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林》1
- 格式:ppt
- 大小:1.58 MB
- 文档页数:18
13、苏州园林叶圣陶教学目标:1、积累“镂空、轩榭”等词语,2、本课为第一课时,仅需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并理清说明顺序。
3、学会写简单的导游词。
教学重点:理清课文思路,把握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
教学难点:分析本文的说明顺序。
课时安排: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学对联导入,自然引出对《苏州园林》的学习。
二、探究促学1、作者简介。
2、初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
预设两个问题:(1)划出生僻字或易错字。
如:重峦叠嶂(zhàng)相间(jiàn)丘壑(hè)镂(lòu)空轩榭(xuānxiè)(2)为课题加前缀。
三、演练固学1、大家对苏州园林的总印象是什么?2、插入介绍说明文的文体知识。
3、合作探究:整体特点是什么?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说明这个特点的?亭台轩榭的布局主要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主苏州园林的图画美花墙廊子的层次角落的图画美细微门窗的图案美次色彩的搭配美四、延展拓学我来当导游……示例: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旅游胜地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人杰地灵,苏州园林以山水秀丽、典雅而闻名天下,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的美称。
它的布局主题以水为中心,各种亭台轩榭多临水而筑。
园林内的湖石假山多且精美,建筑分布错落有致,景深丰富,个性分明,假山洞壑匠心独具,一草一木别有风韵。
五、小结六、布置作业课后第三题。
附:板书设计:苏州园林叶圣陶结构形式:总——分——总整体——局部说明顺序:逻辑顺序主要——次要《苏州园林》教学设计第三师第一中学封捷。
【语文知识点】八年级苏州园林课文原文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其他地方的园林我也到过一些。
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
因此,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
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
他们唯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
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
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
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
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
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
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
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
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
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
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
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苏州园林(第一课时)简介苏州园林,又称江南园林,是中国传统古典园林的代表之一。
它以精巧的布局、精美的景观和独特的文化内涵而著称于世。
苏州园林以其独特的审美风格,承载了江南地区的人文历史和园林艺术的精髓。
历史沿革苏州园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世纪的春秋时期。
在此后的几个世纪里,苏州地区的园林艺术逐渐演化成独特的风格。
明代和清代是苏州园林的鼎盛时期,许多著名的园林如留园、拙政园、网师园等都是在这个时期建成的。
园林特点苏州园林以精巧、精致的布局和景观为特点。
园林中常见的元素包括假山、水池、亭台楼阁、廊桥、花卉和竹林等。
园林中的水景是苏州园林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一些园林还有小型的人工湖泊和水道。
园林中的植物以花卉和竹子为主,更加突出了江南园林的特色。
另一个苏州园林的特点是精致的建筑风格。
园林中的亭台楼阁、廊桥等建筑物,以其精雕细刻、独特的设计风格而闻名。
这些建筑物常常融入园林中的景观,与自然环境相互映衬,犹如一幅幅精美的画作。
建设技巧苏州园林的建设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高超技巧。
它注重细节,精益求精。
在园林的规划和布局过程中,设计师们注重与自然景观的融合,力求达到一种自然与人工相互交融的效果。
建筑物的设计和施工也经过精心考虑,以保证园林的整体和谐。
文化内涵苏州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园林中的设计和布局不仅仅是为了观赏,更是为了表达文化内涵。
园林中的假山、小桥流水、花卉等元素常常具有象征意义,取材自诗词和其他文学作品。
苏州园林还反映了中国传统哲学中的一些思想和美学观念,如“曲径通幽”、“追求和谐”等。
结语苏州园林是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瑰宝,也是世界园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精巧和美丽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欣赏和思考的乐趣。
了解苏州园林,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欣赏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魅力,还能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苏州园林的阅读答案(必备10篇)苏州园林的阅读答案第1篇人们常说“苏州园林甲江南”,这不无道理。
在我眼里,苏州园林的美就在于她的细腻、古拙与灵动。
苏州园林的布局设计是很细腻的,她宛如一个蒙着许多层面纱的清秀女子。
当你层层深入,并慢慢地撩起她那薄如蝉翼的面纱时,秀丽清纯的美便自然地呈现在你面前。
那是一种恬淡的美感。
淡而有味,甜却不腻,它既沁人心脾又让人回味无穷;是那般的真切,却又是那般的不可名状,真的好美。
苏州园林只是结腻吗?当然不,你就看那网师园中的形状千奇百怪的假山,虽是那般的小巧精致,可它毕竟是山啊!那层峦叠峰、峰回路转的情趣,难道不让人有一种置身山林之中的感觉吗?山顶那小小的一块平地,给人一种细致而又不乏狙犷的感觉,极目远眺,又何尝不让人宠辱偕忘、心旷神怡呢?苏州园林真是一幅画,一幅景致隽永的山水画。
苏州园林又是那样的古朴典雅。
那镂花的窗,古朴的桌,细致的椅,精美又不显呆板,虽是“雕栏玉砌”,却又“朱颜不改”。
苏州园林是与文人雅士相提并论的,她总能让人从中感悟那沧桑的历史与深邃的底蕴。
那靠水的水榭,临池的亭子,妩媚又不乏端庄。
俯身,便可看到映在水中的蓝天白云,还有那些活泼的鲤鱼……那“”的灵动,早已悄然跃入我的心头。
那宁静的池沼,活脱脱一个文静的女子,依傍于青山翠柳,是那样的优雅。
一涓细流注入池中,水面漾起小小的晕圈,灵气活现。
更有那四季的花木装点着一切,为假山池沼披上了应时的彩衣。
细腻、古朴、灵动……苏州园林引人入胜。
不是吗?苏州园林的阅读答案第2篇一曲昆曲,千曲百转,柔软的像一阵阵清风。
再听,又似云端飘来。
闭眼间,蓦然间心境已变。
只看见一处楼阁,两个戏子,后面笙笛鼓琴。
飘渺的声音穿过一池的荷花,伴随着清波传来。
我坐在一亭中,正值春天,亭后桃花盛开,片片花瓣飘落而下。
湖旁的那棵大树枝叶遮天,似乎不想让这这曲声跑到天边。
又一转,只听见一声声曲调仿佛就在眼前。
但走在走廊里,看不见声发何处。
走廊清浅而温和,随这昆曲亦是千转,廊上有镂空,空出便是一景,或是柳树一株,上有黄鹂两只。
苏州园林全文批注。
《苏州园林》是一篇介绍苏州园林风景的文章,作者通过对苏
州园林的描述和赞美,展现了苏州园林的独特魅力和精致之处。
文
章中提到了苏州园林的建筑风格、园林景观、植物布局等方面的特点,以及与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的联系。
文章语言优美,行文流畅,通过细腻的描写和赞美,展现了苏州园林的独特魅力。
首先,文章对苏州园林的建筑风格进行了描述,提到了苏州园
林的建筑多采用小巧玲珑的手法,注重布局和造型的精致,展现了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的独特风格。
其次,文章对苏州园林的园林景观
进行了赞美,提到了苏州园林的水景、假山、廊亭等景观布局精巧,以及对自然景观的巧妙处理,展现了苏州园林的独特魅力。
此外,
文章还提到了苏州园林中植物的布局和种植技巧,以及对园林环境
的精心打理,展现了苏州园林的精致和美丽。
从文中可以看出,作者对苏州园林的描述充满了赞美之情,通
过对苏州园林的细致描写,展现了其独特的魅力和精致之处。
同时,文章也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对苏州园林的影响,展现了苏州园林与
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的联系。
总的来说,这篇文章通过对苏州园林的全面描述和赞美,展现了苏州园林的独特魅力和精致之处,同时也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对苏州园林的影响。
文章语言优美,行文流畅,是一篇值得阅读和欣赏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