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第三节 工艺常识
- 格式:ppt
- 大小:5.65 MB
- 文档页数:48
第四章第二节材料第三节工艺常识一、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工艺的含义和常用工艺的种类。
(2)了解常用的工具和设备,知道根据工艺要求选用适合的工具制作。
(3)学会金属、塑料、木料常用材料的加工方法。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进行工艺课程的教学中,从了解工艺含义到明白工艺处处存在我们生活中。
知道工艺对工业生产的重要性,同样的材料,不同的工艺技术会产生不同的产品,工艺的好坏决定着产品质量的优劣。
从而树立工艺要精湛,产品才能优秀的理念,培养学生对技术的正确态度以及良好的技术理念和素养。
(2)在学习工艺以及用常用工具进行技术实践中,体验技术活动的过程,感受技术活动快乐,培养崇尚技术的思想和情感。
(3)在工艺教学技术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的能力,提高实践技能和创新思维能力。
3.过程与方法:(1)以设问引入工艺的课题,以生活案例讨论启迪;(2)以观察实物和ppt图片分析,师生互动,课堂讨论;(3)在观察、分析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工艺概念;二、重点、难点:重点:怎样正确使用金属材料加工的工具与方法。
难点:学会金属材料的加工方法。
三、教学策略:运用引导探究法教学和模仿法教学。
首先从生产、生活中的工艺讲起,列举常见产品的工艺,如装备工艺、制茶工艺、手工工艺、金属加工工艺等,再引入到新课题的教学活动中。
接着让学生做一做安装电话机底板或电子计算器的后盖等试验,然后请学生归纳操作工艺;这样,学生就有了亲身的体验。
在实现教学的过程中,围绕着教学的目标展开,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对技术课程学习的兴趣而进行自主学习,老师指导和引导学生自行分析、讨论,加深对工艺在产品制作的重要性的理解。
演示过程中,留给学生一些疑问,让学生在操作中注意,引起重视。
在学生操作过程中,分组合作,让学生自由讨论与交流,培养学生的交流、讨论能力和合作精神;教师要边走边观察学生操作,及时帮助解决疑惑的问题。
四、教学资源收集收集与工艺内容有关的教学材料:如汽车制造、计算机芯片等相关的图片、文字、案例。
第四章《展现设计成果》学习材料一、材料任何物品都是用一定的材料制作成的。
能否合理选用材料,将直接影响到产品的性能、成本、外观、制作等。
⒈材料的分类:(1)天然材料:指取材于大自然且保持着原本特质的材料,如木材、粘土、石材等。
(2)合成材料:又称人造材料,是人为地把不同物质经化学方法或聚合作用而合成的材料,其特质与原料不同,如塑料、玻璃、钢铁等。
(3)混合材料:混合材料是天然材料与合成材料的综合,如胶合板、纸、混纺料等。
混合材料会保持部分原来的特质。
⒉材料的性能:材料的性能可以分为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和加工性能等。
在机械制造、建筑等工程领域和家具、日用品等制造行业,材料的物理性能与设计工作的关系甚为密切。
下面我们来了解材料的几种基本物理性能。
(1)强度:指材料承受外力作用而不被破坏(不可恢复的变形也属被破坏)的能力。
分为抗压强度、抗拉强度、抗弯强度、抗剪强度等。
(2)弹性:指材料受外力作用时改变了形状,当外力消失后又能恢复原来形状的能力。
典型例子如橡皮筋、弹簧。
实际上,很多材料如塑料、金属、木材等都具有一定的弹性。
(3)韧性:指材料抗冲击震动的性能(也称为金属在断裂前吸收变形能量的性能)。
例如玻璃的韧性很差,易被敲碎,吸收变形能量小。
(4)硬度:指材料抵抗刮削、切割或磨损的能力。
制作切削工具用的钢材,硬度必须很高。
(5)延展性:指材料接受折、锻、压等外力,被改变形状或被延伸,而材料没有遭受破环的性能。
(6)其他性能:材料具备的物理性能还有耐久性、传热性、导电性等。
⒊几种常用材料简介(1)木材:质地较软的木材有杉木、松木等;软硬适中的木材有樟木、槠木、梓木等。
人造板材有胶合板(三夹板、五夹板等)、其他人造板(纤维板、刨花板等)、饰面板等。
(2)金属材料:包括黑色金属(含铁金属)和有色金属(不含铁金属)两大类。
黑色金属主要有铸铁、低碳钢、中碳钢、高碳钢、工具钢、高速钢、不锈钢等;有色金属主要有铝、铜、铅、锌等。
第一、二章 锻造生产用原材料与下料1、钢锭由冒口、锭身和底部组成。
2、大型钢锭的组织结构:答:1)细晶粒层 由于钢液接触模壁冷凝速度快,产生大量晶核,因而表面首先凝固成细小的等轴晶粒层(或称激冷层);2)柱状晶区 表面细晶粒层形成后,锭模温度上升,继续散热速度减慢,晶粒开始沿着与模壁垂直的方向发展,从而形成柱状晶区。
由于选择结晶的缘故,易熔成分挤向中心,所以柱状晶区的夹杂及其他缺陷较少;3)倾斜树枝晶区 随着柱状晶区的不断发展,锭模温度继续上升,散热速度愈加减慢,加以杂质和气体上浮的运动作用,于是形成晶轴偏离柱状晶体方向的倾斜树枝晶区,并且A 形偏析区也在这一区间形成;4)粗大等轴晶区 倾斜树枝晶区长大到一定阶段后,由于外层收缩脱离锭模产生间隙,散热速度更加减慢,中心区的钢液有可能达到同一过冷度而同时凝固,最终形成粗大等轴晶区。
在这一区间的上部出现V 形偏析,下部出现负偏析,夹杂与疏松等缺陷较多,由此不难看出钢锭中心处组织较差;5)沉积堆 底部的钢液凝固快,形成较厚的细晶粒层。
此外,由于上部钢液中最初形成的晶体因比重大而下沉,并将碰断的树枝状晶分枝一起向下堆积。
在这一过程中,由于周围凝固,并且钢液补缩能力较小,所以沉积堆的组织疏松,氧化物夹杂多,在化学成分上构成负偏析区;6)冒口区 因为选择结晶的关系,钢锭内首先凝固的部分纯度高,最后凝固的冒口区杂质最多,特别是熔点低的硫化物和磷化物。
冒口区的钢液比重小,在凝固过程中得不到补缩,因而最终形成大缩孔,其周围并存在大量疏松。
钢锭底部和冒口占钢锭重量的5--7%和18--25%。
对于合金钢,切除的冒口应占钢锭的25--30%,底部占7--10%。
3、大型钢锭的内部缺陷以及形成原因:答:1)偏析 钢锭内部化学成分和杂质分布不均匀性称为偏析。
偏析是钢液凝固时选择结晶的产物。
偏析可分为树枝状偏析(或显微偏析)和区域偏析(或低倍偏析)两种。
树枝状偏析是指钢锭在晶体范围内化学成分的不均匀性。
基础工艺知识1、精益生产是什么?七大浪费是什么?精益生产是通过系统结构、人员组织、运行方式和市场供求等方面的变革,使生产系统能很快适应用户需求不断变化,并能使生产过程中一切无用、多余的东西被精简,最终达到包括市场供销在内的生产的各方面最好结果的一种生产管理方式。
与传统的大生产方式不同,其特色是“多品种”,“小批量”。
精益生产方式的实质是管理过程,包括人事组织管理的优化,大力精简中间管理层,进行组织扁平化改革,减少非直接生产人员;推行生产均衡化同步化,实现零库存与柔性生产;推行全生产过程(包括整个供应链)的质量保证体系,实现零不良;减少和降低任何环节上的浪费,实现零浪费;最终实现拉动式准时化生产方式。
第一种:等待的浪费主要因素表现为:作业不平衡,安排作业不当、待料、品质不良等。
第二种:搬运的浪费主要因素表现为:车间布置采用批量生产,依工作站为区别的集中的水平式布置所致。
(也就是分工艺流程批量生产),无流线生产的观念。
第三种:不良品的浪费主要因素表现为:工序生产无标准确认或有标准确认未对照标准作业,管理不严密、松懈所导致。
第四种:动作的浪费主要因素表现为:生产场地不规划,生产模式设计不周全,生产动作不规范统一。
第五种:加工的浪费主要因素表现为:制造过程中作业加工程序动作不优化,可省略、替代、重组或合并的未及时检查。
第六种:库存的浪费主要因素表现为:管理者为了自身的工作方便或本区域生产量化控制一次性批量下单生产,而不结合主生产计划需求流线生产所导致局部大批量库存。
库存的损害表现有:(1):产生不必要的搬运、堆积、放置、防护处理、找寻等浪费。
(2):使先进先出的作业困难。
(3):损失利息及管理费用。
(4):物品的价值会减低,变成呆滞品。
(5):占用厂房空间,造成多余的工场、仓库建设投资的浪费。
(6):没有管理的紧张感,阻碍改进。
(7):设备能力及人员需求的误判。
第七种:制造过多(早)的浪费主要因素表现为:管理者认为制造过多与过早能够提高效率或减少产能的损失和平衡车间生产力。
第一编生产与工艺基本常识第一章概述第一节纺织纤维的分类一、纺织纤维纺织纤维分为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两大类。
1、天然纤维分为:1)、植物纤维:又称纤维素纤维。
如棉花、木棉、麻等。
2)、动物纤维:又称蛋白纤维。
如羊毛、兔毛、牦牛绒、骆驼毛等。
3)、矿物纤维:又称天然无机纤维。
如石棉(温石棉、青石棉等)。
2、化学纤维分为:1)、再生纤维:(1)、再生纤维素纤维:粘胶纤维、铜氨纤维。
(2)蛋白质纤维:大豆纤维、花生纤维。
(3)特种有机化合物纤维:甲壳素纤维、海藻胶纤维。
(4)无机纤维:玻璃纤维、金属纤维、碳纤维。
2)、合成纤维:(1)、聚酯纤维(涤纶)。
(2)、酰胺纤维(锦纶、尼龙)。
(3)、聚丙烯腈纤维(腈纶)。
(4)、聚烯烃纤维(丙纶、乙纶)。
(5)、聚乙烯醇纤维(维纶、维尼纶)。
(6)聚氯乙烯纤维(氯纶)。
(7)、其它:聚氨酯纤维、芳香族聚酰氨纤维等。
二、纤维:凡是直径在数微米至数十微米之间或略粗些,长度比直径大许多倍的物体,称为纤维。
三、再生纤维:即以天然记分子化合物为原料,经化学处理和机械加工制得的纤维。
四、合成纤维:即以石油、天然气、煤及农副产品等腰三角形为原料,经一系列的化合反应,制成高分子化合物,再经加工而制得的纤维。
第二节织物的分类一、机织物:有两组纱线(经纱和纬纱),基本上互相垂直交织而成的片状纺织品。
二、针织物:用一组或多组纱线,本身之间或相互之间采用套圈的方法钩联成片的织物。
按生产方式不同又可区分为纬编和经编两类。
如内、外衣,运动衫及袜类。
三、纺织物:用一组或多组纱线,用本身之间或相互之间钩编串套或打结的方式形成片状织物。
如花边、毛衣。
四、非织造布:由纤维开成网状而制得的织物。
如无纺布。
五、其它特种织物:如由两组(或多组)经纱、一组纬纱用梭织方法生产的三向织物、三维织物。
第三节化学纤维的常用基本概念一、长丝:长丝包括单丝、复丝和帘子丝。
1、单丝:指用单孔喷丝板纺制而成的一根连续单纤维。
工艺基础知识锻造就是利用金属材料的塑性,在压力作用下使材料发生变形,得到所需的形状的工艺过程。
大致可分为自由锻,模锻两大类。
模锻根据所使用的设备又可分为锤上模锻、热模锻压力机和平锻机上模锻等,根据锻造成形时的温度可分为冷、温、热模锻工艺。
我厂设备主要采用的是锻压力机和平锻机两大类,成形温度为高温(1220~1250℃),既热模锻工艺。
我厂锻件生产的工艺过程一般如下:下料—加热—锻造成形—热处理—锻后处理—检查入库。
第一节下料与加热下料与加热是热模锻成形前两个重要的坯料准备环节。
一、锻造下料进厂原材料一般为6米长料或倍尺长料,生产时需将其剪切(或锯切)成工艺需要的长度,即下料,我厂是在备料车间进行的。
1、剪切下料在剪床上通过剪刀片的作用力,当剪切应力超过材料的剪切强度时,材料发生断裂。
图2-1是剪切下料示意图。
剪切下料的优点是效率高,操作简单,断口无金属损耗,模具费用低。
缺点是坯料被局部压扁,端面不平,剪断面常有毛刺和裂纹小截面的低、中碳钢及其低合金的结构钢,可在常温下直接剪切,即冷剪;对截面较大的低、中碳钢及其低合金的结构钢,为降低剪切力,通常将坯料加热到蓝脆区(250~350°C)剪切,即热剪;对于高碳钢和合金钢,为防止剪切端面产生裂纹,应加热到350°C 以上剪切。
我厂的下料加热的方式是工频加热。
剪切下料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调整:1)、根据坯料直径正确选用设备及剪刀片,设备吨位必须大于坯料剪切所需的力。
在我厂为工艺部门确定。
2)、定尺的调整,以保证下料长度;检查时以小面长度为准,过小会导致锻件充不满而产生非平废品,过大造成材料不必要的浪费。
3)、剪刀片间隙的调整端面质量与剪刀片的间隙(见图2-1)密切相关,当间隙等于坯料厚度的2%~4%时,可获得较好的剪切断口。
表2-1是冷态剪切一般结构钢时的间隙选择范围。
热剪时应随预热温度的增高适当减小间隙值,剪切方料时间隙值也应适当减小。
考前必读通用技术第四章知识点1、工艺的一般过程:①备料②形成坯件③零件加工(第一步:据零件尺寸规格进行仔细划线;第二步:加工:如下料、锯割、钻孔等④部件装配⑤总装配⑥表面涂饰例题:工艺一般过程正确的是()①备料②部件装配③零部件加工④总装配⑤形成坯件⑥表面涂饰A.①②③④⑤⑥ B. ①⑤③②④⑥C.①④②③⑤⑥ D. ①⑤②③④⑥金属材料的加工工艺:(1)划线:划出基准——划尺寸线——划轮廓线——冲眼常用划线工具:钢直尺、角尺、木工铅笔、木工圆规、画针、画规、样冲等(2)锯割(3)锉削(锉刀)(4)钻孔(台钻、麻花钻)(5)连接(常见连接方法:铆接、黏结、焊接、螺栓和螺母、平头螺丝、元宝螺帽、垫圈、弹簧垫圈)▲【常用切削工具使用方法】手锯、锉刀、刨子、台钻的使用方法(详见教材123——125页)手锯的使用方法:安装锯条:锯齿斜向前方,不能装反。
松紧适宜,过紧容易折断。
起锯:从远离自己的一端起锯。
锯条与工件表面要小,以不超过15度为宜。
起锯时压力要小,往返行程要短,速度要慢,这样使起锯平稳。
对比正常锯割:推锯加压,回拉不加压。
锯程要长。
锉刀的使用安全提示:①必须装柄使用②不准用嘴吹锉屑或用手清除③不能用锉刀做敲击工具刨子的使用安全提示:操作时要注意运刨节奏,不可快刨、猛刨,应长手推刨台钻使用方法安全提示:①戴防护眼镜②不准戴手套③不准用手扶小工件、薄工件【锯割一段钢管需要用到的工具】台虎钳、手钢锯、锉5、金属表面处理常见方法;表面刷光、喷涂油漆、镀层。
表面刷光:准备→粗处理→细处理喷涂油漆:防止生锈和增加美观镀层:美观、防锈(塑料、电镀)例题:刘海的自行车,多处表面都已严重锈蚀,他想让维修店的工人师傅通过金属的表面处理方法提高自行车的美观程度,在下列处理工艺中最合理的是(B )A.在生锈的地方直接刷上油漆B.在生锈的地方先进行表面刷光并打上底漆,后喷涂C.在生锈的地方进行镀层处理 D.在生锈的地方用砂纸刷光再镀层▲【木工工具及设备】①锯子、刨子、凿子、羊角锤、钉冲、其他工具(斧、钻等)②木工使用的量具有:钢卷尺、直尺、角尺、钢直尺③木工划线工具有:木工铅笔、木工圆规、划线规、墨斗等④木工常用设备:工作台、钻孔机、带锯床、平刨机、木工车床等。
印刷知识大全目录∙1第一章印刷业务员报价知识∙2第二章印刷询价及下单必须具备的印刷基础知识∙3第三章、印刷品平面设计原理及相关知识∙4第四章、印前制作及排版常识∙5第五章、印刷菲林输出注意事项及相关知识∙6第六章、印刷品打样及样稿确认相关注意事项∙7第七章、印刷拼版规则及拼版工艺常识∙8第八章、印刷原理及工艺∙9第九章、印刷厂质检员工作内容及签样制度说明∙10第十章、上光工艺及影响质量因素分析∙11平面设计中必须考虑的印刷“知识”∙12印刷常识第一章印刷业务员报价知识编辑印刷报价是一项非常有技巧性的工作,但当你详细了解印刷报价的基本原理后,你就会发现报价并不是很困难的事。
下面内容将解释印刷报价过程中经常会遇见的一些常识性问题,了解了这些常识,你也可以Easy的向客户报价而不用心怯了!如果你有疑问,一:纸张的一些参数说明1.长和宽印刷-行-业-是指一张大纸的尺寸,它分大度纸和正度纸两种常见规格:大度纸通常说法叫A3、A4、A5纸,就是大8开、大16开、大32开,正度纸通常说法叫B3、B4、B5纸,是正8开、正16开、正32开。
这就是一张全开纸分成几份而已。
2.克数是指1米宽×1米长,用称称的重量叫克数,也叫重量。
3.吨价是指纸1吨重量的价格,1吨(T)=1000公斤(kg),1公斤=1000克(g)4.印数也叫印件,是指你印刷需要印的数量。
5.开数也叫规格,是指一张大纸(也叫全张纸)开几份。
6.损耗也叫补纸,是指在印刷过程中增加的数量,让印刷过程中损耗,如不然就保证不了交货数量。
二:纸张费用计算上面了解纸张的六个主要参数后,就可以对印刷用纸进行报价了。
通常算纸价公式:长×宽×克数×吨价×印数×开数+10%损耗=纸总价。
如:印5000张大16开,用157克纸,纸吨价7300元=纸价418.19元。
三:通用开机费计算计算公式很简单,只要记着以下几种机型的开机费就可以了全开胶印机:全新机1500元的起印费印5令纸以下(广州价)90年代机1200元的起印费印5令纸以下(广州价)80年代机1000元的起印费印5令纸以下(广州价)对开胶印机:全新机800元的起印费印3令纸以下(广州价)90年代机700元的起印费印3 令纸以下(广州价)80年代机600元的起印费印3 令纸以下(广州价)四开胶印机:全新机700元的起印费印 1 令纸以下(广州价)90年代机600元的起印费印1令纸以下(广州价)80年代机500元的起印费印1令纸以下(广州价)六开胶印机:全新机500元的起印费印1令纸以下(广州价)90年代机—400元的起印费印1令纸以下(广州价)80年代机—300元的起印费印1令纸以下(广州价)以上各种机型印刷起-版-费不是固定不变的,你可打电话问印刷厂家是多少、多问问几家不吃亏,包括纸的吨价也要多问几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