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高中化学 7.3.1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同步备课精品导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137.50 KB
- 文档页数:2
(1)导入新课用华夏诗词歌赋中的酒文化和酒精的用途,创设情境,结合我国丰富多彩的酒文化等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新知识的学习1. 乙醇的物理性质通过无水乙醇实物的展示,让学生观察、体验乙醇的色、态、味、溶解性、挥发性、熔沸点等。
然后让学生自己总结归纳出乙醇的物理性质。
作用:引导学生学习课本中乙醇的物理性质,使学生掌握乙醇的物理性质。
同时将理论化学与生活化学联系起来,让学生觉得学以致用,增加学习兴趣。
2. 乙醇的分子结构首先让学生回忆并写出乙醇的分子式:C2H6O,然后用让学生用球棍模型展示乙醇分子的同分异构体。
学生通过事实现象、分析对比、设计实验。
小结得出乙醇分子是由乙基CH3CH2-结合着羟基-OH 组成。
简介官能团的概念。
羟基是乙醇的官能团,决定乙醇的化学性质。
作用:通过模型制作和设计实验,让学生获得生动形象的感性材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精神。
3. 乙醇的化学性质演示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和乙醇的氧化反应,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推测出反应的生成物,并思考如何设计实验证明推测出的生成物,再让学生讨论并得出这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通过少数民族的头饰制造,让学生亲自体验实验,分析现象,加深乙醇的催化氧化,作用:实验的现场演示,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还能让学生更容易记住实验的反应现象,更好地理解乙醇的化学性质。
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肉眼看不到的化学反应中化学键的变化,使学生加深理解并巩固所学的知识。
(3)课堂小结适当的课堂小结是必要的,它不仅仅是本节教学知识的回放,还可将本节课知识贯穿联系起来,同时加深学生的知识框架建立。
(4)作业布置课本后有关习题。
课外活动:1. 调查酗酒的危害性,对此提出你的建议或看法。
2. 去图书馆或上网查阅乙醇的制法。
3. 谈谈你学习有机化合物的方法和心得。
教案课题:第三章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1)――乙醇授课班级课时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1、掌握乙醇的结构和化学性质2、通过分析乙醇分子结构在化学反应中的变化,使学生了解羟基官能团的结构对乙醇的特性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同时乙基对羟基也有一定的影响,使乙醇中的羟基有官自身的特点。
3、掌握有机物结构测定的基本思路与方法过程与方法1、通过所学理论知识,推测元素化合物的性质,增减学生的探究意识2、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增减学生实验设计能力和观察能力3、学会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2、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重点乙醇分子结构推断过程,乙醇的性质和用途难点使学生建立乙醇的立体结构模型,并能从结构角度初步认识乙醇的有关性质知识结构与板书设计烃的衍生物:从结构上看,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取代而生成的一系列化合物成为烃的衍生物。
官能团:决定化合物特殊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一、物理性质1、物理性质:(1)无色、透明液体,特殊香味,密度小于水(2)能溶于水,与水按任意比例混合,能溶解多种有机物、无机物(3)易挥发,沸点78℃2、用途:饮用酒中酒精度是指酒精的体积分数,啤酒的度数指麦芽含量,工业酒精中含有甲醇,能使人中毒,75%(V/V)的酒精可用于医疗消毒二、分子结构1、分子式:C2H6O2、结构式:3、结构简式:CH 3CH 2OH 或C 2H 5OH4、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5、特征基团:—OH 羟基 三、化学性质1、与活泼金属反应(如Na 、K 、Mg 、Al 等)2CH 3CH 2OH +2Na −→−2CH 3CH 2ONa +H 2↑ 2CH 3CH 2OH +Ca −→−(CH 3CH 2O)2Ca +H 2↑ 2、氧化反应2、氧化反应⑴燃烧CH 3CH 2OH +3O 22CO 2+ 3H 2O烃的衍生物燃烧通式:C x H y O z + (x+y/4-z/2)O 2xCO 2 + y/2H 2O点燃点燃现象:产生淡蓝色火焰,同时放出大量热。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乙醇导学案根底知识乙醇的物理性质色味的,密度比水,熔沸点较,易,溶解性。
一、乙醇的用途,,,。
二、乙醇的分子结构活动〔1〕.小组讨论,按照有机物分子中C、H、O三种原子之间连接的特点,自己动手组装乙醇的球棍模型,并写出它的结构式和结构简式。
水H—O—H 含有—OH,弱电解质,微弱电离出H+,H+弱氧化性,可以被复原成H2.常温下钠可以将水复原为H2,钠保存在煤油中〔煤油的主要成份是C10~C16的烷烃,含有C-C 和C-H〕。
烷烃类物质性质稳定,C-C,C-H不易断裂活动〔2〕.小组讨论设计确定乙醇结构式的实验方案,并给出理由实验3-2 乙醇和钠的反响在盛有少量无水乙醇的试管中参加块金属钠,迅速塞上配有医用注射针头的单孔塞。
〔1〕收集气体验纯并点燃。
〔2〕把枯燥的小烧杯罩在火焰上,观察现象。
〔3〕迅速倒转小烧杯,向其中参加少量澄清石灰水,观察现象。
实验结论:乙醇的结构式:三、化学性质1.与钠的反响:2.氧化反响:a.燃烧反响:b.催化氧化:学生实验操作步骤:〔1〕点燃酒精灯,拿一根洁净的铜丝在酒精灯的外焰上灼烧至红热。
〔2〕移开火焰迅速将铜丝放入盛有3mL乙醇的试管中。
〔3〕重复操作步骤(1)(2) 2-3次,[小组讨论与汇报]结合以下问题进行小组讨论:①.记录实验现象,讨论填写下表。
现象解释原因〔可用化学方程式〕铜丝变化试管中液体变化②.乙醛〔结构式为〕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可溶于水、乙醇等溶剂。
请利用乙醇分子模型,分析乙醇催化氧化反响的机理。
③.思考铜丝的作用写出乙醇催化氧化反响的化学方程式。
科目课题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2)年级班姓名学习目标:掌握乙醇的化学性质学习重难点:培养根据有机物的结构学习化学性质的方法(复习知识)乙醇的化学式结构式结构简式(新课学习)3.乙醇的化学性质⑴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反应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乙醇的氧化反应①燃烧:乙醇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催化氧化:将光亮的铜丝在酒精灯上加热,然后将其插入盛有少量乙醇的试管中,反复进行几次,可发现铜丝受热后表面因被_______而变_____色,放入乙醇中后又变为____色,同时在试管中产生_______气味的_______。
上述各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总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中铜丝的作用为___________。
工业上就是利用上述原理,使___________通过_______制取乙醛。
③与酸性KMnO4溶液或K2Cr2O7溶液反应:现象为_______________,乙醇最终被_____为______。
【自我测试】1.下列有关乙醇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乙醇结构中有一0H,所以乙醇溶解于水,可以电离出OH-而显碱性 B.乙醇与乙酸反应生成乙酸乙酯。
乙醇显碱性C.乙醇与钠反应可以产生氢气,所以乙醇显酸性D.乙醇与钠反应非常平缓,所以乙醇羟基上的氢原子不如水中的氢原子活泼2.比较乙烷和乙醇的结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两个碳原子以单键相连 B.分子里都含有6个相同的氢原子C.乙基与一个氢原子相连就是乙烷分子 D.乙基与一个羟基相连就是乙醇分子3.已知啤酒是酒精(乙醇)含量最低的酒精饮品。
预习导航第1课时乙醇激趣诱思牧童古往今来有无数咏叹酒的诗篇,如“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可见酒是一种奇特而富有魅力的饮料。
酒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呢?提示:乙醇自主学案1.烃的衍生物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取代而生成的一系列化合物称为烃的衍生物。
如:乙醇可看成是乙烷的衍生物、一氯甲烷可看成是甲烷的衍生物。
2.官能团决定有机化合物的化学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官能团。
如:乙醇中的羟基、一氯甲烷中的氯原子分别是乙醇和一氯甲烷的官能团。
3.乙醇的分子结构乙醇的分子式为C2H6O,乙醇的结构式为,乙醇的结构简式为CH3CH2OH或C2H5OH。
乙醇分子中含有—OH官能团,称为羟基。
预习感悟:羟基(—OH )与氢氧根(OH -)有何异同? 答案:4.乙醇的物理性质5.乙醇的化学性质 (1)与钠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Na +2CH 3CH 2OH −→−2CH 3CH 2ONa +H 2↑。
(2)氧化反应 ①燃烧化学方程式为:CH 3CH 2OH +3O 2 2CO 2+3H 2O 。
②催化氧化CH③与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或酸性重铬酸钾溶液反应,被直接氧化成乙酸。
自我体验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醇的官能团是羟基B.羟基和氢氧根离子具有相同的化学式和结构式C.在氧气中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有机物一定是烃D.乙醇与钠反应生成氢气,此现象说明乙醇具有酸性答案:A2.可用于检验乙醇中是否含有少量水的试剂是()A.无水硫酸铜B.生石灰C.金属钠D.胆矾答案:A3.比较乙烷和乙醇的分子结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两个碳原子以单键相连B.分子里都含6个相同的氢原子C.乙基与一个氢原子相连就是乙烷分子D.乙基与一个羟基相连就是乙醇分子答案:B4.有一种有机物23 g,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共生成44 g二氧化碳和27 g水。
则该有机物是由_________________元素组成,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_______。
高中化学必修二:《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优秀教案高中化学必修二:《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优秀教案●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乙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及教材处理《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是新课标普通高中化学必修2第三章《有机化合物》第三节的内容,本节内容选取了乙醇和乙酸这两个生活中典型的有机物,并对乙醇和乙酸的组成、结构、主要性质以及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进行了简单的介绍。
本节内容分2课时,第1课时介绍生活中常见的有机物——乙醇。
在初中化学中,只简单介绍了乙醇的用途,没有从组成和结构角度认识其性质、存在和用途。
乙醇是学生比较熟悉的物质,又是典型的烃的含氧衍生物,因此,乙醇的结构和性质是本节的重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初步建立起官团对有机物性质的重要影响,建立“(组成)结构→性质→用途”的有机物学习模式,为今后学习其它的烃的衍生物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课时实验内容较多,通过实验能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分析能力等。
为了使教学具有更强的逻辑性,对教材处理如下:先联系生活及展示酒精灯,小结出乙醇的物理性质,根据乙醇的分子式猜想乙醇的结构,并通过实验验证乙醇的结构,结构决定性质,再学习乙醇的性质,并联系生活中的例子加深对性质的学习。
第2课时介绍乙酸,包含乙酸的分子结构特点、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乙酸的用途等,乙酸的结构和性质是本课时的教学重点,特别是酯化反应的特点是重点难点。
通过联系生活引出乙酸,学习乙酸的结构,再学习其性质,重点分析酯化反应。
●教学模式与学习方式设计在学生初中知识的基础上,突出从烃到烃的衍生物的结构变化,强调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在学生的头脑中逐步建立烃基与官能团位置关系等立体结构模型,帮助学生打好进一步学习的方法论基础,同时鼓励学生用学习到的知识解释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
我设计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如下:1、实验法: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通过设计问题,实验探究,展示获取知识的过程,按“疑问→实验→思考→引导→得出结论→应用”的模式进行教学,从而调动学生的内在动力,促使学生主动去探索知识;2、情景激学法:创设问题的意境(酒精汽油的推广、喝酒脸红、酒后驾驶的检验等),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促使学生在意境中主动探究科学的奥妙。
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1)乙醇总第39课时【学习目标】1、能说出乙醇的组成,用途及物理性质;2、知道乙醇的结构及其官能团;3、会运用乙醇的结构分析其化学性质;【学习重点难点】重点:官能团的概念、乙醇的取代反应和氧化反应。
难点:从乙醇的结构认识乙醇的氧化反应。
【基础知识】一.乙醇的性质1.乙醇的物理性质(1)乙醇的物理性质色味状态,密度为 g/cm3,比水,熔点,沸点,挥发性,溶解性。
(2)乙醇的分子结构a.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
b.乙醇、乙烷的结构比较c.概念官能团:烃的衍生物:水、乙醇的结构比较:结构决定性质,请同学们大胆猜想一下乙醇可能具有的化学性质。
实验操作提示:1.取一支试管,向其中加入2ml无水乙醇。
2.用镊子取用一小粒金属钠,并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
3.将钠放入无水乙醇中,并观察现象。
2(1)乙醇与钠的反应反应方程式:反应类型:反应中键的断裂位置:(2)乙醇的氧化反应①常用作燃料:②催化氧化:实验:教材P74的实验3-31.取一支试管,向其中加入3-4mL无水乙醇。
2.将铜丝烧热,迅速伸入乙醇中,反复三次,观察并感受铜丝颜色和乙醇气味的变化。
思考与讨论1、铜丝变黑发生什么反应?请写出方程式。
2、伸入乙醇中的铜丝变红又说明什么?3、本实验中铜丝的作用是什么?请写出总方程式。
反应中键的断裂位置:结论:乙醇不仅能被弱氧化剂氧化,还可与溶液或溶液反应,直接生成乙酸。
(P74:资料卡片)3.乙醇的用途【疑点反馈】:(通过本课学习、作业后你还有哪些没有搞懂的知识,请记录下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7.3.1总第40课时1.欲除漆包铜线表面的油漆,可将铜线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再将其放入某种试剂中即可除净,该试剂最好是 A.醋酸 B.乙醇 C.硝酸 D.FeCl 3溶液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检测乙醇中是否含有水可加入少量的无水硫酸铜,如变蓝则含水②除去乙醇中的微量水可加入金属钠,使其完全反应 ③获得无水乙醇的方法是直接加热蒸馏 ④获得无水乙醇的方法通常采用先用生石灰吸水,然后再加热蒸馏A.①③B.② ④C.①④D.③④ 3.下列有关乙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乙醇分子是由乙基(—CH 2CH 3)和氢氧根离子构成的B.用乙醇可以将碘水中的碘提取出来C.工业上用的50%的酒精溶液可以作为白酒饮用D.乙醇的密度比水小,可与水以任意比互溶 4.比较乙烷和乙醇的结构,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两者中的碳原子均以单键相连 B.分子里都含有6个相同的氢原子C.乙烷分子中既有非极性键又有极性键D.乙烷分子中1个氢原子被1个羟基取代就是乙醇分子 5. 下列有关乙醇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由于乙醇的密度比水小,所以乙醇中的水可以通过分液的方法除去B.由于乙醇能够溶解很多有机物和无机物,所以可用乙醇提取中药的有效成分C.由于乙醇能够以任意比溶解于水中,所以酒厂可以勾兑各种浓度的酒D.由于乙醇含碳量较低且易燃烧生成CO 2和水,所以乙醇被称为“绿色能源” 6. 向装有乙醇的烧杯中投入一小块金属钠,下列对该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钠块在乙醇中上下跳动B.钠块熔化成小球C.钠块在乙醇的液面上游动D.钠块表面有气体放出 7. 下列选项中是乙醇作为燃料的优点的是①燃烧时发生氧化反应 ②充分燃烧的产物不污染环境 ③乙醇是一种可再生能源 ④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能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8. 硫酸酸化的CrO 3遇酒精后,其颜色会从红色变为蓝绿色,这个现象可以检测汽车司机是否酒后驾车。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乙醇和乙酸的组成、结构和物理性质。
2、掌握乙醇和乙酸的化学性质,理解其反应原理。
3、认识乙醇和乙酸在生活和生产中的重要应用。
二、学习重点1、乙醇和乙酸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2、乙醇的氧化反应和乙酸的酯化反应。
三、学习难点1、乙醇和乙酸的化学性质的理解和应用。
2、酯化反应的原理和实验操作。
四、知识梳理(一)乙醇1、乙醇的组成和结构乙醇的分子式为 C₂H₆O,结构简式为CH₃CH₂OH 或C₂H₅OH,官能团为羟基(—OH)。
2、乙醇的物理性质乙醇是一种无色、有特殊香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易挥发。
3、乙醇的化学性质(1)与钠的反应2CH₃CH₂OH +2Na → 2CH₃CH₂ONa + H₂↑此反应比钠与水的反应要缓慢,说明乙醇羟基中的氢原子不如水分子中的氢原子活泼。
(2)氧化反应①燃烧:C₂H₅OH + 3O₂点燃 2CO₂+ 3H₂O②催化氧化:2CH₃CH₂OH + O₂ Cu/Ag △ 2CH₃CHO +2H₂O(3)消去反应CH₃CH₂OH 浓硫酸 170℃ CH₂=CH₂↑ + H₂O(二)乙酸1、乙酸的组成和结构乙酸的分子式为 C₂H₄O₂,结构简式为 CH₃COOH,官能团为羧基(—COOH)。
2、乙酸的物理性质乙酸是一种具有强烈刺激性气味的无色液体,沸点为 1179℃,易溶于水和乙醇。
3、乙酸的化学性质(1)酸性乙酸是一种弱酸,具有酸的通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能与活泼金属、碱、碱性氧化物等反应。
CH₃COOH +NaOH → CH₃COONa + H₂O2CH₃COOH +CaO → (CH₃COO)₂Ca + H₂O(2)酯化反应CH₃COOH + C₂H₅OH 浓硫酸△ CH₃COOC₂H₅+ H₂O五、实验探究(一)乙醇与钠的反应实验目的:探究乙醇与钠的反应现象及产物。
实验用品:乙醇、钠、镊子、小刀、烧杯、酚酞试液。
教学设计一物理性质特殊香味,无色液体,易挥发,易溶于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二乙醇的分子结构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电子式三乙醇化学性质与钠的取代反应氧化反应(燃烧,催化氧化,与强氧化剂的反应)四乙醇的用途学情分析从学生心理情况看,由于本单元知识是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物质十分贴近生活。
容易激起学生的探究欲望,这一点在教学中要把握好对培养学生学习化学兴趣,将会有很大帮助从学生学习能力上看,经过高一上半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一定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关于乙醇的结构在初中学习中没有接触,所以要让学生在认识球棍模型和比例模型的基础上,通过钠与乙醇反应的探究实验明确羟基官能团的作用加深对乙醇结构的认识。
效果分析1.做好备课,打好有效课堂教学的基础对于备课来说,教师要明确这一堂课的目标,也就是说教师要知道自己教给学生什么、学生能学到什么,即从“知识、方法、情感”三方面出发,依照每个学生的情况、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好因人而异的教学目标,以达到让学生都有不同程度提升的目的。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注意的是,素质教育时代,“填鸭式”教学已无法达到目标,需要教师结合教材,为课堂教学创造更大的学习能力及兴趣提升空间,让学生在课堂探索中收获更多2.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于小学生来说,兴趣是他们最好的老师,能够在他们想掌握某一知识时起关键作用。
信息化时代,我们每个人都不缺少学习知识的途径,对于学生亦是如此。
如果我们的课堂教学无法激发学生兴趣,就会让原本已了解教学内容的学生更加无心学习,这不仅会影响教学效果,也会导致学生无法在课堂达到提升能力的目的。
此外,教师在教学课堂中可以从语言、肢体及情境等方面出发,不断激发学生兴趣。
语言上,教师自己的情感表达要充沛、饱满,也可以进行适当地给学生诵读课文,在讲解课文时要通俗易懂且娓娓动听,让学生将精力聚焦于教师的语言上,感受文中的知识、情感。
肢体上,教师表情要丰富,动作大方自然,诵读课文时,甚至可以模拟文中的形象,让学生将注意力高度集中于教师本人,进而加深学生对课文的印象,促使学生更好理解文中思想。
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乙酸(第2课时)【高效学习指导案】【分层学习目标】A级:1、能描述乙酸的物理性质,能从官能团的结构推测其性质。
2、了解乙酸与人们日常生活及健康的相关知识,关注化学知识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
3、知道乙酸的重要用途。
B级:1、学会分析官能团与物质性质关系,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2、知道乙酸的重要化学性质。
C级:1、理解乙酸的酯化反应2、通过对乙酸酸性强弱及酯化反应机理的探究,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自我确定目标:(级别),理由:,学习方式。
【重点学习内容】1、乙酸的分子结构及化学性质。
2、知识回顾:极性键、非极性键、酸的通性、化学平衡移动。
【难点问题预设】1、从分析官能团(—COOH)中极性键断裂认识乙酸的化学性质,并理解其酸性及酯化反应的实质。
难于理解的是2、需要通过化学实验进行探究:比较酸性强弱;确定酯化反应机理。
难点在于【高效预习探究案】【情景引入】生活中处处渗透化学。
在炖排骨或做大骨头汤时滴几滴醋,不仅提鲜、除腥,还能促进骨头中钙质的释放;炒青菜或凉拌菜,滴点醋,则会减少青菜中维生素C的流失,更利于人体的吸收,充分利用其营养价值。
醋有极高的营养价值,除了消食健胃、增加食欲外,在防病、治病、保健、美容等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
醋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它具有怎样的结构和性质呢?【预习思考选题】1、你能举出乙酸的主要物理性质吗?你是如何来感知出这些物理性质呢?2、根据羧基(—COOH)的结构式你能推测乙酸会具有怎样的化学性质?3、结合物质的分类,乙酸具有酸的通性体现在能与哪些物质反应?请用具体实例说明。
4、乙酸可用于生产醋酸纤维,合成纤维、溶剂、医药、农药等,你还能列举其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用途吗?5、通过自主预习,你对酯化反应认识清晰吗?其与所学过的中和反应有何区别?(从反应物、产物、反应程度、条件等方面)。
6、花香能刺激我们的感官,给人以愉悦感。
通过阅读教材P26,你能感受到生活中形形色色的香味吗?其来源于何物质?【重难点合作探究】1、实验探究乙酸水碳酸钠固体澄清石灰水结论:酸性相对强弱为乙酸碳酸。
高一化学导学案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第一课时乙醇【学习目标】1.了解乙醇的组成、结构和主要性质,加深认识这些物质对于人类日常生活、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2. 从乙醇的组成、结构和性质出发,知道官能团对有机物性质的重要影响,建立“(组成)结构──性质──用途”的有机物学习模式。
3.结合乙烷、乙烯到乙醇的结构变化,强调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逐步建立烃基与官能团位置关系等立体结构模型。
【学习重点】1. 乙醇的组成和结构2. 化学性质:乙醇的取代反应与氧化反应3. 官能团的概念【学习难点】1. 乙醇的组成和结构2. 化学性质:乙醇的取代反应与氧化反应【自学探究】一、乙醇的物理性质:1. 乙醇的物理性质:(1)色、味、态:色、有的(2)挥发性:(3)溶解性:能溶解多种和,能与水。
(4)沸点:(5)密度:比水二、乙醇的组成和结构:【思考与交流】乙醇俗称酒精,是酒类的主要成分。
医疗上常用体积分数为70%-75%的乙醇作消毒剂。
乙醇的分子式为:C2H6O,试根据其分子式写出可能的结构式:【实验3-2】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钠与乙醇反应比与水反应缓慢,说明乙醇分子里氢原子相对2、乙醇和足量钠反应放出氢气说明3、乙醇的结构式像羟基这样的原子团称为官能团。
官能团:决定有机化合物的的原子或原子团。
如溴乙烷的,烯烃的、乙醇的、硝基苯的等。
像乙醇这样的有机物就叫烃的衍生物。
烃的衍生物:烃分子中的被其它原子或原子团所取代而生成的一系列化合物称为烃的衍生物。
如一氯甲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四氯甲烷,硝基苯等。
三、乙醇的化学性质乙醇是非电解质,在溶液中不电离。
官能团是羟基(—OH)。
【自主学习】1.与活泼金属发生取代反应如: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方程式2.乙醇的氧化反应(1)乙醇的燃烧乙醇在空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
反应方程式(2)乙醇的催化氧化【分组实验3-3】[实验操作]①用两支小试管分别取3~5mL无水乙醇。
②加热一端绕成螺旋状的铜丝至红热③将铜丝趁热插到其中一支盛有乙醇的试管中④反复操作几次,观察铜丝颜色和液体气味的变化。
科目化学课题乙酸高一年级班姓名课标要求:知道乙酸的组成和主要性质,认识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学习重难点:乙酸的酯化【知识回顾】1、乙醇的分子结构特点:2、乙醇的化学性质:【基础知识】一、乙酸的物理性质:二、乙酸的分子结构乙酸的结构式为________________,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其中的官能团是__________,叫做___________。
三、乙酸的化学性质:1、乙酸的酸性电离方程式:①在乙酸溶液中滴入石蕊试液,呈________色;②在碳酸钠溶液中滴入乙酸中观察到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实验说明:碳酸的酸性________醋酸的酸性。
2、乙酸的酯化反应实验:在试管中先加入3mL__________,然后_________加入2mL浓硫酸和2mL冰醋酸,装好仪器,用酒精灯小心均匀地加热3~5分钟,产生的气体经导管通入到试管里饱和碳酸钠溶液的液面上。
1)现象:【思考与交流】①向试管中加入试剂时,为什么要这样操作?②该反应中浓硫酸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此反应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实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反应是一种________反应;该反应的类型是_____________。
【试一试】完成下列化学方程式。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导学案第一课时【要达成的目标】1.能说出乙醇的物理性质。
2.能写出乙醇的分子结构式、电子式、结构简式和化学性质。
3.明确官能团、羟基的结构及烃的衍生物的概念。
4.知道乙醇的化学性质能写出乙醇和钠及乙醇的氧化反应的方程式。
【“教”与“学"过程】本堂课使用的电教手段一、乙醇的物理性质和分子结构阅读教材P73,了解乙醇的物理性质1.乙醇的物理性质:乙醇俗称_______,是_______、_________有____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____,沸点为78。
5℃,易______;能与水______________,能溶解多种_________和_________,是优良的有机溶剂。
观察课本P73实验3—2中的现象,并完成课本中的表格。
【思考】①乙醇分子中氢原子与乙烷分子中氢原子是否完全相同?②根据C、H、O元素在有机物中的价键特征,试写出乙醇分子可能的结构式。
2.乙醇的分子结构:乙烷、乙醇的结构对比烃的衍生物是指官能团是指二、乙醇的化学性质1.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2.乙醇的氧化反应①燃烧写出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思考】为什么乙醇被称为“绿色能源”?②催化氧化观察课本P74实验3-3,现象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③直接氧化阅读课本P74 “资料卡片”乙醇还可以与或反应,被直接氧化为.【课堂练习】1.若要检验酒精中是否含有少量水,可选用的试剂是()A.生石灰B.金属钠C.浓硫酸D.无水硫酸铜2.乙醇分子中不同的化学键,如右图:关于乙醇在各种反应中断裂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乙醇和钠反应,键①断裂B.在Ag催化下和O2反应,键①③断裂C。
乙醇完全燃烧时键①②断裂。
D。
乙醇和浓H2SO4共热,在140 0C时,键①或键②断裂;在170 0C时,键②⑤断裂3.将等质量的铜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分别插入下列溶液中,放置片刻,铜片质量增加的是( )A。
硝酸 B.无水乙醇 C.石灰水 D.盐酸4.下列有关乙醇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乙醇结构中有一0H,所以乙醇溶解于水,可以电离出OH-而显碱性B.乙醇与乙酸反应生成乙酸乙酯,乙醇显碱性C.乙醇与钠反应可以产生氢气,所以乙醇显酸性D.乙醇与钠反应非常平缓,所以乙醇羟基上的氢原子不如水中的氢原子活泼5.比较乙烷和乙醇的结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两个碳原子以单键相连B.分子里都含有6个相同的氢原子C.乙基与一个氢原子相连就是乙烷分子D.乙基与一个羟基相连就是乙醇分子【课后反思】(教师写成败得失和改进措施,学生写学习体会和存在的问题)第二课时【要达成的目标】1.能说出乙酸的物理性质。
新课标化学同步备课精品7.3.1 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7.3.1导学案
【学习目标】
1. 会写乙醇的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
2. 知道官能团的概念,知道乙醇的官能团是—OH ,乙醛的官能团是—CHO ;
3. 知道乙醇中的—OH 上的氢可以被活泼金属置换,会写化学方程式;
4. 知道乙醇催化氧化生成乙醛以及反应中的断键和成键情况,会写相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温故知新】
1. (自学、回忆)请写出由乙烯制备乙醇的化学方程式,该反应属于什么反应类型?
2. (自学、回忆)“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借问
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古往今来无数咏叹酒的诗篇都证明酒是一种奇特而富有魅力的饮料。
那么你知道酒的主要成分是什么?请你总结出酒精(乙醇)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课堂研讨】
1. (实验、探究)请通过下表对比金属钠与水、乙醇的反应。
由金属钠的存放,思考乙醇的性质和
结构。
乙醇与金属钠
水与金属钠
操作
①在一支小试管中加入3滴管无水乙醇。
②用镊子夹一小块金属钠,用滤纸擦干表面的煤油,放于试管中。
①在50ml 的小烧杯中加入20ml 水。
②用镊子夹一小块金属钠,用滤纸擦干表面的煤油,放于烧杯中,迅速盖上小玻璃片
现象
方程式 (标明断键的位置)
结
论 2. (自学、思考)根据乙醇的球棍模型与比例模型写出乙醇的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电子式。
3. (思考、讨论)请举例说明什么是烃的衍生物?它与烃有何区别?
4.(思考、讨论)请举例说明什么是官能团?
请对比分析-OH与OH-:
名称电子式是否带电是否稳定-OH
OH-
5.(思考、讨论)写出乙醇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并进一步思考为什么在实验室中通常用酒
精灯作热源?如何检验酒精中是否含有水?怎样从工业酒精中制取无水酒精?
6.(实验、探究)通过下面的实验探究乙醇的氧化反应。
操作①向一支小试管中加入3滴管乙醇,
②取一根螺旋状铜丝,在酒精灯上灼烧至红热,
③插入乙醇中,1秒后拿出,反复三次。
④注意观察反应现象,小心闻试管中液体产生的气味。
实验现象
方程式
(标明断键的位置) 结论
思考判断下列哪些醇能发生上面类似的反应,若能,写出方程式,若不能,说明理由。
①CH3CH2CH2OH、②CH3CH(OH)CH3、③(CH3)3COH
操作①向试管中滴入2滴管无水乙醇。
②再向试管中加入几滴重铬酸钾或高锰酸钾酸性溶液,微热,充分振荡。
实验现象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