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素梅教授运用辛开苦降法治疗小儿咳喘经验撷萃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6
王素梅教授脾肾两虚自闭症;提出“健脾化痰开窍法”治疗呆病,先补其虚而化其痰开窍之药。
王素梅教授在总结前人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自己多年经验,对该病有独特的见解,认为小儿脾肾不足、痰蒙神窍是导致上述症状的主要原因,故治疗该病多以补肾健脾、化痰开窍为基本治则,自拟“附桂益智汤”加减。
方药主要组成为:制附子、肉桂、熟地黄、陈皮、茯苓、合欢花等,方中制附子、肉桂温肾暖脾,肾为清阳之根,肾阳温则清阳宣发,诸窍自利。
附子一药始载于《本经》,药性刚燥、辛温大热、走而不守,能上助心阳以通脉,中温脾阳以健运,下补肾阳以益火,张元素谓其“温暖脾胃,除脾湿肾寒,补下焦之阳虚”。
肉桂能补火助阳,《本草求真》言其有“直透肝肾血分,大补命门相火,益阳治阴”之奇效。
附子与肉桂伍用,相得益彰,峻补肾阳。
熟地黄益精填髓,培补先天不足,《药品化义》日其“滋补真阴,封填骨髓,为圣药也”,肾精充盛则脑髓得生,心神得养。
陈皮、茯苓健脾化痰,脾为生痰之源,痰盛易蒙神窍,故多用健脾之药使“脾健则痰无以生”。
王教授认为自闭症患儿在脾肾不足的基础上,多有“痰蒙神窍,脑窍不开”,故善用石菖蒲、远志二药以开窍化痰,醒神益智,两药合用,“一以辛散而开其痰湿之痹著,一以苦降而定其逆之上痰,则气顺而痰雍自开,气血不复上苑,庶乎风波大定,神智清明,此菖蒲、远志之大功也”[14。
石菖蒲味辛、苦而温,芳香而散,具有补肝益心、开心孔、利九窍、明耳目、发音声的作用,与远志合用能强智益肾、聪耳明目,是治疗自闭症的要药。
诸药合用,共奏补肾健脾、化痰开窍之功。
4随症加减用药《素问.标本病传论篇》云:“知标本者,万举万当;不知标本,是谓妄行。
”王教授在治疗小儿多动症中注重标本同治的原则,治本重在补肾健脾,治标除化痰开窍之外,同时根据伴随症状的不同,四诊合参,随症加减。
烦躁易怒、坐卧不安、睡眠不宁,舌红苔黄、脉弦者考虑与肝相关。
肝主疏泄,具有调畅气机和调节情志的作用。
肝失疏利,浮阳上越,则坐卧不安、睡眠不宁;肝气郁结,气郁化火,则有烦躁易怒等表现。
-研#报告-辛开苦降方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痰热闭肺证)临床研究1栾奕博2张伟23董彦君2董珊珊2(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40;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40)中图分类号:R725.6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0-745X(2022)03-0040-00doi:10.3969/j.issn」000-705X.2020.03.018【摘要】目的观察辛开苦降方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痰热闭肺证)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肺功能的影响。
方法60例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
两组均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阿奇霉素干混悬剂口服,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辛开苦降方,两组均治疗14<比较两组疾病疗效愈显率冲医证候疗效愈显率冲医证候单项证候消失率、完全退热时间和治疗前后肺功能的变化。
结果观察组疾病疗效愈显率为86.67%,高于对照组的73.33%(!<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疗效愈显率为80.00%,亦高于对照组的5303%(!<0.05);观察组中医证候咳嗽、咯痰和纳呆消失率高于对照组(!<0.05),其他证候消失率差别均不大(均!>0.05)。
两组完全退热时间差别不大(!>0.05)。
两组治疗后,肺功能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均升高(均!<0.05)。
观察组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呼气流量(PEF)与预计值比值百分比均高于对照组(均!<0.05),而用力呼出50%肺活量最大呼气流量(FEF50)、用力呼出75%肺活量最大呼气流量(FEF77)和最大呼气中期流量(MMEF)与预计值均差别不大(均!>0.05)。
结论辛开苦降方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痰热闭肺证)能改善症状和肺功能指标,可提高临床疗效a【关键词】肺炎支原体肺炎痰热闭肺阿奇霉素辛开苦降肺功能儿童Clinical Observation of Xinkai Kujiang Decoction Combined with Azithromycin on Myc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 of Phlegm-hert Obstrvchng Lung Typr Luan Yibo,Zhang Wei)Dong Yanjun,Dong Shan-shan.Heibrngjiaag University of Chi—ese Medici—e,Heilongjiang,Harbib150040,China.[Abstrocti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Xinkai Kujiang Decoction combined with Aztromycib onMycoplasma pneumoniae(MPP)in children with phlegm-heat oOstructing the lung type and its effect on pulmo-eaiy function and explore its mechanism.Methode:60children were randomip diviCeU inty the oOservation groupand the controi gronp,30cases in each.Both gronps were given gexerai treatment.The controi gronp was givenAzithromycin dry suspension on that basis,and the onseoation gronp was given Xinkai Kujiang Decoction on thebasis of the controi groop.Both groops were treaten foe14days.The curative effect rate,TCM sypCrome responserate,TCM syperome single syperome disappearaece rate,the complete antipyretic hme and the changes of lungfuection before ant after treatment were comparen between the two groups.Reseltt:The6X60:6rate of the oO-servation groop was86.67%,higher than thai of controi groop(7403%')(P<0.05).The edectiva rate of TCM sys-drome in the oOservation groop was80.00%,also higher than5303%in the controi group(!<0.05).The disap-pearanca rate of coogh,expectoration and natte in the oOservation groop was higher than thai in the controi groop(!<0.05),and there was co sicnificant in the disaapearancc rate of p O cu syndromes(!>0.05).After11x1016x0the0-0x0of pulmonary function in the two groop s were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11x1016x1:(P<0.05).The percentage of FVC,FEV1anC PEF to estimated value in the oOservation groop was higher than thas in thecontroi groop(P<0.05).ThaS of FEF50,FEF77and MMEF showeX no significanS difference(P>005).Concle-sion:Xingat Kujing Decoction combined with Azithromycin can improve symptoms anC lung function of MPP chitdrex with phlegm-heat oOstrpcting the lung type,which can improve clinicet efficacy.【Key words】MPP;Phlegm-heat008100X11-the lung;Azithromycin-Xingai OKjiang;Pulmonaa function-Children*基金项目: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研究生创新科研项目(2018yjscx016)△通信作者(电子邮箱:zwl5722165@)肺炎支原体可以诱发上呼吸道感染和下呼吸道感染,其中肺炎是最重要的肺炎支原体感染相关疾病⑴。
《本草纲目》治哮喘方哮喘在老年人中是很常见的疾病,一些医学调查研究结果发现,老年期是仅次于儿童期的第二个哮喘发病高峰期。
但是由于老年性哮喘患者常常同时合并其他的症状,使诊断比较困难,如果不经有经验的呼吸专科医生仔细检查,往往容易误诊。
王翠萍是某地的中学教师,教书四十余年,桃李遍天下,在退休之后也没有完全脱离自己的岗位,有时间还会到学校去参加老干部的活动,给年轻教师上几堂课。
虽然老伴已经去世,但是逢年过节的时候家里却很热闹,有亲戚朋友也有以前的学生,大家都来看望她。
次聚会中,她突然感觉胸口窒闷,呼吸困难,那情景把大家吓坏了。
开始大家还以为是肺气肿,后来去医院检査才发现是哮喘。
因为以前没有这种情况,所以大家都有点不知所措。
幸好,她以前教过的学生中有一名正在从事医务工作的。
虽然她已经喊不出这个学生的名字但是学生却总是来看望她。
有一次学生特意到王老师家中为她做饭,临走时还做了一个叫薏米猪肺汤的汤品,并说这个对哮喘病人很好。
因为是学生的一片心意,王翠萍就吃完了。
因为口感不错,之后又吃了几次,她惊喜地发现,自己的哮喘真的好多了。
这款薏米猪肺汤的做法是这样的:先准备猪肺1个,薏米150克,萝卜150克。
然后将猪肺洗净切块,萝卜洗净切块,和薏米一起放入砂锅,加水文火炖煮1小时,加调料即可食用。
《本草纲目》谓薏仁“健脾益胃,补肺清热,祛风胜湿,养颜驻容,轻身延年”。
东北红萝卜性微温,入肺、胃二经,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散淤、健胃消食、化痰止咳、顺气、利便、生津止渴、补中、安五脏等功能。
三者结合有润肺,止咳平喘的功效,适用于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哮喘等症。
对于年老体弱的哮喘病人来说,宜食补肺益肾、降气平喘的食物,如老母鸡、乌骨鸡、猪肺、甲鱼、菠菜、南瓜、栗子、白果、枇杷等。
也可以适当选用冬虫夏草蒸肉,白果炖猪肺,或山药、萝卜煮粥,都可减轻症状,增强体质。
老祖宗们留下的偏方,很多简单且实用!。
王素梅治疗儿童自闭症经验随着社会的发展,儿童自闭症越来越受到,王素梅作为一位优秀的治疗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今天我将分享一些值得借鉴的经验。
王素梅毕业于哈佛大学,拥有多年的经验,她专注于儿童自闭症的治疗,通过训练和教育改善了众多孩子的症状。
她认为,治疗儿童自闭症的关键是要根据孩子的个体差异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而这离不开家长和社会的支持。
王素梅在治疗自闭症儿童方面,不仅采用传统的训练方法,还注重教育手段的运用。
她认为,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融入社会是治疗自闭症的重要目标。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她会在训练中模拟孩子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可能遇到的各种情境,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社交技能和行为模式。
王素梅还会根据孩子的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治疗措施。
她认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病因和症状,因此需要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例如,对于一些情绪不稳定的自闭症儿童,她会在训练中注重情绪调节和心理疏导;对于一些缺乏语言沟通能力的孩子,她则会运用各种语言训练技巧,帮助孩子提高表达能力。
在治疗过程中,王素梅非常重视家庭和社会的支持。
她认为,家庭是孩子康复的重要场所,家长需要积极参与孩子的治疗过程,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
社会也应该给予自闭症儿童更多的和支持,例如提供特殊教育资源、就业机会等,帮助孩子更好地融入社会。
王素梅治疗儿童自闭症的经验告诉我们,治疗自闭症需要多方面的配合和支持。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和社会应该密切孩子的需求,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建议,为孩子们创造更好的康复环境。
我们也需要更多像王素梅这样的专业人才,他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可以为自闭症儿童提供更有效的治疗和支持。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帮助更多的自闭症儿童战胜困难,让他们能够更好地融入社会,享受与健康儿童一样的快乐与平等。
自闭症儿童团体游戏治疗是一种借助游戏活动来帮助自闭症儿童改善社交技能、提高沟通能力和减轻焦虑情绪的治疗方法。
本文将介绍自闭症儿童团体游戏治疗的背景和意义、基本理论和实践原则,以及具体方法、实施过程和效果评估等方面的内容。
小儿咳嗽经验总结李永明1 周 朋2 摘要:小儿咳嗽为现代儿科门诊常见疾病,因其具有独特的生理病理特点,加之小儿生活不能自理,家长调护不当,使其具有其独特的病机及证治分型,因此在治疗小儿咳嗽的临床经验中,各医家形成了各自的理论体系及用药经验。
本文通过对当代名中医对风寒咳嗽、风热咳嗽、燥邪犯肺、痰热咳嗽、痰湿咳嗽、气虚咳嗽、阴虚咳嗽、食积咳嗽的临床特点,治疗原则,用药经验,组方等进行阐述,综述了名中医对小儿咳嗽的治疗经验。
关键词:名老中医;小儿咳嗽;经验doi:10.3969/j.issn.1003-8914.2015.03.018 文章编号:1003-8914(2015)-03-0483-03 作者单位:1.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学院硕士研究生2012级(济南250011);2.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济南250014)△通讯作者 咳嗽为小儿科常见疾病,以咳嗽、咯痰为主要表现。
现将当代名医对外感咳嗽包括:风寒、风热、燥邪犯肺,及内伤咳嗽包括:痰湿咳嗽、痰热咳嗽、气虚咳嗽、阴虚咳嗽及食积咳嗽治疗经验,综述如下。
1 外感咳嗽1.1 风寒咳嗽 起病急,咳嗽频作,声重,咽痒,痰色清晰,舌苔薄白,脉浮紧或指纹浮红。
治以疏风肃肺,化痰止咳。
钱乙[1]组方麻黄汤。
刁本恕[2]、王素梅[3]选用杏苏散加减。
韩新民[4]自拟“桑杏止咳汤”加减,药物组成:麻黄、荆芥、紫苏叶、杏仁、前胡、蝉蜕、法半夏、陈皮、连翘、蚤休、枇杷叶等。
黄建业[5]、李安源[6]多用有理肺止咳,疏散外邪之效的止嗽散。
王霞芳[7]以三拗汤、止嗽散、止咳一号(自拟方)加减。
常用药物:荆芥、桔梗、紫菀、前胡、辛夷、蝉蜕、杏仁等。
俞景茂[8]选三拗汤加减。
李家凤[9]自制“支咳1号”治疗。
组成:麻黄、杏仁、前胡、桔梗、炙紫菀、炙款冬花、荆芥、防风、炒黄芩、浙贝母、甘草。
熊磊[10]多用麻杏二陈汤、伤风咳嗽汤加减。
常用药:麻绒、杏仁、法半夏、陈皮、茯苓、桔梗、紫苏叶、紫菀、百部、前胡、荆芥、蝉蜕、苍耳子、刺蒺藜等。
王素梅教授治疗小儿咳嗽经验
吴琼
【期刊名称】《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年(卷),期】2009(018)027
【摘要】咳嗽是儿科常见病症之一,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两季发病率高,任何年龄小儿皆可发病。
导师王素梅教授系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儿科临床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治学严谨,在运用中医药治疗小儿疾病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临证施治,每获良效。
笔者有幸跟师学习,获益颇多。
现择导师中医药治疗小儿咳嗽经验介绍如下。
【总页数】2页(P3362-3363)
【作者】吴琼
【作者单位】黄石理工学院附属医院,湖北,黄石,435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49.1
【相关文献】
1.王素梅教授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经验
2.王素梅治疗小儿咳嗽经验浅析
3.王素梅教授治疗儿童多动症经验撷萃
4.王素梅教授运用揿针结合中药疗法治疗发声性抽动经验
5.王素梅教授运用“角药”治疗儿童抽动障碍共患病经验撷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何功名老师治疗咳嗽经验辑要摘要:通过对何功名主任治疗咳嗽的处方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其用药规律及特点,总结其在治疗咳嗽病的用药经验,从而指导临床咳嗽病的治疗。
关键词:咳嗽;何功名;名中医经验1. 咳嗽的病因病机咳嗽既是肺系疾病中的一个症状,又是独立的一种疾患[1]。
中医很早就对咳嗽的病因病机、辨证论治有较为系统的论述。
春秋战国时期的《黄帝内经》就有《咳论》专篇,并认识到咳嗽虽为肺系症状,但其病因“非独肺也”。
除常见的外邪犯肺之外,还与其他脏腑受邪或功能失调有关,如“寒饮食入胃,从肺脉上至于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
《黄帝内经》的这种认识也深刻影响了后世医家对咳嗽病因病机的多样性及复杂性的认识,进而有张景岳“外感”、“内伤”之分,王纶“新久虚实”之辨。
正如《医学心悟》云:“肺体属金,譬若钟然,钟非叩不鸣,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之邪,自外击之则鸣,劳欲情志,饮食炙搏之火自内攻之则亦鸣。
”何老认为,理论上,病因虽有外内、新久、虚实之分,但在临床上,往往各种病因互为因果,夹杂存在,使病机更为复杂多变。
复杂多变的病因病机增加了治疗困难及疗效的不确定性,使得许多经验尚浅的临床医师常感“无方可用”。
何功名主任在治疗咳嗽病上有多年丰富的临床经验。
通过对其治疗咳嗽的处方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其用药规律及特点,总结其在治疗咳嗽病的用药经验,从而指导临床咳嗽病的治疗。
2.基础方的筛选及方药组成笔者统计了何功名主任2017.1-2019.7门诊处方,涉及病人年龄段5-89岁,总共筛选出治疗咳嗽处方167张。
167张处方中用药种类总数70种,其中用药频次超过100次的药物种类14种。
根据频次由多到少依次为:黄芩(162次)、苦杏仁(158次)、麦冬(155次)、甘草(149次)、半夏(147次)、枳壳(143次)、细辛(142次)、五味子(141次)、蜜枇杷叶(139次)、干姜(137次)、陈皮(132次)、紫苏梗(127次)、桑叶(127次)、茯苓(101次)。
多发性抽动症—国家级名老中医王素梅医案分享多发性抽动症(TS)是一种儿童和青少年时期起病,主要表现为头面部、肢体或躯干部肌肉抽动与暴发性不自主发声的慢性神经精神疾病,常伴有其他心理行为异常。
大约有2%-15%的儿童在某一阶段会出现这种问题。
并且常伴有注意力缺陷与多动障碍(ADHD)、强迫障碍、品行障碍、对立违抗性障碍、学习障碍、物质滥用、情绪障碍等儿童精神障碍,严重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不同程度地影响患儿社会功能和康复。
王素梅教授对中医药治疗Ts有较深的造诣和研究,笔者有幸跟随学习,受益匪浅,现将其经验介绍如下:中医古籍中无多发性抽动症病名,但依据其临床症状,多归属于“慢惊风”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云:“风盛则动”,《素问·至真要大论》中亦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暴强直,皆属于风”。
后代医家认为本病外因可归属于风、热、火,内因为肝血(阴)亏虚,肾阴不足,脾虚痰聚,心火扰动。
心肝火旺,内风扰动,则发抽动:肝肾之阴不足,筋脉失养,则生瘪痰;脾虚痰聚,流窜经络,引动肝风,风痰互扰,致本病发生。
王素梅教授主张治疗小儿TS,在祛风止痉基础上,要结合病因及兼证进行五脏辨证,审证求因,而后遣方用药,才能收到较好疗效。
1.脾虚风动型脾为生痰之源,小儿又“脾常不足”,若喂养不当,或疾病所伤,损伤脾胃,脾虚不运,痰湿内生,蒙闭心窍,流窜经络,则生本病。
其症见不自主面部、四肢抽动,脾气怪庚,喉发怪声,纳差,面色不华。
故其本在脾虚,标为风痰扰动,治以健脾化痰、祛风止痉,取方二陈汤加减。
病案举例:李某,男,6岁,2008年2月初诊。
不自主抽动3年。
患儿于2005年4月感冒后出现耸肩、手指抖动等症,未予重视。
06年7月症状加重,至多家医院就诊,先后口服中药4月余,疗效欠佳。
现慕名来诊,症见眨眼频繁,咽部不自主发声,偶有鼓肚,纳差,面色萎黄不华,舌淡红,苔白腻,脉弦滑。
王教授认为本病属脾虚,风痰内扰,治以健脾化痰,息风通络。
小儿咳嗽咳喘常用方临床经验咳嗽这个病,一般在儿科疾病中是首位的,多有外感发热的症状,或单纯的咳嗽、咳喘,四季都可发病。
儿童多为外感,成年人有内伤,外感中风寒多一些。
外感风寒引起的小儿咳嗽在临床中每天都在不断的出现。
以前在小儿咳嗽中,常用的分类有风寒咳嗽、热咳、凉咳、燥咳等,但这些与伤寒、金匮不好对应,用起来有局限。
我按黄老师的体质对应,小孩子来了首先根据他的体质,加上他的主诉,基本上大体的方向能定下来,再根据方证辨别,所以我在临床中比较常用。
我后来跟姚梅龄老师及许家栋老师学习后,又从病机上大体的分类,这样有了体质及病机的结合有了大体的方向,在气血水火里以哪个为主,再结合六经错误率又小些,见效程度也要高一些。
因为小孩咳嗽或成年人咳嗽,一般按三期来:初期、中期、恢复期。
初期的一般干咳、无痰,中期的一般咳嗽、痰多、后期的一般有痰、咳嗽很少或有痰才咳嗽,一般咳嗽分这三期。
从病机上说,咳嗽是上气,咳逆上气、喘息、喘满或短气、等等。
基本上以上气为主,也就是说人体呼吸,是吸入天之清气,呼出自身浊气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中哪个环节出现问题,容易出现水气、火气等等向上冲逆的过程引起的咳嗽。
所以咳喘这个疾病主要是按照上气来进行的。
然后按气血水火来进行分类,我把常用的几个方子根据其他老师的总结,我临床把所有的方子分类,放到桌面上,有时候临床中辩证不准,再看一下,这样准确度高一些。
气血水火四大病机中,第一个是气逆,好多咳嗽与气不旁流,火气上逆,水气上逆有关,所以气逆在咳嗽中,占得比例高。
这类病人的体质复杂,有虚有实,虚者气不足,实者气有余,但是往往这类在急性咳嗽中,实证多;慢性咳嗽,虚证多。
这类人体质来说,与其他咳嗽的体质比,间杂的相对多一些。
方子比如,实证类的有葛根汤、麻黄汤;虚证的有橘子姜汤、外台茯苓饮、桂枝厚朴杏子汤。
以下我分类的这几个,是气逆咳嗽中比较常用的方子:第一个就是桂枝厚朴杏子汤,此汤在小儿咳嗽中使用的频率相当高,体质是桂枝体,经常咳嗽、经常发烧,食欲不大好,容易出汗,多有慢性疾病,如慢性鼻炎,慢性咳喘,症状是轻微发热,一般没有高热,或无热,多有汗出。
治咳喘中药比激素作用还快
这是我亲身的体验。
女儿从一岁半上幼儿园以后,容易上感,一上感,就咳嗽,咳嗽以后咳喽咳喽就喘上了,每次上感都是去儿研所看,吃些消炎药,慢慢就好了,但女儿上感越来越频繁,咳喘越来越重。
儿研所的医生让我们看哮喘科,让女儿吃顺尔宁,我投身中医,就是女儿吃了一个月的顺尔宁,药没有停,女儿的咳喘就发作了,而且咳喘的更厉害。
女儿大概在快三岁时一次咳嗽非常重,咳了一夜,基本没有怎么睡觉,我给武大夫打了个电话,我记得特别清楚,就告诉了武大夫三个症状,咳嗽剧烈,流点清鼻涕,似乎有些发低烧。
武大夫在电话里告诉我一个小方子,方子我现在还清楚地记在脑里,炙麻黄甜杏仁石膏甘草荆芥金银花连翘干姜五味子,一共九味药,两付,我给女儿抓的是免煎中药。
午饭12:30,女儿喝了半付药,简直神了,30分钟后,女儿就不喘了,安然入睡。
这对我的震撼力太大了,武大夫电话里告诉我的方子,竟然有这样的神效,大家可以想像当时我的兴奋。
晚上女儿在喝完半剂药,就基本不喘了,第二天我就让女儿喝完药后上幼儿园去了。
真是一剂知,二剂
了。
有过我这种体验的家长,就会深刻地知道中医传承几千年,为什么还有生命力?要取消中医,简直天大的笑话。
我的一位好朋友陈大夫,是儿童医院某科的科主任,医术也很高,但是我女儿咳喘或生病,她从来不敢在电话里给我下处方,一定要孩子去,做了化验后才敢处理。
好中医的效率,在某些病上比西医是高的多多的多。
希望更多的家长在孩子咳喘时,来看中医,来体验真正中医的神奇疗效,来体验一剂知,二剂了,来体验我们老祖宗的中医中药,在治疗咳喘上比西医的抗生素、激素的药效快,药效还要更强。
Professor WANG Shou-chuan's Experience in treating pediatric Allergic Rhinitis according to pathomechanism of windLi MengWANG Shou-chuan(Nanjing University of TCM,Nanjing,Jiangsu,210029,China) To introduce Professor WANG Shou-chuan's clinical experience in treating pediatric allergic rhinitis according to pathomechanism of wind. Professor WANG Shou-chuan summarizes the mechanism of allergic rhinitis motility, including the occurrence, development and evolution,are due to wind.He put forward the view of "volt wind pathogenic". According to the physiological and pat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hildren, in the acute stage which is differentiated as wind and cold stagnation of the lung, wind and heat invading the lung, wind and phlegm accumulation interior, the method is to expel wind and anty allergy.In the remission stage which deficiency of lung and spleen qi accounts for the majority, the method is to resist wind and consolidate vital base. It had achieved obvious effects in clinic. Pediatric Allergic Rhinitis; volt wind pathogenic; experience of famous doctors; WANG Shou-chuan董幼祺教授治疗小儿迁延性腹泻学术探微刘飞霞宁波市镇海区中医院摘要;导师董幼祺教授系董氏儿科第六代传人,从事中医儿科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近40年。
用药规律研究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王素梅教授治疗儿童自闭症的用药规律吉晓晓1,卫 利2,陈 宏1,姜 冰1,印 雷1,张凯文1,李友琼2,王素梅2(1.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100029;2.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北京100078) [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分析王素梅教授治疗儿童自闭症的用药规律。
收集2015年1月1日—2019年11月7日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王素梅教授治疗儿童自闭症首诊病案方药,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采用该软件集成的规则分析、熵聚类的分析方法、无监督熵层次聚类的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用药规律。
共纳入107个处方,145味药物,其药物多寒温并用,以甘味药和心经药为主,出现频次较高的是益智仁和石菖蒲,得到16个核心组合及9个新方组合。
王素梅教授寒温并用治疗儿童自闭症,强调气机运化、阴阳调和,多用益智开窍安神之品,同时辨证配伍补益、理气、化痰药物。
[关键词] 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儿童自闭症;王素梅;用药规律doi :10.3969/j.issn.1008-8849.2021.29.013[中图分类号] R24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8-8849(2021)29-3252-05[通信作者] 王素梅,E -mail :wangsumei120@[基金项目]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委托办事经费资助项目(040105002001) 自闭症又称“自闭症谱系障碍”“孤独症”“孤独症谱系障碍”,是神经发育障碍的一种,起病于婴幼儿,多见于男性。
该病的病因尚未明确,可能与遗传因素、母孕期及围生期生物学因素和免疫因素、感染因素、脑部结构或功能异常、神经内分泌和神经递质因素、其他的生理因素及心理社会因素等有关。
自闭症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言语发展障碍、人际交往障碍、兴趣狭窄、行为方式刻板和智力发育障碍等[1-3]。
目前治疗自闭症的西药主要包括中枢兴奋药、抗精神病药、抗抑郁药、抗癫痫药等,但长期、大量使用容易导致相关不良反应[4]。
王素梅教授运用加味礞石滚痰汤治疗小儿心肝系疾病验案举隅王雅璇;卫利;王素梅【摘要】礞石滚痰丸是临床上治疗各种实热老痰证和各种顽痰怪证的常用验方.王素梅教授结合小儿脾常不足、易生痰湿,体禀纯阳、痰易热化之特点.结合痰湿、痰浊易于蒙蔽心神,痰热极易生风动阳之病机转化的特点,化裁礞石滚痰丸为加味礞石滚痰汤,临床治疗小儿自闭症、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及多发性抽动症等儿科心肝系疾病,在临床上取得了很好的疗效.%Mengshi Guntan Pill has been proved to be an empirical formula in treating various excessive phlegm -heat syndromes as well as complex symptoms due to long-term phlegm in clinical practice .With physiological features of children , deficiency in spleen often generates dampness and accumulates phlegm with children ′s pure-yang constitution and tendency of having phlegm-heatsyndrome .Combined with the pathogenesis that phlegm dampness and turbid phlegm tends to disturb heart and mind and ex -cessive phlegm-heat will generate wind , Professor Wang Sumei used modified Mengshi Guntan Pill and applied it to treat certain pediatric heart and liver diseases , such as autism ,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 ADHD) and tourette syndrome ( TS) , which has achieved good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s .【期刊名称】《世界中医药》【年(卷),期】2016(011)010【总页数】3页(P2054-2056)【关键词】礞石滚痰汤;自闭症;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多发性抽动症【作者】王雅璇;卫利;王素梅【作者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北京,100029;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儿科,北京,100078;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儿科,北京,10007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9;R242;R256.4礞石滚痰丸最早记载于元代医家王隐君所著《泰定养生主论》,方由酒大黄、黄芩、煅青礞石、沉香四味药组成,用于治疗实热老痰证及各种顽痰怪证[1]。
王素梅教授运用辛开苦降法治疗小儿咳
喘经验撷萃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摘要】辛开苦降法是中医一种常用的、独特的治疗方法,可用于治疗各种寒热错杂、升降失常、虚实互见的病证。
导师王素梅教授在多年临床中,从小儿的生理特点出发,将其应用于小儿咳喘等症,在治疗外感疾病的同时注重调理脾胃,升清降浊,颇见疗效。
【关键词】王素梅; 中医学家; 咳喘/中医药疗法; 辛开苦降; 儿童辛开苦降法又名辛苦通降,是在中医四气五味药性理论指导下,通过运用相反相成的辛温和苦寒两种药物组方[1],以期达到调理气机、祛除病邪的作用。
作为“和”法范畴的一种治疗方法[2],载于历代各科医学著作之中,应用于历代各科名家之手,辨证用药恰当的前提下,往往效如桴鼓。
1 辛开苦降法的发展
辛开苦降法源于《内经》,广泛应用于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
张仲景受《内经》升降相因说“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和“辛能散能润,苦能坚能泄”等理论的启迪,于《伤寒杂病论》列“半夏泻心汤”及其类方,用于痞证的治疗中,成为辛开苦降法的先河,并
创立了诸泻心汤、陷胸汤等20余首辛开苦降之剂。
后世医家在“仲景三泻心汤”治痞经验的基础上多有发挥,直到清代温病学大师叶天士才明确提出“苦降辛通,斯热气痞结可开”,把它作为一个治疗法则而提出。
其在《临证指南医案》中强调:“辛以开之,苦以降之”“微苦以轻降,微辛以宣通”“以苦降其逆,辛通其痹”,并认为“苦能驱热除湿,辛能开气宣浊”等,阐发了辛开苦降法治疗疾病中的配伍机制。
吴鞠通也认识到“非苦无能胜湿,非辛无能通利邪气”,提出了“苦与辛合能降能通”的论点,揭示了辛开苦降法的实质内涵,使辛开苦降法渐臻完善。
2 辛开苦降法在小儿咳喘中的应用
导师王素梅教授经过长期临床实践,以小儿“肺常不足,脾常虚”的生理特点为基础,治疗外感疾病的同时注重调理脾胃,升清降浊。
脾胃同居中焦,为气机升降之枢纽,脾升胃降,枢纽运转,清阳上升,浊阴下降,共同维持人体气机之运行,为后天之本。
小儿肺炎喘嗽不同以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其同时影响至中焦脾胃的并病愈见频繁。
小儿机体和功能都较脆弱,对疾病的抵抗力较差,加以幼儿寒暖不能自调,乳食不知自节,故外易六淫所侵,内易为饮食所伤,往往蕴生痰热,阻塞气机,升降失司,清浊失调,从而百病滋生,变幻莫测。
外邪由口鼻或皮毛而入,侵犯肺卫,肺失宣降,清肃不行,闭郁不宣,化热烁津,炼液成痰,阻于气道,肃降无权,出现发热、咳嗽、气喘、痰鸣等肺气闭塞之证,发为咳喘。
嗜食肥甘,脾虚生痰,痰热上壅,加重痰阻,滞于肺络,阻于气道,肺气上逆,轻则咳逆频作,
甚则气逆喘息。
子病及母,脾气失司,胃失和降,浊气停聚,大肠之气不得下行,继之出现腹胀、便秘等腑实证候。
此属肺胃同病,决非麻杏石甘汤之类所能解决。
“外邪宜辛胜,里邪宜苦胜”,宗“郁非辛不开,火非苦不降”之旨,运用辛开苦降,豁痰宣闭,上病中取,疏其邪,除其痰,泄其热,降其气,则气机畅通,升降自如,诸证自解。
运用辛开苦降法治疗小儿咳喘效果显著,体现了王素梅教授治疗疾病以脾胃为本的指导思想。
3 病案举例
病案1:吴某,女,10岁。
发热、咳嗽2 d。
于20090110初诊。
症见发热,汗出不畅,咳嗽有痰,气急,胸闷胀满。
查体:体温38 ℃,咽红,双扁桃体Ⅱ度,无脓性分泌物,舌苔黄腻,脉滑数,听诊双肺底湿啰音。
血常规示:白细胞5.96×109/L,中性粒细胞53.3%,淋巴细胞31%;X线示:肺纹理增多、紊乱,右肺可见小片状阴影。
王素梅教授诊为肺炎喘嗽,认为感受外邪,入里化热,肺失清肃,灼津炼液成痰,以致热毒壅盛,痰闭肺窍。
予辛开苦降,豁痰宣闭,调和阴阳,肺胃同治。
方药如下:炙麻黄、杏桃仁各6 g,生石膏30 g(先下),生草、黄芩各6 g,干姜2 g,半夏、五味子各6 g,紫苑、莱菔子、厚朴、枳实各10 g,鱼腥草15 g,黛蛤散10 g(包),3剂,水煎服,早晚分服。
20090113二诊。
2剂后,热退,3剂已,惟咳嗽有痰,舌红苔黄,脉滑。
上方去生石膏、生草、紫菀,加陈皮、胆南星各6 g,天竺黄10 g,加重化痰之功,5剂后,病愈。
按:王素梅教授谨守病机,运用辛开苦降,宣肺开闭,降逆散痞,寒热并调。
黄芩性味苦寒,一治郁热在上,一疗脾胃内陷之热;半夏、干姜性味辛温辛热,一去胸中痞满,一疗痰水气滞,宣通内郁之痰浊;加枳实逐痰水破结实,直导胸中之滞,宽中降气逐痰,开中焦之痰实,以通宣肺气之闭,使里结客邪无所依附而自解。
《内经》云:“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阳味出上窍,阴味出下窍”,辛药升散其闭,达邪于外,苦药平降其亢,泄邪于里,苦辛合用,升清降浊,畅通气机,共奏调理阴阳之功。
病案2:孙某,男,3岁。
咳嗽2 d,喘息半日。
于20090530初诊。
患儿2 d前受凉后出现咳嗽,有痰,流涕,无发热,家长未予治疗。
半日前出现喘息,呼吸急促,自行吸入万托林后喘息明显好转,急来就诊。
现咳嗽,喉间痰鸣,微喘,无发热。
查体:面色可,咽红,双扁桃体Ⅱ度,无脓性分泌物,听诊双肺呼吸音低,可闻及哮鸣音,呼气时明显。
舌尖红,苔白腻,指纹红。
血常规示:白细胞8.55×109/L,中性粒细胞72.4%,淋巴细胞15.7%。
哮喘病史2年。
王素梅教授认为本证由外感风寒而发,外寒内饮是其基本病机。
以温肺散寒,化痰定喘为治疗原则,方药如下:苏子、莱菔子、葶苈子、化橘红各10 g,炙麻黄5 g,细辛3 g,乌梅、地龙各10 g,黄芩、炙杷叶各6 g,鱼腥草12 g,五味子6 g,炙百部10 g,全瓜蒌6 g,5剂,水煎服,早晚分服。
按:王素梅教授认为,小儿易虚易实,易寒易热,辨证论治不可纯寒纯热,纯补纯消。
此患儿为感受外邪,肺气郁闭,清肃失职,痰
堵胸宇所致,治疗采用辛开苦降,豁痰宣闭,上病中取。
方中轻浮微辛之麻黄专疏肺郁,宣开肺气;微苦清降之苏子、葶苈子、莱菔子、瓜蒌泻上逆之肺气,豁痰开其壅塞;细辛温肺化饮,与五味子相伍,一酸一辛,一收一散;乌梅、地龙解痉祛痰平喘。
诸药合用,温肺散寒,化痰定喘,使被痰湿内阻之阳气得以宣畅,无不愈之虑。
辛开苦降药物配伍中,辛先入肺,宣肺利气,开其毛窍,祛邪外出,能开能通,即所谓“辛能疏通,宣导而行之”;苦先入心,可平其热,泄邪于内,能降能泄,所谓“苦降其逆”。
辛苦兼施,温清并用,一阴一阳,一升一降,一开一泄,有机结合,互相制约,则辛开无劫阴之弊,苦泄无碍阳之害,邪去而不伤正,共奏泄热通阳、燥湿化痰、通降气滞、消除痞满之效。
苦辛并用,一宣一降,使闭郁之肺气宣降条达,阻滞之痰浊消散清化。
此在八法中属和法,在四气中属寒热,在五味中属辛苦,在升降浮沉中属升降,治疗气机逆乱,阴阳不和之临床见症。
导师王素梅教授集多年临床之心得,认为根据辛开苦降法的组成原则,药物的选择上不应只局限于苦寒之芩、连和辛温之姜、夏,凡辛味药发散表邪和苦味药燥湿泄热同伍,均可归于辛开苦降的范畴,均具有寒热并调,升清降浊,调理阴阳的作用。
但临床应用中必须掌握痰热内羁,肺胃同病,咳逆痰壅,胸满腹胀,舌苔白腻,脉象弦滑才可应用,如果喘咳痰鸣,面色青紫,泛吐痰沫,脉象沉细的虚痰上泛之症,又宜温振胃阳,那就不适合辛开苦降了。
且苦辛之药剂量不宜过大,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中言:“微苦以清降,微辛以宣通”,苦、辛之“微”亦意在此。
大苦沉寒,损伤脾胃,辛
温火热,可致口燥咽干,因此苦辛之味,量适而止。
【参考文献】
[1] 南淑玲,王灿晖,杨进.王灿晖运用辛开苦降法治疗杂病经验[J].湖北中医杂志,2002,24(4):1516.
[2] 岳旭东.初探仲景辛开苦降法[J].光明中医,2002,18(6):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