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园一
- 格式:ppt
- 大小:2.08 MB
- 文档页数:18
五年级上册语文《语文百花园一》教案S版一、教学要求:1.了解描写人物语言与对话描写中标点符号的运用的方式,学会提示语在不同位置上标点的正确使用。
2.交流本单元在阅读方面的收获。
3.运用掌握的阅读方法进行独立阅读。
4.初步感知歇后语,积累语言。
5.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培养学生把握并转述故事内容及口头表达能力。
6.展开想象,编写童话。
二、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描写人物语言与对话描写中标点符号的运用的方式,学会提示语在不同位置上标点的正确使用。
2.展开想象,编写童话。
三、教学课时:四课时。
第一课时一、教学要求:1.了解描写人物语言与对话描写中标点符号的运用的方式,学会提示语在不同位置上标点的正确使用。
2.交流本单元在阅读方面的收获。
3.运用掌握的阅读方法进行独立阅读。
4.初步感知歇后语,积累语言。
二、教学重点、难点:了解描写人物语言与对话描写中标点符号的运用的方式,学会提示语在不同位置上标点的正确使用。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去《语文百花园》去看一看。
1.语言与标点(1)归纳、总结在人物对话描写中标点符号使用的规则:这节课,我们先到百花园的第一个景点——“温故知新”园去看看。
步入“温故知新”园,快看,“语言与标点”景点区立了个牌子,在提醒游人什么?谁来读读给我们的提示?本单元课文中有很多人物语言的描写。
读读下面的句子,想一想描写人物语言有哪些不同的方式,标点符号的使用有什么不同?出示第一题,请同学自读。
仔细阅读三位学习伙伴的话,看你受到什么启发?再读这道题,认真观察提示语的位置不同,怎样点标点符号?引导学生发现并总结出:提示语在前、在中、在后、不加提示语时标点不同的点法。
重点引导学生关注提示语在中间的标点符号的点法。
(2)实践: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①先仔细阅读、观察,判断提示语位置。
②按照总结出的提示语不同位置点标点的方法点标点。
③集体反馈。
重点指导第三句提示语在中间的标点怎样点。
语文(S)教学设计教材:语文(S)五年级上册单元:百花园一板块:教学设计—课件设计步骤:1. 共分13屏内容。
.2. 第1屏:显示教材信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五年级上册3. 第2屏:显示单元信息百花园一(画面中间)板块:教学设计—课件(在画面右下角)4. 第3屏:显示显示以下内容。
本单元课文中有很多地方引用了别人说的话,读读下面的句子,想一想行文中引用别人说的话有哪些不同的方式,标点符号的使用有什么不同。
…5.第4屏:画面显示以下内容。
妈妈纠正说:“你说得不对。
他是人,人没有翅膀。
”“为什么?”“人是高一等的动物,他们不是用翅膀飞,而是用双脚走。
”“是啊,金奖章非大王莫属!”大伙儿异口同声地说。
“怎么啦?”默林问,“为什么愁眉苦脸呢?”6. 第5屏:画面显示书本25页的插图和小泡泡里的话。
7. 第6屏:画面显示以下内容。
提示语在前,用冒号、双引号。
提示语在中间,提示语后用逗号。
提示语在后,提示语后用句号。
8. 第7屏:画面显示以下内容。
老师摸了摸我的头,亲切地说:“你的病完全好了吗?”“全好了。
”我感激地点点头说。
“放学后到我这儿来,”老师说,“我帮你把落下的功课补上。
”步骤一:去点标点后出示以上句子。
步骤二:标注出标点符号。
9. 第8屏:画面显示以下内容。
一篇优美的童话,就像一片神奇而美丽的树林。
我们阅读童话时,不但需要在树林外观察和猜想,还要学会找到走进树林的小路。
这样,才能真正欣赏到林汇总的美景,体会到阅读的乐趣。
10. 第9屏:画面显示以下内容。
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1.行小陈说我这就去2.他计算了一下时间说安排不到时间了我明天一定要回北京3.家乡的变化真大啊我忍不住赞叹11. 第10屏:画面显示以下内容。
思考:1.你读懂了什么?是怎样读懂的?2.文章最后说,小蚂蚁“一边爬一边想,他明白了……”他到底明白了什么?把你的想法跟大家交流交流。
12. 第11屏:画面显示以下内容。
《百花园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利用图片、联系字形,让学生复习学过的会认字。
2.初步学会一些认字的方法,并说说自己通过这个方法还认识哪些字。
3.知道一些活动,并从中练习说说自己喜欢的活动。
4.练习读背古诗,让学生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5.进行说话训练,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以及当众说话的能力,使学生养成说话态度大方,音量适中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
1.师:同学们,老师知道你们很爱学习。
今天,老师带大家到百花园里玩一玩,想去吗?(出示课件百花园图,拱形门上写着“百花园一”)2.生:读题,师:这百花园里的知识可丰富了,我相信你们在里面一定能学到许多知识呢。
二、游玩“识字园”。
1.出示多媒体课件——识字园(师:瞧我们来到了百花园中的识字园了,里面的汉字真有趣呢,咱们进去看看吧!)2.(出示课文插图),认认说说,仔细观察图画,说说你有什么发现?(1)同桌互相说说;(2)指名说;(3)齐说一遍。
3.说说你还知道哪些字像什么?(在学过的课文中、电视里、报纸上……)4.师归纳:同学们说的这些汉字都是象形字,古时候的人呢,就是根据这样的符号记录所看到的东西,这些符号已经变成了现在的汉字了。
5.利用拼音读准字音,自由读几遍。
6.用这些象形字组词、说话。
7.老师小结,一边用手势一边说同学们识字顶呱呱。
三、猜谜宫。
1.出示多媒体课件——“猜谜宫”图,师引入:哟,我们前面是猜谜宫了,我们一起参加猜谜语游戏好吗?①出示多媒体课件——“摘果子”,师引入,这里苹果丰收,请你们帮忙摘果子,苹果树上的字谜,如果你猜对了,苹果就会掉下来,你会说哪个就说哪个。
②指名回答。
③出示多媒体课件——课文第二题,齐读一遍。
④老师小结:刚才通过猜字谜,认识了很多生字,也复习了不少字,所以说猜字谜是一种很好的记字方法。
四、爱运动。
1.出示多媒体——活动名称,师引入:猜字谜你们顶呱呱,说活动名称有没有信心呢?出示多媒体课件——课文第三题内容。
三年级百花园一作文
百花园,一个多么诱人的地方!它既是一个自然的乐园,又是我们的学习课室。
每到春天,百花园里的袅袅炊烟,芳芬满园,弥漫着诗意的气息,令人陶醉在繁花似锦之中。
那天,我们三年级去百花园野餐。
看,小朋友们走到百花园,羡慕激动地望着花朵,像小鸟似地跳跃着,就连老师也忍不住跟着笑出声来。
我们穿越百花丛漫步,熏陶在美丽的花儿的芬芳中,游走在那满园的灿烂色彩中。
风儿拂过,花儿都向着我们微笑着,那一切真的很有诗意,把我们带进了一个神奇的世界。
我们收集了各种颜色的花儿,粉红的玫瑰,橙黄的向日葵,蓝色的百合花,绿色的紫藤花,以及紫色的牵牛花,大家都将花束挽在手中,傲然挥舞着花束,望着满地花儿,十分欢乐。
除了赏花,我们当然不忘学习,接着老师安排的课程,我们一边走一边学,到许多花朵下面,听老师讲解它的名字,特性,发芽,开花,结果,把它们分别介绍了一遍。
最后,我们以对百花园的热爱为主题,写一篇作文,歌颂一下百花园的美丽,让它们给我们带来无尽的乐趣和知识。
和百花园之旅结束了,我们将满载而归,它将在我们心中留下一颗永恒的小种子,它将为我们带来秋冬的欢乐,也将给我们关于大自然的知识。
百花园,它将我们团结了起来,让我们更加友爱,关心,乐于助
人。
一起走进百花园,体验那片世外桃源,亲近大自然,了解它的美妙,让我们变得更加懂事,成长得更加健康,这真是一段难忘的旅程!。
三年级百花园一作文
阳光明媚,校园里到处是碧绿的草地,如油画般清新,迎春的鲜花漫山遍野,把学校和百花园一同装扮得灿烂、美丽。
每当百花园一,树上挂满了金黄色的花瓣,空气中弥漫着芳香,花园里绿草如茵,蝴蝶飞舞,鸟儿在歌唱,孩子们满心欢喜的忘乎所以的踏入百花园一。
他们会放声尖叫着,小心地走在百花园一里,眼前每一株树上都有欢笑的花朵,空气中弥漫着芳香。
他们站在阳光下,微风轻轻吹拂,太阳把他们围绕在和谐的气氛之中,他们目不转睛地看着无边无际的百花园一。
有时候百花园一里一片欢歌,孩子们一起唱着歌,他们的声音时而清晰,时而温暖,把百花园一唱得灿烂夺目。
百花园一,是学校里快乐的地方,在这里,孩子们可以放飞自由的梦想,他们会把每一个美丽的瞬间都定格在心中,他们可以在这里经历许多令人难忘的趣事,他们可以在这里发现美好的事物,他们可以在这里充满活力、自在地学习、奔跑着探索世界,做一个梦想中的英雄。
百花园一,使孩子们充满快乐,勇敢探索,成长得更有能力,释放自由的精神。
让我们从小要学会珍惜自己的百花园,将它记在心上,让未来都开满快乐的花。
- 1 -。
语文(S)教学设计教材:语文(S)五年级上册课文:语文百花园一板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思路:《语文百花园一》分为“温故知新”“口语交际”“习作”三大部分,其中“温故知新”又分为“语言与标点”“拓展与交流”“阅读平台”“积少成多”四大块。
目的是训练学生的对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认识歇后语以及积累歇后语,运用掌握的阅读方法去独立阅读短文,进行口语交际和写作能力。
《新课程标准》强调的是学生的主体性,也就是尽可能地让学生自主地学习。
因此,本课的设计着重体现了这一点。
坚持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让学生自己发现知识的规律,掌握学习方法;让学生主动交流收获、体会,从而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以及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教学目标:1.了解描写人物语言与对话描写中标点符号的运用的方式,学会提示语在不同位置上标点的正确使用。
2.交流本单元在阅读方面的收获。
3.运用掌握的阅读方法进行独立阅读。
4.初步感知歇后语,积累语言。
5.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培养学生把握并转述故事内容及口头表达能力。
6.展开想象,编写童话。
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1.了解描写人物语言与对话描写中标点符号的运用的方式,学会提示语在不同位置上标点的正确使用。
2.展开想象,编写童话故事。
教学难点:展开想象,编写童话故事。
课前准备:1.阅读童话故事,并选择适合五年级学生阅读的童话故事在家演练,准备回校试讲。
2.收集课外的歇后语。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设计说明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今天这节课我们将一起学习《语文百花园一》。
板书课题。
二、学习“温故而知新”过渡:我们现在先到百花园中的第一个景点——“温故知新”园看看。
(一)学习“语言与标点”。
1.(展示课件三)指名学生读。
2.这段话要我们思考什么。
3.(展示课件四)出示句子,学生齐读,问:你发现了什么?4.学生交流。
5.(展示课件五)顺势出示课文小泡泡的话和插图,指导学生理解“什么是提示语”“提示语提示些什么”。
六年级语文下册《语文百花园一》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目标能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理解并掌握课文中的文字,了解课文中的故事情节与主旨,能够在口头表达和书写中进行运用。
2.目标知识:•理解基本古诗词。
•了解古人生活和文化。
•完成文言文段落理解。
•巩固和提高词语理解和应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1.主题:《语文百花园一》。
2.背景:编者在百花园里采撷了众多珍贵的古诗词,同时借此告诉读者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
3.包括以下内容:•课文朗读。
•句子默写。
•文言文段落理解。
•古诗词学习。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老师在课堂上介绍古代文化。
同时引入本课的主题,让学生积极参与。
例如,你认为古代中国的美丽在哪里?你是否知道古诗词的妙处?你有没有读过《百家姓》、“史记”等名著?通过问答的形式,启发学生对古代文化的理解,引导学生认识到文言文的魅力。
2. 学习课文1.朗读课文。
先让学生读课文,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读完后,让学生通过表演形式回顾古诗词。
2.分段默写。
将课文分为小节,在小组内进行默写。
通过竞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并让他们记忆学习内容。
3.理解文言文段落。
同步讲解文言文段落的理解以及用法(如“有……之称”等)。
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段落中的语言。
如发一、发彩等19个句子的语态和词义。
掌握精品词汇。
3. 学习诗词1.古诗词学习。
老师选取一首适合学生的古诗词,并由学生进行诗解,让学生了解其中的深意。
然后,让学生自由吟诵,体验古诗词的语言之美。
2.模仿古诗词。
老师提供一些古代诗词,让学生模仿。
例如:“一别竟应三五载,浮云空自流年。
”随着学生对古代文化的理解加深,他们将迷上诗,然后自己尝试着写诗,写作中掌握诗的韵律、意境和表达技巧,同时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4. 总结环节1.进行小组内展示。
每个小组进行展示,巩固学习的内容。
2.学生发问。
在问答环节中,让学生评论自己学习中遇到或理解不了的问题。
然后,引导学生理性分析和解决问题。
三班级《语文百花园一》教案-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把同学带进一个好玩的学习氛围中,鼓舞同学想学、爱学、自主的学,在自主的学习中发觉学问,积累语言,培育观看及表达力气。
教学目标:1、了解“衣”字和“示”字的演化过程,让同学明白偏旁与字义的关系,区分衣字旁和示字旁,了解汉字的特点,增加同学学习汉字的爱好。
2、初步感知形容词的特点和作用,训练同学抓住事物的特点说明事物。
3、仿写句子训练同学观看和语言运用力气。
4、背诵古诗,了解大意,积累语言。
5、阅读短文,学习如何把一个玩耍场面说清楚,进行简洁的习作训练。
6、课文大课堂中让同学感受“玩”的乐趣,在玩中学会观看并训练说和写的力气。
教学重难点:借助仿写短语、仿写句子及写玩耍场面,训练观看事物的力气,培育同学说和写的力气。
教学预备:课件教学时间:三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语海畅游小伴侣们,今日我们在语文百花园中一起欢快学习,收获学问,勇闯难关。
一、汉字真好玩1、出示课件呈现“衣”字和“示”字的演化过程。
2、同学观看比较图画及字体,说说有什么发觉。
3、同学说说怎样区分衣字旁和示字旁。
4、归纳:衣字旁的字大多与衣服有关。
例如:衬衫裙子示字旁的字大都与祭祀、崇拜、祷祝有关。
例如:祝愿神话5、拓展:你还能列举衣字旁和示字旁的字吗?宝6、举一反三:说说“”和“穴”各表示什么意思,你能说几个带有这些偏旁的字吗?例如:珍宝窟窿[通过课件形象地呈现汉字的演化过程,然后调动同学的乐观性,让同学自己汇报自己知道的汉字变化和进展状况,激发同学了解汉字的愿望和宠爱汉字的感情。
]二.读词语,说词语.1、课件出示两组词语:尾巴长长的牛角尖尖的泡泡圆圆的洁白的浪花蔚蓝的大海金色的沙滩2、自由读两组词语,思考:每组有什么相同的地方?两组之间对比有什么不同?第一组描写事物的性质、外形,其次组描写事物的颜色。
3、启发思考:你平常观看到哪些事物的外形或颜色呢?你还能仿照两组不同的词语说一说吗?4、同桌相互说,启发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