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法利夫人的主人公的形象悲剧意识及现实

  • 格式:doc
  • 大小:47.50 KB
  • 文档页数:8

下载文档原格式

  / 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一篇同学的毕业论文修改<论包法利夫人形象悲剧意识及现实

作者:清尊提交日期:2007-5-15 15:43:00 | 访问量:2072

论包法利夫人形象悲剧意识及现实意义

[摘要]爱玛是个独具特色的女性形象,渴望追求爱情,却因不幸的婚姻家庭,对自我角色的迷糊认识,走向悲剧结局。本文主要从爱玛在婚恋,结局方面等来

探索其形象的悲剧意蕴及现实意义。

[关键词]等待男人晚间归来自我角色悲剧

[作者简介]

法国批判现实主义大师福楼拜的长篇巨著《包法利夫人》不但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法国蜚声文坛,而且经过漫长的历史洗礼之后。至今仍有不朽的艺术生命力。长期以来学术界对爱玛的形象争论不休,有人认为,爱玛的悲剧"在于身体的满足与头脑的满足间的悖逆",她对爱情、幸福的追求"陷入了一种灵与肉的二元对立中。"①也有人认为,尽管导致爱玛死亡的因素很多,但最主要还是她对残酷的真实的直面,想象的破灭②;更有人指出,爱玛的悲剧是堂吉诃德式的行为方式造成的,即将书本描写的生活和行为当作自己的目标和行为方式,从而导致失败或毁灭③。无疑,这些观点对我们准确理解包法利夫人的命运提供了多维文化视角,具有重要启示意义。本文主要从婚恋、结局等方面来探讨爱玛形象的

悲剧意识。

一、爱玛形象的类型化表现

1.等待男人晚间归来

所谓等待男人晚间归来这个情节的蕴意是男人越来越迟地,变本加厉地让女人等待着。包法利天资愚钝,学医时勉强通过,异常刻苦,永居下游;行医时糊里糊涂凑合,大病治不了,小病自然好,而小镇上因为缺少他这样专业的人才而让他有机会成为比较受欢迎的人。虽然不钻研本行但他绝对不喜欢把空闲的时间用在丰富自己这方面。他大声喝汤,长时间地睡眠,瞪着一双无知的眼睛表现出对平庸生活的满足,他不知道应该怎样生活,因此也不知道还有另外的生活方式,他像自古以来的所有教科书要求的那样,养活妻子,生儿育女,担负家用等等这些都表现出包法利是安于现状,目光短浅,没有情趣的。在结婚后,他每天回家都是很晚,常常10点钟,有时半夜,一到家就要东西吃,女佣人已经睡下,便由爱玛(包法利夫人未嫁前的闺名)伺候。这样爱玛逐渐变成了等待男人晚间归来的女人。当然这对于她那所富有的幻想,富于激情的性格是格格不入的。在感情方面得不到满足,同时也处于性饥渴中。于是在某天晚上,包法利夫人没去邻居家玩。"夏尔一走,她感到孤单,下午的对比又在心头涌起,那样清晰,几乎就在眼前。……她躺到床上,瞧着壁炉里通亮的火,下午的情景又在眼前晃动起来:莱昂站在那里,一只手折弯细细的手杖,另一只手牵着安静吮着冰块的阿达莉。她觉得莱昂可爱,不想他根本办不到。"①在这一情节里我们知道出于夏尔的麻木,及爱玛生命中的那份强烈的性欲,幻想欲已开始爆发,慢慢地,包法利夫人对夏尔实施了报复。从某一角度上看夏尔并不是一个无赖、没品味的人,可以说他算是一个好男人,他每天不停地忙碌,四处奔波,为了就是维持这个家庭,为的就是爱玛能过上好的日子。在爱玛时时抱怨道斯特不好时,夏尔心想,她的病根也许是环境的某种影响。他越想越觉得是这么回事,便开始认真考虑搬到别的

地方去住。在后来夏尔不得不为此会出代价,离开他居住了4年,开始"站稳脚根"的道斯特。他爱着爱玛,却不懂如何去爱。爱情对他来说是无知的,更不用提起什么是浪漫。为了工作,他常常让爱玛在家独守,这样给爱玛留下了一个逼仄的空间,这与爱玛性格是大大不符的,以致爱情关系的平衡产生了误差,爱玛由开始的抱怨,步步走上以作他人情妇之路。当然每个人都有七情六欲,在情感得不到满足的时候,他就会在某一方面进行对对方无限的报复,以填补自己的狐独,寂寞。所以说爱玛在后来找男人的事件中是情在可原的。

性欲可以摧毁一个人的本性,可以让人疯狂到连自己都无法理解自己所做行为的地步。在人身上所有的缺乏的任何事物之中,情欲是最容易弥补它们的,也是可以最快最有效弥补的。可是恰恰是无法控制的情欲,最易让人沉沦,让人陷入一种不可回头的深渊。就像爱玛,吞噬她的,已不再是纯粹的物质上贪欲,更加重要的是她骨子里天生的强烈性欲的唤起,让她不能不冒着一切危险沉迷。

2.忘我的追求

恩格斯说:"每个人都追求幸福,向外在世界和自身的存在寻求幸福,这是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凝聚和积淀起来的一种意识和感情。" 爱玛同样不缺这种意识和感情,甚至表现得更激烈。没有爱情的生活,令爱玛感到枯燥,生命的郁结特别沉重。然而,人的欲望在被遏止后所释放的热情如同铁水奔流一般不可阻挡。我们都知道早当爱玛十三岁时,就被父亲送入修道院寄宿学校。她本是农民的女儿,应该在大自然的怀抱中无忧无虑地成长为自然的女儿,但是小爱玛却被移栽到修道院中,她的本性像高雅的盆景样扭曲衰微了。这里贵族化的教育向她展示了浮华典雅的贵族世界,在她幼小的心灵中奠定了最初的物欲追求。长达三年与世隔绝,很少接触异性的封闭生活,限制了少女青春萌动的正常渲导。修女布道时所用的夫妻比喻使她心跳加快,引发她无限的联想。但这远不能满足她的情感需求,于是她如饥似渴地阅读大量的浪漫传奇作品,并以此为蓝本编织着一个又一个爱情故事。爱玛把浪漫的幻想当作真实的存在,虚伪的诗已经毒害了她的心灵,在少女纯洁的天性中掺杂了可怜的"迂"。十六岁的爱玛走出修道院后,带着一颗炽热的心,开始寻找她崇拜的忠诚可靠、英俊潇洒的骑士。这本是无可非议的女性本能,但经过她狂幻的思维过滤后,浪漫的骑士成为她毕生的唯一追求。等等这些想法,都作为她性欲,生存欲的基础,赋予一层浓厚的幻想欲,被译成一种欲望的筹码,左右着爱玛的内心。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说:悲剧主人公"在道德品质和正义上不是好到极点,但是他的遭殃并不是由于罪恶,而是由于某种过失或弱点"。⑤按照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悲剧主人公之所以犯错误,要么是对自己身外的事物一无所知,要么便是欲望在作祟。爱玛就是带着这种对浪漫骑士需求的强烈欲望而步步走上不归路。婚后,夏尔的平庸逐渐被发现。他喜欢年轻漂亮的爱玛,不过又以为娶回来搁在家里,婚恋就可是划上句号了。他不理解、也从来没有想去了解妻子微妙的内心世界。爱玛为他画画,他却在一旁无聊机械地搓着面包屑球;爱玛动情地对他讲述风花雪夜,他却浑浑欲睡、充耳不闻;爱玛依窗浪漫地给他抛下花瓣和青叶,他却呆若木鸡,丝毫没有骑士单膝着地、捡之、吻之、怀之的反应……总之,爱玛在婚姻之初,摹仿浪漫传奇中的优雅的爱情举止,都被包法利的"半热情"吞食掉了。"包法利夫人"的头衔,并没有带给她心仪已久的梦幻--一位象天神一样英俊的美少年看见仪态万方的爱玛,凌空飞下,给她无数的热吻,并把她生生地带走。包法利也吻爱玛,但那只是一种定时定量的习惯,没有掺杂任何的感情在其中,那只是一种任务而已,也许他自己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