加减法运算的规律。
教师讲解运算规则,并板书重点步骤。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8、三打白骨精
一、选择正确读音。
作恶.(ě wù )喝.(hē hě )道脊.(jī jí)梁蒙.(mēng méng)骗二、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量词。
一()高山一()斋饭一()老公公一()尸首一()轻烟一()紧箍咒
三、加标点。
1、唐僧喝道你为何不听劝说把人打死一个又一个它是妖精唐僧非常生气胡说哪有那么多妖精你无心向善有意作恶你去吧
2、白骨精不胜欢喜自言自语道造化造化都说吃了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今天机会来了
四、划去不正确的字。
(遥摇)身变作(长常)(生身)不老一缕(轻青)烟山势险(峻俊)五、修改病句:
我们要运用和理解所学的成语。
既然有多少理由,就不能随便打人。
七、填空。
1 这篇课文选自四大小说之一的___________,作者是明朝的________ 。
本文通过记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故事,体现了孙悟空本领,赞扬了孙悟空的__________________。
你还知道这部小说中的这些故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四大名著中另外三部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用下列字组词填空。
续 1、孙悟空点头答应,扶着唐僧上了马,()前行。
2、大会即将开始,人们()来到会场。
3、这场雨()下了好几天。
持 1、警察叔叔在马路()交通秩序。
2、小红要参加班干部竞选活动,我()她。
3、()到底就是胜利。
等第日期
9、词两首
一、填空
1、《如梦令》词人回忆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渔歌子》描绘了__________________,朔造了_____________,赞美了渔家生活情趣,抒发了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梦令》中“醉”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知归路”的原因可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也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
两个“争渡”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渔歌子》描写的自然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构成了一幅美丽的春天景物图。
4、《渔歌子》中张志和说“斜风细雨不须归”,表面看“不须归”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际是“不想归”,原因是不愿再涉足朝廷的风浪.表现了诗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读诗句,填色彩。
1、儿童急走追()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2、日出江花()胜火,春来江水()如()
3、春风又()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4、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
三、先解释加点字,再说说句子的意思。
1、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句子练习:
1、这学期,我校开展了“手拉手”的热潮。
(改病句)
2、大约过了一个星期左右的时间,我恢复了健康。
(改病句)
3、雪花在空中飘。
(改成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我会用“战”组词填空。
战:、、
(1)淮海打响了。
(2)抗日期间,有多少英雄为了保卫家园而流血牺牲呀!
(3)在一次中,大娘为了送打糕给志愿军战士们,累得昏倒在路旁。
等第日期
10螳螂捕蝉
一、划去不恰当的音。
乘()虚而入侍()奉
二、写出加点字意思。
毫()不介意乘()而入
不堪()设想恍然大悟()
三、补充下面的八字成语,
八仙过海()十年树木()一言既出()万事俱备()三天打鱼()百尺竿头()四、写出来自寓言故事的成语四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写出“死”字在不同词语的意思。
处死()死命令()六、填空:
《螳螂捕蝉》本文通过记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一寓言表现了少年的____________,故事也告诉我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短文分析。
少年接着说是的黄雀伸长脖子正要(琢啄)食螳螂却不知道我拿着弹(tan dan)弓在瞄准它呢蝉螳螂黄雀它们都—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呢
听了少年这番话吴王恍然大悟连声说对对你讲得太有道理了于是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1、划出不正确的音或字。
2、给短文加上标点。
3、少年说的话,可以用成语来概括。
少年说这话的目的是____________ ,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少年是一个 _________________。
从全文看,楚王是一个________ 的人。
八、用符号修改下面一段话。
我非常喜欢酷爱书法,无论是刚强有力的大字,还是清秀玲珑的小楷,它们对我都有着特殊的感情。
我即使一有时间,就挥毫炼笔,这以成为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内容。
等第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