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教案
- 格式:docx
- 大小:17.33 KB
- 文档页数:4
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艺术歌曲说课稿
《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艺术歌曲》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艺术歌曲》是人民音乐出版社高中音乐鉴赏教中的内容。
这一章节介绍
了浪漫派音乐的不同题材与音乐特点。
本课重点认识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音乐特点与思想性,尤其剖析了作为艺术歌曲中不可或缺的钢琴伴奏部分,本课时是接下来学生对浪漫派器乐体裁作品学习的前奏。
根据对教材的分析,在新课改理念指导下,我特制订如下三维目标:(1)学习演唱舒伯特艺术歌曲《鳟鱼》,欣赏艺术歌曲《魔王》等,把握艺术歌曲的音乐特点与思想性。
(2)通过教师演唱、启发、学生演唱、探究等过程与方法,学生充分参与课堂。
(3)体会艺术歌曲中人声与钢琴伴奏的相互关系,初步理解艺术歌曲中钢琴伴奏的重要意义。
根据如上阐述,我指定本课重难点如下:
本课重点是:学习演唱舒伯特艺术歌曲《鳟鱼》,欣赏艺术歌曲《魔王》,把握艺术歌曲的音乐特点与思想性。
本课难点是:体会艺术歌曲中钢琴伴奏的重要意义,增强学生对艺术歌曲欣赏、演唱的兴趣。
二、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小学与初中的音乐学习已经具备了基础的音乐理解力与感受力。
他们正直青春期,这个年
龄段是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社会道德、伦理等观念逐渐形成。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情感需求强烈而不稳定,音乐教育恰恰是一种独特的审美性、情感性的教育,富有感染力的音响会丰富学生内心对美的理解,而音乐作品深层次的内涵与思想性也会随着音乐体验潜移默化影响学生的生活态度。
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教案第一章:舒伯特简介1.1 生平背景出生与逝世时间出生地点:奥地利维也纳音乐世家音乐成就与逝世原因1.2 音乐贡献歌曲创作:数量庞大,开创艺术歌曲新领域交响乐:未被充分认可的领域室内乐:钢琴小品与室内乐创作第二章:舒伯特的音乐风格2.1 艺术歌曲风格特点诗歌与音乐的紧密结合旋律优美、感情丰富富有表现力的伴奏形式多样:liederkreis、song cycle等2.2 交响乐风格特点旋律优美、形式自由色彩丰富的乐队编配充满激情与力量2.3 室内乐风格特点钢琴与小提琴、大提琴等乐器的默契配合音乐细腻、情感真挚第三章:舒伯特的代表作3.1 艺术歌曲代表作品《魔王》《野玫瑰》《菩提树》《鳟鱼》《小夜曲》3.2 交响乐代表作品《未完成交响曲》《伟大交响曲》3.3 室内乐代表作品《钢琴三重奏》《弦乐五重奏》第四章:舒伯特的创作方法4.1 歌曲创作方法选取诗歌:重视诗歌的文学价值与音乐表现旋律创作:自然流畅、富有表现力伴奏编写:与人声紧密结合,丰富歌曲情感4.2 交响乐创作方法主题发展:动机发展、变奏手法结构布局:严谨且自由乐队编配:色彩丰富、层次分明4.3 室内乐创作方法旋律与伴奏:默契配合,展现各自特色音乐对话:平等交流、充满活力第五章:舒伯特的艺术歌曲演唱技巧5.1 声乐技巧呼吸控制声音投射音色变化5.2 语言表达歌词理解语调、语气把握情感传达5.3 表演风格忠实原谱:尊重作曲家的创作意图个性化诠释:体现演唱者独特风格氛围营造:营造歌曲所描绘的情感氛围第六章:舒伯特的交响乐演奏技巧6.1 乐团编排与声部平衡乐器组合与音响效果声部之间的关系与层次6.2 指挥与演奏风格指挥家的解读与表达演奏风格的选择与呈现6.3 交响乐的动态与表情速度、力度、音色的变化情感与氛围的营造第七章:舒伯特的室内乐演奏技巧7.1 室内乐的协作与沟通演奏者之间的默契与配合角色分配与旋律传递7.2 钢琴与弦乐器的对话钢琴伴奏与旋律乐器的关系弦乐四重奏与钢琴协奏曲的演奏特点7.3 室内乐的演奏风格与技巧忠实原谱与个性化诠释情感表达与技术要求的平衡第八章:舒伯特的艺术歌曲与交响乐的比较8.1 音乐形式与风格对比艺术歌曲与交响乐的结构差异音乐语言与表现手法的异同8.2 诗歌与音乐的结合艺术歌曲中诗歌的文学价值交响乐中主题的发展与变奏8.3 舒伯特作品在不同体裁中的相互影响艺术歌曲对交响乐的影响交响乐对艺术歌曲的渗透第九章:舒伯特音乐教育的意义与价值9.1 舒伯特作品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歌曲技巧的培养与训练诗歌表达能力与音乐感知力的提升9.2 舒伯特作品在器乐教学中的应用钢琴演奏技巧与伴奏编配室内乐演奏能力的培养9.3 舒伯特音乐对音乐文化的影响艺术歌曲与交响乐的传承与创新音乐审美与鉴赏能力的提升第十章:总结与展望10.1 舒伯特音乐的艺术价值歌曲、交响乐、室内乐的贡献音乐风格与创作手法的创新10.2 舒伯特音乐在当今社会的意义音乐教育与演奏实践的启示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10.3 对舒伯特音乐研究的展望深入挖掘舒伯特作品的艺术内涵探讨舒伯特音乐与其他音乐流派的关系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一:舒伯特的生平背景及其音乐贡献舒伯特的生活年代及其音乐成就对后世的影响。
《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教案【教材分析】欣赏一:《魔王》,原为德国文学家歌德的一首叙事诗,描写的内容是:父亲怀抱着生病的孩子,策马奔驰在黑暗的森林中,魔王用尽各种办法引诱和威逼孩子,父亲竭尽全力安慰、保护孩子,但孩子依然惊恐而死。
这首歌是舒伯特18岁时创作的。
歌曲采用通谱歌的创作手法,一气呵成,具有十分宏大的气势。
曲中通过不同的旋律音调,分别体现了叙述者、父亲、孩子及魔王四个不同的角色。
钢琴伴奏以马蹄急奔的节奏,贯穿全曲。
欣赏二:《鳟鱼》,是舒巴尔特的一首抒情诗,由于政治原因,当时作者被关进监狱,为了表达他向往自由的心情,写了许多抒情诗。
舒伯特写这首歌,是在1817年夏天,他也对当时社会环境不满,因此很快就写成了这首歌,后来由这首歌作素材,谱写了《鳟鱼五重奏》。
欣赏三:《菩提树》,选自声乐套曲《冬之旅》,歌曲描写了一个流浪者的形象,充满忧郁、凄凉的气氛。
引子用了一连串的三连音,描写寒风吹动树叶。
然后是甜蜜的回忆和痛苦的现实。
最后希望回到故乡找平安。
相关知识:艺术歌曲:作曲家为某种艺术表现的目的,根据文学家诗作而创作的歌曲,多为独唱,一般都有精心编配的的钢琴伴奏。
对演唱技巧有较高的要求。
声乐套曲,由若干首内容有某些关联的声乐曲组成的套曲,同一诗人所作,但每首各自独立。
【教学目的】1、聆听《魔王》、《鳟鱼》及《菩提树》,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认识歌曲所表现的思想内容,感受、体验并初步理解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风格。
2、掌握有关“艺术歌曲”、“声乐套曲”的基础知识,初步认识、了解舒伯特的生平及其艺术歌曲【教学重点】:《魔王》的欣赏。
包括其角色的划分、人物的形象;音乐所表现出的气氛与情感。
【教学难点】;归纳《鳟鱼》各段的内容、体现的人物情感,并哼唱歌曲。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播放一首同学们熟悉的乐曲,《小夜曲》营造气氛。
一、本课知识点介绍1、导言,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课前让同学们分组搜集关于艺术歌曲、声乐套曲、以及舒伯特的生平,不知大家准备了没有?同学们是怎么搜集的?2、请各组代表展示搜集的内容A、艺术歌曲概念及特点(教师做出评价并总结艺术歌曲的特点:歌词多采用名家诗作,伴奏占有重要地位,通常用钢琴伴奏,对演唱技巧要求较高)问题:我国有没有艺术歌曲?大家知道那些?教师总结:教师总结中国的艺术歌曲(在我国赵元任、黄自等写过不少艺术歌曲,如《教我如何不想他》,《思乡》等)(此环节拓宽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B、声乐套曲(教师做出评价并总结声乐套曲是内容有某些关联,由同一诗人作词的声乐曲组成,题材内容是同一的,但每首歌各自独立。
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教案第一章:引言1.1 课程背景1.2 课程目标1.3 教学方法1.4 教学内容第二章:舒伯特生平简介2.1 舒伯特的时代背景2.2 舒伯特的音乐生涯2.3 舒伯特的艺术歌曲成就第三章:舒伯特艺术歌曲的特点3.1 旋律优美动人3.2 诗歌与音乐的完美结合3.3 丰富的情感表达3.4 钢琴伴奏的独到之处第四章:舒伯特艺术歌曲的代表作4.1 《魔王》4.2 《野玫瑰》4.3 《圣母颂》4.4 《小夜曲》4.5 《菩提树》第五章:欣赏与分析5.1 欣赏方法指导5.2 歌曲分析练习5.3 学生分享与讨论教学评价: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对舒伯特的生平及其艺术歌曲特点有更深入的了解,能够欣赏并分析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魅力所在。
第六章:舒伯特歌曲的演唱技巧6.1 声乐技巧6.1.1 呼吸控制6.1.2 音准与节奏6.1.3 音色与共鸣6.2 语言表达6.2.1 歌词的理解与感受6.2.2 情感的传达6.3 表演风格6.3.1 舒伯特的创作风格6.3.2 时代背景与演唱风格的关系第七章:钢琴伴奏的特点与弹奏技巧7.1 钢琴伴奏的旋律性7.2 和声与伴奏的关系7.3 节奏与力度7.4 动态与表情7.5 弹奏技巧与练习第八章:舒伯特艺术歌曲的表演实践8.1 声乐与钢琴的协调8.2 舞台表现与情感传达8.3 角色定位与塑造8.4 舞台实践与反馈第九章:舒伯特艺术歌曲的国内外演绎现状9.1 国内外演唱舒伯特艺术歌曲的知名艺术家9.2 不同演绎风格的特点与比较9.3 当代舒伯特艺术歌曲的演绎趋势10.2 学生作品展示与评价10.3 舒伯特艺术歌曲的拓展学习10.4 推荐阅读与欣赏教学评价: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舒伯特艺术歌曲的演唱技巧,具备一定的钢琴伴奏能力,了解国内外舒伯特艺术歌曲的演绎现状,能够独立完成舒伯特艺术歌曲的表演,并对舒伯特艺术歌曲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感悟。
重点和难点解析六、舒伯特歌曲的演唱技巧呼吸控制:如何通过正确的呼吸技巧来支持歌声,保持音准和节奏的稳定。
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魔王》教学设计一、课标解读课标指出,音乐鉴赏主要通过聆听和感受音乐及对音乐历史与文化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评价、判断能力,是增进学生文化素养的主要渠道。
本节课主要是通过聆听、分析艺术舒伯特的艺术歌曲《魔王》,让学生感受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魅力,了解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特点。
二、教材分析舒伯特是欧洲音乐浪漫史上被誉为“歌曲之王”的音乐家,在18岁那年,他创作了《魔王》,5年后出版商才勉强同意发表,条件是:不付稿费。
他一生创作了大量的音乐作品:其中,歌剧14部,交响曲9部,合唱100多首,歌曲600多首。
其中最著名的作品有:《魔王》《鳟鱼》《菩提树》等。
鉴赏这首作品的重点是聆听、感受和体验,通过分析作品进一步理解作品表达的情感。
也通过这首作品了解浪漫主义时期音乐作品的风格特征。
三、学情分析高中学生具有理性分析能力,尽管作品生疏,但相信学生能够逐步的接受并喜欢这首世界佳作。
四、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了解肖邦,聆听、分析《魔王》,感受、体验其音乐情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建立起对亲人、朋友等一切的美好事物的挚爱之情,进而养成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思考并规划美好人生。
2.过程与方法:①.体验。
完整而充分地体验《魔王》,学生在音乐形态与音乐情感积极体验中,教师启发学生充分展开联想与想象,爱护和鼓励学生在音乐体验中的独立见解。
②.比较。
通过分析《魔王》每个角色表达的情感进行比较,培养学生分析和评价音乐的能力。
③.探究。
引导学生对艺术歌曲《魔王》的研究与创造活动,用开放式、问题式和研究性的学习方法,以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④.合作。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引导学生与同学与老师的合作交流,增强协作能力和团队意识,培养集体主义精神。
3.知识与技能:①.通过欣赏钢琴曲《魔王》,进一步认识浪漫主义音乐的风格特征。
②.通过学唱三个角色的旋律,参与教学中的表演及创作活动,培养多元联系后的创作能力。
《舒伯特的歌曲》教案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舒伯特艺术歌曲的美妙,增加学习音乐的热情。
过程与方法:通过演唱、欣赏、小组合作等方法,增强音乐表现力、音乐感知能力。
知识与能力:了解艺术歌曲的特点,并能感知歌曲的深刻内涵。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感受舒伯特歌曲的魅力教学难点:了解艺术歌曲的特点。
三、教学方法演唱法、聆听法、谈话法(一)新课导入:谈话导入:展示舒伯特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作者,并顺势介绍舒伯特作为歌曲之王,一生写了600多首艺术歌曲,其歌词许多选自歌德、席勒、海涅等著名诗人的诗作,在艺术歌曲的领域上的成就颇高。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舒伯特的作品,去感受他作品中的音乐魅力吧,一起学习《舒伯特的歌曲》。
(二)新课讲授1、播放《魔王》,并思考歌曲中描绘了怎样的故事情节?塑造了几个人物角色?明确:学生回答,教师总结2、提问:由几个人演唱?明确:对学生回答设误,并补充:一人演唱多个角色。
引出艺术歌曲的第一个特点【对于演唱者的技巧要求较高】3、再放歌曲,并思考:歌曲的氛围和情绪是怎样的?明确:生(紧张慌张。
一直有声音哒哒哒地响。
)师总结:艺术歌曲的第二个特点:追问:如果没有三连音会有这样紧张的特点么?(显然没有,因此)【钢琴伴奏有重要作用,是歌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4、播放《鳟鱼》,引导学生感受乐曲的情绪特点?明确:生动、轻松、活跃(补充介绍歌曲内容)5、引导学生思考:《魔王》和《鳟鱼》的作词人有什么共同之处?明确:都是知名的文坛大家:歌德、舒巴尔特。
顺势引出艺术歌曲第三个特点:【歌词往往采用名家诗作】(三)巩固提高1、播放《菩提树》歌曲,小组讨论:《菩提树》的艺术特点体现在那些方面?明确:歌词都是名家诗作;钢琴伴奏三连音体现摇动树梢的感觉(432);对演唱者的技巧要求也很高。
四、小结作业师生总结。
(艺术歌曲的三个特点)。
上网搜集关于中国的艺术歌曲,下节课交流分享。
五、板书设计舒伯特的歌曲特点:对于演唱者的技巧要求较高钢琴伴奏有重要作用,是歌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歌曲往往采用名家诗作。
《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姓名:科目:高中音乐单位:《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一)教学内容: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二)教材分析:本课通过对舒伯特的几首代表作品的欣赏了解,让学生感受、体验歌曲所表现的思想内容,并对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风格特征做初步理解,体会浪漫派音乐的风格特点,进而认识浪漫主义音乐在这方面的表现。
(1)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首先听赏音乐,感受,体会,理解舒伯特的音乐及所表现的思想内容,进而表现、创造音乐,达到激发学生音乐兴趣的目的。
(2)注重学生的参与意识。
(3)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创造力。
(三)学情分析:高中生具有一定的文化素养和知识的积累。
通过音乐课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一定的音乐知识,具备的一定的音乐鉴赏能力。
课前学生已搜集了有关舒伯特及艺术歌曲的相关资料,更有利于课堂间学习交流。
(四)教学目标(1)过程与方法聆听舒伯特艺术歌曲《鳟鱼》和《菩提树》,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
(2)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舒伯特及“艺术歌曲”“声乐套曲”等音乐知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作者作品的思想内容。
(五)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聆听舒伯特的艺术歌曲《菩提树》、《鳟鱼》,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
并学唱《鳟鱼》主题。
难点:感受歌曲的思想内容,及了解“艺术歌曲”“声乐套曲”等(六)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等。
(七)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音像资料,钢琴等。
学生:做好预习《鳟鱼》歌谱,学唱旋律。
(八)教学过程教学反思:通过本节两首首舒伯特艺术歌曲的欣赏学习,相信学生对舒伯特以及他的艺术歌曲已有一定的印象了解,舒伯特属于浪漫派的一员,浪漫主义者们总是不满足于真实的现状,总是力求挖掘出理想中的美,并同现实中的丑形成鲜明对比。
《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本课学习主题为“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
我们将通过学习舒伯特的艺术歌曲,了解其创作背景、风格特点及对后世音乐的影响,从而感受艺术歌曲的魅力,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二、学习目标1. 知识与理解:掌握舒伯特的生平简介及其在音乐史上的地位,了解艺术歌曲的定义及特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演唱、分析等方法,感受舒伯特艺术歌曲的旋律美、词曲结合的巧妙之处。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艺术歌曲的热爱,提高音乐审美能力,激发对音乐的创新和创作欲望。
三、评价任务1. 课堂表现评价:学生能否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主动发表自己对舒伯特艺术歌曲的理解和感受。
2. 作品欣赏评价:学生能否准确分析舒伯特作品的音乐风格、词曲关系及艺术价值。
3. 创作能力评价:学生能否在课后完成一项与舒伯特艺术歌曲相关的音乐创作或演唱表演。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舒伯特著名作品的音乐片段,引导学生进入音乐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介绍舒伯特的生平、艺术歌曲的定义及特点,让学生对学习内容有初步了解。
3. 作品欣赏:分阶段播放舒伯特的艺术歌曲,引导学生从旋律、词曲关系、情感表达等方面进行分析。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魅力所在,分享自己对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5. 总结反馈:教师总结学生的讨论内容,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舒伯特艺术歌曲的内涵。
五、检测与作业1. 课堂检测:通过小测验或问答形式,检测学生对舒伯特生平及艺术歌曲特点的掌握情况。
2. 作业布置:(1)要求学生课后收集舒伯特的其他艺术歌曲作品,并选择一首进行深入分析。
(2)鼓励学生尝试创作一首简单的艺术歌曲,以自己的感受为词,或选择合适的词进行谱曲。
(3)组织学生进行一次小型音乐会,演唱舒伯特的艺术歌曲或自己创作的作品,展示学习成果。
六、学后反思1. 教师反思:教师在课后应反思本课的教学效果,分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教学设计清远市龙丽英指导教师:黄利滨、胡雪婷1、教学理念音乐是声音的艺术,本课注重“感性”的直接情感体验,引导学生聆听作品,直接感受作品的感情色彩,结合“理性”的赏析,让学生分析、理解产生这些情感色彩的手法,技法学生从表面到深入的对音乐的兴趣。
2、教材分析作品《魔王》原位德国文学家歌德的一首叙事诗,始终所描述的内容是:父亲怀抱着生病的孩子,策马奔驰在黑暗的森林里,居住在老树洞穴里的幽灵——魔王,用尽各种办法引诱和威逼孩子,父亲竭尽全力安慰、保护孩子,但孩子依然惊恐而死,马蹄停歇,父亲陷入悲痛的深渊。
歌曲采用通谱歌的创作手法,曲种通过不同的旋律音调,分别体现了叙述者、父亲、孩子及魔王四个不同的角色,音乐都采用不协和音来表现其紧张、恐惧的心理。
钢琴伴奏以马蹄疾奔的节奏贯串全曲,低声部一再出现风声,呈现出寒风飒飒、黑夜沉沉的自然景象,渲染出一种咄咄逼人的阴森气氛。
最后,马蹄声歇,奔驰终止,孩子却已死在父亲的怀中。
宣叙调似的旋律及两个特别强的和旋,表现了父亲精疲力竭、悲痛欲绝的痛苦心情。
作品《菩提树》是声乐套曲《冬之旅》在第五首,表现流浪者回忆过去的生活,那绿树荫下的甜蜜美梦使自己陶醉,尽管流浪者的前途茫茫,但他依然心怀着一线希望:回到故乡找平安。
3、教学目标(一)聆听《魔王》、《菩提树》,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认识歌曲所表现的思想内容,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感受、体验并掌握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风格特征。
(二)掌握有关“艺术歌曲”、“声乐套曲”的基本知识,了解舒伯特的生平及其重要的代表作品,初步了解浪漫主义乐派的风格特点。
(三)运用对艺术歌曲音乐风格的理解,结合文学进行自我展示,提升音乐与文学结合的认识。
四、教学重难点赏析两首作品,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与认识歌曲所表现的思想内容,并归纳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风格特征。
五、教学课时:1课时六、教学用具:多媒体、钢琴七、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教师弹唱舒伯特《小夜曲》,提出问题:1、这首歌曲属于通俗歌曲、艺术歌曲还是宣叙调?(教师口述通俗歌曲与宣叙调的概述)导出艺术歌曲2、这首歌曲是谁创作的?导出舒伯特导出课题《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二)新课教授1、《魔王》(1)初步了解浪漫主义乐派的特点与代表人物,了解舒伯特生平及重要代表作品,认知为什么被誉为“歌曲之王”。
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教案第一部分:引导学生了解艺术歌曲1.1 课程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深入了解艺术歌曲这一音乐形式,能够分辨和欣赏不同类型的艺术歌曲,掌握艺术歌曲的基本表现手法和情感表达方式。
1.2 学习内容•掌握艺术歌曲的基本表现手法和情感表达方式;•感受艺术歌曲不同类型的表达手法;•探究人音版艺术歌曲的特点。
1.3 学习方式•听力辨析•课堂互动•个人思考1.4 预备知识•对艺术歌曲的基本认识;•对音乐表现手法和情感表达方式的基本认识;•对人音版音乐的基本概念。
第二部分:教学内容2.1 艺术歌曲的表现手法艺术歌曲是一种融合了音乐和词语的音乐形式,其表现手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1 旋律表现艺术歌曲的旋律通常是由简单旋律片段组成的,以呈现情感和表达歌词内容。
旋律通常会体现出歌曲的节奏、韵律和情感元素。
2.1.2 曲式结构艺术歌曲的曲式结构通常比较简单,由几段主要旋律片段组成,这些片段通常会进行一些简单的变化,以适应歌词的内容和情感表达。
2.1.3 歌词表现歌词通常是艺术歌曲最重要的表现手法之一,因为它可以让听众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歌曲的情感表达。
歌词可以直接表达情感,也可以通过旋律的表现来传递情感。
2.2 艺术歌曲的情感表达艺术歌曲的情感表达通常比较深刻和多层次,其表达手法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2.2.1 歌词反映歌词中充满了对生命、爱情、友情等复杂情感的反映,歌词的表现可以自由地描绘各种情感,深入人心。
2.2.2 旋律传递艺术歌曲的旋律不仅能够表达情感,同时也可以渲染情感并吸引听众的注意力。
艺术歌曲的旋律通常很易记,不能因此而觉得眼前的艺术歌曲会因此而失去深度,考察学生如何欣赏别样深度。
2.2.3 演唱表现演唱细节是艺术歌曲的表现手法之一,比如音量的大小,音调的抑扬顿挫等。
演唱将演唱者对歌曲情感的理解和表达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
2.3 人音版艺术歌曲的特点人音版艺术歌曲是指用人声去表现乐器的音色和音效,与演奏的艺术歌曲不同,人音版艺术歌曲通常不需要乐器伴奏,其特点在于:2.3.1 人声运用人声是表达艺术歌曲的核心,它可以通过振动喉咙、发出变化的音调和音量等方式表达歌曲的情感和情感表达。
学情分析高中的学生对流行歌曲比较熟悉,对经典的艺术歌曲,虽然有可能接触到,但真正了解的并不多。
效果分析:由于我校学生大多没有受过专业的音乐训练,学生的接受能力有别,对于有特长的学生,我会尽量给予他们展示的机会,在教学中,有些学生能通过点拨就可以学会,而有些学生则要进行反复的训练。
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同学们对音乐有了基本欣赏的能力,了解到音乐不仅仅是好听或是不好听那么简单。
今天这节课内容很多,但是重点性很强,可以通过聆听,分析和教唱让学生们了解课题内容,掌握重点和难点,通过多次的互动和聆听让学生们在兴趣中愉快记忆,我相信学生们一定会在快乐中进行学习。
教材分析本课主要内容是舒伯特的三首艺术歌曲《魔王》、《鳟鱼》和《菩提树》,其中《魔王》是歌德的叙事诗,通过分段欣赏细致分析总结艺术歌曲特点。
《鳟鱼》是舒伯特根据诗人舒巴尔特的抒情诗《鳟鱼》创作的。
当时舒巴尔特因为政治原因,被关进监狱,为了表达他向往自由的心情而创作了这首《鳟鱼》。
这首歌曲寓意深刻,抒情性和旋律表现力强,表现手段和创作技巧比较复杂,突出反映了艺术歌曲的典型特点,是艺术歌曲成熟的标志,影响广泛而深远。
《菩提树》以情感为线索,总体欣赏感受艺术歌曲特点。
1、艺术歌曲的特点: 1、2、3、4、5、6、2、声乐套曲:3、舒伯特被称为(),代表作()()()。
教学反思:1、本节课内容量较大,如果在上课时把握不好教学环节,有可能无法完成教学任务,从今天的教学来看,按计划完成了教学任务,而且效果很好。
2、本节课能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积极接受知识,在欣赏《魔王》《鳟鱼》时,学生和老师深情并茂的的表演都能打动学生。
3、不足的是,(1)教唱部分平日加强练习。
(2)应该让学生更加细致的预习,查找有关本课的音乐知识,这样学生更容易接受知识,积极配合。
(一)聆听《魔王》、《鳟鱼》及《菩提树》,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认识歌曲所表现的思想内容,感受、体验并初步理解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风格特征。
《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教学内容:音乐鉴赏第九单元第十六节(人音版)教学目标:1、欣赏歌曲《魔王》初步感受四个角色不同的音色特点及情感,并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分析和体验,进而探究艺术歌曲的特点。
2、通过听、唱、讲解与体验,让学生初步认识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歌曲之王”——舒伯特。
3、通过对《魔王》、《鳟鱼》、《菩提树》三首歌曲的听赏与分析,希望学生能够喜欢上艺术歌曲,喜欢上舒伯特。
4、通过歌曲欣赏,让学生自主分析艺术歌曲特点,在分析过程中,进一步掌握艺术歌曲,并了解钢琴五重奏。
教学重点:歌曲赏析教学难点:归纳艺术歌曲特点教学过程一、导入播放歌曲《摇篮曲》,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有同学知道这首歌曲的作者吗?简介作者——舒伯特(奥地利作曲家)二、新授1、《魔王》欣赏⑴初步听赏作品,了解故事梗概。
一个狂风之夜,父亲怀抱着生病的儿子,策马奔驰在黑夜的森林里,魔王不断的诱惑他,威逼他,父亲竭尽全力的保护孩子,安慰孩子,然而孩子最后还是死在父亲的怀抱里。
⑵分析作品完成表格。
⑶结合四个角色不同的音色特点,再次听赏。
2、《鳟鱼》欣赏⑴《鳟鱼》作品简介。
《鳟鱼》这首歌曲是舒伯特创作的一首艺术歌曲,歌词取材于一首浪漫诗,作者用渔夫比作当时的统治者,用小鳟鱼比作人民群众,表达了对统治者的不满和对自由的向往。
⑵分段赏析童声合唱《鳟鱼》①天真活泼的小鳟鱼在清亮的水中嬉戏。
②鱼夫向小鳟鱼下毒手,作者期望河水清流以免小鱼遭殃。
③鱼夫把水搅浑,并且钓起了小鳟鱼。
④表现作者对鳟鱼的同情及激动的心情,以及小鳟鱼对自由的向往。
⑶再次完整欣赏童声合唱《鳟鱼》.⑷观看钢琴五重奏《鳟鱼》录相片断。
⑸配合图片,讲解什么是“钢琴五重奏”.⑹分部赏析钢琴五重奏《鳟鱼》.3、《菩提树》欣赏⑴欣赏《菩提树》,并提出问题:这首歌曲的旋律怎么样?表达了作曲家怎样的心情?《菩提树》选自声乐套曲《冬之旅》。
这首歌旋律抒情、朴实,感情亲切,表现了一个被恋人抛弃、孤独地流浪异乡的人,回忆起家乡门前那棵茂密的菩提树以及曾有过的幸福时光,表达了主人公期盼找寻到安宁的心情。
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教案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教学内容:音乐鉴赏第九单元第十六节(人音版)教学目标:1、欣赏歌曲《魔王》初步感受四个角色不同的音色特点及情感,并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分析和体验,进而探究艺术歌曲的特点。
2、通过听、唱、讲解与体验,让学生初步认识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歌曲之王”——舒伯特。
3、通过对《魔王》、《鳟鱼》、《菩提树》三首歌曲的听赏与分析,希望学生能够喜欢上艺术歌曲,喜欢上舒伯特。
4、通过歌曲欣赏,让学生自主分析艺术歌曲特点,在分析过程中,进一步掌握艺术歌曲,并了解钢琴五重奏。
教学重点:歌曲赏析教学难点:归纳艺术歌曲特点教学过程一、导入播放歌曲《摇篮曲》,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有同学知道这首歌曲的作者吗简介作者——舒伯特(奥地利作曲家)二、新授1、《魔王》欣赏⑴初步听赏作品,了解故事梗概。
一个狂风之夜,父亲怀抱着生病的儿子,策马奔驰在黑夜的森林里,魔王不断的诱惑他,威逼他,父亲竭尽全力的保护孩子,安慰孩子,然而孩子最后还是死在父亲的怀抱里。
⑵分析作品完成表格。
⑶结合四个角色不同的音色特点,再次听赏。
2、《鳟鱼》欣赏⑴《鳟鱼》作品简介。
《鳟鱼》这首歌曲是舒伯特创作的一首艺术歌曲,歌词取材于一首浪漫诗,作者用渔夫比作当时的统治者,用小鳟鱼比作人民群众,表达了对统治者的不满和对自由的向往。
⑵分段赏析童声合唱《鳟鱼》①天真活泼的小鳟鱼在清亮的水中嬉戏。
②鱼夫向小鳟鱼下毒手,作者期望河水清流以免小鱼遭殃。
③鱼夫把水搅浑,并且钓起了小鳟鱼。
④表现作者对鳟鱼的同情及激动的心情,以及小鳟鱼对自由的向往。
⑶再次完整欣赏童声合唱《鳟鱼》。
⑷观看钢琴五重奏《鳟鱼》录相片断。
⑸配合图片,讲解什么是“钢琴五重奏”。
⑹分部赏析钢琴五重奏《鳟鱼》。
3、《菩提树》欣赏⑴欣赏《菩提树》,并提出问题:这首歌曲的旋律怎么样表达了作曲家怎样的心情《菩提树》选自声乐套曲《冬之旅》。
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教案第一篇: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教案《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一、教学目标:1.通过聆听《魔王》、《鳟鱼》、会唱《鳟鱼》,了解歌曲内容,创作背景,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认识歌曲所表现的思想内容,并初步理解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风格特征。
2.掌握有关“艺术歌曲”、的基础知识,初步认识、了解舒伯特的生平及重要的代表作品。
3.通过对舒伯特作品的初步理解,了解我国的一些艺术歌曲。
二、教学重点:1、《魔王》的欣赏。
包括角色的划分、人物的形象;音乐所表现出的气氛与情感;歌曲的整体效果。
2.会唱《鳟鱼》。
三、教学难点:归纳《鳟鱼》的各段内容、体现的人物情感所运用的音乐语言及树立的音乐形象。
四、教学准备:音乐作品《鳟鱼》简谱、歌曲视频五、教学过程:1、谈话导入 1 师:同学们好!有这样一首歌,同学们应该非常熟悉,(唱)睡吧!睡吧!我亲爱的宝贝,妈妈的双手轻轻摇着你,…… 师:什么歌曲?(《摇篮曲》)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生:梦幻、甜美。
师:是谁的作品呢?舒伯特的艺术歌曲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舒伯特的歌曲。
揭题: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2、介绍舒伯特(出示舒伯特肖像)(多媒体课件、板书)2 师:弗朗茨·泽拉菲库斯·彼得·舒伯特(Franz Seraphicus Peter Schubert),1797年1月31日-1828年11月19日,是奥地利作曲家,出生于维也纳郊外的教师家庭。
自幼随父兄学习小提琴和钢琴,少年时既显示出他在音乐创作上的特殊才能。
舒伯特的一生是在贫困中度过的,艰难的生活使他过早地离开人世。
然而,舒伯特却为人类留下了大量的不朽名作。
他是早期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也被认为是古典主义音乐的最后一位巨匠。
舒伯特在短短31年的生命中,创作了600多首艺术歌曲,18部歌剧、歌唱剧和配剧音乐,10部交响曲,19首弦乐四重奏,22首钢琴奏鸣曲,4首小提琴奏鸣曲以及许多其他作品,被称为“歌曲之王”。
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教案第一章:引言1.1 课程背景舒伯特是奥地利作曲家,被认为是艺术歌曲之王。
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舒伯特的艺术歌曲,欣赏其音乐魅力,并掌握一定的音乐鉴赏能力。
1.2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舒伯特的艺术歌曲特点;欣赏舒伯特的代表作品;培养音乐鉴赏能力。
第二章:舒伯特的艺术歌曲特点2.1 艺术歌曲的定义艺术歌曲是一种诗歌与音乐结合的艺术形式,起源于18世纪末的欧洲。
它通常由诗人提供歌词,作曲家根据歌词创作旋律,再由钢琴伴奏。
2.2 舒伯特的艺术歌曲特点2.2.1 旋律优美动人:舒伯特的旋律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富有表现力。
2.2.2 和声丰富:舒伯特在和声处理上具有高超的技巧,使音乐充满色彩。
2.2.3 钢琴伴奏丰富多样:舒伯特的钢琴伴奏既有独立性,又能与歌声相互交融。
2.2.4 歌词文学价值高:舒伯特的艺术歌曲多选用诗歌作为歌词,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第三章:舒伯特的代表作品欣赏3.1 《魔王》《魔王》是舒伯特根据歌德诗作创作的一首艺术歌曲,表现了父亲对患病儿子的关爱与无奈。
3.2 《野玫瑰》《野玫瑰》是舒伯特根据海涅诗作创作的一首艺术歌曲,描绘了一朵野玫瑰的美丽与凋谢。
3.3 《菩提树》《菩提树》是舒伯特根据缪勒诗作创作的一首艺术歌曲,表现了佛教徒对菩提树的向往与虔诚。
3.4 《鳟鱼》《鳟鱼》是舒伯特根据海涅诗作创作的一首艺术歌曲,通过描绘鳟鱼的生活习性,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
3.5 《小夜曲》《小夜曲》是舒伯特创作的一首艺术歌曲,表达了恋人间的衷情。
第四章:音乐鉴赏技巧4.1 关注旋律线条:欣赏音乐时要关注旋律的走向,感受其优美与动人之处。
4.2 分析和声处理:了解和声的运用,感受音乐的情感变化。
4.3 关注钢琴伴奏:欣赏钢琴伴奏的独立性与歌声的相互交融,体会音乐的丰富性。
4.4 文学鉴赏:了解歌曲背后的诗歌,提高音乐鉴赏的深度。
第五章:总结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对舒伯特的艺术歌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欣赏了其代表作品,并掌握了一定的音乐鉴赏技巧。
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教案第一章:舒伯特简介1.1 弗朗茨·舒伯特生平概述1.2 舒伯特在音乐史上的地位和影响1.3 舒伯特的艺术歌曲特色及贡献第二章:舒伯特艺术歌曲的基本特点2.1 诗歌与音乐的完美结合2.2 旋律的优美和抒情性2.3 和声的创新与丰富性2.4 钢琴伴奏的角色与表现第三章:舒伯特艺术歌曲的创作风格3.1 浪漫主义的先驱3.2 抒情性的歌曲风格3.3 歌曲形式的多样性3.4 民族音乐元素的运用第四章:舒伯特艺术歌曲的演唱技巧与处理4.1 正确的呼吸与发声方法4.2 旋律线的流畅与情感表达4.3 歌词的理解与表达4.4 钢琴伴奏的默契配合第五章:经典舒伯特艺术歌曲解析5.1 《魔王》的分析与演唱处理5.2 《野玫瑰》的音乐特点与演唱技巧5.3 《鳟鱼》的艺术表现与情感传达5.4 《小夜曲》的浪漫氛围与演唱要领第六章:舒伯特叙事曲的艺术特色与演唱分析6.1 叙事曲的概念与舒伯特的发展6.2 叙事曲《魔王》的音乐分析6.3 叙事曲《美丽的磨坊女》整体布局与演唱技巧6.4 叙事曲中的角色塑造与情感表达第七章:舒伯特抒情曲的音乐特点与演唱技巧7.1 抒情曲在舒伯特歌曲中的地位7.2 《野玫瑰》与《marginale》的比较分析7.3 抒情曲的演唱呼吸与音色控制7.4 抒情曲的情感传达与音乐表现第八章:舒伯特歌曲中的民族音乐元素8.1 民族音乐在舒伯特歌曲中的体现8.2 《鳟鱼》与《菩提树》的民族音乐分析8.3 民族音乐元素在演唱中的处理与表现8.4 民族音乐对舒伯特歌曲风格的影响第九章:舒伯特歌曲中的钢琴伴奏艺术9.1 钢琴伴奏在舒伯特歌曲中的作用9.2 钢琴伴奏的独立性与创造性9.3 《小夜曲》与《摇篮曲》的钢琴伴奏分析9.4 钢琴伴奏的演唱配合与技巧第十章:舒伯特歌曲的临床教学案例分析10.1 教学案例的选择与分析方法10.2 《圣母颂》与《阿赫》的演唱指导与修正10.3 学生演唱中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10.4 舒伯特歌曲教学的实践与反思第十一章:舒伯特歌曲中的诗歌与音乐的关系11.1 舒伯特与诗歌的关系11.2 诗歌在舒伯特歌曲中的作用11.3 诗歌与音乐的结合技巧11.4 诗歌与音乐关系的演唱处理第十二章:舒伯特歌曲中的旋律与和声12.1 舒伯特旋律的艺术特色12.2 和声在舒伯特歌曲中的运用12.3 旋律与和声的相互关系12.4 旋律与和声的演唱技巧第十三章:舒伯特歌曲中的钢琴伴奏与声乐部分的关系13.1 钢琴伴奏在舒伯特歌曲中的角色13.2 钢琴伴奏与声乐部分的相互配合13.3 钢琴伴奏的独立表现与声乐部分的关系13.4 钢琴伴奏与声乐部分的演唱处理第十四章:舒伯特歌曲的舞台表现与演绎14.1 舞台表现与歌曲演绎的关系14.2 舒伯特歌曲的舞台表现技巧14.3 情感传达与舞台表现的相互关系14.4 舒伯特歌曲的舞台表现与演绎案例分析第十五章:舒伯特歌曲教学的实践与反思15.1 舒伯特歌曲教学的方法与技巧15.2 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与解决策略15.3 教学反思与教学计划的调整15.4 舒伯特歌曲教学的长期目标与规划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教案主要围绕舒伯特艺术歌曲的特色和演唱技巧展开,重点和难点如下:重点:1. 舒伯特的生平及其在音乐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教学课时】一课时【课型】高中音乐鉴赏【教学内容】艺术歌曲《魔王》声乐套取《菩提树》【教材分析】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高一音乐鉴赏教材的第九单元《浪漫幻想的音乐世界》第十六节《艺术歌曲的成熟—舒伯特的歌曲》。
本课将主要欣赏学习浪漫派著名作曲家舒伯特创作的艺术歌曲《魔王》《菩提树》。
《魔王》是艺术戏剧性很强的叙事歌曲。
《菩提树》是声乐套曲《冬之旅》中的第五首歌曲。
【教学目标】一、通过听赏舒伯特的艺术歌曲《魔王》、《菩提树》,引导学生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情绪,了解舒伯特艺术歌曲的风格特征。
二、引导学生了解舒伯特的生平及其音乐创作。
【教学重点】掌握有关“艺术歌曲”“声乐套取”的基础知识【教学难点】体验、感受艺术歌曲的风格特征。
【教学过程】一、导入:感受一段音乐《摇篮曲》《魔王》的引子学生活动:学生聆听作品情绪,并用道具(纱巾)、肢体语言感受作品的旋律或在纸上画出旋律线设计意图:通过聆听、感受两段音乐,听、视觉的感受对比旋律,突显《魔王》的紧张、恐惧。
《魔王》也是舒伯特作品之一,引出课题《舒伯特的艺术歌曲》二、出示课题1、交流讨论舒伯特的生平、作品,教师做补充。
舒伯特是19世纪早期浪漫主意的创始人,年仅31岁便英年夭折,一生留下了大量的音乐作品。
歌剧14部交响曲9部合唱曲100多首钢琴奏鸣曲21首室内乐作品24首艺术歌曲600首2、初次感受《魔王》词特点问题:请小声朗读歌词,感受、体会诗词内容及人物的内心世界?设计意图:创造条件,学生体会舒伯特当时创作《魔王》所受的启发和感染3、作品描述了怎样的故事内容?学生活动:找四位同学在台前,表演性朗诵歌词,将人物的语气、心情表现出来。
提问:如果你是艺术家舒伯特,当你反复朗诵这首叙事诗后,激起乐思,你会怎样用音乐表达或衬托音乐情绪?(4位表演者、其他同学讨论、交流,谈出自己感触)设计意图:请同学感受作品人物的内心世界,通过学生表演性的朗诵,体会作品人物内心世界,激发学生对歌德叙事诗《魔王》的兴趣,4、聆听音乐作品《魔王》感受音乐风格特点。